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么是责任
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是做好应该做好的工作,承担应该承担的任务,完成应该完成的使命。
责任胜于能力,是因为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能力或许可以让你胜任工作,责任却可以让人创造奇迹。在日复一日的琐碎、程式化的日常工作中,责任能使我把平凡的、具体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进而弥补能力的不足,提升能力和水平;责任胜于能力,是因为责任感的缺失比能力不足的后果更严重。一颗道钉足以倾覆一列火车,一个烟头足以毁掉一片森林,一次决策失误可能给国家带来百万千万的损失;责任胜于能力,并非能力不重要,而是因为能力永远承载于责任:责任心强,能力不足,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工作使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而能力强,缺乏责任意识则使能力失去了用武之地,甚至能让精明干练的栋梁之才变成国家的蛀虫,人民的罪人!
“工作无小事,责任体现在细节中,负责任就是从细节做起。”因此为了这份责任,我们必须吃得起苦,受得起累,脚踏实地,勤奋苦干地抓好每一件小事,在细节中体现责任,在奉献中体现责任。我们的工作是一份费心费力的工作,既不会有叱咤风云的气势,也不会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有的是日复一日的辛苦,有的是一针一线的琐碎。忙碌、平凡、枯燥的工作 能力强、责任感强------老板
能力强、缺乏责任意识----愤青
能力一般、责任心一般,有一技之长----达人
责任感强、能力一般----受欢迎的人
龟儿子、孬兵、尖子兵、特种兵许三多精神---单杠—听话—红三连---职业操守
责任重于泰山—
细节注定成败---
与人斗其乐无穷===
ISO2000、9000质量体系认证—PK---岗位责任制(条例、禁令)
ISO-非政府国际标准化机构、日内瓦、希腊文(平等的意思)。什么是认证?举例来说,对第一方(供方或卖方)生产的产品甲,第二方(需方或买方)无法判定其品质是否合格,而由第三方来判定。第三方既要对第一方负责,又要对第二方负责,不偏不倚,出具的证明要能获得双方的信任,这样的活动就叫做“认证”。
HSE管理体系—健康、安全、环境---国际石油天然气通用管理体系,突出了预防为主、领导承诺、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科学管理思想。完整的一体化。
以人为本的时代----
第二篇:责任是天
牢固树立“责任是天”的观念
在本职岗位上成事发光
——在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刘志辉
同志们:
为期三天的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各位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既定议程。三天时间里,各位代表牢记职责,不辱使命,本着对信工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讨论通过了信工的“院训、院风、院歌”和《岗位设置实施细则》。可以说,这次会议,无论对信工来说,还是对每一名信工人来说,都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从今天开始,信工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应信工办学理念和发展模式、体现信工办学特色和人文精神的“院训、院风、院歌”,成为信工长远发展的核心文化组成要素;《岗位设置实施细则》将使信工的岗位设置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规范,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方向,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成为更好推动信工各项工作开展的动力。
大会确定的“院训、院风、院歌”和《岗位设置实施细则》,主要意义就在于,要在加强信工外延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增强信工人的认同感、知性感和归属感,强化信工人的忠诚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信工的“院训、院风、院歌”是信工文化的一种积淀,凝聚了全体信工人的心血和智慧,体现的是信工人的一种精神,一种意志,一种品格;是激励和鞭策信工人奋发有为的一种无声、无形、无言的不竭动力源泉。《岗位设置实施细则》充分考虑了信工教学科研和长远发展需要,既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政策的体现,也是信工人事制度改革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就是通过定岗位来定标准,通过定标准来定职责。通过明确不同岗位的标准,使每一名信工人有责可担,有责可负,有责可追,在本职岗位上成事发光。
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无论是“院训、院风、院歌”,还是《岗位设置实施细则》,其核心内涵只有两个字--“责任”。没有责任就没有学习的动力、思考的动力、工作的动力、改革的动力、创新的动力、奋发有为的动力。因此,围绕这次会议的主题,我代表建立院长和领导班子主要讲一讲“责任”问题,并提出一个“责任是天”的观念。希望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传达给全院教职员工,让大家去思考,去讨论,去对照,去践行。
要牢固树立“责任是天”的观念,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责任”? 简而言之,责任就是要明白个人、家庭、单位、社会还有国家对自己的期望并且切实做到。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上、单位里、家庭中都担当着不同的角色,每一个角色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如果我们忽视了、忘记了自己是干什么吃的,或者干脆放弃责任,那么无论对社会、对单位,还是对家庭、对自身,都是一种损失,一种阻碍。责任是相互的,你在对别人负责的同时,别人也在对你负责。英国著名作家萨克雷曾经说过:“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就对你哭”。我们把这句话引申到“责任”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我们每一名信工人来说,你对信工负责,其实就是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负责。因为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负起自己的责任,信工才能不断地前进和发展,只有信工不断地前进和发展,我们每一个人才能拥有更好的前途和命运。有个别人有一种想法:学校每个月就给我那么点钱,我为什么要负那么多责任?信工发不发展跟我又有什么关系?但反过来想,到底是信工发展了对自己有好处,还是信工不发展对自己有利益?有的人可能会想,大不了我换个单位,去别的地方。我可以负责任地讲,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到哪个单位也干不好,到哪个单位也不受欢迎。大家可能都看过一部叫做《士兵突击》的电视剧,很多人都很喜欢这部片子。《士兵突击》里有两个非常典型的角色,一个是傻啦吧叽的许三多,一个是聪明伶俐的成才。许三多和成才通过自己不同的努力过程,在事业上都获得了成功,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部队的佼佼者--老A。但许三多和成才的人生轨迹却决然不同,许三多无论在任何岗位上得到的都是肯定,所有的一切都顺理成章,甚至超出了他个人的想象。而成才无论到任何岗位得到更多的是争议,走了很多弯路。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许三多“傻”,“傻”得只想做“有意义的事”,不管别人看不看得见,会不会得到表扬,能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一心只想着把工作做好。而“精明”的成才每做一件事情,首先都会考虑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会有什么样的回报。这尽管是电视剧里边的人物故事,但在现实生活中也屡见不鲜。很多人很有能力、很聪明、很会搞关系,但就是不能把心思放在正地方,责任心差,工作不认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最终影响了工作,耽误了前程。而有的人可能能力并不特别突出,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件件事情认真负责,最终得到了可能想象不到的成功。这就叫“责任效应观”。对于信工人来说,怎样才能牢固树立“责任是天”的观念呢?
——牢固树立“责任是天”的观念,就要热爱信工、以院为家。对信工负责,首先体现在对信工的真情实感上。只有从内心深处对信工有感情,真心的呵护她、爱惜她、守护她,把她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才能真正去投入、去付出、去坚守。我们每一名教职工都是信工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都是兄弟姐妹,信工的成败兴衰与我们每一名信工人息息相关。这两年,信工开展了创建“融合式大家庭”活动,就是要让每一名“家庭”成员“在工作中享受快乐,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在和谐中美好生活”;就是要通过“融合式大家庭”创建活动,增进彼此的感情,加深彼此的了解,不断提高每一名“家庭成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创造信工更加美好的明天。信工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在很多企业都写着这样一条醒目的标语:“厂衰我耻,厂兴我荣”。就是时刻提醒每一名员工,企业的兴衰成败维系的是每一个人的成败得失。说到底,信工发展快了,发展好了,收入多了,空间大了,每一名信工人的待遇就好了,发展的机会就多了。相反如果信工发展不好,发展不快,甚至哪一天被别的学校兼并,或者干脆就破产倒闭了,那我们且不说工资高低、待遇好坏、机会多少,怕是连赖以生存的工作都会失去。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目前的工资还不够高、待遇还不够好、困难还比较多、任务还比较重。在这种形势下,有的同志不是主动为信工做贡献,而是总在抱怨:如果学校不把摊子铺这么大,可能我们的日子就很好过。其实,发这些牢骚,讲这些风凉话的人,首先是“以院为家”思想树得不牢的人,或者是根本没有把自己当成信工的主人。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不把摊子铺这么大,信工的发展空间、发展速度就要受到限制,信工的竞争力就会受到影响,就不能适应竞争越来越激烈的高职教育发展形势。作为这个家庭中的一员,我们不能只是有福同享,更要有难同当。中国有句古话:患难见真情。在最困难的时候,大家共同担负起攻艰克难的责任,那才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优秀品格。在去年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很多企业面临倒闭破产的困境,一些员工在这种情况下,看到企业支撑不住了,给不了自己想要的待遇,作鸟兽散。而那些在企业最困难的情况下,不记得失、不求回报,与企业坚定地站在一起的员工,在企业渡过难关后,都得到了企业的赏识和重用。同样,在我们信工,那些始终坚定地支持信工改革与发展,无论信工面临什么样的困境,面临多大的难题,都与信工同舟共济的教职工,信工党委都没有忘记他们,信工领导班子也没有忘记他们,而是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相反那些
牢骚太甚,说三道四,不求进取,与信工离心离德的人,信工党委和领导班子也是心中有数的。这就叫“责任对等观”。
——牢固树立“责任是天”的观念,就要不断增长才干、努力干好本职工作。责任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人只要有责任心,能力虽然欠缺点,一定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发光发热。如果一个人能力很强,责任意识淡薄,不想负责,不敢负责,不愿负责,即使有再大的能力,也不是什么好能力,或许还是祸害事业的能力。也就是说,一个能力很强,但工作态度消极,挑三拣四,说三道四,推三阻四,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和受了委屈的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的好能力也不会得到发挥,对单位对部门也不可能有什么贡献。信工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进则退,需要的是众人拾柴,众人划桨,而不是那些“釜底抽薪”、“打退堂鼓”的人。原因是什么?最关键的就是一些不负责任的人,自己不好好干,还妨碍别人好好干。自己本事不大,能力不强,工作干不好,还经常发牢骚、讲怪话,好象是学校亏欠了他、埋没了他、影响了他,对学校的任何决策决定都不满意,都按自己的尺度来认识,来理解,来衡量。归根结底,就是一个“责任”问题。要牢固树立“责任是天”的观念,就是要把履职尽责,在本职岗位上成事发光作为第一要务。连本职工作都干不好的人,有什么资格去谈负责任。要做到无论在哪个部门,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基本标准就是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岗位,认识自己的能力。让我去教书,就要做一个师德高尚、学识渊博、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让我去干行政,就要做一个兢兢业业、务实高效、有所建树的优秀管理人员;让我去搞服务,就要做一个技艺精湛、周到细致、态度热忱的优秀服务人员。自去年开始,信工号召全院教职工为信工做贡献,并专门建立了“贡献备忘录”,就是让大家在牢记自己职责的基础上,尽责任,尽义务,多做贡献。如果连自己本职工作都做不好,谈何做贡献?这就叫“责任能力观”。
——牢固树立“责任是天”的观念,就要识大体、顾大局、讲奉献。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如果把我们每一个人比作一条小河的话,那么我们信工就是一条大河,只有信工这条大河发展了、强大了、水多了,每个人这条小河才能水涨船高。因此,对信工负责,其实就是对自己负责。有些人认为,我干得再好,再认真负责,也是给公家干的,给信工干的,给领导干的,我自己又能得到什么好处?还不如混一天是一天,轻轻松松就得了。高贤峰博士曾经提出了一个“岗位股份制公司”的理论。也就是说,假设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一个股份制公司的话,这个公司有两个股东,一个是老板,一个是员工。老板向公司投入的是货币资本,要求回报的是利润;而员工向公司投入的是人力资本,要求回报的是工资福利。如果我们在这个岗位股份制公司里不努力工作,不尽职尽责,公司没有利润、没有业绩、没有发展,那么不仅老板赚不到钱,员工也就不可能得到想要的工资、福利,也不可能有知识、经验、技能的积累。我们讲“识大体、顾大局、讲奉献”,表面上看起来好象是一个大道理,是唱高调,而实际上每一个大道理背后都蕴含着一个小道理。对我们信工来说,有些人可能认为我是老师,教好我的书就行了,信工的其它事与我无关;一些行政人员可能认为我只要做好行政管理工作就行了,信工的教学科研工作与我无关。但实际上作为信工的一份子,只要是信工的事都与自己息息相关,都要去关心、去思考、去关注,都要当成自己分内之事。只要我们每一名信工人都能把信工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信工的荣辱当成自己的荣辱,把信工的利益当成自己的利益,信工的各项工作就不可能干不好,各项任务就不可能完不成,各项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不了。我来信工三年多了,时刻铭记省、市领导的嘱托,心里只想为信工发展做些什么?如何在书记这个位置上为信工发展多做些什么?如何让信工这驾马车快速、平稳、安全运行?但在这三年中我也有一些感
受,每当信工决策时,总有一点点不合拍声音。如信工决策后,个别同志觉得在学校时间长了,有了自己的“小圈子”,凡事先问问自己“小圈子”里“同志”的意见,对信工决策持怀疑态度。个别同志自恃为高,凡信工大决策、大谋略、大动作提出后,总是患得患失,总认为冒进了、过急了、超越了。不能站在大思维、大思路、大气魄、大手笔、大发展的高度去审视,去认识,去实践。把自己摆在救世主的位置,认为稳稳当当、四平八稳、为学校所谓“节约、省钱”才是硬道理,总怕发展有危险、有闪失、有错误。“怕危险的人永远成不了大事,患得患失的人迟早要被淘汰”。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总觉得平稳就是安全,随波就是稳定。不愿闯,不敢闯,不愿冒,不敢冒。说到底,就是不愿、不想、不能干成大事。这是一种非常危险和错误的行为,应该纠正,应该抛弃,应该批判!建立院长年初就建议大家认真学习《让思想冲破牢笼》这本书,书中的“优势富集效应”和“先者生存”两个重要观点就是告诉我们,不敢想、不敢试、不敢冒、不敢超的观念是有悖于“责任是天”观念的。孙中山先生说过:“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我们每一名信工人只要树立共同的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省内一流,国内先进,世界有名”的目标就一定要实现,就一定能够实现。这就叫“责任发展观”。——牢固树立“责任是天”的观念,就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激之情。常怀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是一个人想负责、愿负责、敢负责的内在动力。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感恩,于国家、于社会、于单位、于父母、于亲朋、于领导、于同事,莫不如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工作人员更应该懂得感恩、感激这个道理。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有些人是不懂得感恩,不知道感激的。他们总认为别人所给予自己的都是理所当然的,别人付出的都是应该的。每做一件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本位。对于这样的人也就无所谓“责任”可言。我们说作为一名信工人一定要懂得感恩信工、感激信工,并不说要求大家来感恩、感激院长、书记,感谢信工领导班子。平心而论,如果没有信工,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这份工作;如果没有信工,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成长进步;如果没有信工,很多人今天可能仍然在为了生计四处奔波。我们很多教职工从离开校门,就进入信工工作,从一名不谙世事的青年学生成长为今天的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成长为会计师、工程师、政工师,成长为处长、部长、主任、书记。大家所拥有的一切哪一点能离开信工,离开信工各级组织,离开身边领导同事对你的关心和培养?在我们不顺心、不如意,想消极怠工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想一想今天的这份工作,这个位置是谁给予的?如果不好好工作,不担负起责任,在自己的内心会不会有愧?有的同志认为,反正到这个位置再往上升也无望了。因此就不想费心,不愿费心,不肯费心,得过且过,干起工作来思前虑后,畏首畏尾,超前意识差,创新精神差,拚命精神差。这就是一种不懂得感恩,不懂得感激,没有责任意识的具体表现。学会感恩,懂得感激,我希望和建议大家不要做“十一种人”,即:不爱学习,自恃清高的人;不愿工作,好大喜功的人;不求进取,自命不凡的人;不思创新,故步自封的人;不顾大局,惟我独尊的人;不愿思考,心安理得的人;不敢负责,推诿扯皮的人;不想干事,争功夺利的人;不说实话,口是心非的人;不讲原则,阳奉阴违的人;不担责任,说三道四的人。我想,如果我们每一名信工人都能常怀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想一想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就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好,把任务完成好,把信工建设好。这就叫“责任情感观”。
——牢固树立“责任是天”的观念,就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负责任最直接、最外在的表现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专心致志、勤勤恳恳、认认真真、追求精美。一个做事马马虎虎、拈轻怕重、随随便便,一个考虑问题简简单单、蜻蜓点水、以我为主的人,绝对不是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一个责任心强的教师,一定是在学术上不断开拓,在专业上不断精进,在教学上不断创新,在育人上不断深入的人;一个责任心强的行政人员,一定是工作认真负责,思想积极上进,为人正直善良,处事圆满周到的人;一个责任心强的服务保障人员,一定是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考虑问题周到细致,工作积极主动,服务优质优量,态度和蔼可亲的人。我们每一名信工人,都应该拿这个标准来对照自己。看我们自己做到了没有,还有哪些差距?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我接触过信工一位最基层的工作人员,问他什么是责任,他回答起码要用“十有十无”来衡量。也就是有团队无合作等于零,有目标无实现等于零,有能力无表现等于零,有技术无发挥等于零,有思想无进取等于零,有工作无效率等于零,有效率无质量等于零,有程序无细节等于零,有方法无态度等于零,有单位无牵挂等于零。我想,只要我们的教学科研人员把教学科研工作做好了,行政管理人员把行政管理工作做精了,后勤服务人员把服务保障工作做细了,信工的所有工作也就做好了,信工的美誉度也就提高了,信工的竞争力也就增强了,信工的宏伟目标也就能如期实现了。这就叫“责任贡献观”。
同志们,责任是天,责任事关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信工的改革发展,事关每一名信工人的切身利益。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责任是天”的观念,在本职岗位上成事发光,既是信工改革发展的需要,是信工和谐稳定的需要,是信工实现既定目标的需要,也是我们每一名信工人安居乐业的需要,成长进步的需要,实现价值的需要。让我们以此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为契机,以信工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和内涵建设为载体,以早日实现信工“省内一流,国内先进,世界有名”的奋斗目标为最终目的,牢固树立“责任是天”观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贡献业绩推动信工跨越式又好又快发展。
谢谢大家!
第三篇:是幸运,更是责任
是幸运,更是责任
时代召唤青年,青年创造未来。历史从来没有像今天给与青年如此广阔的舞台,时代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召唤着青年肩负起崇高的使命。财税事业为青年创造了实现抱负的大好机遇,提供了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这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责任。而我们,每一位新时代的财税青年都应该认真想一想:是勤奋学习,还是虚度年华?是碌碌无为,还是有所建树?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自己。
做一名新时代的财税青年,我对工作拥有一份热爱。税务工作的使命神圣、责任重大,真正要做好税收工作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但是我心中拥有一份热爱。因为这份热爱,我愿意奉献自己的青春;因为这份热爱,我愿意直面人生的挑战;因为这份热爱,我愿意坚持不懈的追求超越。我所在的征收岗位处在税收工作第一线,在这里,不仅要攻克业务上的难关,应对工作中的麻烦,还要承受“刁顽”人的唇枪舌剑。但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看到身边的同事一丝不苟打印税票的时候,看到大家为业务问题积极探讨的时候,我感动了,我们都是普通的财税人,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这平凡的点点滴滴,我想,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做一名新时代的财税青年,我坚持学习,锐意创新。青年干部学历较高,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新知识比较敏感,素来具有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更应成为学习的先锋。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努力做一个理论深厚、学识丰富、学有专长的现代干部。我们要经常从全新的角度,更深层次的去探索问题,寻找对策,善于在工作实践、岗位锻炼中把握一切学习机会,并在归纳、总结、提炼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开创工作新局面。
做一名新时代的财税青年,我拥有一份坚韧,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挑战。我时刻谨记着,当税收工作需要我时,我必须能站出来;当工作环境变化时,我必须能适应;当重任交给我时,我必须能胜任。只有拥有这种坚韧不拔的性格,才能勇敢的承受来自工作和生活的挑战。在未来的路上,会遇到很多的难题,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即使最微弱也能战胜最大的艰难险阻。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别人放弃时,他还在坚持。在别人放弃的时候,我们仍要坚持,不向困难低头。
年轻的我们,不害怕失败;年轻的我们激情四射;年轻的我们愿意用青春谱写财税的新篇章。满载着历史的辉煌,承载着时代的重托,让我们在县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开创更新的业绩,续写更大的辉煌!
第四篇:努力学习是一种责任!
努力学习是一种责任!
偶然看见这篇文章,写得太真实了,很多学生以为学习是为家长、为老师而学,但是他们却不知道人生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学生阶段,学习掌握知识,为他们以后的人生获得成就的能力,就是他们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使命。为了这个使命,他们必须要学习忍耐、学会放弃、学会付出,这不仅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种修炼。▼01、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国外也一样。纵观我们身边的人,但凡取得一定成就的都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才有成功的可能。学习也是一样,谁不是一路考试拼搏上来的,谁小时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业,有时做得不好还要被老师批评两下?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在这过程中更加感受不到什么快乐。有一些家长以为国外的教育就是快乐的,其实在国外,优秀的学生他们一样要很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比如新加坡的小学教育,教学领域非常广泛,除了一些专门的课程之外,还有艺术、语言方面等领域,充分开拓学生的天赋。但是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不也经常悬挂着一把戒尺吗?据说,孩子表现不好,老师是要照手心打三下,而且是要两个老师在场才能执行。所以,让孩子快乐成长是正确的,但是学习过程一定是要辛苦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并不意味着孩子课外不需要复习,不需要刻苦学习。02、没有经过无聊和辛苦的学习过程,就不可能有快乐的学习成绩。绝大部分孩子都不可能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优秀学习成绩的取得,需要孩子在别人玩游戏的时候,别人在看电影的时候,静下心来学习。有的孩子心智比较早熟,从小便有自己的远大志向,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此而努力;也有些孩子没有树立远大的目标,但至少有一个像考上好中学或好大学这样的短期目标。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首先是有一个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努力付出,这个过程是谈不上快乐的。快乐是体现在学习的结果上,当孩子取得优秀的成绩,辛苦的努力得到回报时,学习的快乐才会显现出来。但是也不排除极少部分智商很高的人,本身具备极强的天赋,不需要太努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这只是个例,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03、让孩子知道,努力学习是一种责任。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要让孩子在努力学习的情况下,辛劳付出,培养出他们的向上、拼搏的精神和责任感。孩子在上学阶段,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而言,努力学习就是他们的责任。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在小时候不努力学习,没有目标,不懂得付出,整天吃喝玩乐,长大后在工作过程中会变得肯付出、肯努力、肯拼搏。所以与其说在孩子教育中培养孩子能够自主学习,具备勤奋拼搏的精神,不如说是在培养他们自小树立起积极向上,有责任感的优秀品质,让他们长大后踏入社会后具备积极向上,努力付出的责任感,这才让孩子在努力学习过程中学习到的最重要目标。04、美国为什么要研究我们的应试教育,因为我们会吃苦。现在很多人都在诟病中国的应试教育,呼声最高的就是孩子负担重,扼杀孩子的天性等。不能否认,有些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不是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甚至很多学习的内容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并没有什么用,孩子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去学习,这个情况并不是我们今天要重点讨论的内容。我们关心的是,在目前中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如果你不能改变这种体制,那如何去适应它。
所谓适者生存,教育也是一样,比如高考,如果是按照所谓的素质来招生,中国有多少寒门学子能进入清华、北大这些高等学府?高考制度不能改,是因为我们暂时找不到比高考更好的制度,同样现在面临的应试教育,谁都知道它不是最好的教育制度,但我们并不可能很快就能改变它。
在这种体制下,孩子能做的,就是去适应它,必须要学会努力,勇于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在这种体制下生存。为什么现在美国不希望招收太多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学生,是因为中国的学生太会考试了,美国许多重点大学每年招收的学生中大部分都是中国学生,所以美国反过来研究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如此“优秀”。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应试教育反而培养了中国学生在千军万马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能力,这背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肯努力,会吃苦,为了考试我们不惜一切代价的努力。05 不要以为孩子有兴趣就会喜欢学习,这只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假象。
我们有些家长总是羡慕国外的教育方式,事实上除去偏见,外国有些优秀的教育方式是值得我们学习。比如美国的中小学阶段很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学习技能的培养,对孩子的教育多采用鼓励的形式,教育方向也是朝着孩子的兴趣爱好发展,因材施教,这是我们教育体制未来的发展方向。假如有一天我们国家也实行这样的体制,一样鼓励学生注重自己的兴趣发展,那难道只要有兴趣,不努力也能取得成功? 小磊哥认为:兴趣也许是最好的老师,是孜孜不倦学习的动力,但这只是学习的启始动力,许多孩子对很多方面都有兴趣,但是并没有成为他们以后的成功能力,原因很简单,他们并没有为这个兴趣而努力。
比方说乔布斯,有人认为他的成功是因为有着非凡的天赋,但是这种天赋也是要在漫长的过程中不断经历痛苦,不断尝试失败或积累下来。
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样优秀的人也是要通过不断努力,辛劳地付出才能成功。比如一个小孩,他是很喜欢画画,但是他并没有为此而努力过,那他以后就能成为一个画家吗? 孩子因为有兴趣,所以对某件事更加努力学习,更加有目标去学习,甚至为此做出很多牺牲,这才是他以后成功的原因。所以不要以为孩子有兴趣就会喜欢学习,这只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假象。06 学习中要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否则长大都很难有成就。在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下,一些学生在高度的学习压力下,学习很努力,几乎两耳不闻窗外事地学习,成为大家熟知的书呆子。真正良好的教育,不但要让孩子学习到知识,还要培养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团队精神,情商逆商等。单纯为了考试而考试,这绝不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孩子也只是成为会考试的机器。但是如果因此就极力排斥学校的教育,也只是走上另一个极端而已。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宝贵品质是会伴随他们一生,这些都能让他们在今后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更好地工作生活,而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孩子天性就喜欢玩,家长不让他们知道学习是辛苦的,他们怎么可能主动努力学习? 所以我们必须让孩子知道,任何取得一定成就的道路上总是伴随着曲折,充满着艰辛,要想有好的学习成绩,就必须要努力,要辛苦付出,这是每一个孩子学习的责任。我们要让孩子去体会努力学习而取得好成绩的快乐,去培养一种不付出就没有收获的价值观。
要让孩子们知道,人生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学生阶段,学习掌握知识,为他们以后的人生获得成就的能力,就是他们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使命。
为了这个使命,他们必须要学习忍耐、学会放弃、学会付出,这不仅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种修炼。
如果在学习的阶段,他们每天都想着玩,想着快乐的生活,而没有去体验人生这种为目标而努力付出的过程,他们长大后就不可能为了工作,为了人生的目标而去拼搏努力,这恰恰是现在孩子面临的主要问题。写在最后:现在00后的孩子,生活基本上没有负担,他们从小生活在一种没有压力的环境下,他们感受到的更多是快乐,他们从小就没有为生活而担忧的必要,所以快乐对他们而言是理所当然,而辛苦付出就是一种不必要的想法。
第五篇:爱,是一种责任
爱,是一种责任
婚姻意味着夫妻双方之间的责任和义务。既然双方走在了一起,爱对方就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即使你有千百条理由爱不能由衷,做做样子,尽尽义务对双方总是一种安慰,对婚姻总是一种贡献。
有的人不曾相爱,却因种种原因走在了一起;有的人曾经相爱,却因时光冲淡了彼此的激情。当陌生和爱演变为亲情,经历了时光的洗劫,夫妻间剩下的只有责任,家庭、子女、父母、亲朋这些共同的东西构成责任的纽带。
请不要把激情和爱混淆,激情离爱是有距离的,不要企图把每一次激情都演化为爱,那样只能害人害己。既然是激情就让它停留在激情荡漾的回忆中,既然是爱就要把它做成永恒。
事实上,维持几十年相爱的激情确实困难重重,所以相爱也是一种艺术。当你视婚姻为永恒的时候,爱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牺牲,更是换取婚姻、换取理解的良药。
片碱车间
王蕾瑛
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