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国财政政策取向

时间:2019-05-15 11:56: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国财政政策取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国财政政策取向》。

第一篇: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国财政政策取向

《企业家天地》 2011年03期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国财政政策取向

王秀萍

【摘要】:面对2008年9月份以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必然对实体经济造成深远影响,世界经济下滑,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消费下降,我国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受到严重挑战。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简要概述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中内需不足的突出问题,运用IS-LM模型简要分析我国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从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山西省大同市城区老平旺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

【关键词】: 扩张性财政政策 政策取向 内需不足 货币政策 出口退税率 均衡国民收入 国际金融危机 实体经济 宏观经济发展 协调发展

【分类号】:F124;F812.0

【正文快照】: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状况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宏观经济总体形势。今年9月份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急剧恶化,金融危机正在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经济体传导到新兴市场经济体,从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前三季度我

第二篇: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何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何?原因 政策建议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原因

一、投资回落,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

在国际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和国内现有政策取向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仍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二、外需改善,但贡献力度有限

总体而言,外贸形势的持续回暖有赖于全球经济恢复和调整的步伐,2010年的外贸总额难以达到2008年的水平,外贸仍将处在低水平复苏的状态。

三、消费持续增长,贡献不断加大

受消费信心回升、消费刺激政策的持续、收入政策的改革以及收入绝对水平上升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超过2009年,我们预计2010年社会品零售总额增速约为17%-18%,但由于物价涨幅的提高,消费实际增长将会略低于2009年,实际增速约为13%-16%。

四、货币政策方向不变,但力度可能减弱

2010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在年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得到明确,但根据对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形势的预测,我们预计2010年的货币政策将“名松实紧”逐步渐进的退出,在调控效果上逐步回归中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政策的收紧,2010年货币政策仍然相当宽松。

五、财政收支矛盾仍突出,赤字保持较高水平

总体来看,2010年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财政赤字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我们预计2010年财政赤字仍可能维持在9500亿左右,占GDP比重为2.4%左右

第三篇: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判断及财政政策走向作业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判断及财政政策走向作业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揭示了我国经济体制和发展方式上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应与对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理解相结合,与对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全面认识相结合。财政政策在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财政政策的适时走向决定着经济形势平稳、健康的运行。当前亟需系统总结在应对这次危机的过程中,我国经济运行所显示出的基本逻辑及其深层次原因,改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改善宏观调控。本文主要从公共支出结构相关问题、土地出让金对地方政府财政的影响、评价现今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国际税收利益协调问题四个方面来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基本判断从而解决未来我国财政政策的走向问题。

关键词:经济体制、财政政策、公共支出、税收利益、宏观调控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呈偏紧态势,对我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压力,而国内发展环境总体上仍处于适度宽松状态,有利于宏观经济增长和微观经济的调整优化。要对持续两年多的偏松的货币政策进行合理调整,使其尽快回归到“稳健”状态,同时,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加快结构调整上,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

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

我国经济的总体形势是投资拉动、消费跟进、外需萎缩。由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处于负增长,投资和消费增长面临极大的压力。我国经济正夹在国内刺激计划和外需严重不足之间,今后将经济向上拉的力量会继续增强,经济已经走向回暖,这种回暖主要是内生型的。虽然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上升通道,但经济运行中暴露出的几个问题需要给予足够重视。因此,必须对既有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一)

第四篇: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评估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评估

一个由计划经济国家逐步向市场经济国家转轨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转型期需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用物价指数等经济指标这套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熟市场经济理论来衡量和评价中国经济的宏观形势,并以此为依据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虽然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但却很容易产生误导和偏差。这也就是国内学术界和理论界分歧巨大的原因所在。中国尝试运用货币政策和货币手段来干预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屡屡收效甚微和近乎失灵,最终都不得不以来行政手段解决问题,其原因就在于完全市场化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学理论,由于中国的具体国情不同,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前提条件和假设条件不一样,照本宣科的结果,不仅说明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将问题更加复杂化,陷入迷茫和争论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在经济领域,方法比结论更重要。这是因为面对动态变化的经济形势,任何结论的正确性、时效性都是相对的,只有科学的方法论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换句话说,对我们来说,精妙的分析结论是“金”,很宝贵,但往往只能用于一时一地;科学的分析方法才是“点金术”,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持久的意义。从经济周期的阶段位置方面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可以预测未来可能的运行方向。经济周期与投资周期、消费周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从经济周期中可以看出2007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均显示,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处于本轮经济周期的高点;从投资周期中可以看出与工业相比,周期性波动较小的第三产业占比下降,也使中国经济周期更具有古典经济周期的特征。与现代经济周期相比,古典经济周期波动的震幅更大。一旦经济出现逆转,很可能以较为剧烈的方式,对前期扭曲或错置的投资进行调整;从消费周期中可以看出自1998年房改以来,住房消费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的增长率在15%-45%之间波动,而且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的增长速度持续高于其竣工面积的增长速度,特别是2006年以来,出现了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的绝对量超过竣工面积的情况。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大科技投入、改善民生、稳定出口等多项政策,一揽子计划已经对遏制经济快速下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9年3季度GDP增速从1季度的6.1%及2季度的7.9%进一步加速至8.9%,全年GDP增速保8已无太多悬念。总体而言,我们认为2010年中国GDP增幅会高于2009年,估计为9-9.5%,但增长后劲不足,呈现“倒V”型的走势。至于经济政策方面,此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强调“明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明年的经济政策定下基调。但是我们认为保持政策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政策的力度和节奏需要调整,以避免明年经济过热及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现在我国的基本情况是:投资回落,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仍需改善,但贡献力度有限,包括 世界经济的复苏有利于我国出口的反弹和贸易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等因素将影响出口的改善幅度;消费持续增长,贡献不断加大,包括城市化进程为国内消费提供持续动力,收入绝对水平上升、消费刺激政策持续及收入改革政策的深化;货币政策方向不变,但力度可能减弱;财政收支矛盾仍突出,赤字保持较高水平。总体来看,2010

年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财政赤字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我们预计2010年财政赤字仍可能维持在9500亿左右,占GDP比重为2.4%左右。

在观察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上,也有很多的方式方法,下面就说一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第一,在观察分析中,我们应当注重把技术分析和制度分析结合起来:这两种

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在目前“学科细化”的背景下,由于制度分析对跨学科知识素养要求较高,国内外学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技术分析、轻制度分析”的现象。我个人认为,学界未能准确预测此次金融危机的关键就在于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技术分析上,没有对制度分析给予应有的重视。

第二,在观察分析中,我们应当注重把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结合起来:总量分

析的方法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我们对经济形势基本面的判断。我们看到,面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的社会信心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党中央国务院通过总量分析及时作出了“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这样一个战略判断,稳住了人心,统一了思想和行动,我们在观察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时,既要重数据,又不能唯数据,应把总量分析手段和结构分析手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第三,在观察分析中,我们应当注重把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结合起来:实证分

析和规范分析都是我们认识现实经济生活的重要方法,两者不可偏废。应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经济问题时,往往重在关注现实,不管价值判断,涉及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规范分析方法则是通过分析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对人们社会福利的影响,作出价值判断,涉及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在认识宏观经济形势时,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要客观分析各类经济现象,更要认真思考和实践“发展为了谁”、“靠谁发展”等基本命题,对经济行为作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准则的价值判断,从而使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更加具有理性价值和人本意义。

第四,在观察分析中,我们应当注重把经济分析和社会分析结合起来:经济从

来不是社会生活中的独立领域。最近,进入21世纪以来,近40%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非经济学领域,不过,如果深入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绿色经济迅速发展的动力并非来自经济领域,而是来自环保与政治力量的双重强力推动,这是因为如果按照完全自由的市场选择,低碳经济在现阶段很难形成规模。因此,我们在观察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时,不能“就事论事”,不能只算经济账,而应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丰富而具体的社会生活。各级青联组织和广大青联委员要深刻认识和理解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不能简简单单地就事论事,依赖某个经济指标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政治因素,地域环境,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与走向,中国的社会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同作用。

中国的奋斗目标和理想是民族崛起和实现强国梦,那么在宏观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客观实践过程中,完全西化就是十分不足取的,一定要采取“扬弃”的态度。世界的发展,向全球化和不断的加深加大社会分工的方向演变,中国一方面要在世界大分工中找准找好自己的位置,同时,国内的分工和细化也要同步进行。要同时发挥宏观与微观两个积极性,解放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束缚。充分发挥市场手段和计划手段的各自优越性,保障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健康。

第五篇:从财政政策分析当今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

从财政政策分析当今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

2005年 – 2008年:稳健型财政政策

2004年12月3~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05年调整财政政策取向,由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向稳健财政政策,即“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控制赤字,就是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但又不明显缩小,松紧适度,重在传递调控导向信号;调整结构,就是要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结构;推进改革,就是转变主要依靠国债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在保证一定中央财政投资的基础上,适当调减国债项目资金规模;增收节支,就是在总体税负不增或略减税负的基础上,严格依法征税,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同时严格支出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006年是实行稳健财政政策的第二个年头,着力点有所侧重,更多的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透视公共财政。

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财政支农的力度加大;

二是科技投入资金规模加大,鼓励自主创新;

三是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加大。

2007年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是继续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基本定位仍然是稳健的财政政策。

2008年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着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并加强与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与配合,把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和促平衡有机结合起来,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为保持我国在2009年经济能够平稳较快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将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

具体做法是:

一是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加强重点建设;

二是实行结构性减税,预计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5000亿元左右;

三是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

四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

五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2010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2009年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中国经济实现了企稳回升,由“前低”顺利转入“后高”。所以2010年,在美国经济减速、日本经济下滑等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的大环境下,我国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着重于五项重点。

一是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与调整结构结合起来,在巩国内经济回升基础的同时,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点调控的优势,大力支持推进结构调整,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重点行业、企业科学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设。

二是更加注重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切实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把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结合起来,将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财政调整收入分配的职能作用,促进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引导消费的财政政策要加以完善,增强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三是更加注重和保障民生,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财力配置,集中财力办大事,把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并根据社会事业发展的规律和公共服务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财政保障方式,重在制度和长效机制建设,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同时,大力压缩公用经费等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

四是更加注重深化财税改革,切实增强财政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把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结合起来,不断深化财政体制、税收制度、预算制度和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进一步规范专项转移支付。五是更加注重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绩效。把加强财政调控、深化财税改革与加强财政管理结合起来。保障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一级财政职能作用的更好发挥,牢固树立现代财政管理观念,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促进财政持续健康发展,密切跟踪政策的实施情况,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监督分析,及时完善相关的措施,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和监督,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财政风险的意识,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完善债务和融资管理制度,努力防范和化解潜在的财政风险,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积极推进预算公开,建立健全规范的预算公开机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我国今年的经济形势仍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加上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效益,使得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GDP稳定增长,外需依赖度减弱,市场物价平稳,企业效益明显,国际收支状况良好,货币供应量增长适当,国内市场销售比较活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

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总体运行状况较好,经过努力,全年经济增长的目标也会如期实现。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社会总供给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经济发展和需求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3个方面:

1、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政府行为,市场机制的内在推动力不足

从出口、消费和投资三大需求驱动经济增长的因素看,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即主要靠政府政策性投资行为的推动,市场机制的内在驱动因素较少。政府行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具体体现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充足的国债资金对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着较大的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上年同期 15.1个百分点。

其中:

一是国债技改投资贴息措施的实施使国有企业更新改造投资大幅度增长,更新改造投资增长了 26.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了 4个百分点;

二是住房分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继续刺激房地产投资的持续高速增长,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了 28.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 5.8个百分点;

三是基本建设投资大幅增长。上半年基本建设投资增长了 11.8个百分点,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 5.2个百分点;

同时,西部地区由于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驱动,上半年投资增长了 28.8%,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高 10.5和 11个百分点。

这些状况一方面说明政府主导型的投资增长格局仍未根本改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经济增长对政府政策性投资的依赖过大,社会投资明显不足。如果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政府政策性投资而脱离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一旦将来国债投资下降,民间投资却未能及时

启动,我国经济增长将后劲不足,难以形成高质量持续增长的态势。

2、外贸进出口呈减速趋势,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

从目前我国的贸易状况看,今年出口增幅下降已成定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明显减弱。

外贸出口增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4点:

一是受世界经济减速的影响。

二是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减弱。

三是加工贸易分类管理办法不完善,深加工结转政策不明朗,对加工贸易出口影响较大。

四是我国的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等传统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其主要因素是东南亚、日、韩等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汇率大幅贬值,今年 6月与去年同期相比,贬值幅度大多在 15- 30%,使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相对处于劣势。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今年下半年的出口增长,而且将成为今后我国出口增长的一大“瓶颈”。

3、通货紧缩的状况没有大的改变,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

今年上半年,我国的内需增长虽比较平稳,但国内市场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是由政策调价和国家石油价格上涨等因素所致,市场供求关系的自发性作用不明显。目前绝大多数的工业产品仍供过于求,价格继续走低。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社会总供给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短期内我国工业消费品市场的价格增幅难以止降回升,工业消费品生产能力过剩的状况短期内也不会得到根本改变,从上半年国内市场消费的走势来看,消费品市场比较活跃主要也是政策性因素的作用。而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一是上半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虽然增长 5.3%,但增速比上年同期还是有所回落。

二是城镇居民消费倾向没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表现在:

(1)城镇就业压力增大,结构调整使下岗职工人数继续增加。上半年在岗职工同比减少 506.2万人,下岗职工人数继续增加。

(2)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引起的不确定因素使居民的安全感下降,造成居民预期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加。

(3)由于城镇居民贷款买房和教育等方面开支的加大,使大多数城镇居民消费潜力空间缩小,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下降。

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扩大。因此,有效需求不足仍是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加速经济发展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政策措施

1、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调整投资结构

国家在投资中应坚持总量控制,坚决遏制重复建设,扩大国债刺激需求的作用,增加国债贷款贴息的使用范围;加快调整投资结构和财政资金(国债)的投入使用方向,使投资重点向 8个方面转移:即从基础设施向产业升级转移;从扩大投资向扩大消费转移;从投资城市向投资农村转移;从提高国家公务员的收入向提高农民收入转移;从减轻工业负担向减轻农业负担转移;从支持国有大企业向扶持中小企业转移;从政府直接投入向培育市场机制转移;从短期投资效应向长期投资效应转移。

2、进一步扩大内需,重点扩大消费

首先应加快出台鼓励消费的政策,加大消费信贷对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培育汽车、旅游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其次应加大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尤其是加大国家二次分配的调控力度。通过税收调整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加快增加下岗职工等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第三应加速完善社会保障功能,加大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支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专项国债,实行社会保障资金国家统筹,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向贫困地区、低收入群体倾斜,以使国家有限的社会保障资金产生最大的消费增长效用。

3、加快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一是改变政府财政收入空前膨胀,增速居高不下的特点,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二是扭转政府财政支付集中于参与经济投资和自我消费的局面,提高教育、卫生、社保、环保等方面的投入;

三是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税率,建立合理的减免退税制度,扩大中产阶层在社会中的比例;

四是增加对畸高收入群体的税收,将其作为用税收杠杆来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重点。

4、加大对出口企业和产品的支持力度,促进出口快速增长

应进一步调动出口企业的积极性,采取有力的短期措施刺激出口的增长,尤其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传统劳动密集型大宗商品的出口应实行特殊的出口鼓励政策,不仅要加大出口退税的额度、加快出口退税的进度,同时应加大对出口信贷的支持。

5、促出口

在社会保障和医疗改革等公共福利政策还处于改革摸索的情况下,经济由出口导向向内需驱动的转变无法一蹴而就。所以政府在扩内需的同时,在促出口方面同样需要有所作为,以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和缓解庞大的就业压力。

一是近期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以保持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二是继续运用信贷、外贸基金等多种手段,为企业降低出口成本,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克服隐性贸易壁垒,支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出口,加快专本外贸发展方式,同时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帮助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不断的开拓新兴市场贸易。

6、加大扶持中小企业的力度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的极度短缺已严重制约了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国家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调动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满足中小企业的正常贷款需求。

结束语

可以看到的是,在经过这次的经济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在短期甚至中期内都不太可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这会使世界经济重新确定在一个新的均衡点上来。

而如何面对国际经济形势?如何把握未来十几年的经济机遇?如何加快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断推进社会体制的改革、文化体制的改革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以实现更深层次的改革突破和发展创新?等问题,也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也必须解决的问题。

如今的世界经济形势,给了我们中国再一次崛起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同时也给我们来带了更艰巨更深层次的挑战,我们应当抓住机遇,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经济管理系

工商管理 0916401-01

xxx

下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国财政政策取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国财政政策取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徐策2010-11-26摘 要: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态势,经济减速趋势有所放缓。但由于国内外环境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宏观调控的......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一、宏观经济减速趋势有所放缓进入2010年,宏观经济由刺激政策作用下的快速回升、逐步转向自主稳定增长,经济增长出现预料之内的减速,符合宏观调控的基本方向。从8月份数据看,工......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浅析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浅析一、全球经济维持异常低迷的复苏状态。 全球经济活动减弱并进一步失衡,市场信心近期大幅下降,下行风险逐渐增大。在结构脆弱性尚未得到解决的背景下,国际......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摘要: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物价总体可控,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总的看,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是好的,但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旧复杂,不确定......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策取向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策取向2003年工业生产增长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居民消费继续扩大;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各项改革也有序推进,促进了......

    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首先,今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得的显着成效,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并不断充实完善了包括两年中央新增投资 1.18万亿元带动......

    结合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论述货币政策

    结合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论述货币政策针对中国宏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指的是通货膨胀),国家提出要防止经济发展由过快转为过热,以及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全面上涨的......

    关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

    关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 ]当今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长期波动和低速增长时期。考虑到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欧洲债务危机恶化等不利因素,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应致力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