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调查历史发展
书上概念:
问卷调查法是研究者用严格设计的统一问卷,通过书面语言与被调查者进行交流,来收集研究对象关于教育问题或教育现象的信息和资料的方法
《现代教育研究方法》李方,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4~5
教育调查历史发展
国外:
19世纪以后,教育研究者开始重视运用调查法,早期著名的教育调查是1987年美国来斯进行的拼写练习调查。此外,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还有一些影响比较大的教育调查,如19世纪末美国的斯坦利•霍尔(Stanley Hall)采用问卷法进行的教育调查;1910年哈佛大学教授哈诺斯(Paul Hanus)进行的学校调查;1911~1912年纽约市开展的大规模学校调查。国内:
1986年中国普及义务教育调查。目前,我国新课程实验情况的调查研究,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调查研究,学生心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调查研究,关于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调查研究,关于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等,也普遍在一些省市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起来。问卷法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蒋国珍 张伟远 2004,2(56)远程教育杂志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与缺点优点:抽样范围广,不受人数限制,它可以跨越地理范围进行大规模的资料收集;时间和经费节省,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的数据;调查者填写问卷时可以有一定的时间考虑;所拟问题可尽量求其科学性,在访谈中不便直问,或问而不易得到确切回答的事项,可以在问卷中得到答案。
局限性:如果问题含糊不清,就难以得到确切的回答;所选样本如果不能代表样本的总体,其结果将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如果问卷的回收率较低,样本的代表性将难以保证;问题太多会令填答者生厌,而置之不理;若问题太少,又无法达到研究的目的;问题设计不理想时,会散漫凌乱,不易整理,且难以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和对结果进行科学解释;当填答者不合作、言不由衷时,所得结果会不可靠;有些问题牵涉到太多复杂的因素,不能用问卷的简单回答所能表明。
试析教育调查法的适切性 翟继岩 2009,4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85)
特点
标准化隐匿性间接性
第二篇: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历史发展
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历史发展
教育心理学从其诞生至如今成为一门内容翔实、有自己独特研究领域的心理学还不到一百年时间。
教育心理学的独立以桑代克1913—1914年三卷本《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为标志。
教育心理学的思想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具有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观点。近代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们对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也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教育心理学的诞生直接受到心理学独立时期达尔文的进化论、高尔顿的个别差异研究、冯特的心理实验研究以及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的影响。詹姆士这位美国心理学之父,曾提出将心理学运用于教育研究的主张,并出版论著《与教师谈心理学》。杜威这位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则提出了自己的民主主义教育观。
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中划时代的人物。在于他建立了S—R(刺激—反应)教育心理学理论范式。许多理论观点至今仍为人们所广泛引用。
桑代克之后,教育心理学研究基本上处于行为主义者的支配之下。早期行为主义者华生,对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客观研究。操作行为主义者斯金纳的研究更系统、更全面客观,其学习理论观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0年代以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研究在教育心理学中可以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他们都没有超出S—R范式。他们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主要集中于学习问题研究,应归于桑代克所提出的S—R范式之列。
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以韦特海默、考夫卡及苛勒为主要代表人物,提出了顿悟学习理论,这和行为主义S—R范式及尝试错误学习形成鲜明的对照。
托尔曼在教育心理学中是位颇有争议的人物。无论是行为主义的理论,还是格式塔的观点,他都采取“拿来主义”为我所用。这使他的理论既具有行为主义的特征,又具有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观,并最终成为教育心理学中认知观的鼻祖。托尔曼以其认知学习实验闻名于世,这些实验包括符号学习实验、期待奖赏实验及位置学习理论及认知地图、中介变量、潜伏学习等重要概念,托尔曼的认知观得以建立。
皮亚杰提出其著名的认识论、认知发展理论及活动教学模式等,为此,皮亚杰被誉为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现代教育心理学认知理论主流受到皮亚杰的深刻影响。60、70年代,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主要表现为S—R范式向认知范式的转变。
加涅对学习的层次、学习结果,学习的条件及学习过程作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观及教学设计原理。
布鲁纳提出了他的发现学习重要概念。
奥苏伯尔提出了著名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观点,并对有意义学习进行了深入探讨。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学习的类型
学习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按其过程或按其结果分类,也可按其复杂程度分类。这里介绍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这同我们的德(态度)、智(认知)、体(动作技能)三个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一致。
学习的认知结果包括三个方面:
1.言语信息。加涅指的既是知识也是能力。2.智慧技能。加涅指的是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
3.认知策略。加涅指的是个体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力。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
现代信息加工理论对学习的一般过程的描述既有坚实的实验依据,又对教学过程富有指导价值。学习的发生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一)短时感觉贮存
发生在主体与环境刺激相互作用时。在每一瞬间,有大量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
(二)注意与选择性知觉
短时感觉贮存中的信息只有在受到注意以后才能进入意识。
(三)记忆
记忆分为两个阶段,即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学习过程是信息的收集、加工、贮存和在需要时提取出来加以运用的过程。信息的收集涉及的心理过程是知觉;信息的加工、贮存和提取涉及的心理过程是记忆。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它总是伴随于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中,它是学习活动赖以产生的前提。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目前,被认为属于信息加工理论范围的,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类:(1)侧重于数理统计分析的信息论;(2)侧重于计算机模拟的信息加工理论;(3)侧重于实际应用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一、信息论与信息分析
美国学者香农(C.Shannon)被公认为是信息论之父。简单说来,香农的测度主要集中在输送与接收的消息之间的相似性,以便计算送话者与受话者双方能够得到多少信息。香农把消息的交换作为通信的特征。因此,信息论关注的是可能已被输送的消息的影响,以及实际被传送的信号。
信息分析把主要焦点放在被试在一系列尝试中对所呈现的刺激作出反应的一致性程度上。就一般而言,心理学家认为,信息论有助于我们形成一种把人类作为信息加工者的模式。这个模式强调人在对刺激作出反应时的积极选择的作用,而不是像在刺激-反应理论中所看到的那种起被动作用的人。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Simno,1979),研究焦点放在狭窄的实验室分析,对了解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很大的帮助。
二、计算机模拟
把人视作信息加工者,这一观念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计算机模拟(computer simulation)通常是指利用计算机和计算机语言来描述人类信息加工过程时所采用的方法。这方面最典型的人物是西蒙。他认为,人的认识活动与计算机是一一对应的(见图)。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行为所涉及的基本结构,他们称之为“信息加工系统”或“IPS”。
三、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学习实质上是由习得和使用信息构成的。他们的一个基本假设是:行为是由有机体内部的信息流程决定的。由于这种信息流只是一种猜想,是永远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所以,心理学家们构建了不同的模式来推导这种信息;这取决于理论家想要说明哪一种内部过程。也许,可供选择的许多信息流程图都是站得住脚的。但就一般而言,信息加工论者主要关注的是这样两个问题(1)人类记忆系统的性质;(2)记忆系统中知识表征和贮存的方式。人类记忆的性质
1.阿特金森-希弗林模式:记忆信息加工模式,由三个结构成分组成:(1)感觉登记;(2)短时记忆;(3)长时记忆。
2.克雷克-洛克哈特模式: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与其说是由于信息贮存在大脑中的“地方”产生的,不如说是由于它们获得的加工类型产生的。这也就是说,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仅仅是不同加工水平上的差异。信息加工学习原理
1、信息流是行为的基础
2、人类加工信息的能量是有限的
3、记忆取决于信息编码
4、回忆部分取决于提取线索 评
论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的许多思维过程,使得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不再那么神秘了。借助合理的科学方法,我们将对这种心理过程有更多的了解。
从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信息加工理论在以下几方面是有启迪的:(1)刺激选择不像埃斯蒂斯所说的那样是一种随机的过程,因此,不能仅仅考虑到刺激的特征,而且还要关注学习者已有的信息或认知图式。(2)短时记忆加工信息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一味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信息,不给他们留有加工或思考的时间,结果必然会像狗熊拣苞米一样,拣一个丢一个。(3)“组块”理论,为了尽可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知识,我们必须把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块状,减少机械学习。(4)信息编码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信息的贮存和提取。教师在帮助学生使用各种策略来编码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加工理论注意系统、编码系统和记忆系统的分析,是建立在推测的基础上的。
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皮亚杰学说的基本观点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基本假设是:认识既不起因于主体(成熟论者所强调的),也不起因于客体(行为主义者所强调的),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但相比之下,学习从属于发展。
皮亚杰不认为认识的生长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是强调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
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同化、顺化和平衡。
1.同化(assimilation):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消化系统将营养物吸收一样。
2.顺化(accommodation):顺化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顺化是与同化伴随而行的。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化的过程。可见就本质而言,同化主要是指个体对环境的作用;顺化主要是指环境对个体的作用。
3.平衡(equilibration):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平衡状态过滤的过程。平衡过程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结构理论的核心之一。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图式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的。就一般而言,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用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化,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过程,也就是认识上的适应,也就是人类智慧的实质所在。
需要重申的是,平衡状态不是绝对静止的,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渡到一种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平衡的这种连续不断的发展,就是整个认知发展的过程(皮亚杰,1981)。平衡是个体在连续不断地与环境交互作用和变化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 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从出生到两岁左右)。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的。2.前运演阶段(儿童从2-7岁左右)。认知开始出现象征(或符号)功能(如能凭借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
3.具体运演阶段(儿童约在7-12岁)儿童的思维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这种思维运演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三、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主要因素是: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皮亚杰关于学习的原理
皮亚杰坚持认为,只有在学习者仔细思考时才会导致有意义的学习。学习的结
果,不只是知道对某种特定刺激作出某种特定反应,而是头脑中认知图式的重建。决定学习的因素,既不是外部因素(如个体生理成熟),而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在他看来,对儿童思维运演变化过程的描述,本身就构成了对学习的解释。
一、学习从属于发展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到些什么,决取于他的发展水平。二、知觉受制于心理运演
知觉是一种主动的、有目的的搜索活动,而不是毫无目的的扫视。三、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
在皮亚杰看来,学习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们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式。皮亚杰则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者在解决问题时,认知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四、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要的“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不可少的”,这一命题与新行为主义的观点是相悖的。在斯金纳看来,通过强化的安排,可以使学生在没有任何错误的情况下学习。程序教学就是建立在这一原理基础上的。但是,皮亚杰认为,让学生犯错误是应该的。为了使学生从事自我调节—这是平衡过程的实质性部分,学生需要经历某些冲突或不平衡。错误会引起学生顺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并把所观察到的结果同化到修正过了的知识结构中去。
五、否定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
皮亚杰认为,通过否定的行动解决矛盾、消除差异、排除障碍或填补间隙,这些都是否定的形式。随着儿童的发展,他们使用不同的否定类型;当儿童学习一个具体的概念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否定水平。
评
论
皮亚杰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现已成为一个完整的心理学体系的核心。
刺激-反应理论强调学习是因环境(刺激)而引起的行为变化。皮亚杰学说的最大贡献是,他认为:“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结构同我们成人不一样。因而新的教育方法应尽一切努力按照儿童的心理结构和他们不同的发展阶段,将要教的材料以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形式进行教学”(Piaget,1970)。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比掌握知识内容更重要。他对有意义的学习所提供的建议,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皮亚杰对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平衡过程—的分析,在理论上是比较全面、辩证的。但由于他忽视了社会过程和认知过程之间的任何因果关系,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有它自己的规律,只能让儿童自己去探索,自然而然地发展,轻视了教育和教师的作用。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知觉与归类理论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⑴习得(acquisition)新信息。⑵转换(transformation),把知识整理成另一种形式,以便超越所给予的信息。⑶评价。
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一、知觉理论
布鲁纳认为知觉过程涉及四个相继的步骤: ⑴初步归类;
⑵搜寻线索;寻找可以用来辨别该事件的那些属性,以便把它较为精确地归入某一类别。
⑶证实检索;搜寻那些可以用来证实该事件的线索,以检索原来的归类是否确切。
⑷结束证实;它是以终止搜寻线索为标志的。
由此可见,知觉过程是以对刺激输入开放、选择、关闭为特征的。二、归类理论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为了促进学生最佳地学习,提供信息是必要的;但是,掌握这些信息本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应该超越所给的信息。概念获得的理论
布鲁纳认为,人们是通过把刺激输入置于某一类别来加工它们的。一个类别,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概念。因此,概念是思维过程的核心。在布鲁纳看来,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概念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他最早系统地提出了概念假设-检验理论。
一、概念的类型
1.合取概念(conjunctive concept)
合取概念是一种根据同时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属性来下定义的概念。
2.析取概念(disjunctive concept)
析取概念是一种根据同时呈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属性,或只呈现一种相关属性来下定义的概念。
3.关系概念(relational concept)
关系概念是根据各种属性之间特定的关系来下定义的概念。二、概念获得的策略
只讨论获得合取概念的策略,而且只局限于选择策略。布鲁纳发现,学生在形成合取概念时,一般采取以下四种策略:
1.同时扫视;2.相继扫视;3.守恒聚焦;4.聚焦投机。
布鲁纳的概念假设-检验理论被公认为是对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大贡献,他用实验的方式考察了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概念获得的过程,因而被皮亚杰誉为是“思维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的方法
一、发现学习特征 1.强调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所以,布鲁纳强
调的是,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
2.强调直觉思维
布鲁纳的发现法还强调学生直觉思维在学习上的重要性。他认为,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不同,它不根据仔细规定好了的步骤,而是采取跃进、越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思维的。直觉思维的形成过程一般不是靠言语信息,尤其不靠教师指示性的语言文字。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象或图象性的。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与其指示学生如何做,不如让学生自己试着做,边做边想。
3.强调内在动机
发现活动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兴趣。所以,布鲁纳把好奇心称之为“学生内部动机的原型”。与其让学生把同学之间的竞争作为主要动机,还不如让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提出挑战。所以,他提出要形成学生的能力动机,就是使学生有一种求得才能的驱力。通过激励学生提高自己才能的欲求,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事实表明,对自己能力是否具有信心,对学生学习的成绩有一定影响。
布鲁纳在强调学生内部动机时,并没有完全否认教师的作用。在他看来,学生学习的效果,有时取决于教师何时、按何种步调给予学生矫正性反馈,即要适时地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结果,如果错了,还要让他们知道错在哪里以及如何纠正。让学生有效地知道学习的结果,取决于:⑴学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接受到矫正性信息;⑵假定学生接受的矫正性信息的时间、场合都是合适的,那么学生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使用这些矫正性信息;⑶学生接受的矫正性信息的形式。
第三篇:遥感发展历史
遥感发展历史
任何一门科学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总是和时代的发展和要求相一致,不可 能超越时代,遥感技术当然也不例外。它的形成是与传感技术、宇航技术、通讯 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联系,与军事侦察、环境监测、资源开发利用 和全球变化的需要相适应的。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普通照相机和飞机的基础
上,一些新的信息探测系统相继出现。人类观测电磁辐射的能力从可见光扩展到 了紫外、红外、微波等,对目标物信息的收集方式从摄影到非摄影;资料由像片 到数据(非图像);平台由汽车、飞机发展到了卫星、火箭;应用研究从军事、测绘领域扩展到了农、林、水、气象、地质、地理、环境和工程等部门。这就需 要引进一个新的术语,以便概括这种信息探测系统及其过程。1960年美国学者
伊林L.布鲁伊特(Evelyn L..Pruitt)提出“遥感”这一科学术语,1962年在美国密执安大学召开的<国际环境科学遥感讨论会)上,这一名词被正式通过,从此就标志着遥感这门新学科的形成。
但是,在遥感一词出现以前,就已产生了遥感技术。发展至今,大体经历了 三个阶段.常规航空摄影阶段、航空遥感阶段和航天遥感阶段。
遥感的概念
遥感的英文是“remote sensing”,意即“遥远的感知”,在日本叫“远隔探
知”或“远隔探查”。其科学含义一般理解为:在遥远的地方,感测目标物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研究,确定目标物的属性及目标物之间的关系。也就 是说:不与目标物接触,凭借其发出的某些信息识别目标。所以有人将遥感技术 作为一种侦察技术。
根据遥感的这一概念,人和动物都具有一定的遥感本领。例如,人的眼睛识 别物体的过程就是一种遥感过程,它是靠物体的色调、亮度,以及物体的形状、大小等信息,来判定物体的属性。蝙蝠能发射超声波,并用接收到的回波来判断 障碍物的距离、方位和属性。现代遥感技术就是模仿自然界中的遥感现象和过程 而产生的。
目前,对遥感比较一致的定义是:在远离被测物体或现象的位置上,使用一 定的仪器设备,接收、记录物体或现象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 传输、加工处理及分析与解译,对物体及现象的性质及其变化进行探测和识别的 理论与技术。随着窨技术、无线电电子技术、光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0世纪中期,遥感技术有了很在发展。遥感器从第一代的航空摄影机,第二代的多光谱摄影机、扫描仪,很快发展到第三代固体扫描仪(CCD);遥
感器的运载工具,从收音机很快发展到卫星、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遥感谱从可风炮发展中国家到红外和微波,遥感信息的记录和传输从图像的直接传发展到非图像的无线电传输;而图像元也从地面80m*80m,30m*30m,20*20m,10m*10m,6m*6m。
在这期间,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我们不仅可以直接接收、处理和提供和卫星的遥感信息,而且具有航空航天遥感信息采集的能力,能够自行设计制造像航空摄影机、全景摄影机、红外线扫描仪、多炮谱扫描仪、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等多种用途的航空航天遥感受仪器和用于地物波谱测定的仪器。而且,进行过多次规模较大的航空遥感受试验。
近十几年来,我国还自行设计制造了多种遥感信息处理系统。如假彩色合成仪,密度分割仪,TJ-82图像计算机处理系统,微机图像处理系统等。
第四篇:三星发展历史
三星企业文化
三星logo——基础色:青色
基础色体现了三星事业领域的广泛性,给人一种安定感和信赖感,同时也体现出三星人的意志和姿态。
——文字:英文SAMSUNG
用世界通用的英语,体现了三星向世界挑战的意志:文字采用了成熟的标识体,从而强化了追求高新技术的企业理念,并会给人一种高科技企业的形象。
——形体:椭圆形
椭圆形象征宇宙和世界,给人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体现三星人富于创造和挑战的性格,勇于革新、励精图治的形象。
——两端字:S和G
以S字开头和以G字结尾,两字都有开口部分,表明三星集团与外界息息相通。为人类社会服务,既是三星集团经营的出发点,又是它的归宿,体现了三星与世界共存亡的理念。
三星集团是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包括26个下属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机构,在近7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近300个法人及办事处,员工总数19.6万人,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三星有近20种产品世界市场占有率居全球企业之首,目前三星90%的产品已经在中国生产,同时,三星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三星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三星每年总营业额接近韩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
三星发展历史:
1938年李秉喆主席在大丘创立“三星商会”,早期的主要业务是将韩国的干鱼、蔬菜、水果等出口到中国的北京及满洲里,后来建立了面粉加工厂和 糖果厂,自己进行生产和销售。
于1969年三星电子成立
1978年黑白电视机生产量突破400万台(居世界第一)
1983年,三星电子生产出第一台电脑(8 Bit)
1987年,第一台三星笔记本电脑诞生
1987年11月19日李秉喆去世,李健熙继位。
1997年成功开发出世界第一个30" TFT-LCD
1998年公司TFT-LCD世界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
1999年开发出世界最快的1GHz CPU开发出世界第一个1Gb DDR SDRAM
2001年,三星笔记本正式进入中国市场(NV5000)
2002年三星品牌价值达到83亿美元,年公司价值上升速度位居世界第一,上升为世界排名第三位的手机生产商
2005年6月大型LCD累计生产量超过1亿台 2006年10月开发出世界最薄的0.82mm LCD
2005年三星决定任命企业经营战略专家朴根熙为三星中国总部社长。他曾讲到,三星现在是韩国最大的企业;在中国,三星也将努力成为最优秀的企业,在中国建设第二个三星。切实施行“让顾客满意”的经营方针;并强调“未来5年,在电子消费品领域,谁赢得中国,谁就能够赢得世界。”
2011年1月 三星中国总裁姜皓文正式就任。未来十年将是与过去十年完全不同的变革时代,中国将是主导这一变革的国家
三星理念
1、三星的使命:
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
2、三星的经营理念:
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
创造最佳产品和服务
为人类社会作贡献
3、三星人的精神:
与顾客同在从顾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与顾客结成利益共同体
通过为顾客创造价值,满足顾客的需求,实现顾客的梦想,达到三星与顾客共同成长的理想状态4三星六大价值观
1)重视人才
李秉哲曾说过“我毕生用80%的精力去发掘和招揽人才,培养和教育人才”
李健熙担任会长后,继承并发扬了前任会长李秉哲关于“人才第一”的创业理念
那么三星核心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呢:
具备精湛的技艺和学识,具有专业知识,创出非凡业绩;
具有牺牲精神,关心同事,具有包容心和团队精神,有人情味,品行端正,作风清廉;
具有正确的判断及决策能力,能有效发挥领导才能,最后完成目标;
真正融合到三星企业文化当中并接受三星的价值观。
2)基于健全的危机意识的自我创新
3)强调责任的自主经营
4)合理思考与合理行动
5)廉洁健康的工作作风
6)坚持一个方向,实现团队合作
三星电子产品包含:笔记本 打印机 一体机 显示器 影视设备 音响设备 存储产品 手机 家庭音响 三星笔记本从1987年到如今已经走过了25年头,逐步发展壮大成为行业内的领军品牌
三星笔记本与其他厂商的优势
1.三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专业笔记本生产厂商。
2.凭借着三星电子在LCD,半导体芯片,硬盘,光存储等配件领域的技术和制造优势,成为全球拥有最
多核心技术的笔记本厂商。
自己生产产笔记本电脑部件
高达75%的部件由三星电子自行生产
三星是全球最大的液晶产品供应商
• 全球最大的内存产品供应商 全球领先的移动通信厂商 硬盘存储制造商 光存储制造商 电池制造商
• 在中国拥有两处大型笔记本研发中心 完全自主研发、设计和制造 超过20年的研发生产经验 产能目前超过400万台/年
作为国际领先的笔记本厂商,三星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身,而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更让三星笔记本的创新步伐一路领先
主生产线,由三星公司自主研发并制造,是全球最先进的生产线之一。可靠的技术,确保每台三星笔记本电脑都拥有世界一流的品质和性能
第五篇:审计发展历史
审计发展历史
一、审计是什么
审计,是指原来负责提供资料的会计人员以外的会计专家,对企业活动、记录和报表所进行的检查活动
----《新大英百科全书》第一卷 审计,是指对国营企业、单位或个人由财务人员所掌管的账目进行审查,并证明其是否正确的一种行为
-----大英百科全书》第二卷 审计是指为编写证明报告书做根据而进行的检查工作。
-----HF斯泰特格
二、我国的审计发展 1古代审计学
尽管在中国古代审计理论主要表现为一些片断的思想依然能够梳理出古代审计的思想脉络。我国审计思想萌芽于西周,成长于秦汉,成熟于隋唐,具有明显增加的制度性特征。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审计制度的国家。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审计制度;周朝以后使审计制度日臻完善,即“上计制度”皇帝亲自参加听取财政、会计的报告;秦汉时,设御史,检査监督财政收支;隋唐时,设比部,隋朝时的比部属尚书省,唐朝时的比部属刑部,这就意味着审计机构有直接治罪的权力;宋朝时宋太祖淳化三年,设审计院,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审计正式命名的国 家审计机构,比国外以审计命名的国家审计机关要早700多年,在宋太宗后期撤消了审计院,使财政收支发生了很多问题,因此,在宋高宗建炎元年恢复了审计机构,改名“审计司”元、明、清三代均未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大部分审计职能并入御史监察机构。2近代审计学
A中华民国的政府审计
辛亥革命后,北京的北洋政府在1914年设立审计院,颁布《审计法》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审计院,后改为审计部隶属监察院。国民党政府的审计法几经修改,但由于当时的政治腐败,贪污橫行,使审计制度徒具形式,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经济监督作用。
B革命根据地的审计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中,1932年成立中央苏维埃政府审计委员会以后,1934年颁布《审计法》实行了审计监督制度。以后在山东、陕甘宁、晋绥等革命根据地,也建有审计机构,颁布审计法规,实施审计监督工作。革命根据地的审计制度,在战争年代对节约财政支出、保障战争供给、维护革命纪律、树立廉洁作风,起到了较好的作用。3现代审计学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照搬苏联的模式,没有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政府只能通过不定期的会计检查来进行财税监督。“文化大 革命”期间,更不存在独立的审计结构。1982年宪法规定要设立国家审计结构。1983年成立了国家审计署,在县以上的各级政府设置审计厅或局。1985年发布《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198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1944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国家审计的地位。2006年修订并实施了新《审计法》从1996年至今,国家审计署依据《审计法》制定、修订了一系列政府审计准则,由此中国国家审计进入振兴时期。
三、西方国家的审计发展
西方国家的审计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1851年一批专业人员在威尼斯创立了威尼斯会计师协会,成为世界上第—个会计职业团体。(当时地中海沿岸的商业城市已经比较繁荣,而威尼斯是地中海沿岸国家航海贸易最为发达的地区,是东西方贸易的枢纽,商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单个的业主难以向企业投入巨额资金,为适应筹集所需大量资金的需要,合伙制企业应运而生。合伙经营方式不仅提出了会计主体的概念,促进了复式簿记在意大利的产生和发展,也产生了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最初需求。尽管当时合伙制企业的合伙人都是出资者,但是有的合伙人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的合伙人则不参与,所有权和经营权开始分离。那些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合伙入有责任向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合伙人证明合伙契约得到了认真履行,利润的计算与分配是正确、合理 的,以保障全体合伙人的权利,进而保证合伙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来源,使企业得以持续经营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客观上需要独立的第三者对合伙企业进行监督、检查,人们开始聘请会计专家来担任查帐和公证的工作。这样,在16世纪意大利的商业城市中出现了一批具有良好的会计知识、专门从事查帐和公证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所进行的查帐与公证,可以说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随着此类专业人员的增多,他们于1581年在威尼斯创立了威尼斯会计协会。其后,米兰等城市的职业会计师也成立了类似的组织。)2形成于1844年到20世纪的英国,称为详细审计阶段。1844年英国第部《公司法》颁布,标志着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开端。(1844年英国的公司明确作出会计账目必须经股东中选出的监事进行审查的规定,又规定公司账目液可以聘请有会计职能的会计师协助办理,1853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职业会计师的专业团体,即“爱丁堡会计师协会”。)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有:审计对象是公司账目、审计目的是查错纠弊、审计方法是详细审计、审计报告使用入是公司的股东 3发展于20世纪初美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称为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1916年成立注册会计师协会,1917年注册会计师全国通考。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审计对象是资产负债表、审计目的是判断信用、审计方法是抽样审计、审计报告使用人是债权人。4成熟于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后,称为全部财务报表审计阶段,1929年经济危机,1933年,美国的《证券法》规定,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财务报表必须接受注册会计师审计。特点是:审计对象是全部报表、审计目的是合法性公允性、审计方法是由制度基础审计转向风险导向审计并广泛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报告使用人是社会公众。
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不仅在审计体制上有了较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审计理论和实务上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即把经济监督和经济管理相互结合,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现代的三E审计、绩效审计方面发展。
四、审计与会计的区别
随着审计的发展,审计和会计的区别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生的基础不同会计是为了加强经济管理,适应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核算和分析的需要而产生的;审计是因经济监督的需要,也即是为了确定经营者或其他受托管理者的经济责任的需要而产生的。
二是目的不同。会计目标亦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是评价企业会计工作是否有效合理的标准。会计管理活动的特点是价值管理,是对价值运动的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最终目标。国家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最终达到维护国 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依据的标准不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有十三条,可以归纳为三类:一类是衡量会计质量的一般原则,一类是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一类是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审计依据是指查明审计客体的行为规范,是据以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的客观尺度。
四是职能不同。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过程的记录、计算、反映和监督;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此外还包括评价和公证。会计虽说也具有监督职能,但这种监督是种自我监督行为,主要通过会计检查来实现。会计检查或查账,只是检查账目的意思,主要针对会计业务活动本身。而审计,既包含了检查会计账目,又包括了对计算行为及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分析、检验,即含审核稽查计算之意;会计检查只是各个单位财会部门的附带职能,而审计是独立于财会部分之外的专职监督检查;会计检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检查范围、深度、方式均受到限制,而审计的目的在于证实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审计检查会计资料只是实现审计目的的手段之一,但不是惟一手段。
任何审计都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即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授权或委托人。审计主体,是指审计行为的执行者,即审计机 构和审计人员,为审计第一关系人;审计客体,指审计行为的接受者,即指被审计的资产代管或经营者,为审计第二关系人;审计授权或委托人,指依法授权或委托审计主体行使审计职责的单位或人员,为审计第三关系人。一般情况,第三关系人是财产的所有者,而第二关系人是资产代管或经营者,他们之间有一种经济责任关系。第一关系人—审计组织或人员,在财产所有者和受托管理或经营者之间,处于中间人的地位,这要对两方面关系人负责,既要接受授权或委托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会计资料认真进行审查,又要向授权或委托审计人(即财产所有者)提出审计报告,客观公正地评价受托代管或经营者的责任和业绩。为此,审计组织或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活动,必须具有一定独立性,不受其审计其他方面的干扰或干涉,这是审计区别于其他管理的一个根本属性。
五工作程序和选用的方法不同。会计方法是指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执行会计职能,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是人们在长期的会计工作实践中总结创立的并随着生产发展,会计管理活动的复杂化而逐渐地完善和提高的。会计的方法包括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监督、会计预测、会计控制和会计决策等六种具体方法。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为了行使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达到审计目标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技术的总称。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可分为核对法、审阅法、复算法、比较法、分析法按审查资料的顺序分为逆查法和顺查法按审查资料的范 围,分为详查法和抽查法。
六机构地位不同。会计部门在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各部门中处于中心位置只有让会计参与到企业管理之中,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企业经济运行规则也发生重大变化,强化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成为时代的使命。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按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了及其经济效益进规以及本部门、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政、财政收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