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计划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计划
一、工作目标
本学期,我们将在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继续加大力度,扎实抓好教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我们将本着科学的态度,遵循规律,循序渐进,着力抓好以下工作:(1)进一步改革完善教科研管理模式。(2)紧密结合课程改革,推动薄弱课题组工作,并把语数英三个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推向深入。(3)与时俱进,着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和实践,努力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4)在学校领导的统筹下,协同探讨常规教研、课题研究、学校整体改革的有机结合。我们力图通过以上工作,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推动教学管理科学化,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开路铺桥。
二、把准方向,科学管理,深化研究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以“六注重”----可行性、前瞻性、群众性、实效性、过程性、动态性为基本思路,紧紧抓住教育改革大方向,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把教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推向深入。我们认为,推动教科研工作动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并且有科学有力的机制作保障;(2)教师有较高的积极性,并且有较强的提高自身素质的愿望;(3)课题研究必须增强它的现实性与效益性。学校领导历来都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我们也有推进教科研工作的机制,但我们也应该承认目前的制度还必须进一步完善;许多教师有较强的敬业精神,但对课题研究积极性不高,畏难情绪较严重,原因在于对课题研究还存在误解,或认为自己不具备课题研究的能力,或认为这是一项额外负担,或以自己太忙为借口来推诿。我们认为,我校课题研究注重“群众性”的思路,就是体现了“大家都能做,大家都要做”的内涵,每位教师都有能力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不仅能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而且能帮助寻求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途径。在常规备课中结合课题研究来提高素质、更新观念、改进教学,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它不是额外负担。基于以上背景,本学期我们力图从机制建设、激发积极性和增强效益性等方面入手,推动课题研究规范有序地开展。
(一)、完善机制,科学评价
课题研究是与学校发展大计紧密相连的,但如果缺少相配套推动与激励机制,就难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因此,本学期我们把完善教研机制和建立科学的教研评价体系当作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来抓,主要有:(1)探讨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整合的途径,目标是:通过推动课题研究的全员性及教研任务目标的一致性,从而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
本学期我们将一方面致力于推进以往各课题组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也将积极推动薄弱课题组的工作。主要目标是:(1)在“一个国家级课题、5个县级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围绕课题思想进行教学设计,并且在质和量上都应有所提高。我们还将着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探讨计算机等媒体以及校园网络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增强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提高
质量效益。(2)启动艺术、计算机辅助、心理健康等课题组研究工作,从学科角度拓宽素质教育的研究空间,从而不仅从面上,而且从点上把我校课题研究推向新的高度。(3)做好课题研究中期总结阶段工作,要做的工作包括:选荐部分教师参加市级教学比武,选送部分优秀课题研究教学设计和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或论文参加优秀成果评选活动,让一部分比较优秀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其次,我们将组织部分教师制作课件,参加竞赛。
(三)、抓好常规,积极转轨
加强课题研究常规管理,是课题研究深入开展的重要保证。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强化分层负责制职能,使课题研究能够扎实有序地开展,并积极与教务处协调,每月安排1~2次课题研究活动,并采取措施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确保每次研究活动都有确切的目标和内容,这是课题研究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因此,课题组负责人除了要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还要负起使每一项计划落到实处的责任。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教育在不断发展、不断变革,我们的理论水平、教育技术水平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惟有如此,我们才有跻身于教育改革行列的资本,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而加强学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才是最佳选择。应该承认,我们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力还不高,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就可能会落后于时代,就不能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岗位,从而最终影响自身利益。因此,学校将努
力从机制上为教师提供方便,引导教师应积极抓住机遇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寻求师生互动合作的途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依然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主题。不管课程如何改革,“民主、合作、发展”的思路是不会过时的。因此,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不仅可以不断提升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含金量,而且也为自己顺利向“课改”转轨搭一座浮桥,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新课程标准的执行者。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及时、准确地把教育改革的最新信息提供给全体教师,全力为教学研究工作服务,并且努力使它成为探讨教学改革的肥沃园地。
三、有效辐射,合理安排,依序落实
系统论认为,每一个系统都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同的系统显性上是相互独立的,隐性上又是紧密联系的。因此,事物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事物之间不断碰撞与渗透擦出的火花。课题研究也是如此,一方面要不断吸收,另一方面又要不断释放,在互相辐射中发展壮大。本学期我们力求在学科系统内达到以下目标:(1)尝试总结几种创设民主教学氛围的做法。(2)总结出若干激发学生乐学、引导学生会学的途经。(3)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下,教师角色应如何正确定位。(4)从学科角度探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殊途同归的途径。
(5)学科教学应如何渗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6)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寻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7)跨学科在教学中整合交融的可行性措施。(8)计算机媒体等的辅助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意义。本学期,课题组成员应该围绕以上目标,进行充
分的分析、论证、总结,撰写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实验,总结经验规律。同时,我们还力求让学科研究的成果产生辐射效应:(1)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与相互促进。(2)学科组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协同,对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3)组织多学科综合性课外活动的尝试。(4)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探讨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怎样科学有序安排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应如何推进。课题组成员中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可围绕以上论题,进行论证尝试,撰写论文或经验总结。
第二篇: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计划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计划
----大刘庄中学
一、工作目标
本学期,我们将在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继续加大力度,扎实抓好教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我们将本着科学的态度,遵循规律,循序渐进,着力抓好以下工作:(1)进一步改革完善教科研管理模式,讨论制定《大刘庄中学课堂评价试行方案》、《大刘庄中学教育科研考核办法》。(2)紧密结合课程改革,推动薄弱课题组工作,并把语数英三个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推向深入。(3)与时俱进,着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和实践,努力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4)在学校领导的统筹下,协同探讨常规教研、课题研究、学校整体改革的有机结合。我们力图通过以上工作,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推动教学管理科学化,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开路铺桥。
二、把准方向,科学管理,深化研究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以“六注重”----可行性、前瞻性、群众性、实效性、过程性、动态性为基本思路,紧紧抓住教育改革大方向,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把教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推向深入。我们认为,推动教科研工作动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并且有科学有力的机制作保障;(2)教师有较高的积极性,并且有较强的提高自身素质的愿望;(3)课题研究必须增强它的现实性与效益性。学校领导历来都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我们也有推进教科研
工作的机制,但我们也应该承认目前的制度还必须进一步完善;许多教师有较强的敬业精神,但对课题研究积极性不高,畏难情绪较严重,原因在于对课题研究还存在误解,或认为自己不具备课题研究的能力,或认为这是一项额外负担,或以自己太忙为借口来推诿。我们认为,我校课题研究注重“群众性”的思路,就是体现了“大家都能做,大家都要做”的内涵,每位教师都有能力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不仅能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而且能帮助寻求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途径。在常规备课中结合课题研究来提高素质、更新观念、改进教学,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它不是额外负担。基于以上背景,本学期我们力图从机制建设、激发积极性和增强效益性等方面入手,推动课题研究规范有序地开展。
(一)、完善机制,科学评价
课题研究是与学校发展大计紧密相连的,但如果缺少相配套推动与激励机制,就难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因此,本学期我们把完善教研机制和建立科学的教研评价体系当作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来抓,主要有:(1)探讨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整合的途径,目标是:通过推动课题研究的全员性及教研任务目标的一致性,从而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2)研究制定《大刘庄中学课堂评价试行方案》、《大刘庄中学教育科研考核办法》,教科研工作的职责化与激励性刚柔相济,有助于提教师高参与教科研工作的自觉性,推动教科研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我们力求把教师发展性评价作为探究的试点,寻求合理的能激发积极性的评价体系,让教师乐教、乐研、乐于进取。
(二)、点上深入,面上拓展
本学期我们将一方面致力于推进以往各课题组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也将积极推动薄弱课题组的工作。主要目标是:(1)在上学期“一个省级课题、一个市级课题、6个校级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围绕课题思想进行教学设计,并且在质和量上都应有所提高。我们还将着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探讨计算机等媒体以及校园网络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增强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提高质量效益。(2)启动艺术、计算机辅助、心理健康等课题组研究工作,从学科角度拓宽素质教育的研究空间,从而不仅从面上,而且从点上把我校课题研究推向新的高度。(3)做好课题研究中期总结阶段工作,要做的工作包括:选荐部分教师参加市级教学比武,选送部分优秀课题研究教学设计和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或论文参加优秀成果评选活动,让一部分比较优秀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其次,我们将组织部分教师制作课件,参加全国性竞赛。
(三)、抓好常规,积极转轨
加强课题研究常规管理,是课题研究深入开展的重要保证。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强化分层负责制职能,使课题研究能够扎实有序地开展,并积极与教务处协调,每月安排1~2次课题研究活动,并采取措施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确保每次研究活动都有确切的目标和内容,这是课题研究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因此,课题组负责人除了要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还要负起使每一项计划落到实处的责任。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教育在不断发展、不断变革,我们的理论水平、教育技术水平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惟有如此,我们才有跻身于教育改革行列的资本,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而加强学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才是最佳选择。应该承认,我们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力还不高,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就可能会落后于时代,就不能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岗位,从而最终影响自身利益。因此,学校将努力从机制上为教师提供方便,引导教师应积极抓住机遇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寻求师生互动合作的途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依然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主题。不管课程如何改革,“民主、合作、发展”的思路是不会过时的。因此,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不仅可以不断提升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含金量,而且也为自己顺利向“课改”转轨搭一座浮桥,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新课程标准的执行者。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及时、准确地把教育改革的最新信息提供给全体教师,全力为教学研究工作服务,并且努力使它成为探讨教学改革的肥沃园地。
三、有效辐射,合理安排,依序落实
系统论认为,每一个系统都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同的系统显性上是相互独立的,隐性上又是紧密联系的。因此,事物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事物之间不断碰撞与渗透擦出的火花。课题研究也是如此,一方面要不断吸收,另一方面又要不断释放,在互相辐射中发展壮大。本学期我们力求在学科系统内达到以下目标:(1)尝试总结
几种创设民主教学氛围的做法。(2)总结出若干激发学生乐学、引导学生会学的途经。(3)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下,教师角色应如何正确定位。(4)从学科角度探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殊途同归的途径。
(5)学科教学应如何渗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6)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寻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7)跨学科在教学中整合交融的可行性措施。(8)计算机媒体等的辅助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意义。本学期,课题组成员应该围绕以上目标,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总结,撰写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实验,总结经验规律。同时,我们还力求让学科研究的成果产生辐射效应:(1)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与相互促进。(2)学科组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协同,对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3)组织多学科综合性课外活动的尝试。(4)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探讨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怎样科学有序安排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应如何推进。课题组成员中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可围绕以上论题,进行论证尝试,撰写论文或经验总结。
本学期时间很紧,工作任务很重,各部门负责人必须抓紧抓实以下工作:
九月份:
1、各课题组讨论制定课题研究工作计划。(负责:课题组长)
2、着手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3筹建教学课题组。4,落实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工作。
十月份:
1、讨论拟定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2、落实课题申报工作。
2、布置本学期教科研课题研究计划。
3、各课题组拟定并上交课题组
工作计划,新课题组上交开题报告及计划。
4、课题组布置落实各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十一月份:
1、课题组活动,进行理论学习与研究,落实开设研究课人选,讨论拟定课堂教学反馈内容。
2、部分课题组成员参加外出学习。
3、上交第一篇教学设计。
4、选送部分优秀教学设计和论文参加”四结合”成果评选。
十二月份:
1、课题组活动,组织理论学习与研究,布置下阶段主要研究任务。
2、安排开设研究课。
3、组织课堂教学反馈。落实上交第二篇教学设计。
第三篇:科研课题研究计划
《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研究》
课题阶段研究计划
一、课题总目标
本课题研究诣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揭示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通过校本研发,向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学校教育,使学生润泽其中,进而形成对学习的正确认识、端正态度,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的能力,在享受丰富多彩多元文化中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
二、学期目标
进一步深入对于已有研究成果的考察分析,有核心组成员组织教师进行系列的理论学习,撰写学习心得,进一步理清学生自主学习与学生能力提升的内涵与外延,;以案例研究活动为平台,交流研究资源,丰富课题研究的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用探究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并提出问题,提升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敌知识学素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必要性、逻辑性以及实用性;及时整理优化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继续完成《优秀论文集》、《优秀教学设计集》、《学生作品集》整理工作。
三、主要任务
1、课题组核心人员进行相应调整。
2、本学期课题组要完成以下工作
⑴研究课:由邵海芹、林海微老师执教;
⑵完成课题阶段性汇报工作;
⑶核心组成员:学期结束完成一篇与课题相关的研究论文,学期结束论文将组编成《优秀论文集》一册。其他成员:学期结束完成一篇与课题相关的教学设计,并从课题的视点写出相关的设计说明500个字。学期结束论文将组编成《优秀教学设计集》一册。
⑷学期结束各年级要完成《学生作品集》1册,每册内容不少于30份。此项工作由备课组长负责,其中学生作品专辑要用文字说明计意图和活动成果。
四、保障措施
1.扎扎实实开展课题研究
⑴召开课题研究会议,组织课题组成员交流课题实施情况,每次活动都作好相关记录。
⑵通过印发资料、研讨沙龙、座谈研讨、专题论文评比等途径引导全组数学教师关注课题研究内容,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⑶做好课题的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对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让课题成员明确课题管理要求,促使其按要求开展研究工作,积累研究资料。
⑷做课题相关案例的收集、整理工作。
2.实实在在加强常规管理。
⑴加强对立项课题的管理。要求教师每围绕课题《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研究》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及时对课
题进行总结,同时上交教育论文、教育案例、小结反思各一篇。由科研小组成员对上交材料进行归纳、梳理。
⑵加强对课题研究活动的管理。在新学期中继续将教研、科研、培训融为一体,用课题研究来指导教学实践。进一步规范教科研活动制度,各组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教研组长做好记录,学期末进行检查评比。
⑶重视科研成果的总结与推广。继续按要求撰写教学反思;认真组织校内课题总结、个案评比活动;不断充实资源库。
五、具体安排
3月:召开课题核心组成员会议,商讨学期研究计划及主要任务,拟定每月活动主题及重点,整理上传网络课题管理平台的各类资料,理论学习资料整理。
4月:理论学习,撰写学习心得;上研究课;
5月:理论学习,撰写学习心得;
6月:理论学习;汇编活动材料,并针对活动内容及效果进行研讨课题下阶段研究的方向。
7月:课题组工作总结,交流本学期课题开展的情况,写出阶段性材料,整理本学期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完成《优秀论文集》、《优秀教学设计集》和《学生作品集》,并进行资料整理归档。
兰西县星火乡第一中学校
2013年3月1日
第四篇:小学教师科研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教师科研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名称:课外阅读的有效性研究
研究成员
研究目标:
1、在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课内外融合贯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2、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强读写结合,提高写作水平。
4、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研究内容: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出发,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
2、介绍有关适合学生的读物,展开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并探索加强课外阅读的途径和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重点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积极性。
3、开展一系列的课外读书活动后,及时巩固学生的阅读成果,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具体工作与措施:
(一)酝酿准备阶段(2008年10月——2008年11月)
1、学习有关理论,了解阅读意义。
2、调查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习惯,已有的课外读物、阅读资料的来源、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识等。
3、确定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
4、制订读书计划。制作一份读书报告笔记。
5、方案设计撰写。
(二)课题实施阶段(2008年12月——2009年6月)
1、创设课外阅读的环境,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出家门,去阅读大自然,去领略大自然,去感悟人生。
2、按照推荐书目,利用多种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丰富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接受影响,并逐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3、指导学生练习常用的阅读方法精读、略读、浏览。开设阅读指导课、阅读交流课和欣赏课,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4、辅导摘抄,多动手。一些好词好句、科学小知识、名人名言等,要求学生摘抄, 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5、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6、每天抽出20分钟左右的时间组织学生轮流阅读课外书,并及时组织交流:展示摘抄本、互谈心得体会。每天在读书报告笔记中写上自己读过的文章篇目。
7、开展读书评比活动,进行阶段小结。结合班会、队会,举行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读书知识竞赛等,从而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自主地读书内化,拓宽知识面及时巩固阅读成果,并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读写结合,提高写作水平。
8、学习、参考有关文献,结合课题研究实践对课外阅读的价值、地位进行研究,对各学段阅读主体的个性特点进行研究。
(三)课题总结阶段(2009年7月)
1、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2、课题研究成果展览。
3、根据研究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第五篇:科研课题研究阶段计划
科研课题研究阶段计划
一、课题:农村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的指导探索
二、研究周期:2002年9月──2005年4月
三、阶段划分:
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将分三个阶段,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2年9月──2003年4月)
主要任务:
1、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核心,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
2、广泛搜集意见,确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3、成立研究的组织机构,确定领导小组、指导小组、主研人员、参研人员的组成和职责;
4、在教师中宣传动员、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构思方案。预期成果:形成研究方案,报请教研室教育科研组审核,力争成为“学习策略在现代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子课题。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3年5月──2004年12月)
主要任务:分两步走。
第一步:(2003年5月──2003年12月)
1、对已有成果进行整理、宣传、学习;
2、积极参加上级开展的各种科研活动,细心体会;
3、结合教学,就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再进行调查研究;
4、结合将要推行的新课改,立足课堂、进行实验、开展研究;
5、根据具体情况,在专家们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方案,完成开题工作。
第二步:(2004年1月──2004年12月)
6、以语文教师为核心,进行教学经验总结;
7、结合学校实际,投入教育教学措施,将已有的经验变成改善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预期成果:教师经验论文、教学行为改善、阶段总结报告。
(三)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05年1月──2005年4月)
主要任务:
1、概括整理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完成各类资料的分类存档;
3、完成工作报告和检测报告,申请结题。预期成果: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成果论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