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治理探讨论文

时间:2019-05-15 11:50: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司财务治理探讨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司财务治理探讨论文》。

第一篇:公司财务治理探讨论文

内容摘要:财务治理作为公司运行的一种制度安排,应当从定性方面、从制度层面来展开对公司财务的研究,本文首先探讨支撑财务治理的基础理论,接着阐述财务治理的概念、主体、客体等要素架构的基本理论,最后针对财务治理的机制、模式等重要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关键词:财务治理 利益相关者 财权配置目前,我国公司的制度安排受经济转轨时期的影响,透过一些问题公司事件,不难发现市场上许多公司的问题往往表现在财务方面,如:财务报表的粉饰造假,募股资金的随意挪用,委托理财行为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单纯从财务技术的角度已无法解释,必须考虑公司形成的财务契约的过程及其制度环境,重视公司赖以存在的治理基础,转而从定性方面、制度层面来展开对公司财务的研究,即着重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已成共识,财务治理就是规范各产权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确保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公司财务治理的基础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由科斯和诺斯等开创的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它在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引入契约、不对称信息、代理成本等基本分析工具来分析企业问题。根据分析工具和侧重点的不同,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划分成以下理论分支。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组契约的结合体,是一个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等利害关系人组成的契约组织。哈特等人直接提出了企业合约不完备的论点,将契约规定外的权利即剩余权利称之为剩余控制权,而且把剩余控制权定义为所有权。“由于合同的不完全性,就推导出了控制权”而完全契约理论却忽视了“控制权”、“权利”等范畴,这些恰恰是企业问题当中的关键所在。委托代理理论,指出企业是一个存在个人相互抵触的利益冲突的契约关系。因此,必须设计某种制度:一是通过财务治理来明确各级委托人和代理人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委托人欲实现自身目标的最大化,必然要采取某种方式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激励与监督。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对市场特定交易信息的拥有不相等,有些参与者比另一些参与者拥有更多的信息。签约前的信息不对称会存在逆向选择,它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签约后的信息不对称就会导致道德风险,它既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也包括隐藏行为的问题。财务治理应该保证财务信息的畅通流动和财务权利的合理配置与有效执行,使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落到实处。正是高昂的代理成本配合不完全的契约促使人们关注对财务治理的研究,因此是财务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公司治理理论哈特提出了公司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指出在合约不完全的情况下,治理结构确实有很大作用。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包括投资者、经理、工人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制度中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其实质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配置”,最优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是一种状态依存的控制权结构,不同状态下的企业应当由不同的利益要求者控制。杨瑞龙则强调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公司治理理论的出现是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前提,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财务治理在研究思路、方法等方面必然借鉴、遵循公司治理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对财务治理的指导是很重要的,没有公司治理理论的成熟与拓展,就不可能有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

(三)公司财务理论本金理论,是财务理论体系中最为基础的理论,财务治理就是对本金流向、流量的合理协调、控制;是对本金的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等权能的合理配置。财权流理论,汲取了“价值流”的优点、考虑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思想、挖掘了价值背后的本质力量——权力、注重了“价值”与“权力”的高度结合。财务分层理论,该理论的提出是在1997年,汤谷良、谢志华、王斌的三篇论文,分别从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阐述了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的架构、内容、特点等财务理论问题。后经不断发展,基本上形成了如下观点:财权分属所有者和经营者,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首席执行官和财务总监)之间划分。公司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

(一)财务治理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对于财务治理的概念众说纷纭,尽管概念描述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财务治理是一组联系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来达到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科学决策,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耦合。

(二)财务治理的主体财务治理的主体是指在财务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确定财务治理主体,关键是“考虑参与财务治理的行为主体是否有能力和动力来行使其权利”。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看,财务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参与主体不可能太多,只能择其要者来规范调整他们的关系。应将政府包括在内,在公司财权配置和制衡关系中,政府对公司的财务政策和财务行为进行规范,是不可避免的,撇开政府研究财务治理问题,难以保证财务治理结构合理,在实践中会带来不利后果。作为财务治理的主体倾向应为目前主流经济学所关注的“真实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和政府等)。

(三)财务治理的客体财务治理的客体也即财务治理的对象,对财务治理的客体研究,不应只停留在“价值流”的层面上。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支配价值流的“权利”是隐藏在“价值”背后更为抽象、更为实在的具有支配能力的本质力量,以“财权流”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是现代财务的主流。作为财务活动的财务治理的客体就是“价值流”与“权力流”相结合的“财权流”,即财权在财务治理主体之间的有效配置。

(四)财务治理的目标随着公司治理的创新,“股东至上”理念,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质疑。尽管都没有否定股东在企业中的决定性地位,但动摇了股东作为惟一的剩余风险承担者的假设,因而使股东作为惟一的剩余收益享有者的制度安排的合理存在疑问,利益相关者理念应运而生。现代企业是众多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系列的“契约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结构复杂性和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会损害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或长期稳定发展,需要谋求一种对利益关系的平衡、制衡机制,遵守效率、公平原则。因此,将财务治理的目标定位为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体现了财务治理效率性目标与公平性目标的有机耦合,是一种现实选择。

(五)财务治理的核心财务治理权配置是财务治理的核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分配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决策权等权能。合理配置财权可以增强控制的广泛性和渗透性,减少失控区域;可以有效地防止代理人的败德行为,遏制利益流失;可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公司财务治理的相关理论

(一)财务治理机制财务治理机制,就是要有效运用财务手段,解决有关因素在相互关联和制约过程中所涉及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一个完善的现代公司财务治理机制应该是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以及财务治理信息披露机制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体。财务治理机制作为公司运行的一种制度安排,分层配置的财务决策机制的建立居于财务治理机制的首要位置;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是提升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重要内容,利益相关者需要利用公司披露的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进行相关决策;而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健全有效则是财务治理机制的核心,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相容机制,以协调各权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财务治理的目标。

(二)财务治理模式现代企业是众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联结体,为使契约得以顺利履行,必然要求各主体能够平等、独立地参与公司财务治理,拥有与特定经济地位相一致的财权,进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财务治理的制度安排成了必然的选择。但这不是也不可能是平均分配公司财权,重点在于强调“参与”。当然,这也只是公司处于正常经营状态下的治理机制,体现了利益相关者间的合作。为确保公司在非正常经营状态下,有适当的制度安排帮助受损的利益相关者,必须有一套制度设计安排来确保对控制权的适时适度、有序有效转移来改变利益分配格局,这套制度安排就是相机治理。基于传统的单边治理模式正在经受严峻考验,并在内外部压力下走向共同参与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的新模式。但各种财务治理模式理论也仅是提供了分析研究的基本框架,鉴于各种内、外在客观因素并非一成不变,财务治理也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治理模式。总的说来,关于财务治理理论研究时间并不长,基本上缺乏总体架构的认识,系统性的理论成果不多,本文试图为财务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一点借鉴。参考文献:1.朱俊晶,纳鹏杰.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的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汤谷良,谢志华,王斌等.涉及“现代企业财务分级管理问题”的系列文章[J].会计研究年会,1997(5)

第二篇: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研究述评

作者:伍中信 陈共荣

来源:《财会通讯》2006年第02期

摘要:本文从财务治理的定义及其与相关领域的关系、对财权及其配置的研究、财务治理的研究范式及理论体系和我国企业财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我国财务治理的研究作了全面的综述,并对当前财务治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财权的概念体系和财务治理的理论体系。

第三篇:上市公司财务XBRL分析论文

摘要]分析了XbrL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背景,对XbrL的运行原理和功能特性从数据采集、信息供应链及使用平台等层面进行较为系统的描述。对“终端型”、“嵌入型”、“智能型”XbrL应用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后,提出了其选择思路及应注意问题,并揭示了导入XbrL的联动效应。[关键词]XbrL;财务信息系统;财务报告

一、XbrL的研究综述XbrL是一种基于标准对财务信息的收集、发布、交换与分析提供协助的方式。即在财务信息上加入标准(tag)以归入一个数据字典(相当于把财务信息进行分类),这样就能让XbrL用一个标准的语言格式把所有的财务信息归集起来。它是以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报表信息处理的最新技术。XbrL最先是由美国会计师Charles Hoffman提出的设想,他也因此而获得了1997年的AICpA所授予的科技创新应用奖。随后这个设想潜在的对于会计与财务信息的高效处理能力很快被发现,并且被XbrL国际协会支持继续研究发展。XbrL原型为“XFRML”(XML based Financial Reporting Markup Lan—guage),是一项由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于1999年发起的计划,其目的是要提供一个以XML为基础的全球企业信息供应链,方便使用者去取得、交换、分析。2000年中AICpA邀集专业协会、会计师事务所、投资组织、软硬件供应商以及会计软件发展机构共60余个的单位组成组织,共同参与推动XbrL,2000年7月31日发布了XbrL规格书(Specification)Ver-sion 1.0及XbrL分类标准(Taxonomy),在短短的时间内,世界许多国家都已经开始积极进行XbrL的推广。在证券交易系统中,当前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NASDAQ)、德国证券交易所、韩国创业板(KOS,DAQ)和韩国证券交易所(KSE)都开始推行XbrL应用。美国证券交易所是由微软、纳斯达克和普华永道合作开发XbrL的示范性演示,其中包括从一组公司中引用的示范数据标记,一个网络服务提供在互联网上演示的数据,以及在Microsoft Excel中的一个分析性工作表,该工作表包含使用者从网络服务中选取的数据,并可帮助使用者快速而有效率地分析或处理这些数据。这个演示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实例,说明商业报告供应链如何从互联网,XbrL和其他相关工具转换而来并以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向投资者提供现时的报告信息。德国证券交易所则为了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从尝试和获取经验的角度出发,2004年起与Software AG合作开始启动XbrL pI—LOT项目。德国证券交易所目前以pDF格式进行信息披露,并对披露内容进行监管,其所实施的XbrL项目主要以财务报告为主,并首先对季度报告进行展示。主要做法是:德国交易所提供EXCEL模板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填写财务数据,并在填写后生成实例文件,通过信息披露系统提交给德国交易所;德国交易所将实例文件放在其网站的XbrL pILOT栏目中供投资者提取和分析数据。这个计划以提供信息服务的方式为主,并通过其网站向投资者推介在德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小企业。而韩国创业板(KOS—DAQ)和韩国证券交易所(KSE)分别开发了XbrL pI—LOT项目,目前在KASDAQ上市的部分企业已经采用XbrL发布相关的信息。韩国创业板KOSDAQ正在转换其电子报告标准,使其符合XbrL通用的商业信息标准。该项目在KOSDAQ网站上披露了15个公司过去5年的财务报表数据,投资者可以下载包含全部财务数据的XbrL实例文件和专门的网络分析工具。在未来的发展方面,韩国证券交易所希望能够获得政府支持,向670家上市公司推广XbrL,同时大力扩展现有的标准范围,使标准不仅涵盖财务领域,也涵盖其他披露领域。另外,韩国证券交易所还希望发展一种能够整合XbrL的新的信息披露模式。在金融,税务等其他系统中,也有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美国Edgar Online、英国税务局、美国证监会(SEC)等采用了XbrL技术。我国证券界虽然起步略晚,但通过学习借鉴和吸取国外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技术,上证所和深交所也分别在2004、2005成功启动基于XbrL的标准化报送系统。同样在上证所与深交所的网站上也提供XbrL的应用示范工具给投资者体验使用。伴随着XbrL技术应用研究的不断发展,Za-chary Coffin(2000)、Debreceny R,Gray G(2001)、Walter Hamscher(2002)、Jim Richards(2002)、NealHannon(2005)、William M Sinnett(2006)等学者对XbrL的工作原理和流程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大胆的分析和猜测;Zabihollah R(2002)、Mohammad A,Jonathan H,Kenneth S,(2002)等对XbrL在政府会计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Hoffman(1999)、Zabihollah R,Hoffman(2001)、Rvan Yomagwon Shin(2003)等对XbrL技术在注册会计师审计方面应用进行了研究;另外,美国、英国、日本、南非等国已经开始研究XbrL在总分类账、交易事项、税务报表、银行报表等方面的应用。中国学者如王松年、沈颖玲(2001)、涂建民(2003)、潘琰(2003)、张天西(2003)等人对XbrL也进行了介绍性的研究;姜玉泉(2004)、曲吉林(2004)、吴祖光(2005)、许渊(2005)、牛艳芳(2005)等也对基于XbrL财务报告的审计以及XbrL技术对今后的审计的影响做出了相关研究;胡荣群(2004)、饶艳超(2004)等对XbrL在我国应用实践提出若干的建议与需要注意的问题。关于XbrL的运用在国外已日趋成熟,而在我国还需要制度的支持与实践的检验。我国证监会从2002年5月开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标准的制定工作,并于2003年底经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批通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系列准则的相关要求制定,严格依据国际最新的XbrL 2.1规范和FRTA(Financial Reporting Taxonomies Architecture,即财务报 告分类信息框架)的相关规定编写,规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文件基于XbrL的电子文件的通用要求和基本原则。该标准最终确定采用XbrL的技术规范,为XbrL的实施在制度上给予了一定的规范和保障。

二、XbrL应用方案的比较分析与选择(一)XbrL应用方案比较

1、“终端型”XbrL应用方案“终端型”XbrL应用方案及财务数据递送流程如图1所示。图1说明,“终端型”即指公司原财务或ERp信息系统不作任何更换或更新,仅将最后生成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人工转换成基于XbrL形式的数据。本应用方案总体而言是最适合当前上市公司实际情况,也是较为可行的方案。首先从成本角度分析,由于不需前期任何投人,仅在期末略为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因此也不需要额外的人力资源成本。然后以技术角度分析,因为“终端型”应用方案没有对当前财务软件做任何的改动,而且生成的XbrL财务信息所需的模版软件,当前也由深(上)交所设计并供上市公司下载使用,总体而言技术上障碍可以忽略不计。在上交所基于参加XbrL报表报送系统的70家公司中,90%以上的上市公司认为报送软件的功能和使用上能满足报表制作要求并且比较便捷(数据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2004年第一季度报告使用情况的调查)。虽然目前我国财务软件市场发展迅速,但对XbrL技术发展仍处于观望状态,内嵌或者添加XbrL技术的财务或ERp软件寥寥无几,这也造成只能采用“终端型”应用方案客观的限制。这也是现阶段上市公司基本采用的XbrL应用方案。另外,虽然此方案实施成本较低,但XbrL技术优势的发挥不够,并且数据重复录入容易增加数据的误差,降低数据可靠性,这应引起关注。

2、“嵌入型”XbrL应用方案“嵌入型”即指公司在原来财务或ERp信息系统基础上,添加XbrL格式转换器,由企业信息系统本身如ERp系统产生各种财务报表,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存在于EXCEL表格或WORD文档。在有关证券机构或银行机构需要XbrL报表时可以通过XbrL格式转换器进行转换,转换过程中会依照相应的分类标准和实例文档要求完成,最后形成XbrL文档。该模式下转换过程是自动完成的,转换中不会造成数据的丢失和出错,能够保证XbrL财务报表的准确一致。不足之处在于只有企业ERp系统生成报表后才能进行转换,有一定的滞后性。在成本上这种方案高于“终端型”,因为XbrL格式转换器需要软件开发商专门研发,其成本必定转嫁于使用转化器的企业。这种方案需要花费比“终端型”方案更高的初始成本,但能有效降低数据转化的失真度,同时节省了人工录入数据的时间,但基于XbrL的其他应用则不能充分实现。其具体流程如下图2所示。

3、“智能型”XbrL应用方案“智能型”XbrL应用方案指由企业自身的财务或ERp信息系统加上集成的XbrL适配器,在进行信息处理过程中就直接按照XbrL规范来完成报表的处理,能够实时输出XbrL文档。其财务数据递送流程如图3所示。该方案的应用需要企业原有财务或ERp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开发商研发内嵌XbrL适配器的新版本ERp软件系统,在业务处理各个环节将XbrL的元数据进行提取和转换,并按照XbrL分类标准,如针对财务报表要求进行标记,实时生成标准XbrL文档。这是XbrL技术应用的最佳方案,相比其它方案而言能最大限度的发挥XbrL的优势,能够迅速有效地提供实时、便于交流的各类财务信息。该方案的应用要求软件开发商针对XbrL的特点对原系统进行功能的扩充,内嵌XbrL的适配器,而这些操作并不会对原系统的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构架模式和实际应用产生影响,在实际推广中也是一种平滑的过渡。但就成本而言,这一方案初始投资需要较前两个方案都要多的资金,而且还需要对财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以适应新的信息系统操作。(二)XbrL应用方案选择应注意问题上市公司在决策构建基于XbrL的财务信息系统,需要全面考虑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因素。就外部环境而言,包括上市公司所在国的法律、政策的影响,以及XbrL技术标准和相应的软件的研发程度。在我国,《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等对会计信息的披露有明确和严格的规定。虽然XbrL本身并不改变现有会计准则,但显然至少需要增加对原始或明细信息披露进行规范的会计准则。相应地,如果会计提供模式变革,全面采用XbrL财务报告形式,甚至实现实时报告,对审计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审计准则也要对新模式下的新情况提出解决对策,可能要作出更多的修改。因此,在法律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上市公司要密切留意有关动向,及时选择最佳的XbrL应用方案,以适应满足法律政策的要求。内部环境,也即指上市公司各自的具体的财务状况、规模结构、员工技术水平等等。在上市公司中,这些内部环境因素制约,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于XbrL的财务信息系统实际应用的可行性与相应的方案选择决策。

三、上市公司导入XbrL的联动效应分析(一)对管理会计流程的影响XbrL语言的设立并不仅仅是为提供外部使用的财物报告。基于因特网描述财务和商业报告信息格式,其数据能为所有软件程序所获取与处理。这个格式标准,把所有数据定义附上各自不同的信息卷标和提供因特网数据传输方式,就是我们所说的“XbrL网络服务”,它使不同程序交换并共享信息。当前管理会计工作流程包含了许多需要很大程度依靠人工“剪切与复制”和人工录入数据的步骤,这些步骤降低了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凸显对流程数据处理高精度与高效率的需求。由于信息的生成与使用的成本是如此高昂,以至于最后结果的准确性与时效性被牺牲,分析结果也被大打折扣。基于XbrL的财务信息系统就能完全改善低效率的管理会计工作流程。XbrL所有工作的重心是如何描述数据,而不是如何展示数据本身。这个关键点也就是它强大生命力的源泉,因为它提供管理会计人员可重复使用各种财务商业基本数据而不必担心数据出错的危险的平台。换句话而言,在XbrL技术参与下,管理会计人员只需设计报告的形式,相关具体数据则会自动生成而不需额外干预。(二)对连续审计的影响美国安然事件后设立的Sarbanes—Oxley法案,其中第409条——实时披露问题,要求公司必须迅速报告当前财务状况的实质性(即重大)变化。这对于美国以及全世界的审计界都有重要的影响。遵循事实披露原则,即财务报告要基于近乎实时的财务数据基础上,才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虽然现今的技术水准和方法还不能为审计提供财务报告中数据100%的可靠验证,但基于XbrL技术能提供无缝接 连续财务报告,这就能实现准确无误的披露财务报告。由于XbrL能对数据贴卷标,因此它能让获取者的数据库直接接收以便于以后分析。另外,基于XbrL的财务数据也可以移植入审计人员数据库供实时实施审计流程。这同时也可以使用数据统计技术例如数据挖掘以识别潜在高危交易。XbrL先进的技术、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及高速率的网络带宽,连续审计优势可以很明显表现出来,即所有的交易都可能一一进行核对,这对于人们普遍疑虑的审计质量将有质的提高。(三)对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影响随着XbrL技术的发展及普及应用,整合后信息供应链将能极大提高内部管理层、外部投资者及证监会等获取资料的准确性、效率性。而由此技术进步对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影响虽然仍未发生,但可以合理推测,对于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的假设将有重要影响。持续经营,现行的会计准则指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可见,持续经营原则最重要依据就是可预见将来企业不会停业或大规模消减业务。而基于XbrL的财务信息系统,其提供的所有信息都具有实时性特征,每一时刻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对于持续经营的判断理应及时甚至实时更新,这更进一步提高对财务人员业务和计算机水平的要求。另一方面,会计分期是财务报告统计财务资料的时间基础,然而XbrL产生的实时财务信息数据可以在任何时候生成相对应的财务报告,并且不需要基于特定会计分期,这相当程度上减低了现时法律所认定的,季度财务报告按时发布的实质性作用。(四)对财务信息价值链的影响在整个财务信息价值链的传递过程,不仅仅发生在上市公司内部,还包括上市公司与政府,上市公司与证券机构,上市公司与银行等等。因此如果通过基于XbrL的加密财务信息在网络中传输,安全性将要大为提升,同时也为上市公司和信息使用者节约了一笔额外的安全装置的费用。作为一个完整的财务信息价值链,其重要作用是为了上市公司和供应链上的各方在收集、加工、存储、提供价值信息,并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因此信息的及时性因素显得十分重要,对于企业基于财务数据的前瞻性决策行为,如果所提供的信息滞后,则会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同样如果银行所获取的企业财务信息过时,对于评估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经营能力是有相当误差存在的。准确性是财务信息自身必须的要素之一,缺乏准确的财务信息将导致财务信息价值链中各方的利益受到直接或间接损害,特别是在上市公司内部收集到错误的财务数据,则会导致整往后整个价值链处于无效状态且失去任何的增值作用。XbrL导人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系统的优势显而易见,一方面能为财务信息价值链提供一个高效、安全和准确的财务信息数据处理平台,使上市公司在其中获得最大价值增值的利益。另一方面,它的导入使上市公司采用更规范的财务操作流程和处理方式,减少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为上市公司能更好的筹资、融资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XbrL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我们不能一味乐观于它带来的好处与利益,更多的,是要清醒的看到它的不足与缺陷,例如依据XBBL的技术架构和应用现状,由于各国所采用的会计准则不仅向通,会计科目的命名方式与划分方法呈现着差异,所以无法制定全球统一的XbrL,因此目前正在应用的Taxonomy都是由各国会计权威机构组织制定的。这就导致无法使用XbrL对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公司进行横向比较。另外,XBBL作为XML的一种形式,继承了XML的优点和缺点。很多专家认为用XML格式存储的数据要比用结构化方式(如关系数据库格式)储存的数据占有的空间要大得多,处理起来也需要较大的系统开销。同时处理XbrL实例文档,需要良好的网络通讯环境。因此要全面推广XbrL技术应用于上市公司,仍然要继续完善XbrL的相关技术标准和其分类标准,以惠及广大的上市公司。

第四篇:水污染治理论文

对当前天津市水污染治理的探析

摘要: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社会稳定和环境改善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物质,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保护是保障人们生命健康和生存权的迫切需要。然而,近些年天津市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制约了天津市工业的发展,同时对水资源沿线附近的农业生产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对其水污染的治理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这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天津市将来发展的需要。本文对天津市水污染治理的现状以及治理不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针对水污染治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天津市,水污染治理 水污染治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任务,也是当前天津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威胁着天津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在水资源越来越重要和紧缺的今天,水污染治理就是非常重要、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一、天津市水资源及污染治理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淡水总资源虽位居世界第六,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居世界第121位。而作为我国4 个直辖市之一的天津虽然处于九河下梢之地,但水资源却相当匮乏,当地水资源多年平均值16188 亿m3,其中地表水9186亿m3,地下水7102 亿m3,人均占有量约340 m3,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①,属于资源性缺水城市,并且由于干旱少雨,农业产量徘徊不前,土地受旱面积逐年增加,水资源问题成为限制天津市工农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同时由于地表水资源的高利用率的开发,地下水的超量开采,造成河道干枯,水污染严重,使得人类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天津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当前天津市最为关注的是如何解决水污染治理问题,就此问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在市第九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搞好水环境综合整治,使生态环境得到新的提升,生态城市建设取得更大进展。黄兴国市长在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通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天津①田伟,于明泉:《引滦水污染治理与天津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00年第19卷第4期。

大地绿起来,河水清起来,天空蓝起来,环境美起来。

为了彻底解决天津水污染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2008年9月,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确定全市水环境专项治理工程从2008年开始,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用一年左右时间完成中心城区的10条二级河道治理任务,以及大沽排污河的治理任务;第二阶段,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29条农村河道治理任务;第三阶段,用3年时间完成60座污水处理厂的新建和升级改造任务。到2010年底,这项宏大的民心工程将全面完成。为此,市政府成立了水环境专项治理工程指挥部,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总指挥,由原市建委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展开实施,各相关区县和部门也成立了共21个分指挥部。目前,这项工程全面实施已近一年多,这期间先后组织了两次大的战役。第一战役是从 2008年9月份至年底,连续奋战100天,完成了冬季河道清淤施工的攻坚任务,实现了初战告捷。第二战役从2009年3月下旬开始,掀起了第二个奋战100天的施工高潮。目前,各项工程进展顺利,已累计完成投资17.8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34%。中心城区10条河道治理工程已完成清淤任务总量的98.7%,截污管道铺设任务总量的74%,泵站建设已基本完工。大沽排污河已完成清淤、渠化、固坡、泵站改造等工程,基本完成绿化工程。到2009年6月底,中心城区10条河道和大沽排污河治理工程提前全面完成。29条农村河道已完成 17条河道82.4公里的清淤、扩砌、绿化等工程任务,占任务总量的3.1%。60座污水处理厂新建和改造工程已完成20座,占任务总量的33%。

当前水环境专项治理工程已全面进入施工高潮阶段,市领导指示各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咬定目标、关死后门,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廉政措施和组织协调五到位,把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成为造福百姓、惠及长远的民心工程。

近几年来,天津水污染的治理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从总体上看,水污染问题还没有从源头上得到解决,水环境问题也没有得到彻底根治,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生态、美化水景观的要求十分强烈。

二、天津市水污染治理的特点和治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这些年,由于市政府加大了治理的力度,因此一方面形成了属于自己个性特色的治理特征,另一方面,治理不力的因素也非常突出。

当前天津市水污染治理突出四个特点:一是实施全面治理。统筹规划,全面治理中心城区河道和农村河道,并统筹兼顾上下游之间、各条河道之间的连通关系,通过水体自流、泵站提升等方式,让市域河道体系相互连通,河水循环流动;二是坚持源头根治。源头治污是天津市水污染治理的最大特点,也是治本之策。一方面采取截流、减排、控制的措施,最大限度的堵住污染源对河道水体的污染。另一方面,按照适度超前、布局合理、一级标准、全面覆盖的原则,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今后所有排放的污水都要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三是注重景观生态。按照河道绿化为主的原则,中心城区河岸实施生态护坡,农村河道实施自然修坡。计划新增绿地面积80万平方米,达到水清、流畅、岸绿、精美的效果;四是强调循环利用。通过新建、改造污水处理厂和再生水厂,配套建设排水和中水管网,使再生水资源化,实现污水收集、集中处理、再循环利用。

天津市针对水污染治理问题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治理不力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

1、保护水资源认识不足,未意识到水污染的危害性。各级分领导和部门未把保护水资源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来认识,违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方针。在1992 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世界各国代表一致同意,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要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我国政府也早就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但是应该看到,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很多做法往往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总是将发展经济列第一位,把环境保护放在次要的位置。

2、区域利益第一,未顾及国家乃至全球生态及环境。为了保持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考虑水资源的使用时,对水资源盲目的、过量的、甚至掠夺式的开发和浪费,既浪费资源又破坏环境。近年来,以粗放性的取水增长率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大河流域用水分量无计划,部门间、地区间水冲突日趋严重。

3、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关水的法制不够健全,缺乏量化标准。我国近年来已先后颁布了《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但还有很多人不了解保护水源和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不了解水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迫切性,也对其内容很不熟悉。时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存在;同时,有关水的法律

很不健全,不够具体,缺乏量化标准,执行较难。

4、普遍存在治标不治本现象。在工业污染及水污染的防控方面,天津市已有数十年的努力,但是基本策略还是没有跳出末端处理的老套路,其费用效益是很低的,而且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总体上来看,对水污染治理的认识还不够充分,政府政策导向存在一定偏差。目前对环境监测等技术方面的硬件建设比较重视,相比之下,对相关的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重视不足,特别是对现在污染的特征和规律缺乏认识,不能从流域和系统的角度进行统筹安排、综合防治。各级政府的环境财政投资导向主要集中在城市,对农村地区投资不足;对流域下游投资较多,上游投资明显不足;对末端治理投资较多,对源头预防重视不够;对调水、水库等工程措施考虑较多,对水污染治理问题关注不够,从而无法做到标本兼治。

三、对天津市水污染治理的几点建议

1、建立跨省协调机制。天津近岸海域的水质改善,依靠渤海湾的污染治理成效,渤海湾的治理需要环渤海区域各省市的通力合作。因此,应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加强我市与海河上游和环渤海兄弟省市的有效协调机制,步调一致,共同做好渤海湾海洋环境保护工作,预防并防止大面积水污染。

2、建立全市水污染防治合作机制。建立由市政府主管领导牵头,发展、建设、市容、环保、经济、农业、水利、市政、海洋、水产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水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交换水环境保护信息,协调解决有关水环境保护问题,形成各有关部门共同对水环境质量负责的机制。

3、严格总量控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调整。市发展改革委和各区县政府要通过区域总量控制,淘汰经济总量小、污染负荷大、技术水平低、经济效益落后的企业,为新的经济发展腾出环境容量空间。合理进行产业布局调整,严格规定所有企业排放的污水均应通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4、加大水污染防治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把水污染防治纳入工作计划,保证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排水管网建设和劣质水体治理等任务所需资金的落实。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支持和引导各种资本投向水污染防治。通过财政贴息补助、延长项目经营权和授予项目特许经营权、市场化运营收费权等政策支持,鼓励不同经济成分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股份制、合作制、BOT等不同形式参与各类水污染防治建设项目。

5、建立主要水污染物减排问责制。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监察、环保等部门建立考核制度,对不能如期完成“十一五”主要水污染物减排任务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追究责任,严格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6、出台再生水回用鼓励政策。市水利局、市建委、市农委等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再生水使用的相关政策,鼓励使用再生水,缓解我市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建立循环经济体制,以便建立一个节约型的和谐社会。

7、建立目标责任制,就是要建立一个绿色GDP 的政绩考核制度,单纯用GDP 考核领导干部的政绩,容易造成单纯追求经济效果而忽视了环境,绿色GDP 区域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损害要打入到GDP 里面,要扣除这部分才是真正的GDP,通过绿色GDP 的考核体制建立,来保证水污染防治保护的责任。

8、加大科研投入,合理利用海水自净能力。由市海洋局牵头研究近岸海域的水动力环境、海水交换能力和海水自净能力;合理利用海洋环境的容量,合理分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时间,研究确定适合丰水期和枯水期污染物合理排放的定量化指标及方式,为充分利用海洋的自净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9、加强海上施工的监管,加快海上污染源监督立法。市海洋局要严格海上工程项目的跟踪监测和执法检查,降低项目施工期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由市海事局牵头开展专项立法调研,提出解决船舶生活污水排放问题的可行性措施,为依法加强监管提供依据。

10、提高污水处理费,推进水污染治理市场化。提高污水处理费,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的当前利益,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是有利的。征收污水处理费对增加污水处理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建议尽快在全市全面征收污水处理费,逐步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以减少污水排放、促进节约用水及加快水污染的治理,同时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充分利用价格这个经济杠杆的作用,推动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用水工作。参考文献:

[1] 韩兆先,吕艳丽:《关于当前我国水污染治理问题的思考》,科技信息,2009年第13期.

[2] 陈红书:《浅析我国水资源与水污染治理现状》,云南环境科学,2003年3月第22卷.

[3] 李茶青,何文学,魏恩甲:《全新的水污染治理思路探讨》,水利发展研究,2004年第9期.

第五篇:公司治理论文

公司治理论文

公司治理及民生银行案例分析

物流2班 1004080209

公司治理伴随着企业制度逐步产生、发展和完善,而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发展,现代公司呈现出股权结构分散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等重要特征,使得治理问题的产生,使得治理问题成为公司的焦点和核心。公司治理的内涵

公司治理的内涵界定存在着争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所谓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套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还协调公司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的目标不仅是股东的利益的最大化,而且还要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保证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现代公司的重要特征

1、高度分散化的公司股权结构

高度分散化的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运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就有利的一方而言,第一,明确清晰的财产权力关系为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转奠定了牢固的制度基础。不管公司是以个人持股为主,还是以机构持股为主,公司的终极所有权或所有者始终是清晰可见的,所有者有明确的产权份额以及追求相应权益的权利与承担一定风险的责任。第二,高度分散化的产权制度是现代公司赖以生存和资本市场得以维持和发展的润滑剂。高分散化的股权结构意味着作为公司所有权的供给者和需求者都很多,当股票的购买者数量越多,股票的交投就越活跃,股票的转让就越容易,股市的规模发展越快,公司通过资本市场投资就越便捷。同时公司股权分散化也对公司经营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首先,股权分散化的最直接的影响是公司的股东们无法在集体行动上达成一致,从而造成治理成本的提高。其次,是对公司耳朵经营者的监督弱化,特别是存在大量的小股东,他们不仅缺乏参与公司决策和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的积极性,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再次,分散的股权结构使得股东和公司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处于被机会主义行为损害、掠夺的风险之下。

2、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在古典企业里,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合二为一,不会产生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分歧,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自然是在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分割,由此产生了公司的行为目标的冲突,产生了利益之间的竞争。大多数的股份制企业是所谓的公众公司,他们在社会范围内募集资本,向全社会发行股票,在这里,股票所有者或者不再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或者作为经营者参与公司的经营事务,只拥有小部分本公司的股权,在这样的条件下,股东利益目标就有可能与经营管理者的利益目标发生偏离、冲突。公司治理理论及其局限性

1、股东利益至上理论

股东利益至上是指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才财产是由他们投入的实物资本形成的,他们承担了剩余风险,理所当然就应该享受企业的剩余控股权和剩余索取权。股东利益至上理论的基本理念是管理者服务于股东,股东是公司剩余风险的承担者,股东拥有使用、处置、转让其产权的权力。管理者的目标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

在现代化的经济环境中,随着企业股权结构的变化、企业之间相互参股的增加、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以及知识资本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企业仅是资本所有者的企业以及股东是公司剩余风险的唯一承担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 企业价值增值的来源不仅仅是股东最初投入的物质资本要素,企业的非物质要素(企业的商誉、专利技术、劳动者技能、组织的运营效率)也逐渐构成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因素在现代企业之中,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相对比例发生了变化,无形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份额日益提高,知识资本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增值作用。 人力资源是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资源,企业职工也与股东一样承担了与企业经营效益相关的风险。企业职工劳动获取事先约定的工资,企业经营失败时可以转移其劳动力资源,职工不承担剩余风险,然而在现代经济环境下,职工的劳动技能从过去演变到现在的专属性和知识性,其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资金而形成的劳动力价值与企业价值密切相关。

 股权的分散和流动降低了股东承担的风险,关注企业的积极性减弱。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股东可以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股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纽带关系逐渐弱化。

 经营环境的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群体的礼仪受到企业业绩的影响,企业越来越演变为“社会的企业”受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承担剩余收益和风险的不仅仅是股东,还有更为广阔的社会层面。

2、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企业员工、债权人、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竞争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社会活动团体、媒体,等等。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股东并不是唯一的所有者,他们只能拥有一部分的企业,也并不是只有股东承担风险,企业员工、债权人、供应商等都可能成为剩余风险的承担者。

詹森对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质疑

 利益相关者理论将股东利益至上的企业单一目标转向服务于满足相关利益者的多目标,实际导致公司无目标。当管理者被告知同时满足最大化公司利润、股票价格社会福利及任何相关利益主体提出的要求时,经理不可能制定出合理的决策。

 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公司治理成本高,决策效率低

 强调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企业管理者对所有的礼仪相关者都负有责任,相当于让他们对谁都不负责任。

企业存在的问题

1、股权结构不合理

(1)股权过分集中

在一股独大的情况下,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会形同虚设,在公司进入到规模化、多元化经营后。缺乏制衡机制,使得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增加,企业承担的风险随着公司实力的增强而同步增大。

(2)持股比例过于平均化

公司各股东比例相近或相同,没有大小股东之分,其他的小股东或者小股东的股权比例极低的情况,如公司两个股东,各50%股权,或者三个股东,股权分别是30%、30%、40%等

2、董事会和监事会权责不清或不对称

董事会是常设机构,执行股东会的决议,并在休会期间代表股东对公司的重要经营做出决策,负责召集股东会会议、执行股东会的决议、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制定公司的财务预算及决算方案等细节内容,主要的职能总结为战略决策和监督两大职能。懂事具有董事会议上的表决权、董事会临时会议召集的提议权、参与行使董事会职权的权利。

监事会能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因为董事会与监事会均有监督的职能,在现有企业之中,往往会存在董事会和监事会权责不清的状况。

3、国有企业的劣根性

作为大股东的国家不是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人,企业的剩余价值由国家索取,机构投资者在其中起不到作用。企业在经营运作、财务管理方面都很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制衡和监督,一些领导者不积极以及企业的盲目导致企业进入圈钱游戏之中。

以中国民生银行为例:

2007年,中国民生银行因为某些违规事件受到银监会的调查,而此前民生银行的公司治理制度一直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典 范,因此该案例在银行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我们发现在民生银行的众多违规现象中,有一条最为引人注目。民生银行第四届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研究了激励政策:建立董事会奖励基金:建立融资和投资并购工作奖励制度:对第三届经营班子实施50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股权分置改革领导小组和相关人员实施2000万元一次性奖励。从民生银行公司章程中,我们可以看到 该委员会并没有这项权力,这种做法明显属于越权行为,而且做出该奖励决定的人员大多既是 “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而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 从民生银行各部门的权力义务来看

董事会与管理层、董事会各委员会之间的权力界限不明确,职责不清晰 很容易导致 权力的滥用,权力出现越位现象严重。民生银行下设的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之间的权力义务不明确 致使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做出明显越权的行为却没有得到有效制止 而是听之任之。战略管理委员会本来的职责应是负责制定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和长期发展战略,监督检查经营计划、投资方案的执行情况,但民生银行的战略发展委员会却越权行使了股东大会的权力,薪酬制度与经营战略关系紊乱将导致不良后果。 从民生银行的股权结构来看

民生银行的股权较为分散,股权分散本是公司治理的良好基础。可以避免“一股独大”现象发生,但是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股权太过分散可能会导致“一股独大”现象出现,所有的股东都不愿监督公司的运营,都希望在公司的成长过程中“搭便车”,导致股东大会不能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监督董事会的运行,致使董事会出现越权行为也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从监事会的职责来看

监事会应监督公司的一切经营活动,以董事会和总经理为监督对象,在监督过程中 随时要求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纠正违反公司章程的越权行为 但是,在民生银行的运营 过程中,监事会明显处于缺位状态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对董事会的全面监督责任。致使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做出越权行为,损害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时未能起到有效地监督作用。通过对民生银行的公司治理案例分析可以看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还存在多处待完善之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需要在以后的运营当中逐步加强和完善。企业改善治理的途径方式

1、构建合理的股权结构

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不要太高,易形成一股独大,股份吸收可多元化,从多渠道吸收投资,可以进行股权激励,将公司的股份转移给高层管理者,使管理者同企业的目标相一致,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同时为吸引人才,可以拿出部分的股份给与部分的高级人才,享受投票和分红的权利。

2、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效机制建立健全内部制衡机制,在完成组建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公司治理结构后还应切实加强这几个部门分工协作、相互制衡的作用,保证银行决策的正确性 经营的高效性,监管的有效性,保证风险得到及时的关注和控制。应特别强调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的作用明确各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其运作规则和沟通平台需要进一步研究搭建进一步理清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经营班子之间的职责边界。

3、明晰权责关系

针对董事会与监事会权责不清,要做到的是权责清晰,各司其职,尽心尽职。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的措施,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进行。

总结:经济不断的向前发展,与此同时,企业的形式不断的改变,问题也是不断的出现,企业需要做到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可能的是在问题的幼苗期使其停止生长。

下载公司财务治理探讨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司财务治理探讨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司财务

    一、名词解 .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过程或一项投资项目的资金投入与收回过程中所发生的现金流出与流入。 风险报酬率:所谓的风险报酬率即为投资者因承担风......

    简论新阶段跨国公司财务风险管理论文

    财务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的一个分支,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它是指经营主体对其理财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度量和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

    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因与治理对策近年来,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频曝造假丑闻。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造假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不仅严重危害了我国资本市场的......

    城市治理小论文

    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变革深度城市化带来的不只是硬设施的更新,同样还包括软环境的提升。这对城市治理现代化构成倒逼态势。目前我国大城市建设已全面从“增量型”转向“存量型”......

    水污染危害治理 论文

    毕 业报 告题目: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系(部): 专业名称: 班级 :学号:实习时间: 实习单位: 实习地点: 实习内容: 一 环境保护从身边做起 学习了三年的环境保护,对于这门学科我有了更多的了......

    环境污染及其治理论文

    摘 要 工业革命以及其后的技术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世界经济达到了空前繁荣的时代,同时,人类对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加强,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水、土地、生物乃......

    垃圾短信治理论文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长 春 大 学 毕 业 论 文 纸 前 言 随着互......

    我国商业银行治理论文

    1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是指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相关制度的设置具体来说就是董事会、管理层、监督层等的组织及制度安排。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到来,我国的商业银行治理也逐渐被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