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
一路在进步
2012年7月7日,在队长的带领下,我和我们服务队其他30多位队员怀着满腔的热情来到了这片民风淳朴的土地——阳江市阳西县儒洞镇寿场村寿场中学,我们高举着“三下乡”的旗帜,骄傲地在心里向自己大喊着“我们即将在这个骄阳似火的七月,这个挥汗如雨的季节,在这里开展我们8天无憾的征程!”
在举行了开班仪式后,我们各个队员都按部就班地开展了自己的工作,无论是第一还是我们的特色课程都进行地很顺利。因为学生们都很乖,通过和学生们的沟通,看着他们那张稚嫩的脸庞,我可以深深感受到他们对学习的无限激情,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我的过去,曾经的我们也是在那样地朦胧、羞涩过,尽管我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那种奋斗的青春岁月。
在上第一节课时,当我向他们询问道:“你们想上大学吗?”本以为会是得到鸦雀无声的回答的我被他们那洪亮的回答:“想!”所震撼。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在我看来,单单为他们讲授我的学习经验、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课本的知识还是不应该落下,所以我还是利用了剩余的时间向他们讲授了新课。考虑到上课的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我先以设问的形式导入教学,同学们的积极回答让我的课堂气氛甚是活跃。同时,在教学过程,我穿插了其他相关的知识点,进一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为他们建立数学各个知识版块的联系纽带,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的课堂在愉快结束,也让我学习到一点:一节好的课堂,作为领导者,我们可以将授课合理分配为几个方面内容进行,各个方面的内容建立联系的桥梁,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同学们吸收、消化我们所讲授的知识。
那是我参加下乡第一节课,它对我的意义、影响很大: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者的义务、责任,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处在不同的位置上,就会有不同的想法、观点。也是由于这一节课,帮助我安排的接下来课程,更提高了我个人的师范技能。而且,我也会不断检讨、逐渐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积极地投身于学习、主动地融入我们的教学当中。
同时,在队长邱艳芳的师姐的委派下,我担任了调研组组长,在前期工作中,为吻合我们队伍下乡的主题 “奉献爱心,感恩社会”以及联系时下农村生活的热点,使得调研工作进行得更加有意义,我组确定了以“探寻科技踪迹,引领发展潮流”的调研主题,开展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科技进步对农村生活的影响。
其中,调查方法有二:
1、调查问卷法:向村民们发放问卷,收集资料。我组决定将收集资料分为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中年、老年)以及不同职业(学生、老师、群众)进行分析总结。问卷总数为130份,有效问卷数为121份。
2、访谈法:走访村民,耐心与村民谈论相关问题,并细心做好笔记。
为收集到更广泛人群的意见以及更全面地开展调研活动,我们决定分两次外出进行调研——分地点挨家逐户地进行采访调查。可是,不管哪一条道路,往往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个别村民对陌生的调查抱有怀疑、猜测的态度。所以,我们在访谈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村民的拒绝,但是,我组成员并没有气馁、并没有放弃,最终成功地完成了带去的130份问卷,当然其中包括作废、丢失等在调研过程中发生意外的问卷。
很幸运地,第二次调研时出发后,我们首先在学校里的教师宿舍楼里进行了访谈,经过与老师的交流,我们学习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不仅仅是关于我们调研内容的,更有关于社会上的现象分析、关于处理现实中种种问题的方法。毕竟,作为师范生的我,老师的教学经验对于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同时,老师的社会经历也为我日后涉足社会生活打下一定的基础。
两次调研的成绩并不相同,第一次外出的问卷回收率比第一次高,因此,我们猜想:也许是时间选取的问题,又或许是地点不同的原因等等。即使这样,我们还是很满足地大步迈回学校。因为在此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开展一项工作所要考虑的种种因素。
然而,在调研工作的后期,统计数据是最为扰人的环节,因为时间已走到下乡的尾声,每位组员都有许多后期工作需要跟进,特别是准备14号的文艺晚会。因此,统计的工作只能暂时放下,最后是在结束下乡后,我把所有的调查问卷带回了学校,利用在回家前的时间,在宿舍里把所有数据统计好,并整理成表格发给组员们,为他们开展撰写调研报告提供方便……
我们的下乡方案中有10个特色活动,其中——组织队伍外出慰问老人。毕
竟,并不是每位队员都有机会外出慰问(每小组派两名组员出席),因为名额有限嘛,所以尽管是冒着烈日,冒着被暴晒的我,依然很是激动。
我们这次外出共慰问了3位老人,其中,最为我揪心的是第2位老公公,当我们看见公公时,他是从自己搭的一个小木棚里“爬”出来——那是他的厨房!而迎面扑过来了一阵味道,一阵发霉、腐烂的味道,当时我的眼睛就湿润了,我哽咽了。在我们为公公送上水果、大米时,公公用颤抖的手紧紧握着我们的手。那一刻,一切尽在不言中......总而言之,在这次三下乡过程中,我很好地利用了我的专业优势,担任了初三级的数学老师;根据自身的爱好特长,担任了舞蹈课的小老师;更为了全面地锻炼自我,担任了调研组组长,宣传组组员等。而我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能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更在空余时间帮助其他组员。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的思想更加成熟,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得到更好、更全面的锻炼。
我相信,我们的后期工作一定会在圆满中落下帷幕!
我更相信:我们一路在进步!
第二篇: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
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
在这个暑假我参加了岭南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次下乡活动,我受益匪浅,我除了了解到到农村紧缺教育资源,也了解到农村孩子的热情活波,同时在这次实践活动中也锻炼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这虽说是我第一次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但我认为这将会对我以后的学习起到重大作用,我坚信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必须要有很好的实践能力,这样以后踏入社会才不会显得那么的捉襟见肘,同时也希望作为国家未来的下一代继承人珍惜青春,用无限的青春创造无限的美丽和可能。
“世上最怕认真二字,只要你认真你就比大部分好了”“通过做事和与周围的人比较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知道怎样去提高”这是我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感悟得到的。在三下乡的那段日子里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们既然选择了就应当克服一切困难阻碍,这才能体现我们当代大学生在将来的竞争中更能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忙碌的八天“三下乡”的实践活动,觉得只是刹那间的转瞬而逝心中真有些不舍。在这八天里与孩子们的学习和玩耍总有辛酸与欢笑。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受到了当地领导和村民们的热情的欢迎和款待。我们队伍也搞了一系列宣传等方面的活动。给予当地村民深下了很好的一个大学生的形象。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一以个大学生的具体行动证明了我们的一切,我们都感到无比自豪。我们此次三下乡队伍有30个成员,大家既明确分工,又必须紧密协作,每一个人都是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能够在这样的一支队伍里,我感到非常的开心,同时也给我不小的压力。总体上说,我认为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是成功的。“成功”,不光是说活动开展的怎么怎么好,而是每位同学都多少知道了些现在的社会没有知识、没有社交主动权,是不能够适应这个社会的,同时大家都切身体验到了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状况。同时每位同学都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懂得了怎样与人相处,切身体会到了“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的班集体将会变得更团结更有凝聚力。参加三下乡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所以我们这个团队非常注重个人能力的提高。在这几天能学多少就学多少,自己学到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东西。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自我的成长,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这短短八天的实践路途并非一帆风顺,相反却是坎坷前行。这其中最大的困难莫过于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很多东西考虑的不全面。比如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我们对于教学这方面并没有落实到位,没有保证到每一名成员都有站在讲台上和在班级上教学讲课的机会。在这次活动中,从刚开始备课不足带来的尴尬以及在孩子面前语言的空白到后来的侃侃而谈,从容自如告诉我实践出真知,古人诚不欺我也。只有亲身参与经历实践,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收获,不断完善自身。真正意义上的锻炼自我,以在将来的工作中更好的服务他人。八天如白驹过隙般划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说起我们这些大学生,空有书本知识,到基层锻炼的机会是非常少的,但是基层的确可以锻炼人,能将人的优秀品质充分展现。基层是苦,条件是差,可谁都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况且基层是那么需要那些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去贡献力量。能参加这次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感荣幸。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经受风雨,见识世面,增长才干。八天的社会实践虽然比较辛苦,但辛苦和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是庆幸?还是依恋? 在这短暂的几天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我们与学生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封封他们朴实无华的信,一幅幅简单而又饱含深情的画,一双双希望我们留下来的眼神,让我们无法面对,告别二字始终无法说出口。为了不影响他们,我们勉强地让自己脸上挂上一丝微笑,本想以简短的告别结束这离别时悲伤的场面,可没想到我还在四年级鼓励他们要坚强时,五年级的同学们已经泣不成声了。“能不能留下来”、“明年还来我们这吧”,简单的几句话,足以震撼我们每个人的心,这样的请求,我们能说些什么?面对着期待我们肯定回答的孩子们,面对双手抱着我们生怕我们离开的孩子们,我们强颜欢笑,安慰他们:“我们明年还会来的。”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或许永远都没有下次了!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基层需要大学生,大学生也需要到基层去,基层的锻炼,可以不断地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也受到深刻的教育,得到了提高。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才干,冶炼了情操,加大了我们与社会的接触面,进一步激发了我们们的学习、就业、创业的激情。使我们认识了自我,对生活、对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社会和大学一样也是一个学习和受教育的地方,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暑期实践已告一段落,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我会汲取暑期实践的经验,锻炼提高融入社会的能力。尽管前面有鲜花,也有荆棘,但我必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将自己的能力展现出来,为社会贡献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
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
大学生“三下乡”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在出发之前的准备过程中我一直在想象,并且向有过“三下乡”经历的学姐询问情况,希望能有一个完美的“三下乡”经历。就这样从7月12日放学到7月16日正式出发,在学校整整呆了一周。在这期间我们又反复的开会、部署、精心的安排每日行程的活动、尽力完善各种材料。做的这些只为了让我们这次“三下乡”之行更加完美,能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16日早上7:10,正式坐上了开往城口的大巴车,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激动的,首先让我们感到高兴的是城口的天气,再就是看到贴在大巴车上的“重庆师范大学‘烛光·跨越’暑期社会实践脱贫攻坚服务团走进城口”的大字标语感到无比的自豪。虽然此时此刻或者说多年以后我的能力不足以影响城口的发展,我也没能够给城口带去什么,但是能够在这样的年纪,作为一个学生在城口留下我的身影、我的足迹就是一份支持。这几天里,城口带给我的却是更多,在我的人生旅程中留下了一到不可磨灭的印记。去城口的路艰辛又漫长,一路上青山绿水与我们相伴。到了城口后又接着转车去往北屏乡,一路颠簸,终于在四点左右到达了我们此次的目的地——北屏乡。
这是一块美丽的土地,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在我们的眼中,这里就是一片世外桃源。这里的第一顿饭是一道浓浓的家乡菜,我们吃的格外香甜,住的是农家乐,感觉就像是回家了一样。饭后,我们阔步与乡间小道,感受着泥土的芬芳。
淅淅沥沥的小雨拉开了美丽的梦乡,满怀激情的一天又开始了。起床、洗漱、吃早餐,接着就是一天的活动啦。
雨很大,但阻挡不了我们的步伐,迎着雨我们兴高采烈的出发了,我们团队分为四组分别对当地居民进行了访问,我有幸和两位可爱的女同学一组。在路上,我们一起商讨有关医疗保险,生态农业要提问的问题,一起交流我们访问过程中的得与失,不仅跟居民增进了感情,也和同伴同学们增进了友谊,这是满满的收获。走进居民家,我们感受到了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热情,他们请我们坐下问我们是否口渴,一点也没有像陌生人的感觉,就像他们的孩子回到了家一样,是那样的亲切、自然,我想这是他们这里淳朴的民风,热情好客是他们的本性吧!从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他们的医疗保险购买情况,使用情况,身体健康状况,政府的宣传情况;这里还有特色的生态农业基地,像蓝莓种植,草莓种植,西瓜种植,猕猴桃种植,灵芝种植加工;居民家的主要种植作物,收成怎么样等等。我们还与居民们聊聊家常,发现他们生活的现状以及改变,给他们带来的影响。走在风里雨里,走在乡间泥泞的小道,感受土壤的芬芳,感受居民的热情好客,看茂盛粗壮的玉米,仿佛就像那雨滴一样真正融入了这一片土地,此刻的心情就像那小河欢快且奔放!
下午,我们走进了向往已久的敬老院。一路上美丽的风景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眼球,小鱼跳瀑布,满山遍野的向日葵,绿油油的水稻,雨后青翠的荷花池,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居住在这样的地方,如世外桃源、人间仙境。走进敬老院看到了简陋而不失风雅的楼房,楼房
一共三层,住着23位老人,在老人的眼里我看到了满满的如小孩般的纯真。紧张有序的准备后,开始第一项工作-给老人测血压,同学们轻轻的、亲切的、熟练的给老人们测量,和他们交谈,开始老人们有些紧张,可能是第一次做这样的血压测量,可能是和我们的同学们不熟悉,在慢慢的接触中,消除了我们之间的陌生感,慢慢的谈笑风生。接着开始了我们的表演,全程老人们虽然表情看上去有些木然,我们的表演透露着丝丝尴尬,但是一切都是那样自然。接着又给老人们打扫了宿舍,和老人们谈心,给他们拍个人照留念,无意之中我们就互相融入了圈子,看他们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知道我们是成功的。甚至还有老人送我们礼物,玩气球还那么开心,默默地心中不禁有些心酸。在他们这样的年纪,住在这安静的小乡里安享晚年,只能相互陪伴。我们应该多走近他们,和他们聊聊天给他们最幸福的生活,今天收获满满,使我懂得了交谈的真正奥秘——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放下手机,做一个淳朴的“乡民。”
第三天,参观了很多生态农业基地:松坤菌菇种植基地、玉米竹荪套种基地、各种水果种植基地,发现了当地农民的致富之路。他们用这种方式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在家乡,致力于发展致富。这个乡还有很多小朋友,我们在一个屋子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教了他们植物作画、折纸、生活小实验等,最后还辅导了他们暑假作业,我看到一个小妹妹背着她的弟弟来参加我们的活动,活动后还主动帮我们打扫场地,不过我们拒绝了。看这里的小朋友童稚活泼,眼睛里流露出善良求知的欲望,再看看我们当代大学生还应该把时间挥霍在宿舍游
戏中吗?
最后一天的活动开始了,上午在北屏乡社区进行了签约授牌仪式,把我们生命科学学院的“牌子”留在了那里,此刻让我真正感觉到了一种久违的使命感,责任感。感觉到心中的热血就要翻腾,我们要用行动证明自己无愧于那面旗帜。下午参观了城口的红色革命圣地,听解说员慷慨激昂的讲述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愈加觉得我背负的使命感更加沉重,不是此时此刻而是永远,仿佛在此地将要改变我一生的命运。看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打下这壮丽的江山,现在,我们更要用我们的力量将这一片美丽的祖国河山致富至强。如此的使命放在我们的肩上仿佛沉重了点,但是这不是我们在战斗,后来还有更多的人前仆后继。如果说这是一种使命,不如说这是一种承诺,我们给渴望致富发展的城口人民的承诺。希望我薄弱的力量能够改变他们命运的轨迹,用现在的努力换取更辉煌的未来吧。
再见,城口!再见,北屏乡!
第四篇: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
经济管理学院2012年赴**县“关爱留守儿童、牵手农民工子女”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心
得
体
会
姓名:学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实践团队经济管理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
实践地点:
暑期赴**“三下乡”社会实践
心 得 体 会
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只有深入到社会中去,走到田间地头,才能得到课堂中,校园中得不到的源头之活水。在下乡过程中,每天我都在锻炼、都在成长,虽然说很累、很辛苦,但下乡的那段日子是快乐的、充实的。风雨中前行,我们在行动!
准备,出发,旅途,到达,实践,返回„„至今回想起来一幕幕场景如同在昨日一般,在脑海中久久回荡。我想也许好多事情好多地方只有失去了,离开了,才能真正把它铭刻在脑海里„„
出发的那天正好是放假的那天,同学们都拎着行李匆匆踏上回家旅途,而我们,赴临洮暑期实践的11名队员正在宿舍怀着激动、好奇的心情整理行装,准备踏上东去的汽车。下午三点我们与带队老师***老师在车站会合,一个多小时车程我们便到了**汽车站,住宿安排好之后陈老师给我们开了个简短的会议,安排了一下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活动前应该做的准备工作。之后我们都回到自己的房间按照事先的分工开始自己的负责项目的准备工作。晚上晚饭过后,陈老师又对我们准备的上课内容进行了试听,作为明天我们支教前的最后一次检阅。
那一晚大家信心满满,憧憬着明天的到来„„
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支教篇
第二天一早我们奔向今天的目的地——*****希望小学。这所小学是位于**县城北约十几公里处,学校设施还算可以。一进校门 我们就看到许多小学生在学校操场除草,当陈老师和校方简单交流后决定,我们今天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帮小朋友们除草,令我们始料不及的是正是这一举动使我们与小朋友的距离大大拉近,为之后的上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上午安排的是数学、英语课,教学过程进展的十分顺利。下午是我负责的语文课,内容是教小朋友们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写一封信。
中午简单休整后我终于第一次真正走上讲台,心里有点紧张。然而,面对众多学生笑脸相迎,心里的紧张也云消雾散,脑中剩下的仅是课程内容。令我值得高兴的是,自己在整个讲课过程中授课流畅,言辞清晰。当然,有喜自然也有忧,所备教学内容难度果然高了些,讲课中只见前面一些同学点头应是,大部分同学基本一片漠然。事后和同学们交流中了解到授课内容果然难了些,很多同学只是小部分内容明白,有些低年级同学甚至没学过。当时我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的欢乐悲愁,体会到就是做一位单纯的老师,要做到负责任、一丝不苟,也并不是那么简单。
课后与学生是朋友,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友谊。学生们可爱、好学,同时支教队友间也会彼此交流学生的情况,因此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相应作出改变,比如在文化课之外开展的兴趣课,做到德、智、体、美相结合,使同学们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很地积极配合我们的教学和课外活动,也愿意跟我们反映他们的要求和建议,他们的合作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一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这短短的一天已让我和学生还有队友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让我收获了很多;我知道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沟通感情十分重要,这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可是我发现由于老师的宽容和友好,有些学生会过于随便了,比如上课不听讲,捣乱课堂秩序,而他们自己并没有认识到这是不正确的,但是经过教育后,他们会听话很多。原本以为支教,当老师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是进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的体会出了当一名老师的不易。
三下乡社会实践之走访农户篇
实践活动中,令我最难忘的是深入农户,与农民近距离交谈相关问题,走了近两三个小时,冒着大雨,鞋子湿透了,裤脚也满是泥水,但是我们并没有觉得的很累,也没有人要求停止工作,反而是都感到满满的充实。在调研活动中我接触到了很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也遇到了很多不同的想法和见解,同时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我们的社会的—互助,信任,冷漠,不信任·····
还记得当我们到个别学生家中家访调研时,大多数的家长对我们很热情,极力配合我们的家访调研工作。但是我们也发现有些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态度是不好的。我们会与他们沟通,告诉他们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我们还给小朋友们说,要好好学习,孝敬爷爷奶奶,并给他们赠送了学习用品。最后我们给每家的小朋友都照了一张单人相片,让他们把相片连同写的信寄给他们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能让他们的父母看到自己孩子最近的模样。这可
能是我们这次活动最有意义的一项内容了。
三下乡社会实践之问卷调查
在本次三下乡中,问卷调查也是我们的主要工作。我们从确定调研的课题到整个问卷的设计,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其中队长更是付出了自己非常多的心血。但是在这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
最后天发放调查问卷,我们在**的一个小广场支起了帐篷,拉起横幅,在烈日下奋斗了快五个小时才完成150份问卷的填写工作。其中我们还意外的发现了一位农大校友,虽然他已经白发苍苍但言语清楚,还写的一手好字,对我们分外热情。由于这个广场上大多是老年人,所以给我们的工作添加了许多难度,从交流,讲解等方面都让我们感到了颇多的压力。但在这几个小时里,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面对陌生的人群,我们从没有停下休息,整个广场上都是我们活跃的身影,也许正是这种态度才是我们此行的真正意义所在——一个团队,一起奋斗!
这个暑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丰富而有意义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让人感到兴奋,但却决不仅仅用兴奋就能表达,因为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离开临洮,一位叔叔送给我们一句话“欢迎再来 美丽的**”,确实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个美好愿望吧!“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
现在回首,这次“三下乡”是我无悔的选择。我所收获的,是与队友、学生的友谊,是宝贵的经历和经验,是一份美好的感动和回忆。
第五篇: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
简单的经历,不简单的体会
——我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紧张的期末考试刚结束,我们就进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最后准备阶段,7月12号乘车驶往吴川市黄坡镇福岭小学,进行支教活动。
福岭小学是一所乡村小学,生活条件比想象中的还要差一点。我们要八个人挤到一个小房间睡地板,没有风扇,连手机充电都有困难,没有卫生间,也没有水池,打水的话要到几百米远的地方,蚊子飞蛾特别多,我们的生活非常不方便。
我负责后勤组和晚会组,每天我都安排队员准备早餐、午餐和晚餐,米是小学生们从家里带过来的,我们吃的菜要到很远的市场去买,平时的饭菜都要我们自己亲手做,我们很多队员连厨房都没进过,更何况现在还是大锅菜、大锅饭,这无疑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充满挑战。晚会组的工作重要而复杂,每天我都会抽时间在各个节目排练的时候去看看,看着每个节目在我们老师的指导下进步,心里充满甜蜜。我们克服了学校硬件设施很差的困境,我们没有音响、没有正式的排练场地,只能在课室排练,口号节拍都要老师自己喊,在每天都是30度高温以上的煎熬下,我们坦然走了过来,看着小学生们每天都在进步真的很欣慰,看到队员们辛勤的汗水真的好感动。
通过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很多的感触和体会。
不论是做什么工作,总会有要分配的时候。通过这一次的社会实践,让我知道了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我还认识到了宽容和开朗的重要
性。紧张繁琐的工作会让人心烦意乱,我们要学会调节,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始终激情饱满和认真对待工作。
另一方面,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 “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的“四个统一”的具体行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我们通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这是我参加“三下乡”活动的目的之一.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对于引导我们按照江泽民同志得出的“四个统一”的要求,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缩短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见世面,长才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下乡为的是更好的让大学生了解当今社会,更好的适应以后的社会,为出社会做了一条道路。只有真正的投入其中去,才能够领略到当中的道理,不要为了三下乡而三下乡。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了解国情。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
中,成长在邓小平理论不断发展的年代,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单从课堂上是难以得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了解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的现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实践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深化对改革开放的理解。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难以尽得于书本;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增长才干。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历来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实践以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08机电:000
2010 年 8 月 2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