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明德学院周边休闲旅游景点调查——调查方案
明德学院周边休闲旅游景点调查——调查方案
1. 调查目标: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校外面的世界究竟如何,书本与现实之间究竟是怎样相互依托,如果你想要去寻求一种学校之外的答案,旅游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为了解明德学生对周边旅游地区的旅游需求情况,并且改变大学周边旅游服务的状况,如:就餐环境,住宿条件,收费和旅游安全等问题。同时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使同学们的休闲旅游更加愉快和安全。
2. 调查类型:我们这次的调查主要是针对在校大学生,因为学生存在着整体的差异性和部分的相同性,因此对于此次的调查本组选择的调查类型是:抽样调查,区域性的小范围调查(即仅限于明德周边景区)。
3. 调查的内容和工具:调查的内容有:
(1)双休日您是否经常去郊外游玩或度假?
(2)除了长途旅游,您一般去哪里休闲旅游?
(3)外出休闲旅游,您期望的理想距离约为?
(4)下列因素对您在明德周边进行休闲旅游的吸引程度是?(此处略表)
(5)您觉得什么时候旅游对您来说最合适?
(6)您一般在哪里了解旅游信息的?
(7)您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类型?
(8)下列因素对您在明德周边进行休闲旅游的影响程度?(此处略表)
(9)以下景点您对哪些地方比较感兴趣?(此处略表)
(10)您经常选择的旅游出行结伴方式?(可多选)
(11)您在明德周边休闲旅游时选择哪种交通工具?
(12)您每次出游花费中,您花费最多的项目是?
(13)如果您到明德周边进行休闲旅游,您认为人均花费多少比较合适?
(14)您对明德的近郊休闲旅游现状满意吗?
请告诉我您的一些基本信息,谢谢!
(15)您的性别您的年龄您的每月生活费用。
(16)您认为休闲旅游时对您来说有什么好处?
(17)您认为这些会对您的哪几方面有所提高?
调查工具:我们此次的调查所选用的调查工具为调查问卷。
4.调查地域:此次的调查地域为明德学院周边景区。
5.调查时间:调查将在2011年十月下旬进行,将历时两周完成。
6.调查对象:景区大学生游客选择抽样调查的方法。
7.调查方法:选择的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
8.调查队伍:以组为单位进行此次调查本组调查队员共六人。
9.调查工作安排:本次调查将为期两周完成:第一周进行调查问卷部分,第二周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最后整理调查数据完成调查报告。
第二篇:休闲食品调查问卷
休闲食品调查问卷
一、您的性别是()职业
A男
B女
二、您喜欢吃休闲食品吗?()
A喜欢
B不喜欢
C一般
三、你通常会在什么情况下购买休闲食品()
A放假在家
B聊天、看电影 C家人有需求
四、您通常在哪里购买休闲食品()
A超市 B便利店 C小卖部 D零食专卖店 E其他
五、您喜欢什么口味的休闲食品()
A酸味
B甜味
C辣味 D味 E多味
六、您喜欢什么种类的休闲食品()
A膨化类
B饼干类
C糖果类 D类
E糕点类 F坚果类 G肉制类
七、在购买休闲食品时,您倾向于哪种包装()
A盒装
B
袋装
装
八、在您未尝过某种休闲食品时,哪种因素会影响您购买(A品牌知名度 B广告宣传
C精美包装
九、您是否尝试通过淘宝、微信购买零食()
咸蜜饯C
散)
A 买过 B经常买 C没买过
十、您最近一个星期吃过几次休闲食品()
A1—3次
B3—5次
C5—7次
十一、你在购买休闲食品时重点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A牌子
B价格
C味道
十二、你每月对休闲食品的花费是多少()
A50元以下
B50—100元
C100元以上
十三、您能接受休闲食品的单价是()
A 1元以下
B 2-3元
C 4-6元
D 7-10元
E 10元以上
十三、您是否会把休闲食品当饭吃()
A会
B不会
C偶尔会
十四、您担心休闲食品的安全问题吗()
A担心
B不担心
十五、您买休闲食品时注意保质期吗()
A注意
B不注意
C偶尔注意
十六、您是否认为休闲食品会影响人的健康()
A是
B否
C无所谓
十七、您会不会为家人购买休闲食品()
A会
B不会
C偶尔会
十八、您最喜欢在什么时间吃休闲食品()
A饭前
B饭时
C饭后
十九、您选购食品时主要关心?()
A.价格
B.品牌
C.配料表
D.产品认证标志
E.产品说明
F.食品的色泽、外观等感官方面
G.其他
第三篇:休闲服装市场调查问卷
休闲服装市场调查问卷
一、问答题:
1、您在最近是否购买过休闲服饰?
A、是B、否
2、您比较能接受的休闲服装价格是?
A、100以内B、100-200C、200-300D、400以上
3、在购买休闲服饰时,您是否会受产品品牌的影响?
A、完全没有影响B、有一定影响C、有较大影响D、完全由品牌影响
4、您购买休闲服饰的主要原因是?
A、赠送礼品B、追求潮流C、一时冲动D、生活要求E、其他
5、请问您一般选择在什么时候购买休闲服饰?
A、新品上市B、促销打折C、换季打折D、节假日E、随意
6、在选择品牌休闲服饰时,你最重视哪些因素?(多选)
A、品质B、价格C、服务D、款式E、推广方式F、舒适合体G、体现个性H、品牌形象I、流行性J、服务功能性K、店铺装修与陈设L、颜色搭配及面料M、其他
7、您购买该类服装的频率是?
A、不固定B、平均一月购买一次C、平均一季度购买一次D、平均一年购买一次E、其他
8、您购买前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多选)
A、亲友建议B、媒介广告宣传C、网络资料D、现场销售人员的介绍E、以前自己使用的经验F、逛街偶尔发现G、其他
9、在选择品牌休闲服饰时,你最重视哪些因素?(多选)
A、款式B、价格C、流行性D、舒适程度
10、您最 喜 欢 哪 种 风 格 的 休 闲 服 饰设计?
A、凸现个性B、清新自然C、传统雅致D、时尚动感E、其他
11、您最经常购买的休闲服装品牌是?
A、唐狮B、真维斯C、H&MD、优衣库E、森马F、GAPG、以纯H、其他
12、您最喜欢以下哪种促销推广方式?(多选)
A、折扣促销B、赠品促销C、特价促销D、累计消费反现E、有奖销售F、贵宾卡促销G、其他
13、请问您认为选择以下哪种人士作休闲服饰的品牌代言人比较合适
A、影视明星B、歌星C、模特D、成功人士E、体育明星F、其他
14、您认为最易令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广告是什么?(多选)
A、电视广告B、户外广告C、车身广告D、报刊杂志广告E、广播F、服装展览会G、互联网广告店铺广告H其他
15、您经常使用的购物方式是什么?
A、通过网络B、逛街去实体店
第四篇:桂林旅游景点知名度调查问卷
桂林旅游景点知名度调查问卷
尊敬的女士、先生:
为了了解桂林旅游景点知名度排名情况,提升桂林旅游形象,促进桂林旅游业的发展,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与此次关于桂林旅游景点知名度的调研活动。我们将保证此次问卷所收集的信息,仅公布综合数据用于课题研究,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此次问卷调查大约需要3~5分钟的时间
感谢您的参与和配合!
请您协助我们填写这张调查表,在符合您情况的项目内填写或“√”表示
1.您的性别是?
□男□女
2.您的年龄是?
□18岁以下□18-28岁□28-38岁□38岁以下
3.您是否为桂林本地人吗?
□是□否
4.说到旅游城市,您最先想到哪个城市?
□桂林□北京□成都□黄山
其他
5.□旅行社或者旅游代理商□同学、同事、朋友等的介绍
□旅游手册、宣传画 □电视、报纸、杂志的广告或报道与介绍□旅游博览会
□互联网的广告或报道与介绍
□其他
6.说到桂林,您最先想到哪个景点?
□桂林漓江□象鼻山公园□两江四湖□印象刘三姐
其他
7.□桂林漓江□龙脊梯田□七星公园□阳朔西街□两江四湖□靖江王府□世外桃源□十里画廊□古东瀑布□龙胜温泉□乐满地主题公园□象鼻山公园□冠岩奇观□印象刘三姐□愚自乐园□大野神境□猫儿山□义江源景区□蝴蝶谷叠彩山
8.请在以下景点中排出您心目中的前十名
1桂林漓江 ○2龙脊梯田 ○3七星公园 ○4阳朔西街 ○5两江四湖 ○6靖江王府 ○7世外桃○源 ○8十里画廊 ○9古东瀑布 10龙胜温泉 11乐满地主题公园12象鼻山公园 ○○○13冠岩奇观 14印象刘三姐 15愚自乐园 16大野神境 17猫儿山 18义江源景区 19蝴蝶○○○○○○○谷 20叠彩山○排名
9.□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现代化科技
其他
10.□文化古城□落后荒芜□群山峻岭□青山绿水
11.如果有机会,您下次再来桂林希望去哪个景点游玩?(景点数目不限)
第五篇:兰州旅游景点的现状调查
兰州旅游景点的现状调查
(兰州五十一中学王晰斓何亚男730000)
【摘要】:该文是一篇关于兰州市几个典型旅游景区景点的环境污染问题调查报告,全文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简介;第二部分介绍了兰州市区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划和历史演变;第三部分主要景点介绍;第四部分分析造成旅游景点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并提出了改善旅游景点环境的可行性建议。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旅游的渴望也越来越迫切,但在景区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环境问题。如废弃的塑料袋、饮料瓶、没吃完的食品等随处可见等。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
【关键词】:兰州旅游景点现状调查建议
一、调查的目的、方法和过程简介
今年8月6日至10日,为了了解兰州旅游景区的环境污染情况,我们对五泉山、白塔山、徐家山、黄河风情线等自然旅游景点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对游客、商贩及工作人员也分别作了调查进行口头问答式调查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调查表200份。经归纳,大约95%以上的被调查者对环境表示很不满意,集中在:
1、景区环境卫生较差。
2、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员素质差。
3、游客素质不高,乱扔乱画常有发生。
4、景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约有30%的左右的游客认为对景区的宣传力度不够,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
二、兰州市区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划和历史演变
1、自然地理和行政区划
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城市,处在东经102°30“-104°30”、北纬35°5"-38°之间,市区南北群山对峙,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流而过,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多米,具有盆地城市的特征。兰州是黄河上游重要的经济中心和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的支撑点和辐射源,是我国东中部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大西北的交通通信枢纽。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集配箱转运中心。兰州属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1.2℃,年均降水量327mm,日照年均2400多小时,无霜期180天。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土地面积为13085.6平方公里,市域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3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0多万人,其中,少数民族55个,近16万人,排在前十位的少数民族依次为:回族、东乡族、藏族、满族、蒙古族、土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壮族、苗族。
2、历史演变
兰州市始建于公元前86年。据记载,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两汉、魏晋时在此设置金城县。十六国前凉时又移金城郡治于此。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废郡置州,在此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称,始见于史册。后虽然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相沿至今。
3、兰州市的旅游资源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可沿滨河路绿色长廊欣赏黄河雄姿、水车园、黄河母亲雕像、中山铁桥,并参观白塔山、省博物馆、五泉山、兰山公园等景点,郊县有兴隆山、鲁土司衙门、吐鲁沟、引大入秦工程等景点。游客来兰州,也可中转去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青海塔尔寺及天水麦积山等景点旅游。兰州市交通相对便利,中川机场辟有通往全国主要城市的二十多条航线;312等四条国道穿境而过; 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兰州旅游接待设施与服务已配套成龙,现有全市拥有星级饭店54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8家,三星级25家,二星级18家,一星级2家)。国际旅游社11家,1
国内旅游社32家,旅游车船公司3家,定点旅游商店15家,形成了完整的旅游接待网络。现已开放的旅游景区(点)64处,其中A级旅游景区16家(4A级4家,3A级4家,2A级8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8万人,间接从事旅游人数达15万多人。
兰州文化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发展,大力实施兰州大旅游圈战略,将文化旅游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战略举措,2010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88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8%入境旅游人数3.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8%。国内旅游收入62.8亿元,比上年增长69.7%,文化旅游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十二五”期间兰州市将努力按照国家把甘肃建成文化大省的要求,充分发挥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俗文化交融的优势,以黄河为载体和平台,凸显“黄河明珠、山水城市、丝路重镇、水车之都”的城市形象,把兰州建成丝绸之路精品旅游节点城市、西北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和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重点建设黄河文化主题公园,加快开发八路军办事处、兰州战役纪念场馆,改造、提升五泉山、兰山、白塔山、金城关、兰州碑林,形成黄河风情线骨干景区,力争年接待游客过百万。做大做强《大梦敦煌》、《丝路花雨》等代表性文化精品,精心创作《黄河魂》等文化旅游演出剧目,积极挖掘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加大彩陶复制、黄河奇石、微雕葫芦、黄河水车、特色景观工艺品等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加快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建设速度,扩大规模,提高层次,培育主流产品和特色服务,成为甘肃文化产业一朵奇葩。大力发展传媒、出版、演艺、策划等文化产业,重点培育读者集团、兰州歌舞剧院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不断开拓新市场。进一步放宽文化市场的准入,鼓励社会多元化资本投资,设立文化发展基金,加快培育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旅游业市场体系。
三、主要景点介绍
五泉山公园
五泉山公园位于兰州市城区南部,皋兰山北麓山脚下,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是一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闻名遐迩的陇上名胜。公园景点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有明清以来的崇庆寺、千佛阁、嘛呢寺、地藏寺、三教寺、半月亭、剑桥、中山堂等十余处古建筑共一千多间,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
五泉山于1955年辟为公园,现已成为兰州人休闲旅游的首选去处,也是来兰游客值得一游的理想目的地。园内丘壑起伏,林木葱郁,环境清幽;庙宇建筑依山就势,廊阁相连,错落有致。崇庆寺内至今保存一口泰和铁钟,此钟铸于金泰和二年(1202年),高三米,直径二米,重达万斤。金刚殿内完好地保存一尊铸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的铜接引佛和莲花基座。佛像高5.3米,围宽2.7米,重2万余斤,面露笑容,神态自然,为铜像之精品。每年春节期间圆内举办灯饰展览,公园西侧辟有动物园,有各类动物上百种。
白塔山公园
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有拱抱金城之势。白塔原为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在兰州病故的一西藏萨迦派喇嘛而建。现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间,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54年(1715年),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大寺址,起名慈恩寺。白塔七级八面,高约17米,下筑园基,上着绿顶,各面雕有佛像,檐角系有铁马铃。塔外通涂白浆,如白玉砌成。白塔山1958年辟为公园,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为三台建筑群,依山而筑,飞檐红柱,参差有致,各建筑以亭榭回廊相连,四通八达。山上原有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古称“镇山三宝”,现紫荆树已枯死。白塔山经过多年绿化,树高林密,曲径通幽。公园内独特的“黄河奇石馆”和裕固族接待帐房为别处少见,独具风格。山下为中山桥,使二者已连为一体,成为兰州旅游的必游之地。
徐家山公园
兰州徐家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兰州市城关区黄河北岸。海拔1550-1750米,为黄土梁峁沟壑地貌。总面积5.06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97.4公顷。徐家山曾多次出土马家窑型彩陶器,知其原为先民聚落。1942年夏蒋介石视察兰州,令绿化城区南北两山,当局即将北山一段命名为中正山,并选徐家山为试验点,整地植树,并于此山中峰立碑题记,碑今尚存。新中国成立后成立徐家山林场,造林绿化,建果园。1992年7月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处于全园中心的森林风景区,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1986年,甘肃省绿化委员会在该区红柳梁建纪念林,树大理石碑,碑阳镌胡耀邦题字:“种草种树,治穷致富”,碑阴镌《纪念林》碑文,载全国各地采集草种、树种,支援甘肃绿化的史实。碑南栽27个省市自治区及中南海所赠松、柏、榆等苗木,现已蔚然成林。红柳梁下为日本国鹿儿岛市“绿色遣唐使”植树访华团与兰州市民共同营造的“中日友好纪念林”。此外,该区还有“三八”纪念林、榄胜楼、香柳亭、香柳野趣等景点。徐家山后山为绿化科研区,是黄土高原干旱地区径流集水造林的重要试验基地。
兰州水车园
水车园位于市内滨河路西段,东邻“黄河铁桥”,西邻“黄河母亲”雕塑,北望白塔山公园,南近白云观,是滨河路旅游线上的重要一景。水车历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于明朝,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兰州水车,又叫“天车”、“翻车”、“灌车”、“老虎车”,园内由双轮水车、围堰、水磨坊服务室和游乐区组成,立于黄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转动;枯水季则以围堰分流聚水,通过堰间小渠,河水自流助推。当水流自然冲动车轮叶板时,推动水车转动,水斗便舀满河水,等转至顶空后再倾入木槽,源源不断,流入园地,以利灌溉。水车园再现了水车这种古老的水利机械,可以使中外游人一睹为快。尤为一提的是,以水车主体风景为依托的水车茶社,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周到的服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光顾。水车园已经成为一个集游览、观光、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
黄河风情线
兰州是一个东西向延伸的狭长型城市,夹于南北两山之间,黄河在市北的九州山脚下穿城而过。兰州人利用这一资源,因地制宜,建成了黄河风情线。沿黄河南岸,开通了一条东西数十公里的滨河路。因路面宽阔笔直,路两旁花坛苗圃,星罗棋布,林木繁茂,被誉为绿色长廊,现已成为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马路。游客游览滨河路,可以欣赏黄河风情线,参观沿途点缀的平沙落雁、搏浪、丝绸古道、黄河母亲、西游记等众多精美的雕塑;并参观中山铁桥、白塔山公园、水车园等景点。在旅游旺季,可看到古老的皮筏摆渡,乘坐橡皮艇在黄河上漂流。滨河路被誉为兰州的“外滩”,已成为人们休闲、漫步和晨练的场所。
黄河风情线就是兰州儿女献给黄河母亲的一条绿色项链,它不但使黄河变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迷人,而且日益成为兰州走向世界的城市名片。
四、旅游景点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
1、工业“三废”对旅游的严重污染
据有关方面报道,黄河风情线受到沿岸工业废水,废渣的污染,水质逐年下降,严重地影响了游人观山赏水的心情。
2、生活污水、垃圾及燃煤污染日益加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区内饭店、宾馆林立而起,由于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景区内的楼堂馆所及生活设施也随之巨增,随即带来了生活废水、垃圾粪便和燃煤等污染,使旅游区的环境质量下降,观赏价值也随之贬低。
3、游人造成的垃圾污染
游人在游览过程中,往往携带着许多简便食品和饮料,这些便携食品都有轻便包装,包括软硬纸包装、金属罐头盒、玻璃瓶和塑料包装等,游人饮食后,这些包装废物往往随手到
处丢弃,既不卫生又不雅观。丢入水中污染水源,丢弃物由于分散,收集和清扫是件很麻烦的事,特别是在较大范围的自然风景区,满山遍野根本无法收集清扫,这些废弃物长期在自然环境中难以分解和消失,以至于在景区留下各种饮料袋、包装袋等垃圾。
4、游人对文物、古迹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由于管理不得力,游人在游览区从内到外,乱刻乱画,在墙上、建筑物的柱子上、石头上、树上到处可见“XXX到此一游”、“XXX留念” 等杂乱字迹。在公园等处林木、墙体、岩体、碎石上的乱刻乱画现象到处可见。有些人对“禁止攀登”的牌子视而不见,仍旧攀登,在铜铸、石雕的艺术造型上照相;在森林风景区内众多的游人有意无意的采集花草树木,捕捉有益动物,携带录音机大放音乐,嘈杂噪声干扰鸟类的生存;烟、野炊引起山火等,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
5、旅游环保制度不完善及管理不健全
没有自己专门的旅游环境保护法,虽然在环境保护的立法上作了许多工作,但在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方面却缺乏健全管理。旅游区大多数基础建设项目,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有关手续,有是虽然办了,但没有相关部门的配合把关,流于形式。比如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30、31条规定:“刻画涂污和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尚不严重的,由公安部门或文物所在单位处理赔偿损失。”其中何谓“尚不严重”,罚款赔偿如何界定,都无法具体明确的规定,容易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加之一些旅游区没有权威性的环境保护机构,往往一个旅游区分属几个部门主管,形成旅游部门、环保部门多头领导,各自为政,互相分割的现象,不利于旅游环境保护具体工作的开展。
五、改善旅游景点环境的建议和对策
1、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全方位构建“11469”大旅游圈空间总体布局按照全省旅游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兰州区位中心优势,整合旅游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品体系。围绕“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一个重点”,整合开发“四大旅游业态集聚区”,培育“六个特色旅游小城镇”,打造“九条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全面发展。把兰州建成集休闲观光、避暑度假、商务会展、科普探险、旅游购物于一体的西北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
2、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全面提升兰州优秀旅游城市总体形象按照“丝路重镇、黄河明珠、山水城市、水车之都”的旅游城市形象定位,进一步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内外联合的营销策略和方式,开展强势宣传推介,把兰州的整体城市形象推向全国、推向世界,让国内外游客来兰观光旅游。
3、加快基础设施和重点景区建设,着力推进旅游项目深层次开发重点建设“兰州游客集散中心”、“黄河文化园”、“新丝绸之路览胜园”、“民俗风情园”、“金城关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生态避暑度假会务旅游业态集聚区”和“生态休闲产业集聚区”等项目。同时加快开发以八路军办事处、兰州战役等系列红色旅游项目;实施水车博览园二期工程建设,努力打造大兰山、大白塔山景区,使城区三大景区率先成为年接待游客过百万人次的核心景区。进一步完善、提升兴隆山、吐鲁沟、青城镇、鲁土司衙门、什川等景区的服务功能,综合开发兰山、黄河水上观赏夜景旅游项目。
4、凸显兰州地域特色,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 一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把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与建设文化兰州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文化、体育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充分利用“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读者”等文化精品的影响力,打造特色鲜明、雅俗共赏、游客喜闻乐见的演艺节目,聚集人气,拉动消费。大力推进旅游与商贸、体育、工业、农业、林业、水利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度假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商务旅游、自驾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等旅游新业态。二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着力发展以体验民俗文化和自然生态为特色的乡村旅游,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农户充分利用自然风光、文化遗产、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资源,发展休
闲度假、农业观光、民俗体验和“农家乐”等旅游产品。不断扩大乡村旅游份额,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就业。
5、强化行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旅游产业体系建设。一是加强行业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和产业素质。制定旅游购物、餐饮、“农家乐”等旅游服务标准,大力推行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严格各项等级标准的实施和评定,鼓励旅游企业开展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加强诚信建设,建立诚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制度,强化对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信用监督。健全旅游安全体系,落实安全监督和经营主体责任,完善旅游安全提示预警制度、预防检查、事故报告、应急处置、紧急救援、善后理赔、责任追究等制度。二是促进产业“六要素”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力度,增强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支持大型旅行社依托资金、品牌、规模、特许权等优势资源,走集团化、网络化的发展之路。建立以星级饭店为主体,以乡村旅舍、家庭旅馆、森林旅馆等为补充的、规模适度、档次组配合理的旅游饭店体系,促进旅游饭店品牌创建和管理模式创新,积极推进旅游饭店连锁化经营和发展,不断提高旅游饭店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开发特色食品、文化旅游商品、旅游用品等旅游商品,不断提高兰州旅游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份额,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购物环境。构建具有信息咨询、旅游预定、投诉受理、紧急救援等多功能、高质量的游客服务接待体系,为游客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提升兰州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总之,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兰州旅游要充分发挥“中心”优势,注重特色资源,把握大好机遇,提升产业品质,助推全市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文献资料】
《循环经济知识读本》 武毅孔祥麒2011.4
《甘肃省区域发展规划》
《甘肃省旅游发展规划》等
2013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