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极推进财政普法宣传四五
积极推进财政普法宣传
努力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秦安县财政“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四五”期间,秦安县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四五”普法、依法治县规划确定的“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目标要求,根据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客观实际,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通过不断推进依法治县进程,进一步提高了全县财政干部和财务工作者的法律素质,增强了财政干部依法办事、依法理财的能力,使全县财政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为振兴秦安财政,促进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2001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4523万元,2004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5301万元,环比增长5.03%;2001年财政支出14303万元,2004年财政支出21805万元,环比增长15.09%;2001年实现非税收入2207万元,2004年实现非税收入4766万元,环比增长29.26%。现将近年来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全制度,依法行政
(一)明确思想认识,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机构。财政“四五”普法活动是财政部门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全县财政系统以提高财政干部法律素质,牢固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目标为工作思路,确定普法宣传内容,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注重从方式方法和各项中心工作及业务工作中选准切入点,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局党支部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制定了《秦安县财政“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动员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结合有关股室具体业务,认真抓好法制宣传教育的部署、实施和检查工作,保证了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稳步推进。为适应普法和依法理财的内在需要,县财政局成立了由局长担任组长的“四五”普法领导小组和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和兼职的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人员,形成以法制机构为主导,以业务职能股室为依托,以宣传、教育、培训为手段,以“两个转变,两个提高”为目标的普法格局,为普法宣传教育提供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保障。同时,根据全县普法宣传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领导干部学法制、普法学习宣传制、集中培训考试制、工作目标责任制、年度目标考核制和《“四五”财政法制普法宣传教育规划实施方案》。对普法宣传教育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学习内容、实施步骤和考核验收等作了明确要求,“五制一案”体系的建立,为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在思想和制度上起到了保障作用。为了贯彻落实《甘肃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加强对全县预算外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规定工作的领导,县上成立了由政府一把手挂帅,县委分管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财政、银行、审计、物价、监察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财政、财监办抽调专人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各部门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为强化非税收入管理,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2、继续深入开展宣传依法治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针,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学习宣传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法律知识,努力提高全县广大财政干部的法律素质。一是组织全县财政干部每年进行一次法制宣传教育培训,五年来共培训815人次。2004年,县局组织全县财政干部职工、各单位财会人员430多人积极参加全国财政法规知识竞赛活动,参赛率占应参加人数的96%以上。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县财政干部和财会人员重温了财政法律法规知识,增强了依法办事依法理财的自觉性。二
是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密切联系全县财政改革与财政发展的实际,积极开展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宣传与财政中心工作特别是财政改革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整顿规范财经秩序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政策,每年十月份抓住全县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有利时机,对全县财政干部及财务工作者宣传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会计法》、《甘肃省财政监督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管理办法》、《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个人所得税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耕地占用税条例》、《企业所得税条例》以及《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宣传教育使全县财政干部及财务工作者的社会主义法制理论水平、依法决策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依法管理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为全县财政改革和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近年来县财政局和司法局组织全县干部职工每年进行一次“四五”普法培训,共举办法制宣传讲座和培训班46期,参加人数达3.93万人(次),财政系统领导和干部职工160多人每年参加培训学习,通过考试,优良率达95%以上,参培人员占全县财政职工总人数的100%。
3、针对当前职务犯罪及经济犯罪案件频频发生的情况,在财政系统开展了以资金审批监督为核心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加强预算内外资金、专项资金的管理,结合法制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定期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在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有效遏制减少财政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通过学习宣传《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甘肃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和《天水市非税收入管理办法》以及国务院281号令等法律法规,全局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使各项政策和法规深入人心,规范了财务行为,把违法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4、公开办事程序,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按照全县推行政务公开工作方案和要求,结合财政工作实际,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扩大 社会监督面,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局党支部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局长任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和措施,并从公开办事程序抓起,全县财政系统制作了“四栏、三牌”,即:公务员行为规范栏、财政职责栏、政务公开栏、单位股室分布栏和门牌、桌牌、胸牌,实行岗位责任制,虚心接受社会监督,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5、努力提高财政干部队伍素质。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个人的要求,局党支部在倡导个人自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抓住每周确定两个半天的学习时机,采取“五统一”学习法,即:统一安排,统一内容,统一组织,统一考勤,统一考试的方法,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政治业务和法律学习。妥善处理学法与用法的关系,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财政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整章建制,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以及与之配套的行政执法公示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加大依法治理力度和积极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为了明确干部职工的岗位职责,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县财政局修订完成了《秦安县财政局岗位责任体系汇编》,其中含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工作流程、机关管理制度、机关法律法规等五个部分,从制度上夯实了管理基础,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目前全系统正在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执行。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秦安县财政局内部监督检查暂行办法》,为今后有效开展内部监督检查提供了制度保障。
6、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为全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利用广播电视、书写宣传标语、散发宣传资料、悬挂过街横幅等多种宣传形式,先后在城乡范围内广播电视宣传21次,悬挂过街横幅52条,张贴标语、公告650份,设立宣传栏8个,散发宣传资料2万多份,认真组织“12.4”全国法制宣传 日活动。同时每年三月份组织一次财政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人员在县城及各大乡镇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宣传,动员广大群众积
极参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以此来促使全县广大财政干部及财务工作者努力学法,用法律法规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全县财政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2001年县上成立了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监察、财政、人行、审计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以秦政办发[2001]29号文件,转发了县监察局、县财政局等部门《关于清理整顿机关事业单位银行帐户的意见》的通知,对全县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的银行帐户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理。通过清理整顿,取消不合规银行帐户53个,为从根本上杜绝单位账外设账和私设“小金库”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依法行政,加强财政监督
近年来,按照我县“四五”普法规划的总体要求,我局紧紧围绕财政改革和发展这个中心,积极探索地方财政部门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有效途径,深入开展财政普法宣教工作,努力提高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水平,普法成效显著。
1、积极推进依法理财,强化收入征管,严格支出管理,财政收支规模逐年扩大。近年来针对全县经济运行偏紧,企业效益普遍不佳,尤其受各种政策性减收因素多,一次性收入减少,增收潜力小的实际,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上下齐心协力、迎难而上,认真分析,选准突破口,与国土资源局、房管局密切配合,狠抓城区开发建设土地出让金、契税的清缴入库工作;与税务部门积极开展税收专项整治和城区房产税清理整顿工作。特别是国税部门通过调整税基,强化征管,堵塞漏洞,收入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的良好势头。同时,在财政支出方面始终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和“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严格执行零基预算制度、“一支笔”审批制度、县政府统筹安排使用专项资金制度、会议审批制度、车辆管理维修等一系列支出管理制度,大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了县级单位职工工资的按月发放和支农资金、教育专项资金等其它重点资金的及时到位,保证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2、非税收入管理工作,力度逐年加大。我局作为全县非税收入的主管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每年对乡镇非税收入进行多次专项检查,督促乡镇财政严格执行“财政统一预算,收入统一管理,支出统一审批,账目分户设立”的“三统一分”财务管理制度。2002年元至2月,以中央提出的“六条标准”和“五条措施”为核心,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财政局、财监办、审计、物价、人民银行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抽调专人,组成检查组,对全县所有执收执罚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先后查出违纪单位7个,学校9所,违纪资金18.21万元,上缴违纪罚款0.98万元,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6个。对一些违纪问题根据《甘肃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处罚,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通报。通过宣讲政策,清理检查和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将全县17个乡镇计划外生育费以“社会抚养费”的形式纳入了预算管理。“四五”期间抽调专人多次对全县136个执收执罚部门和单位的非税收入收支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入库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328万元;纳入预算外管理的非税收入上缴财政专户1015万元;全县纳入预算管理的“社会抚养费”累计380多万元,为全县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按照市上的统一要求,每年对全县执收执罚单位的票据领购、使用、管理、缴销及收入缴库专存情况进行定期年检,共检查各类财政票据11843册。按照票据管理的要求,严格实行“缴旧领新”制度,及时核对收入足额专存,并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合理问题进行了纠正,规范了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领购、使用、管理、缴销及收入管理工作,增加了非税收入。
3、加强契税征收管理,确保契税的应收尽收。多年来,契税征收一直是我县农税征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针对代征代扣环节断档,契税偷漏现象较为严重的实际,我局主动与房管局、国土资源局加强沟通联系,密切配合,完善协征协管程序,为加强契税直接征管,严防契税的“跑、冒、滴、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出了适合我县实际的契税
征管、征收程序。对商品房契税征收工作由财政、地税、房管部门合署办公,实行“一门式服务,一条龙办理,一站式收费”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并着力规范房屋预售、抵押、评估、税费核收、审查发证等各项业务程序,通过制定“手续从简,把关从严,时效从快”的工作原则,初步摸索出了一条符合全县实际 的契税征管路子,有效减少了契税税源流失,基本做到了应收尽收。2001年征收完成契税6万元,2004年征收完成253.1万元,环比增长248.1%,契税征收呈现出逐年大幅度上升的喜人局面。
4、在全县17个乡镇实行行政事业单位“零户统管”办法。根据财政改革和发展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了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强化了乡镇财政监督力度,提高了全县乡镇财政管理水平,更好地为乡镇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预算管理的要求,结合全县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修订完善了《秦安县乡镇“零户统管”管理试行办法》,取消了乡镇所属单位银行账户,集中了乡镇财政性资金,强化了对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的监督,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规范了乡镇会计秩序,从根本上治理了“三乱”,促进了勤政廉政建设。
二、贯彻落实,依法理财,效果显著
“四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我县围绕各项财政业务工作实际,强化对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的法制学习培训,要求对自己执行的法律规范要做到“精”,对本职工作有关的法律规范要做到“通”,对其他财政法规和有关的其他部门法规要做到“熟”,使全县财政系统形成了学法、用法、会用法、用好法的良好风气。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发展,我县始终坚持 “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协助市局在秦安组织召开多次现场会,采取带头试点,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围绕农业税税收政策的调整,以深化配套改革,巩固改革成果为出发点,以解决“三定”遗留问题,规范运行新税制为突破口,以全面实现“三个确保”为目标,逐步实现了取消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的目标。进一步完善了群众来信来访的接待、登记、调查、处理、信息反馈、通报等六项制度,对群众反映的定亩不准、定税不公、违规操作、“一事一议”、村级财务不公开等问题,组织有关部门,配合乡镇进行了认真查处。2001年来共调查处理群众信访案件14起,查处率达到100%,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有效地防止了越级上访现象。
(二)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根据中央把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精神,通过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粮食直补资金全部兑现到农户手中,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三)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为加强专项资金管理,防止和杜绝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或截留等问题的发生,我局试行财政扶贫资金、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报账制并获得成功,许多经验和办法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为加强专项资金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财政扶贫资金试点工作做到了有条不紊,有章可循,规范高效运行。按照《甘肃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实施细则》的要求,县财政局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秦安县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试点工作试行办法》,在工作中坚持“六项原则”,建立健全“两个体系”,认真落实“三项制度”,切实做到了“三统一”,“三对口”,全面实现了财政扶贫资金当年全额到位,当年建成投产,当年发挥效益的总体目标任务。
(四)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制。按照 “主动参与,全力支持积极稳妥,搞好服务”的主导思想和“三改一加强”的工作方针,从理顺国家与个人的产权关系入手,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妥善安置职工,实施企业重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寻找差距,勇于探索,不断提高
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财政“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全面提升财政干部和财务工作
者的法制理论水平,依法决策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依法理财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程序建制度,密切配合抓落实,各项工作正在沿着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深入发展,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在:
1、宣传力度还不够大,还有许多法律、法规没有很好地宣传,全县财政干部及财务工作者对常用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规定知之不详,不能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致使违法行政,不依法办事的现象时有发生。
2、个别财务工作者思想认识不够,认为财务工作者只要把账做好就行了,学不学法、懂不懂法与自已关系不大。其实,会计工作不单是做账,会计工作是一项法律性和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财务工作者不仅要学法、用法,而且要依法办事,时刻用法律政策约束自已的行为,为决策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发挥好会计监督、核算、反映的职能。
3、由于县乡两级财政十分困难,无力安排正常的宣传经费,致使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因受经费影响而力度不大,需进一步加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把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与促进全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财政法制工作的目标就是要促进依法理财。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寻求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与促进我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结合点,将依法理财工作融入到服务和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之中。
二是进一步加强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注重点与面的结合,即抓好城区及人口比较集中乡镇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这些地方进行重点宣传,在比较偏僻的乡镇利用宣传车及高音喇叭进行宣传,做到抓点带面,不留死角,不留空白,尽可能好地发挥财政法制宣传教育的作用,创造一个人人知法懂法、人人守法,行政执法人员人人依法行政的良好社会环境。通过财政法制宣传教育,促进提高全体财政干部素质,全面提高全县财政干部法制化管理水平, 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当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三是加强财政干部及财务工作者学习法律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定期举办财政法制宣传培训班以及有奖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广大财政干部和财务工作者参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认真落实财政法规制度,加强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关系,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振兴地方财政,规范经济分配秩序,减轻企业、农民负担。
五是强化监督,教罚并重,解决屡查屡犯的问题。广泛宣传财政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各项政策深入人心。积极帮助违纪单位建章立制,认真整改,严格执法。对于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对于屡查屡犯,屡教不改的单位,依法依纪,严肃处理;该经济处罚的处罚,该党纪、政纪处理的报请有关部门给予党纪、政纪处理,对违法犯罪的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处罚力度上,以处理事件为主,向处理事件与处理人相结合转变,以提高财政监督的权威性和震慑力。与各职能部门加强社会监督,形成较为完整的监督体系,共同搞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财政“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已近尾声,“五五”普法即将开始,面对新的工作任务,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更多、更新的法律知识,以适应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要求,把我县的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OO五年六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财政普法宣传
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推进 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和“六五”普法,努力建设法治财政
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确立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明确提出了今后十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基本原则和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是指导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纲领性文件,是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重要章程,必将对政府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纲要》的重点内容
确立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依法行政不仅要合法还要合理;杜绝“以罚没养执法”现象;公众对政府信息拥有充分的知情权;行政决策失误要受到责任追究;立法成本要核算;执法重心要下移;行政行为要接受监督;领导干部任职前要进行法律知识考试;依法行政情况要形成报告制度。
《纲要》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要求行政机关自觉运用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这是《纲要》的重点和亮点之一。这些要求实际上就是依法行政的基本准则,是衡量依法行政的标准,包含了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依法行政重在治权、治官的基本价值取向。
根据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财政部提出要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财政的目标。其途径:一是通过建立健全适应公共财政体制的财政法律制度体系,使各项财政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一切财政资金取之有具、用之有道;二是通过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及时,正确地分析和评价经济发展形势和重大、突发事件,作出积极、适时地反应,合理、有效地调控宏观经济;三是通过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财政行政执法体制,实现财政职能的调整与强化,财政管理方式的转变与规范;四是通过广泛、深入开展财政法制宣传教育,使财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明显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水平和能力明显提高,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财政法律意识明显增强,遵守财政法律制度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建设法治财政的基本要求
一是做到合法理财;二是做到合理理财;三是做到程序正当;四是做到高效便民;五是坚持诚实守信;六是实现权责统一。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包括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坚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
(三)坚持维护宪法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四)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五)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
(六)坚持推进依法行政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有机结合;
(七)坚持依法行政与提高行政效率的统一;
依法行政的本质
依法行政的本质是依法规范、约束行政权力。具体来说,依法行政是依法治权,不是依法治事;是依法治官,不是依法治民;是依法治自己,不是依法治别人。
大力推进依法理财 加快建设法治财政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方略,而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是财政管理领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也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基本要求。
依法理财的概念
依法理财,就是依照宪法、法律、法规和财政规章的规定,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行使国家赋予的财政职责和行政权,实现财政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依法理财是构成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依法理财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务院《全国推进依法理财实施纲要》统领工作全局,坚持“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创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广大财政干部的理财意识和能力,深入推进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效能和保障能力,为财政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依法理财的基本原则
依法理财试点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与建设法治财政相结合;二是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深化财政改革相结合;三是坚持规范财政管理与强化服务意识相结合;四是坚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满足公共需要相结合;五是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六是要坚持作风转变与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的提高相结合。
依法理财的主要任务
一是以转变财政职能,履行财政职责,规范财政管理为重点,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依法建立有关制度体系;二是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分类和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硬化预算约束,规范预算管理;三是以防止财政资金被挤占、截留、挪用、浪费为重点,完善财政监督制约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监督效果;四是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为重点,建立规范性文件的立项、起草、审核、协调、审议、执行制度和运行机制;五是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发挥人才作用为重点,建立健全竞争上岗、干部轮换和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奖惩规则,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六是以强化权力内部制约为重点,完善内部会审制度,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工作机制,切实内部管理。
依法理财的试点时间
我区财政依法理财试点工作从2012年开始实施,到2014年结束。共分四个阶段:①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3月—2012年6月);②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7月—2013年12月底);③巩固成果,总结经验阶段(2014年1月—6月);④检查验收,考核评比阶段(2014年7月—10月)。
“六五”普法的概念
“六五”普法是2011—2015年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的简称,是指从1986 年 “一五”普法开始到现在正经历第六个五年的普法教育。
财政“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财政改革发展实际,按照全面落实依法治区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要求,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结合,与加强和创新财政管理相结合,与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相结合,继续深入开展财政法制宣传教育,为财政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财政“六五”普法的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坚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坚持分类指导,讲求实效;坚持普治并举,同步推进;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全民参与。
财政“六五”普法的主要任务
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行政法律制度;深入学习宣传财政法律法规和财政政策;大力开展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和廉政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大力推进财政法治文化建设和深化财政法律“六进”活动;认真做好法制宣传各项活动。
财政“六五”普法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财政改革与发展需要,积极开展扎实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活动,通过五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提高财政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增强广大财政干部和财务会计人员的法律素质和理财观念,进一步强化社会公众财政的法律意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财政“六五”普法的工作步骤
全区财政“六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从2011年开始实施,到2015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下半年):主要做好财政“六五”法制宣传教育的宣传动员和思想发动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尽快成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结合实际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财政“六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并做出具体安排。充分做好组织、宣传、部署、动员和普法骨干的培训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至2015年)按照规划的目标任务制定法制宣传教育计划,明确任务,认真组织实施。2013年要开展自查活动,重点检查在前三年的“六五”普法规划的落实与组织实施情况。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要按照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届时区财政局对全区5年来 “六五”普法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验收和考核评比。
财政“六五”普法中的“法律六进”
“法律六进”指的是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
第三篇:(四五普法征文) 充分履行法定职责积极推进普法进程
充分履行法定职责积极推进普法进程***县人大常委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普法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人大工作的重要任务。多年来,***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法履行决定、监督、任免等职权,充分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为推动全县经济跨越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加强自身建设树立普法形象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整体素质,决定着依法开展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切实担负起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责任,保障普法工作的顺利实施,常委会把加强自身建设摆到重要位置,自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强化思想、制度、作风和纪律建设,使常委会组成人员始终保持了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为依法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四个五年普法工作过程中,常委会都及时通过《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五年规划的决议》和《***县依法治县规划的决定》,明确普法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要求各级迅速掀起普法教育活动的高潮。与此同时,常委会加强了自身建设,要求带头学法用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了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狠抓理论学习,提高政治、法律和业务素质。普法活动开展以来,常委会组成人员先后对《宪法》、《代表法》、《村民组织法》、《公务员法》以及《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120余部法律法规和人大专业知识进行了系本文来自www.xiexiebang.com统地学习,增强了依法开展工作的能力,推动了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强化作风建设,人大工作更加贴近群众。健全完善了常委会议事规则等近20项规章制度,制定了人大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促进了人大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三是强化廉政建设,廉政纪律得到了认真贯彻执行。坚决执行上级关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认真落实廉政纪律,谨小慎微,从严要求,以实际行动为普法工作树立起了权力机关清正廉洁、依法办事的社会形象。加强法律监督促进普法建设常委会把改进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作为中心任务,在法制宣传教育、执法监督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致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落实。多年来,常委会坚持抓重点、抓关键、抓实效,认真开展法律监督,积极推进依法治理,促进了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在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深入贯彻实施。一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以普法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常委会的主导作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搞好法制宣传教育和各项监督检查,督促和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二是加强执法监督检查,推动依法行政。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突出法律重点,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了系列法律监督活动。听取并审议了《劳动法》、《银行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计划生育法》等90多部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汇报,对交通、工商、计生、环保、土地等行政执法部门进行了重点执法检查,及时指出了在法律法规贯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法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学习贯彻力度、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等意见,保障和促进了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提高了部门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水平,为全县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执法服务环境。三是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公正司法。常委会坚持把监督、服务与支持融为一体,加强了对司法部门日常工作的监督。普法活动开展以来,听取并审议了县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贯彻实施情况汇报,对干警执法情况进行了检查,推动了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较好地树立了司法机关的执法形象。在检查公安干警执法过程中,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办案力度、提高办案质量、努力打造“平安***”、全面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等建议,促进了公安工作的有效开展。四是强化了对被任命干部的监督。常委会正确处理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的关系,坚持任命与监督相结合。普法工作开展以来,依法任免了1679名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并对任命干部进行了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同时,常委会还依法多次开展了对县教育局、经济贸易局、公安局等20余个政府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述职评议工作,认真检查和审议了任职过程中依法行政和履行职责情况。通过广泛调查和认真评议,进一步增强了被任命干部接受监督、依法行政、廉洁勤政和履行好职责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政府两院”工作的顺利开展。坚持以人为本,以普法促和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
径和最好形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制度基础、政治保证和法治保障。普法过程中,常委会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疾苦,及时了解社情民意;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为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人大工作的各个环节,都细心的研究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生活,体察群众情绪,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通过多种监督手段,使劳动力市场就业、养老保险金缴纳、城区综合治理、水资源管理、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等这些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解决,受到基层群众的欢迎。权力机关的权威和作为,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为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打造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常委会还坚持把做好人大信访工作作为听取社会意见、解决群众困难的窗口,认真受理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全力抓好转办和督办。普法以来,共接收人民群众来信来访1600余件次,都区别不同情况转交有关部门进行了办理,较好地解决了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和困难,维护了法律尊严,促进了社会稳定,也有力地巩固了普法成果。发挥代表作用营造普法氛围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基础,也是常委会工作的主体和重要支柱。代表法律素质的高低,对普法的认识和态度对全县开展普法工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常委会十分注重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把加强人大代表特别是领导干部代表的普法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不断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普法以来,常委会采取以会代训和委托乡镇人大以会代学等方式,开展普法学习活动110余次,提高了代表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也影响和带动了周围群众学法守法的自觉性。通过20年的普法工作,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逐步成为自觉行动。但是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只有坚持不懈地依法治国,国家才能昌盛,只有坚持不懈地依法治县,民主与法制建设才能不断推进。作为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关,人大常委会将一如既往抓紧抓好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为保证宪法和法律法规在我县的全面贯彻实施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四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规范
1.0目的规范公司法制宣传教育和普法工作
2.0适用范围
新疆航空公司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施。
3.0职责
3.1公司党委对公司法制宣传教育有领导责任。
3.2公司宣传部负责理论学习的人员负责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监督、检查、总结、通报、汇报等工作。
4.0工作内容和要求
4.1组织机构建立
4.1.1成立公司普法领导小组,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副书记副总经理任副组长,组员为公司纪委、组织部、宣传部、总经办、保卫部、规划发展部、工会、团委、财务部领导。下设办公室,成员由公司宣传部、总经理办公室等单位的人员组成。
4.1.2各单位成立普法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制定五年规划和计划,组织实施普法宣传教育。
4.2制定学习计划
4.2.1实施步骤
公司“四五”普法规划从2001年开始实施到2005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划分如下:
第一阶段(2002)
制定公司“四五”普法规划。各单位要根据此规划制定本单位的学习教育计划,并严格按此规划制定的普法进度组织实施。举办普法骨干培训班,派人员参加全国或民航总局有关普法培训,以带动全公司的普法工作。继续广泛宣传《民用航空法》及配套的法规、规章、条列,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普法的开展。下发民航普法教材,有重点、有针对性的组织、引导、督促学好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做好组织、宣传、发动工作。
第二阶段(2003—2004年)
组织处以上干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司法》、《合同法》、《劳动法》、《票
据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档案法》、《民用航空法》、《审计法》及相关法规、条列。组织一般干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立法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公司法》、《合同法》和民航专业法规等。对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陆续颁布的各类法律法规,要及时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继续抓好《民用航空法》及配套法规的集中宣传和经常性宣传教育工作。
第三阶段(2005年)
民航总局普法领导小组按《中宣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四五”普法验收标准。公司将按此标准,认真组织自查,总结上报,并组织对各单位进行检查验收,认真总结,表彰先进,上报主管部门。
4.3计划的审批
宣传部负责理论学习人员制定出学习计划经主管部长审核后,由公司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审批。
4.4组织学习
4.4.1围绕公司安全生产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教育。宣传与公司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整顿规范与市场经济秩序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涉及保障和促进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法律法规;宣传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相关的法律知识;宣传与维护社会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社会发展迫切要求普及的各项法律法规,为公司改革、发展、稳定创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
4.4.2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立法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民用航空法》以及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国际公约、我国法律法规、规章,熟悉《公司法》、《合同法》、《中外合资企业法》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和规章。熟练掌握和运用《民用航空法》以及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人员训练管理规定》、《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中国民用航空货物国内运输规则》、《关于修订〈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的决定》、《国际承认航空器权利公约》等法律法规。
4.4.3方法
a.坚持持续性法制教育,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依法治企是公司法制宣传教育的内
在要求。要妥善处理学法与用法的关系,以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以法制化管理为目标,进一步加大依法管理的力度。
b.要把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把普法活动与公司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促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c.结合实际,狠抓落实。各单位要针对本部门、本行业、本岗位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既要兼顾全面,又要突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形式主义,保证法制宣传教育真正有实效。
d.普治并举,整体推进。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在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的内容、方式上不断创新,普治并举,整体推进。
e.形式多样,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广泛宣传。要积
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举办法制图片展览等,使广大干部职工受到形式生动、潜移默化的法制教育。
f.充分利用每年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开展教育。
4.4.4具体要求
a全体员工,都要认真学习宪法、国家基本法律知识和民航法及安全管理条列等法规,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法制意识,努力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
b.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努力实现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c.全体干部职工要重点学习民航法及有关条列、条令、法规、规定,还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知识、国际经贸法律知识、经营管理法律知识,提高依法经营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d.坚持学法和用法相结合,要认真学好民用航空法和相关法令法规,并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制定和完善依法治理章程和实施方案,全面推进依法管理水平。
e.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法律培训制度、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审核制度及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考核等制度。
f.建立健全干部职工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考核制度。实行岗前培训,合格证制度。
4.5检察、通报、汇总上报、总结
“四五”普法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每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要及时向公司“四五”普法办公室报告情况总结。公司“四五”普法办公室通报
普法情况,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5.0相关文件:新航党发[2002]53号文件
5.0相关记录:普法教材发放登记、普法考试成绩记录
第五篇:四五普法
学习“四五”普法工作报告 主持人:周建超
参加人员:全体职工
记录人:尹洪途
地点:三楼会议室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对“四五”普法<规划>和(决议)贯彻执行情况总结验收的通知》精神,江苏省人口计生委立即对全省人口计生系统“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总结进行了部署安排,在各级人口计生委进行自查的基础上,还对所辖县(市、区)的工作进行了抽查验收。
一、主要成效
2001年,“四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全省人口计生系统围绕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人口计生系统执法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广大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努力维护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确保了全省人口计生事业各项工作指标的全面完成。
(1)各级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随着国家人口计生工作“一法三规”和新修订的省条例相继颁布实施,群众的法律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全省人口计生系统广大干部按照人口计生工作“两个转变”的要求,不断增强依法管理、依法决策的本领,学会并重视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依法行政、优质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积极探索,依法行政已成为各级人口计生部门的自觉行为,自觉学法、科学用法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广大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在群众中树立了新时期人口计生干部的新形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
(2)人口计生系统行政执法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
全省人口计生系统干部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办事,特别是基层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中更加注重了执法主体、依据、内容、程序的合法性,各级人口计生部门的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使人口计生的行政执法工作更加规范。
认真贯彻执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建立和完善了行政执法检查监督制度,加强人口计生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和专项监督,自觉接受各级人大的执法监督、各级司法部门的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及群众监督。十分重视和加强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切实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发现、纠正基层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把矛盾化解初
始状态,消除在萌芽中。近五年来,群众信访中行政侵权逐年减少,没有出现行政败诉,全省没有发生因计生行政违法而引发的恶性案件和重大突发事件
(3)人口计生干部牢固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通过积极推进综合改革,实施以生殖健康为主要内容的“三大工程”和实施各项奖励扶助制度等措施,把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同优质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加强管理,努力实践和体现人文关怀,逐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生育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人口计生事业正逐渐成为造福于民的甜蜜事业。以人为本、依法行政、优质服务、维护权益等思路和方法在全系统形成了共识。
今年来省各地出台了不少计划生育奖励优惠和帮扶救助措施,逐步建立了多形式、多层次、多元筹资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普遍建立了计划生育公益金,对独生子女意外死亡、伤残,父母不再生育或领养的对象以及其他特殊情况的计划生育家庭对象实行扶持,目前全省已筹集公益金近7300万元,享受计划生育公益金的人数54354人,发放公益金3799万。2005年4月,在全省11个县(市、区)开展了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针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已年满60周岁,且在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计划生育夫妇给予奖励扶助,目前已对首批7418人发放了538万元奖扶金。
二、主要做法
“四五”普法工作时间跨度大、各项任务多,能否保质保量地实现“四五”普法的任务目标,直接影响着全省人口计生工作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也事关全省人口计生事业的发展。
(一)高度重视,将“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和省普法教育领导小组的“四五”普法规划,我委明确了普法教育的指导思想,规定了普法教育的内容、对象、形式和方法步骤,并将其纳入“十五”教育培训之中,进行了统一部署和具体安排。成立了“四五”普法教育领导小组,由委党组书记、主任陈艳华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省人口计生系统“四五”普法依法治理的日常工作。委党组书记、主任陈艳华每年都给省委党校干部培训班进行专题讲座。
2004年,我委召开了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工作会议,陈艳华同志作了题为《充分认识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的讲话,并对全省人口计生系统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省人口计生委更名后,加强了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建立了由盛昌黎副省长牵头的协调会议制度和课题组,对我省人口发展的态势、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重大关系等战略性问题开展五大课题研究,为制订浙江省“十一五”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法、科学决策的依据。同时,我委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普法教育工作经费做到实报实销和项目倾斜,有效保证了“四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切实加强对全省人口计生干部的普法教育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省普法教育领导小组和我委的“四五”普法规划,全省人口计生系统切实加强
对广大人口计生干部的普法教育,在学习内容、学习对象、学习形式上做到了“三个坚持”。学习内容上,坚持以普法必读教材和专业法为主,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补充。
五年来,全省人口计生系统主要抓了以下五大内容的学习:(1)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和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重要论述;(2)国家人口计生委和省普法办统一布置的学习内容,包括宪法、婚姻法、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干部法律知识读本、WTO法律知识读本等;(3)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国家“一法三规”、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浙江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收养法、劳动法、统计法、保守国家秘密法、档案法等;(4)国家和本委规划要求的内容,包括妇女权益保障法、母婴保健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5)省委组织部和省直机关工委统一布置的内容,包括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
2在学习对象上,坚持覆盖全体干部职工,突出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省人口计生委领导多次在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上认真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家“一法三规”和省条例等法律法规。
在抓好领导干部重点学习的同时,我委还定期举办市、县(市、区)分管领导和人口计生委主任(局长)培训班,目前已经举办了8期。由省人口计生干部培训中心具体实施,不定期举办县、乡两级计划生育分管领导培训班,把国家“一法三规”和省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期分批地培训教育。
3、在学习形式上,坚持以个人自学为主,着重抓好集中学习。
根据“四五”普法的要求,结合本系统工作实际,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在坚持以个人自学为主的基础上,对重点学习内容进行了集中学习。委本级集中学习时间共为24天,168课时,平均每年为42课时,比“三五”普法期间的集中学习时间增加了三分之二以上。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学习教材所有干部人手一册,包括宪法、婚姻法、行政许可法、人口法、省条例等。2003年在宁波召开了“贯彻执行省条例规范收养行为法律问题”的专题研讨会,2005年在杭州召开了实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法律衔接有关问题的座谈会等。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各市、县(市、区)计生委主任(局长)和政法处(科)长进行集中培训,经考试合格后颁发结业证,全省各级人口计生部门普遍建立了教育培训激励机制,把普法考试成绩存档,作为对干部考核、任用时的参考依据。同时,积极鼓励在职干部进行法律专业学历教育,我委机关政法处干部通过在职学习均获得法律本科学历证书。
(三)虚实结合,扎实推进人口计生系统依法治理工作
围绕“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目标,坚持以法治教育宣传为重点,结合本系统工作实际,把理论学习这一“虚”与具体工作这一“实”有机结合,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和多种形式的专项治理活动,着力解决人
民群众关心问题,积极开展本系统依法治理工作,做到普法与立法、执法、守法联动推进。
1、广泛深入开展人口计划生育法制宣传活动。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始终把法规宣传作为计生宣教工作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样的政策法规宣传咨询、大型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活动,切实加强对群众的法制宣传,引导群众依法生育。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还印发计生法规卡片、小册子等宣传品进村入户,并利用遍布全省城乡的人口学校,向育龄群众普及人口计生法规知识,利用计生协会和社区等计生基层组织对流动人口进行计生政策法规、公民道德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
全省人口计生部门抓住有利时机,大张旗鼓地进行专业法宣传,在全社会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人口法和省条例的高潮,并举办了各类培训班约11657期,有434万人次受到了教育和培训。同时,积极拓展法制宣传教育的渠道,在各级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省人口计生信息网上,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安排有关计划生育的政策、法规栏目和专题节目,做到电视有节目、报纸有文章、广播有声音、网络有内容
2、加快构建全省人1:1与计划生育法律制度体系。
我委根据省人大立法计划,对《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前后修改十稿,2002年9月3目省九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修改的《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并公布施行。
在国家“一法三规” 和《省条例》颁布实施后,省、市、县各级人口计生育部门适时对本级本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等进行了全面清理。我委及时下发了“关于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开展清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废止了委本级4 O个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要求的规范性文件,并对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中与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的一律予以了废止,对部分进行了及时修订。目前,覆盖全省的以国家“一法三规”为基本法律,以《省条例》为主体,各市、县(市、区)贯彻省条例的《实施办法》以及省政府有关具体规定等规范性文件、配套制度为补充的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制度体系已初步构建。
3、坚持普法与规范执法、执法监督的结合。以依法行政内容为重点,从执法“主体、内容、行为、程序、文书”五个方面进行规范。
一是严格审核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对不符合执法人员资格者予以清退;对符合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人员,认真组织专业法律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并严格考试,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目前,全省人口计生系统持证人数达到48O0人左右。
二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2004年,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我省规范了再生育审批程序;经省政府批准,重新印发了《浙江省计划生育特殊情况生育审批办法》(浙人口计生委[2004]42号),使特殊情况生育审批更符合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我三是认真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我委按照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认真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执行人口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建立和完善了十项有关行政执法方面的基本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
四是严格依法办事,注重维护育龄群众合法权益。全省在2002-2O03年狠抓了终止收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费和照顾生育社会抚养费工作,每年为群众
减轻负担8608万元,其他乱收费、搭车收费的现象也逐渐杜绝。各地对历年的计划生育押金、保证金也进行了清退,到2003年底全省共清退计划生育押金、保证金2.5亿元,清退率达到了98%。从2005年1月1日起一律免费向群众发放《婚育证明》,并规定各地所需经费由省计划生育专项经费安排。
五是执法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全省各地将人13计生政策、法规作为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之一,普遍建立了计划生育政务、村务公开制度,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杭州、湖州还将生育特批政策在网上公布,实行网上审批。
4、着力用法律手段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四五”期间,我省坚持用法律手段,加大对人口计生工作重点难点的依法治理力度。
一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开展人口计生村(居)民自治,召开民主恳谈会,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通过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改革,创建工作新机制,基础薄弱地区的工作面貌有所改观;
二是积极探索流动人口1:3现居住地为主的管理路子。全省已有60%以上的市、县(市、区)单独设立了流动人口1:3管理机构,其他地方也落实了专、兼职管理人员。其次增加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财政投入,宁波、金华等市及不少县(市、区)率先对流动人口1:3实行按常住人口的标准核拨经费,目前已经在全省推行。此外,全省还建立了流动人口13计划生育管理责任双向考核、节育手术经费结算补助等制度,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全省的省际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工作受到国家人口计生委通报表扬。
三是着力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2003年开始省政府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治理工作列入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加强部门协调,人口计生、卫生、药监等部门开展联合督查,省检察院、法院和公安厅联合出台《关于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行为适用法律的若干意见》。2005年初,全国人大法工委和国家人口计生委到我省召开刑法修改座谈会,听取我省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经验,为国家修改刑法提供大量素材和经验。
四是依法清理非法收养。针对非法收养扰乱正常生育管理秩序的问题,嘉兴、宁波、杭州、舟山等地贯彻执行省条例规范收养的新规定,将非法收养治理列为执法工作重点,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对非法收养行为进行了合情、合理、合法处理。至2003年底,全省共清理出事实收养人数为25227人(其中符合收养条件未办理收养手续的有11903人),现已有7249人办妥了合法收养手续;发现非法收养11949人,已依法处理5455人。
五是重点研究探索解决省条例执行中的难点。各地针对行政执法难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近年来台州市计生系统在强化执法队伍建设、规范合同管理、实施执法联动、社会抚养费征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1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