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调解经验材料
抓好人民调解工作,促进社区全面发展
———XXX街道办事处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事迹经验交流材料
XXX社区东起XX路,南邻XX、西至XX,北以XX为界,为市中心繁华闹市地带,总面积X平方公里,总住宅XXX户,总人口XX人。外来流动人口XXX人,是一个商业繁华、百姓生活幸福富庶的社区,近几年来,XXX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在XXX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关心指导帮助下,社区全面持续发展,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社区被XX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同时被XXX司法局授予2001——2005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以及XXX街道办事处多年来授予人民调解先进社区,几年来,XX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按照加强学习,提高水平,疏导化解,实事求是,安定团结为原则,抓队伍建设,确保人民群众满意,制订了各项调解措施,以健全人民调解组织为中心,以建立栋楼长人民调解小组、调解信息员为基础,建立健全全调解网络。
几年来,社区先后成功调解各类民间矛盾纠纷500余件,防止民转刑案件8起12人次,化解群体性械斗4起20人次,化解群体性上访3起150人次,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5%,为百姓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现将社区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抓好班子建设,做干部的表率
社区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首先成立XX社区人民调
解委员会领导机构,社区从领导班子的表率作用抓起,做到
正人先正己,党支部一班人提出“从我做起,对我监督,向
我看齐”的口号,在这种前提下建立民间纠纷义务调解员和
信息员队伍,按栋单元组织一支由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
及退休人员组成的义务调解员,并建立调解工作协调体系,将全社区划成5个片区,每片区由1名成员负责,积极与社
区和各企事业单位做好协调联动工作,形成了互动格局,从
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左右协调,依托基
层,多方参与的调解组织网络。
通过调解工作组织机构的建立,达到了“六到位”即“组织
到位、规划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制度到位、调解到
位”,为社区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人民调解
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抓法制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居民的法律意识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各族居民的法制和公民道德教育,提
高广大居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我们主要从:一是平均每年举
办法律法制讲座六次,从文明礼仪,交通安全,邻里关系,处理赡养事宜,房屋传承,劳务纠纷等内容入手举办法制讲
座。在居民中广泛开展宣讲活动。二是采取板报、墙报、发
放人民调解材料进行法制内容的宣传教育。三是抓好“两个
结合”法官进社区,采取以案说法的形式进行宣传。四是社
区举办文体活动,将法律常识融入演出到节目中进行形象又
直观的宣传教育,使各族居民、观众在欣赏文艺节目的乐趣
中,又受到法律常识的教育,五是采取平时入户的方式,针
对居民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进行耐心说服,详细解答。
六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聘请XXX法院富有民事审
判经验的法官担任法制指导员,对青少年进行法制宣传教
育,多年来,社区与XX小学开展了“大手牵小手”治安安
全、交通安全的创安活动,开展青少年假期活动的法制安全
教育,维护学校周边的治安和交通秩序,不管寒暑风雨,从
未间断。
三、抓人民调解工作,促社区和谐发展
为做到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利,实实在在为民办事,尽
心尽力,化解居民间矛盾纠纷,安安全全创建和谐社区的目
标,树立社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良好形象,社区做到人
民调解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一般民间纠纷不出社
区,较大疑难纠纷不出司法所。
XX社区党支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上
强调、做好人民调解工作要具备四心:“细心、爱心、耐心、关心”,只有用心时刻想着居民,把居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来办,才能达到稳定社区,温暖人心的目的。
为了广大社区居民及时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社区领导
开展以“公正司法”为主题内容的专项活动中,率先向全社
区承诺,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行政人员,调解人员如有
吃、拿、卡、要、生冷硬横、训斥、打骂当事人,执法不公、调解不公现象,要受到严厉的行政处分,并制定几方面措施,一是由社区统一印制民间纠纷调处联系卡,发放到社区居民
手中,并将社区警官专职负责人的照片、联系电话印制在卡
片上,方便居民联系,让每个居民通过法律普及,依法办事,从而起到人人讲法治,讲社会公德的效果。二是将调解服务
内容公示上墙,接受广大居民的监督。三是为做好纠纷矛盾的预测工作,我们实行矛盾隐患预测备案制度。四是做好投
诉记录,调处记录,做到文字材料齐全。五凡是群众申请求
助投诉,一律先受理。六是按照正规化要求做到文字材料规
范化,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以双方满意为目的的调处方式解决民间纠纷,有利促进各民族居民的和谐相处。
抓好“两个结合”切实体现司法与社会力量相结合,200
3年XXX司法局与XXX人民法院制定了基层人民调解多元化
实施方案,发挥了基层人民调解化解民事纠纷,维护社会和
谐稳定的主要作用,法院在社区确立了互动制度,学习制度,先行调解,庭外解决制度,通报备案制度,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法官和调委会的职责,并派出富有民事审判经验的法
官担任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指导员,深入社区调委会,结合审判案例,向人民调解员讲授各种常用法律法规,业务培训,通过种种方式,人民调解工作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显著作
用;例如,XXX新村XXX介入到劳动保障,拖欠工资,拖
欠水电费,赡养、抚养、抚育、邻里矛盾、家庭轻微暴力等
民间纠纷,在法官的指导下,用新学的法律知识,公平公正
组织双方耐心调解,细致的说服、疏导工作,从而促进双方
当事人消除隔阂,帮助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从而减轻了
双方当事人的法律程序。
四、舍亲情,一心为民,确保人民满意
XXX社区调委会在街道办司法所的指导帮助下,在调处矛盾
纠纷过程中运用调控、引导、自愿满意的原则,使居民调解
在化解民间纠纷中发挥了作用。我们的做法是:
1、“调控”即将矛盾纠纷控制在社区,不使其激化,扩大,从而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2、引导:双方开展多轮会谈,进入调解程序,群众事件发
生后,经过调解措施,由此纠纷虽然暂时平息,但并没有从
根本上解决,调委会就引导双方推选代表进行对话,司法所
搭台主持双方对话协调,开展多轮会谈,一次又一次耐心告
知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调解协议书中简要事实,文字
上表述清楚,客观达成协议准确,受到纠纷当事人的一致好
评。
3、公平:调委会在调解民间纠纷时,坚持公平公正原则,我们坚持“一手拉两人”找准切入点,围绕焦点,把握尺度,去年10月份因冶建公司友好家属院225户欠热力公司暖气
费,引起停止供暖纠纷,我们始终贯彻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
4、满意:在调解过程中尤其是在调处零星地块所引发的群体性纠纷时,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在理顺关
系,化解民间纠纷上做大量基础性工作,最终得到居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我们成功调解多起群体性事件,纠纷双方都
给调委会送来了锦旗,纠纷没有反复,双方当事人也没有节
外生枝现象。调委会心里乐开了花。
经过几年的工作,在调解工作中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人民调解
工作不是权宜之策,而是一项维护稳定、创建和谐社区的重
大措施,特别是我国加入WTO组织后,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具体工作人员加强学习,不断开拓,进一步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以适应人民调解工作不断的发展和需要,并及时总结经验,继续加大社区人民调解工
作力度,推动XXX地区各项工作不断进步,为争创和谐社
区而努力奋斗。
XXX社区
2011年8月20日
第二篇:人民调解经验材料
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 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调解是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型矛盾不断涌现,矛盾纠纷形式由原来的单一性向复杂性、群体性、跨地区、跨行业转变,仅仅依靠人民调解一种手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周村区司法局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健全调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预防、化解和控制人民内部矛盾的新路子,构建起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为重点、司法调解为保障,相互衔接、有机结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有力地维护了我区社会的和谐稳定。目前,全区共275个调委会,调解员约1100余人。其中,行政调解中心1个,村级164个,社区30个,交通事故纠纷1个,劳动纠纷9个,企事业单位62个,各镇(街道)调解中心8个,医疗纠纷调委会正在筹建中。2012年上半年,全区共调处矛盾纠纷600余件,调解成功率98%;防止群体性上访案件13起,涉及200余人,“大调解”机制已成为综合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一种新的调处方式。
一、健全大调解组织体系,构建大调解工作网络。
“大调解”作为一种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一方面要强 1 化、整合各相关部门、单位调解职能并优化社会调解资源,另一方面突显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司法部门依法救济的重要性。一是成立大调解工作运作机构。成立了调处矛盾纠纷的综合协调机构——周村区调解中心。负责统一协调全区有关职能部门合力解决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并为领导决策提供法律政策依据。通过调解中心的运作,使调解工作依法、合理、有效进行,形成“反应迅速、调解及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大调解网络,确保了我区社会矛盾纠纷的统一化解。二是建立大调解工作指导机构。为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进一步发挥作用,设立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组织包括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在内的成员单位,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业务进行指导。同时,建立了各成员单位定期、定点、定员联系制度,对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交两个委员会讨论,提高调解员的调处水平和调处技巧,规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工作的有序进行。三是建立大调解工作综合协调机构。根据几年来的调处工作经验,处理矛盾纠纷,特别是重大矛盾纠纷,只靠调解组织的调处有时显得势单力薄,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能起到春风化雨的关键作用。成立矛盾纠纷综合协调机构,由全区重点行政机关、司法部门、镇、街道有关部门及村居负责人组成,共同参与重大矛盾纠纷的调处,从根本上解诉息纷,确保了矛盾纠纷的圆满解决。通过以上机构的组建,完善了我 区大调解工作网络,在调处方式上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区调解中心为龙头,基层调解为基础,行政部门调解为重点,司法调解为保障,调动全社会调解资源共同参与的大调解格局。
二、发挥机构职能作用,保证大调解的协调运作。
“大调解”在运行过程中,充分发挥各机构职能作用,在区调解中心的统一协调下,利用多种方式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获取社会矛盾纠纷信息,及时进行多层面调处,保证大调解的顺利进行。
(一)明确职责,实行区、镇、村分级调处。建立了区调解中心、镇(街道)调解中心、村居调解委员会三级调解网络,规范基层矛盾纠纷的调处。加强村居调委会制度建设,聘任律师、法律工作者担任首席调解员;积极组建行业调解委员会,实现大调解的全方位覆盖,保证将基层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结合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和人民调解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镇(街道)司法所、调解中心建设,从人员、经费、办公设施等方面保证矛盾纠纷的成功调处。对村居调解委员会不能及时调处的纠纷,由镇(街道)调解中心统一受理,并及时梳理,根据矛盾纠纷性质、涉及范围、难易程度和轻重缓急等情况分级调处。对范围较广、调处难度较大的基层矛盾纠纷,基层调解组织不能及时调处的,及时上报区调解中心,形成调解组织向下延伸,上下结合,依托基层、多方参与的大调解组织体系,确保了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
(二)整合资源,实行司法行政职能配套调处。整合司法行政部门的相关职能,将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与律师接访、法律服务热线、律师参与调处、公证确认、法律援助、法制宣传教育等工作相配套,切实为群众提供便利、及时、周到、全面的调解服务,化解纠纷。一是实行律师定期接访制度。发挥我区公职律师优势,安排公职律师定期接访,为上访者解答法律问题,释明法律关系,使当事人能自动息访。二是确保法律服务热线的畅通。“148”法律服务热线一年四季轮流值班,为咨询者提供准确、有效的法律解答和及时、便捷的法律服务,以便及时解惑释疑,化解纠纷。三是律师参与矛盾纠纷的调处。在省市率先建立了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任首席调解员制度,在涉及土地权属、道路拆迁、民事侵权、合同争议等较复杂的涉法涉诉矛盾纠纷中,发挥律师专业特长调处矛盾纠纷,提高了调解工作质量和成功率。四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化“法治周村”建设活动,积极开展法律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活动,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
(三)部门配合,实行联动调处。针对近几年来矛盾纠纷发生的特点,在国土、农业、环保、卫生、劳动等重要行政机关成立行政调解办公室,依托区调解中心,调处在处罚行政相对人过程中引发的与有关群众之间的纠纷,大大提高 了各部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效率,成为大调解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对涉及跨部门、跨行业的矛盾或重大、疑难纠纷,在区调解中心统一组织下,由各单位调解办公室共同参与、协同作战,并发挥矛盾纠纷综合协调机构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多管齐下、实现部门联手、上下联动、条块联合的“大调解”格局。
(四)发挥优势,实行公职律师配合调处。我区自创立公职律师制度以来,本着公职律师向协助政府部门行政执法、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延伸原则,配合周村区调解中心调处了一大批复杂矛盾纠纷。受调解中心委托,公职律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积极为我区行政执法部门进行法律知识培训,使有关部门掌握了行政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有效夯实了依法行政基础,最大限度减少了执法过程中矛盾纠纷的发生,妥善解决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力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三、建立健全大调解保障机制,确保大调解工作的有效实施。
“大调解”健全了调解体系、整合了调解资源,联动了调解机制,发挥出了应有的功效。
一是明确责任,建立矛盾纠纷调处办案责任制。在办案责任制度上注重“三明”:明确案件情况、明确办案要求、明确办案具体责任。调解人员要认真分析纠纷案件性质,牢牢本 着便民、为民的原则,公正合理地调处纠纷。二是实行调解工作目标责任制,增强办案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将办案质量高低、服务态度优劣等内容纳入考核和奖惩范畴,建立绩效管理和考评奖励的机制,调动调解人员主动发现纠纷、靠前调处纠纷的积极性,实现任务明、责任清、工作实、效果佳的工作目标。三是加强指导,提高调处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集中授课、旁听法庭庭审、以案释法等形式,对我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员进行业务指导。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极大提高了调解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保障了大调解的规范进行。
周村区司法局 二O一二年八月十八日
第三篇:2010年区法院人民调解经验材料
人民调解工作是基层组织处理民间纠纷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形式,是司法工作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人民调解以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等特点有利于矛盾的化解,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从某种程度上更优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对纠纷的处理。因此,加大人民调解工作力度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司法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虽然我国的人民调解
工作起步较早,但发展速度较慢,还不能充分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矛盾集中所带来的繁重工作,调解手段和解决纠纷模式的单一性也难以满足于人民群众的需要,人民调解工作需要有力的指导和改进。人民法院作为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部门,担负着如何发挥人民调解工作效果,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任务,因此,如何才能指导好人民调解工作已经成为法院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区法院在指导人民调解工作中经过多年的尝试,历经数任审判工作人员的精心积累,总结出一套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做法,现提出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坚持服务大局,提高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认识。
支持与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是人民法院的法定职责。人民法院应当重视人民调解在解决社会矛盾纠纷中的优势和作用,克服唯案办案的局限思维,积极投入大调解格局的创建工作。人民法院要切实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为补充、诉讼调解为主导、司法审判作保障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各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最直接接触矛盾,也最有利于化解矛盾,人民法院支持和指导好人民调解工作,将大量民间纠纷化解在基层和始发状态,不仅可以降低行政调解形成的行政成本,减轻法院讼累,而且可以真正实现社会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最大限度地将各种消极因素转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我们向阳区法院从便于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角度入手,建立了由院长和各部门审判业务骨干组成的专门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内设机构——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委员会,为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与此同时,建立健全了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相关制度,将指导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到日常工作中,指导人民调解工作不再是法院的“副业”而是“主业”,为进一步加强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坚持长期指导,建立人民调解工作联络制
人民调解工作与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即相互独立,又互相促进,如何在保持人民调解工作的独立性前提下发挥法院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有效指导作用意义重大。我院采取双向联络制的方式,搭建人民调解与司法指导之间的平台。在辖区67个人民调解委员会中,每个调解委员会设立一名联络员,负责向我院报送信息、反馈问题,对一些特殊案件代理当事人咨询,保持人民调解工作与法院工作的经常性联系;法院内部设立7名联络员,根据区划特点将辖区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分成7个组,每名联络员联系一个组,负责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传达最新的法律知识、审判工作发展态势和召集一些活动。通过双向联络制的建立,拉近了人民调解委员会与法院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效性。
三、坚持提升素质,建立人民调解工作的培训制
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由于人员来源的特殊性和不规范性,现有的人民调解员的法律知识匮乏,在处理纠纷时,往往依据道德和简单的法律常识作出朴素的判断,对于一些经济合同、房地产等纠纷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有效的把握,调解工作不着重点,不能合理分配当事人责任,调解工作开展的不够理想。为了从根本上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质量,使人民调解工作顺应时代发展,必须从转变人民调解员的观念,提高人民调解员的自身素质、业务水平入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院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两种方式,定期培训和不定期培训两种制度。每年的3——4月我院抽调民事审判业务素质较高的干警对全区的369名人民陪审员组织培训,培训的内容包含调解经验、调解艺术、基础法律知识、社会主义司法理念等多个方面,各个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联络员集中各组反馈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定期培训和各组之间的交流活动,有效弥补法院审判力量的不足。通过培训制提高了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增强了他们从业的自信心和使命感,为全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三年来,我院组织辖区人民调解员培训活动二十余次,累计培训人数近5400人,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的案件数量以每年17%的速度递增,人民调解员成功调处纠纷的比率也逐年提高,人民调解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四、坚持互通有无,建立处理纠纷的约请机制
根据我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实际经验,指导人民调解工作要循序渐进与灵活多变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人民调解员的潜能。我院将指导辖区人民调解工作与自身的审判工作有机结合,建立相互约请制度,实现资源共享和互相弥补、促进。我们从369名
基层调解委员会中选任18名优秀调解员担任固定的人民陪审员,这些人平时在调解委员会工作,需要陪审时到法院参与庭审,由法院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一方面,可以发挥他们自身调解优势,在诉讼调解中发挥他们的长处,积极参与到诉讼调解活动中,为法院成功调解纠纷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庭审活动,更能树立他们的公正意识和掌握全局的意识,他们
可以从法官身上学到丰富的法律知识和调解实践经验,提高自身对矛盾、纠纷的化解能力,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我们也将优秀干警派驻到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定期挂职锻炼,亲历亲为地开展基层调解工作,手把手传授调解经验,为基层调解组织提升了工作的权威性,使基层的调解工作越来越受到百姓的青睐。
五、坚持考评问效,建立指导调解工作的激励制度
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重在实事求是,切实将指导工作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发挥指导作用,切忌行于表面、流于形式。我院建立了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责任制,每位从事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范围,同时建立了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档案和个人指导调解工作成果档案,每年年初制定指导调解工作的计划,各位审判人员按照计划组织实施具体工作,年终将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成果作为一项目标考评,凡在指导人民调解工作中创新思路、方法得当、效果明显的,均给予相应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干警,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或者调离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岗位。将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真正视为法院基础工作的一部分,通过奖惩激励制度调动法院干警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积极性。几年来,通过考评问效的方式,我院先后评选出2个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和5名先进个人,也对2名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不利的干警进行了处理,在法院集体内部造出了声势,产生了影响,广大参与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官们从思想上对人民调解工作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都积极参与到该相工作中,为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以上就是我们向阳区法院在指导辖区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中的一些主要做法。几年来,通过指导人民调解工作,节约了审判资源,减少了群众诉累,降低了群众诉讼成本,群众得到了最大的实惠,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我院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三年来,我辖区的67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处各类民事纠纷630余件,受到了辖区百姓的交口称赞。今后,我院将继续支持人民调解工作,加大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力度,为全面实现大调解工作格局,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第四篇:人民调解案例
案例一:拆迁补偿群体纠纷案
案件性质:拆迁补偿纠纷
承办单位:区、乡、村三级调解组织联合调处 案情介绍:2009年8月31日下午3时许,游仙区东林乡五显村绵遂高速公路一标段报警称:五显村的部分村民分别堵在挖机、装载机前面阻扰施工。庚即,值班民警到现场通过了解,据当地群众反映:事因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已近三个月赔付补偿不到位;要求施工单位为群众修便道,方便村民出行;部分村民花10余万元购买货车,想给施工单位拉沙石;部分群众住房靠高速公路太近,要求项目部对其房屋进行拆迁;部分群众因修路致鱼塘鱼苗损失没有赔付。群众要求项目部解决好这些问题后再行开工。在派出所和乡、村领导的工作协调下,群众于下午6时撤离,要求施工方待问题处理好后再行施工。当日晚9时许,游仙区东林乡五显村一、二组村民发现绵遂高速公路东林一标段上又开始施工,部分村民遂到达施工现场要求施工人员停止施工并与工地现场负责人进行交涉,随后工地停止了施工,大约10多分钟后,工地挖机机主同另外四个年轻人闻讯一起到达现场,四个年轻人气势汹汹对在旁边的村民大打出手,随即现场外又来了两辆大货车,从车上下来大约30余名身穿迷彩服,头戴安全帽的人,均手持螺纹钢对在场的部分群众进行殴打。致刘子阳等五位村民受伤并住院治疗。经当地公安、司法所人员及时介入处置,才使事态得到平息。
三级民调联手:该事件发生后,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部份村民及受伤人员家属情绪极不稳定,公安机关虽及时介入调查取证,但民事赔偿部分如不及时解决,很可能引发更大的报复性事件。值此,游仙区人民调解中心高度重视,主动介入,抽派业务骨干多次深入到东林事发地,从民事赔偿的各种证据收集,到赔偿标准以及赔偿项目计算、过错责任调查等涉法问题,着手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与乡、村调解组织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大调解组织的联动作用。通过长达两个月的不懈努力,于11月3日,区、乡、村三级调解组织联动,在东林乡政府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公开调解,经过论事件后果,讲过错责任,说法律规定,提调处意见,双方当事人在明理、知法、悔错的气氛中握手言和,终于使东林辖区绵遂高速公路施工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人身伤害赔偿纠纷尘埃落定,双方当事人表示最终接受调解员提出的方案,均满意的在调解书上签字。
调解结果:
一、由工程项目方承担致人伤害的民事赔偿责任,并一次性支付受伤人员各项赔偿合计222000元;
二、工程项目方应依法维护村民的合理诉求,及时兑现拆迁补偿赔付款项;
三、村民将全力支持绵遂高速公路这一西部重点交通枢纽建设,不得无理阻扰施工。
案例二:醉酒死亡索赔案
案件性质:民事纠纷
案件来源:游仙区委政法委指派案
承办单位:游仙区人民调解中心、刘家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
简要案情: 2009年7月21日中午12:20许,胡应华、李绪勇和区城建环保规划局负责刘家片区农房建设质量监督的余友志以及余的驾驶员4人到刘家镇“其香居”餐厅准备就餐,在餐厅二楼偶遇龙王沟村三社集中点部分农房修建承包商刘云清及妻王英、聘用技术员林善荣与死者江永旗正准备吃饭,刘云清见状后便邀请胡应华等四人共进午餐。席间刘云清、余友志、胡应华、江永旗、李绪勇、林善荣、刘光明7人饮酒叙情。餐毕,江永旗因酒过量而感身体不适,便回家休息,下午17:00左右,其家属发现江永旗在家中死亡。当即,江永旗之妻及部分亲属一同找刘家镇政府说事,使刘家镇失去了往日平静。
调解受案介入:(一)强化领导专人负责 2009年8月24日上午,游仙区司法局按照区委政法委要求,对刘家镇龙王沟村三社农房建设临时负责人江永旗醉酒诱发病症死亡一案,由区司法局先行组织调解。区司法局李成建局长立即召集本局相关人员进行专题研究,并形成调解方案。指派由分管领导袁飞(局党组成员、法建办专职副主任)负责指导本次调解工作,基层股股长代大富、罗劲松(法援律师)具体调处该案。
(二)查明真相 找准分歧 2009年8月25日、9月3日,由刘家镇调委会副主任李登润担任首席调解员、与特邀调解员袁飞、代大富、罗劲松组成专案调解组分别在原刘家工商所会议室组织了调解。通过双方当事人陈述、辩解和相关证明材料的举证,初步查明江永旗醉酒诱发病症死亡的原因,非因饮酒者故意或过失之行为造成。有绵阳市维益鉴定中心的鉴定意见书可证:死者自身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其在死亡前饮酒已达到醉酒状态,并不断呕吐,其对血压骤然升高而继发脑出血有一定诱因和促进作用。
(三)锲而不舍 耐心劝说 通过对双方当事人采取穷根寻据、心理疏导、换位思考法做工作,寻求妥善解决该案的正确方法,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由于方法对、措施力,为双方和调打下了基础。
协议结案:经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一、由被申请人刘云清、余友志、胡应华、李绪勇、林善荣、刘光明一次性支付被申请人肖玉兰、江福珍、江欢死亡补偿金、丧葬费、抚养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共计6万。刘云清支付22000元(其中林善荣8000元,刘云清自愿代为支付)、余友志支付10000元、胡应华支付10000元、李绪勇支付10000元、刘光明支付8000元。
二、刘家镇龙王沟村村委考虑申请人家庭经济困难,承诺在第一项各义务人履行完毕后,即支付申请人经济帮助费30000元。
三、此协议系各方自愿达成,并约定于2009年10月20日前自觉履行完毕。
案例三:损害赔偿案
案件性质: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案件来源:游仙区司法调解中心移送
承办单位:区、街道、社区三级调解组织联调 案件情况:王×和沈××均系沈家坝北街居民,双方因争停车位发生抓扯,导致王×受伤、其车辆受损。由于双方就赔偿金额难以达成一致,9月中旬,王×以一般人格权纠纷和财产损害赔偿两个案由将沈××起诉到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法院在立案前审查发现,本案属于适宜人民调解的一般民事纠纷案件。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9月25日,区司法调解中心将该案移送区人民调解中心,区人民调解中心按属地管辖原则,当日指派给富乐街道办北街社区人民调委会予以调解。
人民调解成功息诉:该案在富乐街道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调解员贺炳友的主持下进行调解,区人民调解中心派出富有调解经验罗劲松律师到现场指导调解工作。由于该案虽有两项争议事项,但属于同一双方当事人,富乐街道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在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后决定该案进行合并调解。罗劲松律师现场讲解了《民法通则》、《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对照相关法条计算了赔偿金额,从法、理、情对当事人王×、沈××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引导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从争得面红耳赤到心平气和达成协议,终使游仙首例司法调解中心移送民事纠纷案件通过人民调解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实现了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工作衔接机制的探索。
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10月10日下午,富乐街道办北街社区人民调委会调解庭内,当事人王×和沈××相互致歉,握手言和,双方爽快地在“人民调解协议书”上签字,由沈××赔偿给王×车辆损失和人身损害赔偿共计1000元,并当场兑现。
案例四:追逃纠纷
案件性质: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承办单位:区人民调解中心、区行政调解中心联调 案件情况:2009年3月3日,绵阳市公安局游仙区分局民警在圣水南街37附32号传唤犯罪嫌疑人蒲小洪,蒲小洪在逃跑时坠楼身亡。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鉴定,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检察院对蒲小洪坠楼死亡作出初查结论:民警在传唤犯罪嫌疑人蒲小洪过程中,依法执行公务,无滥用职权行为,不予立案。故公安机关不承担国家赔偿责任,同时公安机关依法也不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死者上有八十多岁的母亲,下有三个女儿还未成年,故其家属提出三十多万的赔偿要求。公安机关认为其无过错,依法不应承担赔偿责任。调解陷入僵局,如该事件处理无果极可能引发家属上访,影响社会稳定。
两中心联合调解化解:2009年11月17日、18日,在区人民调解中心副主任袁飞主持下,区行政调解中心调解员罗劲松律师负责调解,双方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在游仙区富乐街道办事处二楼会议室就蒲小洪死亡后的处理事宜进行了调解,经调解员不厌其烦、耐心细致的艰苦工作。十八日晚七时,终于促使一件因公安机关追逃引发的特殊事件最终得以解决。调解圆满结案: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1、鉴于蒲小洪死后家庭生活困难的实际情况,本着照顾、关爱、扶持的原则,由绵阳市公安局游仙区分局对丧失和尚无劳动能力的蒲小洪之母王玉芳,女蒲于容、蒲雷敏、蒲琪琪四人给予一次性生活困难救助9万元。
2、绵阳市公安局游仙区分局已支付给蒲小洪亲属的生活费用1.1万元、鉴定费用0.6万元、殡仪馆在2009年11月20日以前所发生的费用约4.6万元由绵阳市公安局游仙区分局承担。
3、蒲小洪尸体火化费用由游仙公安分局承担。
第五篇:人民调解工作计划
马鞍村2012人民调解
工 作 计 划
2012年,我村人民调解工作将围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思路,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努力化解一切民间矛盾纠纷,减少社会矛盾纠纷的激化,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辖区的安定稳定。
1、时刻把握时事动态。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不定期地组织全体调解工作人员学习各种政策、法律,掌握最新的时政动态,为调解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到理论上的依据。
2、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分析制度。坚持“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职责,落实措施,着眼于“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把预防工作作为关键环节来抓,重点落实好“三排查”。
3、坚持报告制度。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定期上报每月调解报表。
4、组织参加学习、培训。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认真组织专(兼)职人民调解员业务技能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专职人民调解员的工作技能和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不断地跟进新的法律法规的出台,随时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调解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6、做好接待工作。人民调解工作是面向普通百姓的基层工作,调解员要以热情的态度和积极的方式,为当事人解答疑惑或帮助解决所反映的矛盾纠纷,耐心地听取当事人来访的意图,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做好接待记录,使当事人明明白白地离去。
7、依法调解。在调解工作中,对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相关事项,进行事先法律咨询和科学分析,注意实施之前的整个过程,要公平、公正、公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认真、虚心,接受群众的监督。
8、做好以案释法工作。调解工作是人的思想工作,也是人对法律的认知工作,调解员在做好调解工作的同时,应向当事人各方宣传有关的法律法规,借助调解中的实际案子开展切身的法律宣传工作,使当事人不仅解决了矛盾纠纷,同时也从调处过程中学习和懂得了法律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当事人的法律意识。
9、明确目标。接待率达100%、调解范围内的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没有因调解不当造成的民转刑或非正常死亡。
10、巩固村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水平。要坚持“调解优先,以调促和”的原则,大力加强调解能力建设,提升村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层次,提高调处矛盾纠纷的能力,充分发挥大调解的作用;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的评价考核体系,并明确专人负责;继续加强诉调对接、公调对接、检调对接的力度,总结典型经验;探索环保、劳动用工、交通事故等专业调委会的组建,最大限度发挥调解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们要根据社会转轨变型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思想和工作、生活的变化,随时调整我们的工作思路,除了要做好传统意义上的工作外,还要紧紧抓住法治这根主线,始终坚持将各项矛盾的解决纳入法治轨道,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马鞍村村民委员会 二0一二年三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