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市调查研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在全市调查研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常委、秘书长 XXX
(2006年7月22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调查研究工作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市委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和这次会议的召开。市委书记秦宜智在会前做出批示并给会议写了一封信,指出了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对搞好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狠抓落实。刚才,林武同志传达了省委政研室主任会议精神,并结合实际讲了如何做好政研室工作,各县(区)的同志也做了很好的发言,交流了经验,启迪了思维,必将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在此,我代表市委,对全市调研工作者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的祝贺,对你们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感谢!
下面,我就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讲几点意见。
一、一定要提高认识,明确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一项基本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对于我们的事业来说都十分重要而且必要。
搞好调查研究,是弘扬我们党优良传统的需要。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为调查研究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提出了“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他说:“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十大关系》等都是其深入调查研究的典范之作,影响深远。邓小平同志是调查研究的楷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本身就包含和体现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他说,离开了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江泽民同志强调:“坚持做好调查研究这篇文章,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现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经常深入基层,身体力行地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回顾建党80多年历史,我们什么时候重视调查研究,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党和人民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忽视调查研究,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就会蔓延,就会造成工作失误,党和人民的事业就遭受损失。
搞好调查研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既要注重效率,又要兼顾公平;既要重视GDP,又要重视社会事业。这对我们的决策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我们更需要深入调查研究,踏实努力工作,才能掌握驾驭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主动权。
搞好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需要。坚持和搞好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前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改革处于攻坚破难时期,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各种矛盾交织,各种思想碰撞,各种文化交融,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西部,尤其在发展不够的XX,有的问题和矛盾还体现得更为充分、更为集中、更为极端。这同过去比,影响决策的因素增多,决策的风险增大,决策的信息需求量增加。面对纷繁复杂的局势,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无疑会要求广纳民意、广集民智,无疑会给调查研究提出更高要求。
搞好调查研究,是转变作风的需要。我们工作中的一些偏差和失误,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缺乏调查研究有直接关系。有的同志自认为情况熟悉,没有必要调查,拍脑袋决定,凭经验办事,往往事与愿违;有的调查研究走过场,“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走马观花;有的以视察、检查代替调查研究,听听汇报,浅尝辄止;有的调研报告成绩一大堆,问题一两点,建议一两条。凡此种种,归根到底是我们的政治思想素质还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调查研究要求我们既要“身入”,还要心入、深入;既要到工作突出的地方总结经验,挖掘典型,指导面上工作,还要到工作困难的地方剖析原因,寻找对策,谋求发展。这样,调查研究才能有所收获。
二、一定要把握特点,突出调查研究工作的重点
特点是指事物体现的特有属性,是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实践过程中,如果我们把握特点,按照规律办事,在工作中体现鲜明特色,往往能够事半功倍;反之,则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调查研究也是如此。我们党几十年的调查研究实践,主要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政策性。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我们开展调查研究,根本目的是要为领导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服务。我们衡量调查研究工作质量高低,关键要看有多少调研成果进入了决策,变成了党政的具体政策,以及这些决策和政策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如何。可以说,政策性是调查研究最基本的特征。
科学性。调查研究是认识论,不是经验论;是唯物论,不是唯心论;是辩证法,不是形而上学;是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不是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调查研究的过程要以科学的思想和理念作指导,运用科学的措施和方法,搜集素材,分析综合,抓住主要矛盾,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科学结论,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或发展趋势。
时效性。调查研究必须要与党政中心工作合拍,同领导关注的问题同步,及时反映各界正当诉求,才能适应和满足决策需要。“文当其时,一字千金”。倘若时过境迁,极有可能空费思量。对多数的调研成果而言,时机因素至为重要,“生逢其时”才能“谋当其用。”
应用性。调查研究不同于理论研究,也有别于工作部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对策性应用研究,强调“研以致用”。对策建议务必做到符合实际,思路清晰,措施可行,不能笼统含糊,空发议论,没有任何实际用处,不然就只有束之高阁。
正确把握调查研究的主要特点,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要处理好上和下、本本与实际的关系。调查研究一方面要运用理论、把握政策、领会意图;一方面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调查研究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就会偏离方向;不运用前人的优秀成果,就会多走弯路;不掌握政策,不熟悉政策,不吃透政策,对策建议就会缺乏依据,难以实施;不同领导思路合拍,急领导所急、谋领导所谋,就可能做无用功。同时,又要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重视群众的首创精神。敢讲真话,敢进逆言。
要处理好调查与研究的关系。调查是下深水、摸实情,研究是出思路、寻规律。调查研究中,存在着搜集素材,不应用素材;堆砌材料,不分析材料;只调查不研究或者只研究不调查的现象。这是不负责任或者说水平不高的表现。我们既要深入调查,掌握大量第一手素材,又要潜心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的比较研究、分析综合,把定量与定性结合起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调查研究要总结过去,立足当前,谋划长远。调查研究不是强调时效性,就不讲前瞻性,而是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调查研究要把握决策需求,把握当前的中心工作,把握当前党政工作重点,把握当前群众关注的热点,忙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有的放矢。一方面又要适度超前,具有战略眼光,放宽视野,预见潮流所在和大势所趋,看到带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开展研究,适时拿出对策。
要处理好写好报告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关系。写好调查报告非常重要,往往能充分体现调查研究的水平和质量的高低。但调查研究并不是单纯为了写好一篇报告,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切实解决实际问题。那种从调查开始就围绕如何能写好自圆其说的报告的做法不可取,往往导致以自己的兴趣来取舍群众意见,拿着事先设想好的一套去找例证。这容易使调研“失实”,对策“失灵。”调查研究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既要掌握材料,写好报告,又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调查研究工作的主要特点,结合XX实际,新形势下XX调查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进一步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实现“重振雄风,富民升位”和构建“和谐XX”的战略目标作出积极贡献。XX调查研究工作的重点是:坚持服务党政工作中心、服务发展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围绕市第五次党代会的提出的目标和思路选题进行调查研究。具体而言,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要开展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成渝经济区制造业之都;培育壮大特色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科教兴市,发展文化产业;项目推动发展战略;XX工业发展后劲研究等重要课题的调查研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开展如何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XX;打造平安XX;化解乡镇债务;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建立解困机制;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理顺城区城管体制等重要课题的调查研究。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开展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机关效能监察,解决“中梗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增强多党合作等重要课题的调查研究。
三、一定要求真务实,提高调查研究工作水平
调查研究要求深、求真、求实。“求深”要求我们深入到经济社会的相关领域、各个层面,深入到不同地域、不同单位、不同群体,深入到问题所在地和矛盾症结处,多渠道了解真实情况,多角度分析问题,多层面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求真”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既要看好的,也要看差的;既要报喜,也要报忧;既要总结经验,也要反映教训。对了解到的真实情况,要敢于“较真”,不粉饰太平,不掩盖矛盾,不怕得罪人,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既使调查研究的结果同领导愿望不一致,调查研究的结论同领导的观点相悖,也要敢于并善于反映真实情况,表达真实观点。“求实”要求我们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尊重客观事实,从实际出发,不因个人好恶取舍增删,不因领导偏爱挑三拣四,不因关系好坏报喜瞒忧。提出的对策建议要符合XX实际,能解决实际问题,经得起实践检验。
调查研究要尊重群众意见。推进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办法在实践中,点子在群众中。“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不竭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因此,搞好调查研究,必须眼睛向下,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认群众为师,和群众交友,与群众交心,同群众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感受他们的疾苦,反映他们的呼身,集中他们的智慧,总结他们的经验。既要了解群众盼什么,也要了解群众怨 什么;既要听群众的赞扬话,也要听群众的批评语;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热点、难点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实话,摸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要大胆创新。墨守成规很难大有作为,大胆创新才能生机勃勃。调查研究也是如此。搞好调查研究,首先要观念创新,要解放思想,摒弃陈旧观念,力求用新眼光看待新问题,用新思维确定新思路,用新理念提出新对策。其次要创新工作方法。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开调查会、走访调查、典型调查等以往积累的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方法。一方面,我们要适应新变化,运用新知识,采用新手段,不断创新调研方式。要积极使用统计调查、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等现代方法,提高调查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搜集、整理和加工资料;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知识以及规划与优选,预测与评价等方法,对掌握的素材进行系统研究。把传统调研方法与现代调研手段结合起来,增强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提高调查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调查研究要写好报告,注重成果转化。前期的调查与研究是基础性工作,写好调研报告才能全面系统深刻地反映调研成果,才能促进调研成果的转化。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前功尽弃。调研报告是一种特殊文体,在座的都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针对当前部分调研报告存在的主要总问题,我们来探讨写好调研报告是否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主题要鲜明,重点要突出,善于画龙点睛,给人以启迪。二是内容要充实,资料要翔实,结构要严谨,条理要分明,布局要合理。三是表述要准确,文笔要生动,不要堆砌词藻,过于雕饰,追求华丽;也不要过于平淡,官话套话连篇。四是形式要多样,切忌公式化、概念化,千人一面,“八股”陈腐。五是提倡写短文章,力求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意到言到,意尽言止,千万不要冗长乏味,动辄洋洋万言,自己看了烦,领导看了厌。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是有效转化的前提和基础。调研成果的转化,一是要畅通渠道,要采取多种方式反映、报送调研成果,要积极主动地向领导汇报调研成果的价值所在;三是要丰富转化形式,既可以直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也可以为领导讲话、文件起草提供素材。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机制,从制度层面规范调研成果的转化。
四、一定要加强领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要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深入贯彻市委7号文件精神,切实将调查研究摆上重要工作日程,纳入重要工作范畴。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保证每年有2——3个月的时间到基层调研,每月至少用一天时间到乡镇、村社、企业班组或街道社区进行调研,每年要牵头抓好1-——2个重大课题的调研。对重点调研课题,要组织讨论分析材料,要动手撰写调研报告。不重视、不懂得、不参与调查研究的干部,是不称职的领导干部。同时,要逐步建立完善重大决策调研制度、重大决策跟踪调研制度、重大调研协调制度、领导干部调研制度、重大决策调研考核奖惩制度、调查研究目标考核制度,把调查研究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
要充分发挥政研队伍的主力军作用。政策研究室是党委的“参谋部”、“智囊团”,是各级党委负责政策研究的职能机构,人才聚集,调研广泛,经验丰富,成效明显,理所当然是调查研究的主力军。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政策研究室的建设,要结合中心工作和决策需求,给他们交任务、出题目、压担子;政研队伍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多出精品;要加强自身建设,以过硬的理论政策水平、较强的学习谋划能力、合理的知识层级结构、较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成果,真正发挥调查研究的主力军作用。
要整合资源,形成“大调研”格局。要充分调动各类调研机构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学者的作用,充分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建成一支“没有围墙”的调研队伍,精心选准课题,健全协调机制,搞好课题协作,开展联合调研,构建多层次、宽渠道和开放性的调查研究工作格局。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要为调查研究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制度规范、领导带头、目标奖惩、舆论宣传等措施,在全社会营造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氛围。同时,要为调查研究机构和调查研究人员创造“知情”的条件,重要会议、活动请他们参加,重要文件、资料送他们参阅,重要信息、情况供他们参考,从而使他们站在理论、政策的前沿,处在改革、建设的中心,了解党政、领导的意图,对调查研究的选题、政策的把握等做到心中有数;要为他们创造“工作”条件,保证必要的经费,提供较好的工作条件,充实和配强调查研究队伍,为他们解决好具体困难和问题,让他们在“劳心”的同时“舒心”、“宽心”、“放心”,愉快地、努力地做好工作,多出成果,多做贡献。
同志们,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打造成渝经济区制造业之都,实现“重振雄风、富民升位”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二篇: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在全市调查研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调查研究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交流近年来全市调查研究工作情况,表彰全市优秀调研成果,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调查研究工作。由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性调查研究工作会议,这在我市还是第一次,这充分说明市委、市政府对当前调查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说明调查研究工作在新形势下领导决策中的重要
地位。刚才,正金同志通报了全市优秀调研成果的评选情况,谢刚同志宣读了“两办”表彰通报,庐阳区和市财政局就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作了交流发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我市近年来调查研究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调研工作者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和重大决策,牢牢抓住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全市形成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良好局面。主要表现在:
一是各级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蔚然成风。近几年来,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对新形势下调查研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开展调查研究的主动性、自觉性不断增强。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都把调查研究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每年都确定一批重大调研课题,由领导带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特别是对一些带有全局性、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在决策前都要组织反复深入的调查研究。今年初,市委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所涉及到的一些重大问题,确定7个课题,由16名市级领导分别带队深入全市各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到工作后工作十分繁忙,但他每个星期都要抽出1-2天时间,到基层调查研究。市政府近年来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每个市长每年确定一个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一份调研报告。市人大、市政协把调查研究作为服务大局、参政议政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年都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各县区、市直各单位和开发区领导,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各自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促进了领导干部的作风转变和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庐阳区重视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工作,注意抓好人员培训和网络建设,促进了全区调研工作总体水平的提高。市财政局将开展调研工作作为推动财政工作创新的重要抓手,调研工作已经形成制度化经常化。参加优秀调研成果评选的调研报告中,由单位“一把手”担任课题负责人的占40%以上。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开展调查研究,不仅改进了工作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提高了决策水平,同时也带动了全市调查研究工作的开展。二是调查研究工作的水平和成效明显提高。近年来,全市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广大调研工作者,坚持把形成科学的决策意见和方案,解决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指导并推动各项工作,作为开展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评价调研工作的重要尺度和主要标准。在调查研究的选题上,注重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注重改革、发展、稳定中遇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内容上注重紧密联系实际,提出的措施和建议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全市各级形成了一大批有价值的调研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在各级领导机关进行决策以及指导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的转化为党委、政府的文件和领导的讲话,有的成为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有的批转到全市以及全省。参加这次评选的92篇调研报告只是全市众多调研成果的一部分,获奖的优秀调研成果只是全市调研工作的一个缩影。可以说,全市每一个重大决策的实施,每一项重大工作的推进,每一条改革思路的形成,每一个棘手问题的解决,无不和调研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无不凝聚着调查研究工作的实际价值。随着各级调查研究工作水平逐步提高,调研成果质量不断提高,调查研究在领导决策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增强。
三是调研机构和调研工作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机构改革以来,全市调研机构得到了调整和加强。市委政研室强化了为市委服务的职能,调整充实了力量。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都设立了正县级的研究室。各县、区委政研室并入同级办公室,理顺了工作关系,使县、区委政研室多年来存在的工作贴近度不高、经费不足等问题得到解决。一些市直单位机构改革以来强化了调研工作职能,增设了调研处室。一些县区和市直单位加强调研工作队伍建设,在调研干部的选配、使用、交流上给予倾斜,调动了调研干部的积极性。在有的县区,提拔最多的是调研处室,交流最快的是调研处室,使调研人员引得来、留得住、走的出,调研工作队伍始终保持较高的素质和旺盛的活力。全市调研工作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不断优化,一批素质优秀的大学生、研究生充实进了调研队伍。全市调研工作网络建设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从去年开始,由市委政研室和政府研究室牵头,建立了全市调研工作网络,加强各单位调研工作的联系和交流,联合开展对重大课题的调研,组织开展各种研讨活动,初步形成了由党委、政府调研机构牵头
第三篇: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在全市调查研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调查研究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交流近年来全市调查研究工作情况,表彰全市优秀调研成果,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调查研究工作。由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性调查研究工作会议,这在我市还是第一次,这充分说明市委、市政府对当前调查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说明调查研究工作在新形势下领导决策中的重要地位。刚才,正金同志通报了全市优秀调研成果的评选情况,谢刚同志宣读了“两办”表彰通报,庐阳区和市财政局就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作了交流发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我市近年来调查研究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调研工作者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和重大决策,牢牢抓住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全市形成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良好局面。主要表现在:
一是各级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蔚然成风。近几年来,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对新形势下调查研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开展调查研究的主动性、自觉性不断增强。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都把调查研究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每年都确定一批重大调研课题,由领导带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特别是对一些带有全局性、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在决策前都要组织反复深入的调查研究。今年初,市委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所涉及到的一些重大问题,确定7个课题,由16名市级领导分别带队深入全市各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到工作后工作十分繁忙,但他每个星期都要抽出1-2天时间,到基层调查研究。市政府近年来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每个市长每年确定一个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一份调研报告。市人大、市政协把调查研究作为服务大局、参政议政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年都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各县区、市直各单位和开发区领导,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各自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促进了领导干部的作风转变和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庐阳区重视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工作,注意抓好人员培训和网络建设,促进了全区调研工作总体水平的提高。市财政局将开展调研工作作为推动财政工作创新的重要抓手,调研工作已经形成制度化经常化。参加优秀调研成果评选的调研报告中,由单位“一把手”担任课题负责人的占40%以上。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开展调查研究,不仅改进了工作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提高了决策水平,同时也带动了全市调查研究工作的开展。二是调查研究工作的水平和成效明显提高。近年来,全市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广大调研工作者,坚持把形成科学的决策意见和方案,解决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指导并推动各项工作,作为开展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评价调研工作的重要尺度和主要标准。在调查研究的选题上,注重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注重改革、发展、稳定中遇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内容上注重紧密联系实际,提出的措施和建议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全市各级形成了一大批有价值的调研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在各级领导机关进行决策以及指导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的转化为党委、政府的文件和领导的讲话,有的成为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有的批转到全市以及全省。参加这次评选的92篇调研报告只是全市众多调研成果的一部分,获奖的优秀调研成果只是全市调研工作的一个缩影。可以说,全市每一个重大决策的实施,每一项重大工作的推进,每一条改革思路的形成,每一个棘手问题的解决,无不和调研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无不凝聚着调查研究工作的实际价值。随着各级调查研究工作水平逐步提高,调研成果质量不断提高,调查研究在领导决策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增强。
三是调研机构和调研工作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机构改革以来,全市调研机构得到了调整和加强。市委政研室强化了为市委服务的职能,调整充实了力量。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都设立了正县级的研究室。各县、区委政研室并入同级办公室,理顺了工作关系,使县、区委政研室多年来存在的工作贴近度不高、经费不足等问题得到解决。一些市直单位机构改革以来强化了调研工作职能,增设了调研处室。一些县区和市直单位加强调研工作队伍建设,在调研干部的选配、使用、交流上给予倾斜,调动了调研干部的积极性。在有的县区,提拔最多的是调研处室,交流最快的是调研处室,使调研人员引得来、留得住、走的出,调研工作队伍始终保持较高的素质和旺盛的活力。全市调研工作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不断优化,一批素质优秀的大学生、研究生充实进了调研队伍。全市调研工作网络建设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从去年开始,由市委政研室和政府研究室牵头,建立了全市调研工作网络,加强各单位调研工作的联系和交流,联合开展对重大课题的调研,组织开展各种研讨活动,初步形成了由党委、政府调研机构牵头,各县区、市直单位调研机构以及有关社会调研力量参与的开放式调研工作格局。
四是调研工作逐步趋于制度化规范化。为推动调研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相继制定了调查研究工作的制度和规定,对领导干部参加调查研究,对调查研究工作的各个环节如调研课题的确定,调研课题的组织实施,调研成果的评比奖励,调研网络建设等都作了规定和要求。市委制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规定县处级领导干部每年下基层调研的时间不少于三个月,每年必须亲自动笔撰写1篇以上调研报告。5月制定的《中共市委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提出完善议事决策的程序和机制,规定市委常委会主要决策类议题和务虚类议题在讨论前都要进行充分调查研究,这样就从制度和机制上保证了常委会的各项议题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去年以来开展的学习型城市建设中,一些县区和市直单位把加强调查研究作为学习型机关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调查研究提高学习能力和工作创新能力。强化调研工作机制,完善调研工作的各项制度,把调研工作目标列入考核内容,有效地推动了调查研究工作的开展,提高了调查研究的工作水平,促进了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全市调查研究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各级领导重视、关心的结果,也是全体从事调查研究工作的同志们辛勤努力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从事调查研究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这次优秀调研成果评选获奖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市近年来调研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距离市委、市政府对调研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调查研究和领导决策之间的有机联系还不紧密,对领导决策有价值的高质量研究成果还不多,调查研究的社会氛围还不浓,有限的调研资源还比较分散,调查研究的方式还不适应现代决策的需要,调研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解决。
二、进一步深化对新形势下调查研究工作的认识
党的xx大提出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这既为我们调查研究工作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我们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加强调查研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必要条件。党的xx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离不开科学的决策。调查研究是现代决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尽管调查研究的对象、内容、范围、手段都发生了变化,但调查研究在党的决策和领导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丝毫没有改变。应该看到,随着形势的变化以及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影响决策的因素增多了,决策的时效性增强了,决策的风险性增大了,决策所需的信息量增加了,这就更需要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通过调查研究,决策前,掌握全面、系统、真实的决策背景和依据;决策中,在多种方案的比较分析中实行优中选优;决策后,跟踪决策的实施,不断地加以修订和完善。因此,调查研究是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改革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无论是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在这种形势下,加强调查研究,实现科学决策,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调查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实把调查研究这一最基础性的工作做深做透,使之更好地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服务。
第二,加强调查研究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主要是依靠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引导,而正确的政策必须建立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社情民意进行深入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所以,调查研究工作做的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能否得到巩固。党的xx届四中全会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根本性任务,党的执政能力离不开决策能力,决策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调查研究的能力。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指出:“离开对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xx同志强调,“坚持做好调查研究这篇文章,是我们谋事之基,成事之道”。xx同志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经常轻车简从,深入车间地头和普通群众家中调研。党的领导人对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和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加强调查研究,才能够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才能够深入了解群众的真实意愿,从而作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决策,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第三,加强调查研究是加快发展、实现奋力崛起的迫切需要。中央确定了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后,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提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和东向发展战略,明确指出,要“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和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的经济中心地位”。省委、省政府希望发展得更快更好些,为全省的奋力崛起作出更大贡献。近年来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但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原因,经济总量还不大。特别是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发展竞争,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周边竞相发展的态势,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奋力拼搏,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八届九次全会作出了加快工业发展的决策,制定了《优先加快工业发展行动纲要》。今后5年,对发展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我们既面临着加快发展和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挑战。我们只有深入实际,把调查研究这个基础性工作做深做透,才能主动把握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最新进程,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才能找到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的改革之方、发展之策、稳定之计;才能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超常规、跨跃式发展。
三、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刚刚召开的市委八届九次全会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的加快推进,对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增强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努力开创我市调查研究工作的新局面。
1、要抓好领导干部的调查研究。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关键在领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对调查研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着眼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根本转变,把搞好调查研究作为提高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确保调查研究工作实效。市委常委会最近制定了常委八项自我要求,其中一条就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调研要确定主题,确保时间,力戒形式主义。各县区、市直各单位都要根据市委()37号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对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从制度上作出规定。特别是各县区、市直各单位的主要领导每年要有一定的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每年至少要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一篇调研报告。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亲自定题目、出思路、抓落实,直接参与具体的调研活动,亲自指导或撰写调研报告。对重要的调研成果,要认真研究,对其中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采纳,并通过一定的程序,使之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充分发挥调研成果的作用。
2、要突出调查研究的重点。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千头万绪,调查研究不能“四面出击”。必须紧紧围绕着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着重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突出宏观性、战略性、综合性、政策性和预见性,努力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调查研究工作要贴近现实,突出重点。一是战略性问题的研究。战略是在一定时期内指导全局的总方针、总计划,关系到全局和长远。目前正在研究制定“xxx”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如何在今后五年中,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创新发展思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市委八届九次全会出台了《优先加快工业发展行动纲要》,提出到工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工业投入1200亿元,如何实现这样大的投入。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运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超前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二是重大问题的研究。重大问题是指具有全局性、综合性的问题。重点抓住了,指导全局工作才能心中有数。比如城乡统筹发展问题,中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应该如何推进,应该从那些方面突破;比如科技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应该突出那些重点,从那些方面突破;比如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如何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划分各级各部门职责,理顺上下关系。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找出符合实际的具体措施。三是前瞻性问题的研究。我们在认真总结、研究当前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的同时,也要注意下一步即将提上议事日程的重大问题,力求看得更远一些。比如,的服务业发展问题。作为省会城市,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之后,如何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使工业和服务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需要提前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还有加快推进城市化的问题,都需要提早研究,拿出可行的思路。四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往往是工作中矛盾的焦点,如不及时发现,或者解决得不好,不仅妨碍工作任务的完成,还可能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当前这类问题很多,比如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目前拆除违法建设力度很大,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一些被拆除户的生活和就业问题也显现出来。还有征地拆迁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问题、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要抓住不放,主动出击,快节奏、高效率地摸清情况,及早拿出对策。
3、要创新调查研究工作的方法。要注意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调查研究工作的规律,掌握适应新形势下调查研究规律的科学方法。在过去实践中,我们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调研方法,比如召开调查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等。对这些调研方法,应当继承和完善。但应当看到,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在信息化、网络化的迅速普及和发展,社会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与过去相比已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情况瞬息万变,这对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在继承和发扬过去一些好的传统调研方法的同时,必须要适应新的潮流,学习和运用现代的科学调研方法,如统计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并逐步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调研领域,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以及规划与优选方法、预测与评价方法、计算机仿真方法等,拓展调查研究的渠道和方式,以便更好地完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高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时效性,为正确决策提供全面、翔实、可靠的信息和数据。
4、要加强调查研究工作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的高素质的调研工作队伍,是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调查研究是运用科学理论去探索未知、认识事物发展方向、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是一项高度依赖调研人员素质的工作。要提高调研工作水平,就必须提高调研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调查研究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又要思维敏锐、勤奋好学、知识面广、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文字能力及组织能力。而最重要的是要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能够全面地、历史地、系统地观察和分析问题;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尊重事实,坚持真理。如何培养适应工作需要的调研人才,一方面要加强内部培养和实践锻炼,鼓励调查研究工作人员在业务上深入钻研,在实践中刻苦锻炼,不断积累经验;另一方面,要加强人员的选调和引进,注意从各方面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不断调整充实调研工作力量。各级党政调研机构是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主要职责是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服务。各级党委、政府要善于使用这支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加强调研部门建设,加大对调研工作的投入,实实在在地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多给他们交任务、出题目、提要求、压担子。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锻炼和参加实践的机会,定期组织在职培训、外出深造、挂职锻炼,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要提供必要条件,让调研人员充分了解党委、政府的决策意图、工作思路和重要部署,以利于他们开展工作,提高调研工作质量。市委、市政府调研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为各级调研部门建设和调研队伍素质提高创造条件。
5、要整合调查研究的资源。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城市,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众多,智力资源和调研成果十分丰富,有着较强的调研资源优势和队伍整体优势。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注意利用社会研究机构力量,参与一些重大课题研究,取得一定成效。市委、市政府研究机构建立调研工作网络建设,加强调研资源整合,加强全市调研工作的交流和协作。但从总体上说,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相互脱节、信息不畅的现象还比较普遍,造成有些课题重复调研,产生的调研成果得不到及时转化应用,形不成相互协作、联合攻关的调研工作合力。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调研资源的整合,发挥调研工作的整体优势。一是要加大对全市调研活动的组织协调力度,加强社会各调研力量的沟通、联系与合作,合理分工,合理地配置调研资源,着力解决相互脱节、重复调研、质量不高的问题,使全市调研力量实现优势互补,协同作战,相互促进。二是要充分发挥好专家学者的作用,要开辟新的渠道,采取多种有效的形式和办法,广泛吸收在肥以及外地的各方面专家学者参与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决策咨询,听取他们对改革、发展、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邀请他们参加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重要文件的咨询、论证,使他们成为领导决策的外脑。要建立整合社会研究资源的有效工作机制,在这方面,市委、市政府研究机构要具体承担起组织协调工作,发挥对全市各级调研部门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作用。
6、要完善调查研究工作机制。调查研究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推进调查研究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一是建立领导干部定期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制度。不仅要对各级干部开展调查研究的对象、途径、成果等提出要求,而且要在调查研究的吃住行、接陪送方面,搞一些“约法三章”。二是建立调查研究组织协调工作制度。市里每年要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难点问题制定好重点调研课题计划,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要负责组织实施,各县区、市直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负责完成交办的重点课题。要进一步完善调研工作网络,建立调查研究专家库,加强调研部门与大专院校、社会研究机构的联系,形成调研网络组织体系。三是建立调研工作激励和约束制度。每年组织一次全市优秀调研成果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优秀调研成果给予表彰奖励。要加强调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提高调研成果的使用价值。各区、县和市直各部门的调研成果要及时上报市委政策研究室和市政府研究室,对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的调研报告要及时刊发交流。市委、市政府研究部门每年要对重点调研课题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各县区和市直各部门都要根据发展变化了的新情况、新任务,建立和完善调查研究工作的机制,确保调查研究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同志们,当前正处在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希望大家进一步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进一步提高调查研究和决策服务的工作水平,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的奋力崛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在2021年工商联系统调查研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2021年工商联系统调查研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如何通过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地促进“两个健康”,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需要有深入思考和实践。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去年成绩——实现三个新提升
2020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坚持围绕中心、聚焦主责、抓住关键,做到谋全局出思路、写文章出精品、抓课题出成果、善总结出经验,努力打造工作品牌,工商联系统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总体看,实现了三个新提升。
(一)调研成果获奖实现新提升。获得中央统战部和全联奖励共X项。尤其是:在全联优秀调研成果评选中,我会获奖数量与江苏并列全国第一位;在全联实践创新和理论研究成果评选中,我会获奖总数与上海、天津、广东、江苏并列全国第三位。这两方面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二)调研建议服务决策实现新提升。去年,市工商联调研报告获全联领导批示X人次,获市委、市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近X人次。市联报送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对策建议的报告》,被市政府上报国务院办公厅,对策建议被“X条”采纳;提出的“发挥工商联及所属商会的民营经济统战工作重要组织依托作用”“开展涉民营经济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评估”等意见,被市“十四五”规划(纲要)起草组采纳。市纪委、市发改委等部门先后多次就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征求工商联意见建议并采纳。市建筑业商会、X县工商联报送X篇提案,引起了省人大、省政协等部门重视,直接服务和影响了行业政策。
(三)调研工作关注度实现新提升。近两年,我们向市委、市政府呈报调研报告X余篇,高质量的密集发声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日益成为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的“两个健康”工作的参谋部。去年疫情初期,市委国安办、市政府研究室、市决咨委、市政府参事室、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等很多部门主动联系市工商联索要我们的数据,咨询相关情况。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委政研室、市住建厅、市知识产权局、市税务局等部门,已多次主动就市委领导同志关注的重要问题以及我们反映的政策建议进行沟通协商,向我们问计问策,与我们共同开展调研。很多人反映,近年来工商联系统的调研成果质量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得到大家一致认可。
回顾过去一年,市工商联收集数据、汇总情况、提炼观点,形成的每一篇专报、社情民意、大会发言,都离不开各部门和各级工商联、商(协)会的支持,都汇聚着大家的智慧与贡献,在此对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二、精准选题研究——把握五个取向
工商联想把调查研究干出彩,是比较困难的,大家经常感觉力不从心、力所不及。这是因为:其一,基础数据和资料较少,我们不像“两办”、政研室、统计、发改等职能部门,掌握最新数据、会议精神、政策变化和领导部署,导致我们搞研究、提建议常常“慢半拍”。其二,“两个健康”工作涵盖和涉及面广,这就导致工商联干部看似门门通,实则门门不精,聚焦不够,对于民营经济面上情况做到基本了解,但是对于统战、法律、财税、金融等领域知识储备不够、具体情况了解不深不透,遇到问题不能及时提出专业性建议和解决方案。其三,研究力量和能力不足。工商联系统现有研究队伍整体能力素质还有待提升,吸引和培养研究骨干的难度也很大。X个县(区)专门设有研究室的仅有X个,明确工作归口的有X个,有X个县(区)工商联调研工作安排还存在较大随机性。因此,工商联开展好调查研究,就非常需要把握取向、聚焦重点,集中精锐力量谋划和开展调查研究,以提高质量、扩大影响。
(一)围绕主题,聚焦“两个健康”。促进“两个健康”是工商联工作的主题,调查研究工作也必须对标这个主题、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做好调查研究各项工作谋划和部署。比如,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健康”和工商联工作重要论述研究,研究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成长的路径和规律等;从重大经济问题和重大政治问题辩证统一的角度,深刻认识“两个健康”,研究“两个健康”的重要基础、重要任务和重要保障;探索“两个健康”评判标准、指标体系,挖掘先进典型和总结经验,揭示工作趋势、规律和路径等等。这是我们必须守好的主阵地,也是我们必须耕好的“责任田”。
(二)立足职能,服务中心大局。工商联是桥梁纽带和助手。我到工商联工作后,鲜明提出“两个确保”的工作原则,首先就是要确保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部署和推进工商联各项工作,确保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工商联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去年,中央开始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我市发展重大战略引领;国家提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发展新格局,成为我们的时代使命。今年,市委确定了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件大事,亟待统一共识、凝聚合力。这些大事要事就是我们切入的重点、攻克的方向,也是阶段性的调研重点。比如,“万企帮万村”转向“万企兴万村”,如何转、转成什么样子,“万企兴万村”如何与区域发展战略、产业投资消费牵引就业扶持、光彩行动等相结合,民间资本如何与村集体经济组织融合发展、实现义利兼顾等等,都还需要深入研究探索。
(三)把握形势,紧贴经济脉搏。民营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2020年我市民营经济出现“五降一低”,与上年相比,增加值增速下降、占比下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民间投资增速下降、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下降、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低于我市GDP增速。这客观反映出民营经济受疫情冲击更大,脆弱性更大,因此,我们必须从多角度、深层次开展经济形势和趋势调研,推动解决新形势下存在的新问题。比如,围绕在新形势下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何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并发挥应有贡献,如何面对新形势变化可能带来的新通胀、新滞涨等影响,如何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动态掌握民营经济可能发生的问题等深入调研,对可能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及时预警报告,对需要党委政府决策的问题提前做好政策建议储备。
(四)发挥优势,反映社情民意。与其他部门相比,工商联具有四大优势:“三性统一”的政治优势、联系广泛的组织优势、直接联系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工作优势,以及建言献策“直通车”的界别优势。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来谋划和开展调研,让优势为调研增色。比如,利用工商联联系广泛优势,开展民营企业反映突出问题和典型案例等研究,了解广大民营企业的反映最多、最集中、最突出和普遍性问题;就一些典型线索、经典案例进行挖掘,揭示民营经济面上情况、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群体情况。又如,利用工商联直接联系民营企业优势,可以开展民营企业保生存和转型升级面临的痛点难点堵点、民营企业的具体诉求建议等研究,深入民营企业和商会一线,直接和企业负责人、决策层面对面交谈,掌握最真实资料,作出最准确判断。
(五)着力政策,强化政策监督。工商联的调查研究要服务和影响涉“两个健康”政策的制定出台、补充完善、优化调整、创新突破和贯彻落实等。因此,要围绕涉“两个健康”各领域政策和政策的全周期进行调研。比如,要调研重点产业政策体系构建情况,分析现有产业政策体系对产业链供给链的影响,研究还需要出台哪些产业政策等。又如,对国家和市级层面出台的相关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调研评价,客观反映民营企业政策受益者眼中本地、本行业贯彻落实政策的工作成效、突出问题,有效实施末端监督,倒逼各地各部门狠抓政策落实。
三、提升调研质量——做好五个结合注重做到上下、虚实、点面、内外、新老“五个结合”,切实提升调研质量。
(一)做好“上与下”的有机结合。工商联的调研工作,最根本的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党委政府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和为民营企业排忧解困,统筹同步推进调研过程中“两个主体”,对上发挥好市委市政府关于“两个健康”重大决策的“参谋部”作用,对下发挥好指导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诊断中心”作用。需要强调的是,充分发挥工商联独特优势,及时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强烈反映的问题摸清摸透,敢于说出别人不敢说、不愿说,但党委政府想听而听不到的真话、实话,以此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统一。这是工商联调查研究工作的生命力。
(二)做好“虚与实”的有机结合。调查研究贵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做到情况分析准确、规律方向把握到位、对策措施实用管用,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这就要求领悟“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做好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相结合、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需要强调的是,工商联的干部既要做到深入细致分析具体问题,也要注意总结规律方向,注重从政治、思想、理论、政策、规律等方面进行讨论,把握方向、研判方位、制定思路、确立方式和提出路径等;既要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也要不停留在“出题”“发问”环节,推动、协调和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防止调研“一阵风”,问题“山河依旧”,令民营企业对我们失去信心。今年要争取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这是工商联调查研究工作的目标和价值评判。
(三)做好“点与面”的有机结合。调查研究讲究从面上寻找发现典型,从点上切入剖析机理,以做到点揭面,窥一斑而知全豹。这就要求一方面,要找准调研点,确保调研点具有地域、规模、行业代表性。另一方面,也要抓住面,注重调查研究的广泛性和全面性,不能简单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这方面还做的很不够,近两年的调研,经常因为时间仓促,仅走访几家、十几家企业,对企业的剖析也不够深刻,导致结论难免有失偏颇。因此,今后既要加强对点“解剖麻雀”,也要充分利用民营企业调查点系统平台搞好线上调研,还要多到商(协)会了解行业性情况,以此提升调查研究深度、广度和科学性。这是工商联调查研究工作需要弥补的短板。
(四)做好“内与外”的有机结合。不出办公室搞调研,接不了外气、地气,是完全不行的。要渴求他山之石,不只研究自己,多借鉴兄弟市经验成果,县(区)之间要相互学习借鉴、比学赶超。要善借他人之力,用好专家学者、民营经济人士的大脑,丰富视角、开阔视野,促进外部力量与内部力量的结合。需要强调的是,今年大家要一起想办法,探索创新参政议政智库和民营经济研究院运行机制,动态优化专家学者结构,提升专家学者参与积极性、这方面在座民营经济研究院领导还要多出力、多做贡献;要多开展联合调研,强化调研统筹,调动和融合基层工商联的力量;要重视问计于民,高手多出自民间,在基层一线获得促进“两个健康”的良策。这是工商联调查研究工作的有效方法。
(五)做好“新与老”的有机结合。新时代工商联调查研究工作面对的问题大多是复杂多变的,也是深层次、系统性的。出现新情况,就要及时捕捉,提出新命题。当然,也不能说一味求新,既要解新忧,也要理旧账,许多“老难题”“硬骨头”,依旧需要深入研究,重点分析。需要强调的是,要以新方法解决老问题,新思维突破旧阵地,对营商环境、市场改革、融资输血、转型升级等老问题的研究,在方法上,要用新法,探索运用大数据、数据模型等;在对策上,要说新话,提出新办法,避免老生常谈、人云亦云、索然无味。这是工商联调查研究工作的特色所在。
同志们,今年,我们的调查研究任务非常重,一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协协商议政要求,我们已经制定了第一批调研课题实施计划,确定了X个课题。二是牵头和参与了全国工商联的“新时代工商联职责定位系列研究”中的2个课题,其中X主席牵头的《工商联现代化建设时代内涵研究》,研究主体已明确是X市工商联。三是随着工作的推进和情况的变化,我们必然还会增加若干临时课题。任务虽重,但我们要有信心、有干劲,相信在全市各级工商联、各商(协)会和民营经济研究院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下,2021年全市工商联系统调查研究工作一定会出更多好成果、出更多大彩头,促进全市“两个健康”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五篇:在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
开拓进取克难求进
努力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再跃新台阶
——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文化工作会议,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十二次会议精神,实施新一轮追赶发展、实现新一个倍增计划的强烈氛围下举行的。会议的主要任
务是,学习贯彻省、扬州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五”和去年的工作,谋划“十一五”,部署安排今年的任务,表彰先进,动员和激励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矢志进取,算大帐、谋大局、干大事,努力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再跃新台阶。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围绕大局,服务经济,文化事业健康稳步向前发展
(一)“十五”期间取得的成就,为今后五年文化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全市各级党政组织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围绕打造文化大市的目标,切实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001年以来,每年的城市建设十大工程项目都安排1—2个文化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镇国寺景区、盂城驿二期工程和龙虬庄遗址博物苑建设。启动实施了净土寺塔文化景区、邮都文化广场等建设项目,目前这两项工程正积极的向前推进,今年确保完成。农村文化阵地设施也明显改善。全市21个乡镇
(开发区)有■■个达省级文化先进乡镇标准,菱塘回族乡还是扬州市小康文化示范乡镇。全市80以上的文化站达到了500平方米站房、5000册图书、10项阵地文化活动要求。
2、文化活动丰富多采。市里每年组织大中型文化活动10次以上,体现主场特色的中国邮文化节、双黄鸭蛋节专题文艺晚会每年交替举办一次,“珠湖之波”卡拉ok歌唱比赛已经连续举办了22届,农民艺术节、社区艺术节、青少年艺术节成为每年固定的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有的直接为经济工作服务,有的是为人民群众送上的精神大餐,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各乡镇也根据自己的地域特点、文化传统和发展需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菱塘、卸甲等乡镇每年都举办农民艺术节,汉留、周巷的农民演出队深入村组、企业进行演出,深受群众欢迎。许多乡镇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界首的文学创作成果丰富,临泽的美术教育源远
流长,甘垛的舞龙舞狮队闻名遐迩,八桥成为有名的扬剧之乡。
3、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全市每年在省级以上发表、出版、展演的各类文艺作品均在500篇(幅、首)以上。二胡合奏《水乡鸭童》、高邮市扬剧团创作并演出的扬剧《雁归何方》、新民歌《高邮向着太阳奔走》等一批优秀作品赢得普遍好评。创作并传唱了高邮市歌--《高邮之歌》。2005年高邮市歌的征集更是体现了高邮广大文艺爱好者们的创作热情,共收到应征稿件194篇,是历次征文应征者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应征作品质量最高的一次。
4、艺术教育十分普及。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城乡有各类文艺培训班近60个,声乐、器乐、美术、书法门类齐,在学少年儿童多达2000人。每年参加省统一组织的艺术考级人数为扬州之首。其中以二胡培训最具特色,在全国范围内获得诸多奖项,2004年高邮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少儿二胡之乡”。艺术教育的
普及,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了大批人才,也为高邮文化的绵延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5、文化市场繁荣规范。近几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积极致力于培育文化娱乐市场,繁荣文化经济。全市共有歌舞厅■■家,电子游戏室42家,音像制品零售点■■家,音像制品出租点■■家,网吧54家,已初步形成适应不同人群消费需求的文化娱乐市场新格局。文化市场管理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做到监管有力、发展有序。
6、文物保护得到加强。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7处,市级64个,有4个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一个史前遗址保护群,有古建筑200多处,馆藏文物2000余件。同时,我们还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7、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多年来,文化系统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公益
性文化事业单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实行竞聘上岗、双向选择、落聘待岗等改革措施,增强工作人员事业心、责任感。加强文化经营事业单位的改革,市扬剧团率先走向市场,成为全省县级剧团改革的样板。
(二)2005年全市文化工作高潮迭起,好戏连台
1、文化大项目纷纷上马。作为打造“东方邮都”的标志性建筑邮都文化广场已于去年破土动工,目前工程进展顺利,科技馆基础浇筑即将开始,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桩基检测正在进行。净土寺塔文化景区项目启动,目前已完成净土寺塔体内部修缮,塔身部分已经从上往下修到第四层,景区的市场运作部分正在进行中。
2、文艺活动盛况空前。成功举办第三届邮文化节“邮之歌”大型文艺晚会和第五届秦少游学术研讨会,两个活动体现了较高的文化品位和组织水平,进一步宣传了高邮、提高了高邮的知名度。
此外,还举办了第三届农民艺术节、第三届社区艺术节和首届青少年艺术节。蝶园市民广场周末大舞台活动已举办30多场。
3、成功组织创作和传唱高邮之歌。开展了高邮市歌的创作征集活动,邀请全国知
名的歌词作者和作曲家进行改词谱曲,最终确定《高邮之歌》为高邮市市歌。为了让高邮之歌唱响,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企业、学校、广场组织教唱,并专门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邮之歌》专场文艺晚会,使《高邮之歌》唱响高邮大地,城乡处处回荡着《高邮之歌》的旋律。
4、农村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开发区举办了首届建设者艺术节,参加人数达万人。八桥镇组织了送文化到村组活动,组织业余文艺骨干,深入村组、企业演出。菱塘乡举办了第届农民艺术节,市计生部门与文化部门合作,组织了计划生育专场文艺演出,在全市21个乡镇
(开发区)巡回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国策,宣传科学文明的先进生育文化和婚育观。
5、继续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全年共组织集中检查6次,出动执法人员264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单位119家次,收缴非法书报刊1761册(张),盗版教辅资料164册,非法音像制品50110盘(盒)。以实施“网络文明工程”为重点,严格控制网吧总量,提升质量。以“生命畅通工程”为重点,加大对歌舞厅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全市娱乐场所未发生安全事故,经营秩序进一步好转。开展了印刷业专项整治和“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并在建立“扫黄打非”长效管理机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6、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物资源。积极配合规划部门编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当铺成功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净土寺塔等四处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景点旅游持续升温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 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文化工作仍然薄弱,文化阵地有萎缩的倾向,文化活动不够丰富,乡镇文化干部队伍年龄偏大;艺术生产缺少力作,创作经费不足,市场意识不强;文化体制改革有待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缺少名企名品;文化艺术人才、后备力量不足等。这些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二、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坚定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几年,将是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不是信口开河、盲目乐观,而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的结论。“
(一)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助推文化事业发展。去年,我市实现了“百十”奋进计划,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跃上了新台阶,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关键期,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将进一
步优化,文化投入的比例将不断提高。
(二)文化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发展作为社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空前重视。近年来,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文件。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中央精神,对文化大省建设制订规划、出台政策、投入巨资。市委、市政府对文化越来越重视,对文化发展带动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十五”期间就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市的目标。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用5-10时间打造东方邮都。这些都对文化工作提出了更艰巨的任务、更高的要求。
(三)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文化
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作了全面分析,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目标任务,部署了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企业的改革,对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宏观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就全国而言,2006年是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一年,必将会给文化事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
(四)发展空间迅速扩大。随着人民群众收入的增长,消费结构将会有较大改变,精神消费需求会迅速增长,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将越来越多,这些将使我市文化发展获得更多的公共财政保障。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文化事业的各项工作
(一)“十一五”期间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目标是:
1、文化事业水平进一步提升。文艺精品力作明显增加,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文化生活质量和文
明素质进一步提高。文化活动创出特色、创出品牌,文化的影响力、幅射力进一步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显著增强。
2、文化新体制和新机制初步形成。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新的运行机制显现活力,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有突破性进展,文化创新不断推进,初步走出一条具有邮都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努力建立以政府提供服务为主导,以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服务设施、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核心,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4、文化产业迅速成长。以市场为基础,政策作导向,加快科技创新力度,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为新的增长点,打造一批名品名企,建成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生产、服务、销售网络体系。文化产业在全市gdp中所占比重逐年增
长。
5、文化市场繁荣有序。积极引进外资、民资,坚持放开搞活,依法加强市场监管,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市场中介组织活跃,市场管理法制化,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生活支出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
6、文物保护良性循环。各类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文保单位保护责任落实。古城风貌风情得以延续,名城建设良性发展,邮文化魅力不断彰显,城市文化形象进一步提升。
7、文化发展环境优良。转变政府文化职能,不断加大文化投入,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着力培养出类拔萃、德艺双馨的文艺专门人才,形成一批懂市场、会经营的文化经纪人队伍和能干事、会干事的文化管理人才队伍。全社会关心、重视文化发展的氛围基本形成,文化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今年几年,我们要围绕以上目标,制定措施,精心组织,逐年实施,确保到“十一五”期末,全面实现这个总体目标。
(二)2006年全市文化工作主要任务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亲朋一轮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起始之年。全市文化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干06、开新局”的工作大局,以建设文化大市为目标,以打造“东方邮都”为抓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进位争先,全力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打造“东方邮都”为契机,做好重大文化项目和文化活动。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东方邮都”的目标,结合文化自身工作,不断提升城市文化氛围。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快速推进东方邮都文化广场建设。邮都文化广场是东方邮都的标志性文化建筑,文化
部门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力争年内基本建成。二是加快启动盂城驿扩容和周边改造工程。要扎实做好前期工作,尽早制订规划,包装项目,招商引资,争取早日实施。三是加快筹建当铺博物馆。及早做好建设规划,力争早启动,将当铺博物馆建成邮品收藏中心。四是加快推进净土寺塔文化景区,在修缮工程全面结束后,抓紧周围地块的招商引资,加快建设进度,力争与盂城驿、南门大街等景点共同构成城市南部文化旅游圈。启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同时积极开展盂城驿的申博、申遗工作。办好第四届双黄鸭蛋节文化晚会等大型活动,发挥大型文化活动的辐射带动效应,全面繁荣城市文化。
(二)以农村文化建设为重点,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乡镇、有关部门要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机遇,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努力构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大力加强农村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加强乡镇
文化站的建设,切实解决无房文化站问题。今年省政府将安排1亿元,决心用三年时间,解决不达标文化站问题。目前,我市大约有12个乡镇文化站不达标,各乡镇要引起高度重视,抓住机遇,积极向省争取补助资金,加快文化站标准化建设。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继续举办农村文艺调演、社区艺术节、农民艺术节、珠湖之波赛歌会、各级各类文艺比赛、周未大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继续送文化下乡,全年组织文艺下乡演出不少于10次。三是努力为基层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施优秀剧目展演、送戏下乡、百部电影送千村、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文艺下基层“四个一”工程,并形成长效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打造活动品牌,让城乡居民受益得实惠。要重视街道、社区、村文化站(活动室)建设,做到有阵地,活动多,网络健全,群众参与度高。
(三)以出精品为重点,进一步繁
荣文艺创作和演出。文艺精品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艺创新能力和文化发展水平,要高度重视艺术创作和生产,坚持以精品工程带动艺术的普遍繁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通过对生活和时代深刻的感悟和理解,反映人民群众最深切的心灵呼唤,推出一些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文学艺术精品。着力实施三大工程,即: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书法、美术精品工程,多门类文化艺术新品工程。
(四)以规范监管为重点,努力构建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加快职能转变,坚持依法行政,调整管理思路和手段,加强日常监管,规范程序,建立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一是促进市场繁荣。简化审批手续,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外资、民资参与文化娱乐业经营,提升规模档次,丰富我市的夜生活;鼓励发展民营演出团体、中介机构、演
出场所,繁荣演出市场。二是规范市场秩序。继续抓好“网络文明工程”、确保中小学周边200米以内无网吧率、黑网吧清除率达到100,安装网吧监控设备,足不出户就可以对网吧实行有效监管;完善“音像市场正版化拓展工程”,鼓励音像销售向连锁、超市方向发展;加强印刷业管理,坚持日常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全面管理与重点管理相结合,规范印刷市场,压缩整顿一般印刷业,发展包装装潢业;继续开展以打击非法出版物为重点的“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同时积极探索长效化管理的新途径,加强“扫黄打非”工作制度化建设,从集中打击为主向日常管理为主转变。加强著作权保护,完成政府软件正版化工作,加大《著作权法》的宣传。三是创新管理体制。推行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效能;健全完善重大案件集体会审制、行政执法回避制、考核奖惩制、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制度;加强培训和监督,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
(五)以深化改革为重点,增强文化事业发展活力。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认真研究,充分准备,稳步实施,力争有实质性进展。一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的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用人制度上,实行全员聘用制,实现用人机制、人才评价机制的创新。在干部任用上,推行聘任制和任期制,严格考核和管理,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人事运行机制。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岗位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和演出工资制,加大活工资的比例,让活工资真正活起来,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二是做好文化体制改革的调研工作。按照中央、省、扬州市的部署,认真做好文化体制改革的准备工作,研究新情况,建立新机制。不断转变职能,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实现由办文化为主
向管文化为主转变。
(六)以人才培养为重点,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文化事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养和引进,使一批优秀文化人才在实践创新中脱颖而出,发挥作用。一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比例适中为目标,培养、引进一批文化单位急需的专业人才,努力推出德艺双馨的文艺领军人才,培养锻炼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一支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文化经纪人队伍。二是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优化基层领导班子结构,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同志推上基层领导岗位,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化、年轻化,有实干精神,有创新意识,勇于开拓实践的基层领导队伍。加强考核培训,培养充实文化战线后备干部队伍。
同志们,文化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希望全市文化战线的同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勇于开拓,矢志进取,勤奋工作,为我市新一轮追赶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