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对中国崛起非常关键

时间:2019-05-15 11:30: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对中国崛起非常关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对中国崛起非常关键》。

第一篇:2014年对中国崛起非常关键

2014年对中国崛起非常关键

国际形势对中国会越来越好

谈到中国与多边贸易体系这个议题,首先要关注的是中国的宏观大战略。外交方面,之前我国长期强调“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而后来顺序有所变动,将周边是首要提到了第一位,变成了“周边是首要,大国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从最近发生这些事来看,拜登访华、卡梅伦访华、乌克兰总统访华,这些都说明中国在不断崛起。因此我认为,2014年是中国崛起非常关键的一年。

美国重返亚太以后,地区态势看上去很不平静,但是大形势依然向好。虽然周边的麻烦不少,包括与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家的关系紧张等,但我们有分量的朋友也在增加,卡梅伦就是典型的一例。他去年5月份见**,虽未到动刀枪的地步,也使中英关系降到了冰点。但英国之后的一系列举动表明了其想主动修复与中国关系的态度:先是英国派财政大臣,后又派伦敦市长带了一半以上内阁的人、120家大企业老板来华访问。英国老的软件加上中国的硬件,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将非常广阔。

这次拜登访问,也非常敏感。日本对拜登的期望值很高,希望美日能发表谴责中国的联合声明,但日本并没拿到想要的东西。而且,我认为今年美国的软实力、硬实力都受到了很大冲击。首先,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分歧越来越极端,比如导致出现财政悬崖、政府关门、奥巴马缺席亚太峰会、斯诺登事件等,对其软实力都是很大的杀伤。其次,包括叙利亚问题在内的一系列局部战争,加上重返亚太的战略,对其硬实力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阻碍。当然,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非常多。但总体来看,形势会越来越好。中国应密切跟踪TPP谈判进展不放松

二战以后,三大经济领域的国际组织,除联合国之外,世行、IMF、关贸总协定相继成立,都吸取了两次世界大战血的教训,它们主要关注国际的全球治理,即如何让全球有一个好的秩序。IMF主管金融领域,如果一些国家在金融方面有危机,IMF就要帮助出面解决。世行更多的是在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方面做一些项目。WTO是从贸易的角度,如何能让各国家之间不要为贸易设置过多的障碍,要让贸易能够自由流动。按照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理论,按照各个国家的不同优势,通过贸易交往,每个国家都能够提高其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的水平。

历史也证明,如果大家在贸易上铸造壁垒、以邻为壑,便会产生很多贸易争端,甚至导致战争发生。因此,争取发展贸易、发展相互投资能够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程度,尽量避免战争发生,实现共赢才是目的。比如WTO的规则就是要考虑整个世界的贸易发展。而WTO谈判是大家最关心的。因为中国当时经过了15年的艰苦谈判才终于加入了WTO,且后来参加了多哈回合的谈判全过程,我们在此经历了先学习、后运用,再到参与规则制定的过程,并化解了歧视性条款对我国的影响。这也是中国加入WTO非常重要的意义。2008年7月在日内瓦谈判中,美国和印度因政治背景的问题而致谈判破裂,此后美国便另起炉灶,开始把目光转向TPP谈判。谈到TPP,很多学者认为中国应该加入,但加入后依然需要谈判,而就现在的条件而言,谈判还是有一些困难。TPP现在只有十几个国家,虽然有美国、日本在里面,但少数几个国家的谈判结果不会马上成为国际规则。中国现在加入TPP,就会面临单打独斗的尴尬境地。

因此,目前来讲,我国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支持多边谈判,尽量能在巴厘岛会议(WTO部长级会议)上取得成绩。多边谈判和我国国内的改革密切相关,包括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还有上

海自贸区所涉及的问题。这些问题与这些谈判都是相关的、互相促进的,也会有利于国内进一步改革开放。

第二,诸边谈判也很重要。信息技术的谈判、政府采购的谈判、环境产品的谈判等,这些诸边谈判如果能够达成协议,变成多边规则就相对容易。

第三,双边谈判。比如我国跟美国、欧盟的投资谈判,都是高标准的谈判,如果能在接受负面清单和准入前的国民待遇这两个问题上达成一致,对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意义将非常大。当然,这样说不是要中国对TPP放手不管,而是要继续密切跟踪进展,在适时的时候做出决断。

(本文是根据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孙振宇于12月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论坛》的演讲摘编整理而成,文章未经作者审核)

第二篇:中国崛起

潘维:《大国崛起》——误导决策层和民众的成功商业运作

——乌有之乡“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研讨会上的发言

标签: 大国崛起

● 潘维(进入专栏)

[乌有之人按]中国正在内忧外患中迅速发展,崛起之势引人注目。西方发达国家宣扬“中国威胁论”,中国学界则应对以“和平崛起论”。前些时间央视大型史论片《大国崛起》热播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然而,该片展示的历史视角不够全面,结论有些片面,于历史和逻辑都值得深入探讨。近些日子,我们乌有之乡网站已经转发了一批讨论“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的文章,从诸多角度进行了初步讨论,包括了对该片赞扬和批评的声音,并于12月10日下午组织了一次讲座,正面阐述了一些关于“大国兴衰的历史经验”。为了更为深入地探讨这个话题,我们又于2006年12月17日星期日上午9:00在北大资源宾馆写字间三层1308号举办一次专题研讨会,应邀的专家学者围绕“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由央视史论片《大国崛起》引发的思考”这个主题发表各自见解。

下面是潘维老师的演讲,经演讲人审阅:

潘维:我谈三点看法。

一、《大国崛起》是个非常成功的商业运作。什么原因?首先是重要的政府官员对这个话题有兴趣,知识界对这个话题有兴趣,社会大众对这个话题也有兴趣。其次是商业运作。我原先只看过解说词。看过后感觉很难读下去,一片混乱,没留下什么印象。可刚才看大屏幕放映,感受到很强的视听效果。这部片子仅用几十页文字就描绘了九个大国崛起的历史,平均一个国家不到十页,加上剪裁出不少著名学者的谈话,再加上各国风情画面和音乐,片子就有了强大的宣传效力,对受众有很强的冲击力。不过,九大国的兴衰史是不可能这样描述出来的。学者的观点也不可能用这种办法表达。比如沃勒斯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学界很清楚,但他在片中的言论并不体现他的观点。说得不好听些,只是“断章取义”,借学者之名推销片子。所以说,这部片子是个很成功的商业运作。

二、《大国崛起》表达了一个相当简单的意识形态。真是写出来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啊。从九大国几百年的历史中,现代人随便挑出些什么,就能很容易地“证明”自己对现代世界的观点。编者并非学者,严肃的学者也不会去编这样的片子。但无论是谁,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看法。一个百页的脚本,要叙述九大国的兴衰,只可能给出个很简单的,粗糙的意识形态理解。要是用这种简单粗糙的办法,可以把九国的崛起描述成科技史、帝国史、殖民史、扩张史、掠夺史、阴谋史、军事史、制度史、英雄史、反抗史、大屠杀史、社会动员史,等等。比如近代强国屠杀人类的规模和办法是前所未有的。换句话说,对大国崛起的原因,你可以随意想,而且都很容易剪裁出事实根据。但不管是军事史、科技史、阴谋史等等,大国崛起肯定不仅是制度史,更不是民主史。若仅就制度史来说,正如马克思把亚洲一些制度称为“东方专制主义”,欧洲各国的崛起明显与“西方专制主义”兴起有关。所以说,片中观点并不精致,不过反映了简单粗糙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很重要。印度在崛起,中国也在崛起。印度向何处去我们相当确定,但中国向何处去我们并不确定,世界其他国家也不知道。在中国的十字路口上,意识形态左右我们的发展方向。

三、若就意识形态来谈,我想在座的人会存在很大分歧。对不少人来说,片中立场恐怕是个相当扭曲的意识形态。总体而言,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界对这西方大国崛起的历史,是持严肃批判立场的;至少不会羡慕和津津乐道。在被压迫民族崛起的时代,这历史是不可能被重复的,也是我们中国不能允许其重复的。大国崛起与近代西方帝国主义的兴起密切相关,与抢夺殖民地和殖民密切相关,也与我国惨遭蹂躏密切相关。日本步了西方帝国主义的后尘,但日本太晚了。一位东京大学的教授对我说:“其他西方国家都抢占殖民地,都掠夺,你们怎么不逼着他们道歉?而我们日本不过是效法西方道路,你们中国就骂个不停,还不断让我们道歉。这不公平,是欺软怕硬。”我回答说,“你们搞殖民扩张太晚了。你们去搞殖民扩张时正赶上反帝国主义的时代。搞现代殖民主义,现代帝国主义,这条路中国就不让你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崇拜美国,我们反对美国搞霸权主义。要说崛起道路上的创新,苏联有创新,中国肯定有创新。比如对于“人民”,片子中用的是市民,什么“市民”?就是“burghers”,这个词也就是英语中“资产阶级(bourgeois)”的词根。所以“市民”阶层的兴起就是“bourgeois(资本家、资产阶级)”的兴起。片子中把“市民”改换成“人民”,贵族与国王的斗争也改换成人民与国王的斗争,这就荒唐了。谁是“人民”?从苏联开始,“人民”这个词出现了根本的创新。社会主义是伟大的创新,生产资料的全民占有,人民当家作主,是个伟大的创新。中国充实了“人民”的本意,不是有钱有势的人才是人民,不是发你一张选票你就成为人民。中国的崛起也是个伟大的创新。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不靠殖民扩张,不靠占领人家的土地,不靠搞搞新帝国主义欺负别国,还能高速发展,成了世界上的大国,强国,而且在苏联垮台之后。

按照通常的学术模式,讨论大国崛起应是讨论国家是否有一定的规模、经济实力、军事能力、技术创新、社会动员能力、是否建立了有公信力的稳定政体、有激励成就和希望的有效机制、有坚强的核心价值观,等等要素。这个片子并不展示学术的成论。而是用一个视听作品传播一个简单的意识形态,一个欣赏西方国家崛起的意识形态,却有非常的冲击力和宣传效果。它冲击的是谁?第一是决策层。第二是一般受众。第三是学术思想。主流的学术成论被一个简单的意识形态冲垮,被一个成功的商业运作冲掉。看来,如果没有能力做商业化的运作,在意识形态的战场上,主流注定要输掉。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崛起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崛起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简称中共,成立于1921年7月,1949年10月至今为代表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和统一战线。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者。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他的成立对中国主要有如下的重要意义。一.政治

20世纪初期,受到民主思想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共中央政府,不得不顺应历史潮流,采用西方的民主体质来维护其统治地位,先后经历了晚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虽然他们行事打着西方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的招牌,但由于资产主义的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发展,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实权,中国实际上依旧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群众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由于马克思理论的传入,导致了一批有梦想有抱负的青年为了拯救中国命运于1921年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后来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在之后的战争中先后战胜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反动派等重重敌人,与1949年成立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先后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树立起中国作为负责任的东方大国的形象。随后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些政治成就是与共产党人的努力合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分不开的,是共产党带领新中国独立,成为政治大国。二.经济

中国应先后遭受外敌入侵,国内内战,人民的生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从而恢复了经济。又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外实行改革开放,对内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我国改革的大幕,是我国经济水平逐年上升,由一开始的吃不饱,穿不暖,渐渐向小康社会发展,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的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这些重大改革的决策,都是中央通过决定作出的决策,说明党是主动的推进改革而。而且党的改革是渐进的,并不像有些国家急于求成,从而导致基础不稳各种缺点在随后展示。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陆续完成十一个“五年计划”,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GDP以跃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全球第一。三.军事

中国经历近一个世纪的战火洗礼,磨砺出了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 人民军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先后与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战斗,取得了胜利。建国后,更是在朝鲜战场上战胜全球霸主——美国。但我军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平主义路线,秉持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精神。于1985年进行百万大裁军,展现我国我党热爱和平,不搞军备竞赛的决心,营造出与世界人民和平发展的思想。1967年,中国成功引爆第一枚核武器,2013年,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服役。无不显示着我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四.教育与科研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秉持着科教兴国的理念,大力发展教育与科研项目,成功于1965年合成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开可喜的一大步。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使大学录取率逐年上升,让亿万民众感受到知识的力量。这与共产党在相关方面的支持与重视是密切相关的。五.总结

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各个方面为中华的崛起而进行奋斗,并且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这一切可以说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决策,离不开每一个共产党人的努力。建国前,是共产党人用命来换取中国崛起,而现在是用智慧,中国离不开共产党,只有共产党才可以使中国崛起,屹立在世界之林上。

第四篇:音乐的选择非常关键(最终版)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化教育观念为指导,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主线,围绕新教材,以人为本,以发展内涵为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进一步塑造有智慧的群体,强化过程管理,发挥教师内在的潜能,采用多渠道的办法,加强师资培训,让教师在岗位上学习,在岗位上实践,在岗位上成功。为着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品位提供有力保障。

二、研修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园本培训,进一步巩固教师的职业道德,巩固教师专业思想,使教师掌握必备的教育技能,树立现代教育观念,熟悉有关教育法规,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更新知识,提高执教水平。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游戏观,不断完善幼儿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其实施幼儿教育教学的能力,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分层培养目标 A一般教师:

1.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爱岗敬业。能客观地认真分析自身特点,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充分发挥个人优势。

2.努力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贯彻《纲要》精神,积极开展主题活动,善于捕捉寻常时刻,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将学科与主题整合。3.有研究意识和一定科研能力,能进行合作研究。积极承担镇级、园级公开活动。

4.积极参加园内外各类活动,能和同事精诚合作、主动合作。遵守幼儿园每一项规章制度。思考自己每一个有利于幼儿园的行为等。5.能撰写较好的教育经验文章,幼儿总体水平发展好。B骨干教师:

1.师德修养好,具有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带教其他教师,能在园中起到表率作用,根据自身情况切实制定个人发展三年规划。

2.乐于参与各类学习并主动进行自学,能够根据课改的新要求对原有的教育教学行为做出深刻的反思,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3.科研能力强,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并能取得成果,承担镇级、县级公开活动。

4.积极与园长合作,在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的基础上乐于为幼儿园发展出谋划策,乐于和同伴合作优质资源共享。5.勇于创出个人特色,积极总结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撰写较高质量的文章,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

三、具体措施:

(一)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四点希望。树立典型,弘扬正气,牢固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意识,积极开展“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典型模范教师的学习宣传活动。举办“树形象,比作风,比贡献”主题演讲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广大教师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树立全心全意为幼儿、为家长服务的意识,踏踏实实转变工作作风,使工作更细致,服务更热情,作风更严谨,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二)通过培训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师对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组织教师进一步深读、研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深入领会纲要精神。同时组织教师对所学纲要的理念和思想方法加以客观科学地分析,并要求每个教师写好体会交流。

(三)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认真开展业务培训

A内容及要求:以专业思想教育、教育教学常规、教师的基本功为重点,以尽快适应最新的教育教学工作为目标。B具体内容:

1.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幼儿园领导和结对师傅对新上岗教师要继续进行“跟踪”听课,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指导,加强业务岗位练兵活动,绘画、跳舞、自弹自唱等教学技能的学习,对工作二年以上的教师要多压担子,争取早出成绩,对于工作五年以上的教师要形成个性化的教学特色,要有显著的教学成果。

2.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业务竞赛评比活动

(1)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参加园组织的青年教师上课比赛,进行岗位练兵活动,以赛促学,以赛推优,为青师提供锻炼的机会,展示的舞台,从而加快青师培养的步伐,大力推进学校名师建设。

(2)每周写好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教学随笔,随笔可拓宽写作体裁,类似教学论文、生活故事等,抓住日常教学中的闪光点,谈想法,谈观点,切入口要小,并能联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整改的措施。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并参加市有效性教学论文的评比活动。

(3)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做到青年教师人人有独立设计、制作多媒体的能力,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开展互听互学活动,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及时获取课改信息,园长听课不少于30节,业务园长听课不少于40节,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20节,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4.确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意识,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形成组织学习的机制,构建学习型组织,坚持每月一次的教育书刊阅览学习,提倡工作之余的自主学习,摘抄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并通过家长学校提供的学习交流平台进行共享学习心得体会,教育经验,以此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5.自主开展平行班之间互结对子活动,教师可从领域教学活动、区角游戏活动、晨间体育活动、家长互动工作、班级常规管理等方面入手,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自主开展研讨、观摩等活动,促进相互间的交流与提高。

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努力造就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做到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以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切实有效地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

(五)认真学习《南莫中心园一日常规工作规范》,规范教师的日常用语和行为举止,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温馨的心理氛围,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六)组织教师参观其他幼儿园,观摩学习教育活动,开阔眼界。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公开课活动以及园外培训活动。汲取新思想、新做法,促进本园教育教学的改革。

(七)通过集体备课、互相观摩、专题讨论等方式,帮助教师熟悉、了解和掌握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原则、基本方法和基本的组织形式,能够独立主持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

第五篇:中国崛起作文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每当听见这首歌,心里都会发出无限感慨。

从一九七八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的二零零八年,我们中华民族走改革开放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整整三十年,它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崛起的神速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在人类的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中国在世界的惊呼声中真正地站了起来。

改革前,有电话的家庭都会被称为有钱人,孩子们的玩具也非常简单,一根皮筋,一个毽子,一个弹弓就会让孩子乐不思蜀。现在的大街上,新旧的汽车到处都是,有钱人家才会有的电话却几乎家家都有,孩子们的玩具也早被电子产品代替。原来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的路上,现在早就变成了柏油路„„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科技产品,小至电灯大至电视电脑。

再放眼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现在的中国在不断进步,1997年的香港回归,1999年的澳门回归让我们举国欢庆,再到2003年的“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再到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让中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让炎黄子孙的奔月梦成为了现实。再说2008年举办的奥运会,它让全世界认识到了一个文明古国,更好的渲染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千年文化。农村推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内容的生产责任制等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改革,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迅速发展,让全国的生产总值比1978年上升了几乎70倍。即使是5、12汶川大地震,中华民族依然犹如长城一般坚不可摧,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三十年前的中国,国力衰微,经济落后,科技发展缓慢,人民生活不能满足,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就算被外国人欺辱也不敢反抗,只是希望不挨饿不受冻就万事大吉了,但今天的中国,却是一个奇迹,是一个当时的人们想都不敢想的神话,这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改革开放,30年的改革,改变了中华民族将近300年的耻辱,它让中华民族再次辉煌,在世界中站住了脚,如果现在有人问我我来自哪里,我会自豪的告诉他,我是中国人,我来自中国,那个崛起的神话——中国。

下载2014年对中国崛起非常关键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对中国崛起非常关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崛起》读后感

    读《中国震撼》有感 在读过《中国震撼》一书之后,我仔细思考着书中带给我的种种由中国发展进步带来的“震撼”。是的,我们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迅速崛起腾飞,以至今日成为......

    中国崛起之我见

    中国之我见崛起近年一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现在已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即将取代日本位置,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成为国际经济市场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即使在全球......

    中国崛起 演讲

    1:你们是否还记得那个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曾傲然于世界,那个地大物博的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2:你们是否还记得我们国家孱弱的时候,帝国侵略者的铁蹄无情的践踏着我们美丽的山河?......

    文化软实力对中国崛起的影响

    文化软实力对中国崛起的影响 伟大的中华民族已经走过了5000年的文明历程。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

    现实主义看中国崛起

    现实主义看中国崛起 ——从米尔斯海默、沃尔特到施韦勒 现实主义是一个思想传统(tradition),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可以进行实证的分支理论。在现实主义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派别。在这......

    中国崛起之我见五篇

    中国崛起之我见 当年北京奥运会的华丽帷幕缓缓拉开时;当绚丽的礼花在黄浦江畔升起绽放,上海和整个中国筹备8年之久的世博会顺利开幕时;当羊城广州的亚运圣火熊熊燃烧时,我们真正......

    中国崛起的路径

    中国崛起的环境、身份与路径(龙向阳) 一、关于“概念” 1.“概念”的指归 一种思维的基本形式(归纳与抽象)。 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对应第一个意义,说明“概念”的内涵......

    读《中国崛起》有感

    读《中国震撼》有感 我是在《形势与国策》的课堂上通过老师的介绍了解到《中国震撼》这本书的,后来暑假期间特地去书店买来通读了一遍,读后感慨颇深。借助于张维为先生的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