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下乡感想之调研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感想之调研篇
转眼之间,今天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回想这过去的几天时间,我们的团队在每天的早上给同学们上课,下午就利用空闲的时间到附近的村子进行调研工作,我们这次调研的方向主要是新农村建设。这次调研活动,让我明白了实践的重要性,作为一句大学生,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呆在学校,很少有机会真正的去接触外面的世界,真正的去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些情况。在调研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我们从没遇到过的事,遇见过的人,学习到许多我们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从中尝到了我们从未有过的甜与苦,但是却是苦中有甜,虽然累但却快乐着。我们进行调研的村子主要是离镇较近的两个村子,龙凤村和太平村,说近其实并不近,步行也大概要走两个小时。这两个村子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是形成的鲜明的对比,龙凤村是全国农村的旅游示范基地,无论是从硬键和软键上来说,都是比太平村要强很多的,但是,龙凤村有今天的成就也离不开当地村民们的付出。我们在对龙凤村的村委书记进行采访时,了解到,这里在九十年代时是比较贫穷落后的,村民们的主要的经济来源也并不是茶叶。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说得是一点也没有错。当初,交通问题是制约这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之一,在前一届村委书记的带领下,把外出打工的人都召集回来,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首要的就是解决交通问题。然后就是大面积的种植茶,一步步的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当地的村民也是非常友好的,在我们到达他们村子的时候,对我们进行了热情的招待。
在调研过程中,也转变了我对农村贫穷落后的一些看法,在以前农村是贫穷与落后的代名词,今天的农村,在国家政策帮扶下,大多数都已经住上了小洋房,马路也变得比以前宽了,虽谈算不上是过上了非常富裕的生活,但是至少吃穿住行是不用愁的。今天的农村要想发展,除了国家的政策外,还要充分的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还有一样就是要人民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龙凤村的发展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
调研,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这过程中,我们需要随机就变,也要学会怎样与调查的对象进行沟通,怎么让他们放下防备的心里,然后获取我们需要的信息,有时,由于个人偏见的问题,对有些信息是需要判断它的正确性的,这也是考验我们分析能力的一个机会。
调研,让我有机会真正地走出社会接触外面的人和事,让我学会了成长,也让我收获了团队合作的快乐。
刘加梅
二零一二年七月十九日
第二篇:三下乡之感想
2011年暑期“三下乡”活动
——我的感
想
2010级应用心理学1班文静
这个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进行“三下乡”,在一个月的准备期后,我准备8月份开始实施我的活动和计划。
2011年8月5号我经过了一断时间的车程后终于来到了廖家桥镇,这里的工作人员对我很是欢迎,得知我此行的对象是重点放在对于留守儿童身上。于是,他们给我提供了几家比较特殊的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都只有祖父母一辈的人在带这些小孩。在征求了我的意见后,我选择了四家家庭,然后在当地有关负责人的带领下,我来到了廖家桥镇的这几户特殊的家庭。孩子的父母长年在广东浙江一带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和留在家里。
到了每一家,我先解释了我的来意,他们都表示很欢迎。然后我把四个孩子首先集中在一起,进行一个短暂的小的了解。我把他们召集到镇上的一家买冷饮的小店里,请他们喝他们想喝的冷饮。这些孩子在得到了喜欢的食物后对我更加的放松了,我心里小小的得意了一下。之后,我在冷饮店里与他们进行了交流,询问他们关于学习,生活,对世界的一些简单的问题。这一天,我们都过的很快乐,孩子们也开始对我熟悉了起来。
在经过第一天短暂的接触后,我发现,这几个孩子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问题。
首先是学习动机不科学,后劲不足。
他们几个都告诉我说,父母打工很辛苦,所以自己要好好读书,以报答他们的辛苦付出。而当我问起他们,你觉的学习有趣吗?他们的回答几乎都是,没什么意思,透漏出学习只是种任务的意思。
然后是心理比城市的孩子有过多的焦虑。
他们总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觉得自己不努力读书,就对不起父母。把自己的责任看的过重。
最好是个性心理特征发育异常。
在我刚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大多都显得比较冷漠,不愿意与我交谈。
这几个方面是我目前所了解到的问题。通过第一天的简单了解后,我回到住处,开始进行一些相应的笔记,我把每个孩子相应的问题找出来对上号,以备后面几天我可以和他们分别的进行一一的交
流。
第一天过去了,我在考虑接下来怎么去做。在经过思考后,我决定在后面的4天时间里,我会分别用一天的时间去呆在4个家庭里,和孩子们分别进行单独的生活和学习。
俗话说“一把钥匙打开一把锁”,单独的相处,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熟悉我和信任我,让他们更加的乐意告诉我他们心理的想法,也以便我更加仔细的了解他们。
第一个孩子她有点自卑,她说她成绩不太理想,而且长的也不好看。
第二个孩子十分的调皮,不听爷爷奶奶的话,常常惹祸。第三个孩子成绩很好,但是很内向。
第四个孩子和第二个类似,十分叛逆。
对于四个孩子,我都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把大学生活与他们分享,给他们看新鲜的事物。开导他们,关心他们,跟他们讲怎么样去学习更加有效率,怎么样去理解父母的心。帮他们舒缓心理有的压力。
在相处后,我觉得这些孩子和城市的孩子比并不差,他们一样可爱,反而我在他们身上发现了城市孩子没有的品质,他们更加诚实,懂事,努力······
四天过去了,后面的三天时间里,我把四个家庭里的孩子都召集到一起,我们一起去上山摘野菜,一大群人一起放牛,一起去河里游泳。在这些过程中,我用高中学的一些地理和历史知识,给他们讲各种故事和知识,把我在网上看见的各种励志的人物事迹告诉他们,激发他们的斗志。
晚上,我们在家里,教他们玩一些集体游戏······
时间过起的很快,在短短一周时间里,我发现这几个孩子笑容明显变多了,变的开朗了,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对于这些变化,我觉得好开心,觉得我终于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
对于我来说,我也有了对事物新的认识。我在与他们相处的这段时间里,更好的认识了农村的现状,农村的人和事。我觉得农村是一片广大的,未充分利用的资源。通过这段时间的三下乡,我发现我爱上了农村的生活,这里安静,没有冲突,一切是那么和谐。
走的那天,四个家庭一起为我送别,有几个女孩哭了,我知道,她们是舍不得我吧。我则安慰他们说,放寒假一定会再来。并告诉他!
们说:“一定要笑对人生,活出精彩,努力,加油。”
这次“三下乡”我本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的,但没想到,我收获的竟是那么多的收获,这些收获也将成为我以后回忆的美好片段,以及为我以后走向社会打下了好的基础。
第三篇:三下乡支教调研感想
今天是“三下乡”活动的第一天,我被分配到去调研,说实话看到五千多份问卷,看到高照的艳阳时,说心中没有一点打退堂鼓的意思那都是骗人的。只得在心中暗暗鼓励自己坚持下去。但随着调研的深入,看着大多数被调研者热情地接受着自己手中递过去的调研问卷并认真填写的时候,那一刻那些退让的念头早已自己跑的无影无踪了。
走了那么多条街,见过那么多事,有一个镜头到现在在我的脑海里仍旧历历在目,被亲情折服的同时又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当我正找到一位老爷爷填写问卷的时候,不经意间抬头的瞬间被一场景定格: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与一位六十岁的爷爷手拉着手走过来,我脑海中的第一反映是这个儿子特别孝顺拉着自己的父亲出来散步,当他们转过来,我看见这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双目无神,而且当老爷爷跟别人说话。他不管不顾仍是拉着老爷爷走时,我想我的判断可能是错误的。果然突然又出现了一场景证实了我的猜想。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奶奶从他们后面走过来递给老爷爷一块烤好的玉米。老爷爷将玉米粒掰下来,然后送到嘴边吹冷。小心地递到那个年轻男人的嘴边说;“乖,张嘴。”这一刻我的心灵再一次被触动了,一个“乖”字到底包含了这个父亲多少爱意?看着那个青年男子嘴边流下长长的口水。我在想这么些年这个父亲到底是依靠什么坚持下来的?那小心翼翼的举动,那细致的关怀。纵使面对这么样的儿子,这么多年来依旧丝毫未剪。仅仅用两个字“伟大”又怎么能够解释的清?我想世界上最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爱恐怕只有父母对子女的爱了。
他们渐渐走远,我仍在沉思中。。。
第四篇: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感想
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感想
十八号,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新长城华南师范大学自强社的23名学子各自带着一颗热诚的心踏上了去河源市连平县上坪一中三下乡的旅途。汽车飞快驰骋于马路上。我们兴奋,我们精力旺盛,即使为了赶车早上五点半就摸黑起床;我们自信,因为为了这一次活动,我们准备了一个学期,特别是到了后期,备课、试讲、排练…….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渗透着三下乡的气息;我们期待,因为我们渴望着与可爱的孩子们一起学习,希望能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都献给孩子们,让他们的平凡生活荡起波浪,让孩子们得到现货的力量,都能够健康地成长。是的,这就是我们最普通的,也是最大的愿望。
孩子们一张又一张天真无邪的纯真笑脸是支持我们整一队人的精神力量。每一节课都是我们精心准备的,虽然有一些稍微调皮捣蛋的同学,但我们课后都十分耐心地跟他们聊天,尝试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其实我觉得那些所谓的捣蛋学生都十分的朴实,他们的内心本质是可爱善良的,只要耐心友好地对待他们,他们都会很乐意合作,课也就能正常进行下去。我个人认为,其实那些所谓的捣蛋学生内心都很脆弱,只是在现在这个叛逆年龄里,他们希望地到别人的注意,但是又对老师们的课不敢兴趣,所以就进入了导捣蛋叛逆的途径。我觉得不论是捣蛋学生还是乖学生,他们都很需要鼓励,十分需要老师们给予勇气与信心,“我不会”“我不懂”似乎已经扎根于他们,对于这我感到十分痛心。
捣蛋学生的另一个极端就是那些太过于文静的学生,与其说文静不如说是内向。他们一般都表现得很乖绝对不会捣乱课堂,所以他们也是最容易被遗忘的。我个人认为这一类学生是最值得去关注的。这一类同学极度脆弱,他们怕老师,怕同学,甚至连自己都怕,他们把真实的自己收藏地紧紧的,“小心翼翼”“与世无争”使他们生活得典型标志。这类学生更值得老师们的关注,更需要老师们的耐性。多坐下来与他们聊天,让他们觉得于老师的距离其实并非他们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这也是给他们机会把内心深处敞开来。老师们的关怀与鼓励是打开他们的紧掩的心扉的钥匙啊!
还有一类学生是比较活泼外向的,他们不会捣乱课堂秩序,课堂也因为他们而变得有气氛有活力。他们会很主动地跟别人聊天,可以这样说,这一类同学是挺受老师和同学们欢迎的。
我个人认为,老师对待同学还是应该亲切一点特别是面对处于叛逆时期的青少年们,他们通常都是“受软不受硬”的。他们普遍存在一种心理就是:你用什么态度对待我,我就用什么态度来回复你。我觉得教育学生最重要的还是要让他们想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只有让他们自己想明白了,他们就会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老师的工作只是指引他们如何去想明白,而不是板起脸来把自己的思想强硬塞到学生的脑海里。所以我觉得如果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对,真的有可能毁了他们的一生。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见解及感受。上坪一中的孩子们确实很可爱!
第五篇:三下乡感想之后勤篇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感想之后勤篇
在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工作安排中,我们的团队共被分为宣传组、调研组、教研组、文艺组和后勤组五个小组,这五个小组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在这五个小组中,我是被分到文艺组里边的,但是也协助其它小组同学进行相关的工作,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在后勤服务的时光。中国自古有一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任何活动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后勤保障,才能使活动得以顺利的进行。有时候,人们总是只看到幕前的人的付出,却往往会忽视了站在幕后的人。
这次“三下乡”活动,由于我们是在支教的学校的食堂自己动手做一日三餐,所以主要采取轮流的方式来进行做饭,当轮到我做饭的时候,我才感觉到这个任务的艰巨,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做过一餐二十个人吃的饭菜,这也是比较考验人的。每次做饭差不多都是安排三个人,记得我第一次做饭时就把饭做稀了,但是同学们都没有说不吃或者很难吃,这就是我可爱的队友们。
由于学校的条件有限,加上我们不得不考虑资金的问题,我们每次只能做三个菜,没有肉,每次鸡蛋也不能超过五个,连豆腐干也不能多于两块,每次做的汤都是没有油的,但是每次吃饭时都吃得不亦乐乎,都不会有菜剩下。这所小学在我们来的第一天,给我们提供了四袋大米,为了节约钱,我们每天的早餐都只能是吃白稀饭加便宜的榨菜,连吃一顿面也是一种奢侈。想一想,这次活动以来吃得稀饭加起来比我在学校一学期所吃过的稀饭还要多,最难受的是如果早餐还剩有稀饭的时候,到吃午饭时要每人先把分到的稀饭吃了才能去吃做的饭,但是每一个队员都没有说过一句抱怨的话。在后勤服务的日子,也让我明白了理解和包容,二十个人,每一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要照顾好每一个人的口味那是不可能的事,无论饭菜做得是难吃还是好吃,都会被一扫而光。每次轮到自己做饭时,看着队员们都吃得很香的样子,就觉得自己忙活了几个小时是值得的,心里面也特别的高兴。
后勤的生活,也让我收获了许多的快乐,每次和队友一同做饭时,我们都会讨论一下这个菜要怎样怎样做才好吃,要经过怎样的工序才得做得比较可口,其实每次吃的菜都差不多是那几个菜。在这过程中,也让我向队员学习了一下厨艺,也收获了友谊。
艰苦的日子里,让我学会了戒掉了骄气,也让我学会了随遇而安,生活也是如此,有时候简单也更容易让人觉得满足,常怀着一里感恩的心。就像我教同学们唱的歌:“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刘加梅 二零一二年七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