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重要讲话(共5篇)

时间:2019-05-15 11:5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重要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重要讲话》。

第一篇: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重要讲话

新华网北京1月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8日下午就世界主要国家财税体制和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就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高培勇教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贾康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当前,我国继续处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坚定不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更好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

胡锦涛强调,要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作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着力实施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稳定的政策措施。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发挥财政政策作用直接、运用灵活、定点调控的优势,加大“三农”投入,加大推动自主创新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力度,支持发展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加大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力度。要更加注重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优化政府公共投资结构,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加城乡劳动者劳动报酬,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把更多财政资源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特别是要支持解决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更有力地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集中财力办大事、办推进改革、建立制度和长效机制的事。

胡锦涛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要加快完善税收制度,坚持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要按照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规范专项转移支付,提高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要健全预算制度体系,逐步形成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完整的政府预算制度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财税工作的决策部署,推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提高做好财税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财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引导广大财税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

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做到为国理财、为民服务,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知行论坛

辩证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基点

——学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作者:刘光明《光明日报》(2015年04月06日 07版)

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基点和时代特征,为我们党制定方针政策、作出决策部署提供了基本依据。我们要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这一重大战略判断的精髓要义。

当代中国处于“三个没有变”与“三个前所未有”共存的阶段,必须把实现国家由大向强的“关键一跃”作为战略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总书记在把握“三个没有变”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坐标,强调“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但前进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把“三个没有变”与“三个前所未有”统合在一起,是认识当代中国发展客观基点的辩证法,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认真领会。

“三个没有变”,意味着当前我国总体上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保持清醒,不能头脑发热、超越阶段,必须坚持党确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基本路线的贯彻一以贯之,中国的发展接续发力。习近平同志重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的最大实际和客观基点,强调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体现了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同时也要看到,当代中国虽然处于“三个没有变”阶段,但与初级阶段的早期时段又有很大不同,体现出阶段性的新特点,这就是“三个前所未有”。“三个前所未有”,标志着当代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中的较高阶段,是正在逐步从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迈进的爬坡过坎阶段。李克强总理在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的致辞中提出“双中高”,即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应当说,“双中高”是当代中国所处发展阶段基本面的准确概括,标志着那些象征初级阶段的中低端的发展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更高阶段的中高端的发展逐步进入历史主流。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既考验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和政治定力的历史耐心,又考验我们闯关夺隘、攻坚克难的战略决心。这个历史耐心,就是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跑好每一棒,把历史的接力赛稳健地推进下去;这个战略决心,就是要团结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力量,坚决斗争、勇毅笃行,努力化解“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巨大风险,推动中国实现由大向强的跃升。为此,必须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作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也是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

当代中国处于发展模式基本定型但又尚未实现现代化的阶段,必须把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人民基于中国国情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这一模式已经并正在继续展示巨大而独特的中国优势。但也要看到,中国模式的诞生还不到一百年,“少年时期”的中国模式要与“成年时期”的西方模式在竞争和斗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需要经历极其艰难而曲折的历史过程,需要中国共产党长期不懈地努力奋斗。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提出,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因此,从制度这个层面看,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基点就是:中国模式基本成熟基本定型,但尚未达到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要求,离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制度现代化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当前,中国模式已经呈现以下特征:党的领导是最本质特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根本任务,“五位一体”是总布局,改革开放是必由之路,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内在要求,走共同富裕道路是根本原则,社会和谐是本质属性,和平发展是必然选择,等等。这些特征要继续保持和彰显,进一步发展成中国特色和中国优势。但中国模式现状与制度现代化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主要体现为国家治理尚未完全实现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又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只有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才能在短短几十年转型进程中稳步释放西方社会几百年转型中遇到的巨大风险,从而实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托底保障;只有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才能把发展的稳与快统一起来,把发展的质与量统一起来,从而为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提供坚强支撑。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纳入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其中的深意,就是要把国家治理现代化打造为中国模式的核心模块之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进而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潮流。为此,必须统筹“四个全面”。总书记强调:“我们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抓住这一主要矛盾、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实现党和人民奋斗目标的进取之道,也是中国模式的优化之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目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有直接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全面从严治党,涵括依规管党、制度治党的应有之义。可以预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中国模式必将实现优化升级,体现出发展中国、引领时代的伟力。

当代中国处于经济贡献世界最大但又尚未完全实现国家强盛的阶段,必须把统筹富国与强军作为重大战略任务

从经济贡献看,近十多年来,中国超越美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最强大的一支力量。从经济规模看,中国自2010年以来,经济总量就稳居世界第二位。201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均表示,根据PPP(购买力平价)方法来衡量,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虽然当前我们尚不认可经济总量超美的数据,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认为,“中国GDP超过美国是或早或晚的事情”。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总结了历史上大国崛起的基本规律后认为,大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总是不断变化的,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兴大国的崛起。把这一规律与中国经济发展的事实结合起来看,中国处于崛起进程之中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事实。但必须看到,大国崛起,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也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才能大大提升国家的政治力、经济力、文化力和外交力,进而提升综合国力,真正实现崛起。因此,从世界影响力这个角度看,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基点是:世界性的经济贡献巨大,但整体的世界性影响力尚不能与经济贡献相匹配,综合国力尚未达到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要求,国家安全保障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总书记强调:“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这样的和平发展道路上实现崛起,与近代世界大国大都通过暴力的方式崛起形成鲜明对比,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没有先例,加之我们块头大、分量重,我国快速发展必然会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必然招致西方大国围堵遏制,实现崛起绝非易事!必须把富国与强兵统筹起来,让强大军事实力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定海神针”,确保无论他国是否乐意、国际环境是否宽松,都能实现和平崛起。客观地看,目前,我军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应尽快缩小差距,迎头赶上,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总书记在论述总体国家安全观时指出: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构建集军事安全在内的多种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为国家和平崛起和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安全保障。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第三篇: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现场曝光!图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现场曝光!图

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基本每月举行一次,与中央政治局会议频次和时间大致重合,有时同一天进行,有时集体学习在政治局会议之后的次日进行。对于本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政事儿”梳理发现有三大看点,值得关注。6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集体学习,此次学习主题为“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

这是十八届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同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修订稿)》、《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

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基本每月举行一次,与中央政治局会议频次和时间大致重合,有时同一天进行,有时集体学习在政治局会议之后的次日进行。

对于本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政事儿”梳理发现有三大看点,值得关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现场

学习内容 首次聚焦当下反腐形势

此前的二十三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内容分布于各个领域,有改革与经济发展、治党、民生、国防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主题。关于反腐的话题以前也曾涉及到过,一次是以“配菜”的形式出现。2014年6月30日,中央政治局举行第十六次集体学习,学习内容为“加强改进作风制度建设”,此次学习配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谈作风问题,习近平讲话中提到要深刻认识党面临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问题。

另外一次反腐内容是以“主菜”的形式出现。2013年两会之后的4月19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学习内容为“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从传统历史中取经反腐之道,从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出发谈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是次学习中,习近平称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政事儿”注意到,针对现实的反腐形势进行集体学习,这是首次。在本次学习中习近平的讲话与现实紧密结合,称反腐败斗争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保证。同时,习近平也总结了当下的反腐形势,认为十八大以来的反腐成效是阶段性的,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没有休止符。

针对这种现实的反腐态势,习近平强调要对违规违纪、破坏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要坚决严肃查处,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防止“破窗效应”。

主讲人 中纪委宣传部长肖培首次现场讲解

此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一个重要看点是主讲人。新华社通稿称“中央纪委宣传部部长肖培就这个问题(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进行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政事儿”通过新闻联播画面发现,肖培坐在中央政治委员的内圈座位上,与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比邻而坐。中纪委宣传部部长肖培现场讲解

讲解人方面,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们以往的集体学习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由习近平作为讲解人,讲解相关内容,这种模式也只有过一次,也就是紧接十八大后于2012年11月17日举行的第一次集体学习,本次学习的内容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第二种模式,是由专家学者或官员当讲解人,就相关议题进行讲解,这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模式。专家一般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例如来自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研究员卜宪群当了两回主讲人,第一次是在上述提到的“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的集体学习中,第二次是2014年10月13日进行的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学习内容为“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另外的专家学者分别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官员有来自国务院部委,如杨洁篪、杨焕宁、李立国等,也有来自地方的省部级官员,如周本顺、黄兴国、赵克志等。

第三种模式,是自学并交流工作体会,但这种模式也只有过一次。2014年5月26日进行的第十五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就采用了这种自学的模式,此次学习的内容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此次作为讲解人出现的中央纪委宣传部部长肖培,出生于1961年,在履职中纪委之前,曾历任北京青年报社总编辑,北京晚报总编辑,北京日报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部长,北京市网管办主任,中共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北京市文化局局长等职,2013年2月入职中纪委。

肖培履职中纪委宣传部部长之后,中纪委的宣传模式有较大变化。2013年9月2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正式上线发布,此后,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便成为党政机关官网中点击量最高的官方网站之一,而且也是各种反腐相关新闻的重要来源,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和央视都要采用中纪委的信源。中纪委网站上的宣传新气象也屡屡被外界称道,有访谈、有系列评论和图解等多种模式的传播方式。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客户端也于2015年1月1日10时正式上线运营。

时间节点 “反腐放缓论”扩散之际

此次有关反腐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间正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前夕。

6月26日集体学习的当天,中纪委网站于上午9:55分发布消息: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乐大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一天前的6月25日,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肖天也成为了体育系统落马的最高官员。

“政事儿”发现,两天内两个副部级官员相继被调查,这在近期极为少见。距离肖天上一个副部级“老虎”要追溯到一个多月前的5月22日,当时,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称,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余远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

也因为这种时间上的间隔因素,最近,外界纷纷猜测中央“打虎”的节奏有所放缓,甚至部分媒体猜测“反腐遇到了阻力”。中纪委监察部网站6月23日发布的一篇题为《审查纪律就是政治纪律》的文章中称,有的人一有“风吹草动”,就四处打听消息,利用各种手段“围猎”,妄图摆平纪检机关。是因为这种“围猎”因素而看到的落马官员减少了吗?当然,中纪委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更重要的是,此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第四篇: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简介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简介

一、中南海法制讲座

中央领导人进行集体学习,早在1980年代中就开始了。当时新宪法刚刚公布,各地积极进行普法活动。1986年是“一五普法”的第一年,时任司法部部长邹瑜于当年6月给胡耀邦总书记写了一封信,建议在中南海举办法制讲座。胡耀邦很快批示,表示支持。邹瑜部长随之请有关专家学者为中央领导人举办了四期法制讲座。首位为中央领导上课的是孙国华先生,当时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副教授。1988年邹瑜离开司法部后,法制讲座没有继续。

八年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重新开启法制讲座。1994年12月9日,时任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主任的曹建明教授走进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政治局领导讲授了一堂法制课《国际商贸法律制度及关贸总协定》。此后,中央领导集体学法形成制度,几乎每年都要进行一、二次法制课。到2001年7月11日止,共有10名国内著名法学专家被邀请进中南海为中央政治局领导讲授了12堂法制课。

二、中央政治局领导集体学习制度的建立

2002年12月26日,刚刚选举产生一个多月的中央政治局领导集体学法再次启动。这一天也是毛泽东主席的诞辰日。上任不久的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央政治局经过讨论认为,为了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人民所赋予的重任,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除了自学以外,中央政治局还要进行集体学习。这要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

中共十六大之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都由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在中南海怀仁堂里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各位领导同志围坐在椭圆形的桌子旁,认真聆听专家学者的讲课,不时记下笔记,并就一些问题同专家学者讨论,气氛十分热烈。最后是胡锦涛总书记作总结讲话。每次集体学习都是按照这样的议程有序地进行。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成为中央决策层的一项长期制度,确实在全党加强学习中带了一个好头。

三、中央政治局领导集体学习制度的基本操作程序

2002年中共十六大之后,在集体学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法学范畴,而扩展到法律、国防、党建、经济、文化、历史、科技、军事、能源、环境、卫生、教育、民族、民主、社会、三农等至少16个领域。讲课内容与当时的重点、热点问题有关。着重于重大现实问题和党与国家的长远建设问题。其课题的确定和主讲人的遴选都有严格和规范的操作程序。

1、三级负责。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活动,基本上由中央办公厅——相关部委——相关科研机构三层共同协作完成。由中央办公厅牵头,由中央政策研究室负责选题,交由相关部委负责完成具体工作(选择主讲人和编撰讲稿)。相关部委组织课题组,选择并上报讲稿起草人和主讲人,经中央办公厅批准后具体操作,讲稿最后提交给中央办公厅和中央政策研究室通过后定稿。

2、集体备课。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并非讲课人一人承担课题报告的起草和讲解,甚至可能是执笔人都没有参加讲解,而是由执笔人和讲解人主持的课题组共同负责,应该说是一个集体备课的集思广益的“课程”。据说有些时候课题组还不止一个,使之有些竞标性质,谁准备得更好,就让谁上,另外也是为了防止万一的应急候补。因为通常是一次课题有两个人主讲,所以执笔人也往往是两个,其他人协助,或者由一个人执笔,另一人修订。初稿完成后,由课题组共同审阅,提出意见后,再进行修改,如此反复,直到课题组没有异议并满意为止。

3、三轮试讲。从拿到课题到正式讲解,通常是3个月左右的时间,有的题目可能半年前就确定了,但也不排除仓促安排或应急性的题目。如第1次《学习宪法》,周叶中从拿到题目到讲解,前后才14天时间,可谓高度紧张。正式讲解前,基本上要经过三轮试讲,起码是两轮,课题组成员、相关部委领导和中央办公厅、中央政策研究室负责领导都会参加试听讲。对于试讲者的声高、语调、语气、语速等诸多演讲要素都会提出指导性建议,直到大家基本满意为止。

4、圆桌课堂。讲课的“教室”设在中南海怀仁堂的一个不算大的会议室,“课桌”现在基本上是固定的一个同心椭圆型的圆桌。参加学习的领导,按由外向里、由后到前顺序,依次是各部委领导、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总书记坐在椭圆桌最内的前头,讲课专家正好在对面的另一头。各部委领导、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陆续进入“教室”,各就各位后,中央办公厅和当次课题分管部委领导将讲课专家介绍给最后步入教室的总书记,总书记打过招呼后宣布“开始吧”,学习开始。

5、三个阶段。整个学习时间一般大概在120分钟左右。通常是,每位讲师按照既定计划讲说40分钟共80分钟左右后,大家来讨论和提问,大约30分钟左右,最后由总书记总结发言后宣布学习结束。

我市建立常委集体学习会制度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06-7-14 9:52:56

我市建立常委集体学习会制度

市委书记崔保华强调:为了使常委会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切实提高市委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强常委的理论学习是重要途径。因此,要建立常委学习制度,坚持每月集中学习一次

本报讯(记者 文春梅)市委常委会是全市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和决策中心,为进一步加强市委常委思想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市委常委会的理论水平,增强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核心领导作用,经市委同意,市委书记崔保华批示,我市即将出台《市委常委集体学习会制度》。

在7月10日的市委常委集中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理论学习会上,市委书记崔保华强调指出:“为了使常委会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切实提高市委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强常委的理论学习是重要途径,因此,要建立起常委学习制度,坚持每月集中学习一次”。

市委常委集体学习会主要对象为:市委常委、市政协主席、市人大党组书记、统战部长及其他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部门负责人。学习主要以会前自学和会上领学、领讲、讨论和领导总结讲话等形式,围绕中央、省委、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重要工作和重要理论问题,紧密联系遂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集体学习会坚持每月举行一次为期半天的学习。

在7月10日的集体学习会上,常委们集中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大家一致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既全面回顾了8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又精辟分析和深刻阐述了我们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内涵、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凝聚着时代精神和全党的智慧,体现了我们党实

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和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科学精神,是指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指导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重要文献。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邓学建在当天的学习会上作了题为《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纲领性文献》的专题辅导报告。

辅导报告指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全市工作大局,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要把先进性建设落实到基层党建工作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当中,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党员,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内在活力;要把先进性建设落实到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当中,以发展的实践体现党的先进性。

当天的常委集体学习会要求,各级党组织要紧密结合加快遂宁跨越发展的实践,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结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结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中共平泉县委常委集体学习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县委常委集体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提高科学决策和党委领导水平,在坚持个人自学和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的基础上,制定本制度。

一、学习内容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重点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2、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3、党和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方面的重大部署和要求。

4、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特别是现代经济、科技、法律、管理等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5、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经济全球化趋势等。

二、时间安排

县委常委集体学习一般每月安排1次,每次学习时间不少于3小时;在每次常委会召开之前,组织县委常委集中学习半小时。

三、参加人员

以县委常委为主,根据学习内容,安排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同志及乡镇、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

八、常委学习制度

(一)学习内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党和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和要求;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现代经济、科技、法律、管理等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央、省委、市委提出的其他学习内容。

(二)学习形式:主要有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星期天学院学习、参加上级安排的学习、培训等形式。中心组学习一般每月1次,相对集中时间进行集体学习。每次集中学习着重研究一、二个问题,全年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12天。领导干部星期天学院一般每两个月举行1次。学习内容根据需要由相关部门提出,报书记审定。

(三)学习要求:坚持自觉学习、终身学习,努力做一名学习型领导干部;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善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认识世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精神境界,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增强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坚持学习理论知识与学习专业知识相统一,努力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优秀领导干部。

第五篇: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抓紧做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项工作

不断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发展新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8日下午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深刻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不断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发展新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李向阳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罗云毅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正处于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时期。能不能适应国际环境的新变化,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突破,关系到我们能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胡锦涛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取得实效,关键是要认认真真抓好落实。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胡锦涛指出,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准确把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要求,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有效性,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积极支持现代农业、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的建设,积极调整内需和外需结构,确保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要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更加注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抓紧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积极营造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努力培育以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要切实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立足自身优势和现有基础,瞄准国际产业链高端,大力开发节能节材、新能源、石油替代等方面的技术,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加快工艺、装备改造和产品升级,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发展服务业,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切实统筹城乡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胡锦涛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找准问题,明确方向,制定和完善切合实际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规划和具体措施,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推进各方面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要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扎扎实实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全面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3日上午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形成惠及全民、公平公正、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国外政府服务体系建设和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国家行政学院薄贵利教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高小平研究员进行了讲解,并谈了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关键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围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胡锦涛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把政府主要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要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加强公共服务部门建设,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制度,完善公共服务监管体系,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规范政府职能和行政行为。要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发挥公益类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作用,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和市场参与机制。要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扩大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要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加强公务员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力增强公仆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胡锦涛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共同努力。要增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建设服务型政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工作规划,确定重点任务,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推动,不断取得新进展。要加强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深入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实践经验,认真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精心谋划 周密组织 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切实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9日下午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必须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扎扎实实把这些新要求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各个环节。

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刘树成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马晓河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讲解,并谈了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我们要从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高度,把当前任务与长远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胡锦涛强调,要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贯彻好、落实好,首先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特别是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落到实处。要正确处理好和快的关系,坚持好字优先,在好上下更大功夫、见更多成效。同时,要正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充分认识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尽可能长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胡锦涛指出,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要着力增强发展协调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着力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好保障人民民主权利。要着力加强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要着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要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着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各项改革成果的制度化,形成一整套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胡锦涛强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注重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改善人民生活,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

切实抓好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各项工作

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法制保障

在现行宪法公布实施25周年和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10周年之际,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下午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题进行了第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必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推进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切实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任务落到实处。

中国政法大学徐显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春鹰研究员就学习内容进行讲解,并谈了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我们党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提出的重大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自觉守法等方面扎实推进,为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保障,从法律上制度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胡锦涛在讲话中就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抓紧完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按照法定的立法程序,扩大公民对立法的有序参与,推动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二是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为全社会作出表率。三是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确保法律正确实施。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综合运用各种监督形式,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四是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认真组织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形成全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增强各级党委依法执政的意识,增强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各级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的素质和本领。

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重要议事议程,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扎实推进,抓好落实。要加强党对依法治国工作的领导,在法制轨道上共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下午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在中国,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要肩负起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不懈地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齐彪教授、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张守华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我们党正处在新的历史方位,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战略部署。全党要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迫切要求,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迫切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

胡锦涛强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推进的一个重大命题。

胡锦涛指出,今天,我们党拥有370多万个基层组织、7500多万名党员,正领导人民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好、建设好这样一个大党任务十分艰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推进党和国家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都要求我们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实效。

胡锦涛强调,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高度重视探索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高度重视总结运用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党建理论,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要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既要坚持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又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创新,增强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协调性、科学性,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活力。要继承和发展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成功方法,又要不断创新和丰富党的建设有效管用的新方法,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课题。

胡锦涛强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做好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是全党的重大政治责任。各级党委要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实践,确保全会作出的党的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落到基层,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 积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8日下午就世界主要国家财税体制和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就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高培勇教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贾康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当前,我国继续处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坚定不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更好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

胡锦涛强调,要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作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着力实施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稳定的政策措施。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发挥财政政策作用直接、运用灵活、定点调控的优势,加大“三农”投入,加大推动自主创新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力度,支持发展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加大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力度。要更加注重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优化政府公共投资结构,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加城乡劳动者劳动报酬,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把更多财政资源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特别是要支持解决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更有力地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集中财力办大事、办推进改革、建立制度和长效机制的事。

胡锦涛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要加快完善税收制度,坚持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要按照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规范专项转移支付,提高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要健全预算制度体系,逐步形成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完整的政府预算制度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财税工作的决策部署,推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提高做好财税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财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引导广大财税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做到为国理财、为民服务,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2日下午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学习内容是世界主要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周弘研究员、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何平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意

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

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社会保障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社会保障工作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认识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工作扎实推进,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胡锦涛强调,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把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作为优先目标,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城乡、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配套推进,积极而为、量力而行,逐步将各类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以及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已有的各项保障制度,要不断完善政策,扩大覆盖面。特别是要适应统筹城乡发展新形势的要求,抓住社会保障制度薄弱环节加以推进,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制定实施适合农民工收入低、流动性强特点的参加养老保险办法,加快解决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切实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逐步扩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保障范围。要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发挥失业保险基金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作用。要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等待遇水平,切实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城镇困难家庭、离退休职工、在校贫困大学生基本生活。

胡锦涛指出,要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衔接,推进各类社会保障制度整合,抓紧制定实施全国统一的各种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完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管理平台。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提高社会保障程度,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增加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补助,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工伤保险待遇,不断充实和壮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要加快制定和完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增强社会保障的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切实维护人

民群众社会保障权益。

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社会保障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统筹协调、抓好落实。要紧密结合实际,加强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研究,深刻把握社会保障特点和规律,增强社会保障工作系统性。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社会保障事业、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良

好局面。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全力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3日下午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扎实地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中国农业大学何秀荣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韩俊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顺应世界农业发展普遍规律、立足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统筹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胡锦涛强调,在当前形势下,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保增长的基础支撑在农业,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保民生的重点难点在农民。尤其要抓好以下3项工作。一是要大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继续提高单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较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的补贴,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加快落实国家扶持油料、生猪、奶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二是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时机,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力推进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要做到应保尽保,并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对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帮助他们尽快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三是要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开拓农村市场。积极谋划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思路,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内部增收空间。加快完善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大力推进家用电器和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发展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各类农业机械,加强农机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行为,严禁假冒伪劣商品流向农村市场。

胡锦涛强调,要采取有力措施,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努力扩大农民就业空间。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企业多留用农民工。配合中央扩大内需项目的实施,尽量多安排农民工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项目。大规模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创业就业技能。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胡锦涛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综合规划,认真抓好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要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分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充分估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复杂局面,深入实际,把握动态,摸清实情,找准对策,切实解决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主动做好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深入持久地进行改革开放宣传教育 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26日下午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要广泛运用改革开放30年的生动事实、伟大成就、宝贵经验,深入持久地进行改革开放宣传教育,使全党同志和全体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增强坚持改革开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关于深化改革开放问题研究。中央党史研究室章百家研究员、中央党校杨秋宝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对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一部最丰富、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教科书,是一部最丰富、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实现我国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科书。这部教科书凝聚了党和人民的智慧和心血,体现了党和人民的艰辛探索和宝贵经验,我们一定要把它充分运用好。

胡锦涛强调,要继续深刻领会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改革开放宣传教育,首先要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3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站稳脚跟、稳步前进,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抓住机遇、不断发展,之所以能够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之所以能够战胜在经济、政治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根本原因是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并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往开来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胡锦涛指出,要继续深刻领会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不进行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我们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伟大成就。不继续进行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我们就不可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继续提供强大动力。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持通过改革解决前进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胡锦涛强调,要继续深刻领会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实践源泉。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入总结广大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胡锦涛指出,要继续深刻领会改革开放是推进党的建设的强大动力,坚定不移地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能不能始终带领人民走在时代前列,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对党的最根本的考验。要经受住这个最根本的考验,关键是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更加自觉、更有成效地把党建设好,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30日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对形成和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党和国家不断就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制定方针政策、作出工作部署,有力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创新。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制定了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

会议认为,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我国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十分紧迫又需要长期努力。

会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总结推广我国社会管理成功经验,借鉴国外社会管理有益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自我完善和发展。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方法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能力建设,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和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有效应对社会风险,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会议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兼顾、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立足基本国情,坚持正确方向,推进改革创新。要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管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调查研究,加强政策制定,加强工作部署,加强任务落实,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 实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首要任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3日下午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既充分认识世界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给我国经济发展提出的新问题新挑战,又充分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既做好应对世界经济最困难最复杂局面的充分准备,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善于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继续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世界经济形势和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晋平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毕吉耀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坚定信心。要全面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和充分运用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中央及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果断出台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我国经济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中仍然处在前列。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国打下了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坚实物质基础。三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四是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全球经济面临的调整和重组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是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强大力量。

胡锦涛强调,关于今年的经济工作,中央已经作出全面部署,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落实。要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以拉动经济增长。要坚持保增长和调结构、增效益相统一,把保增长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抓住时机、掌握节奏、把握力度,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改革创新增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能力、增强解决我国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能力。要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把保增长、扩内需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进一步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胡锦涛强调,完成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首要任务,关键在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把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积极效应充分发挥出来。要认真分析国际金融危机走势及其影响,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既要为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采取措施,又要为今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能力。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群众要求。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切实转变作风,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更突出的战略位置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25日下午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全党全社会都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认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最大决心、花最大气力抓好节约能源资源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关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切实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胡锦涛强调,“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时期。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把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和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加快形成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提高全社会能源资源利用水平,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明显进展。

胡锦涛指出,要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和生态农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坚决淘汰严重耗费能源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加大循环经济试点力度,努力提高生产活动的循环化、生态化水平。要提高全民族的节约意识,在全社会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倡导绿色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提高消费质量和效益。要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的攻关和产业化,培育节能服务体系。要抓紧制定和修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注重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手段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加快建立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测体系,依法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堵塞能源资源浪费漏洞。

胡锦涛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工作,关键是要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重要内容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务求取得实效。各类企业都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加快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充分发挥节约能源资源的主力军作用。各地区和重点企业要抓好落实,确保完成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任务。各级党政机关和全体党员、干部都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发挥带头作用。要深入开展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让节约能源资源深入人心,使节约能源资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下载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重要讲话(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重要讲话(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