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政监督征文
《河南省财政监督办法》征文
党风建设促监督
当前,河南省正处于中原经济圈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这既是一个战略机遇期,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期。越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越要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这是总结国内外反腐败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
财政部门是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不仅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担负着重要职责,而且在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财政部门的作风状况如何,是否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对本系统乃至全省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全体财政干部职工一定要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为全市作出表率,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推向深入。当前,着力构建以坚持三大教育、提升三种意识、推进三项建设、强化三维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四三”防护体系,不仅是加强财政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营造风清气正财政环境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坚持三大教育,夯实廉政建设防震桩
坚持学习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基本保证。要坚持内容、形式、时机和效果的有机统一,把教育作为廉政文化的一种传播形式,渗透到人们的头脑当中。要针对党员干部在思
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持续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和勤俭节约三大教育,夯实廉政建设防震桩,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一是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精神动力。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坚持和加强学习教育,把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列主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础上面。坚定理想信念,必须落实正确的政绩观,不弄虚作假,不搞形式主义;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在大事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理想信念,要敢于讲真话,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经得起各种考验。
二是坚持党的宗旨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要在全体财政干部职工中深入持久地开展宗旨教育,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善于倾听民意,体察民情,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中去。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主动当好党和政府的参谋助手,千方百计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坚持勤俭节约教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要切实加强勤俭节约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在艰苦奋斗上下功夫。财政干部有责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发扬勤俭节约精神,作艰苦奋斗的典范。财政的钱是纳税人的钱,财政部门有责
任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严格把关。要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二、提升三种意识,熔炼廉政建设防腐剂
思维是认识的先导,意识决定行动。加强财政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要以充分发挥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前提,着力提升财政干部职工的廉洁从政、风险防范和为民服务三大意识,熔炼廉政建设防腐剂。
一是提升廉洁从政意识。要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广大财政系统党员干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要把学习和遵守党章作为重要教育内容,以树立正确权力观为重点,深入进行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艰苦奋斗教育,把广大财政系统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章上来,自觉按党章办事。要大力推进面向财政系统的廉政文化建设,把反腐倡廉的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财政干部切实做到牢记宗旨、廉洁从政、为民理财。二是提升风险防范意识。要引导每一位财政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在思想上高筑拒腐防变的大堤,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防止和杜
绝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当前,要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试点工作为契机,把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与财政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岗位职责紧密结合起来,把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融入到财政业务工作的全过程。首先,要突出工作重点,抓住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薄弱环节,查找漏洞,量化责任,加强监管。其次,要把握关键环节,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全面查找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由于工作职责、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可能引发不廉洁、不作为行为的廉政风险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三是提升为民服务意识。财政工作永无止境,为民服务亦永无止境。全体财政干部职工要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意识,带头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的表率。要在思想上理解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老师,从群众中了解实情、体察疾苦、汲取智慧、获得力量。要进一步改进行风,端正作风,密切财政部门和基层群众的联系,树立财政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推进三项建设,筑牢廉政建设防火墙
如果说坚持学习教育、提升意志品质是注重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加强党风廉政软件建设的话,那么,党风廉政硬件建设也绝不可偏颇,要着力推进制度建设、两基建设和财政文化三大平台建设,筑牢廉政建设防火墙。
一是推进廉政制度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建设是基础。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根本举措。要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的各个环节,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制度在源头治腐中的重要保障作用。要抓住制度执行这一关键环节,制定执行和落实制度的有力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制度落到实处。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始终把严挌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的重点来抓。
二是推进财政两基建设。加强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是做好新形势下财政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也是做好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为民理财、促进发展,为民服务、促进和谐的财政理念,以重点在基础、关键在基层为要求,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载体,以推进制度建设为支撑,从“两基”建设入手,加强“两化”管理,建立符合现代管理、具有我市财政特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提升财政基础基层管理体系,为财政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提供重要平台。
三是推进财政文化建设。财政文化建设是一项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影响巨大的系统工程,优秀的财政文化,会有效凝聚人心、激发活力,提高财政干部职工的拒腐防变能力。要把学习作为财政文化建设的主题,着力搭建学习的平台,为财政文化建设奠
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要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和活动形式,使财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入脑入心,渗透到每个财政干部的一言一行中,落实到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上;要为财政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把全市各级财政机关建设成富有凝聚力、亲和力的战斗集体。
四、强化三维监督,织就廉政建设防护网
加强监督检查,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环节。要进一步强化内部监督、职能监督和社会监督这三大监督,以内部监督为线、职能监督为经、社会监督为纬,织就廉政建设防护网,为我市财政工作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强化内部监督。要建立健全财政监督制衡机制,将财政监督纳入财政运行的各个环节,逐步形成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监督检查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财政运行机制。要实施全过程监管,利用金财工程、平台一体化等各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对预算编制和执行进行全面监控。同时,进一步健全各级各类专项资金和重大项目资金的跟踪问效机制,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控。
二是强化职能监督。积极推进党务和政务公开,不断拓宽监督渠道,自觉接受纪检监察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和审计监督,努力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要摆正位臵、放下架子,多一些上门服务,少一些本位思想,主动加强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联系,主动听取各级各类预算单位对财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搞好部门协调服务。
三是强化社会监督。社会监督是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现阶段反腐倡廉、防止权力滥用的可靠保证,也是人民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要建立健全各种社会监督制度,主动接受新闻机构和人民群众等对财政工作的全方位社情舆论监督。要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向社会公开接受投诉举报的途径和方式,强化全社会对于财政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让公共财政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逐步引入预算听证和参与式预算制度,进一步深化财政政务公开的深度,不断提升社会监督效果。
百舸争流,发展奋进未尝言止;雄关漫道,廉政建设未有穷期。全体财政干部职工必须时刻绷紧廉政建设这根弦,以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廉洁从政,为民理财,切实做到干成事、不出事,为我省财政工作的繁荣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洛阳市地方税务局直属税务分局计财科
崔娟0379-63337717
第二篇:财政监督案例
部门联手挪用救灾资金(财政监督案例经典格式)背景材料
我国目前还有一部分地区没有摆脱贫困,尤其是西部地区,十年九旱,自然灾害频繁,造成当地群众生活困难。国家为了维护全社会的安定团结,在中央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仍安排了一定数额的救灾资金专项用于救济灾民。为加强对救灾资金的管理,2002年8月至9月,财政部门派出检查组,对GS省2001年至2002年6月末救灾资金和救灾物资的申请、拨付和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该省TW县民政局利用多种手段,采取多种方式,挤占、挪用、截留救灾资金,违规违纪性质严重,情节恶劣。
违纪事实
一、违纪事实
1、挪用救灾资金64.5万元建设“民政大厦”。检查发现,TM县民政局采用反复转账等方式,共计挪用中央专项资金64.5万元用于基建支出,其中有40万元属于中央特大自然灾害补助费。2001年12月31日,民政局从救灾资金补助费列支10万元,以“口粮有偿”名义,将款项转入扶贫周转金账户。同日,从扶贫周转金账户转入基建账户。2000年8月10日,该县民政局向财政局申请借款30万元。14日,县财政局从社保资金专户列支30万元,此款直接转入民政局基建户,用于基建支出。2001年12月31日,民政局以“口粮有偿”名义,从救灾资金专户中转出30万元,偿还财政局借款。此外,从1998年10月至2002年1月,民政局还通过其所属的扶贫周转金账户,以借款名义分4次将24.5万元资金转入基建账户。
2、民政、财政联手调减历年财政欠拨救灾资金结转数。检查发现,该县财政局从1999年开始,上年结转安排数前后不衔接,差额较大,人为调整决算迹象明显。原来,2000年8月24日,该县民政局会计董某根据地区民政处救灾科的口头答复,与该县财政局田某某协商,主动提出将1999年以前结转的救灾资金329.4万元直接调减为63.4万元。经时任该县财政局局长的张某某同意,在2000年第3季度《救灾款收支情况季报表》中虚列救灾支出266万元。双方单位加盖公章,董某、田某某分别签字。此表一式三份,分别由该县民政局、财政局、地区民政处保留。据查证,该县2000财政决算救灾资金年终结转数应为333.6万元,实列109万元,少列224.6万元;2001应为361.6万元,实列26万元,少列335.6万元。少列部分全部胜用于其他财政支出。该县财政局在制定2001财政预算时,将少列的结转指标又做了重新安排,在“上年结转数”中反映,但截至检查结束时,尚未补拨。
3、民政福利企业通过账外账和个人活期存款账户核算救灾资金。1998年9月28日,该县民政局签发《关于同意TW县民政实业公司为社会福利企业的批复》,明确该实业公司正式成为民政直属的福利企业。其任务除安置部分残疾人再就业外,主要就是用民政局拨付的救灾口粮款购买小麦原料、生产加工面粉,并及时送到灾民手中。但实际执行情况并非如此。据统计,该实业公司自1998年6月至2001年5月共计收到该县民政局转入救灾口粮220万元,全部转入该公司在该县农行开设的账户。检查发现,该账户并没有进入实业公司法定账内,已经形成账外账。从该账户支出明细看,也大都与救灾无关。主要列支科目为“其他业务支出”、“应付福利费”、“产品销售成本”、“预提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应付工资费”、“在建工程”、“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等,累计占用救灾口粮款43.3万元,而购买原材料小麦的资金支出仅为128.6万元,生产成本比例严重失调。以上种种迹象表明,该账户是一个将账内资金向账外转移的“小金库”。
此外,1999年11月26日,该县民政局又签发《关于同意TW县民政福利工业有限公司为社会福利企业的批复》,明确该工业公司为民政局直属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集体民政福利企业,其任务也是用民政局拨付的救灾口粮款购买小麦原料、生产加工面粉,为灾民解决吃粮问题。公司设立文件要求“自觉接受民政、工商、税务等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但检查发现,该公司居然没有按规定开设账户,民政局拨付的救灾口粮款139.9万元,全部通过公司法人李某某以个人名义开设的17个活期存款账户核算,与李某某个人资金混杂在一起。在公司具体生产经营过程中,全部采用现金结算方式办理。如该公司曾借款经民政局民政大厦基建支出35.5万元,全部采用现金形式支付。这其中既有救灾资金,也有李某某个人存款,根本无法分清。检查还发现,工业公司会计基础工作非常薄弱,会计核算混乱。作为一家公司,没有材料采购账、产成品账、现金日记账,也没有产品销售账和产品出库单,购买原材料不索取原始发票,甚至连白条收据都没有。公司开据的原始发票大都丢失,会计资料严重缺漏。根据李某某反映,工业公司为私营企业,年终利润归个人所有,称其为民政福利企业只是挂个名,目的是减免各种税赋。2002年5月,该公司已取得免税资格。
4、用中央救灾资金发放灾区口粮,竟然向灾民收取费用。该县民政局1998年签发下拨第一批救灾款通知时明确规定,各救济户每公斤面粉交0.2元(每袋5元),每公斤玉米交0.12元(每袋3元)的费用,作为乡镇救灾储备金。经检查组查证,在1998年5月至2002年1月期间,该县民政局发放灾民口粮面粉82543袋,收取费用41.2万元,玉米粉1750袋,收取费用0.5万元,收费总额共计41.2万元。在抽查TW县某镇时,发现该镇1999年到2002年共收取灾民口粮款2.3万元,并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3月分两次以现金方式上交县民政局,金额1万元,余下1.3万元还在镇民政助理账上留存。截至检查日,该县民政局共上收资金6.7万元,其余资金仍沉淀在各乡(镇)。
违纪特点
纵观检查发现的问题,该县民政局挪用、侵占中央财政救灾资金的违纪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违纪手法多样。从检查发现的问题分析,有巧立名目,通过将救灾资金频繁转账,最后用于办公大楼基建支出的违纪手法;也有采用串通财政局,双方联手,直接减免历年财政欠拨救灾资金的行为;有通过设立下属企业,采取拨付救灾款购买粮食进行加工等手法,再通过账外账和私人账户,间接转移救灾资金,将救灾资金与个人资金合并使用,浑水摸鱼,从中为小团体和个人捞取好处;有利用向灾区灾民发放救灾物品时,收取费用,用于民政局的其他开支这样的恶劣行径。可以说是用尽一切手段,利用管理救灾资金和救灾物资的机会中捞取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
二是性质恶劣。救灾资金是老百姓的活命钱,中央财政挤出资金,专项安排,专门拨付到灾区,就是为了能够解决广大受灾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顺利渡过难关。这些资金,都是用来买生活口粮和基本生活资料的。是否及时、足额发放,直接关系到受灾群众的生存。这样的资金,作为代表政府赈灾优抚的民政部门居然还想侵占挪用,其行为与职责背道而驰。特别是少数干部的做法更是令人难以理解,已经违反了作为国家公务员的基本准则和公民的道德底线。在群众受灾、需要粮食解决温饱问题时,他们还要收取救灾物资发放费。如此行为,让人觉得可耻、可恨、又可悲。
检查思路与方法
一、点面结合,突出重点
检查救灾资金,最主要的特点是涉及面广。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既保证检查面,又保证检查质量,一直是个难题。解题的办法,就是要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检查中,首先要选择救灾资金量大的地方全面铺开检查。同时,在工作量得到保证的情况下,要善于分析检查中掌握的情况,找出资金管理混乱的重点地区,实施重点突破,查深查透,并深刻剖析问题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确保检查质量和成效。
二、有目的地扩大检查范围
一个单位财务管理混乱,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专项资金之间,会存在相互转移、挪用、填补缺口等问题。因此,对财务管理较为混乱的单位,可以除救灾资金外,对其他专项资金也同时进行检查,并注意不同专项资金之间往来关系。通过扩大检查范围,会有意外的线索被发现。
三、抓住关键环节实施检查
一个检查项目,首先要选择突破口。检查中,只要抓住这一点,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救灾资金来说,资金的具体流向就是突破口。只要紧紧抓住资金流向这个关键,跟踪救灾资金使用情况,就可以对救灾资金实施全过程检查,违纪问题也就很容易被发现。
四、要善于从疑点中发现问题
在检查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用心去发现可能存在的疑点,寻找违纪问题的蛛丝马迹。如这次检查发现的挪用救灾资金用以建设办公大楼,当年救灾资金节余结转下年等问题,都是疑点,最后经过检查得以证实。因此,对反常的基建工程、预算决算资料,都可以多加留意,会给检查工作带来意外收获。
处理结果
根据检查情况,财政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做出了处理决定:对该省挪用救灾资金近2000万元作结算抵扣处理,并建议GS省政府对相关责任人做出行政处分。
违纪动机与原因
GS省财政困难,部分地、市、县表现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民政部门仍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不顾灾区灾民的贫困现状,擅自动用本已有限的救灾资金直接用于基建支出和发放工资,截留国家对灾区灾民的关怀和温暖。分析产生问题的动机与原因,主要有:
一是部分干部私欲膨胀,对群众疾苦漠然置之。没有经济能力,却仍要讲排场、摆阔气,建造办公大楼,顺便建设宿舍。在资金来源不足时,就动救灾资金的念头。追究根源,还在于部分干部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在这种错误的人生观引导下,个人私欲极度膨胀,心中只有个人和小集体,没有广大群众。受灾群众的疾苦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可以漠然置之。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他们来讲,只是走过场,一种必要的形式而已。因此,在思想上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教育非常必要,通过全面深入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在日常工作中加以落实、实践。只有通过学习和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些干部对违纪问题的严重性才会有一个正确认识,同样的问题才可能不再发生。
二是缺乏有效的监督。从检查发现的民政局违纪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局违纪手法并不高明,有的还十分简单。只要懂得基本的财务知识,加上认真的工作态度,上述问题是不难发现的。对民政系统管理救灾资金行为,既有审计监督,又有财政监督,而且违纪问题最早从1998年就已经存在,应该早就发现。其中的关键原因在于不管是审计监督还是财政监督,虽然形式上存在,但是实际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是财政部门,不仅未履行应有的监督职能,而且还与民政局联手违纪。因此,在不断增强各种行政监督力量的同时,注重监督职能的有效履行,确保各种监督力量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起到对违纪问题的威慑和纠正作用,也十分重要。
教训与启示
一、完善救灾资金专户管理制度,防止截留挪用现象发生
财政部应尽快出台有关救灾资金专户管理的文件规定,与国库调拨资金制度紧密结合,将中央救灾资金与其他资金分离开来,做到单独调拨,专户储存,切实保证救灾资金的封闭运行和安全使用,不给挤占、挪用救灾资金以可乘之机。
二、对民政部门提供一定的事业费,确保救灾资金的管理和发放
贫困地区的民政部门除了保工资外,办公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救灾资金的管理、使用。同时也导致个别民政局挤占救灾款用于购买汽油、支付运粮车费等。因此,中央可结合各个省份的实际情况,在下拨救灾款时,配套拨付一定比例的救灾资金管理发放事业经费,从而堵住民政部门因为救灾事业费不足而挪用救灾资金的口子,保证救灾资金真正做到专款专用。
三、在中央救灾口粮款的使用上,可以试行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
可以由省级民政、财政部门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一些效益高、信誉佳、质量好的粮食生产企业,担负灾区灾民口粮的加工和运输任务,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直接将救灾口粮款拨付到企业,减少中间环节,缩短资金滞留时间,形成中央、省、地财政与粮食销售部门直接的购销关系。最终实现县级民政部门对灾区灾民发票不发钱,切实保证专款专用。
四、加强对民政福利企业的监管
明确民政福利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产权性质,规范民政福利企业财务行为和会计基础工作,防止借民政福利之名逃避国家税收的违规做法,对民政福利企业的经营利润的使用实行有效监管,充分保证民政福利企业生产经营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部门联手挪用救灾资金(财政监督案例经典格式)背景材料
我国目前还有一部分地区没有摆脱贫困,尤其是西部地区,十年九旱,自然灾害频繁,造成当地群众生活困难。国家为了维护全社会的安定团结,在中央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仍安排了一定数额的救灾资金专项用于救济灾民。为加强对救灾资金的管理,2002年8月至9月,财政部门派出检查组,对GS省2001年至2002年6月末救灾资金和救灾物资的申请、拨付和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该省TW县民政局利用多种手段,采取多种方式,挤占、挪用、截留救灾资金,违规违纪性质严重,情节恶劣。
违纪事实
一、违纪事实
1、挪用救灾资金64.5万元建设“民政大厦”。检查发现,TM县民政局采用反复转账等方式,共计挪用中央专项资金64.5万元用于基建支出,其中有40万元属于中央特大自然灾害补助费。2001年12月31日,民政局从救灾资金补助费列支10万元,以“口粮有偿”名义,将款项转入扶贫周转金账户。同日,从扶贫周转金账户转入基建账户。2000年8月10日,该县民政局向财政局申请借款30万元。14日,县财政局从社保资金专户列支30万元,此款直接转入民政局基建户,用于基建支出。2001年12月31日,民政局以“口粮有偿”名义,从救灾资金专户中转出30万元,偿还财政局借款。此外,从1998年10月至2002年1月,民政局还通过其所属的扶贫周转金账户,以借款名义分4次将24.5万元资金转入基建账户。
2、民政、财政联手调减历年财政欠拨救灾资金结转数。检查发现,该县财政局从1999年开始,上年结转安排数前后不衔接,差额较大,人为调整决算迹象明显。原来,2000年8月24日,该县民政局会计董某根据地区民政处救灾科的口头答复,与该县财政局田某某协商,主动提出将1999年以前结转的救灾资金329.4万元直接调减为63.4万元。经时任该县财政局局长的张某某同意,在2000年第3季度《救灾款收支情况季报表》中虚列救灾支出266万元。双方单位加盖公章,董某、田某某分别签字。此表一式三份,分别由该县民政局、财政局、地区民政处保留。据查证,该县2000财政决算救灾资金年终结转数应为333.6万元,实列109万元,少列224.6万元;2001应为361.6万元,实列26万元,少列335.6万元。少列部分全部胜用于其他财政支出。该县财政局在制定2001财政预算时,将少列的结转指标又做了重新安排,在“上年结转数”中反映,但截至检查结束时,尚未补拨。
3、民政福利企业通过账外账和个人活期存款账户核算救灾资金。1998年9月28日,该县民政局签发《关于同意TW县民政实业公司为社会福利企业的批复》,明确该实业公司正式成为民政直属的福利企业。其任务除安置部分残疾人再就业外,主要就是用民政局拨付的救灾口粮款购买小麦原料、生产加工面粉,并及时送到灾民手中。但实际执行情况并非如此。据统计,该实业公司自1998年6月至2001年5月共计收到该县民政局转入救灾口粮220万元,全部转入该公司在该县农行开设的账户。检查发现,该账户并没有进入实业公司法定账内,已经形成账外账。从该账户支出明细看,也大都与救灾无关。主要列支科目为“其他业务支出”、“应付福利费”、“产品销售成本”、“预提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应付工资费”、“在建工程”、“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等,累计占用救灾口粮款43.3万元,而购买原材料小麦的资金支出仅为128.6万元,生产成本比例严重失调。以上种种迹象表明,该账户是一个将账内资金向账外转移的“小金库”。
此外,1999年11月26日,该县民政局又签发《关于同意TW县民政福利工业有限公司为社会福利企业的批复》,明确该工业公司为民政局直属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集体民政福利企业,其任务也是用民政局拨付的救灾口粮款购买小麦原料、生产加工面粉,为灾民解决吃粮问题。公司设立文件要求“自觉接受民政、工商、税务等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但检查发现,该公司居然没有按规定开设账户,民政局拨付的救灾口粮款139.9万元,全部通过公司法人李某某以个人名义开设的17个活期存款账户核算,与李某某个人资金混杂在一起。在公司具体生产经营过程中,全部采用现金结算方式办理。如该公司曾借款经民政局民政大厦基建支出35.5万元,全部采用现金形式支付。这其中既有救灾资金,也有李某某个人存款,根本无法分清。检查还发现,工业公司会计基础工作非常薄弱,会计核算混乱。作为一家公司,没有材料采购账、产成品账、现金日记账,也没有产品销售账和产品出库单,购买原材料不索取原始发票,甚至连白条收据都没有。公司开据的原始发票大都丢失,会计资料严重缺漏。根据李某某反映,工业公司为私营企业,年终利润归个人所有,称其为民政福利企业只是挂个名,目的是减免各种税赋。2002年5月,该公司已取得免税资格。
4、用中央救灾资金发放灾区口粮,竟然向灾民收取费用。该县民政局1998年签发下拨第一批救灾款通知时明确规定,各救济户每公斤面粉交0.2元(每袋5元),每公斤玉米交0.12元(每袋3元)的费用,作为乡镇救灾储备金。经检查组查证,在1998年5月至2002年1月期间,该县民政局发放灾民口粮面粉82543袋,收取费用41.2万元,玉米粉1750袋,收取费用0.5万元,收费总额共计41.2万元。在抽查TW县某镇时,发现该镇1999年到2002年共收取灾民口粮款2.3万元,并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3月分两次以现金方式上交县民政局,金额1万元,余下1.3万元还在镇民政助理账上留存。截至检查日,该县民政局共上收资金6.7万元,其余资金仍沉淀在各乡(镇)。
违纪特点
纵观检查发现的问题,该县民政局挪用、侵占中央财政救灾资金的违纪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违纪手法多样。从检查发现的问题分析,有巧立名目,通过将救灾资金频繁转账,最后用于办公大楼基建支出的违纪手法;也有采用串通财政局,双方联手,直接减免历年财政欠拨救灾资金的行为;有通过设立下属企业,采取拨付救灾款购买粮食进行加工等手法,再通过账外账和私人账户,间接转移救灾资金,将救灾资金与个人资金合并使用,浑水摸鱼,从中为小团体和个人捞取好处;有利用向灾区灾民发放救灾物品时,收取费用,用于民政局的其他开支这样的恶劣行径。可以说是用尽一切手段,利用管理救灾资金和救灾物资的机会中捞取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
二是性质恶劣。救灾资金是老百姓的活命钱,中央财政挤出资金,专项安排,专门拨付到灾区,就是为了能够解决广大受灾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顺利渡过难关。这些资金,都是用来买生活口粮和基本生活资料的。是否及时、足额发放,直接关系到受灾群众的生存。这样的资金,作为代表政府赈灾优抚的民政部门居然还想侵占挪用,其行为与职责背道而驰。特别是少数干部的做法更是令人难以理解,已经违反了作为国家公务员的基本准则和公民的道德底线。在群众受灾、需要粮食解决温饱问题时,他们还要收取救灾物资发放费。如此行为,让人觉得可耻、可恨、又可悲。
检查思路与方法
一、点面结合,突出重点
检查救灾资金,最主要的特点是涉及面广。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既保证检查面,又保证检查质量,一直是个难题。解题的办法,就是要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检查中,首先要选择救灾资金量大的地方全面铺开检查。同时,在工作量得到保证的情况下,要善于分析检查中掌握的情况,找出资金管理混乱的重点地区,实施重点突破,查深查透,并深刻剖析问题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确保检查质量和成效。
二、有目的地扩大检查范围
一个单位财务管理混乱,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专项资金之间,会存在相互转移、挪用、填补缺口等问题。因此,对财务管理较为混乱的单位,可以除救灾资金外,对其他专项资金也同时进行检查,并注意不同专项资金之间往来关系。通过扩大检查范围,会有意外的线索被发现。
三、抓住关键环节实施检查
一个检查项目,首先要选择突破口。检查中,只要抓住这一点,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救灾资金来说,资金的具体流向就是突破口。只要紧紧抓住资金流向这个关键,跟踪救灾资金使用情况,就可以对救灾资金实施全过程检查,违纪问题也就很容易被发现。
四、要善于从疑点中发现问题
在检查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用心去发现可能存在的疑点,寻找违纪问题的蛛丝马迹。如这次检查发现的挪用救灾资金用以建设办公大楼,当年救灾资金节余结转下年等问题,都是疑点,最后经过检查得以证实。因此,对反常的基建工程、预算决算资料,都可以多加留意,会给检查工作带来意外收获。
处理结果
根据检查情况,财政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做出了处理决定:对该省挪用救灾资金近2000万元作结算抵扣处理,并建议GS省政府对相关责任人做出行政处分。
违纪动机与原因
GS省财政困难,部分地、市、县表现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民政部门仍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不顾灾区灾民的贫困现状,擅自动用本已有限的救灾资金直接用于基建支出和发放工资,截留国家对灾区灾民的关怀和温暖。分析产生问题的动机与原因,主要有:
一是部分干部私欲膨胀,对群众疾苦漠然置之。没有经济能力,却仍要讲排场、摆阔气,建造办公大楼,顺便建设宿舍。在资金来源不足时,就动救灾资金的念头。追究根源,还在于部分干部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在这种错误的人生观引导下,个人私欲极度膨胀,心中只有个人和小集体,没有广大群众。受灾群众的疾苦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可以漠然置之。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他们来讲,只是走过场,一种必要的形式而已。因此,在思想上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教育非常必要,通过全面深入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在日常工作中加以落实、实践。只有通过学习和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些干部对违纪问题的严重性才会有一个正确认识,同样的问题才可能不再发生。
二是缺乏有效的监督。从检查发现的民政局违纪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局违纪手法并不高明,有的还十分简单。只要懂得基本的财务知识,加上认真的工作态度,上述问题是不难发现的。对民政系统管理救灾资金行为,既有审计监督,又有财政监督,而且违纪问题最早从1998年就已经存在,应该早就发现。其中的关键原因在于不管是审计监督还是财政监督,虽然形式上存在,但是实际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是财政部门,不仅未履行应有的监督职能,而且还与民政局联手违纪。因此,在不断增强各种行政监督力量的同时,注重监督职能的有效履行,确保各种监督力量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起到对违纪问题的威慑和纠正作用,也十分重要。教训与启示
一、完善救灾资金专户管理制度,防止截留挪用现象发生
财政部应尽快出台有关救灾资金专户管理的文件规定,与国库调拨资金制度紧密结合,将中央救灾资金与其他资金分离开来,做到单独调拨,专户储存,切实保证救灾资金的封闭运行和安全使用,不给挤占、挪用救灾资金以可乘之机。
二、对民政部门提供一定的事业费,确保救灾资金的管理和发放
贫困地区的民政部门除了保工资外,办公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救灾资金的管理、使用。同时也导致个别民政局挤占救灾款用于购买汽油、支付运粮车费等。因此,中央可结合各个省份的实际情况,在下拨救灾款时,配套拨付一定比例的救灾资金管理发放事业经费,从而堵住民政部门因为救灾事业费不足而挪用救灾资金的口子,保证救灾资金真正做到专款专用。
三、在中央救灾口粮款的使用上,可以试行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
可以由省级民政、财政部门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一些效益高、信誉佳、质量好的粮食生产企业,担负灾区灾民口粮的加工和运输任务,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直接将救灾口粮款拨付到企业,减少中间环节,缩短资金滞留时间,形成中央、省、地财政与粮食销售部门直接的购销关系。最终实现县级民政部门对灾区灾民发票不发钱,切实保证专款专用。
四、加强对民政福利企业的监管
明确民政福利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产权性质,规范民政福利企业财务行为和会计基础工作,防止借民政福利之名逃避国家税收的违规做法,对民政福利企业的经营利润的使用实行有效监管,充分保证民政福利企业生产经营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第三篇:财政监督工作思路
2012年财政监督工作思路
2012年财政监督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财政工作的部署和省财政监督检查局的工作安排,在局党组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大监督理念。财政监督工作将致力服务于公共财政改革、促进财政管理的大局,着眼于财政监督工作法制化、网络化、公开化,坚持一个中心,完善两项机制,做到三个加强,强化财政监督职能作用,不断探索财政监督新思路、新领域、新办法。
(一)坚持一个中心
在日常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中,我们坚持以服务财政管理和促进财政改革为中心,着力强化有关民生政策执行以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选择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项目,重点围绕“三农”、教育、卫生等涉及民生行业、领域的政策执行以及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和资金的安全、规范、有效使用,推动建立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二)完善两项制度
1、健全和完善财政监督信息披露和公告制度。一是建
立查前公示、查后公告制度。二是建立财政监督信息披露制度。采取综合性公告与案例性披露相结合、惩处违规违纪行
为与树立正面典型相结合的方式和多种渠道加强财政监督信息宣传,营造全社会认识财政监督、理解财政监督的工作氛围。
2、完善协同监督的工作机制。采取“上下联动、内外
联合”的监督方法,整合各类监督资源,加强与市有关部门、局相关处室和县区财政监督机构的配合,充分调动主管部门参与财政监督的积极性,形成监督合力。
(三)做到三个加强
1、加强对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积极推进
监督关口前移,开展部门预算编制审核、重大支出项目审核,开展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和资金的安全、规范、有效使用。
2、加强会计监督,综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将会
计信息质量监督与财政重点专项资金监督有机结合,不断提高会计监督的层次和效果。
3、加强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试点,选取部分政府投
资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试点。
四、实现四个转变
(一)实现由单纯的开展监督检查向标本兼治、规范管理转变。改变过去就检查论检查,单纯搞检查的“惯性”思维和做法,把财政监督融入财政管理之中。
(二)实现由单纯的合规性检查向合规性检查与绩效检查有机结合转变。从业务、财务和效益三个方面对项目资金的绩效情况进行评价,使绩效评价与监督检查有机结合,增强了监督检查与绩效评价的整体功能。
(三)实现由单项监督检查向全方位监督检查转变。突出“综合检查”,开展以财政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为主线,对专项资金使用、非税收入管理、罚没收入管理、票据管理、政府采购制度执行、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国库集中支付、资产管理、银行账户管理等综合检查。有效地避免了同一单位多头、重复检查问题的发生。
(四)实现由事后专项检查向把事前审核、事中跟踪监控和事后检查处理有机结合的全过程监督转变。实施事前、事中监督,充分发挥了财政监督“预警防范、实时纠偏”的作用,与事后监督互相补充、有机结合,更大程度地发挥监督效能,促进监督与管理的进一步融合。
五、2012年工作安排
第四篇:财政监督工作总结
20xx年,全县财政监督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财监局的关怀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的总体要求,加强日常监督,强化专项检查,服务财政管理,形成了对财政运行进行监控、保障和规范功能的财经监督机制,有力促进了依法理财和源头治理工作,为全县财政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绩
一年来,我们围绕《20xx年陇南市财政监督工作要点》和市县财政、财监工作重点,结合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认真学习贯彻全市财政监督工作会议精神,树立财政“大监督”理念,落实“一把手”工程,创新财政监督机制体制,按照“收支并重、内外并举、监管结合”总体思路,努力实现财经监督检查职能转变,全面完成了工作任务,财监办荣获“全市财政监督先进集体”称号。
(一)整合监督管理职能,积极探索构建财政“大监督”机制。我们按照财政“大监督”机制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从提高服务水平、完善制度体系、提升检查效能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财政监督长效管理机制建设。一是着力强化财政监督管理职能。制定出台了《徽县财政财政监督管理实施办法》,共8章42条,对财政监督的职责、内容、方式、程序及执法过错责任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财政内部各职能机构认真履行财政监督职责,建立健全财政监督长效机制,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规范和有效,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确保财政监督管理工作规范运行。二是充分发挥专职机构对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综合管理和指导协调作用,强化服务意识,提升监管水平,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主动为局属单位和业务股室开展各项检查工作提供全方位保障。三是从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把财监机构与财政监察股、纪检监察室职能整合,将财监办4名专职监督员派驻财政局4个主要业务股室经办预算拨款、非税收入管理、农业项目财务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业务,对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的收纳、划解、核算、指标分配、资金拨付、以及用款单位使用和报账情况实施日常全程监督。在核算中心和非税局设立业务稽核岗位,建全乡镇财政业务巡回稽核制度,财政执法重点项目的专项检查和内部监察工作统一由财监办归口组织,县局各股室、局属各部门配合实施,形成了多方联动、通力协作的日常监督检查网络体系。四是完善监督检查动态跟踪机制。财监办及时了解全局监督职能的运作进展,掌握检查项目的实施情况,主动联系沟通,督促指导局属单位和业务股室科学合理安排检查,通过查前上门培训辅导、查中派员参与、查后提供政策指导、检查成果共享利用等,协助局属单位和业务股室加强对检查质量风险的控制,形成了贯穿于检查全过程的检查质量控制机制,有效全面地推进了财政“大监督”机制建设。
(二)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形成了涵盖财政收支、寓监督服务于财政管理的财政监督机制。我们把财政监督作为财政管理的必要环节和组成部分,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形成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紧密融合,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一是加强了预算编制监督审查。进一步完善了县直部门“零基预算”管理办法,编制综合财政支出预算,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资金,强化了预算监督力度。对15个乡镇和县直11个部门推行“部门预算”管理,单位所有收支都进了财政笼子,增强了单位自主理财的积极性,规范了财政预算分配程序。二是对部分重点项目资金专项审批。认真落实各项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车辆购置保险费、丧葬抚恤金以及扶贫救灾、农业开发、社会保障、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等重点项目资金,通过专项审批和跟踪问效,确保其专款专用。建立健全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教育危房改造资金、化解义务教育债务和惠农补贴资金财政专户,推行财政专项资金县级报帐制,对这些项目资金实行封闭运行,提高了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严格财政资金拨款程序。按照核定的预算指标,坚持用款单位按用途申请、财政业务股室按预算审查、主管领导按进度掌握核批、临时性项目报政府研究“一支笔”审批的财政性资金拨付制度,把预算内外资金捆在一起使用,有效克服了资金调度上的随意性,进一步规范了财政性资金分配程序。四是健全财政票据核销制度。对行政事业性收费专用票据实行“验旧领新、限额控制、票款同行”管理办法,确保了政府非税收入的足额入库。对执法罚没和农税专用票证实行“交旧领新、报查核销”办法,彻底堵住了执罚执收单位截留、挪用财政预算收入的源头。通过实施日常全程监督,推进了各项财政业务管理工作的规范运行。
(三)开展财政专项检查,有针对性地解决财经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服务财政改革,强化财政职能的原则,根据财政重点投入方向,抓住财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重点围惠农强农、社会保障、抗震救灾、扩大内需等涉及民生的热点政策,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查纠各类违规违纪问题,进一步规范了财经秩序。
一是开展乡镇财政工作目标考核。年初,县局派出考核检查组,结合各乡镇财政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考核,对乡镇财政所及其所属会计主体单位执行预算、税收、财务、会计和国有资产基础管理等经济事项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在全县财政系统工作会议上进行通报,保证了乡镇财政规范运行。
二是对乡镇落实惠农政策资金情况进行督查。4月份,县局抽调8名人员,组成2个督查组,分别由2名副局长带队,对15个乡镇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抗震救灾、粮食直补、退耕还林、村级经费、教育“两免一补”、扶贫资金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了各项补资金按时足额兑现农户。为了保障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支付方式改革工作规范运行,县局抽调3名业务骨干,对全县各乡镇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发放管理改革实施情况和补贴项目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巡回督查,指导乡镇做好惠农财政补贴对象的审核公示、信息录入、资料报送、档案管理以及业务操作流程,确保各项惠农补贴公平、公正地发到农户手中。为了促进家电下乡政策的落实,县局抽调人员,由分管领导带队,会同商务等部门,定期不定期地对乡镇和定点经营商家贯彻落实家电和汽车下乡财政补贴政策情况进行督查检查,确保补贴政策资金兑现到位。
三是开展会计信息和会计执业质量抽查。按照省市关于开展20xx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统一部署,我县形成了由财政局长亲自抓总,财监办副主任具体负责,各业务股所长全力配合的组织领导格局。结合工作实际,把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与“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紧密结合,由参加“小金库”重点检查的2个工作组分别承担20户行政事业被查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任务。从检查情况看,我县会计基础工作正在逐步走向规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逐步得到纠正,我县的会计信息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但检查中发现仍有部分单位存在一定程度的会计违法违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监督和加强。这次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发现和纠正的主要问题有5个方面,一是现金库存量大。个别单位违反《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库存现金较大,超过国家规定库存限额。二是不合理票据依然存在。有些单位对取得的原始单据审核不够严格,招待费支出不明细,购买的公办用品无清单、无经手人等。三是往来帐款核算不清,造成资产不实。在检查中发现一些单位暂存款、暂付款数量较大,经进一步核实,其中大部分款项,没有按照会计制度核算办法进行帐务处理。四是科目运用不规范。个别单位会计科目运用不规范,如招待费用列支培训费、下乡补助费、奖金在办公费中列支等问题依然存在。五是购买商品未进固定资产。个别单位购买的办公设备未进固定资产。检查中发现一个单位滞留应缴财政资金1760897元,如数收缴财政非税收入专户,并对单位领导和财务去人员进行了批评教育。财监办派出组成检查组,对徽县燎原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执业质量进行检查,重点审查其遵守独立审计会计准则、内部质量控制制度、职业道德规范、业务收费管理办法以及业务开展基本情况等内容,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单位会计内控制度不严密、财务会计核算信息数据存在差异和会计执业程序和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责成单位进行整改,促进了会计中介机构规范运作,维护了《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条例》的严肃性。
四是继续扎实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今年,认真贯彻省治理“小金库”工作检查督导组督查徽县“小金库”治理工作汇报会议精神,加大专项治理力度,使“双零”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是进一步明确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发出《关于开展“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补报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全县所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8月20日前全面开展一次自查自纠,在重点抓好“五查五看”的基础上,做到“三公、两核、一承诺”。二是进一步加大检查力度。纪委、监察、财政、审计、民政、经委等部门抽调12名业务骨干,组成4个检查组,对20个重点部门、14个社会团体和3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施重点检查。国资、非税部门组成2个工作组,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门面房屋出租和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三是进一步拓宽举报渠道。县治理“小金库”办公室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再次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和奖励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举报,确定专人负责做好举报事项的查处、跟踪、落实和反馈工作。四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专项治理政策、制度、措施的咨指导,形成整体合力,确保不走过场。五是进一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确实存在“小金库”问题部门要限期整改,工作不负责任或者情节严重的要追究责任。截至目前,已查纠2个单位“小金库”问题115.46万元,收缴余额资金9.8万元。同时,对省上督查发现矿管办应缴未交财政资金176.1万元已全额收缴财政。六是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出台了《徽县关于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的意见》,从银行账户开设、票据管理规定、非税收入管理、国有资产处置、严格财务核算和加大监督管理方面,提出治理“小金库”有关政策要求和工作规范,严格落实“小金库”责任追究制、治理“小金库”连带责任追究和处理处罚落实跟踪制、禁设“小金库”承诺保证制、举报查处督办制、治理“小金库”监督管理责任制等五项机制,将“小金库”纳入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形成了制度、管理和监督“三位一体”的长效防治机制。
8.12特大暴洪灾害发生后,积极履行监督职责,把抗洪救灾工作作为当时压倒一切的重点工作来抓,及时成立抗洪救灾工作领导专班,按照县防指要求,负责灾区防洪抢险物资和资金保障、灾区群众转移所需费用资金的调度;协调灾区转移安置和生活的资金保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一线的灾情调查工作和抢险物资采购资金的调度、协助做好防洪抢险物资的供给。为了加强暴洪灾害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管理,确保安全运行,提高使用效益,我们制定出台了《徽县暴洪灾害救灾资金和物资管理办法》,共5章23条,对救灾资金和物资筹集、捐助资金和物资接收、捐助资金的使用范围、救灾资金拨付和物资发放管理以及救灾资金和物资使用监督检查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建立对救灾资金的内部监督和检查机制,组织人员定期深入灾户家庭,对领取的救灾款物进行核查,与发放部门的表册进行核对,确保救灾资金和物资在内部管理环节上的安全。
(五)大力强化内部监督,促进财政系统文明执法和依法理财。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财政监督条例》和《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的有关规定,把对外专项检查和对内执法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把财政监督工作关口前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是加强对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的领导。成立“财政系统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全县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实施意见》,对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保障机制等3个方面做出了19条具体规定,是财政系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面落实财政执法责任制、推进财政执法监察工作上水平的行动纲领。二是完善局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定了《徽县财政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把财政部门实施的25个法律法规按业务分类归口,确定具体实施部门和股室,并层层签订执法责任书,实行执法过错追究,强化执法责任,明确了依法理财的职责。财监办统一印制了财政监督检查执法文书,加强日常督导,促进了依法行政和文明执法。三是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不断完善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印制《财政局机关制度汇编》,确定分管领导负责抓好监督落实,把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统一到制度的约束之下,从制度上保证财政干部依法理财。四是推行政务公开和首问责任制。我们就今后一段时期全县财政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思路、工作措施予以公布,并就如何抓好落实和优质服务向社会公开承诺,并开辟专栏予以公示。设立监督牌,机关干部挂牌上岗,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乡镇财政所推行异地交流制度,增强了乡财政干部廉洁理财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五是切实加强对乡镇财政所的日常监督管理。认真贯彻《关于在乡财政所推行政务公开的通知》,促使乡财政干部依法理财,勤政务实。将乡财政所经费纳入县会计中心集中管理核算,对财政所职工工资、县外差旅费、接待费、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等支出项目,实行专项审批核销办法,有效规范了财政所内部财务开支行为,预防了违纪问题的发生。六是实行局领导联系乡镇包抓落实制度。对乡镇财政工作和重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查,帮助乡镇建立健全有了关规章制度。同时,加强财政内部监督稽核工作,促进了县乡财政规范运行。(六)认真履行财政源头治理职责,努力完成县委、政府分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按照县委、政府《20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表》分配给财政部门的工作项目、任务和要求,把深化财政制度改革,规范财政财务管理作为财政部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点工作抓实抓好。一是继续深化预算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县乡分税制,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巩固部门预算试点成果,细化预算项目,严格预算执行。县直部门预算单位和各乡镇细化预算工作规范运行,增强了单位增收节支的自我约束力,规范了财政预算分配秩序,总体节支率达到8.6%。县乡干部工资统发程序得到完善,实行统发工资数据库维护专管员制度,编制、人事、财政、银行部门分工负责、互相协作,确保了职工工资及时准确发放。二是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完善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编制非税收入计划,加大了政府非税收入征管力度。由非税局牵头,组成3个工作组,对全县政府非税收入项目标准和资金缴存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和规范,督促入库非税收入208.56万元,通过新闻媒体对规范后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以及执收单位进行公示,促进了非税收入征管改革体系的建设,有效规范了单位收费行为,政府非税收入实现了足额入库。三是强化会计监督。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设立业务稽核岗位,选配业务稽核员,在部分单位试行“柜组式核算,流水线作业”集中核算新模式,规范集中核算程序,完善了会管中心监督制约机制。今年以来,退回不规范会计凭证189张,金额达68.5万元,制止和纠正超标报销302笔,涉及金额82.51万元。会计中心还配合税务部门开展发票稽查,对建筑按行业实行就地结算缴交税款,清查大头小尾发票,补缴税款12.5万元。强化了会计监督职能,有效堵塞了支出中的漏洞,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单位财会违纪行为。四是着力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完善“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机制。按照“预算共编、收入上划、帐户统设、收支平衡”的模式,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政治稳定。全面推行财政惠农补贴资金支付方式改革,将各项惠农补贴资金纳入“一册明、一折统”管理,减少发放层次,规范发放流程,保证了补贴资金及时准确兑现到户。五是扩展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加大了《政府采购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力度,规范了公务用车购置审批程序,完善了统一保险制度,建立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扩大政府集中采购范围和规模,对财政性工程建设项目和专项物资实行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加强对部门分散采购项目的监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实现政府集中采购与部门分散采购的有机结合。积极参与城建材料、交通工程以及整村推进教学楼项目建设等招标投标活动,对相关政府采购活动实施监督,政府采购制度逐步落实。六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落实产权交易制度。拟定了《徽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清理,重新核发使用证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对资产评估行业的监督力度,对单位国有资产评估报告实行审查备案,对粮贸企业进行清产核资,有效防止企业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促进企业改制规范运行。(七)通力协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督查调研工作。一是认真办理群众信访案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监督检查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受理的群众来访和电话投诉的主要内容是涉及惠民补贴政策落实和有关抗震救灾款物发放的有关事宜。我们针对不同问题,深入村社调查了解,查找根源,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解释政策,消除了群众的疑虑。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条分析研究,严格按照办理规则,逐件逐代表进行了答复,满意率为100%。二是开展专项清理工作。我们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各类财政周转金、干部拖欠公款、单位银行账户、各项财政补贴、公务用车和通讯工具、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等专项清理工作,为部门预算编制和财政管理夯实了基础资料。三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资金检查。内容涉及扶贫、社保、计生、教育、民政、退耕还林、粮食补贴等多项资金,对存在的问题责成有关部门予以整改,帮助单位建立健全了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四是开展了财经法规培训。针对财务信息失真、财经秩序松弛的现状,创新了会计继续教育方式,把财经法规培训加入了继续教育,提高了全县上下自觉遵守财经纪律的自觉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工作中的体会和存在的问题
第五篇:财政监督工作总结
认真贯彻,全面落实全国财政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及区财政厅贯彻意见。
全国财政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及区财政厅贯彻意见下发后,我们制定了传达贯彻会议提纲印发给全市财政系统,组织召开了全市财政系统监督工作会议;重视建章立制,健全内部的审计制度,加强财政内部管理;加大内审力度,圆满完成内审任务。组织了人力,对局内各部门的各项资金进行了全面地、彻底地清理。认真贯彻,全面落实全国财政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及区财政厅贯彻意见。全国财政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及区财政厅贯彻意见下发后,我们制定了传达贯彻会议提纲印发给全市财政系统,组织召开了全市财政系统监督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重视财政监察工作;重视建章立制,健全内部的审计制度,加强财政内部管理;重视会计工作,加强会计规范化管理。
对财政的预算资金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理,加大内审力度,圆满完成内审任务。从去年9月开始,我局组织了人力,对局内各部门的各项资金进行了全面地、彻底地清理,继续抓好内部审计工作,完成对国债服务部、国债办、财政研究所、彩宏公司、彩华公司、局工会、局基建等部门的帐务进行清理,处理遗留问题。通过清理摸清了家底,掌握了财政资金的运行和分布情况,为财政今后工作奠定基础。
完成上级财政部门对下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今年五月开展对下级财政部门的财政预决算执行情况监督工作。十月底已全部完成对两县、四城区、高新区、郊区财政局的监督检查工作,在检查中发现县、区财政都存在有违规资金、以拨代支、虚列支等现象。全面分析了城区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也感觉到加强城区的财政管理势在必行,并对今后如何加强城区财政管理提出建议性意见。今年4月份监督科与基建科的同志到城区财政局,检查各个城区城市维护费的收支执行情况,是否专款专用,避免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
完成对社会中介机构报表审计监督检查培训工作。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培训,观看财政部有关监督检查方面的录象报告,为开展检查工作做好事前准备工作。认真贯彻全区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对社会中介机构报表审计督检查试点工作。如何对社会中介机构工作质量进行再监督是我们今后的重点工作。为此,我们开始对社会中介机构报表审计工作质量进行抽查,目前该项工作尚未结束。
完成国债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工作。为贯彻落实监察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联合开展国债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的意见》,经市政府同意,市监察局、计委、财政局三部门抽调人员建立了联合监督检查组,于今年八月对我市使用国债资金的5个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了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今后进一步强化国债工程质量和资金管理提出意见及建议。
完善财务总监制度,派驻到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总监,在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派驻单位提供可操作的意见建议,帮助企业用好用活各项政策,在做好服务的同时达到监督的目的。
开展清查小金库工作。通过单位自查查出1995年以来的小金库收入2084万元、支出1855万元,重点抽查查出小金库违纪收入875万元、支出681万元。
在全市进行了会计信息质量抽查,通过对十几个单位会计信息的抽查,发现不依法建帐、做假凭证、虚开发票报帐、隐瞒收入、乱摊成本、截留利润、偷逃税收等会计信息失真和违法违纪现象。针对会计信息失真比较严重的基本状况,10月份财政代政府拟发了《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执行《会计法》情况自查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会计执法情况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