关于“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11:1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

第一篇:关于“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

关于“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

省、市、县级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学校:

根据黄教科研[2006]第01号文件精神,为认真做好2006年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现将“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省、市、县级课题申报等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县、市级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省级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具备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否则须有两名副高以上职称者上书推荐。

2、每一申请人不得同时申报两项课题,已承担省、市、县级规划课题而尚未结题者亦不得申报相应的省级、市级或县级课题。

二、选题依据

申报课题可以从“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206-2010年)规划要点”“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指南”和“黄山市‘十一五’基础教育科学课题研究规划及研究课题指南”(详见本学期末发至各项校的《黄山教科研》2005年第3期)中选题,也可以结合学校、本人工作实际自行拟定课题。

三、申报办法

1、申报县级课题者须认真填写《歙县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课题申请书》,一式两份;申报市级课题者须认真填写《黄山市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课题申请书》,一式三份(省级课题则由市教育科研规划办统一从市级课题中择优推荐,再另行填写《安徽省教育科学重点研究

项目申请书》,一式四份)。

2、申报县、市级课题均须申请人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盖章后,才能报县教研室审定立项或初审报市。

3、凡申报县、市、省级课题者,务必于2月底前交县教研室孙明廉同志处,逾期不再受理。

四、结题要求

1、开展教育教学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是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为教育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各校既要认真做好课题申报工作,更要重视课题研究的结题工作。

2、凡是往年所立项的课题现已完成研究计划可以结题者,课题负责人应及时填写相应(即省、市、县)的课题结题成果鉴定书,并与课题成果鉴定所需要提供的材料一同送交县教研室孙明廉同志。

3、县、市级课题成果鉴定材料于每年5月底前报送;省级课题结题成果鉴定材料于每年11月底前报送,逾期不予受理。

特此通知

附件一:

1、歙县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课题申请书

2、歙县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课题结题鉴定书

3、黄山市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课题申请书

4、黄山市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课题结题成果鉴定书

附件二:教育科研课题申请结题成果鉴定需要提供的材料

歙 县 教 育 局

二○○六年一月十八日

附件二:

教育科研课题申请结题成果鉴定需要提供的材料

1、县级课题结题,须填写《歙县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课题结题成果鉴定书》,一式2份;市级课题结题,须填写《黄山市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课题结题成果鉴定书》,一式3份;省级课题结题,须填写《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成果鉴定书》一式5份,均可复印。

2、课题研究成果主件即课题研究终结性结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终结性工作报告,县级课题一式2份,市级课题一式3份,省级课题一式5份。

3、课题申请书、课题立项文件(复印件)、课题开题报告、实施方案、各阶段的研究工作计划和研究工作总结。

4、阶段性总结(如调查报告、论文、实验报告、典型课例、案例)。

5、研究过程中发表的有关专题论文、专著以及反映研究过程的重要的形成性实证材料等有关附件(观察记录、调查方案、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纪录、实验结果、行动方案研究、行动研究观察记录、行动研究反思总结、研究工作记录、活动总结、照片、获奖证件等)。

第二篇: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课堂提问是老问题,从有教学开始,我们就开始用嘴,无论是最古老的教学模式,还是最现代的课堂,教师的嘴无一不成为课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也许这是老调,国内外就这一问题已取得相当的成绩,但,老调新弹的原因,是我们以一线教师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教师嘴上的这一问,以一线教师的实践研究,从我们的高度来解决我们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学校工作的需要

朝阳七校新教师多,教师教学能力正在不断地进步当中,与学生一样,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头几年,往往是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进步最快的几年,我们需要抓住这一时机,在教师个人专业素质发展方面,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我们的新教师更快更好地进步起来。同时,我们的老教师虽然已工作多年,但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教育观念的快速更新,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进步,也在不停地考验着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功底,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师培训方面再做些工作。新教师的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更快速的成长起来,我们的教师如何进步得更快,我们很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平台,恰逢十一五课题立项期间,结合我校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工作,为教师发展搭建一个舞台,让教师的课堂精彩起来,也就会让学生的生命精彩起来,同样的,学校才有可能精彩起来。

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说,因素有很多,而其中重要的,应该是教师的语言,无论是任何辅助工作,都是在教师语言的基本上进行的,而教师语言中,最重中之重的,应该是这一“问”,引入教学内容需要问,激发学生思考需要问,引发学生情感需要问,唤起学生共鸣也需要问,甚至在教学评价中也会用到问,有时是提问,有时是设问,有时是追问,等等等等,因此,从问入手,是打开优质课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是教师成长的一把扶梯,我们选择精彩一问,选择更精彩的课堂。

2、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

从理论角度: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是要提出问题.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的艺术.从教学实践角度:许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的时候学生回答不清楚,或是一个问题没问到关键,又问一许多问题来解释这一个问题,浪费大量课堂时间又让学生更迷糊等等等等,交流是教学的本质,而提问又是构成课堂语言相互作用的必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提问的技巧。经过细致调查,发现相当多的教师在这一问题上有困惑,想研究,确实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策略有更好更快的发展。于是,我们决定将这一问题从实践中拿出来,再放回实践中去研究,把这一“问”做细,做透,从而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是要提出问题.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的艺术.许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的时候学生回答不清楚,或是一个问题没问到关键,又问一许多问题来解释这一个问题,浪费大量课堂时间又让学生更迷糊等等等等,交流是教学的本质,而提问又是构成课堂语言相互作用的必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提问的技巧。经过细致调查,发现相当多的教师在这一问题上有困惑,想研究,确实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策略有更好更快的发展。于是,我们决定将这一问题从实践中拿出来,再放回实践中去研究,把这一“问”做细,做透,从而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从广义上讲,是研究教师课堂中的“问”怎样更精彩,更有效。

从一个一线操作者的角度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

1、积累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

2、分析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爱答,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更有效,它究竟精彩在什么地方。

3、反思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这个问题达到了什么效果,可以怎样改进能更精彩更有效。

4、创造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如果要激发学生兴趣,我应该怎么问,如果有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我该怎样问等等。

5、精彩一问的分类研究:如何提问,如何追问,如何反问等。

6、精彩一问的辅助研究:配合精彩一问教师在语气、表情、体态等方面应起到什么样的辅助效果。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1、积累法:积累在听课、讲课、研究课的过程中发现的精彩一问,让教师们首先能够分辨精彩一问,激发教师研究精彩一问的热情和信心。

2、个案分析法:反复推敲名师的示范课及课题组教师自己的研讨课,研究每一个问题的来龙去脉,研究为什么这样问好?能不能更好?

3、文献资料法:查找阅读相关文献,并把研究者的积累编辑成册,边积累边研究,为研究提供材料,为积累提高层次。

4、行动研究法:将积累和研究中的精彩一问应用到课堂,反思所应用的问题和方法,并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一问。

5、比较研究法:将同一时期不同教师的课做比较,寻找差距与不足,及同一教师不同时期的课做比较,证明研究的有效性,让教师更有动力和信心。

五、课题的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XX.9-XX.12)

建立方案,准备材料,学习相关理论,提高理论修养,明确人员分工,完成课题研究的各项物质准备。

(二)课题实施阶段(XX年.3-2010.6)

1、实施课题研究:

(1)课题组成员每人每周积累一个精彩的问题,要求有问题背影(提出过程)及入选原因(你为什么觉得这个问题好)

(2)每月四次集中研究,包括一次名师示范课研究讨,两次课题组成员课题课研讨,一次理论总结。

(3)每月将课题组成员积累的问题及研究过程中的成果装订成册,制成校刊,课题组成员人手一份,在第二个月对第一个月的精彩一问进行应用反思,并将反思内容以札记的形式书写于校刊笔记处。

(4)每学期将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小结,并形成自己的成果或论文。

(5)结合教学工作进行课题课展评工作。

2、做好反思总结工作,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不断地调整。

(三)成果形成阶段(2010.9-2010.12)

1、将所积累的“精彩一问”进行筛选,分科分内容整理,集结成册,编著《精彩一问》

2、总结研究成果,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六、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研究能力和组成结构

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二十五位参与研究的教师中,80后就占到了十八位,年轻也许意味着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相对较弱,可是,这是一支有活力,有干劲,对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强烈渴望的队伍,他们可以更快地接受新事物,更快地进行学习,更新自己的观念,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进行双提升,而且,我们有像王金芝,齐艳丽,王晓斌这样的科研前辈,也有像潘明华老师这样的科研骨干,也有像孙晶,隋丽芳这样经验丰富的教学能手,这支队伍的科研能力会越来越强。

七、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本课题参加人员想要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愿望强烈,队伍年轻,同时校领导骨干教师的加入,保证了课题研究的科学性,提高了课题研究的质量。

2、本课题研究资料文献部分学校大力保障,积累部分获取难度不大,且教师积极性高。

3、所需实验仪器设备能够保障,录像刻录等设备齐全,技术有力。

4、虽然学校经济并不富裕,但能做到首先满足科研需要。

5、总历时四年整,每学期十六个教学周,每周一个小时集中研究,时间有保障。

6、朝阳七校是个新兴的学校,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学校将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领导教师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

第三篇: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课堂提问是老问题,从有教学开始,我们就开始用嘴,无论是最古老的教学模式,还是最现代的课堂,教师的嘴无一不成为课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也许这是老调,国内外就这一问题已取得相当的成绩,但,老调新弹的原因,是我们以一线教师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教师嘴上的这一问,以一线教师的实践研究,从我们的高度来解决我们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学校工作的需要

朝阳七校新教师多,教师教学能力正在不断地进步当中,与学生一样,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头几年,往往是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进步最快的几年,我们需要抓住这一时机,在教师个人专业素质发展方面,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我们的新教师更快更好地进步起来。同时,我们的老教师虽然已工作多年,但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教育观念的快速更新,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进步,也在不停地考验着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功底,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师培训方面再做些工作。新教师的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更快速的成长起来,我们的教师如何进步得更快,我们很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平台,恰逢十一五课题立项期间,结合我校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工作,为教师发展搭建一个舞台,让教师的课堂精彩起来,也就会让学生的生命精彩起来,同样的,学校才有可能精彩起来。

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说,因素有很多,而其中重要的,应该是教师的语言,无论是任何辅助工作,都是在教师语言的基本上进行的,而教师语言中,最重中之重的,应该是这一“问”,引入教学内容需要问,激发学生思考需要问,引发学生情感需要问,唤起学生共鸣也需要问,甚至在教学评价中也会用到问,有时是提问,有时是设问,有时是追问,等等等等,因此,从问入手,是打开优质课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是教师成长的一把扶梯,我们选择精彩一问,选择更精彩的课堂。

2、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

从理论角度: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是要提出问题.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的艺术.从教学实践角度:许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的时候学生回答不清楚,或是一个问题没问到关键,又问一许多问题来解释这一个问题,浪费大量课堂时间又让学生更迷糊等等等等,交流是教学的本质,而提问又是构成课堂语言相互作用的必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提问的技巧。经过细致调查,发现相当多的教师在这一问题上有困惑,想研究,确实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策略有更好更快的发展。于是,我们决定将这一问题从实践中拿出来,再放回实践中去研究,把这一“问”做细,做透,从而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是要提出问题.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的艺术.许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的时候学生回答不清楚,或是一个问题没问到关键,又问一许多问题来解释这一个问题,浪费大量课堂时间又让学生更迷糊等等等等,交流是教学的本质,而提问又是构成课堂语言相互作用的必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提问的技巧。经过细致调查,发现相当多的教师在这一问题上有困惑,想研究,确实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策略有更好更快的发展。于是,我们决定将这一问题从实践中拿出来,再放回实践中去研究,把这一“问”做细,做透,从而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从广义上讲,是研究教师课堂中的“问”怎样更精彩,更有效。

共2页,当前第1页12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教育十一五总计十二五规划

不断总结先进经验,努力打造全县教育强镇

——汐子镇“十一五”教育规划总结及“十二五”教育规划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汐子镇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更好地服务汐子镇经济社会发展,特制定十一五期间我真教育做以总结,同时对全镇“十二五”教育做以全面规划。

一、汐子镇“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状况总结

“十一五”期间,我镇教育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构建富裕,和谐,秀美新汐子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知识保障,基本实现了“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的目标,为“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

“两基“成果不断巩固和提高,全镇各校健全防辍控流工作机制,定期实施“两基”监测,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了一定范围内。全区城镇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小学级、初中教育率完全达标,初中中考成绩逐年在全县前列,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态势良好。

(二)发展绿色生态德育,学生的文明素质不断增强。

坚持德育为先,不断深化养成教育。积极拓展德育工作的途径和内容,开展以礼貌,礼仪,礼节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教育活动;注重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引领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各类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征文、科技比赛等活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先后修缮了汐子镇区和二龙两个烈士墓作为学生德育基地,为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奠定了基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学习和培训活动,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做好防手足口病,甲型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大力推进青少年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深入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学生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三)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全面稳定提高。

牢固树立“精品教育”理念,学校特色创建工作成效显著,特色学校和重点项目彰显了学校特色和内涵。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加强“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提高了成果质量。加强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深入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健全了课改工作的领导机制,协调机制,督办机制。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开展东庐中学“讲学稿”的推广工作,开展了高效阅读等国家课题实验项目,这些工作的开展优化了教学手段和评价机制,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加强备课组三级网络建设,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提升了全镇教育教学质量。小学生文化课学习成绩在良好;中考全县总位置值、升学率等连续五年保持了历史较高水平。

(四)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队伍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全镇各校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大力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推动师德建设科学化,制度化。开展了师德教育、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了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文化素养,大力表彰先进教师,树立了一批师德先进典型。加强骨干教师管理和培养,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切实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

(五)加大各项教育投入开支,义教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教育投入依法实现了逐年增长,县、镇两级政府保障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坚持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始终把教育经费投入放在首要地位;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以及公用经费逐年增长。2008年上半年根据上级有关要求,还积极配合上级各部门对“普九”债务进行了化解,建立起完善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镇义务教育经费得到了有力保障。

(六)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全镇大力加强优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对于重点中小学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质量从高,模式创新,特色突出的原则,办学水平明显提高。中小学后勤改革与管理工作得到加强,改革与管理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后勤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寄宿制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提供了场所。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调整各村学校布局,教育闲置资产得到了妥善处置,学校布局结构逐步趋于合理,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二、十一五期间,全镇教育发展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1、在义务教育和幼儿教育中,义教发展相对较快,幼教发展相对滞后。在义教方面,全镇着眼于提高基础教育水平,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制定并实施了教学,德育,管理等系列工作举措,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办学条件差,在由速度,数量型向规模,质量,效益型转轨的过程中,不能完全适应汐子镇老百姓的幼儿入学的需要。

2、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重智轻德,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少数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教育观念存在偏差,政策执行力不强,执行者的思想和行动没有统一到决策上来。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不重视学生心灵和心智内涵的塑造和开发,片面抓分数,忽视学生德育工作,戕害学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

3、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也日趋明显。教师学段配置不合理,教师整体缺编,教师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小学中老年教师比例偏高,年龄结构矛盾加剧。教师的学科,学识结构不配套,全镇中小学音乐,美术,体育及小学英语等学科缺少教师、高水平,高素养的骨干教师数量不足。

三、汐子镇镇“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汐子镇总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按照“促进公平,追求卓越,推动创新,服务发展”的工作方针,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新汐子镇提供更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目标任务

1、战略总目标

“十二五” 期间,要瞄准教育发展特色化,教育设施标准化,教育管理规范化目标,紧紧围绕学生的终身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凸显各级各类教育的育人功能,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优化教育资源为重要支撑,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十二五”规划实施重点项目

(1)汐子镇中心小学综合教学办公楼建设

积极努力的协调县委政府为汐子镇中心小学建成教学楼、宿舍楼、多功能食堂及运动场,为镇区建设一所高质量的中心小学而努力。

(2)公办幼儿园建设

新建或改建烧小、和小、龙小等三所中心幼儿园,新建或维修改造校舍,新建活动场地,增加各类高标准设备。

(3)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

维修学校基础设施,学生活动设施及各种库室,配齐各种设备,完成中学及四所中心校特色学校建设,通过中心校的特色建设进一步引领和规范其他村小的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的任务。

(4)坚持校安工作建设

加强危房改造,教学用房建设,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完成各校维修改造扩建任务。

(5)信息技术教育建设

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加强图书室,实验室,功能室,校园网,微机室,电子备课室,班班通等装备建设,使一批学校达到二类以上装备标准。

四、汐子镇“十二五”期间全镇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大力推广东庐中学“讲学稿”和高效阅读,积极探索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加强对备课组教研工作的指导,逐步形成我镇的教法特色,更新教学观念,促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的渗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对教师的规范化管理,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开展经常性的师德教育活动,引导教师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完善师德规范,健全激励机制,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健全师德监督机制,严格考核管理,不断端正师德师风。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开发优质人才资源。

(三)实施学校德育创新工程。

构建有效衔接的德育内容体系,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国家意识,民族情怀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守法,诚信,勤俭,感恩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开展世界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沟通鉴别力。推进生命教育和生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然、自我、他人和社会。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磨砺和团结协作精神培养,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实施学校特色发展工程。

深化教育内涵发展,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挖掘特有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特色创建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拓宽学校的发展道路。引导学校树立“特色立校,质量兴校”的办学理念,走内涵发展道路,深入挖掘学校文化底蕴,创新学校管理办法,积极构建以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为核心,以人文和谐

校园为目标的学校文化。不断加大学校特色创建步伐,抓好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激励各校特别是偏远农村学校开展镇级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力争“十二五”期间在全镇创造2—3个精品特色学校。加强特色学校建设专题研究,对学校确定的特色项目,按照教育科研的程序规范周密地开展研究,经过分析、总结、评估、论证特色的形成,把特色的内容和程序规定下来,并提出进一步的发展方向,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五)实施教育资源优化工程。

不断调整教育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要适应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形势,就近入学的要求和学龄人口变化的趋势,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对中小学布局结构进行全面规划调整。“十二五期间,将现有三所普通初级中学撤并为一所,将现有16所小学撤并为5所小学,继续保留现有的3所教学点,并根据各村需要适当增加教学点。经过以上调整,全镇学校将由现在的17所调整为6所,中小学布局结构将更进一步优化。积极落实校安工程,加大校舍危房整改力度,加强对全镇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效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向偏远学校延伸,推进薄弱学校建设,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

(六)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加强教学功能室建设。努力完成各校技术实践室装备建设工作。落实功能室用房,做到实验室数量和面积与学校的规模相适应,各功能室分布合理,充分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加强教学仪器设备配置,学校功能室在实验用房,教学仪器设备,相关配套设施以及环境要求。加强学校功能室管理使用人员队伍建设,稳定管理人员队伍,开展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水平。

(七)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

认真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学校体育设施,保证落实每位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掌握几项基本体育运动技能。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完善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制度,培养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继续坚持以抓好食品安全为工作重点,切实提高学校后勤管理人员的水平。完善学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关注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制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开展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全面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五,实施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教育工作领导,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推进汐子镇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落实政府的责任,凝聚师生员工和全社会的力量,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构建和谐,健康,稳定,有序的良好环境。认真听取师生的意见,关心并积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及时化解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学校与相关部门、村委会的合作,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和司法联动保护,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环境,有效预防未成年学生犯罪。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加强对师生进行宣传教育,保障全镇学校正常教育秩序和全体师生的安全和身心健康。

(二)优化教育法制环境,提高教育行政执法效能。

加强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形成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的运行机制。积极开展普法教育,组织全镇广大干部教师学习《宪法》及《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提高领导教师对法治原则,主要法律制度和行政,教育法律规范的理解运用水平,进一步增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的能力和自觉性,推动教育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建设。

(三)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完善教育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使教育投入总量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教育投入结构与教育布局结构变化相适应,教育投入方式与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相适应。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加大教育的投入,使教育投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增强教育经费统筹能力。教育经费要向偏远学校,薄弱学校和困难群体倾斜。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切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免工作,保证贫困学生顺利入学。

六、汐子镇2010年工作情况汇报

进入2010年以来全镇教育稳步发展,始终坚持深化课程改革,通过东庐中学“讲学稿”和高效阅读等课题的不断实施,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继续深化绿色德育,加大养成教育;通过不断深化各类课题,提升教育科研水平;通过校安工程,加强师生的各类安全教育工作;通过校园基地建设,巩固和提升了各校的勤工俭学工作。还积极配合教育局完成了中学和小学剥离工作。

第五篇:德化县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

<>

一、“十五”期间德化县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

“十五”期间,我县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振兴德化教育行动计划,推进农村教育城镇化、城镇教育优质化、城乡教育均衡化、教育管理信息化,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国民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升;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有了新突破;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与效益不断提高;适应农村税费改革要求,农村教育重中之重地位初步落实,政府财政性经费投入实现逐年增长,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的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基本构建适应大城关发展需要的教育格局,为德化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推进加快步伐;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新机制,促进了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发展,基本改变了教育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

二、德化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

从总体上看,德化县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离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对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教育又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较大。近年来进城务工子女进城就学急剧增多,城区学校学生爆满,特别是城关中心区学校压力极大,矛盾相当突出,这是我县当前基础教育出现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农村办学规模不断萎缩。由于计划生育,农村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农村大多数青壮劳力都进城务工,其子女也随父母大量进城就学,又造成农村中小学学生数大幅度锐减,农村中小学办学规模不断萎缩,全县已有数十所小学因没学生而停办,闲置校舍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二是教育经费存在很大困难。构建大城关教育发展格局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财政对于教育投入的任务更加繁重。三是小学教师大量富余。因学生减少,全县小学教师大量富余,现在又缺乏有力的保障政策,富余教师出口未能得到解决,长期没有录用新教师,势必造成新教师断层;另外,现有教师中英语、体美音专业教师又很缺乏,存在着年龄和专业结构性矛盾。四是城区学校办学条件和设施不足。由于外来学生大量挤进城关中心区学校就学,现有教室不够使用,只好临时挤占多功能等配套教室,目前生均校舍、占地面积、教学设备离国家标准还有差距。五是学校德育和安全工作形势严竣。当前学校受升学率的压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措施不力,加上社会上思想、利益的多元化,市场经济的一些不良思潮,对青少年产生了负面影响,个别学生违法违纪的发生造成不好的影响;学校安全管理也不容乐观,学生在交通、卫生食品、校舍、活动等安全方面要求都非常严格,责任重大,学校领导和教师工作上考虑的都是如何保证学生安全,其他如德育、体育,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十一五”期间德化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与教育发展趋势展望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强国”战略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1996年以来,德化连年被评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作为“中国瓷都”,德化将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实施“四个坚持”(即坚持大城关发展战略、工业立县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县战略)、“四个集中”(即人口要向城关集中,工业企业要向工业园区集中,城关居民要向现代化社区集中,耕地和山林要向农场和林场集中),以“政策引导、项目带动”为抓手,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实现建设现代化绿色瓷都的宏伟目标可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保证。

到2010年前,全县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对教育发展将带来较大的影响,小学初中学龄人口将继续减少,高中和大学则相继面临“渡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才强县和“三个文明”建设的要求,决定了教育发展战略思想的选择,德化建设现代化绿色瓷都的发展目标,以及人口变动趋势等因素,将影响到德化教育发展目标的定位。

1、德化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展望

办高质量、高水平、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将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实现向教育强县的跨越,教育将更为有力地促进德化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教育竞争将愈加激烈,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格局;教育系统的内部改革,特别是教学和课程改革,将成为新一轮改革与发展的重点;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延伸,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将逐步形成。

2、德化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建设现代化绿色瓷都的战略目标,要求教育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发展道路。要求继续推进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培养模式及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使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更加适应德化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要求教育更加直接参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要求教育发展更加适应德化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服务于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国民素质;保证教育普及程度提高、教育发展均衡、办学条件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育公平和贫困生受教育权利;努力完成“构建体系、培养人才和知识贡献”三大任务。

四、“十一五”期间德化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要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我县要走在全省山区县发展前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宗旨,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县形成城乡互补,布局合理,资源优化,设施完备,师资合格,质量优良,管理完善的大教育发展格局。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宗旨,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好教育发展与改革中的各种关系,科学地制订目标和任务,切实提出保障政策和措施,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比较完善的德化现代化教育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向教育强县迈进。

2、发展目标

全面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人均受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基本满足在职人员培训需求,建立起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使全体人民群众的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2010年目标展望

到~年,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5%左右,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5%左右,高中阶段入学率达80%以上,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左右。

到2010年,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6%以上,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稳定在100%,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稳定在95%以上,高中阶段入学率达83%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全民终身教育,教育发展各项综合指标进入全省前列。

五、“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重点和任务

“十一五期间,努力建立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群众的子女普遍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成符合小康社会要求的教育事业。

1、集中力量,按时实现“双高普九”目标。

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双高普九)是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县级教育事业的重点。全县上下都要进一步明确教育发展的新目标,凝聚新的力量。按省市规划,我县应于~年实现“双高普九”,今后全县基础教育要围绕这一目标任务,按照“双高普九”工作职责要求,切实履行职责,扎扎实实完成阶段性任务。要认真制定并实施“双高普九”计划,~年基本达到“双高普九”的评估标准,~年接受省政府“双高普九”验收,确保目标的实现。

2、攻坚克难,构建大城关教育发展格局。

把大城关教育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尽最大努力解决进城务工子女的就学问题,让他们都能进入城区公办学校学习,依法保障进城务工子女公平就学的权益。努力争取在城郊再新建一所千人以上的中学,抓紧城区中学配套用房、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规划扩建丁溪小学,加强丁乾、乐陶等小学配套设施建设;改建育英幼儿园,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办幼儿园;争取创建1至2所省市级示范小学和1至3所省级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加快创建市级小学十配套达标乡镇的步伐。继续改善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继续抓好校园的绿化、美化、硬化、净化、亮化工程,使学校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

3、科学调整,促进农村教育协调发展。

要根据《xx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在解决城区学校发展的同时,促进农村教育的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政策制定、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上更加科学合理,确保农村教育投入的落实。要关注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允许形式多样,灵活举办乡村学前教育,改变农村幼儿教育滞后的面貌;对于学生较多,需要继续办学的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中心小学,要继续给予经费的投入,特别要扶持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改善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对人口规模小的偏远乡镇初中学校的建设,要深入论证,慎重投入,近年内学生大量减少的学校,要及时做好调整,不能盲目投资建设,以免造成新的浪费。要尽力缩小初中校际之间的差距,整体提升初中的办学水平。

4、集中力量,打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战。

围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统筹规划高中发展。到~年高中阶段入学率要达到80%以上,在校生达8000人以上,集中全县财力,办好现有高中学校,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子女升入高中学习的需求。德化一中要充分挖掘办学潜力,扩大招生,切实办成具有实验、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全国示范高中。

德化三中和八中要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巩固三级达标的成果,力争建成二级达标学校。建立高考激励机制,奖励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和教师,同时应考虑建立必要的激励和保障机制,确保各高中学校良性发展所需的优质生源。各高中学校要认真制订今后发展的规划,努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聚集加快发展的动力,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高中教育要立足于提高质量,创建特色,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全面和谐发展。坚持“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社会参与、学校自主”的发展方针,大力推进办学体制创新,逐步实行多元化办学;积极鼓励和吸纳社会资源举办民办高中;发挥现有国有教育资源的办学潜力,积极发展综合高中,促进普教与职教的融通。

5、适应需要,推进职业和成人教育健康发展。

积极筹建职业教育中心,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并力争办成市级重点职教中心,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要以中等职教为重点,扩大规模,提高职教质量。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多形式的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还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技能型职业技术培训。根据需要举办农村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科技普及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扩大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德化电大工作站办学规模,充实办学设施,成为德化成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阵地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强体育、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课程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基本适应全县体美音等专业教师配备的需要。

德化三中和八中要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巩固三级达标的成果,力争建成二级达标学校。建立高考激励机制,奖励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和教师,同时应考虑建立必要的激励和保障机制,确保各高中学校良性发展所需的优质生源。各高中学校要认真制订今后发展的规划,努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聚集加快发展的动力,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高中教育要立足于提高质量,创建特色,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全面和谐发展。坚持“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社会参与、学校自主”的发展方针,大力推进办学体制创新,逐步实行多元化办学;积极鼓励和吸纳社会资源举办民办高中;发挥现有国有教育资源的办学潜力,积极发展综合高中,促进普教与职教的融通。

5、适应需要,推进职业和成人教育健康发展。

积极筹建职业教育中心,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并力争办成市级重点职教中心,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要以中等职教为重点,扩大规模,提高职教质量。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多形式的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还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技能型职业技术培训。根据需要举办农村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科技普及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扩大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德化电大工作站办学规模,充实办学设施,成为德化成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阵地。进一步明确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定位,抓紧培养我县经济建设急需的技能型中高级人才,努力办出特色和水平,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6、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建立健全中小学校舍维护、改造和建设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校舍定期勘察、鉴定工作制度,将维护、改造和建设中小学校舍纳入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把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学校危房改造和校舍维修,认真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消除危房,确保师生安全。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添置教学仪器、图书等教学设施,力争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达到国家标准。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计算机教室、多媒体设施的充实,规范教学教研平台的管理,不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继续推进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组织开发具有德化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发挥学校信息教育资源优势,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7、务真求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要全面启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重视抓好对学生爱国爱家乡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开展贴近学生的多样化的基础道德实践体验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职能,同时与家庭和社区紧密配合,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社会环境。充分利用校内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远离社会不良网吧;通过各种形式继续组织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特别要加大普法力度,加强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二要扎实实施新课程改革。按照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革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模式和方法;加强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学校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三要实行招生评价制度改革。继续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改革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内容与方式,制定科学、可行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和办法。按照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探索多样化的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办法。积极推进学校、教师和学生评价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机制,更好地发挥评价与考试的导向、激励、反思等作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四要加强学校体美音等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抓好体美音教学,提高学生体美音技能水平。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挖掘德化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把弘扬陶瓷文化与学校教学有机地结合进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实行一校一品一特色项目建设,增强学校的特色品牌效应。

8、努力建设“平安校园”。

要建立长效机制,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以学校为主体,以服务师生为宗旨,切实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通过几年的努力,力争全县95%以上的学校达到“平安校园”的标准,建立起“平安校园”的有效工作和管理机制,健全校内安全防范机制,有效防止重大刑事案件和突出治安问题的发生,减少违法犯罪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改善学校及周边治安状况,学校育人社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9、把握关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一要实施师德建设工程。加强对教师经常性的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教书育人、甘于奉献,同时要在政治上、生活上给予关心。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对坚持农村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要有奖励制度,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要坚持依法治教,严格管理,对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人员,要严格查处。二要落实教师工作责任制。加大工作考核力度,针对目前我县初中和小学教师富余的问题,以及教师职称评聘分离改革的新情况,切实落实教师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教师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克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要根据农村小学大量富余的新情

况,研究制定新的教师流动制度,促使学校内部形成高效的运行机制;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的改革,中小学人员分流参照当地行政机关人员分流政策执行。三要加强农村中小学编制管理和依法执行教师资格制度。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在核定编制时,应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寄宿学生较多等特点,采取灵活措施,保证这些学校教师编制的基本需求;严格掌握教师资格认定条件,严禁聘用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担任教师。四要优化学校师资结构,按实际需要合理配置教师,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建立教师职业准入制度,有计划地录用师范类新毕业生到学校工作,不断补充新生力量,进一步优化教师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今后新聘教师,必须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对现有在职初中、小学教师要努力通过自学进修,提高学历层次。力争到~年,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专科学历的比例达到70%左右;初中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比例达到60%左右;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比例分别达到100%、85%以上;职业院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比例达到50%以上。五要实施名师工程。通过教、研、培等形式,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采用“树旗帜、引路子、搭台子、压担子”的方法,为教师创造成名成家的条件,通过组织名优教师巡回讲学、上观摩课、教示范课、指导青年教师等形式,发挥名教师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带动、导向、辐射作用。在教师管理制度上,要积极创新,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六要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按照国家级示范进修学校标准,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到~年建成省级达标校。以多样化的培训形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强体育、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课程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基本适应全县体美音等专业教师配备的需要。

10、进一步加强校长队伍的建设。

要把事业心强、有能力、能干事、廉洁自律的同志,选拔到校长岗位上来;不断完善校长目标责任制,加强校长工作的考核,试行校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健全细化校级领导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赏罚分明的机制。强化校长的理想信念教育,促使校长牢固树立廉洁从政、依法办事意识。继续实行学校教代会等民主管理制度,实行校务公开,接受民主监督。抓紧校长的提高培训,经常组织校长研讨交流,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还要重视学校后备干部人才库建设,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使一些优秀教师能走上学校领导岗位。

11、实施民办教育发展促进工程。

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实施条例》,落实扶持民办教育的措施,遵循“积极支持,规范管理”原则,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指导和规范管理,促进民办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不断提高民办学校的教育质量。建立和完善表彰奖励办学成绩突出的民办学校的制度,树立典型,总结推广经验,推动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

六、实现德化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的主要举措与保障体系

1、加强领导,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责任

各级党政领导要真正把教育作为基础性、全局性的事业。落实优先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支持教育的责任,把教育工作纳入党政的重要议事日程,像抓经济工作那样谋划教育的发展。各部门各单位应切实履行发展教育职责,将支持教育工作作为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重要工作抓实抓好。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积极作用,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的发展。

2、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提高依法治教水平

深入开展教育系统普法工作,提高广大师生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全面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制度,逐步形成“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机制。逐步规范教育行政部门政策制定、宏观调控和监督指导方面的职能,进一步强化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建立对乡镇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综合性督导评估,并将督导评估结果作为对乡镇政府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强化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法律保障教育顺利发展的有效作用。

3、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优先发展教育,经费投入是关键。强化政府对教育投入的保障责任,依法增加财政对教育的经费投入,依法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学校预算外资金实行专户管理,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各类学校收费缴入专户后,争取足额返还学校。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根据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和国家有关工资标准的规定,确保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探索和建立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使之与我县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相适应,通过建立健全教育收费决策听证制度,确定政府和受教育者分担办学成本的合理机制,完善普通高中收费管理办法。强化教育投入的监督、审计和管理,全面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乡镇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积极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

4、建立完善有效的贫困学生资助机制

建立健全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残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资助制度,继续实行对农村困难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两免一补)政策,加大对残疾学生的助学力度,争取从~年起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继续通过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做好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继续升学工作。积极动员和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捐资助学,逐步拓宽农村扶困助学筹资渠道。

5、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

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教师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抓好党风廉政和教育行风建设,切实纠正招生、考试、收费等方面的不正之风,遏制和惩治教育~行为;增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树立团结勤政、务

实创新、廉洁高效的形象。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强化服务和指导意识,提高为学校、为群众服务的质量。

6、扩大宣传,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教育发展的氛围

优先发展教育,离不开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教育事业在现代化绿色瓷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加强与各部门、社会各阶层的联系与沟通,使全社会了解当前社会转型期中教育发展存在的困难,理解大城关发展对教育事业造成的压力。还要及时宣传教育的政策措施,提高民主决策的水平,增强政策的透明度,使群众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从而在认识上重视教育,思想上关心、行动上支持教育的发展,积极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环境。通过宣传引导,把全社会重视教育发展的力量聚集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下载关于“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一五规划

    图书馆“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前言 图书馆是我院文献信息中心,承担着为全院师生提供教学、训练、科研和竞赛所需的各学科各类型文献资源的任务。本馆紧密配合学院的建设与发......

    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百科名片“十一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2006~2010年。目录[隐藏][编辑本段]五年计划“五年计划”是中......

    “十一五”规划

    第二讲 辉煌的“十一五”规划今天我们这个讲座的题目是:辉煌的“十一五”规划。大家都知道,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而我们要讲的是“十一五”,所以,这一讲的关键词就是......

    十一五规划

    温家宝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说明(全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的。胡锦涛同志主......

    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目录前言1第一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宏观环境第一节“十五”计划预计完成情况第二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第三节“十一五”经济社会......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6年项目立项表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6年项目立项表 重点项目 课 题 名 称 负责人 单 位 基于循环经济的西部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模式研究 揭筱纹 四川大学中国对外区......

    **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论证》活页

    登记号项目序号附件3平凉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论证》活页课题名称:农村小规模学校活力阅读实践研究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2.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

    “十一五”规划福建省教育成果数字

    “十一五”规划福建省教育成果数字 ·90% ——我省适龄幼儿入园率从2005年的84%提高到2009年的90% ·99.97% ——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从2005年的99.79%提高到2009年的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