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改革纲要(山香版)
新课程改革背诵纲要
(山香教育版)
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概述
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时代背景)
(一)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二)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二、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社会背景)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三、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的发展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原因在于
(或:片面追求升学率会造成哪些后果?):
1.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
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2.传统的应试教育实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我国现今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
(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
(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3)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
(4)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5)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6)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及甄别、选拔的功能;
(7)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四、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二)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这次课改在强调国家发展需要的同时,注重把学生当做国家和人类社会未来的主人,因而非常重视学生的发展,因为这不仅是发展经济和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课改除了重新厘定课程目标之外,还对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其组织方法、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涉及“课程”的几乎所有方面加以改革。
第二节 新课改的目标
一、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与根本任务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改革要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为指导,面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根本任务:面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新课改的六项具体目标★ ★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
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 的过程。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
学课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三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级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新课改的发展趋势★ ★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二)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促进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四)加强课程综合化。
(五)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六)课程法制化。
第二章新课程理念
第一节 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
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促进课程的适应性和管理的民主化,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二)重建课程结构和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
(三)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基本涵义如下:
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2.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
3.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1)基础教育课程确立了新的知识观
(2)基础课程教育强调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
(3)基础教育课程构建发展性的评价模式。
第二节 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
一、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 ★ ★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中的核心特
征。其内涵包括:1.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2.教师是学生人生的领路人。要求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康品德形成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引导学生向更高目标前进。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最终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要求课程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
(一)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二)对待教学关系上,新工厂强调帮助、引导。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在此,引导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启迪与激励。
(三)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依据教学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形成和培养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四)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三、我国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特征 ★ ★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心理相容、教学相长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热爱学生,关系学生的成长。
3.民主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益。
4.提高法律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5.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6.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缩短与教师角色之间的差异。
第三节 新的教学观
一、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 ★(教学目的)
(一)教学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二)教学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
二、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
三、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
第四节 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 ★
(一)自主学习
1.概念: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学生自主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
2.特点:(1)是一种主动学习
(2)是一种独立学习
(3)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
(二)探究学习★
1.概念:也称发现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依托的学习,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
2.类型: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
3.特点:(1)问题性(2)过程性(3)开放性
(三)合作学习★ ★
1.概念: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学习方式。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
2.特点:(1)互助性(2)互补性(3)自主性(4)互动性
3.意义:(1)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创造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2)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
(3)能够使学生不断反省,不断提高。
二、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 ★
(一)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应对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
(二)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
(三)独特性
(四)体验性
(五)问题性
第三章 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概述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
概念: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
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 ★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相对于学科课程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经验性学科。
相对于分科课程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整体性。(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二)实践性。
(三)开放性。
(四)生成性。
(五)自主性。
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的原则
(一)正确处理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二)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主体的关系。
(三)课程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四)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五)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四大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六)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节 信息技术教育与多媒体教学
一、信息技术教育
是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促进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
1.促使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
2.利于转变教师角色。
3.使教和学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4.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二、多媒体教学
(一)概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结合传统手段,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的形态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利弊
优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可以形象、方便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可以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缺点:颠倒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大容量导致教学重难点模糊不清;盲目利用,浪费教学可用资源; 不顾实际强求使用多媒体。
(三)上好多媒体课的方法
1.紧扣教材重点,有的放矢。
2.个性突出鲜明,富有创意。
3.适度的艺术性,激发情趣。
4.讲究画龙点睛,适度动用。
5.信息量适度,以学生为主。
6.交互设计合理,智能性好。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纲要(信息技术学科)
一、指导思想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 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触信息技术、体验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信息技术去学习、探索知识的奥秘,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课程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常识及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体会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信息技术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2、能够具有一定的信息获取、加工、表达的能力。如因特网的基本操作;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简单绘画;简单的文字处理、多媒体作品的制作的方法。
3、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合理规范的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爱护公物,遵守纪律的良好品德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能初步运用已学习、掌握的信息技术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三、课程内容
1、信息与计算机常识
本模块主要由认识计算机的主要设备、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发展,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日常中的应用等内容组成。
2、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本模块主要由启动和关闭计算机、认识与使用鼠标、键盘与键盘的使用,指法和英文打字三部分组成。使学生学会操作计算机的正确姿势、基本操作步骤、熟悉键盘、逐步形成正确和比较熟练的键盘指法,让学生终生受益。
3、WINDOWS 的初步使用
本模块主要由初识WINDOWS、窗口的基本操作、文件的简单操作三部分内容组成。让学生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作用,学会Windows窗口的基本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的简单操作。
4、用计算机画画
本模块介绍使用WindowsXP的画图软件进行画图。教学内容:包括认识“画图”程序,学用基本画图工具,画图的技巧与组合处理,创作画画。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并与美术整合,学会使用画图软件对图画进行编辑、组合处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综合运用画图工具画画的技能。
5、用计算机处理文字
本模块主要由使用WPS 2003输入中、英文和标点符号,输入文章、编辑文档、制作表格和电脑小板报制作四部分组成。
6、因特网的简单应用
本模块由认识因特网,上网浏览、收集信息,网上搜索、保存信息,使用电子邮件和使用网络开展主题探索学习五部分内容组成。
*
7、多媒体作品(选修)
本模块由认识金山演示、建立演示文档,插入图片、加入背景音乐,动画设置和演示播放四部分内容组成。
四、教学实施建议
1、把握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正确理解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明确教学目标,重视基础年级的教学,抓好基础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为整个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该正确区分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哪些目标应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实现,哪些目标则在某一阶段仍至整个小学阶段才能达成。例如,有些操作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在不同的年级分别作出要求,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2、加强教学的整体规划
要加强教学的计划性,把握好课程的重点,合理分配课时,结合小学学生的初始能力、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处理好教学内容,使教学有序高效推进,要结合学校的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实际进一步对课程的内容选择、调整、深化、拓展,重组教学内容,开发、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教学总体安排
认识计算机4课时
WINDOWS的初步12~14课时
用计算机画画16~18课时
用计算机处理文字16~18课时
因特网的简单应用10~20课时
*多媒体作品5~7课时
3、树立新课程的教材观
要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教师要钻研教材,深挖教材内涵,正确把掌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研究突破教学难点的教学方法和措施,结合学校现状合理处理教材。
4、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优化课堂教学
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验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把握各种课型的特征,合理选择、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切莫把“任务驱动”当作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唯一教学方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措施教
学方法,保证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教师要及时做好点拨、归纳、小结,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水平。要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
五、课程评价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现评价的诊断、反馈、调控等功能。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应在教学设计阶段即对学习评价进行设计,使评价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于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要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同时关注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应针对不同评价内容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业评价的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业评价应结合学科特点,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又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
过程性评价:主要通过观察对学生在一学期中参与学习过程的情况及表现做出评价。内容包括:出勤、课堂纪律、练习完成情况、思维状态,以及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进步幅度、与人合作的意识等情感、态度等因素。评价主体,从只强调教师评价到注重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小组评价。利用学生互评、小组互评等发展群体合作技能,由只注重对个体学习的评价到注重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或协调工作的结果,利用学生自评发展学生对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评价信息的搜集,从一次性的总结性评价转变为使用档案袋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取样。将档案袋作为教师评价的基础,作为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将档案袋作为与家长、社会及其他相关机构沟通交流并组织多主体评价的基础。
终结性评价:是在某个学习阶段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检查。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应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三方面去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内容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常识等;基本技能主要考查内容为:中英文输入、窗口操作、文件(夹)管理、文本编辑、简单表格制作、信息的搜索、保存和处理等;综合运用主要考查内容为:让学生根据要求运用画图、金山文字或金山演示等软件制作主题作品。在考查命题的内容应结合实际,尽可能地贴近真实生活。考查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能力。
(2)学业成绩的评定
①学业成绩,建议过程性评价成绩占40%,终结性评价成绩占60%,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②过程性评价成绩可根据学生的表现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的成绩综合评定。③终结性评价分为知识与技能和主题作品制作两部分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可安排在期末堂上一课时内完成,成绩由教师评定。主题作品制作应注意主题开放,内容要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允许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成绩可根据实际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和教师等根据一定的标准及比例共同评定,以体现多元评价主体的发展性评价观点。
(3)注意事项
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评价信度和效率。如通过电子档案袋保存学生练习,为整个学期的表现性评价提供评价依据。
终结性评价不能只强调机械记忆,应允许学生在开卷、开机的状态下完成。
评价结果的解释和分析:从单一归因到多维度归因,从学生多种能力和多个维度对评价结果进行解释,重视学生的潜力,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发展和展示各种能力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结果对教学进行调控,重在实现“以评促学”的目的,而非仅是甄别。
六、努力创设新课程实验的保障条件
1.建立课程资源的汇总、筛选、开发与使用指导,形成资源共享机制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开发时要注意下列事项:
(1)信息技术教材是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
分析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要引导教师主动积极用好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资源。
(2)建立学科教学资源库,形成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教师要注意做好教学资源的开发、积累工作,把经过教学实践检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设计、辅助教学软件、网上教学资源、学生作品等进行积累、整理、保存、交流、共享,逐步建立起学本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资源库。以会员制方式,组织教师把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课题研究成果、课件、教学资源包、测试题、试卷、学校本课程资源等,可放在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网上供教师们下载、参考使用,形成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3)根据教学需要,对已有课程资源进行二次开发
对已有课程资源,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二次开发,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运用,使之有利于解决重点难点,有利于拓展。
2.加强教学管理——课程管理制度、教学设施配备、实验与活动的组织。
信息技术教学要纳入学科教学的。教学督导要检查学校执行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的情况,各年级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与教学管理的情况。学校计算机教室的软、硬件条件是否达到课程开设的基本要求。要把以上情况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的评估范围。市、区教研室和学校教导处要建立检查信息技术教学设施配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上机实习和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开展的机制,发现问题及时与学校研究解决。
评价改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要努力建立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以评价的改革保证课程改革在信息技术学科顺利落实。
我市小学信息技术学业质量监测实行市、区(县级市)、校的三级管理。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为目的的表现性评价,主要由学校负责实施,区负责指导和抽查。以检测目标达成度为目的的水平性评价,由学校、区共同负责实施,其中学期、学年等考查由区提供考查指导意见和样题,由学校命题并组织考核实施;学科竞赛,一般由市负责命题并组织市一级竞赛实施,区负责区一级的竞赛。
建立全市性小学信息技术学业成绩上报和专项测试制度,是质量监控的重要管理措施。它通过对我市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质量检测,及时反映教学中存在问题,以便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控。
①学生学期考查成绩
小学阶段的毕业水平考查,由市、区指导,学校命题,学校自行实施考核。各校测试后要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指出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经区汇总后将全区的情况上报给市教研室信息技术科。其他学期的学业考查命题和成绩分析工作由各学校自行安排,考试结果向区教研室信息技术教研员。各校成绩统计结果不对外公布,不进行排队。
②专项抽测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掌握熟练的基本技能是全面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其主要考查内容为:中英文输入、窗口操作、文件(夹)管理、文本编辑、表格运用、信息的搜索、保存和处理等。全市性的专项抽测,一般一个区只选择一个项目由部分学校的一个年级部分或全部学生参加抽测。
抽测工作由市、区负责命题,学校实施。抽测的年级和具体内容在学期初公布,抽测的学校在测试前一个月前公布。
3.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条件,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⑴ 形成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相结合的继续教育系统
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组织参加新课程实验的老师进行岗前培训,以专家讲座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通识培训、新教材培训,让教师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掌握新教材的特点和教学方式等。
培训形式应多样化,如通过讲座、课例研讨、现场展示、专题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内容应全方位,包括现代教学理论学习、教材教法培训或专题技术培训、教学技能、教育科研培训等。
培训对象应分层次,骨干教师以教育科研、教学专题研究为主,新教师以对新教材、课程学习研究和提高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设计能力为主。
⑵ 构建区域教研与校本教研有机互补的教研体系
要构建市、区、学校的三级教研网络。
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心组负责市一级的教学专题研究工作和教研活动的组织,对各区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教研工作宏观指导,促进区际的教学、教研交流。
各区教研室、教研会要做好区教研规划、学期工作计划和总结,负责具体指导区所属学校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教研工作和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指导以学片或学校为单位的集体备课、课例研讨等教研活动。组织区一级的专题教学科研工作。
学片与校本教研。因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较少,制约了校本教研的开展。在学校除了以本学科
教师的集体备课外,还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吸取可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利元素。学片教研由学片负责人组织,以课例研讨、集体备课和片内教学经验交流为主,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学片的老师开展教育科研专题活动。
总的来说,以区、学片教研为主,以中心组为核心展开,教研工作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从学生成长、教师提高、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使教研工作植根并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⑶ 通过开展教育科研引领新课程实施
1)重视教育科研培训,增强基层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识,普及教育科研的知识与方法,提高教师开展教育科研能力。
2)教育科研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达到科研促教的目的帮助教师逐渐形成“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意识,从积累教学案例、教育随笔、教育博客开始,慢慢涉猎教育科研,以科研求突破。
⑷ 倡导教师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第三篇:改革纲要
《人民法院第一个五年改革纲要(1999-2003)》
二、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的基本内容
13、加快裁判文书的改革步伐,提高裁判文书的质量。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对质证中有争议证据的分析、认证,增强判决的说理性;通过裁判文书,不仅记录裁判过程,而且公开裁判理由,使裁判文书成为向社会公众展示司法公正形象的载体,进行法制教育的生动教材。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2004-2008)最高人民法院
法发[2005]18号
6、继续探索民事诉讼程序的简化形式,在民事简易程序的基础上建立速裁程序制度,规范审理小额债务案件的组织机构、运行程序、审判方式、裁判文书样式等。
《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的通知
法发〔2009〕14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
24、加强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化在人民法院行政管理、法官培训、案件信息管理、执行管理、信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尽快完成覆盖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业务信息网络建设。
(五)健全司法为民工作机制
25、加强和完善审判与执行公开制度。继续推进审判和执行公开制度改革,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提高司法的透明度,大力推动司法民主化进程。
研究建立裁判文书网上发布制度和执行案件信息的网上查询制度。
第四篇:新课程改革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2012年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预测题(新课改)
一、填空题
1.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构主义课程以美国的_______为代表。
3.根据课程管理和设置的要求,把所有课程分为_______和_______。
4.国家制定的是教育目的,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是_______,到课程工作者所要确定的是_______。
5.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是_______。6._______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7.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_______。
8.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_______。
9.课业及进程是指_______。10._______最早将课程编制引入课程评价。11._______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模式。
12.美国的加德纳提出了_______,为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1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______________。
14._______是在课程编制或课程实施之前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被成为“过程评价”,_______被称为“结果评价”。
15.2001年6月______________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开始。
16.从课程管理的角度看,课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课程理论上,偏重能力的是_______,偏重知识的是_______。
18.课程设置的最终表现形式是_______。
19.课程设计所形成的文件称为_______。
20.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终要体现科学教育与_______相结合。
21.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主要有_______、赫尔巴特、斯宾塞。
22.新课改下,小学阶段以_______课为主,初中阶段设置_______课程。
二、简答题
2.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3.简述国外课程改革的基本特点。
4.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临沂山香咨询电话:***1QQ客服:126483546
3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5.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6.简述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
7.简述新课程下的学生观。
8.简述如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
9.简述课程计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2012年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预测题(新课改)答案
一、填空题
1.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 教材/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 教科书 2.布鲁纳 3.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4.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5.教育目的 6.课程实施 7.教材/教科书 8.课程计划 9.课程
10.泰勒 11.发展性评价 12.多元智力理论 13.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4.诊断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1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16.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17.形式教育论 实质教育论 18.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19.课程标准 20.人文教育 21.夸美纽斯 22.综合 分科与综合二、简答题
2.(1)社会发展水平
(2)科学文化发展水平
(3)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3.(1)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
(2)强调加强基础
(3)重视智力开发、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4)重视个别差异
(5)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活实际的联系。
(6)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加强国际交流相辅相成。
4.(1)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强调教师是潜力无穷、持续发展的个体。
(2)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
(3)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和合作者。
(4)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具有发展的自主性。教师的自主发展强调的是发展教师个体的个性和特长,使个体的潜质充分发挥出来。
5.(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9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本次课程改革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妥善处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
6.P27
7.(1)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8.P
539.(1)体现课程结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原则。
(2)体现基础性与多样性原则。
(3)体现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4)统一性、稳定性与灵活性结合原则。
新课程改革知识要点
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
二、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
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
1、导入技能;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明确意图、进入交流。
2、语言技能;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语调、语义交流信息。
3、板书技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4、教态变化技能;活跃气氛、增强情感、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5、演示技能;促进感知、变换信息通道,增强交流效果。
6、讲解技能;了解事实、形成概念、掌握原理和规律,认识交流本质。
7、提问技能;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馈、改善交流过程。
8、反馈强化技能;调控教学、强化学习,巩固交流成果。
9、结束技能;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形成系统,结束交流。
10、教学组织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交流顺利进行。
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四、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1、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2、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
3、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4、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时间的功能。
六、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七、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八、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
1、服务。
2、调控。
3、反思。
4、合作。
九、新课程下如何备课?
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
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
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
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
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
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发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是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发现”,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比较高的境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应该有长期的、自觉的意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个体在自学中所产生的观点或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哪怕学生只发现一点点,也应予以鼓励,同时要尊重学生,增强其信心。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强求标准答案。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要全盘否定,要对敢于表白自己观点的勇气予以肯定。学生自学发现后,还要继续鼓励他们“讨论再发现”。因为通过讨论,学生有辨析,有补充,发挥了群体力量,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发现,促进了集体智慧的发展。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一次又一次的补充和辩论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入了。学生在经历了多次的锻炼后,也会逐渐地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十一、如何实施作业个性化?
1.留因材施教的作业。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留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按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
2.留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留作业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注意给学生留落实训练点的作业,做到训练到“点”,落实到“点”,减轻学生因重复训练而带来的心理、生理负担,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学习、发展,更好地发展其个性。
3.留谈学习方法的作业。当学生领会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后,可试着布置一些谈学习方法的作业。第二天,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以小组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议一议。这样,能做到举一反三,相互启发,教学生会学,使学生终身受用。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写”,增多学生的“说”,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留想象作业。当今课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培养想象能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想象力。
十二、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1、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
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予评价和反馈,能有效地改变评价过分偏向终结性的现象,也有助于实现评价的个体化,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重要途径。
(1)、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
(2)、利用成长记录等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
(3)、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期末考试在期末成绩中各占一定比例,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的结果,体现形成性评价。
2、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关注对非学业内容的评价。
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4、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将评价与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
5、注重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
6、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十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关注哪些方面?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注意八个“关注点”:
1、关注学生的潜能。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2、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
3、关注弱势群体。
4、关注评价中的“无法量化”或“不确定”的内容,尤其要关注德育中的道德评价和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5、关注“违规事件”。
6、关注对学生的“无意伤害”。
7、关注教师自身的行为效应。
8、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反评价因素。
十四、激励性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客观性原则。
2、指导性原则。
3、探究性原则。
4、情感性原则。
十五、在新课程评价理念下,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
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作为好课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1、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2、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
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交流是单向的。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是多向的,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3、应该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和充足的时间。
教师要用好教材,但不是只教教材,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与教材中的问题相联系的学习材料,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小组中交流的时间,交流后整合的时间,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学生的主动学习,师生的互动常常会流于形式。
4、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的知识;②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②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化了的问题;④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⑤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这些方面,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练习是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情况的。
5、应该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抹杀。
6、应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即培养反省认知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今天学的这些知识之间有何联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生成性问题的思维过程,不惜打乱、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第五篇:新课程改革
我县新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实验中学课改是教育本质的一次变革,实施新课程是一种必然。高效课堂是新课改以来提出的新时期课堂教学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我校的高效课堂是“五步三查”教学模式,自2012年秋季开始实施,经过中国教师报李炳亭主任、县教育教研室、学校老者研室三级培训后,我已经初步掌握要领,并在课堂中贯彻执行。虽然收获颇多,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遇到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预学的环节内容变化大,形式更多样
以前的新课,学生基本上就是读书,勾画,做题填空等简单形式的预学,更利于学生展开独学、对学和群学。今天的课是单元复习课,内容难度比较大,既要整体梳理一遍教材,又要梳理单元检测题试卷等,更为艰难的是,这种复习课本来上的就不是很多,为此同学们表现出了许多的不适,在合作上大家没有了往日的默契。昨天的数学课上,我也非常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因为刚上完了必修课,今天就接着复习,同学们在梳理教材时有了难度,在小组内部分工上,比过去的协调也增加了难度。
二、展示环节有所变化
首先,展示什么内容,比过去有所变化。过去是展示自己小组最拿手的成果,是首先要展示自己小组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接着是小组互相解决问题,展示成果。这样的课堂设计学生有些不太适应,所以,该哪个小组出场展示呢,学生们就出现了混乱。当学生出现这个问题时,我没有及时进行纠正。我怕纠正太多,学生更无所适从,希望他们在课后的反思中能够理清思路,留待以后的课上改进。
其次,怎么进行展示,比过去有所变化。为了增强学生对疑惑问题的记忆深刻和关注,今天要求大家把问题板书呈现在黑板上,过去是以说代替写。今天在写上,大家有些不适应,而且对于时间的把控不够好。多数学生没有写过这么大量的粉笔字,甚至为了板书美观,好几个同学都擦了又写,写了又擦。怎么样写好,怎么样板书,今后这些内容我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培训,这也是对学生的一个挑战。单元复习课,更应该落实到善于归纳,善于理清思路和结构来学,落实到笔记是一个关键,这也是本节课要求学生板书呈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衷。
再次,展示过程中学生灵活性不够。今天的课堂,学生灵活反应不够好,没有及时对相同类型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寻找其共性,这些是新授课中少有的。我想,这和老师的调动及氛围的营造不够有很大的关联,今后要加以改进。
三、评价环节有变化
经过三级培训的学习,结合学校情况和学生情况,我们将过去单一的评价方式变为复合的评价方式,即采用参与度和结果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价。所以,过去我们对学生的参与 只停留在口头表扬的层面,从来不给予加分。今天,要考虑参与度加分,我自己首先就感觉有些不适应,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激励、情感氛围等营造的不够。
在这些变化中,我们也许有很多的不适应,我想慢慢会好的。
当然,今天的课也有一些是没有变化的,但教学中,却无形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展示环节的走样。本学期,我们都是按照学校制定的“五步三查”教学环节进行的,即展示小组成果――接受大家质疑――修改完善并归纳小结――欣赏评价的环节进行,今天第二个小组的展示就出现一些混乱,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当时的教学处理有些急躁和粗糙,还没有和学生交流,不知道是否是因为一个学生代表小组展示成果不适应。也许更习惯的是小组全体上台,这样大家心里没有那么慌张,相互有提醒,能够更好地进行展示。第二,反馈环节 的处理不果断。今天的复习课,实际上是可以不超过规定时间的。一方面是展示环节的调控不太恰当浪费了时间。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展示过程,了解复习的把握程度,可以灵活处理最后还是否需要反馈与评价。第三,师生的沟通不顺畅。过去的课堂总是春风笑语的,今天我满脑子里想的都是五步三查,抓紧时间,及时了解学情,学生心里想的是怎么在小组中参与展示。我感觉师生的精神面貌没有激发出来,相互之间的和谐、互动缺乏温度,所以整个课堂的激情不够,感情不够,也影响了学生的发挥。我个人的体会是,尽管老师要少说,可老师仍然是整个课堂的情感氛围营造的主要源动力。
在这节复习课中,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我需要以后加以改进,也需要理加多的学习。同时,我也有所收获,从这方面来讲,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相信学生,是解放教学的基本前提。本学期,我们在导学案的编制上就不断地渗透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如标注A、B、C三级训练题。今天的复习课导学案编制,为了避免老师的交代不清楚,学生了解不明确,考虑到复习的内容多。所以,重点解决了学生的行为要求。我觉得今天的导学案更像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课前,课中,老师基本上没有花时间来啰嗦“现在你们干什么,怎么干”,相信学生的结果是,大多数同学还是能够按照要求去学习。
2、从形式上来讲,五步三查的环节基本完成。在学校课堂改革的固模阶段,我觉得自己是严格按照五步三查的要求,亦步亦趋,努力探索怎么样落实教学预学、展示、反馈三环节及五步的。上完课后,自己总的感觉是,五步走完了?探究课上了?形式的问题似乎容易解决,内在的问题只好慢慢摸索前进。
3、3、控制冲动,凡是传统课堂的不当做法先放一放。我觉得对自己来说对有些问题的传统做法,自己是想方设法地控制自己停止不说。比如按照过去的思路,复习课一般是把知识结构梳理梳理,把重难点、易错点、常考点以及各种题型归纳归纳,很多时候讲得学生一愣一愣的,讲得学生对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问题是,老师讲完了,学生真的掌握了吗?而且,一节课不够老师讲在今天的课堂上,学生没有提填空题的问题,就真的没有问题了?按照学生的问题学生找,学生的答案学生发现的原理,像今天的课堂,我该什么时候插入其中了解学生对填空题把握的真实情况,甚至怎么样“引导”、“点拨”?我当时真的还没有考虑好,也没有寻找到适当的时机,也就控制了冲动,没有采
取贸然行动。
总之,我认为在“五步三查”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应通过各种形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为了提高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我需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对以上问题加以认真解决,这是我今后教学需要更加认真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