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主动性的实践报告
在星期六的上午,班主任让我们60部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实践任务,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我们的主动性和人生观念。
首先说说当天实践的感想,当天早上,我们每人领了15张社会调查报告,也就是说要调查15个路人关于“孩子早教育”方面的问卷。当我拿着这15份报告的时候,心里那种感觉说不出来,觉得自己能完成,而又觉得自己不敢去主动向别人说话,很怕那种被人鄙视,被人骂的感觉,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做这样的活动,与其说这是一个活动,还不如说是一种销售工作的体验。刚开始,我一路上我早到了很多目标,因为是关于“孩子早教”问题的调查,我的目标自然是带了6岁下小孩的家长或者年青夫妇,每当我都离他们只了很短的距离了,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放弃,就这样觉得下去也不是办法,走了很大段路了过后,决定了博一把,不知道当时怎么想的一下子勇气就出来了,一不做二不休,两眼一闭,心一狠,就冲到了两位年青的女士的身边,当我介绍完我的情况过后,得到两位女士的认可,并且得到了两份质量很高的问卷。就这样,他们给了我信心,当时心里真的很激动。就这样,带了一份激动的心情,知道用了不到2个小时就把问卷做完了。当然,之后的调查并不是一帆风顺,我遇到了很多不耐烦的路人,也在游客面前挨过骂,遇的多了自己也就习惯了,既然我能坚持的做下来了,我可以说我成功,也要归功与前面两位热情的女士,因为他们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动力。
其实,这次的调查活动,并不是注重在问卷上面,真正的让我们要学到的东西,其实就是个主动性,其次去体验顶着太阳晒的销售人员的工作有多么辛苦。
走这次活动也能看出自己的不足,就拿开始我不敢上前主动与别人说话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其实缺少主动性,不敢面对,不敢尝试,当自己不主动性去学习,说不定以后还会做比做调查还辛苦的工作,做了15份下来人都累的不行了,想想有些销售调查人员一天做几十份调查,真的很辛苦。
其实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个什么,就是努力,趁着自己年青的时候把自己锻炼出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能被社会认可的人,实际一点也就是为了自己生活,为了自己前途,你也必须要让社会来收留你。谁不想过上好日子?主动去尝试,主动去学习,给自己多点动力,我相信一定会成功。
第二篇:激活工作主动性
邮政管理人员职业化塑造培训班的学习体会
梁婉华
7月13日,参加了市局举办的邮政管理人员职业化塑造培训班的学习,黄培伦教授为我们讲授了《修炼套路,应挑战》课程,黄教授通过其本人的研究和部分成功企业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导出管理的理念,教导我们作为一名邮政企业管理人员应怎样工作,应具备如何的职业化心态和素养,借此机会特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感到收获颇丰:一是在邮政企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快了个人观念的转变,端正了工作态度;二是工作的执行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增强了应对改革的信心和能力;三是使自已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
二、通过对这次所学到的知识的进一步理解,结合自已的工作实际,围绕“17条管理忌语”进行了反思,具体情况如下:
(一)由于邮电系统工作相对稳定,邮电分营以后,部分员工工作上容易满足现状,工作主动性有所下降,甚至出现等结果的现象。如:下发相关工作到县(市)局后,过几天,下属机构没有上报,没有主动去跟进,有时会说 “他们还没答复我呢”。出现这种情况,归根到底是工作主动性下降。经过这次培训班的学习,我认识到随着企业的转型,企业对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管理人员要适应企业的发展必须提高自身素质,首先就是把自身的工作主动性激活,杜绝在工作出现“他们还没答复我呢”,“没人告诉过我”等管理
念。要主动开展本职工作,对下发的工作要及时跟进,加强对下属机构的工作指导和监督,每项工作完成后总结归纳,为下次提供有益经验。同时,遇到新的工作要认真请教同事和其他先进的兄弟局,以他山之石,促进自己的业务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二)当前单位也会出现这样情况,由于长期处于同一工作岗位,工作容易凭经验开展工作,学习积极性不高,新业务、新知识不主动接受,判断事情有时出现“依我看,应该会的”管理念。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以前在学习上缺乏系统性,也没有形成学习的氛围。常常是需要什么,急用什么,才想起来学什么,遇到问题才翻理论、寻政策,临时抱佛脚。学习缺乏“挤”劲和“钻”劲,学习不注重全面系统,工作凭经验开展,自我满足,对新事物不主动接触。这种情况,会容易导致管理人员知识陈旧,不适应邮政企业转型发展新形势,使自已缺竞争力,这不利于个人和企业的发展。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感受到:目前是知识经济年代,是学习化社会,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会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增强自已的竞争能力。今后,我要在工作中多向同行学习,请交他们专业的知识,一边加强自身业务和相应专业知识的学习,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通过网络、培训班等形式,从而提升自已的管理水平和职业素养,为企业发展发挥自身的价值。
(三)平时工作中,随着从事工作时间的推延,工作有时会出现疲态现象,如:有时出现“没人告诉过我”的推委理由。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作主动性不强,思想满足于现状,固步自封。
针对这种思想状况,我们必须尽快扭转满足现状的心态,重新以更高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主动翻阅文件,遇到属于自己工作岗位的工作,主动思考,并尽快规划好,布置好下属机构执行,使到工作能按上级要求完成。
三、鼓足干劲、勇挑责任
当前邮政系统正在进行机构改革,本人所处部门正是负责改革的部门,作为工作人员,除了要参加选聘外,还要担任竞聘的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很大。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党员我必须面对困难,克服各种不利因素,鼓足干劲,积极参与改革工作,为改革工作顺利进行贡献力量。
以上是本人参加培训班的一些学习体会。
人力资源部梁婉华
第三篇:主动性-心得体会
多出20%的财富
步入社会,开始人生的工作生涯近三载了。还依稀记得做学生时候老师经常教导,要做主动学习的好学生,会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当时也一知半解的做着。如今,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很多事情别人不会事无巨细的和你讲的透彻,在接受任务的同时,还应学会把事情扩散化,横向或纵向的延伸。
今天听了鞠强老师的讲座,给我上了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课。我一直做事的标准是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敷衍或不做自己不赞同的事情。今天,鞠老师算是给我敲了警钟,那样的生存法则是非常危险的。一个人是的工作态度决定其成功与否,而工作主动就是一种必须具备的工作态度。鞠老师首先讲解了工作主动性的定义:不仅做领导布置的事情,还要根据组织目标与原则主动把工作做好。工作主动性的反面就是“挤牙膏”式的说一下做一下,“电话线”式的请求指示、接受指示,传达指示。关于这个领导布置的任务,有些人还有在这样的想法——领导布置的任务,有道理的就做,没道理的就不做。我一直觉得这话挺有道理的。但鞠老师的进一步分析,让我明白了症结。道理是个很主观性的东西,连杀人犯杀人都有自己的道理,每个人的立场角度都不一样,坚持的道理也会有出入。所以那句话说直白点就成了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如果这样,那很多事情做做起来就非常棘手了。接下来鞠老师就什么是工作的主动性例举了三个故事:“土豆的故事”,“秘书的故事”,“司机的故事”。“土豆的故事”是以前大学考普通话的一篇短文,读过很多遍。当时对提拔者是非常佩服,能够想到那么远,做事那么的主动,对于那位落选者觉得理所应当。然而,时至今日,其实自己已经接近这位自己曾经嗤之以鼻的落选者了。工作主动对于时代在讯息万变的今天是十分的必要,鞠老师就工作主动的必要性给我们谈了四点:
1、工作主动是员工应对环境变化频繁的客观要求。
2、工作主动是员工提高生存能力的客观要求。
3、工作主动是员工事业成功的必然途径。
4、工作主动是员工与企业经营的客观要求。在过去计划经济的形式下很多人养成那种随遇而安,不思进取的心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如果我们每天都是按部就班的完成领导所布置的任务,而没有进一步思考事情下一步发展的动态,那么我们就等于一个只会接受命令的工具,这样一来,很容易被社会淘汰。既然工作主动性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去做呢?鞠老师给了我们六点提示:
1、要站在上级的角度思考问题。
2、不断的思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为工作制定高标准。
4、主动依据企业目标与原则处理突发事件。
5、细节上考虑在领导的前面。
6、主动的为领导提合理化建议。很多时候我们常说考虑问题要全面,要学会换位思考,要会将心比心。但是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没有做领导的那份感受,很多时候难以设身处地顾全到上级的想法,从而产生分歧。既然这样,那么我觉得,就不是简单的假设性的换位思考,而是领导与员工能够深层的交流想法,权衡双方的处境,从而下决策。人是为自己而活,同样工作也是为自己而做。对待工作就要求我们不要有替公家办事有懈怠心理。要给自己的工作制定高标准,付出比别人多20%的努力,我想有那份主动积极的心态,工作会变得很精彩。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比别人想的多,付出的多,那么得到的回报肯定也多。
讲座看完了,但“主动性”这个关键词触动者我的大脑。行随于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出那20%的努力,走出不一样的人生。
第四篇:引导幼儿主动性学习
引导幼儿主动性学习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动、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给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逐渐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学习。
一、根据年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看看、摸摸等。所以,我对每一活动的设计都考虑到适合幼儿年龄小的特点,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奇妙的磁铁”科学活动中,开始我就发给幼儿几块磁铁和各样的铁制品、塑料制品、陶瓷制品等等,让他们自己摆弄,幼儿积极性很高,很快津津有味地玩起来。许多孩子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争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或其他伙伴。这时候,我一面引导幼儿观察,一面提出问题“小朋友,你们发现了什么?”孩子们争着说:“有的东西可以吸起来,有的东西吸不起来”。我再让幼儿把吸起来的东西放在一起,吸不起来的东西放在另一边。许多孩子惊喜地发现:铁制品都能吸起来,不是铁制品就吸不起来。这时,我对孩子的发现给予肯定,让孩子在活动中饱尝了发现的快乐。在这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孩子们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主动,兴趣越来越浓。
二、利用有限空间,创设学习环境。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环境是幼儿的教师,它能让幼儿获得经验,建构自信,发展自我。因此,在活动室内设置了一些开放的游戏区域,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的条件和机会,让幼儿按意愿选择。例如:科学区内,为幼儿准备各种水彩颜料,让幼儿通过颜色的调配实验,探索颜色变化的奥秘,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手工区内,为幼儿提供各种未成型的半成品玩具及自然材料,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语言区内,幼儿相互合作开展木偶故事表演,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大胆自信的性格特点;建筑区内,幼儿通过自己搭、插积木来反映客观事物,发展空间知觉能力。在设置这些环境时,还要注意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幼儿都有能在适宜的环境中主动获得发展。
另外,在活动室外的地面、操场、走道上绘一些几何图形、字母、数字等,悬挂一些既有教育性又有装饰性的物品,供幼儿跳跃、平衡练习,随时地给幼儿提供信息的刺激,使幼儿主动地获得动作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
在环境创设中,我除了注意活动室的布置要反映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之外,更注重引导幼儿自觉参与环境的布置。例如:美工区的布置,首先,我组织幼儿共同协商、计划,确定位置,然后让幼儿随活动的进展逐步把学习成果,美工作品布置上去,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做环境的主人。正如《纲要》所说:“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三、放下老师架子,角色正确定位。
《纲要》指出:“教师应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不是游离于幼儿主动活动之外,而是多样性的参与,做幼儿的学习伙伴。当幼儿碰到困难时鼓励他们去克服;当幼儿成功以后和他们共同分享喜悦。例如:小班添画:“熊猫吹泡泡”的活动中,我首先为每位幼儿提供一套“吹泡泡”的玩具,我扮熊猫妈妈,熊猫妈妈和熊猫孩子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小朋友看到一串串五彩的泡泡飞向天空,高兴极了。我一边和幼儿玩,一边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大小和颜色。接着我和孩子们一起
来到活动室,每个孩子面前都有一张印有熊猫正面吹泡泡的画纸和水彩笔。我说:“孩子们,你们的小熊猫也在吹泡泡,可它吹得太少了,让我们一起帮帮它吹出更多的泡泡,好吗?小朋友们立刻拿起画笔,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泡泡跃然纸上,教室里充满轻松、愉快的欢乐气氛。可见,只有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幼儿积极互动,耐心倾听幼儿和想法与感受,与幼儿共同游戏、探索、操作,才能点燃幼儿的学习火花,提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运用现代多媒体,注重情境教学。
《纲要》指出:“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的知识除了靠自己的思索去获取外,更多的需要老师的引导。因此,教师必须从旧的教学模式解放出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幼儿提供声情并茂的感情材料,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例如:诗歌《魔术师》中,“红的会变太阳”,我让太阳从地平线上随着愉悦的音乐声冉冉升起;“黄的会变小鸡”,我让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小鸡叽叽喳喳地啄米吃;“蓝的会变云朵”,我让云朵伴着悠扬的音乐声在空中飘荡;“紫的会变老鼠”,我让老鼠“嗒嗒嗒……”地四处乱窜;“绿的会变草地”,我让小草们由翠绿到深绿茁壮成长。在这里充分形象具体地表达了传统教学中图片难以表达的“变”这一过程。在理解词语“亲亲热热”时,除了向幼儿展示一幅各族小朋友手拉手亲亲热热在一起的画面,教师只要点一下画面,变幻的蜡笔就会整齐地回到盒子房里,头靠头,脚靠脚,亲亲热热地靠在一起,使幼儿一看就深切理解了“亲亲热热”这一词语,而不需要教师再三解释。如果儿歌中的某一句,某一段落,幼儿还没理解,教师还可以反复操作,加深幼儿理解。这些展示的画面具有了动态效果,从而强烈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一看就能记住儿歌内容。一下子,全班幼儿学会了朗诵这首儿歌,收到了极好的效果。最后,在课题的难点仿编儿歌处,开始我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自己想象各种颜色变化出的物体,然后再显示幼儿想出的各种颜色的物体,并让幼儿从每种自由搭配的方式信息量大,为幼儿仿编提供了可能性,幼儿练习机会多,使每个幼儿都得到了锻炼机会。这样,大部分幼儿能成功地突破仿编儿歌这一难点,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将教学内容的声、情、意、色直接作用于幼儿视听器官,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五、注重学习过程,鼓励尝试创造。
《纲要》多处提到“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要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这充分表明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应给以尊重和保护。例如:科学活动“玩水”中,我一边示范把水从容器里倒入盆里,一边对幼儿说:“我在倒水时,你们听到水发出什么声音?”幼儿回答后,接着说:“现在你们也去试一试,看谁能动脑筋,把不同容器里的水倒入盆里,水还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孩子们兴趣盎然,玩水时神情专注。不一会儿,就说出水流动时所发出的不同声响。我对孩子们大胆尝试与探索的精神给予热情鼓励,使他们情绪振奋。接着,又提出第二个尝试目标,孩子们有了第一次成功的喜悦,对第二次的尝试学习,精神更加振奋,由喜欢尝试发展到主动尝试。其间,我有目的地进行个别辅导,尽力使所有的孩子都尝试成功。这样,不同水平的孩子面对老师设计的不同层次的尝试目标,必然潜心投入,并从中获得自我成功的满足和喜悦,进而形成新的学习动机和愿望。
总之,只有充分有效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手段,激发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每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富有个性地发展,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五篇:学生的主动性发展
以研究性阅读实现学生的主动性发展
“研究性学习”理念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无论是从课文的主题、人物的形象看,都是实施“研究性阅读”教学方式的极好载体。正由于本教材具有这一特色,教师在教学设计及教学中,学生的主动研究在阅读活动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读通课文,把握研究主题。
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部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经研究后学生认定“为什么伯父会得到各色各样的人的爱戴?”这一问题是“研究”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中以此突破重点,集中了“研究”的主题,并以此辐射全文。
二、精读课文,领悟研究策略。
教师引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第一件事(板书:谈《水浒传》)。你觉得哪些句子值得研究?”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不管是小组学习,还是自己独立思考,或者在感情朗读中体会。最后得出两个句子值得研究:“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接着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研究阅读这两个句子,通过反复感情朗读和研究性地讨论,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使学生品味出鲁迅先生在夸自己“记性好”时,实际上是在批评“我”读书“囫囵吞枣”。虽然伯父没有直接批评“我”,但“我”知道,伯父是在教育“我”要认真读书,在这同时,伯父不愿伤“我”的自尊心,这是伯父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因此使我感受到“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当学生在研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又为学生提供了鲁迅先生关爱青少年的有关资料,还有目的地设计了这样一个填空:“因为伯父关心爱护青少年,所以得到 的爱戴。”使学生真切地感悟到了鲁迅先生为什么得到青少年的爱戴。
三、回读课文,类化研究体验。
在学习第二件事(谈“碰壁”)时,着重研究了“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学生以前一件事的学习方式,来研究阅读这一件事。学生研读,教师巡视,读后组织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因这句话比较难理解,教师就作了巧妙地引导和点拨。使学生真正懂得了鲁迅先生说这句话的含义,并且对鲁迅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鲁迅先生敢于与黑暗势力作斗争,因此得到了许许多多爱国人士的爱戴。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抓住“研究”主题:“为什么伯父会得到各色各样的人的爱戴?”突出重点,辐射全文,收以一当十之效,摆脱了“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设计、僵化的章法讲解”的传统模式,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又充分体现了“反复诵读、情感熏陶、自由感悟”的语文学科个性,从根本上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式,充满了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