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文言文实词特殊义项6
6【干】①盾牌。执干戚舞。②水边,河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经》③冲,直冲。例
1、森然干霄。(《雁荡山》)例
2、哭声直上干云霄。(《兵车行》)④求取,谋取。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⑤请求。例
1、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2010辽宁卷,)例
2、平生奉养如布衣时,风裁素高,人不敢干以私云。((李浩)一生食用都和当普通人的时候一样,风格一贯高迈,别人不敢因私利请求他。)⑥拜见,拜谒。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2010山东卷,申甫多次凭借他的兵法拜谒许多高官大臣,一直或经常不被听从信任。)⑧冒犯,冲犯。例
1、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不敢犯法以干法官也。(《商君书》遇,对待。)例
2、臣妄知藩国,干犯至戚,罪不容诛。(《后汉书》我妄自尊大,去了解藩国的事情,冒犯您的至亲,罪恶极大,杀了也不能抵罪。)⑨干预。军人敢挟诏以干军制,后不可复治。(2010江西卷,)
2【皋】水边高地。步余马兮山皋。
3【躬】亲自,亲身。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4【工】巧妙,精巧。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
5【苟】①随便,苟且。苟全性命于乱世。②假设,如果。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③只要。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6【构】①架木。构木为巢以避群害。②挑拔离间。彼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③(罗织罪名或编造谎言)陷害,设计陷害。例
1、使闺窗孺弱,远罹构害。例
2、居数月,政化大行。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在那里几个月后,政令教化广为推行。权势之家担心他对自己不利,就编造出一些流言蜚语。赋分点:居、大行、构)例
3、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谗构立见屠灭。若虚自分必死。(哈三中2010年高三10月考,当时翟奕一类人依仗权势,作威作福,有人稍稍抵触,他们就进谗言罗织罪名陷害,(使那人)立即被杀害。王若虚料定自己必死无疑。重点词语:辈,一类人;少,略微,稍稍;忤,违逆,抵触;构,陷害;见,遭到,被。)例
4、助教金文徵等疾讷,构之吏部尚书余熂,牒令致仕。(太学的助教金文徵等人嫉妒宋讷,和吏部尚书余熂暗地里设计陷害宋讷,下达文书令逼宋讷辞职。赋分点:疾、构、牒、致仕)④结,造成。构怨于诸侯。⑤造,制造。例
1、构(汪)文言狱,入左公名。例
2、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⑥建,建造。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2008上海春招,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⑦交接。构兵(交战)。⑧图谋,谋划。纣醢梅伯,文王与诸侯构之。(梅伯,人名。)
7【购】【依据语境猜测其义】①悬赏(捉拿、缉捕)。例
1、购仰(田仰,人名)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2009江苏卷,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例
2、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2008湖南卷,并且又大力悬赏(缉捕)盗贼,都不能捕获,主管官吏对这件事情感到苦恼。)②重金征求,悬赏(征求)。例
1、今闻购将军之头,金千斤,邑万家。例
2、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文天祥《指南录后序》)③重金征求。太宗尝出御府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旧唐书》)
8【诟】①耻辱,侮辱。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②骂,指责。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③诟厉或诟詈:辱骂,责骂。诟病,嘲讽、指责。
9【姑】①婆婆。舅姑爱其子。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丈夫的父亲)。②姑母。
10【沽】①买。人挈器而入,而沽公酒。②卖,出售。当垆自沽酒。(当,对着。)③卖酒的人。
11【贾】①本钱。如有营,予佐尔贾。②价格,价钱。酬劳,报酬。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③买或卖。平子每岁贾马。(贾,买。)④做买卖,经商。挟三百金之富阳贾。(2010福建卷)。也可指商人。⑤求取。⑥招致,招引。贾祸,贾害。贾„„怒。
12【鼓】①弹奏,敲击。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②挥动。臣乃市井鼓刀屠者。③震动。微风鼓浪,水石相搏。④张。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中山狼传》鼓吻奋爪,张牙舞爪。)⑤古代夜间击鼓报时,一更为一鼓。
13【顾】理睬。一日,携褚币谐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2011四川卷,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采分点:要补出省略的主语;楮币,纸币;易,交换,买;弗之顾,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则前置,应为“弗顾之”。)
14【管】钥匙。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15【乖】背离。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两蕃反叛。(2011辽宁卷, 武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治理不当,奚和契丹反叛。)
16【归】①出嫁。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2010江苏卷,谢氏生于一个富贵的家族,她二十岁嫁给了我,总共过了十七年就去世了。)②通“馈”,赠送。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
17【规】①谋求。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1
(2009重庆卷,如果收受别人的财物贿赂,不过得到几万,一旦暴露出来,俸禄就会被削除,这难道是懂得吝惜财物吗?谋求小的收入却失掉了大的利益。)
18【贵】①重视,崇尚。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仲长统,人名)过干(高干,人名),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2007上海卷,他平素重视有名之人,招揽四方游士,士人常常投奔依附他。仲长统拜访高干,高干对他很友善,向他请教当时的事情。)
19【耗】①消息,音信。长天苍苍,信耗莫通。
20【曷】疑问代词,何,什么,怎么,为什么。曷不委心任去留。
21【盍】①何。②兼词,何不。例
1、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例
2、盍趣降?(2010宁夏海南卷)例
3、今安庆守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2006广东卷,现在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吗?你何不前往依附他?)
22【恨】①遗憾。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得到荣华富贵也不因此而高兴,失去也不因此而遗憾;如果不是他的过错,即使牵累受辱也不感到羞愧。)例
2、若仁会眩惑圣听,致仁祎非常之罪,则臣事陛下不尽,臣之恨矣。(2000京皖卷,如果仁会迷惑皇上的听闻,致使仁祎遭受极大的罪名,那么是臣对圣上没有尽职尽责,这是我的遗憾啊。)例
3、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2000上海卷,(如果)我要寻求使他们活下去(的理由)而不行的话,那么被判死刑者和我都没有什么遗憾了)②怨恨,愤恨。高宗曰:“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须法外杀之。”(1997年全国卷,“恨”应是“怨恨、愤恨、不满意”之意,不是“遗憾”之意。因为根据文意,高宗恨善才斫陵柏,使己陷于不孝。)
23【会】适逢,恰赶上。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2010全国Ⅰ卷,适逢元朝派遣脱脱征集粮饷,拿故意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想要杀死王祎。)
24【还】huán①返回。便要还家。(《桃花源记》)吾其还也。《左传》②回头,回顾。羽还叱之。(《汉书·项籍传》)又如:还顾:回顾,回头看;还睇,回头看;还视,回头看。③通“环”。环绕,围绕。诸侯之师,还郑而来。(《左传·襄公十年》围住)秦王还柱而走。(《战国策·燕策》 同“带、匝”)④后退。主人答拜还。(《仪礼·乡饮酒礼》)还走,返身后退而走。⑤通“旋(xuán)”。(1)迅速。法立而还废之,令出而后反之。(《管子·任法》)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余恐其伤女也。(《吕氏春秋·爱士》)(2)掉转,转过。扁鹊望桓侯而还走。hái(副词)。表示行为动作或状况不变,跟“仍旧、依然”。白头还戍边。(杜甫《兵车行》)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5【遑】闲暇,空闲。粱复遣曹义宗围荆州,堰水灌城,不没者数版。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2004辽宁卷,梁国又派曹义宗围攻荆州,蓄水灌城,大水距城头只有几块墙板的距离。当时内外多事,没有余暇救援,于是授或赐给王罴铁券,说如果能保全城池,就当授他为该州刺史。虞:忧虑,忧患。)
26【麾】①指挥作战的军旗。旌麾南指。②对将帅的敬称。献于麾下。③指挥。例
1、操方麾军回战马超。例
2、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2010广东卷,皇上指挥军队度过黄河,呐喊(着)直接冲击宋忠的军阵。赋分:麾,1分,河,1分,大意1分。)
27【恚】恼怒,愤怒。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28【贿】①财物。以尔车来,以我贿迁。②赠人财物。孟献子聘于周,王„„厚贿之。
29【货】①财物,钱币。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②买。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③卖,出售。例
1、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柳宗元)例
2、有屠人货肉归。④行贿。无处而馈之,是货之。(《孟子》处,原因;馈,赠送。)
30【获】①能,能够。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道(姓查,名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母疾寻愈。(2010重庆卷)
31【候】①问候,拜访。自往候之,晖避不见。(2005广东卷,(阴就)亲自去问候,朱晖避而不见。)
32【赍】①携带,拿着。例
1、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例
2、秦王阴潜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②怀着。赍志而没。③赠送,送给。赍钱三百万。④通“资”,财物,钱财,费用。例
1、赍用益饶。(资财费用更加丰富。)例
2、十五年超迁翰林学士,命撰《宣圣庙碑》,称旨,赏赉甚厚。(十五年,被越级迁升为翰林学士,皇上命令他撰写《宣圣庙碑》,写得合乎圣意,赏赐的物品很丰厚。)⑤奉。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2010全国Ⅰ卷,洪武五年正月商议诏谕云南,任命王祎奉召前往。)
第二篇:文言实词义项推演
文言实词义项推演
(2010年1月版)
本文所选60个实词依据老教学大纲所列120词,删除可作虚词的“何”“若”“乃”等词,以及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次数偏多(一般在150次以上,如“王”出现了300次。这样的词自然应该烂熟于胸)或偏少(一般在10次以下,如“贼”只出现了1次。此依据为王力先生选定《古代汉语》常用词的标准)的实词。还剔除了2002年以来高考试卷中全国Ⅰ、Ⅱ、Ⅲ、Ⅳ卷已经考过的实词(经统计2002年以来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试卷发现,没有一个省市重考过去已经考过的实词)。
所列义项一般为常见用法,选例一般采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原语原句,部分来自初中语文课本或常见诗词。选例并非尽举,一个义项一般3-5例,同一篇目的一般只选一例。
推演过程一般是从本义到原义,再到引申义,最后是比喻义,从形象到抽象。而语境义却是历年高考考查最多的内容,所以,推演的最终目的是让同学们学习一种掌握实词义项的方法。
据统计,2002年以来全国各省市高考试卷共考到350个实词,只有52个出现在大纲所列范围内,全国卷只出现8个!所以,学习文言实词的最好方法是在熟读课本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推断。
001爱
爱,本义为“喜爱、喜欢”,如“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虽曰爱之,其实害之。”(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序》)
喜欢得过分了,就可能先是“疼爱”,如“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再是“宠爱”,如“臣衰,窃爱怜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进而“溺爱”,如“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李朝威《柳毅传》)
招人喜爱自然是因为本身“可爱”,如“三五之夜„„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由“亲爱”推出名词“亲爱的、心爱的”,如“寡人之爱弟。”(李朝威《柳毅传》)“昨下
“安”也作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如“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张溥《五人墓碑记》)“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龚自珍《病梅馆记》)“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司马迁《报任安书》)“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或者“哪里”,如“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如寡人者,安与知耻?”(《国语·勾践灭吴》)“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司马迁《鸿门宴》)“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洞庭君安在哉?”(李朝威《柳毅传》)“无情郎安在?”(李朝威《柳毅传》)
或者“什么”,如“尚安事客!”(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003被
被,形声字。本义是“被子”。
由“被子”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引申出“覆盖”,如“未几成入,闻妻言如被冰雪。”(蒲松龄《促织》)。进而引申出“遭受”,如“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司马迁《报任安书》)“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司马迁《报任安书》)
“穿”就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就有了“穿、穿着”的意思,如“将军身被坚执锐。”(司马迁《陈涉世家》)给别人“覆盖”东西,实际上就是临时给别人东西,于是有了“施与”,如“幸被齿发,何敢负德!”(李朝威《柳毅传》)无论“覆盖”还是“穿”,从使用的对象来说,都是被动的,所以,“被”(bèi)还表被动,意思是“叫,让”如“妆成每被秋娘妒。”(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孔雀东南飞(并序)》)“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并序)》)“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杜甫《兵车行》)“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被”还同“披”,意为“披散”,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司马迁《屈原列传》)
004本
本,指事字。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为“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魏徴《谏太宗十思疏》)“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用到其它事物上,“根本”一般用其比喻义,为事物的“根源、本源”,如“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屈原列传》)
进而将“本原”虚化为“本来(的)、原来(的)”,如“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李密《陈情表》)“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孔雀东南飞(并序)》)“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龚自珍《病梅馆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列子·愚公移山》
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探究”,如“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欧阳修《伶官传序》)后来,“本纪”成为史书的一种文体,如“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司马迁《报任安书》)
日常生活中,“根本”便作为最基本的依据了。如一般人朗读的“根本”作“书册、本子”,常用作量词,“若止印三二本。”(沈括《活版》)
005鄙
鄙,形声字。从邑,啚(bǐ)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五鄙为县。”(《周礼·遂人》)“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周礼·太宰》)理论上,“鄙”最多相当于现在的偏远小县城。所以,“鄙”的原义为“边邑”,如“蜀之鄙有二僧。”(彭端淑《为学》)“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在此,插一段偏旁说。“阜”作偏旁均居左,它的变形就是居左的“阝”。古文字形显示,带这个偏旁的字和阶梯、山崖、土山有关,如“隅”“陵”“陡”“降”“阶”等。居右的“阝”的字一般是人口聚居之地或者城市,如“邦”“都”“郭”“郊”“郡”“邻”等。古时候距离观念比较强烈,那么,带有居右的“阝”的字一般跟远近有关。
居住在“边邑”的人,相对于国都的人,自然是“见识浅薄,行为低下”,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曹刿论
战》)
边远地区的环境条件比较简陋,故引申出“鄙陋”之义,如“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王勃《滕王阁序》)
进而引申出“碌碌无为”,如“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称自己见识“浅陋”,如“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称自己的东西“不值钱”,如“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并序)》)
006兵
兵,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为双手持短斧之类的兵器,故本义是“兵器、武器”。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进而引申出“用兵器攻击、刺杀”,如“非我也,兵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由“兵器、武器”又引申为单个的“持兵器的人、士卒”,如“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司马迁《鸿门宴》)“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杜甫《兵车行》)“楚兵惧,自秦归。”(司马迁《屈原列传》)“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时候,“疾病”连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得病了,病得很重,如“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张溥《五人墓碑记》)一种情况是同义搭配的双音词,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李密《陈情表》)“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李密《陈情表》)“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子·庄暴见孟子》)二者都隐含有“生病”的意思。
008朝
朝,会意字。甲骨字形上下为“莽”,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所以,“朝”字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如“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常常“朝夕(晚、夜、暮)”并用,有助于区别词义,如“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杜牧《阿房宫赋》)“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朝避猛虎,夕避长蛇。”(李白《蜀道难》)“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节选)》)“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孔雀东南飞(并序)》)“弟弟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由本义跟太阳有关,推出“一日、一天”,如“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古代臣子在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上朝、朝见”之义,如“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归有光《项脊轩志》)“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时候还可能是弱国拜见强国,如“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贾谊《过秦论》)
有时候还借指君王等最高当政者,如“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张溥《五人墓碑记》)
由“上朝、朝见”引出朝见的地方,而有“朝庭”之义,如“使天下之士皆欲立于王之朝。”(《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于是入朝见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见”的使动义便是“使„„入朝”,如“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贾谊《过秦论》)“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后来人便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为“朝代”,如“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李密《陈情表》)“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李密《陈情表》)
有时候,也指一个君王当政期间,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则分别指刘备和刘禅当政两个时期。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此句中,“朝”又有特殊的语境义,本来“市”指市场,“朝”指当政者,“市朝”连用指公众场合。
“朝廷”连用,有两种意思。一种指“朝堂上”,倾向于指地方,如“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一种指最高执政者,倾向于指人,如“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张溥《五人墓碑记》)
由
很多时候是指“委婉的言语”,如“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司马迁《屈原列传》)“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解,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司马迁《报任安书》)“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司马迁《屈原列传》)“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也可以根据语境翻译为“文笔”,如“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司马迁《报任安书》)“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司马迁《屈原列传》)或者“书信”,如“迫而视之,乃前寄辞者。”(李朝威《柳毅传》)
由作名词的“话语、言辞”,还演变为动词的“辞别、告别”,如“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司马迁《鸿门宴》)“臣等不肖,请辞去。”(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杜牧《阿房宫赋》)“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孔雀东南飞(并序)》)“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毅良久稍安,乃获自定,因告辞曰„„”(李朝威《柳毅传》)“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种委婉的话语也可以“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如“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司马迁《屈原列传》。指“楚辞”)后来还演变为一种古诗文体,如《木兰辞》《归去来兮辞》。
010从
从,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像两个人前后相随,所以本义为“随行、跟随”,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韩愈《祭十二郎文》)“影从云合,而见一人,披紫衣,执青玉。”(李朝威《柳毅传》)“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李白《蜀道难》)“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有时候,其语境义为“挨着”,如“樊哙从良坐。”(司马迁《鸿门宴》)
此义的使动用法便是“使„„跟随”,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司马迁《鸿门宴》)
由具体的身形上的跟随,引申出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跟从、依从”,如“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并序)》)“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司马迁《报任安书》)“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进而虚化为言语、计策上完全接受的“采纳、听从”,如“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魏徴《谏太宗十思疏》)“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特殊情况下,其语境义为“参与”,如“弟弟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从跟随者和被跟随者的关系来看,就产生了指代人的“随从、跟随者”,如“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孔雀东南飞(并序)》)“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欧阳修《伶官传序》)
后来逐渐虚化出介词“自、由、从”等,如“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杜甫《兵车行》)“从此以去,勿复如是!”(李朝威《柳毅传》)“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归有光《项脊轩志》)“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司马迁《鸿门宴》)“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
特殊语境下,还可以译为“在”,如“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蒲松龄《促织》)或者“向”,如“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归有光《项脊轩志》)
“从”还与“容”连用,表“不慌不忙”的样子,如“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司马迁《屈原列传》)“从”还通“纵”,意为“合纵”,指战国时期六国反对秦国的联盟,如“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贾谊《过秦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贾谊《过秦论》)“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司马迁《屈原列传》)“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司马迁《屈原列传》)
011当
当,原义是“面对、对着”。
由原义首先引出一般的“当着、挡”,如“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姚鼐《登泰山记》)“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苏轼《石钟山记》)
由“面对”先引出势力“相当”,如“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司马迁《鸿门宴》)再引出“阻挡、抵敌”,如“西当太白有鸟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进而是“抵得上”,如“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司马迁《屈原列
传》)
势力比较强大了,就可以“掌管”“掌握”,如“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国语·勾践灭吴》)“人君当神器之重。”(魏徴《谏太宗十思疏》)
“对着”某个时候某个地方,自然就是“处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如“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姚鼐《登泰山记》)“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贾谊《过秦论》)“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司马迁《鸿门宴》)“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王羲之《兰亭集序》)“然五人之当刑也。”(张溥《五人墓碑记》)等等。
由“相当”引申出“适合、适当”等义,如“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蒲松龄《促织》)“甚善!名我固当。”(柳宗元《愚溪诗序》)
最后虚化为表推测的副词“应当”,例子就比比皆是了,如“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并序)》)“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此例课本注释为通“倘”,意为“如果”。也可)“他日汝当用之。”(归有光《项脊轩志》)“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012道
道,形声字。本义是“供行走的道路”,如“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司马迁《鸿门宴》)“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司马迁《陈涉世家》)“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孔雀东南飞(并序)》)“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张溥《五人墓碑记》)等等。
度量道路的长短就有了“路程、行程”,如“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走路经过某一地点,便是“取道、经过”,如“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司马迁《鸿门宴》)
“道路”的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如“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也可以说“手段”,如“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
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庄子·秋水》)“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道理、规律和事情需要“讲”“述说”,如“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坚持正确的道理,把握事物的规律,就是坚持“正义”,如“邦无道则愚”(柳宗元《愚溪诗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伐无道,诛暴秦。”(司马迁《陈涉世家》)
这种道理和规律有时候是“写”在纸上的,如“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蒲松龄《促织》)“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上称帝喾,下道齐桓。”(司马迁《屈原列传》)
无论说出来还是写出来之后,再加以流传,就可能成为“思想、学说”,如“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思想和学说的原初状态可能只是一种“原因”,如“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
013得
得,会意字。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是“得到,获得”。如“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卖炭得钱何所营。”(杜甫《卖炭翁》)“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也可以说“得到”某种消息、知识等,谓“得知、获得”,如“吾问养树,得养人术。”(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得到”也可以说“找到”,如“既而得其尸于井。”(蒲松龄《促织》)还可以说“看到”,如“林尽水源,便得一山。”(陶渊明《桃花源记》)
“得到”某种猎物就是“捕获”,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柳宗元《捕蛇者说》)
“得到”某种抽象的东西,也可以说“具备、获得、心得”,如“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荀子·劝学》)“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某些东西得不到,但可能有这种意愿。于是,一些表愿望的助动词便产生了。如“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司马迁《鸿门宴》)表“能、能够”;“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司马迁《鸿门宴》)表“必须、应该”;“犹得备晨炊。”(杜甫《石壕吏》)则表示“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014度
度,形声字。“又”即手,古代多用手、臂等来测量长度。本义为“计量长短的标准、尺码”,如“吾忘持度。”(《韩非子·郑人买履》)
由本义最先引申出的是动词“度量、测量”,如“度,然后知长短。”(《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或者“量、计算”,如“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郑人买履》)由此再虚化为“比较、衡量”,如“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贾谊《过秦论》)再虚一点,就是“估计、推测”,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心里“计算”则表达为“推测、揣度、考虑”,如“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由“度量”虚化为动词“度过、越过”,如“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蜀道难》)“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由一般的“尺度”又引申出特殊的“法制、制度”,如“商君佐之,内立法度。”(贾谊《过秦论》)
标准是制订出来的,应用到有严格规范的诗词写作上,便有了“谱写(乐曲)”之义,如“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姜夔《扬州慢》)
距离的标准逐渐虚化,便有量词“次”,如“一年一度”“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015负
负,会意字。从人,从贝。本义为“以背驮物”。一般用作“负担、背负”,较为常见,如“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列子·愚公移山》)“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引。”(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欧阳修《伶官传序》)“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柳宗元《愚溪诗序》)等等。
由背负东西的意思,进一步引申出一系列相关的义项。“覆盖”,如“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承载”,如“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支撑”,如“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承担”,如“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背上背东西即背上有所“依靠”,先引申为“背倚、背靠着”,如“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庄子·逍遥游》),再引申为“依恃、凭仗”,如“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某种原因,使对方失去依靠时,就是“背弃、违背”,如“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遂。”(韩愈《祭十二郎文》)
古代用“北”表示“败”,而“北”即“背”字,“背”又用来“负”东西,故又引申出“失败”义。如“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苏洵《六国论》)“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失败”了当然“对不起”人(自己或他人),故有“辜负、对不起人”的意思,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016复
复,形声字。小篆字形,下面是“止”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本义是“返回、回来”,如“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由本义引申出让话回来的“回复”,如“有复于王者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孔雀东南飞(并序)》)
返回就是回复到某种状态,故引申为“恢复”,如“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柳宗元《捕蛇者说》)“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
状态出现两次叫恢复,事物也可以出现两次。
道路可以有“双的”复道,如“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蚊帐可以有“夹层”的,如“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孔雀东南飞(并序)》)水也可以“重复、繁复”,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由此又虚化出副词“再、又”,表示中断后再开始。如“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蒲松龄《狼》)“复前行,欲穷其林。”(陶渊明《桃花源记》)“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017固
固,形声字。古体字像四周围起来的样子,所以本义指“地势险要或城郭坚固”,如“秦孝公据殽函之固。”(贾谊《过秦论》)
进一步引申出“险固的„„,坚固的„„”,如“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贾谊《过秦论》)指“险固的地势”,用作名词;“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贾谊《过秦论》)指“坚固的屏障”,也是名词。
由“险固、坚固”又引出“安定、稳固”,如“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魏徴《谏太宗十思疏》)以及使动义“使„„稳固”,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魏徴《谏太宗十思疏》)或者“使„„坚固”,如“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由事物的坚固进一步虚化为思想的“顽固”“固执”“固塞”,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愚公移山》)“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杜牧《阿房宫赋》)“书不能尽意,故略陈固陋。”(司马迁《报任安书》)或者“坚决”“执意”,如“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固止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少年固强之。”(蒲松龄《促织》)
“坚固”便难以改变,故又虚化成副词“本来、当然”等义,如“吾固知公子之还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司马迁《鸿门宴》)“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苏洵《六国论》)“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余固笑而不信也。”(苏轼《石钟山记》)
再退一步承认事实,引申出表疑问的“究竟、到底”和表肯定的“实在、的确”,如“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张溥《五人墓碑记》)“斯固百世之遇也。”(张溥《五人墓碑记》)“甚善!名我固当。”(柳宗元《愚溪诗序》)
018故
故,形声字。本义为“缘故、原因”,如“既克,公问其故。”(《左传•曹刿论战》)“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司马迁《陈涉世家》)
“故”发展到后来有两个基本义:
一个基本义为“缘故”。由“缘故”虚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存心”(反向引申,故意即是无缘无故)等义,如“故乡人号之驼。”(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就是“所以”,“广故数言欲亡。”(司马迁《陈涉世家》)就是“故意、特意、存心”。
另一基本义为“旧的„„,原来的”,如“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即为“旧的相识、旧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就是“旧的知识”;“轩东故尝为厨。”(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就是“旧的地方”。“惠文、武、昭襄蒙故业。”(贾谊《过秦论》),以及“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就是“原来的”。
也可以说“原来、本来”,如“此物故非西产。”(蒲松龄《促织》)
还有一种变通的说法是“仍、还是”,如“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并序)》)
由“旧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时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义。如“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就是“衰老”,《孔雀东南飞(并序)》中,“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就是特指。
019顾
顾,形声字。从页,古义为头,表示与头有关。本义是“回头看”。如“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蒲松龄《促织》)“又顾而之他。”(《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等,即为此义。
然后又引申出忽略方向的“观看、瞧”,如“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蒲松龄《促织》)“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欧阳修《伶官传序》)
再进一步引申为“访问、拜访”,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由此又进一步虚化,引申出“顾念、顾惜”等义,如“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司马迁《报任安书》)或者“眷念、顾及”,如“屈平既嫉之,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司马迁《屈原列传》)或者“顾虑、考虑”,如“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司马迁《鸿门宴》)
虚化到极致便产生了表轻微转折的副词,“只”“只是”“而”“不过”“反而”“却”等,如“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拚博一笑。”(蒲松龄《促织》)“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司马迁《报任安书》)“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
020归
归,会意字。本义是“女子出嫁”,如“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归有光《项脊轩志》。古时女儿返回娘家叫“归宁”,从娘家到婆家叫“来归”。下文有例句)
后来,又特指女子被婆家休弃回家,如“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孔雀东南飞(并序)》)。
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个家,也即“归附、附属”于夫家了,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回家”。“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归有光《项脊轩志》)是回娘家,“开荒田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是辞官回家,“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并序)》)是休回娘家,“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并序)》)是告假回家。
从“家”这一方来说,回家就是回来,所以有“返回”“回来”“返还”“归还”“送回”等,如“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辞》)“主人忘归客不发。”(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并序)》)“臣请完璧归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进而有了“归服”“附属”等义,如“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国语·勾践灭吴》。
恨到极点便是“愤恨”,如“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孔雀东南飞(并序)》)
024患
患,形声字。本义是“担心、忧虑”(“患”由“串”和“心”组成,一串串的“心”,说明心事重重,自然是有发愁的事),如“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国语·勾践灭吴》)“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苏洵《六国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进而由“担心”而“畏惧”,如“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司马迁《屈原列传》)“担心”和“畏惧”的都是“祸患、祸害”,作名词,如“无敌国外患。”(《孟子二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
025及
及,会意字。甲骨文字形表示后面的人赶上来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为“追上、抓住”,如“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司马迁《屈原列传》)
后来逐渐虚化为其他方面的“赶得上、比得上”,如“陈涉„„才能不及中人。”(贾谊《过秦论》)“„„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师说》)
如果“赶得上、比得上”了,那么就是“达到、到”,如“„„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姚鼐《登泰山记》)“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贾谊《过秦论》)“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王羲之《兰亭集序》)“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姚鼐《登泰山记》)
或者是表示虚拟的“等到”,如“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欧阳修《伶官传序》)“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韩愈《祭十二郎文》)“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蒲松龄《促织》)“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司马迁《报任安书》)
由“达到”引申出“趁(着那个时候)”“涉及”等,如“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并序)》)“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蒲松龄《促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由“达到、涉及”还引申出一个特殊的“施加”,如“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魏徴《谏太宗十思疏》)“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根据具体的语境还可以翻译为“理解”,如“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庄子·逍遥游》)
再虚化为连词“和”,如“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虽少„„”(《国语·勾践灭吴》)“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并序)》)“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李密《陈情表》)“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李白《蜀道难》)“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或者“与、同”,如“及尔偕老,老使我怨。”(《诗经·卫风·氓》)“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026疾
疾,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人腋下中箭之形,故本义为“中箭受伤”(此义消失)。后泛指一般的“疾病”,一般指轻微的病,名词。如“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李密《陈情表》)“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韩愈《祭十二郎文》)
作动词,便是“生(病)、患(上疾病)”,如“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国语·勾践灭吴》)“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张溥《五人墓碑记》)“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李密《陈情表》)“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子·庄暴见孟子》)
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疾病,自然会使人“痛苦”,如“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司马迁《屈原列传》)进而引申出对某事物的“痛恨、痛心”,如“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司马迁《屈原列传》)“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孟子·庄暴见孟子》)
由于弓箭速度很快,故引申出“快速、急速”,如“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李朝威《柳毅传》)“疾告宫
中,无使有声,恐钱塘所知。”(李朝威《柳毅传》)“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战国策·触龙见赵太后》)
进而又引申为“急剧而猛烈”,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由“快速、急速”又引申出“敏捷、轻快”,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还有“锐利”,如“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以上三项为形容词。
027间
间,会意字。门有缝而月光可入,故本义为“门缝”。
由此引申出“夹缝、空隙”之义,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小路不是很像夹缝吗?所以有“从小路、抄小路”,作状语。如“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司马迁《鸿门宴》)“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司马迁《鸿门宴》)“„„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夹缝”就是在两个事物之中,故有“置身其中”的意义,由此引申出表两个或多个事物的“之间”,如“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庄子·秋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蜀相》)
进而引申出表示包含在某事物里的“内、中、里”,如“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贾谊《过秦论》)“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杜牧《阿房宫赋》)“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苏轼《石钟山记》)等。
后来还与其它词结合,构成固定词组,表时间、处所等,如“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孔雀东南飞(并序)》)“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间”字更多的意思跟时间有关。
表时间比较长的“期间、年间”,如“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孟子·孟子见梁襄王》)“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归有光《项脊轩志》)
表时间稍微短一点的“一会儿”,如“少间,帘内掷一纸出„„”(蒲松龄《促织》)
表时间更短暂的“之间”,如“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孔雀东南飞(并序)》)“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表时间不连续的“间或、断断续续”,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由两种事物之间有空隙引申出“离间”,如“屈平„„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司马迁《屈原列传》)“离间”一般是把自己的东西加进去,让别人的关系疏远,并且是“秘密”进行的,进而先引申出“参与”,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曹刿论战》)再引申出“隔开”,如“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还引申出“秘密、暗中”,如“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司马迁《陈涉世家》)
参与其中就是属于某一类事物,故有“属于„„一类”,如“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司马迁《报任安书》)除以上义项外,“间”还作数词,一般表房屋的数量,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归园田居》)有时候还与其他词搭配作象声词,形容鸟的鸣叫声宛转,如“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028见
见,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义为“看见、看到”,如“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木兰辞》)“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人与人见面就是“看见”和“被看见”。根据不同的见面对象,以及见面方式,就有了主要带有关怀性质的“看望”,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战国策·触龙见赵太后》)辈分、等级基本相同的“会见”,如“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司马迁《鸿门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司马迁《鸿门宴》)先通报或投名刺再见面的“拜见、谒见”,如“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战国策·触龙见赵太后》)君王(辈分、等级高的人)见臣子(辈分、等级低的人)或臣子(辈分、等级低的人)被君王(辈分、等级高的人)见的“召见”与“被召见”,如“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孟子·庄暴见孟子》)“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杜牧《阿房宫赋》)“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看见的东西多了,就会“知道、了解”,如“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司马迁《屈原列传》)换一个角度,还可以说自己“表现”,如“思垂空文以自见。”(司马迁《报任安书》)
出现(后作“现”)在别人眼睛里即被看见,由此虚化出介词“被”(有时候由“于”引出施动者),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029解
解,会意字。从刀、牛、角,表示用刀把牛角剖开。本义为“分解牛”,后泛指“剖开”,如“庖丁解牛”(《庄子·养生主》)。
“解释、解说”道理时也需要像解剖牛一样条分缕析,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解说之后人们才能“理解、明白”,如“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由分解动物又引申为“解开”一切纠结之物,故先有表动作的“解开、松开、分开”,如“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姜夔《扬州慢》)“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龚自珍《病梅馆记》)“君当解去兹带,束以他物,然后叩树三发,当有应者。”(李朝威《柳毅传》)“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蒲松龄《促织》)再有“取出”,如“女遂于襦间解书,再拜以进„„”(李朝威《柳毅传》)
解开纠结之物的结果便是“解除、排解”,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用到军事上便是“解围”,如“„„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纠结之物解开之后,人的心理便会松弛下来,面色上便表现为“缓解”,如“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030绝
绝,会意字。从丝、刀、人,故本义为“把丝弄断”。
由此引申出一般意义上的“断、断绝”,如“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司马迁《屈原列传》)
把所断的丝比作河,弄断就是横穿过去,比喻引申出从水上过去的“横渡”,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从山顶飞过去的“飞过”,如“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李白《蜀道难》)从空气中过去的“穿过”,如“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庄子·逍遥游》)
由“断”义可引申出许多相关的意义。与人断绝关系叫“绝交”,如“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司马迁《屈原列传》)气断自然就是“死、绝命”,如“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孔雀东南飞(并序)》)“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蒲松龄《促织》)声音断了就是“停止”,如“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苏轼《石钟山记》)“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路断了当然就是到了尽头、极点,由此引申出程度副词“极、特别”,如“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苏轼《石钟山记》)“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序》)“绝壁”就是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尤绝者”就是(风景)特别好的地方。
由此引申出用在否定词前的“绝对、全然”,如“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蒲松龄《促织》)
031类
类,形声字。本义是“种类”,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柳宗元《愚溪诗序》)
同一种类自然就是“同类”了,如“‘何为雨工?’曰:‘雷霆之类也。’”(李朝威《柳毅传》)“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由此抽象为“事例、条例”“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同类的事物当然就会有“类似、像”的地方了,如“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曰驼。”(柳宗元《愚溪诗序》)“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归有光《项脊轩志》)“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蒲松龄《促织》)
032内
内,会意字。本义是“自外入内”,如“亡走赵,赵不内。”(司马迁《屈原列传》)“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司马迁《鸿门宴》)“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司马迁《鸿门宴》)这一意义后写作“纳”,作动词,一般
译为“使进入、接纳”。
后来用得比较多的是相对于外部的名词“内部”。如:
表某一地方内外的“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姚鼐《登泰山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某一时间内外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杜牧《阿房宫赋》)
表某一房间(家庭、院落)内外的“少间,帘内掷一纸出„„”(蒲松龄《促织》)“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王羲之《兰亭集序》)“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归有光《项脊轩志》)
表朝廷、宫殿内外的(这样用时,有时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时加介词“对”或“在”,为“对内”“在内”)“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贾谊《过秦论》)“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司马迁《屈原列传》)“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诸葛亮《出师表》)“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表国家疆界内的“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国语·勾践灭吴》)“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贾谊《过秦论》)
表更大范围内的“寓形宇内复几时„„”(《归去来兮辞》)
特殊情况下,引申为表某一方位范围,如“黄河以北的地方”,“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特殊语境下,还引申为“自我”与“外物”的语境义“自我”,如“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033期
期,形声字。本义是“约会、约定”。
约会都要选定时间,所以先引申为某一定点的“时间、时刻、日期”,如“业根,死期至矣!”(蒲松龄《促织》)“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屈原《离骚(节选)》)“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予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司马迁《陈涉世家》)“留待限期,以塞官责。”(蒲松龄《促织》)
再引申为某一段时间的“期限”,如“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龚自珍《病梅馆记》)“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陶渊明《兰亭集序》)“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韩愈《祭十二郎文》)
由“日期”引申出“一整年、满一年”的意思,如“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由“约会”又引申出“期望”,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034奇
奇,本义是“奇异(的)、怪异(的)”,如“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苏轼《石钟山记》)“始见台阁相向,门户千万,奇草珍木,无所不有。”(李朝威《柳毅传》)“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苏洵《六国论》)或者是意动用法,“认为„„奇异”,如“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蒲松龄《促织》)
与此相关,也可以是与众不同的“奇特”,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奇秀深杳,不可殚言。”(李朝威《柳毅传》)还可以是偏重于美妙的“奇妙”,如“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柳宗元《愚溪诗序》)或者是偏重于稀缺的“稀奇”,如“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蒲松龄《促织》)
“奇”便是少,所以,有时候还作“余数、零头”讲,如“长约八分有奇。”(魏学洢《核舟记》)
课本中还有一处“奇”,似应为“宜”,根据语境应翻译为“适宜”,“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孔雀东南飞(并序)》)
035去
去,本义为“离开”,用法较为常见。如“项伯„„欲呼张良与俱去。”(司马迁《鸿门宴》)“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孔雀东南飞(并序)》)“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归有光《项脊轩志》)“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楚使怒去,归告怀王。”(司马迁《屈原列传》)
“去”一般是有目的地的,这就产生了有方向性或目的地的“前往„„、到„„”,跟“来”相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语竟,引别东去。”(李朝威《柳毅传》)
或者是用在谓语动词或谓语结构后边,表示趋向或持续。如“君当解去兹带,束以他物,然后叩树三发„„”(李朝威《柳毅传》)“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孔雀东南飞(并序)》)“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蒲松龄《促织》)“归去来兮。”(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到了目的地,就跟出发地有了一定的间距,故有“相距、远离”义,如“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司马迁《鸿门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张溥《五人墓碑记》)
站在终点看起点,就有了指代过去的“上一年”,如“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韩愈《祭十二郎文》)或者表永远离开的“死去”,如“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韩愈《祭十二郎文》)
“去”字连用表示“越去越远”,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根据具体的语境,强制性让某物离开谓“除去、去掉”,如“去死肌,杀三虫。”(柳宗源《捕蛇者说》)“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国语·勾践灭吴》)战败而离开谓“逃离、逃亡”,如“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有意让别人离开谓“放走”,如“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司马迁《屈原列传》)表示违背叫“背离”,如“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司马迁《屈原列传》)
036胜
胜,形声字。本义是“禁得起、忍得住”,如“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言讫,歔欷流涕,悲不由本义可知,能坚持到最后就是能“胜过、超过”,如“日出江花胜红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超过到极点便是“尽、完”,所以,根据语境可以翻译为“尽、完”,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司马迁《鸿门宴》)
超过别人就是“战胜、打败”,如“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苏洵《六国论》)“日与子弟角,无不胜。”(蒲松龄《促织》)
“胜过、超过”他人就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作名词,如“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苏洵《六国论》)“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苏洵《六国论》)“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胜利当然要举行“盛大的”庆祝宴会,于是有“盛大的”,“如童子何知,躬逢胜饯!”(王勃《滕王阁序》)“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范仲淹《岳阳楼记》)
胜利是美好的事,由此又引申出“优美的(景致)、非常好的”,如“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归有光《项脊轩志》)“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王勃《滕王阁序》)自胜。”(李朝威《柳毅传》)“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司马迁《鸿门宴》)
037是
是,会意字。上“日”下“正”,本义是“正直”。
由此引申出事理的“正确”,如“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司马迁《报任安书》)
我们同意别人的看法,证明别人的看法正确时会说“是、是的、是这样的”,故又引申出表示肯定判断的连词,仍翻译为“是”,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并序)》)“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王勃《滕王阁序》)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秦汉以后文献中。
还引申出指示代词“这、这样”,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二章》)“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兰亭集序》)“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孟子见梁襄王》)“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国语·勾践灭吴》)
翻译时,有时后边带上表判断的“是”,“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是”与其它词组合表结果,一般有三种情况,均可翻译为“因此、所以”。
一是作“故”的前置宾语,如“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苏洵《六国论》)“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国语·勾践灭吴》)“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韩愈《师说》)“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二是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屈原列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苏轼《石钟山记》)“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三是作介词“于”的宾语,构成“于是”结构,如“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国语·勾践灭吴》)“于是入朝见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苏洵《六国论》)翻译时,也可仍然作“于是”。
以上三种情况,“是”字其实仍然是代词“这”。
“是”还与“惟”一起构成“惟„„是„„”结构,帮助宾语提前,如“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韩愈《祭十二郎文》)还有成语“惟命是听”“惟利是图”等。
038适
适,形声字。本义是“到„„去”,如“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庄子·逍遥游》)“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庄子·逍遥游》)“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姚鼐《登泰山记》)
女子“到夫家去”就是“出嫁”,如“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并序)》)
古代女子嫁人由父母决定,毫无自主权,由此引申出“适合、符合”之义,如“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孔雀东南飞(并序)》)“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
并进一步引申出“恰好”等义,如“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柳宗元《愚溪诗序》)“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解,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司马迁《报任安书》)。
由“恰好”又引申出“享用”,如“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最后虚化出副词“刚才”,如“适得府郡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并序)》)
039数
数,后起字。本义是“计算”,如“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珠可历历数也。”“数目”是“计算”出来的,故有“数目、数量”之义,如“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人们所谓的“定数、命运”是占卜人“计算”出来的,故有此义,如“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虽然有了定数、命运,有些人还是会“拼命追求”,如“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庄子·逍遥游》)
“计算”的数目多了,就可引申出“好几次(个)”的意思,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司马迁《鸿门宴》)“„„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还常常跟表示数量的单位名词(如“日、月、年、仞、里、顷、口”等)连用,意为“几个、若干”,例子众多,如“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孔雀东南飞(并序)》)“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蒲松龄《促织》)“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庄子·逍遥游》)“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姚鼐《登泰山记》)“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韩愈《祭十二郎文》)“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有时候为了表示更多的数目,后面要跟“
十、百、千”等,如“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不数十步,回望女与羊,俱无所见矣。”(李朝威《柳毅传》)“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陶渊明《桃花源记》)“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贾谊《过秦论》)“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庄子·逍遥游》)“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数目多得数不清了,就有了“密”的意思,如“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寡
(魏学洢《核舟记》)
人之于国也》)
040说
说,形声字。本义是“用言语说明、解说”,如“勾践说于国人曰„„”(《国语·勾践灭吴》“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李朝威《柳毅传》)
后来扩大为“谈说、讲说”,如“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渊明《桃花源记》)“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孔雀东南飞(并序)》)“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有时候观点性还比较强,就成了“评议、谈论”,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有时候说的是别人的坏话,便是“细说”,就是“谗言”,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司马迁《鸿门宴》)
经过“解说”,就能“说(shuì)服”别人。读此音时,一般是“说+人称代词(人名或类似人名)”。如“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范增说项羽曰„„”(司马迁《鸿门宴》)“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司马迁《鸿门宴》)“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还可形成自己的“观点、言论”,如“是说也,人常疑之。”(苏轼《石钟山记》)
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如“余嘉其能行古道,作韩愈《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报任安书》)还有《爱莲说》《捕蛇者说》等。
能说服别人,当然很高兴,故又有“喜悦”之义,后写作“悦”字,如“王说,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秦伯说,与郑人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诗经·邶风·静女》
有时候还同“脱”,意为“脱身”,如“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经·卫风·氓》)
041私
私,形声字。本义是“禾、庄稼”。
受私有制影响,后来假借为“厶”,就成了“私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如“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自己的东西当然要“偏爱”了,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私心、私情有时还可以指“由个人利害冲突而结下的仇恨”,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私人的事一般是“私下、偷偷地”进行的,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司马迁《鸿门宴》)“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人的时候,一般是“权势者的亲旧或部属”,如“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042徒
徒,形声字。本义是“步行”。
步行的人最初特指跟在兵车后边的,而且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群(一般一辆兵车左、右、后边共跟随72个步兵),所以,引申出“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如“于是六国之士,有„„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贾谊《过秦论》)“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司马迁《屈原列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师说》)“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张溥《五人墓碑记》)
步行的都是地位比较低的,后来又特指“门徒、弟子”,如“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也专指地位比较低的“狱卒”,如“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司马迁《报任安书》)步行没有借助任何交通工具,故有“空”义,如“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张溥《五人墓碑记》)
进一步引申出“徒然、白白地”,如“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并序)》)
步行含有只用脚走的意思,故又虚化成“只、仅仅”等义,如“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043亡
亡,会意字。本义是“逃离、出走”,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司马迁《陈涉世家》)“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亡走赵,赵不内。”(司马迁《屈原列传》)“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司马迁《鸿门宴》)“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苏洵《六国论》)
作名词则为“逃亡的人”,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贾谊《过秦论》)
人逃跑就是丢失了,由此引申出地盘等东西的“失掉、丢掉、丢失”,如“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苏洵《六国论》)“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司马迁《报任安书》)“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司马迁《屈原列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贾谊《过秦论》)
国家“失掉、丢掉”就是“灭亡”,如“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过秦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司马迁《鸿门宴》)“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人的生命“失掉、丢掉”了就是“死亡”,如“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由“亡”的本义还可以引申出通“无”的“没有”,如“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愚公移山》)
044望
望,会意字。小篆字形像一个人站在土堆上望月亮。本义是“向远处看”,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姚鼐《登泰山记》)“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孟子·孟子见梁襄王》)“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更多的是带有明确的方向性,常常跟方位名词或地名等,如“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女遂于襦间解书,再拜以进,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李朝威《柳毅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李白《蜀道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姜夔《扬州慢》)“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王勃《滕王阁序》)“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经·卫风·氓》)“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孔雀东南飞(并序)》)
“望”的对象多到看不尽的时候,就有了“视野”的意思,如“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姜夔《扬州慢》)有时候“望”的距离不一定有多远,只是强调一种看着的状态,或者看见的结果,如“不数十步,回望女与羊,俱无所见矣。”(李朝威《柳毅传》)“君望毅而问曰:‘岂非人间之人乎?’”(李朝威《柳毅传》)“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蒲松龄《促织》)“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苏轼《赤壁赋》)
向远处看得仔细了就是“观察”,如“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司马迁《鸿门宴》)带有感情了就是“探望”,如“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向远处看”的抽象形式就是“希望、盼望”(由空间的远转变为时间的“远”),如“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魏徴《谏太宗十思疏》)“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孔雀东南飞(并序)》)/“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司马迁《鸿门宴》)“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并序)》)“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孟子·孟子见梁襄王》)
由此还可以引申为“指望、依靠、念头”,如“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王勃《滕王阁序》)“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名誉、名望”当然是每个人所期望的,如“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王勃《滕王阁序》)反义引申为“埋怨,责怪”,如“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阴历每月十五日前后“日月相望”,所以此时又叫“望日”,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苏轼《赤壁赋》)
“望”也可以针对两方面,表示一种“观望”态度,如“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望”还与“洋”组成连绵词“望洋”,表示“迷惘远视的样子”,如“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庄子·秋水》)
045谢
谢,形声字。本义是向人“道歉、谢罪”,如“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司马迁《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司马迁《鸿门宴》)“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把道歉的话告诉别人,并表示谢意,就是“道谢”,如“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司马迁《鸿门宴》)“脱获回耗,虽死必谢!”(李朝威《柳毅传》)“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在表示谢意的时候,又拒绝别人的请求,便是“谢绝”,如“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孔雀东南飞(并序)》)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劝告、告诫”别人不做什么事儿,如“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并序)》)由“谢绝”再引申出行动上和言语上的“辞谢、辞别”,如“毅撝退辞谢,俯仰唯唯。”(李朝威《柳毅传》)“乃令张良留谢。”(司马迁《鸿门宴》)“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并序)》)“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046信
信,会意字。从人、言。人的言论应当是真实可信的,故本义为“真实、不虚伪”,如“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卫风·氓》)“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曹刿论战》)“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韩愈《祭十二郎文》)
由此引申出“守信用、诚信”,如“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贾谊《过秦论》)“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曹刿论战》)“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魏徴《谏太宗十思疏》)“赖明君子信义昭彰,致达远冤。”(《柳毅传》)
再引申出副词“实在、的确”,如“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蒲松龄《促织》)“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杜甫《兵车行》)
一个人讲信用、守信了,别人就会“相信、信任”你,如“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屈原《离骚(节选)》)“余固笑而不信也。”(苏轼《石钟山记》)“成述其异,宰不信。”(蒲松龄《促织》)“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司马迁《屈原列传》)
别人相信你,对于你自己来说就是“取得信任”了,如“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解,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司马迁《报任安书》)
取得信任之后,就可能“放任、随便”,如“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让别人传递消息,就是信任别人,所以,后来把带交的函件(口头消息称为“口信”)称为“书信、信件”,如“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并序)》)“长天茫茫,信耗莫通,心目断尽,无所知哀。”(李朝威《柳毅传》)
047行
行,象形字。本义是“道路”(甲骨文即是十字路形)。
道路自然是用来“走”的,于是引申出“走路、行走”,如“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韩愈《师说》)“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秋水》)“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李密《陈情表》)“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柳宗元《愚溪诗序》)“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司马迁《屈原列传》)“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蒲松龄《促织》)
以上一般是徒步行走,还有隐含的借助交通工具的“行走”,如“老妇恃辇而行。”(《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以及一些语境义,“飞行”,如“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庄子·逍遥游》)“航行”,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苏轼《石钟山记》)“架于„„”,如“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长”,如“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李密《陈情表》)“军队”,如“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贾谊《过秦论》)
宏观上看,路总是成行成列的,于是引申出用于其它方面的“行列”之义,如“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孔雀东南飞(并序)》)
走路、行走总是有个起点,故而有“起(启)程、出发”之义,如“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韩愈《祭十二郎文》)“怀王卒行。”(司马迁《屈原列传》)“辞决而行。”(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行,侯生曰„„”(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遂行。”(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形式比较隆重、正式的行走,我们称为“出行”,如“遂使之行成于吴。”(《国语·勾践灭吴》)“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苏洵《六国论》)“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杜甫《兵车行》)“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司马迁《屈原列传》)“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以欲死秦军状。”(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此外,还有随意性比较强的“巡行”,如“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语·勾践灭吴》)带有逃命性质的“逃走”,如“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司马迁《鸿门宴》)有往返性质的“来往”,如“吾行尘间,宁可致意耶?”(李朝威《柳毅传》)“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计算行走中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就有了“行程”,如“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还有一些帮助其他动词施动的助动词,如“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蒲松龄《促织》)“行”帮助“搜觅”;“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不能行捉矣。”(蒲松龄《促织》)“行”帮助“捉”。
由以上形象的“走”引申出一些抽象意义。“实施”,如“果行,国人皆劝。”(《国语·勾践灭吴》)“执行”,如“奉行者即为定例。”(蒲松龄《促织》)“施行”,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遵行”,如“余嘉其能行古道,作韩愈《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指挥”,如“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
这些动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故而有了指人的“过路人”,如“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魏徴《谏太宗十思疏》)“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孔雀东南飞(并序)》)
由以上行为举止,先引申出有关人的较为抽象的“行为”,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卫风·氓》)“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韩愈《祭十二郎文》)“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庄子·逍遥游》)“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司马迁《屈原列传》)或者具体可见的“言行举止”,如“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并序)》)“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并序)》)“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视重固何如哉?”(张溥《五人墓碑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司马迁《报任安书》)
再引申出带有某种感情色彩或限制的“行为”义项。“操行”,如“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国语·勾践灭吴》)“作为”,如“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司马迁《鸿门宴》)“品行”,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张溥《五人墓碑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人可以行走,其他东西在意念上也可以行走。“临时性的”宫殿就叫“行宫”,如“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姚鼐《登泰山记》)还可以对将来的事情进行预测,这就有了副词“将要”,如“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吟诗作文在形式上自由自在,后来就成了一种文体,“歌行体”,如《短歌行》《琵琶行》《兵车行》。
048属
属zhǔ,形声字。从尾,蜀声。“尾”与身体相连,故本义是“连接、接二连三”,如“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亡国破家相随属。”(司马迁《屈原列传》)
由此引申出“撰写”,就是把一个个的字连接起来,如“屈平属草稿未定。”(司马迁《屈原列传》)
类似的还可以是“关连”,如“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魏学洢《核舟记》)“属”字还通“嘱”,有两个义项。一是“托付、委托”,如“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是“倾注”,引申为语境义“劝酒”,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有没有尾巴是区分种类的一个标准,后来就产生了“类、族”之义,读shǔ。可以指同一类事物,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左传•曹刿论战》)“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还可以指同一类人,如“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吾属今为之虏矣!”(司马迁《鸿门宴》)“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贾谊《过秦论》)用到官场上的上下级关系,便是“部属”,如“徒属皆曰:‘敬受命。’”(司马迁《陈涉世家》)
由同类还可以引申出被“管辖”的同一类,意为“归属、隶属”,如“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
由本义进而引申出对事物的“修理(坏东西的改进)、修葺(房子改进)”,如“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归有光《项脊轩志》)“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归有光《项脊轩志》)“乃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
进而虚化出(学问、品行方面的)“学习、锻炼和培养”,如“臣修身洁行数十年。”(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修饰、装饰的结果自然就是变得“善”“美”“长”,于是产生了“美好”,如“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屈原《离骚(节选)》)产生了“神明、有远见”,如“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屈原《离骚(节选)》)产生了“高、大、长”,如“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王羲之《兰亭集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魏学洢《核舟记》)“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蒲松龄《促织》)“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庄子·逍遥游》)
文章的“编纂、撰写”也是一个不断“修饰”的过程,如“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司马迁《报任安书》)“人的寿命”也希望能变得长起来,如“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王羲之《兰亭集序》)
后来,还产生了一些祈祷美好的活动,如“修禊”(古代习俗,三月三日到水边游玩,以祓除不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050许
许,形声字。本义“应允、许可”,如“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许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并序)》)“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孔雀东南飞(并序)》)“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因此引申出言语上明确表示态度的“答应”,如“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国语·勾践灭吴》)“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司马迁《鸿门宴》)“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并序)》)“君不许,何敢言;既许而问,则洞庭之与京邑,不足为异也。”(李朝威《柳毅传》)“秦王怒,不许。”(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进而引申出带实质性内容的“答应送给(给予)”,如“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既然答应某个人什么事,那就首先“相信”他,如“则王许之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答应了,相信了,就可能有所“期望”,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后来还产生了一些表示不能确定数量的语境义。“多远”,如“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左右”,如“引之长丈许。”(蒲松龄《促织》)“大约”,如“潭中鱼可百许头。”(柳宗元《小石潭记》)
051阳
阳,形声字。从阜,昜(yáng)声。从阜,表示与山有关。本义是“山南或水北”,如“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姚鼐《登泰山记》)“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柳宗元《愚溪诗序》)
山南水北正是太阳光照得到的地方,故反义引申出“太阳”,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后引申出跟太阳有关的一些特殊时节,如“重阳”,农历九月九日,又称“老人节”。《易经》中“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如“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毛泽东《采桑子·重阳》)“初阳”,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如“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并序)》)
还有很多地名也跟“阳”的本义有关,如课本中出现的“咸阳”“芷阳”“浔阳”“华阳”“河阳”“衡阳”“泾阳”“岳阳”等。现实生活中,跟“阳”的本义有关的地名就数不胜数了。
052遗
遗,形声字。本义是“失掉、遗失”,如“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贾谊《过秦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失掉的自然是别人或前人“遗留下来的”,如“此三者,吾遗恨也。”(欧阳修《伶官传序》)“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归有光《项脊轩志》)“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也可以是被别人或前人“离弃”的,如“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再换一种说法,也可以说“余留”,如“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说得好听了,当作好东西送给别人,就是“馈赠(品)”,如“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wèi)施。”(《孔雀东南飞(并序)》)“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wèi)之,不肯受。”(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诸葛亮《出师表》)
还可以“送书信”给别人,如“秦昭王闻之,使人遗(wèi)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数遗(wèi)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053易
易,象形字。本义是“蜥蜴”。蜥蜴俗称变色龙。由于这种爬虫能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的体色,故引申出“易”的基本意义:一是“改变”,一是“容易”(也许古人认为蜥蜴变换体色是件平常容易的事吧)。
作“改变”讲,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愚公移山》)“以乱易整,不武。”(《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由“改变”引申出“交换、换”,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其次易服受辱。”(司马迁《报任安书》)“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由此再引申出语境义“解下”,如“遂易带,向树三击而止。”(李朝威《柳毅传》)
作“容易”讲,如“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毛泽东《采桑子·重阳》)“岂取之易守之难乎?”(魏徴《谏太宗十思疏》)“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欧阳修《伶官传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司马迁《报任安书》)
由“容易”先引申为“平坦”,再引申出“安适、舒服”(平坦的路走起来舒服),如“审容膝之易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054右
右,会意字。甲骨文字形是一只右手的正面的形状,本义是“右手”,如“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孔雀东南飞(并序)》)
由此引申出右手一边的方位,意为“右边”,与“左”相对。如“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并序)》)“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红烟蔽其左,紫气舒其右。”(李朝威《柳毅传》)
古人以右为上,故引申出“上、尊尚”,如“遍试之,无出其右者。”(蒲松龄《促织》)“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无论在左,还是在右,都不是主位,故“左”“右”连用表示“近侍、近臣、随从”,如“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太后明谓左右。”(《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左右皆流涕。”(李朝威《柳毅传》)“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055知
知,会意字。小篆字形,从口、矢。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是“知道”,例句较多,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臣虽下愚,知其不可。”(魏徴《谏太宗十思疏》)等。
由“知道”可以引申出“懂得、了解”等,如“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诗经·卫风·氓》)“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孔雀东南飞(并序)》)“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王安石《石钟山记》)“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龚自珍《病梅馆记》)“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王勃《滕王阁序》)“君何以知燕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根据情况的不同,还可以有其他的一些语境义。“坚信”,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明白”,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师说》)“分辨”,如“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数得清”,如“一曲红绡不知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预料”,如“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韩愈《祭十二郎文》)“听不懂”,如“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蒲松龄《促织》)“赏识”,如“寂寥而莫我知也。”(柳宗元《愚溪诗序》)“知觉”,如“死而有知,有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韩愈《祭十二郎文》)“见识”,如“童子何知,躬逢胜饯!”(王勃《滕王阁序》)
了解的事情多了,见多识广了,人就变得聪明起来,即“知识丰富、见解高明”(后写作“智”),如“失其所与,不知。”(《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庄子·逍遥游》)
人聪明了,有了才能,就可以“主持、管理”政务,如“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国语·勾践灭吴》)后来专门用于对管理府(相当于今天的“市”)一级行政长官的正式称呼,谓“知州”“知„„州”“知府”,如“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姚鼐《登泰山记》)
056致
致,后起字。基本义有两个,一是“送达、送给”,从对方来说就是“招致、引来”。所以,“致”的其他义项都是从这两个义项引申出来的。
作“送达、传达”讲,其对象最开始一般是书信或口信,如“吾行尘间,宁可致意耶?”(李朝威《柳毅传》)“赖明君子信义昭彰,致达远冤。”(李朝威《柳毅传》)
后来,引申出“交还、归还”,如“昔为钱塘长,今则致政矣。”(李朝威《柳毅传》)(“致仕”就是交还官职,不再做官)“到达”,如“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达到、发展到”,如“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贾谊《过秦论》)“表达”,如“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韩愈《祭十二郎文》)“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司马迁《屈原列传》)“听妇前致词。”(杜甫《石壕吏》)
作“招致、召集”讲,则其对象首先是人,如“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国语·勾践灭吴》)“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贾谊《过秦论》)“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然后发展为其他对象,如“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并序)》)“致负诚托,又乖恳愿。”(李朝威《柳毅传》)
使动用法就是“使„„来”,如“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韩愈《祭十二郎文》)
换一种说法就是“求取、获得”,如“余幼好书,家贫难致。”(袁枚《黄生借书说》)或者是“求”,如“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庄子·逍遥游》)
追求务尽,故有“尽”的意思,如“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孟子·奕秋》)
追求还是一种情致、情趣,故有“情致、情趣”,如“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057走
走,会意字。金文字形像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像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是“跑”(古代的走叫“行”),如“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屈原《离骚(节选)》)“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蒲松龄《促织》)“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由本义“跑”首先引申出“逃走、逃跑”,如“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司马迁《鸿门宴》)
无论一般的“跑”还是“逃跑”,一般都是有方向性的,故而引申出“奔向”,如“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亡走赵,赵不内。”(司马迁《屈原列传》)“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杜牧《阿房宫赋》)
跑着行动的一般都是地位比较低的人,所以,“走”有时候指“仆人”。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开头就说“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由此引申出一个表谦称的“我”,如“俄有武夫出于波间,再拜请曰:‘贵客将自何所至也?’毅不告其实,曰:‘走谒大王耳。’武夫揭水指路,引毅以进„„”(李朝威《柳毅传》)
058卒
卒,指事字。甲骨文字形,外部是一“衣”字,表示肚子。内里是交叉纹饰,是肚子上的花纹,这是指狩猎或战争中搏杀后的伤口。本义是“肚子上的创伤”。
由受伤的对象首先引申出“士卒、士兵”,如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②“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贾谊《过秦论》)③“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司马迁《鸿门宴》)④“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⑤“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欧阳修《伶官传序》)⑥“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
上古时,“兵”一般指武器,也泛指军队;“卒”指步兵;“士”指战斗时在战车上的战士。“士卒”一般是“士”和“卒”的统称,两种都有。后来出现的“士兵”就指步兵和骑马的战士了。尤其到后来,战车消失以后,我们只能翻译为“士兵”了。如根据语境,①③一般认为是“士卒”,②④一般认为是“步兵”,⑤⑥就只能是“士兵”了。
士卒的群体就是“军队”了,如“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司马迁《鸿门宴》)
古代医疗技术差,肚子受伤意味着死亡,因而“卒”有“死亡”之义,如“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这一意义后来写作“猝”,表示突然死去。后来干脆只保留“突然”这一副词意义,如“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孟子见梁襄王》)
有时还表示出乎意料的“竟然”,如“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司马迁《屈原列传》)
人的“死亡”就是生命“完毕”,由此进一步虚化为副词“终于”,如“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张溥《五人墓碑记》)“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司马迁《屈原列传》)
根据不同的语境,换成其他说法,还可以是“尽”,如“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孔雀东南飞(并序)》)“到头”,如“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并序)》)“全”,如“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李密《陈情表》)“最后”,如“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结果”,如“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司马迁《报任安书》)
059左
左,会意字。甲骨文字形是左手朝上的形状。本义是“左边(的手)”。学习该词可结合常常与之对应的“右”的有关义项,如“左右”指侍臣、随从。
首先是作方位名词,与“右”相对,如“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又有一人,披紫裳,执青玉,貌耸神溢,立于君左。”(李朝威《柳毅传》)“疾逸道左。”(李朝威《柳毅传》)
古人以右为上,故把从朝廷下放到地方为官称为“左迁”,如“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地理上常以东为左,如“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姜夔《扬州慢》)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官职名,与“左”的尊卑有关,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司马迁《鸿门宴》)“左师触龙。”(《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司马迁《鸿门宴》)“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司马迁《屈原列传》)
060坐
坐,本是象形字,像两人坐在土上。后来变成人在席子上的跪跽之形,即“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如“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司马迁《鸿门宴》)“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大约从汉代开始,出现了专门的坐具。开始是坐在“胡床”上,后来一般是坐在杌子上,如“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归有光《项脊轩志》)“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姚鼐《登泰山记》)“君亦拜,命坐于灵虚之下。”(李朝威《柳毅传》)
特殊情况下,也有席地(石、板)而坐的,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王羲之《兰亭集序》)“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苏轼《石钟山记》)“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苏轼《赤壁赋》)“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既是“坐”自然就有“座位”,如“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司马迁《鸿门宴》)“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司马迁《鸿门宴》)“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第三篇:文言文实词特殊用法整理
文言文语法现象整理
一、古今异义
1. 其他祖父..积()2. 吾祖死于是..()3. 汪然出涕.曰()4. 而乡邻之生日..蹙()5. 阡陌交通..()6.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7. 牺牲..玉帛,不敢加也(8. 叶徒相似,其实..
味不同(9. 有托其妻子..
于其友而之楚游者(10. 今齐地方..千里()11.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12. 又安敢毒.耶 ;若毒.
之乎(13.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14. 至若春和景.明()15.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6. 余悲.之()17. 永之人争奔走..焉(18. 君将哀.而生之乎()19. 以尽吾齿.()20. 复前行,欲穷.其林(21.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22.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3. 未果,寻病终().24.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5. 后遂无问津者().26. 衣食所安.()27.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28. 薄.暮冥冥()29.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30. 或异二者之为.
(31. 是进.亦忧,退.亦忧(32. 微.斯人,吾谁与归.(33. 舜发.于畎亩之中(34. 陶后鲜.有闻()35. 坐.盗()36.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37. 以其境过清.()38. 小大之狱.()39. 亭亭净植.()40. 悄怆幽邃.()41. 濯.清涟而不妖(42. 惟吾德馨.()43. 小信未孚.()2)()()())))))))
44. 去国怀乡().
二、通假字
45. 缚者曷为者也().46. 圣人非所与熙也().47. 曾益其所不能().48. 困于心,衡.于虑(49. 入则无法家拂.士(50. 但手熟尔.(51. 诎.右臂支船(52. 左手倚一衡.木(53.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54. 止.有剩骨(55. 比其反.也(56. 公输盘不说.(57. 邹忌脩.八尺有余(58. 徐公来,孰.视之(59. 无或.乎王之不智也(60.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61. 属.予作文以记之(62.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63. 为天下唱.(64. 固以.怪之矣(65. 将军身被.坚执锐())))))))))))))))))
66. 便要还家().67.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68. 不蔓.不枝.()(69.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70. 驴不胜怒,蹄.
之()71. 见其矣十中八九,但微颔.之。(72. 狼不敢前.()73.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74. 下.见小潭,水尤清洌()75.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76. 公将鼓.之()77. 登,轼.而望之()78. 但微颔.之()79.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80. 名.之者谁()81. 故自号.曰醉翁也()82.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83. 尉果笞.广()84. 夜篝火..()4))))
85. 陈胜王().86. 上使外将兵().87. 置人所罾鱼腹中().88.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89.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90. 此教我先威.众耳()
91.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92.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93. 其一犬.坐于前()94.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95.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96. 潭西南而往,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97. 其岸势犬牙..差互()98. 皆若空.游无所依()
99. 乃丹.书帛曰()100.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01. 狐.鸣呼曰()102. 复前.行,欲穷其林()103. 岁.赋其二()104. 汶水东.流()5)
(二)名词作状语
()
105. 济水西.流()106. 崖限.当道者()107. 北.定中原()
(三)动词作名词
108. 尔安敢轻吾射.()109. 惧有伏.焉()110.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111. 尔安敢轻.吾射()112.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13.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114. 若毒.之乎()
115. 将军身披坚.执锐.(116. 父异.焉()117. 父利.其然()6)()
(四)形容词作动词))
(五)形容词作名词
(六)意动用法
118. 稍稍宾客其父()..119. 如鸣佩环,心乐之().120. 老吏史苦之().121. 渔人甚异之().122. 天下苦秦久矣().123. 不耻下问().124. 固以怪之矣().
(七)使动用法
125. 无案牍之劳形().126.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
则冻馁其妻子()..127. 凄神寒骨()()..128.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129. 君将哀而生之乎().102.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103. 覆而出之().
(一)文化常识:
1、“记”
“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目的
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小石潭记》:写景,借凄清的景抒发作者被贬后的凄凉之情。《核舟记》:状物,通过对核舟的介绍说明,赞扬古代民间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桃花源记》:叙事和写景,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岳阳楼记》:写景,抒情,表明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醉翁亭记》:写景,抒情,表明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登泰山记》:写景,描写泰山的壮丽景色,抒发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说”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黄生借书说》:就黄生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
《捕蛇者说》:通过蒋氏三代宁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暴敛之害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的残酷,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爱莲说》: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3、“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陋室铭》: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二)作家作品、朝代
1、春秋:
《左传》——鲁国史官左丘明,编年体史书;《曹刿论战》 《论语》——儒家经典,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书;《孔孟论学》
《晏子春秋》——多己晏婴行事及其诤谏之言。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善辞令。《橘逾淮为枳》
2、战国
《墨子》——墨家经典。墨翟,春秋战国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公输》
《孟子》——儒家经典。孟轲,战国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天时不如地利》
《庄子》——道家经典。庄周,战国文学家、哲学家。主张顺从天道、清净无为;《庄子钓于濮水》(追求自由、淡薄名利)
3、汉代
《史记》——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我国第一部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陈涉世家》
《战国策》——西汉史学家刘向,国别体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
4、晋朝
《陶渊明集》——陶渊明,陶潜,东晋大诗人。
《桃花源记》(《桃花源诗》前的小记)
5、南北朝
《世说新语》——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儿的笔记小说,由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周处》
6、唐朝:
《柳河东集》——柳宗元,唐朝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永州八记》)
《黔之驴》、《小石潭记》、《捕蛇者说》
刘禹锡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陋室铭》
7、宋朝:
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被尊为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 《爱莲说》
《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岳阳楼记》 《欧阳文忠公文集》——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古文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卖油翁》《醉翁亭记》
《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主张变法,遭司马光等人反对。《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黠鼠赋》《记承天寺夜游》
8、明朝:
魏学洢:《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笔记小说,清代张潮编辑。)
林嗣环:《口技》
9、清朝:
《小仓山房文集》——袁枚,清朝诗人,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黄生借书说》
《聊斋志异》——蒲松龄,大部分作品的思想内容表现了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批判(科举弊端、官场黑暗),并通过在幻想的境界中描写狐鬼的形象时,表现对美好人生的向往。《狼》
姚鼐:桐城派古文家。(桐城派: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
《登泰山记》
刘开:清朝文学家,字明东、方来,号孟涂。《问说》 郑燮:清代著名画家,“诗、书、画”三绝。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三)写作特点及主要内容
1、《陋室铭》: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2、《爱莲说》: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
和厌恶。
3、《橘逾淮为枳》: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形象。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为比喻,指出是楚国的“水土”使民善盗。
4、《伤仲永》:叙述了仲永才能泯灭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方仲永的惋惜,也提醒人们要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5、《周处》:精选“杀虎斩蛟”和“寻访二陆”两个事例,鲜明地展示周处的个性特点,表明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7、《卖油翁》:通过对两件事“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记叙,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8、《核舟记》:总分总的结构,空间顺序,先正面后背面;表现核舟的体积小、容量大。
9、《黔之驴》:详写虎,以虎认识驴的过程为线索,表现“黔驴技穷”,从而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物。
10、《黠鼠赋》:先叙事,后议论,感慨身为万物之灵的人也不免被老鼠所蒙骗。
11、《狼》:以屠夫与狼斗争的经过为线索,用传神的动作、神态表现狼的狡诈、赞扬了屠夫的机智勇敢。
12、《王顾左右而言他》、《公输》、《庄子钓鱼濮水》,主要运用语言描写,体现孟子、墨子、庄子的论辩特色。
13、《曹刿论战》:以齐鲁长勺之战为线索,通过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阐明了要取信于民及善于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用鲁庄公的“鄙”与曹刿的“远谋”作对比。
14、《邹忌讽齐王纳谏》:全文几乎都是运用三层递进的排比句式来记叙。比喻生动确切,又能由近及远、因小见大地说明事理,说明只有广开言路,虚心接受批评和建议,并积极地加以改正,才能修明政治。表现了邹忌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敢于劝谏、善于劝谏。
15、《小石潭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16、《孔孟论学》:语录体形式,告诉人们学习的态度、方法。
16、《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证明读书必须深入研究、选择精华反复诵读。
17、《黄生借书说》: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证明“书非借不能读”。
18、《口技》:侧面衬托(道具、宾客反映)、正面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口技者的“善”。
19、《天时不如地利》:运用距离论证,借谈战争论治国之道——仁政。20、《岳阳楼记》:通过写景,描写了“迁客骚人”登楼时的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生活态度。
21、《醉翁亭记》:写景,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22、《记承天寺夜游》:写景,描写承天寺夜游时的月色美景的同时,抒发了作者被贬后压抑、无奈的心情,以及自矜、自嘲、自解的情怀。
23、《陈涉世家》: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写,主要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形象。陈涉胸怀大志,有卓越的政治见解和才能,有很强的组织领
导才能。
24、《出师表》:诸葛亮出师北伐前上书后主刘禅,陈情言事。提出三个建议: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体现了“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情。
25、《桃花源记》:以武陵人的行踪为线索。发现桃花林的经过——桃花源中宁静的生活和纯朴的社会风尚——离开桃花源后再访却再也找不到了。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26、《捕蛇者说》:对比论证,揭示“赋敛毒于蛇”的中心。
27、《登泰山记》:以游踪为线索,介绍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抒发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诗歌主旨归类
(1)表现爱国主题,反抗异族入侵、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如杜甫《登高》、辛弃疾的《破阵子》、陆游的《诉衷情》、苏轼的《江城子》(2)揭露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压迫的,如白居易《卖炭翁》(3)表现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的,如李白的《送友人》、崔颢《黄鹤楼》、李清照《如梦令》《一剪梅》、关汉卿《四块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4)表达作者高尚情操或蕴含的道理(哲理),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辛弃疾《青玉案》、杜甫《望岳》、白朴《天净沙·秋》、(5)热爱大自然,赞美河山的,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干谒诗)、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表现优美田园风光的,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第四篇:文言文实词特殊用法整理
文言文语法现象整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一、古今异义
其他祖父积(祖父和父亲)..吾祖死于是(在这件事上)..汪然出涕曰(眼泪).而乡邻之生日蹙(生活一天天地)..阡陌交通(交错相通)..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牺牲玉帛,不敢加也(猪、牛、羊等祭祀品)..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它们的果实)..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妻子和儿女)..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不堪).又安敢毒耶 ;若毒之乎(怨恨)..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值得可惜)..至若春和景明(阳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朝廷)..余悲之(同情).永之人争奔走焉(争着做)..君将哀而生之乎(可怜).以尽吾齿(岁月).复前行,欲穷其林(走到尽头(尽)).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请).未果,寻病终(不久).后遂无问津者(渡口).衣食所安(养生的).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扩大)(规模)..薄暮冥冥(迫近).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栖止)(水中美丽的游鱼)...或异二者之为(行为).是进亦忧,退亦忧(做官)(隐居)..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归依)..舜发于畎亩之中(被推荐).陶后鲜有闻(少).坐盗(犯....的罪).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映).以其境过清(冷清清).小大之狱(诉讼案件).亭亭净植(竖立).
39. 悄怆幽邃.(深)40. 濯.清涟而不妖(洗涤)41. 惟吾德馨.(香气,指人的品德高尚)42. 小信未孚.(相信)43. 去国.怀乡(京都)
二、通假字
44. 缚者曷.为者也(同“何”什么)45. 圣人非所与熙.也(同“嬉”戏弄)46. 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47. 困于心,衡.于虑(同“横”梗塞)48. 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49. 但手熟尔.(同“耳”罢了)50. 诎.右臂支船(同“屈”弯曲)51. 左手倚一衡.木(同“横”横着的)52.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同“拣”挑选)53. 止.有剩骨(同“只”只是)54. 比其反.也(同“返”返回)55. 公输盘不说.(同“悦”快乐)56. 邹忌脩.八尺有余(同“修”长)57. 徐公来,孰.视之(同“熟”仔细)58. 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同“惑”感到奇怪)59.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同“曝”晒)60. 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咐)61.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同“谪”调发)62. 为天下唱.(同“倡”倡导)63. 固以.怪之矣(同“已”已经)64. 将军身被.坚执锐(同“披”披着)65. 便要.还家(同“邀”邀请)66.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同“圆)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67. 不蔓.不枝.(生枝蔓)(长枝节 68.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 69. 驴不胜怒,蹄.
之(踢)70. 见其矣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点头 71. 狼不敢前.(向前走)72.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打洞 73. 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向下走)74.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保佑)75. 公将鼓.之(击鼓进军))))(钻洞))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登轼而望之(扶车前横木).但微颔之(点头).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戴高高的帽子)..名之者谁(取名).故自号曰醉翁也(取号).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把肉晾干).尉果笞广(用竹板打).夜篝火(提着灯笼)..陈胜王(为王).上使外将兵(率领).臵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87.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吃).88.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照耀).89. 此教我先威众耳(威服).
(二)名词作状语 90.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每天).91.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92.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93.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94.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向下).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潭西南而往,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七星)(像蛇)..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乃丹书帛曰(用丹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地里).狐鸣呼曰(像狐狸).复前行,欲穷其林(向前).岁赋其二(每年).汶水东流(向东).济水西流(向西).105. 崖限当道者(像门槛).106. 北定中原(向北).
(三)动词作名词 107. 尔安敢轻吾射(射技).108. 惧有伏焉(埋伏).109.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生产出来的东西)(收入)..
(四)形容词作动词
110. 尔安敢轻吾射(轻视).111.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赞美)(偏爱)..112.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冻).113. 若毒之乎(怨恨).
(五)形容词作名词 114. 将军身披坚执锐(坚固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六)意动用法 115. 父异焉(感到奇怪).116. 父利其然(以....为利).117. 稍稍宾客其父(用宾客的礼节来款待)..118. 如鸣佩环,心乐之(感到开心).119. 老吏史苦之(感到辛苦).120. 渔人甚异之(感到奇怪).121. 天下苦秦久矣(受苦).122. 不耻下问(以...为耻).123. 固以怪之矣(感到奇怪).
(七)使动用法
124. 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君将哀而生之乎(使...活)..125.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使...痛苦;使...劳累)则冻馁其妻子(使...受饿挨冻)..126. 凄神寒骨(使...凄楚)(使...寒透)覆而出之(使...出)...127.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使...流汗)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使...恼怒)...
(一)文化常识:
1、“记”
“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小石潭记》:写景,借凄清的景抒发作者被贬后的凄凉之情。《核舟记》:状物,通过对核舟的介绍说明,赞扬古代民间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桃花源记》:叙事和写景,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岳阳楼记》:写景抒情,表明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醉翁亭记》:写景,抒情,表明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登泰山记》:写景,描写泰山的壮丽景色,抒发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说”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黄生借书说》:就黄生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
《捕蛇者说》:通过蒋氏三代宁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暴敛之害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的残酷,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爱莲说》: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3、“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陋室铭》: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二)作家作品、朝代
1、春秋:
《左传》——鲁国史官左丘明,编年体史书;《曹刿论战》 《论语》——儒家经典,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书;《孔孟论学》
《晏子春秋》——多己晏婴行事及其诤谏之言。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善辞令。《橘逾淮为枳》
2、战国
《墨子》——墨家经典。墨翟,春秋战国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公输》
《孟子》——儒家经典。孟轲,战国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天时不如地利》 《庄子》——道家经典。庄周,战国文学家、哲学家。主张顺从天道、清净无为; 《庄子钓于濮水》(追求自由、淡薄名利)
3、汉代
《史记》——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我国第一部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陈涉世家》
《战国策》——西汉史学家刘向,国别体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
4、晋朝
《陶渊明集》——陶渊明,陶潜,东晋大诗人。《桃花源记》(《桃花源诗》前的小记)
5、南北朝 《世说新语》——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儿的笔记小说,由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周处》
6、唐朝:
《柳河东集》——柳宗元,唐朝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永州八记》)《黔之驴》、《小石潭记》、《捕蛇者说》)刘禹锡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陋室铭》
7、宋朝:
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被尊为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 《爱莲说》 《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岳阳楼记》 《欧阳文忠公文集》——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古文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卖油翁》《醉翁亭记》
《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主张变法,遭司马光等人反对。《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黠鼠赋》《记承天寺夜游》
8、明朝: 魏学洢:《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笔记小说,清代张潮编辑。)林嗣环:《口技》
9、清朝:
《小仓山房文集》——袁枚,清朝诗人,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黄生借书说》 《聊斋志异》——蒲松龄,大部分作品的思想内容表现了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批判(科举弊端、官场黑暗),并通过在幻想的境界中描写狐鬼的形象时,表现对美好人生的向往。《狼》姚鼐:桐城派古文家。(桐城派: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登泰山记》 刘开:清朝文学家,字明东、方来,号孟涂。《问说》 郑燮:清代著名画家,“诗、书、画”三绝。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三)写作特点及主要内容
1、《陋室铭》: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2、《爱莲说》: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3、《橘逾淮为枳》: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形象。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为比喻,指出是楚国的“水土”使民善盗。
4、《伤仲永》:叙述了仲永才能泯灭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方仲永的惋惜,也提醒人们要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5、《周处》:精选“杀虎斩蛟”和“寻访二陆”两个事例,鲜明地展示周处的个性特点,表明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7、《卖油翁》:通过对两件事“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记叙,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8、《核舟记》:总分总的结构,空间顺序,先正后背;表现核舟的体积小、容量大。
9、《黔之驴》:详写虎,以虎认识驴的过程为线索,表现“黔驴技穷”,从而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物。
10、《黠鼠赋》:先叙事,后议论,感慨身为万物之灵的人也不免被老鼠所蒙骗。
11、《狼》:以屠夫与狼斗争的经过为线索,用传神的动作、神态表现狼的狡诈、赞扬了屠夫的机智勇敢。
12、《王顾左右而言他》、《公输》、《庄子钓鱼濮水》,主要运用语言描写,体现孟子、墨子、庄子的论辩特色。
13、《曹刿论战》:以齐鲁长勺之战为线索,通过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阐明了要取信于民及善于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用鲁庄公的“鄙”与曹刿的“远谋”作对
比。
14、《邹忌讽齐王纳谏》:全文几乎都是运用三层递进的排比句式来记叙。比喻生动确切,又能由近及远、因小见大地说明事理,说明只有广开言路,虚心接受批评和建议,并积极地加以改正,才能修明政治。表现了邹忌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敢于劝谏、善于劝谏。
15、《小石潭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16、《孔孟论学》:语录体形式,告诉人们学习的态度、方法。
17、《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证明读书必须深入研究、选择精华反复诵读。
18、《黄生借书说》: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证明“书非借不能读”。
19、《口技》:侧面衬托(道具、宾客反映)、正面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口技者的“善”。20、《天时不如地利》:运用距离论证,借谈战争论治国之道——仁政。
21、《岳阳楼记》:通过写景,描写了“迁客骚人”登楼时的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生活态度。
22、《醉翁亭记》:写景,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23、《记承天寺夜游》:写景,描写承天寺夜游时的月色美景的同时,抒发了作者被贬后压抑、无奈的心情,以及自矜、自嘲、自解的情怀。
24、《陈涉世家》: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写,主要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形象。陈涉胸怀大志,有卓越的政治见解和才能,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
25、《出师表》:诸葛亮出师北伐前上书后主刘禅,陈情言事。提出三个建议: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体现了“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情。
26、《桃花源记》:以武陵人的行踪为线索。发现桃花林的经过——桃花源中宁静的生活和纯朴的社会风尚——离开桃花源后再访却再也找不到了。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27、《捕蛇者说》:对比论证,揭示“赋敛毒于蛇”的中心。
28、《登泰山记》:以游踪为线索,介绍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抒发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诗歌主旨归类
(1)表现爱国主题,反抗异族入侵、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如杜甫《登高》、辛弃疾的《破阵子》、陆游的《诉衷情》、苏轼的《江城子》
(2)揭露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压迫的,如白居易《卖炭翁》(3)表现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的,如李白的《送友人》、崔颢《黄鹤楼》、李清照《如梦令》《一剪梅》、关汉卿《四块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4)表达作者高尚情操或蕴含的道理(哲理),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辛弃疾《青玉案》、杜甫《望岳》、白朴《天净沙〃秋》、(5)热爱大自然,赞美河山的,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干谒诗)、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表现优美田园风光的,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第五篇: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常见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个: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另外还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也属于考察范围。文言虚词较之实词比较复杂,灵活多样,难以区分和把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即: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
1.安:
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卑:
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被:
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鄙:
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毕:
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薄:
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
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
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
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诚:
1、诚心(帝感其诚)
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惩:
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驰:
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出:
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辞:
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次:
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箪:
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当:
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19.道:
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得:
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等:
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敌:
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吊:
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24.度:
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端:
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恶:
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发:
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 m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凡:
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29.方:
1、见方(方七百里)
2、长方形(方以长)
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â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奉:
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否:
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
33.夫:
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 J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
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拂
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福:
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富:
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
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更:
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苟:
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固:
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
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故:
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42.顾:
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
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3.观:
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44.冠:
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
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45.光:
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
2、光线(仿佛若有光)
46.归:
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47.过:
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3、犯过失(人恒过)
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48.好:
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49.号:háo
1、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2、hào,别号。(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3、hà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4、hào,号召。(号令召三老„„)
50.还:
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
2、xuán,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
公》)
51.患:
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2、忧患(无冻馁之患)
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52.惠:
1、恩惠(大王加惠)
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53.或:
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54.极:
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
2、尽、到(南极潇湘)
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
4、非常、最(初极狭)
55.寂:
1、平静(视端容寂)
2、寂静(寂寥无人)
56.加:
1、更加(而山不加增)
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
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57.间:
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
2、一会儿(立有间)
3、参与(又何间焉)
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
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
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58.见:
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
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
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
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
5、知道(见往事耳)
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59.将:
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
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3、将要(公将战)
4、搀扶(出郭相扶将)
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60.角:
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
2、吹号角(且角且走)
61.借:
1、借(每假借于人)
2、依*(愿借子杀之)
3、即使(借第令毋斩)
62.尽:
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
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
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63.就:
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
2、完成,达到
3、即使
64.居:
1、过了(居十曰)
2、停留(不可久居)
65.举:
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
2、发动(举大计亦死)
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
4、参加(董生举进士)
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66.具:
1、同“俱”,全、都(具答之)
2、具有(各具情态)
67.决:
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
2、分别(意难决舍)
3、断然(故决然舍去)
68.绝:
1、隔绝
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
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
4、极高的,陡峭的69.开:
1、散开(曰出而林霏开)
2、放晴(连月不开)
3、打开(旁开小窗)
70.可:
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71.苦:
1、苦于(苦秦久矣)
2、使„„苦(苦其心志)
3、愁(何苦而不平)
72.乐:
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
2、使„„快乐(钟鼓乐之)
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
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73.类:
1、类似(绝类弥勒)
2、同类(不与培 v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74.利:
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
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
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
4、物资(利尽南海)
75.隶:
1、属于(世隶耕)
2、跟着(隶而从者)
76.良:
1、真,实在(良多趣味)
2、善良(此皆良实)
77.临:
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
2、来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
3、*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4、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78.鳞:
1、像鱼鳞一样(鳞浪层层)
2、鱼(呷浪之鳞)
79.令:
1、命令。(乃令符离人葛婴„„《陈涉世家》)
2、让,使。(忿恚尉,令辱之)
3、指县令。(陈守令皆不在)
80.妙:
1、奇怪(妙无一人肯泊岸)
2、奇妙(以为妙绝)
81.名:
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2、说出(不能名其一处《口技》)
3、名字(自名为罗敷《陌上桑》)
82.谋:
1、商量(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
2、谋划、筹划(抑亦人谋/肉食者谋之)
83.奇:qí
1、奇特。(明有奇巧人《核舟记》)
2、奇怪,罕见。(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峡江寺飞泉亭记》)
3、jī。零数。(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84.骑:
1、jì,骑兵(骑千余)
2、马(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85.前:
1、前面(其一犬坐于前《狼》)
2、上前(狼不敢前《狼》)
86.强:
1、强悍(凶强侠气)
2、有余(赏赐百千强)
3、勉强(不可强以仕)
4、力行(慕义强仁)
5、强盛,强大(以弱为强者)
6、通“僵”,僵硬(项为之强)
87.且:
1、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况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88.清:
1、清澈(水尤清冽/回清倒影)
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89.情:
1、实情(必以情)
2、友情、交情(于是与亮情好曰密)
90.请:
1、请允许,敬辞(请献十金)
2、请求(曹刿请见)
3、请教(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91.穷:
1、穷尽,动词(穷山之高而止/穷回溪/欲穷其林)
2、尽头,名词(而不知其所穷)
3、穷尽,形容词(乐亦无穷)
4、深(穷冬烈风)
5、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92.屈:
1、委屈(猥自枉屈)
2、弯曲(手指不可屈伸)
93.去:
1、走开,离去(一狼径去)
2、距离(我以曰始出时去人近/西蜀之去南海。)
94.阙:
1、宫殿(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同“缺”,中断(略无阙处)
95.容:
1、许、让(虽席地不容闲)
2、神色(视端容寂)
3、容貌(花态柳情,山容水貌)
96.乳:
1、喂奶(妇抚儿乳《口技》)
2、奶头(儿含乳啼《口技》)
97.善:
1、专长,名词(岂爱人之善)
2、好(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3、擅长,动词(罗敷善蚕桑)
98.尚:
1、尊重、推崇(而使后人尚之如此)
2、还(而君前途尚可)
3、尚且
99.少:shǎo
1、一会儿(少时)
2、稍微(意少舒
3、不多(饮少辄醉)
4、shào,年轻(陈涉少时)
100.舍:
1、学舍、书馆、房屋(至舍/屋舍俨然)
2、舍弃(舍文轩而窃敝舆/便舍船,从口入)
3、丢开、离去(意难决舍/故决然舍去)
4、shě,施舍(舍与你的《范进中举》)
101.射:
1、射箭(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2、射术(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102.甚:
1、超过、厉害、严重(所恶莫甚于死者)
2、十分(流辈甚称其贤)
103.胜:
1、取胜,胜出、超过(此时无声胜有声)
2、优美、美好(予观夫巴陵胜状)
3、忍受,能承受(高处不胜寒/驴不胜怒)
4、尽(跨州连郡者不胜数)
104.施:
1、shī,施实。(然后施行„„《出师表》)
2、yì,(施施)慢步徐行的样子。(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105.食:
1、shí,吃。(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2、sì,通“饲”,喂养。(食之不能尽其材)106.使:
1、派(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2、出使(使于秦)
3、使者(使子为使)
107.始:
1、曾(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才(始指异之)开始(游于是乎始)
108.市:
1、集市(东市买骏马《木兰词》)
2、买(愿为市鞍马《木兰词》)
109.恃:
1、凭借、依仗(天下之所恃以无忧《上枢密韩太尉书》
2、子何恃而往《为学》)110.是:
1、判断动词,是(我是鬼《宋定伯捉鬼》)
2、代词这样(如是再三《宋定伯捉鬼》)111.适:
1、往(抱而适市)
2、正好(而此地适与余近)
3、舒适(其体不适)
112.书:
1、书写。(乃丹书帛曰《陈涉世家》)
2、文字,字条。(得鱼腹中书)
3、书信。(一男附书至《石壕吏》)
4、文件。(军书十二卷《木兰诗》)
113.数:
1、shù,表多次。(又数刀毙之《狼》)
2、shǔ,计算。(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3、shuî,屡次。(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114.遂:
1、完成(已遂述数行)
2、就、于是(遂逐其师)
3、因而(恐遂汩没)
115.所:
1、地方(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2、“所”与“何”组成偏正词组,“哪里”“什么”(不知有何所畏忌)
116.所以:
1、用什么方法(吾知所以距子矣)
2、用这些来(所以动心忍性)
3、„„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17.通:
1、通过(初极狭,才通人)
2、通晓、掌握(未能通习吏事)
3、顺利、顺畅(政通人和)
4、整个(通计一舟)
5、通报、传达(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6、贯通(中通外直)118.图:
1、想(不图观瀑一至于斯)
2、谋取(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3、画(命工吏图而书之)119.徒:
1、仅仅、只(叶徒相似/徒以有先生也)
2、光着(免冠徒跣/徒步旅行)
120.推:
1、推究、考察(推王君之心)
2、推广(其亦欲推其事)
121.屯:
1、堆积(大雪屯门)
2、停驻(屯大泽乡)
122.望:
1、声望(先达德隆望尊)
2、看见(望桓侯而还走)
123.为:
1、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
2、做,制造(为学/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3、是(此不为远者小)
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
5、替、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6、刻有(为人五)
7、为了(故不为苟得也)
8、接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24.谓:
1、说(谓为信然)
2、对(谓先主曰)
3、是(太守谓谁)
4、认为(予谓莲)
5、商量(舍人相谓曰)
6、叫做(此之谓失其本心)
7、命名(太守自谓也)
125.文:
1、画着文彩(皆披发纹身)
2、文章(属予作文以记之)
3、彩饰(舍其文轩)126.闻:
1、听说(余闻之也久)
2、名声(不能称前时之闻)
127.下:
1、攻下、攻克(蕲下)
2、向下(曰光下澈)
3、往下走(下见小潭)
128.鲜:
1、鲜艳(芳草鲜美)
2、xiǎn,少(陶后鲜有闻)
129.贤:
1、胜过、超过(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2、有才能的(如此其贤《伤仲永》)130.相:
1、一起、共同(此子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2、互相(舍人相谓曰)
131.效:
1、功效、效果,名词(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2、取得成效(不效则治臣之罪)132.屑:
1、不屑指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乞人不屑也)
2、忙碌的样子(而楼上人往来屑屑)133.谢:
1、请问(使君谢罗敷)
2、道歉(长跪而谢之)
3、致意(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134.信:
1、信任(愿陛下亲之信之)
2、信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确实(谓为信然/岂信然邪)
4、通“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
135.行:
1、品德(性行淑均)
2、行军(行收兵,比至陈)
3、行列、队伍(皆次当行/行阵和睦)
4、行走(行深山巨谷中)
136.许:
1、赞成(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答应,承认、同意(时人莫许之/遂许先帝以驱驰)
3、大约的数量(高可二黍许)
4、hǔ,拟声词(曳屋许许声)
137.学:
1、学问(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学》)
2、学习(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138.寻:
1、寻找(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2、不久(寻病终《桃花源记》)
139.焉:
1、哪里(且焉置土石)
2、句末语气词(始一反焉)
140.艳:
1、妖艳、艳丽(艳装骑驴)
2、欣羡(略无慕艳意)
141.夷:
1、平(船背稍夷)
2、平和、平易(言和而色夷)
3、少数民族(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142.遗:
1、wâi,留给、给予(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2、死去的人留下的(深追先帝遗诏/遗风余思)
3、丢失的(得遗金一饼)
143.已:
1、停止(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2、完了、完毕(死者长已矣)
3、算了,罢了(且壮士不死即已)
4、已经(骨已尽矣)
144.义:
1、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2、正义、仁义(舍生而取义)
3、适宜、恰当(引喻失义)145.异:
1、奇异、特殊、不同(奇山异水/觉无异能者)
2、认为„„奇怪(父异焉/渔人甚异之)
3、意外的事(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146.易:
1、交换(寒暑易节)
2、容易(难者亦易矣)
3、交易,买(易以百金)
147.诣:去、到,去拜访(由是先主遂诣亮/及郡下,诣太守)
148.益:
1、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2、利益、好处(满招损,谦受益/有所广益)
3、更加、进一步(将以益治其文)
4、渐渐地(益习其声)
149.意:
1、心情(意少舒)
2、神情、态度(意暇甚)
3、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
4、企图,想要(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150.因:
1、于是、就(因屏人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凭借、依*(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3、根据、依照(罔不因势象形)
4、因此(因以为号焉/而因以及乎其迹)
151.引:
1、拉,表示好感(下车引之)
2、拿起(引刀趋机/丁壮者引弦而战)
3、称引(引喻失义)
152.盈:
1、满(曾不盈寸)
2、充满,士气正旺盛(彼竭我盈)
153.用:
1、使用、采用(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因此(遂用猖獗)
154.友:
1、朋友(有朋自远方来)
2、友爱、亲近(琴瑟友之)
155.余:
1、剩下的、留下的(余寒犹厉)
2、第一人称,我(余闻而愈悲)
156.与:
1、通“欤”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给(蹴尔而与之)157.欲:
1、想(欲至宛市《宋定伯捉鬼》)
2、将要(行欲至宛市《宋定伯捉鬼》)
3、愿望(从民欲也)
158.援:
1、提出、引(援疑质理)
2、外援(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159.缘:
1、缘故
2、沿着(缘染溪/缘溪行)
160.杂然:
1、纷纷地(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交互错杂(杂然前陈《醉翁亭记》)161.再:
1、第二次(再而衰)
2、两次(曰再食)
162.曾:
1、加强语气,与“不”连用,连„„都(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2、同“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3、尚、还(曾不盈寸)
163.争:
1、争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2、据理力争(知而不争)
164.指:
1、手指(人有百指)
2、指明(不能指其一端)
3、指点(始指异之/皆指目陈胜)165.至:
1、极点(寡助之至)
2、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3、周到(礼愈至)
166.志:
1、记(故为之文以志)
2、标记(寻向所志)
3、做标记(处处志之)
4、志向(且人患志之不立)
5、立志(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167.质:
1、询问(援疑质理)
2、资质(非天质之卑)
168.致:
1、表达、表述(听妇前致词)
2、取得(盖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气可以养而致/无从致书以观)
3、招致、引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
169.诸:
1、“之于”的合音(投诸渤海之尾)
2、那些(其西南诸峰)
3、各位,众位(今诸生学于太学)
170.主:
1、掌管(齐命使各有其主《晏子使楚》)
2、君主(其贤者使使贤主《晏子使楚》)171.属:shǔ
1、类。(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2、侪、辈。(徒属皆曰《陈涉世家》)
3、管辖。(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
4、相同,同类。(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
5、zhǔ,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172.著:
1、附着、加在(定伯便担鬼着肩上《宋定伯捉鬼》)
2、接触(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宋定伯捉鬼》)
3、同“着”穿(著我旧时裳)
173.缀:
1、点缀(缀以珠玉)
2、连接,紧跟(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174.资:
1、天资、天分(吾资之昏《为学》)
2、资助(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