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如何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刘 传 保
2012年3月7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办[2009]37号)、省政府《关于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皖政[2009]93号),市政府办《关于推进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意见》(六政办[2009]73号)文件精神,结合财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现就如何提高我县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讲两点意见。
一、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财政科学化管理是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和掌握财政管理的客观规律,按照财政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发挥管理人员积极作用,把握加强管理的方向和途径。
财政精细化管理,是指树立精益思想和治理理念,运行信息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管理技术,建立健全工作规范,责任制度和评价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实施管理,避免大而化之粗放式管理,抓住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增强执行力,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效能。
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是有机的整体。科学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精细化是在科学化指导下,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把科学化管理要求落实到财政管理各个环节,落实到财政干部的岗位职责,体现集约管理,注重效益的要求。
二、我县财政管理方面的现状及对策
近些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县财政部门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管理的措施,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财政尤其是财政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收入总量轻收入结构。近几年来,我县财政收入总量连年都有很大幅度攀升,纵向看确实来之不易,令人欣慰,但收入结构很不合理,一方面是税收收入中中央税所占比重较大,地方新增可用财力较少,另一方面是非税收入(尤其是行政收费)占收入比重较大。
(二)对支出期望值高对收入关注度低。由于收入总量逐年增长,有些部门、乡镇以及少数财政干部,或多或少地认为我县财政收入盘子大,多支出没有关系,存在着浪费现象,至于收入那就是收入征管部门的事,与己无关。
(三)财政管理法律体系不尽完善,导致实际工作中出现预算约束力不强,轻预算编制且预算追加频繁,从而使预算执行迟缓,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不高。
(四)财政管理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使专项资金切块管理较多,财政部门往往牵制于相关业务部门,财政性资金使用不够规范。我县近几年虽然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支付和“金财工程”改革,对财政管理起到不小作用,效果也十分明显,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财政部门与县直单位、乡镇的信息化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一些财政管理干部素质与新形势要求不相适应。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财政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财政改革接二连三,而且很多财政改革往往先于政治改革(如省直管县、乡财县管改革),有些财政干部显得本领恐慌,能力不足。
因此,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既是业务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省财政厅提出的“立足法制化、追求精细化、推进规范化、着力科学化、营造常态化”的具体要求,更是解决我县财政管理中所存在问题的必然要求。
(一)牢固树立六个现代管理观念
为使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落到实处,每位财政干部都必须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理念,都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法治观念、创新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观念、责任观念。
财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每一位财政干部,无论是局机关工作人员,还是乡镇财政所工作人员,无论是领导,还是一般工作人员,都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围绕“支持发展促增长”这一中心,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意识,在局党组领导下,严格按财经法律法规办事,履职尽责。同时,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着力解决工作中专业知识面不广,基础工作不扎实、基本功不深、基本技能不精、工作质量不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注重工作效率,敢于面对财政改革中的压力和矛盾,积极探索更好更快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激情,改变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财政人应有的贡献。
(二)正确把握七条基本要求
1、突出依法理财。按照法律法规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依法行政、依规办事、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财政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绷紧“法律”这根弦,遵循以人为本和公平、效率、法治的原则,研究透、执行好每份财政规范性文件的范围、要求,尤其是预算管理、财政转移支付管理及财政资金支付、国有资本经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非税收入、政府采购、会计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绝不能凭经验靠主观想象开展工作,否则,不仅不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而且容易违规甚至违法。
2、注重流程设计。根据精简程序、理清环节、分清责任、明确标准的要求,健全和优化财政管理工作流程,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绩效评价等各项工作均依流程运行。近年来,财政改革不断,加之由财政部门牵头的民生工程、农村综合改革、家电下乡等工作较多,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尤其是惠民补贴资金的发放涉及到千家万户,如不按流程(程序)
发放,势必造成财政政策透明度不高、财政工作程序不透明、工作程序不规范,既直接影响到财政部门的形象,也影响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形象。因此,按照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财政部门应逐步制定和完善诸如《财政工作运行规程》、《惠民资金管理流程》、《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流程》、《部门预算流程》等工作方案,从而形成从制度上规避财政管理风险,保障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安全。
3、完善岗责体系。从机制上保证权责一致,促进责任落实,做到分工明确、首问负责、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在工作中,应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考评制度,以事定岗、职责分明、责任到人、权责一致,并实行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及服务承诺制,确保财政管理工作没有疏漏。
4、加强绩效考核。遵循“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合理确定考核标准,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按照财政部、财政厅要求,县级财政部门要稳步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建立项目预评审制度,完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努力构建制度完善、考评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绩效考评机制。因此,如何确保每一笔资金拨付出去都能完全发挥作用?怎样加强监督,避免资金使用的铺张浪费或挪用?这些都是我们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所必须要做的工作,也是“分配与管理并重,投入与绩效并重”理念的要求。
5、健全配套制度。在执行好已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各项工作规范,做到反映财政工作规律,符合财政工作实际,可操作、可检查。县直和财政所对财政及财政管理工作都制定了不少制度,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有些制度需要修订、完善,还有的需根据本地实际,采取管用、针对性强、有奖有罚的措施,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操作性,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6、运用科技手段。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大力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财政工作质量和效率。新时期财政干部如不懂电脑、不会操作就如同瞎子过河、盲人摸象,是胜任不了工作的。
7、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着力抓好五项管理工作
1、规范财政收入管理
2010年我县财政收入经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为105000万元,较上年实绩增长20%。按照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要求,必须坚持依法理财治税,严格执行税收政策,完善税收征管机制,同时积极处理好结构性减税和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之间的关系,主动与国税、地税部门进一步加强沟通,搞好协调和配合,密切跟踪财政经济形势,及时解决组织收入工作中的突出矛盾与问题,共同做好收入征管工作,保持财政收入的平稳较快增长。尽力完善税源控管机制,加大依法征管力度,重点抓好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的征收管理。做好税源的普查和分析工作,摸清重点税源,尤其要对重点行业和重大项目的税源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测算,提高税收征缴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抓好零散税源的征收和管理,努力作到应收尽收。全面贯彻落实《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深入推进政
府非税收入征管改革,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机制,切实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征管。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处置、产权转让的管理,规范收益收缴程序,确保及时足额缴库。
2、规范财政分配管理。
依法编制预算,规范预算编制程序。一要尽快建立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即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二要进一步完善“两上两下”预算编制程序,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将政府性基金和财力全部纳入预算编制,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三要科学编制乡镇财政预算,实行“以乡镇为主体,县乡共编”的预算编制制度,不断提高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水平;四要完善预算编制方法,健全支出定额标准体系,严格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五要规范预算追加,严格审批程序,从严控制预算追加事项,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3、规范预算执行管理。
一要强化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尤其要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常沟通、协调,合理分配专项资金,强化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提高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的科学性;二要规范国库集中支付,规范用款计划管理,切实提高资金支付率,建立健全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机制,防范和控制财政资金支付风险。同时,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加快推进县直所有单位(指乡镇中心学校及县直部分单位的二级预算单位)和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三要规范政府采购,坚持“依法采购、应采尽采”原则,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强化采购运行管理,在充分节约财政性资金的前提下,提高采购执行效率;四要强化支出进度管理,加快支出进度,加快“指标——支付”一体化管理改革和财政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步伐,逐步构建财政支出的快速通道。但是,绝不能因为考虑到预算支出进度、执行率问题而忽视管理,预算、支付中心及乡镇(开发区)财政所(分局)等在预算执行中一定要从严控制公务购车及运行费、公务接待、出国(境)、会议等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五要强化财政自身管理职责,进一步规范惠民资金发放、家电下乡补贴发放管理。
4、规范财政监督管理。
一要规范财政监督管理。规范财政行政审批、优化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二要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财政资金管理的公开性、透明度,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群众监督;三要加强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完善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绩效考评指标体系,逐步扩大绩效考评范围,注重考评结果的运用;四要加强财政资金跟踪问效,建立动态全程跟踪制度,延伸财政管理链条,主动协同部门进行科学分配、优化实施方案、强化督促检查、纠正执行偏差,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五要规范财政监督检查,推进管理制度创新,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分离、协调统一的监管机制。
5、规范财政队伍管理。
再完善的制度、再健全的机构,其工作都必须通过每个人来完成,财政管理工作也是这样。因此,一方面每位财政干部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社会主义
道德规范,淡薄名利;二要认真踏实做事,既要想干事,又要能干事、干成事,但要想干成事,必须精通财政业务(包括熟练计算机操作),业务不熟练是无法百分之百完成基本工作的,更谈不上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了;三要主动、优质服务,工作中坚持按“快、细、实、严”的要求,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尽心尽责,不折不扣地履行职责;四要形成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财政机构建设,完善县乡财政干部培训制度,着力提高财政干部的工作能力,努力打造富有时代特征和财政行业特色的财政文化,强化财政干部勤政廉政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为民、奉献、务实、高效、清廉的财政干部队伍。
同志们,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有的是长期任务,有的是阶段性工作,有的是努力方向,有的是现实要求,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涵盖了财政工作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今后一个时期财政管理的完整体系。我县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工作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关键在于各级各部门形成合力。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推动、部门参与、合力推进”的工作原则,强化领导,明确责任,重在落实;关键在于全县财政系统真抓实干,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敢于先行先试,分清轻重缓急,有条不紊推进;关键在于财政干部队伍增强素质,切实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掌握新形势下的生财之道、聚财之法、理财之方,全面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第二篇:如何提高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如何提高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财政科学化管理是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和掌握财政管理的客观规律,按照财政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发挥管理人员积极作用,把握加强管理的方向和途径。财政精细化管理,是指树立精益思想和治理理念,运行信息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管理技术,建立健全工作规范,责任制度和评价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实施管理,避免大而化之粗放式管理,抓住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增强执行力,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效能。
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是有机的整体。科学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精细化是在科学化指导下,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把科学化管理要求落实到财政管理各个环节,落实到财政干部的岗位职责,体现集约管理,注重效益的要求。
二、提高我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牢固树立六个现代管理观念
为使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落到实处,每位财政干部都必须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理念,都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法治观念、创新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观念、责任观念。财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每一位财政干部,无论是领导,还是一般工作人员,都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围绕“支持发展促增长”这一中心,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意识,在局党组领导下,严格按财经法律法规办事,履职尽责。同时,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着力解决工作中专业知识面不广,基础工作不扎实、基本功不深、基本技能不精、工作质量不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注重工作效率,敢于面对财政改革中的压力和矛盾,积极探索更好更快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激情,改变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全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财政人应有的贡献。
(二)正确把握七条基本要求
1、突出依法理财。按照法律法规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依法行政、依规办事、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财政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绷紧“法律”这根弦,遵循以人为本和公平、效率、法治的原则,研究透、执行好每份财政规范性文件的范围、要求,尤其是预算管理、财政转移支付管理及财政资金支付、国有资本经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非税收入、政府采购、会计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绝不能凭经验靠主观想象开展工作,否则,不仅不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而且容易违规甚至违法。
2、注重流程设计。根据精简程序、理清环节、分清责任、明确标准的要求,健全和优化财政管理工作流程,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绩效评价等各项工作均依流程运行。近年来,财政改革不断,加之由财政部门牵头的民生工程、农村综合改革、家电下乡等工作较多,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尤其是惠民补贴资金的发放涉及到千家万户,如不按流程(程序)发放,势必造成财政政策透明度不高、财政工作程序不透明、工作程序不规范,既直接影响到财政部门的形象,也影响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形象。因此,按照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财政部门应逐步制定和完善诸如《财政工作运行规程》、《惠民资金管理流程》、《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流程》、《部门预算流程》等工作方案,从而形成从制度上规避财政管理风险,保障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安全。
3、完善岗责体系。从机制上保证权责一致,促进责任落实,做到分工明确、首问负责、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在工作中,应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考评制度,以事定岗、职责分明、责任到人、权责一致,并实行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及服务承诺制,确保财政管理工作没有疏漏。
4、加强绩效考核。遵循“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合理确定考核标准,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按照财政部、财政厅要求,县级财政部门要稳步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建立项目预评审制度,完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努力构建制度完善、考评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绩效考评机制。因此,如何确保每一笔资金拨付出去都能完全发挥作用?怎样加强监督,避免资金使用的铺张浪费或挪用?这些都是我们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所必须要做的工作,也是“分配与管理并重,投入与绩效并重”理念的要求。
5、健全配套制度。在执行好已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各项工作规范,做到反映财政工作规律,符合财政工作实际,可操作、可检查。县直和财政所对财政及财政管理工作都制定了不少制度,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有些制度需要修订、完善,还有的需根据本地实际,采取管用、针对性强、有奖有罚的措施,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操作性,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6、运用科技手段。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大力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财政工作质量和效率。新时期财政干部如不懂电脑、不会操作就如同瞎子过河、盲人摸象,是胜任不了工作的。
7、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着力抓好五项管理工作
1、规范预算管理,提升预算执行效能
(1)、预算编制精细化。我镇财政所将根据我县财政局按政策提出的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编制本级预算草案并按程序报批。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以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为目标,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统筹安排预算内外收支,健全乡镇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建立《行政事业类供养人员管理台帐》,在支出计划中硬化基本支出、细化公用支出、优化项目支出。
(2)、预算执行精细化。我镇财政所将按月登记《预算支出指标明细表》,严格根据支出顺序、进度和实际需要,拨付各类款项并监督各单位的预算执行,月底编制《财政收支月报》;每年9至10月,根据乡镇收入与支出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乡镇财政收支预算,坚持支出执行按预算,追加支出按程序。
2、组织协调收入管理,确保应收尽收
(1)、“两税”征管精细化。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契税、耕地占用税的宣传力度;加强与国土、房产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建立健全《“两税”征管台账》,实现“以票控税”,源头控管。同时,协助国税、地税做好相关税种的征管工作。
(2)、非税收入掌控精细化。每月末坚持对乡镇所属各预算单位使用财政收费票据进行核销,严格实行财政票据按月定期结报核销制度。每月编制《非税收入明细表》,对交款单位或个人的各项信息逐一细化,使每月本乡镇非税收入的构成一目了然,促进乡镇非税收入及时入库。
3、加强涉农资金管理,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1)、专项资金管理精细化。制定《项目专项资金报账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专项
资金工作流程表》,建立《专项资金指标台帐》,对资金的拨付程序进行严格规定,实行资金拨付与项目管理分离,即财政部门管资金、主管部门管项目、行业部门管质量。坚持对项目做到指标单独管理、拨款额度控制、现场勘察监管,从项目启动、进度到竣工验收全程进行监管,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2)、“一卡通”资金管理精细化。充分发挥乡镇财政贴近农村、就近监管的优势,对财政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实施精细化管理。一是建立台帐,将补助对象基础信息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实行动态化管理。对民政优抚、五保户、农村低保、水库移民等一些相对长期稳定的补助对象,可在控管台账中粘贴补助对象照片。二是张榜公示。每次补贴发放必须在财政所和各行政村进行张贴公示,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的监督。三是定期核查。每年定期会同有关站(所)上门走访补助对象,了解核实补助对象的实际生活情况、健康情况、补贴领取情况,防止补贴资金被冒领、套取现象的发生。四是严格纪律。严禁以任何理由扣押农民个人“一卡通”存折,严禁村干部统一代领惠农补贴资金,严禁用减少农民补贴面积的办法抵扣各种费用,严禁虚报补贴面积套取国家补贴资金。
4、加强单位财务监管,健全乡镇理财机制
(1)、单位财务监管精细化。取消乡镇所属预算单位的银行账户和财务核算会计,由财政所统一设立银行账户,对乡镇所属预算单位的财务进行集中核算,实行报账制管理。每季度对各单位财务进行一次清理,严格审查各项支出报帐手续是否完备,数量、单价、金额、附件是否齐全;督促报帐单位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定期检查单位是否存在帐外机动资金问题;审查往来款项是否真实。同时,寓监督于服务,推行受理一站制、业务限时制、问题提示制,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对单位不合规的收入和支出不予报账,统管会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每月初5日前将上月的资产负债表、收入明细表、支出明细表等会计报表提供给各预算单位。
(2)、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精细化。利用各单位财务核算在财政所的便利,建立健全资产购买、处置、登记和台账制度,定期进行核对,做到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统一,防止资产流失。
(3)、乡村债权债务管理精细化。认真开展债权债务清理,加强对债权债务数据的动态管理和分析,增强债务监控的主动性。建立债权债务管理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坚决制止发生新的债务。要根据地方财力情况,利用“乡财县代管”和“村账乡代理”平台,建立乡村偿债机制和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奖补等方式,鼓励、引导和督促乡村两级积极化解债务。
5、夯实基础,提高乡镇财政服务质量
(1)、基础设施建设精细化。积极利用上级投入,加强乡镇财政所办公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设立便民服务窗口,配备必需的硬件设备,合理设置服务岗位,搭建财政为民服务平台,提升财政为民服务水平。
(2)、制度建设精细化。精细制定财政所各项工作制度,并汇编成《财政所内部管理手册》,定期组织人员学习;上墙公示各岗位职责及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规章制度,并设置文明监督岗和投诉举报箱,接受群众监督;开设政策宣传栏公示财政政策及工作流程,并按要求适时更新。
(3)、服务理念精细化。围绕“心系群众、财政为民”的宗旨,明确乡镇财政所的具体服务理念和要求,切实落实“八项服务承诺”。按照省厅统一编印的《财政所文明服务指南》要求,规范和统一财政所文明服务标准。
(4)、干部队伍建设精细化。加强我镇财政干部队伍建设,调动现有人员力量。按期组财政干部总结财政经验,学习相关文件,切实提升乡财干部实际操作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
第三篇:0614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摘要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对我国财政科学化精细化提出了应用策略,并且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详尽分析。关键词:财政;科学化;精细化
1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准确理解其丰富的内涵。谢旭人部长指出,科学化管理,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和把握财政管理的客观规律,按照财政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技术,发挥管理人员积极作用,提高管理的实效性。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树立精益思想和治理理念,运用信息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管理技术,建立健全工作规范、贵任制度和评价机制,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实施管理,避免大而化岛粗放式的管理,抓住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不断提高财政服务的水平和管理的有效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有机的整体。科学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精细化管理是在科学化指导下,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把科学化管理要求落实到财政管理的各个环节,落实到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贵,体现集约管理、注重效益的要求。
2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首先,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根本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具有稳定经济、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监督管理等职能,是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财政管理的过程实质上是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过程,而财政管理水平直接影响财政职能作用的效果。因此,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既是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要求,也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其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内在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可以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这就要求财政部门必须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加强预算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推动政府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第三,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新形势下做好各项财政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自2008年10月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财政收支的影响逐步显现,财政增收节支压力明显增大。同时,目前财政管理中还不同程度地
存在重收轻彭重分轻管等问题,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不够规范,转移挪用或虚报多领预算资金等现象时有发生。此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财政收支规模大幅增长,加上财政管理对象由过去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单位逐步发展到涵盖广大城乡居民,这些都客观上增加了资金管理难度。
3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定位
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工作在财政管理法律制度建设、国家财政预算体系建设、预算管理建设、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制度建设、财政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应发挥以下作用:
在公共财政管理法律制度建设方面,包括规范预算管理、财政收入管理、财政支出管理、财务及资产管理、会计管理、财政监督、社会中介组织管理等领域的法律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已墓本确立,建立了财政法律法规立改废工作机制,开展了财政管理法律制度后评估工作,注重发挥各级财政部门积极性,积极扩大公民的有效参与;规范的财政管理法律制度建设工作机制已墓本建立。
在国家财政预算体系建设方面,实施了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一些地方也试行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各级财政初步构建了政府性墓金预算框架;积极探索社会保障预算编制模式,提出了社会保障预算制度框架,起草了建立社会保险墓金预算的意见,对社会保险墓金预算的编制范圈、方法、程序和执行等提出了初步思路,为试编社会保险羞金预算做了准备。
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方面,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改革预算编制形式,实现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完善预算编制方式,推进综合预算编制;完善资金分配机制,不断推进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规范预算编报程序,推进规范统一的部门预算管理工作规程;若力解决民生问题;大力推进地方部门预算改革等。预算改革不断深化,使得预算管理的计划性、完整性、规范性、科学性、有效性和透明性显著提高。
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制度建设方面,自2003年开始推进绩效考评工作以来,通过绩效考评试点,探索出了一条加强预算资金管理、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的新途径。目前,我国的绩效考评工作呈现出考评对象以项目为主,开始尝试对部
门进行整体考评;考评内容以绩效为主,兼顾财务预算管理等内容;初步形成了考评指标体系,开始尝试用定量指标来衡量绩效;考评定位以试点为主,兼顾点面结合等特点。
4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第一,细化预算管理,规范部门预算编制。一是细化地方预算管理程序,实行标准预算周期管理。预算编制要逐步形成滚动制,在做好国民经济筹划的前提下,应着手编制多年期预算,要在上年预算执行结果分析和绩效评价基础上,结合本预算执行情况、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测算下年预算收支规模和增速,同时准备编制预算的基础资料,建立部门经费支出信息库。二是完善和细化预算科目。要重新修订预算科目,建立预算单位基础信息体系。为提高预算真实性,增强预算权威性,要改进预算科目,使预算科目更加完善,在编制预算时将各项财政收支落实到最末一级科目,并分解到预算单位、项目和人头。三是健全预算监督机制。根据我国国情,建立和完善包括各级人大宏观监督、财政部门日常监督、审计部门事后监督、社会舆论全过程监督的政府预算监督机制。四是适当调整对补助单位和转制单位的预算编制方式。对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医院等单位的预算安排,建议将财政补助资金不安排到人员经费等具体项目,而全部作为专项补助资金,由单位统筹安排使用。
第二,加强国库管理,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一是完善单一账户体系。在坚持资金使用权和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预算单位按规定应取消的账户,建议采用“总账--分账”方式,建立国库分类账册管理体系。二是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财政资金支付效率。进一步规范和简化用款计划审批程序,特别是要简化财政内部对用款计划的审批环节。改革和简化资金清算程序,节省时间,延长单位使用资金的时间,方便单位用款。三是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建立国库管理部门与国库出纳部门相互监督的内部控制制度,实行对国库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控。
第三,进一步扩大采购范围,规范政府采购制度。一是完善政府采购法律和规章制度。二是要明确各部门的支出预算,编制和公开预算项目的政府采购清单,进行公开采购。三是按建立的财政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支付审批,管住政府采购资金。四是健全政府采购目录,扩大范围。对车、会、话支出等财政支出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车辆、电话、会议数量与支出规模的“双向控制”制度,克服购车、车辆燃修、会议费、电话费支付中的滥支、回扣等腐败行为。
第四,深化非税收入改革,加大非税收入统筹力度,逐步将所有非税收入纳入收缴管理改革。借助“金财工程”信息技术平台,建立覆盖所有政府非税收入的收缴管理系统,全面推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新型征管模式,将所有政府非税收入纳入预算,建立全面、真实、透明和规范的非税收入管理新体系,逐步实现完全彻底的“收支两条线”管理。
参考文献
[1]成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树立全面认识是前提[J].中国财政,2009,(16):42-43
[2]本刊评论员.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J].中国财政,2009,(14):1
[3]廖晓军.强化六种意识,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J].中国财政,2009,(14):15-16
[4]王和山.宁夏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财政,2009,(19):44-45
[5]本刊记者.在改革中不断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访河北省财政厅厅长齐守印[J].中国财政,2009,(14):20-24
[6]刘希瑞.创新实践----精细化管理[J].中国水运,2010,(01):16-17
[7]本刊记者.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宜都样本[J].中国财政,2009,(14):28-30
[8]孔秋真,赵晓东,聂世焕.城市绿化的精细化管理[J].河南科技,2010,(01):81-82
[9]谢旭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J].中国财政,2009,(01):8-10
[10]焦玲.探索实现班组精细化管理的途径[J].中国职工教育,2010,(03):32-33
第四篇:如何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精细化管理师社会分工精细化和服务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当今宾馆客源的多元化和需求的个性化,对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宾馆必须树立新的需求,以更加精细的服务,为多元化的客源营造个性化的服务环境
如何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东湖宾馆自2003年引入精细化管理以来,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事业心责任感明显提高,服务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宾馆管理工作规范程序,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齐头并进,笔者以切身体会谈一下如何提高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适应新情况新要求,必须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大)
宾馆服务理念的更新变化,传统管理模式的被动性和滞后性,对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紧迫。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宾馆行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从最初的借鉴模仿,到自我创新,服务理念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宾馆秉承的“宾至如归”升华到“宾至胜归”。只有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将服务的细节做到位,做到极致,才能使客人感觉到服务的存在和优质,才能吸引客人,留住客人。
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应充分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这是当下宾馆业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东湖宾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已经起步,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体系和模式,网络订房,网络宣传,网络互动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有待完善,我们深知,必须运用信息化管理先进经验对宾馆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再造,缔造一个全新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才能精准地提高工作效率。
把握精细化管理基本原则,建立科学的实施标准
把握全面性原则,建立健全覆盖各个环节,“事”与“物”相一致的标准。在宾馆的管理体系中,“事”与“物”紧密相连,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事”由人来做,“物”由人来管。精细化管理不能只求一事一物的“精和细”,而要谋求在宾馆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全覆盖”。实行精细化管理以来,东湖宾馆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岗位职责,采取了相应的区域责任承包制,形成了“事事有人管,层层有负责”的工作局面。
把握操作性原则,建立健全应用各个层面,“知”与“行”相统一的标准。知是行的基础和先导,行是知的深化和提高。实行精细化管理,必须制定符合宾馆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同时又要让员工熟知和掌握,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把握动态性原则,建立健全适应各个时期,“联”与“动”相协调的标准。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就如同保证机器正常运转的润滑剂,每一次注入,都应使各个部门之间减少摩擦,实现联动。为此,东湖宾馆修订了精细化管理流程,科学界定流程各环节内容及各环节间交接关系,形成业务的无缝衔接。同时在管理实践中持续进行优化,不断自我完善和强化自身的流程,使之达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联”与“动”的协调统一。
加大经常性工作落实力度,确保标准落实到实处
注重教育引导,营造人人参与精细化管理的整体氛围。东湖宾馆始终把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放在首位,注重把精细化管理理念灌输到每个员工,把精细化管理质量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准。大力开展了“质量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强化员工“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品牌”的意识,营造了人人抓质量、人人讲质量的氛围。
抓好建章立制,形成事事彰显精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东湖宾馆按照高星级宾馆的标准,狠抓效益合算和成本控制,建立健全检查考核制度,与部门经理签订经济目标责任书,落实了成本控制责任。与此同时,修订完善绩效量化考核条例,层层规范员工职责,做到了事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消除了宾馆管理方面的“死角”,使宾馆的日常管理更加精细。
立足细致周到,讲求处处体现精细化管理的实际效果。宾馆大力开展“管家式”服务,积极推行人性化、个性化、特色化服务。着眼养成,狠抓细节,在环境布置、会议礼仪、餐饮及客房服务等方面,给每位住店客人留下深刻印象。
培养新型管理人员,做好精细化管理的人才支撑
增强管理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是打牢精细化管理的坚实基础。东湖宾馆扎扎实实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对党忠诚的政治觉悟,营造学职责知职责尽职责的良好氛围。
抬高起点吸纳高素质管理人员,增强精细化管理的发展后劲。近年来,宾馆抬高起点吸纳管理人才,向社会招聘了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员工,既改变了宾馆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又拥有了富有现代宾馆管理意识、掌握宾馆服务技能的职业型管理者。
运动品绩考评激励管理人员,激发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东湖宾馆顶住压力,制定了全员聘任、双向选择、择优录取、差淘劣汰等制度,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用人机制。全体职工均可竞聘部门经理、副经理及主管岗位,工人可跨部门、跨工种、跨岗位双向选择。对受聘人员工作业绩实行聘期考核,每年一考评;对园林、环卫、动力等部门采取网上公开招标,实行社会化管理。这些都激发了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
第五篇:深化国库改革,保障资金安全,提升财政国库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深化国库改革 保障资金安全 提升财政国库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中部市财政局
中部市财政立足实际,从深化国库改革、保障资金安全着手,全面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初步构建了稳健的国库运行新机制,有效地服务了财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现将做法汇报如下:
一、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一)统筹谋划,推进市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改革初期没有成熟经验可取,我们探索实践,从试点到推广、从完善到提高,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构建了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拨付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循序渐进,拓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层面。一是科学制定国库改革方案。坚持“规范推进改革、加强系统建设、提高服务实效”的原则,研究制定《中部市市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不断将改革向纵深拓展。二是稳步推进国库改革单位层级。本着统一思想、消除顾虑、化解矛盾、消融阻力的工作思路,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夯实工作基础。2002年10月,按照“试点
—1— 扩面、深化、提高”的工作步骤,先选择市级12户预算单位进行试点。2003年7月,扩展到市级所有一级预算单位。2008年5月,延伸到财务独立核算的市级所有基层预算单位。同时,把驻外机构、差供单位、非财政供给单位以及给予补贴企业等,也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目前,纳入国库改革单位由2002年的12户增加到了2010年的433户(其中预算单位227户、其他单位206户),覆盖了与财政发生支付业务的所有单位。三是逐步拓宽国库改革资金范围。严格财政资金监管,细化财政支付管理,拓展财政资金监管范围。2002年,把预算内安排的基本支出纳入国库集中支付;2008年,市政府印发《关于完善市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意见》,把预算内安排的基建、城建、支农、科技、教育等项目支出,部门预算安排的政府采购、会议费等专项资金,预算外财政专户、其他财政专户等所有财政性资金,实行一个系统、一个流程、一个漏斗集中支付。目前,达到了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全覆盖,有效增强了财政监管能力。
——规范程序,推行零余额账户制度。一是严格规范国库改革支付程序。规范国库集中支付流程,明确岗位角色职责,完善内控机制。预算指标由预算部门审核录入;用款计划由预算单位录入申请、业务部门审核批复,国库部门汇总审核下达。资金支付申请由预算单位录入、国库执行机构审核执行。规范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工资、工程建设、采购、会议等项目支出,由财政部门直接支付到个人或供应商账户;零星、经常性小额支出由单位
—2— 实行授权支付。二是建立健全零余额账户管理制度。严格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完善零余额账户功能,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清理撤销单位实体账户,账户结存资金归并单位自有资金财政汇集账户;设立财政零余额账户、单位零余额账户,赋予单位零余额账户基本账户功能。所有支付资金区别不同方式由财政零余额账户、单位零余额账户支付;区别不同性质由国库单一账户、财政专户、单位自有资金财政汇集账户清算。切实做到财政资金在实现支付前存放国库单一账户或财政特设账户。
——分步实施,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一是建立组织、制定方案平稳推进。成立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实施公务卡制度领导小组,增强公务卡制度改革的组织领导;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坚持“总体部署、分步实施、平稳推进、逐步到位”,全面实施公务卡制度改革。2008年,选择市级20家预算单位试点;2009年,进行市级联网单位扩面;2010年,市级所有预算单位全面实施公务卡制度。二是健全制度,规范公务卡支付结算程序。研究制定公务卡结算办法,明确预算单位、代理银行、银联公司职责,增强单位财务部门监管责任,授权单位财务部门组织公务卡申办,授权单位制定公务卡持卡人授信额度、公务卡结算报销制度。三是公开选择,严格公务卡代理银行监管。按照“公开公正、资质考核、绩效评价”的原则,公开选择公务卡代理银行。研究制定公务卡制度改革委托银行代理方案,明确代理银行指定一家经办机构办理公务卡业务,规范预算单位办理公务卡程序,防范非代理
—3— 银行、非经办机构以办理公务卡为名营销信用卡,扰乱公务卡制度改革秩序。四是宣传培训,提高公务卡制度改革社会认知度。扩大公务卡制度改革社会影响度,召开公务卡制度改革动员,在《中部市日报》组织专版宣传公务卡制度,在中部市电视台、中部市电台、《中部市早报》开辟专栏,跟踪报道公务卡制度改革实施情况。邀请代理银行、银联公司、软件公司开展公务卡应用培训,举办培训4期,培训单位财务人员1000多人次。目前,公务卡制度已在市级预算单位全面实施。截止6月底,累计协调布放POS机具4650余台、特约商户3180余家,累计发放公务卡5600余张,累计公务卡结算金额638万元。
(二)探索实践,规范县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中部市县级国库改革起步早,标准不
一、模式多样。既有单一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又有单一国库集中支付模式,还有双轨并行模式。我们创新规范县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着力推进会计集中核算转轨,提升县级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探索创新,规范县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一是统一规范县级国库改革模式。县级国库改革进度不同步、模式不统一。2009年,以省财政厅集中部署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按照“统一方案、统一部署、统一软件、统一流程、统一维护”的总体思路,在实行单一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中部市县、南乐县、华龙区,率先实行集中部署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市财政集中部署网络设备、集中管理电子数据、集中维护网络系统,县级财
—4— 政利用一套网络设备、一套应用软件、一个支付流程,远程登录办理国库支付业务。2010年,在实行单一国库集中支付模式的清丰县、高新区,实行双轨并行模式的范县、台前县,进行应用系统改造升级,推行集中部署式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目前,我市县级全部实行了集中部署式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二是统一规范国库集中支付程序。在推进县级集中部署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过程中,坚持统一规范、分步实施、减轻负担,拟定统一流程、印制统一凭证、购置统一设备,推进县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三是全面推行零余额账户管理制度。按照《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零余额账户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撤销会计集中核算集中账户,设立财政零余额账户;恢复设置单位零余额账户,绑定单位基本账户和零余额账户;设立单位自有资金财政汇集账户,归集单位自有资金。按照财政直接支付、单位授权支付方式,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单位零余额账户集中支付,分别由国库单一账户、财政专户、单位自有资金财政汇集账户清算回补,确保未支付资金存放国库单一账户或财政特设账户。四是扩容国库集中支付空间。把原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单位全部转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把未纳入会计集中核算单位、非财政供给单位或财政补贴企业,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监管;同时,扩大集中支付资金范围,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预算单位自有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截止6月份,县级财政纳入改革单位867个,纳入改革比例100%,零余额账户支付资金301927万元。
—5— ——完善改革,推进会计集中核算转轨工作。会计集中核算是国库改革初期探索,全面推进转轨工作是构建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虽然中部市县级国库改革起步早、存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但是转轨工作动手早、行动快。2005年,清丰县、高新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核算模式转轨;2009年中部市县、南乐县、华龙区,2010年范县、台前县,实施集中部署式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相继实现会计集中核算转轨。在转轨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明确目标,加强领导。明确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目标,加强会计集中核算转轨工作的领导,务必实现会计集中核算转轨目标。二是协调动员,加强宣传。召开会计集中核算转轨动员会,宣传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必要性,征得单位理解支持。三是规范机构设置,转变工作职责。撤并会计集中核算机构,健全国库管理机构和国库执行机构,合理界定国库执行机构职责。四是妥善安置,消除顾虑。原会计集中核算机构人员并入国库执行机构,富余人员分流到财政业务部门,解决财会人员后顾之忧。五是退回账务,强化培训。退回会计核算业务,恢复单位会计核算职责。聘请专职教师、业务骨干,开展会计核算、支付业务培训。目前,全市县级财政全部完成了会计集中核算转轨工作,增强了基层财政建设,提升了基层财政保障能力。
(三)健全平台,提升财政信息系统应用支撑
构建功能完善的财政信息系统应用平台,建立财政国库制度
—6— 改革的信息中枢。一是统筹规划财政信息骨干网。2002年,统筹谋划财政信息骨干网建设方案,规划建设了市县乡财政广域网、局域网,搭建了财政应用系统架构。二是分批建设财政应用城域网。适应财政改革发展需求,2008年6月,建成了财政到单位的城域网;2009年6月,建成了财政到代理银行、人民银行的城域网,实现了财政资金网上支付清算,提高财政资金支付时效。三是整合构建财政应用平台。2010年6月,整合物理隔离、封闭运行的应用系统,构建功能完善财政应用系统支撑平台,拓展了财政应用系统功能。四是换版升级国库支付应用软件。功能完善的应用软件,是保障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成效的手段。2002年9月,选择北京兴财应用软件启动国库改革;2007年12月,选择河南省财政预算执行软件优化国库改革。2008年6月,开通了自助办理国库支付业务,提升财政国库支付业务办理效率。2009年6月,开通了国库支付清算业务,实现了财政、人行、代理银行实时清算。
二、着力构建财政资金安全防范体系
资金安全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生命线。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财政管理效能和资金使用效益的需要。
(一)开展督导检查,严格财政专户管理
加强与规范财政资金专户管理,是强化财政资金监管的关键环节,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几年来,我们
—7—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财政资金专户进行了多次清理检查。一是规范财政专户管理。2006年,开展全市财政专户清理整顿活动,撤并政策执行到期的账户,合并同类资金性质的账户,实现财政专户归口管理,构建财政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二是开展资金安全督导检查。2007年6月,开展全市国库会计基础工作督导检查;2008年,开展全市财政资金安全建设督导检查;2009年4月,开展全市财政资金安全专项督导检查;2010年和2011年两次开展全市财政专户清理整顿,通过督查发现和解决财政专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进财政专户规范化管理。三是构建财政内控机制。把内审工作列入财政监督工作计划,由监督机构组织开展财政内控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止财政部门“灯下黑”现象的发生。四是严格资金安全责任追究机制。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工作实行一票否决,财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是财政资金安全第一责任人,业务承办人员是直接责任人,其他审核、监督等岗位人员是连带责任人。对违反规定的部门和人员,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二)加强制度建设,构建财政资金安全保障机制 完善管理、监督、制约机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规程,用制度约束行为,从源头上防范财政资金风险。研究制定了《国库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及业务工作流程》、《中部市财政资金专户管理办法》、《中部市财政国库资金安全建设实施方案》等,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为财政资金安全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8—
(三)明确分工,强化资金安全责任
按照“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要求,设置和完善工作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分割权限,从制度建设和岗位设置上消除资金安全隐患。一是明确科室的职责范围,发挥业务部门在资金管理每一环节的重要作用。二是合理设置岗位,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和工作流程。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按照“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相结合”的形式,以相互牵制、高效运转为目标,设置会计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将各项具体工作进行细化,逐项分解落实到人。同时,结合国库业务特点,建立岗位间既有配合又有监督的工作流程。
(四)严格资金拨付规程和财务印鉴、票据管理
一是严格的资金拨付规程。从指标管理到资金拨付的申请、审批、拨付、核算、账务处理等环节,严格按照资金拨付程序办理,防止资金拨付“一手清”;二是加强财政资金核算,按月进行指标与资金、账面余额与银行存款的核对,每月初国库部门向局长、主管局长及监督部门报送账户上月末银行存款余额统计表;三是按照《会计基础规范》要求,对财务印鉴实行使用、管理分离制度,严禁既使用印鉴又保管印鉴,严禁一人保管拨付资金全印鉴。加强银行支付票据管理,严禁会计人员随意丢弃空白票据,严禁空白票据提前加盖印鉴。
(五)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财政干部风险防范意识
—9— 在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硬环境”建设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财政干部政治思想工作。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教育入手,将警示教育、法制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一起抓,牢固筑起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财政干部对资金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思想理念,为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奠定思想基础;二是有计划地开展警示教育,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反面典型,克服麻痹思想,居安思危,防微杜惭,增强国库安全防范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增强防范风险的意识;三是制定学习计划,开展财政、会计、经济等相关法律和党政法规学习,积极参加财政部门依法理财实务、财政改革与法制等专题培训学习,增强财政业务人员的法制观念。
(六)不断夯实财政国库管理基础工作
坚持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实到国库管理基础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不断提升财政国库管理水平。一是推进国库管理规范化建设。针对财政国库工作政策性、业务性强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活动。严格财政财务制度,组织县级财政国库会计基础工作评比活动。同时,树立标杆,召开国库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现场会,组织县级国库干部现场观摩学习,形成规范化管理观念,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二是建立财税库银联席会议制度。2007年,建立了财税库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联席会议解决财政预算执行、国库管理方面的问题。
—10— 财税库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增进了部门沟通,拉近了工作距离,解决了国库管理实际问题,为推进财政国库精细化管理开创了新局面。
三、加大工作力度,继续深化完善国库改革
“十一五”期间,我市财政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十二五”期间国库管理工作总体目标,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财政国库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两基”建设,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国库工作重在提升“五大功能”、“打造五大体系”,保障财政资金、财政干部“两个安全”。结合我市财政国库工作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巩固公务卡制度改革成效,拓展公务卡改革范围。加强部门协作,完善公务卡管理机制和市场受理机制,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要求,规范结算程序,提高结算效率,强化公务卡支出监控,进一步提高公务消费透明度。拓展公务卡制度改革范围,尝试县级公务卡制度改革。二是完善财政业务平台建设,增强财政业务平台支撑能力。完善财政业务应用系统平台建设,增强财政业务平台的实用功能,真正将财政信息化建设转化为财政工作效能,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信息技术支撑。三是加快推进财税库银税横向联网的应用。按照省财政厅部署,积极协调国税、地税、国库、金融机构等,加快推进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及早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形成高效透明的财税库银工作机制。四是研究构建银行账户管理体系。研究制定银行账户管理制度,构
—11— 建银行账户管理信息系统,切实规范银行账户管理程序,实现银行账户的动态化管理。五是研究构建财政专户资金管理运行体系。构建财政专户资金支付管理信息系统,规范财政专户支付程序,保障财政专户资金安全,实现财政专户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六是研究构建财政国库现金管理体系。完善财政资金综合管理运行体系,解决财政资金管理、资金存放效益问题。健全完善财政资金综合管理制度体系,解决国库现金大规模沉淀金库问题;制定《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管理办法》,解决财政专户资金低收益存放问题;制定《地方银行业金融机构考核办法》,解决财政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的安全高效收益问题。七是研究构建财政资金动态监控运行体系。构建财政资金动态监控体系,将财政监督覆盖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构建财政资金动态监控预警机制,提升财政监督能力,切实防范财政资金、财政干部安全风险。
二○一一年八月十九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