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点建议对公民身份证法草案的几
对公民身份证法草案的几点建议
公民是一项神圣的称谓,其中包含了参与国家管理的大权。
立法的目的既然是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就应当在条款中体现这一立法的精神。
使身份证名副其实,适用于所有中国公民,同时也可以区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要对身份证进行适当的分类。
从“警察国家”向“社会法治国家”转变的核心,就是让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从管制与服从,转向服务与监督。
让公民身份证体现公民权-对公民身份证法草案的几点建议
法制日报2002-11-28 程洁
公民身份证法草案一出台,就引来各方面的关注。人们希望新的身份证将消除由户籍制度所带来的地区差别与地域歧视,人们也期待新的身份证法反映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权不受违法行政干扰的目标。但是,从今年10月17日国务院提交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草案来看,要实现上述目标并不容易。公民身份证:国籍证明还是户籍证明
观乎《草案》的内容,公民身份证与户籍之间的对应关系呼之欲出。例如,草案要求公民身份证登载事项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身份证号码、照片、证件有效期和签发机关等;《草案》第8条规定,回国定居的华侨、回内地定居的香港、澳门同胞,回大陆定居的台湾同胞,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定居并被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在办理户口登记时,申领公民身份证;第10条规定,公民办理常住户口迁移手续时,应当换领公民身份证;第12条规定,办理注销常住户口手续时,由公安机关收回公民身份证。
由此看来,户籍在身份证在,户籍注销身份证回收。这种身份证与户籍的一一对应关系,与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户籍制度改革不相称。首先,在户籍制度的改革中,各地的户籍“门槛”越来越低,人口流动性增强,如果身份证随户籍换领,必然为证件持有人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其次,取消户籍制度的呼声一度甚嚣尘上,假如户籍制度取消,将来是否又要换领身份证?第三,《草案》既然将不在中国(大陆或内地)常住的中国籍人士排除在外,那么就应当仍然称之为“居民身份证”,更加名副其实,而无需改称“公民身份证”。为名副其实故,身份证不应当与户籍一一对应,而应当与国籍相对应。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立法的目的既然是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就应当在条款中体现这一立法的精神。所以,如果公民身份证仍然维持其“便携户口卡”的作用,那么社会活动就依然没有便利可言,合法权益依然没有平等保护。为使公民身份证与户籍证明区分开来,在身份证登载内容方面,应当取消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增加公民指纹。
身份证的功能:证明公民资格还是证明民事行为能力
《草案》第2条规定,年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申领公民身份证。但是第3条也规定,公民身份证号码“由公安机关在办理公民出生登记时,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际标准编制”。既然一出生就编制了,为什么要到16周岁才发放呢?在我国,16周岁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但是《草案》的目标似乎并非为识别“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仅规定年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才能申请领取公民身份证,既不方便其他未成年人士,也会构成年龄歧视。
使身份证名副其实,适用于所有中国公民,同时也可以区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要对身份证进行适当的分类。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对身份证的分类值得借鉴。自2001年始,香港和澳门都分别采用了智能身份证。香港将身份证分永久身份证和一般身份证两大类,其中永久身份证又细分为“成人”(18岁以上人士)、“儿童”(11至17岁)及“小童”(11岁以下)三种。澳门特别行政区也规定,年满5岁的居民须领取身份证,未满5岁的居民非强制性领取。笔者认为,将身份证区分为小童、儿童与成人
身份证三种是比较合理的,会避免出现未成年人没有身份证件的问题。同时,依据中国宪法,18周岁是行使最重要的公民权(选举权)的年龄,以18岁区别成人身份证也比较合理。
当然,《草案》既然试图区分“公民”与“居民”,那么就要考虑到目前大量在中国长期或短期居留人士的身份认证问题。短期居住的人口分两种,一种是境内跨地域的短期居留,例如省际之间、城乡之间或城际之间。第二种是来自境外的短期居留人口,例如外国人、无国籍人,以及中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的人口。从公民权利平等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的趋势来看,第一种短期居留的人士在将来应当不作区分,作为一种过渡,可以由各省安排省际的居留证。对第二种情况,应当为他们配发短期或长期居留证。建议在《草案》中增加一项,外国人、无国籍人以及其他在中国长期或短期居留的非中国籍人士须领取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或短期)居留证;港澳台地区居民须领取大陆地区居留证。或者,在《草案》附则中说明,将另行通过立法或行政法规对上述内容进行规定。
身份证管理:警察管理还是社会服务
目前中国的户籍以及身份证管理都由公安机关负责,这种管理方式有待改进。公安机关管理的事务过于广泛,不利于其职权的行使。例如,公安机关所负责的事务,涵盖了国内安全保卫、经济犯罪侦查、治安管理、边防管理、刑事侦查、出入境管理、消防、警卫、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监所管理、交通管理、禁毒等,还要对铁道、交通、民航、森林公安局及走私犯罪等活动进行监管。结果,警力不足成为困扰公安机关的长期问题;同时由于权力集中,公安机关成为广受批评的焦点。
户籍管理以及公民身份证管理无需通常的警察技能,而需要对入籍、出入境方面具有专门知识。如果将户籍管理与公民身份证管理划归专门机构,既能够解除公安机关的负担,也可以将国家对公安机关的预算用于更加专业化的警察事务方面,还可以减少公安机关在户籍管理方面存在的腐败现象。为此,可以考虑将公民身份证的管理机关交由专门的移民与归化署或由民政部门设立专门管理机关负责。
考察外国及中国两个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护照及身份证件的发放机关均为独立于警察系统的专门机关管理,我国也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采取设置独立管理机构的方法。此外,早前亦有学者指出,户政管理应当转由民政部来负责。在中国实施新的公民身份证管理时,可以考虑这种建议。中国的民政部门负责优抚安置、救灾救济、社会福利和其他社会事务,比较符合户政管理与身份证管理的属性。
20世纪以来,随着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许多国家都经历了一场由“警察国家”向“社会法治国家”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核心,就是让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从管制与服从,转向服务与监督;换言之,从秩序行政转向给付行政。中国自1999年将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治国方略载入宪法,这也是我国政府管理方式转变的开端。对公民身份证的管理而言,这种转换将意味着承认公民有某些权利,可以要求身份证管理机关提供相应的服务或救济。例如,公民对身份证登记信息的查询权。尤其在实行智能IC卡之后,政府通过身份证登记将会了解更多公民信息,因此应当增加公民查阅身份资料请求权。如果公民发现管理机关存档的个人信息与事实不符的,经查证属实,有权要求管理机关即时更正。再如,为保护公民隐私,应当在《草案》中明确,必须有“法律与行政法规定?,才能进行查验,以体现法律优先原则,防止行政机关滥用权力。最后,如果身份证管理机关违法不履行法定职责,则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或行政责任等。法律责任:是公民一方责任还是管理机关与公民双方责任
对于立法机关而言,在制定法律时,应当遵循一条基本原则,即立法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双方权利义务对等的问题。对身份证法律关系而言,就是身份证管理机关与身份证持有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对等问题、身份证查验机关与身份证持有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对等关系问题。以这一原则看《草案》,就是既要体现方便管理,又要体现行政机关的相应责任与义务,以及公民基于行政机关的义务应有的请求权或救济权。首先,在身份证查验方面,《草案》第16条规定,公民拒绝查验应承担法律责任;与此相对应,如果是违法查验,公民是否有权拒绝?拒绝权是一项重要的对抗权力滥用的法律救济,立法中增加此项内容将体现立法的进步。
其次,《草案》规定违法查验的具体工作人员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却只字未提其所属机关或组织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这与我国民法与行政法的有关规定不符。因为非法查验通常是职务行为而非个体行为。对职务行为,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承担第一责任,而由具体执行者承担第二责任。为与行政处罚法及国家赔偿法保持一致,立法中应当规定,身份证查阅者违反规定查验公民身份证,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应当赔偿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与其他损失。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公民权的实现有赖于救济程序的设置,即诉权的保障。对于违法发放、查验、扣押行为;对于拒绝证件持有者合法请求权的行为,可以通过何种渠道进行救济?目前的《草案》仅规定了行政处分及行政处罚,这与上述违法行为是不相称的。《草案》应当进一步明确,对违法行政行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对其他国家机关在查验身份证时违法,得提起国家赔偿请求;对非行政主体的侵权行为,得提起民事诉讼。
“公民”是一项神圣的称谓,其中包含了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以“既是治者又是被治者”来定义公民,而以“被治者”来定义家奴。如果一部立法要体现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就一定要避免将公民置于“被治者”的地位,一味强调管理;还应同时承认其作为“主治者”的身份,实现其参与管理与接受服务的利益。就身份证制度而言,如果身份证仍旧不过是一张证明“良民”身份的便携户口卡,那么,即使改头换面或者改名换姓,也难以体现公民权利。
10月底,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上首次审议了公民身份证法草案,这表明我国将在修改原居民身份证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公民身份证制度。身份证的申领与更换涉及到了每一个公民,也涉及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其影响范围之广和意义之重大毋庸置疑。“公民身份证”与“居民身份证”虽只一字之差,但是这种变化的触角却可以深入到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公安机关的行政管理,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等方方面面,甚至可能会带来我国长期以来管理思维与管理观念的变化,所以人们对这种变化关注的也并不仅仅限于一个证件的重新申领,人们希望能从中看到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行政管理方式的变革。清华大学程洁博士的评述恰恰可以从这些方面给我们以启示。
第二篇:公民对环境保护意识形态调查
关于公民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
导语(概况分析):近年来,景芝镇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之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日趋明显。临近春节,马路两边的小商贩遗留大量垃圾并没有及时清扫,到处可见垃圾成堆现象,非常影响整个镇的形象。那么,如今景芝镇居民对环境生态问题的感知度和关注度如何呢?此次寒假社会调查报告,我针对景芝镇的环境情况和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自制了一份调查问卷,对当地居民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
一、调查目的:
1、提高公民环保的自觉性;
2、让政府工作人员掌握居民的看法意见,进一步改进工作措施; 3,提高景芝镇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素质。
二、调查时间:
2016年2月15日—2016年2月18日。
三、调查地点:
山东省潍坊市景芝镇
四、调查对象:
景芝镇沿街的经商者,另外还有学生、农民、工人、医生等广大人民群众
五、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
六、调查经过: 1、2016年2月15日上午走访景芝镇街道并取景拍照; 2、2016年2月15日下午设计调查问卷,打印300份以备发放; 3、2016年2月15日—2月17日在景芝镇阳春路,阜康街,以及阳光花园,御景园等小区进行发放调查问卷,一部分人表示很忙拒绝了做调查问卷,但还是有很多人看在我们是大学生的份上很热情的帮助了我们。4、2016年2月17日下午整理问卷调查结果; 5、2016年2月18日上午访问景芝镇环保局; 6、2016年2月18日下午分析并总结调查结果。
七、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显示,有49%的人对乱扔垃圾的行为感到气愤,而且69.9 %人对自己乱扔垃圾感到惭愧,如此看来,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大居民的重视。
有89.1%的人认为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必须加强;另有10.9%的人认为目前状况无需加强。由此可见,景芝镇人民的环保意识有待加强。有84.6%的人表示景芝镇的环境污染问题很严重;有15.4%的人表示还可以,但仍需不断改进。
对于生活污染的处理方法,有78.5%的人表示会将垃圾丢于垃圾箱,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结果。然而在另一个问题的回答上又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其中有64.5%的居民反映在周围找不到垃圾筒,他们提出要增加沿街垃圾筒的数目。
有68.2%的居民买东西经常使用塑料袋,而且有37.5%的居民是用了之后就乱扔,但还是有86.4%的居民知道,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自己带着布袋去购物。
有67.3%的人认为与过去相比,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仍有32.7%的人坚持认为并没有很好的提高。由此可见,虽然人们的环保意识确实有所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个别人或企业为了一己之利蓄意破坏环境的问题。
有81.3%的居民认为当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严峻问题,可见环境问题已经被广大人民所关注,已经成为一个众人瞩目的重大问题。
有64.6%的人表示如果有环保组织招募志愿者愿意参加;有35.4%的人表示看时间而定不过会一直支持环保事业。看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不仅有热情,还有着自己的一颗责任心。
在如何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上有61%的人认为应加大宣传力度;有82.4%的人表示要加强相应的教育,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环保教育;另外有64.4%的人认为应该加强管理力度和处罚力度。对一些因环境问题所导致的自然灾害有54.7%的人认为应该及时整治处理,例如加快植树造林等方法;74.8%的人认为要增强保护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对于以后景芝镇环境的发展有54.7%的人表示很有信心,相信将来的环境会越来越好;有22.6%的人表示中立;另有22.7%的人表示对于将来环境的发展没有信心,因为景芝镇周边企业的发展会不断地对环境造成危害。经调查,人民群众对景芝镇环保情况了解程度一般,73.2%的居民认为自己对景芝镇环保情况了解属于一般,20.1%认为不太了解,只有6.7%的居民认为非常熟悉,当问及景芝镇环保情况处于哪个程度时,46.4%的居民回答一般,50.1%的居民认为很差,只有3.5%的居民认为较好。
当前景芝镇环保情况基本保持原样,但呈良好的发展趋势。当问及景芝镇环保是否到位时,74%的居民认为景芝镇环保情况不到位,18%的居民回答不清楚,只有8%的居民认为景芝镇环保情况保持原样,没有变化。当问及当前景芝镇环保情况对个人的影响时,49.1%的居民认为影响不大,10.1%认为无影响,5.6%说不清楚,35.2%认为影响很大。
在调查“当您在没有垃圾桶的公交车上时,你会将垃圾怎样处理?”这一问题中,选择随手扔在车内的占总人数的5.6%;选择随手扔向窗外的占总人数的2.7%;选择等下车后再扔的占78.6%;选择放在自己准备的垃圾袋中的占总人数的13.1 %。
在调查“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提倡改变生活中的一些习惯。比如放弃纸巾改用手帕,在公共场所用餐不用一次性筷子等。对此您持什么态度?”这一问题中,选择支持并做到的占总人数的57.3%;选择支持但不一定能做到的占总人数的42.7%。
八、看法和意见:
从调查结果可见景芝镇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虽有进步,但仍需改进,虽然总体来看我镇人民环境意识不容乐观,但是只要政府的提倡和居民的自觉性,那么相信我们会有一个干净而又美丽的乡镇。通过此次调查使我们对景芝镇部分居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有了一定了解,就调查结果来看,居民有着比较强的环境生态意识,但是其行为却远远落后于他们的环境生态意识,良好的环保意愿也难以付诸实际行动,再加上市有关部门的工作未做到位,执法力度不够,对环保工作的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的存在。
就当前的情况,在此提出一点建议,仅供参考。我们认为,加强政府的环保工作,这是改善景芝镇环保现状的重要条件。第一,广泛深入的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各级决策者和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要提高市民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新的环境观和价值观,使居民自觉的按照环保要求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使环境保护意识成为一种心理,并转化为一种环境责任,尽力使其实际行动与环保意识配套。
第二,坚决贯彻和执行各项环保法律和法规,继续作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对不保护环境的个人或企业要依法处理,从严处理。严格执行环保责任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使执法人员有法可依。
第三,作好城市环境工作必须要遵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从实际行动出发,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处理环境污染的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不是单独存在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例如环境污染,就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矛盾,面对这种矛盾我们不能只看到全局,也不能只看到片面,因为那样是解决不了矛盾的,对待矛盾唯有采取辩证的方法,需要我们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由感性到理性、了解环境污染的演进变化、分清污染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往复、不断加深对环境污染的认识,从实际问题出发,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结果,在实践中检验其真理性,纠正其不完全性和错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如果我们从社会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再由感性认识推移到理性认识,造成某种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用来指导实践,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比如说我们面对环境污染,必须把曾经的治理污染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然后在治理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理论的缺点和优点,然后完善治理的方法,只有这种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方法,才能得到治理污染的良性结果。
九、实践总结:
以上便是我们此次实践活动的成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这次调查可以反映出景芝镇市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当然,在实践结束后,对于环境和马列思想我也颇有感触。马列思想的伟大不止于哲学上的成就,也在于他们哲学所创造的世界,一个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才是可探索的世界,他们的思想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论是对于科学还是社会。
环境问题确实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兰州的水污染,北京的雾霾,桃源铝厂污染等等各种环境污染所引发的事件都严重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我想地球是我们目前唯一的家园,破坏地球就是自掘坟墓,为了我们的生存也要保护好环境,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在我们憧憬美好的生态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第三篇: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建议
关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方面的建议
2001年9月20日,党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促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几年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等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风尚,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温州在践行公民道德,提升文明素质方面也迈出了一大步!也踊跃地出现了像郑九万、李学生等一批先进的道德模范。但是公民素质教育是培养和引导公民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系统性基础工作,公民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公共参与,必须利用全社会资源和力量共同完善和推进长效机制的建设。
一、公民素质教育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公民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公民素质包括公民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教育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法律素质、社会素质、经济素质、职业素质、生活素质、能力素质、创新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卫生素质等等具有丰富的内涵。提高公民素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个过程,必须始终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以建设促发展,以建设促巩固,以建设促提高。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把它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整合社会各类资源,有计划、有目的针对社会不同阶层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公民素质教育实施计划和步骤。组织有关机构不断研究、改进和创新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和完善有关公民素质教育和管理体系,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及处罚手段和措施,对不遵守社会公德的现象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建立和完善教育和处罚并进的长效机制。
二、公民素质教育必须发挥我市教育系统的基础和专门作用学校是教育系统主体,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公民素质教育中的基和专门作用。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以及各类职业和培训学校应该配合德育课安排教学计划,分阶段、分年龄开设公民素质教育专门教育课程或讲座。同时,针对老、中、青、少、幼等各种不同层次的人群,组织专家学者分别编写出内容、形式多样、标准、规范、生动活泼的教学课本和宣传材料,利用教育系统对公民进行经常性、规范性、系统性的公民素质教育,在青少年中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倡导“爱国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配合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把培训农民技能和公民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同时,对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公司等各种经济成分组织的领导负责人、员工以及社会新阶层人士举行定期的有针对性的公民素质培训教育。把公民素质教育纳入公民再教育体系。
三、公民素质教育必须发挥全社会的广泛性作用公民是社会的成员,社会约束、包容、覆盖每一位成员。要充分利用社会的广泛性,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农村乡村基层和社会各方面,形成有效的全社会公民素质教育立体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不同层次不同特点优势,开展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公民素质教育,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开展基本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必要礼仪教育培训,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人人提高。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四、公民素质教育必须发挥公众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互联网是宣传教育的重要领域,覆盖面广,要利用公众媒体长期安排专题和版块进行提高公民素质的教育和宣传,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满腔热情地宣传、反映新时期涌现出来的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的新人物、新事物、新典型。要利用群众喜爱的名牌栏目,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问题的引导,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对当今社会的陋习、丑恶现象以及不文明表现和行为要加大揭露、暴光力度,形成一个人人抵制假恶丑的社会氛围。组织编写创作一批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电视剧、戏曲、小品、音乐、舞蹈、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文艺作品,热情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开拓进取精神和良好道德风貌,用艺术魅力给人以鼓舞、启迪和美的享受,使公众在娱乐中受到教育和提高。公民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动态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和完善教育体制和机制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
通过严格科学的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公民的素质,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促进我市政治、经济、环境全面协调发展。
一是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宣传与道德规范宣传紧密结合。十六大之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河南省委审时度势,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我们坚持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宣传同道德规范宣传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浓墨重彩地宣传中原崛起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重要进展,以中原崛起的美好前景鼓舞和动员全省人民。另一方面深入扎实地宣传公民道德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相互关系,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公民道德素质的新要求,在全省形成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热潮。其间,编印公民道德建设读本两种,发行十万册;拍摄制作了100集道德规范电视宣传片在各级电视台播放;组织专业人员设计绘制公民道德系列漫画,在省内60多家报刊刊发;积极参与中宣部组织的公民道德知识竞赛,全省参与人数近300万人,数量之多居全国首位。
二是把推进道德认知与搞好道德实践紧密结合。道德认知是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方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几年来河南坚持把培养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作为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以每年3月份的集中宣传月为重点,长流水、不断线,采取新闻宣传、办班培训、知识竞赛、文艺活动,召开座谈会,举办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多种道德实践活动,全省各地开展的“月评十件好事”、“季评十大标兵”活动,郑州市的“道德规范进千店,诚信服务创名牌”活动,周口市的“百名孝顺儿子、百名孝顺媳妇”双百评选等,都产生了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人民群众践行道德规范,参与道德实践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大力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是时代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迫切需要。温家宝总理去年多次提到道德。他说,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他强调,“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道德,是国家发展的强大支撑,是时代进步的衡量尺度,是社会文明的鲜明体现。国民的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民众的基本素质,反映着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道德可以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当前,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把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观念和行动统一到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加积极的健康心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时代发展和文明进步赋予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二)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文化发展繁荣、弘扬新风正气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人们常常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些有悖于社会道德规范和人性常理的现象屡禁不止,有的人心理失衡、仇视社会,有的人道德沦丧、残忍无道,有的人为富不仁、冷漠无情,有的人制假售假、信誉尽失。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伟大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和全社会重视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新的里程碑。《决定》指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一些地方,以传唱革命歌曲、诵读经典作品等为载体的宏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在大街小巷广泛开展,起到了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培育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同时,各地还结合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大力加强舆论宣传和正面引导。实践证明,大力加强道德建设,褒奖、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不仅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和迫切需要,而且可以有力回击社会上的一些歪风邪气、丑恶现象,彰显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给人民群众树立起学习的榜样和标杆,同时对培养良好社会风气、提升群众精气神和文明素养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是提升幸福指数的迫切需要。大力加强道德建设,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一点一滴中教育引导群众,让文明礼貌、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等社会公德成为每个人的自觉习惯,让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廉洁奉公等职业道德成为每个人的工作准则,让孝敬父母、赡养老人、家庭和睦助推个人事业成功,让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以德报怨等风尚重新引领道德风向标,这将极大地提升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数,进一步增强其吸引力和市民的幸福感,呈现出一幅个人、家庭、社会完美统一、和谐幸福的动人画卷。
四、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必须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加强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靠某一部门、某些人“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一是要加强教育,宣传思想部门和教育部门要把“用优秀传统道德教育人民”作为共同任务,共同推进;二是要广泛开展宏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坚持舆论正面宣传引导和先进典型引领(如上第三大点第二小点所述);三是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如健全对官员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制约、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完善对见危不救等公德失范行为的社会控制约束体系、制定和实施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等;四是要依靠法规制度作保障(当前,加强道德建设仅靠民众自律和自我约束是不够的,这只是一种“软约束”。要提高全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准和群众文明素质,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法规建设和制度建设,要有“外在的法”的“硬约束”来规范和引导人们的行为,比如,对横穿马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搭乱建、公共场所吸烟、大声喧哗、喝倒彩、观看演出时不等谢幕就提前离场等行为,都要通过相关的法规制度来加以制止和规范)。这是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国民素质的必要保障。
加强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艰苦细致的努力,不断用优秀传统道德教育人民、引导人民、鼓舞人民,才能在群众心中真正树起道德的丰碑、道德的标尺、道德的力量,才能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才能让国人处处受人尊敬。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添加时间:2010-12-07 15:17:40 字号:大 中 小
方 静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所谓共同理想就是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方式和方法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转化为全社会和全体人民群众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所确定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现实的共同价值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并进一步把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概括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为党和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具体表现为:在人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生态文明;在经济活动中是在劳动本位的基础上追求效率、活力和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以及物质文明;在政治活动中追求民主法治、政治文明;在文化活动中是追求真、善、美及其统一的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在社会活动中是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宪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全世界范围看,无一例外,但凡是发达国家,一定不是人治国家,而是法治国家,人类文明的历史,反复从正面和反面证明了这一点。我国历史上并没有法治文化的土壤,几千年的人治社会,只有“王法”的概念,王法就是帝王的意志。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国,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并没有走上法治化的进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于当时的世界形势、格局的原因,以及认识上的局限,前三十年只制定和颁布了《宪法》和《婚姻法》两部法律,而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这部《宪法》甚至连国家主席都不能保护,十年**酿成了全民族的大灾难。痛定思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面临着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期。我国法治化的进程终于开始起步了。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并把这一宏伟目标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1999年中国对《宪法》进行了第三次修正,明确在《宪法》第五条增加了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是我国首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公开向世界表明,中国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从1985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开始了第一个全民五年普法,当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这五年的普法相当于一场启蒙式的全民法律扫盲运动,普法之初,当时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处于“法盲”状态。所以,在“一五”通过《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继承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八法一例的学习,中国人普遍开始建立了法律意识。随后从1990年开始到2010年的二十年时间里,又进行了“二五”、“三五”、“四五”和“五五”普法。
作为从事与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中的一员,我有幸参与和经历了五个五年普法,亲眼目睹我国法制建设从起步到取得成果,目睹了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从弱到强的全过程。
“一五”到“五五”普法,始终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其中的中心环节就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从而导致了普法的本质属性及相关情形的一系列变化。根本性的变化是,从把法律交给十亿人民逐步转向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具体来说:
一是目标上从让公民具备基本法律知识转向以确立法律意识为核心的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普法伊始,规定了在全体公民中普及法律常识,“八法一例”是“一五”普法的主要学习内容。“二五”普法明确了以宪法为核心,以专业法为重点的学法内容。可见普法初期强调的是公民法的启蒙。“三五”普法后,随着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后,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摆上了议事日程。“四五”普法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全面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法律素质。“五五”普法再次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二是定位上从普法属精神文明建设范畴转向普法属政治文明建设范畴。“一五”普法明确:全民普及法律常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法制宣传教育纳入了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其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二五”、“三五”规划中虽已无类似提法,但法制宣传教育仍脱不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框架。从依法治国方略提出后,普法作为民主法治建设基础性环节的地位得以确认。之后历经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普法归属于政治文明建设范畴便毋庸置疑了。
三是方向上从学用结合转向普法与依法治理的结合。普法的实质性含义包括学法和用法两个方面,学法是用法的前提和基础,用法是学法的结果和升华。从这个意义上可对五轮普法做如下归纳:“一五”普法是学习法律、全面普及。“二五”普法是学用结合、探索治理。各地方、各部门在普法中做到以学法促用法,以用法深化普法,各项依法治理活动得到进一步开展。“三五”普法是“治”字当头、深化学法。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明确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依法治国又写进了宪法。“三五”普法期间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以基层普法依法治理为基础,以行业普法依法治理为支柱,以地方普法依法治理为主体依法治理的三大工程。
四是要求上从单纯的义务观转向权利义务并重观。要求公民知法、守法是“一五”普法的主旨,通过“八法一例”的学习,公民能履行遵守法律的义务。当时我们编了一本普法的小册子,所摘录的法律条款中,都是要求公民不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就是没有一条公民有哪些权利的条文。虽然这仅仅是小范围所发生的事例,但也反映了有的领导总认为普法就是要求老百姓服从法律。随着普法的深入,公民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民告官”、“下犯上”等过去不敢想、不敢做的事都成了平常事。同时,也出现了无视法律权威的情况,如拒不执行法院判决,不讲诚信、虚构法律事实,蛮不讲理、过度维权等等。所以“三五”普法提出:“增强公民权利义务观念”。“四五”普法提出:“注重培养公民的权利义务对等的现代法制观念”。“五五”普法则进一步要求,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
五是理念上从单纯接受教育转向既接受教育、又参与教育。25年普法使执法者、司法者同时又成为普法者,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各机关、单位、组织都承担着普法的职责和义务。12348、等法律咨询电话热线永远是应接不暇;电视、广播媒体中的法制栏目的收视(听)率总是名列前茅;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世界水日、世界卫生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国际劳动节、世界计量日、国际禁毒日、宗教民族法律宣传周、交通安全宣传周、全国安全生产月、全国税收宣传月等众多的宣传日、周、月已成为工商、水务、卫生、知识产权、劳动保障、质量监督、禁毒、宗教、交通、安全生产、税务等部门面向社会宣传的舞台;普法已从幼儿起始贯串着人生始终的全过程;
六是方式上从灌输式转向启发式、互动式。普法之初,当时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处于“法盲”状态。所以,在“一五”普法中,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上课、培训、考试、发证。全国93%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学生、军人,以及其他劳动者和城镇居民中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通过单向灌输的方式接受了普法教育。“二五”普法提出了以专业法为重点,各部门、各系统纷纷采取多种形式,在本部门、本系统全面推开了专业法律知识的学习,单向灌输已难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法律需求了。“三五”普法以后确定了普法的重点对象,于是针对不同对象、通过不同途径、采取不同手段以求普法的实效,这种启发式、互动式的模式便成了“三五”、“四五”、“五五”普法的主流。
七是载体上从传统媒体转向传统媒体同现代媒体的结合。普法初期,主要以平面媒体(报纸、刊物、书籍)为宣传教育的载体。而广播、电视媒体则一直在普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已经喜结硕果。
2008年开始,我区也办起了自己的普法网站,利用网络普法已成为“五五”普法的重要工作内容。从去年开始,我们又在普法载体上进行了新的探索,我们在局里的多功能厅设计了两套触摸屏法制宣传系统,群众在通过这两块互动触摸屏,既可以查询相关的法律法规,又可以查看各种类型的案例,还可以进行法律知识的模拟考试,除此之外,这个系统还可以点看许多的法制宣传片。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喜闻乐见,在娱乐的形式中学到了很多的法律知识,提高了法律意识。省市区很多领导都来参观过,给予很高的评价,上海、江苏、浙江、宁夏等省市和本省的一些同行也纷纷来参观取经。今年五月,我局在汉口江滩建成了30米长的法制宣传长廊,我们将这套系统经过整合和优化成一体双屏机,既保留了原有功能,又缩小了体积,放置在宣传栏中,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来查询学习法律知识和观看滚动播出的法制宣传片。我们这一创新举措被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楚天金报》进行了报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后在条件成熟时,我们准备将这一系统推广到社区。
当然,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通过几个五年的普法教育就能实现的,真正达成目的也许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将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常抓下去,为完成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对同志建议
中共蓝田县委
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领导班子
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
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委,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乡镇领导班子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组织者、推动者。在实际工作中,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和作风还存在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治敏锐性不强,学习氛围不浓,政策理论水平不高;个别班子职能作用发挥不够,解决自身问题能力较差;少数领导干部工作职责不清,情况不明,缺乏工作思路,服务意识差,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一些干部作风漂浮,工作效率低下,纪律涣散,“走读”现象比较突出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党在农村方针政策的落实,影响到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了切实做好新形势下乡镇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乡镇领导班子整体素质
1、坚持乡镇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干部学习考核制度。重点加强对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依法行政等内容的学习,特别要注重对中央、省、市、县委各项方针政策和重要工作部署以及上级领导讲话精神的学习。乡镇党委中心组每月集中学习不得少于一次,每年集中学习不得少于20天,班子成员每人每年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不少于1万字。坚持乡镇干部定期学习制度,每周至少集中学习一次。把领导干部学习情况纳入考核内容,每年随机检查考核两次。
2、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采取举办“蓝田大讲坛”、领导干部主体班等形式,加强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政策理论、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县委党校为依托,每年四、五月份对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集中培训一次,每两年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轮训一次,每年选送部分乡镇领导参加省市调训。建立乡镇领导干部培训档案,逐步推行领导干部培训学分制,培训学分未达到要求的,不得提拔使用。整合县级部门培训资源,充分发挥乡镇党校作用,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加强对乡镇机关干部的教育培训,鼓励干部参加学历教育,提高乡镇干部的综合素质。
二、选好配强领导班子,充分发挥乡镇党委领导核心作用
3、增强乡镇领导班子整体活力。进一步探索完善乡镇党委新的工作运行机制,有效发挥乡镇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履行“发展农村经济、搞好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党的建设”的职责。健全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强化领导责任,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通过贯彻民主集中制,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机关组织生活会,不断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关心乡镇干部的工作生活情况,重视乡镇干部的成长和进步,注重从乡镇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4、加强乡镇干部队伍管理。在乡镇机关积极推行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大胆起用优秀年轻干部,做好机关内设机构负责人的选拔使用,切实加强乡镇干部管理工作。县级部门派驻乡镇干部的调动,主管部门必须征求并重视乡镇党委意见。进一步加强工作纪律,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5、强化目标责任考核。认真落实《领导班子目标责任制考评办法》和《乡镇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实施办法》,严格做好考核结果运用,综合考评确定为较差
等次或得分排序为最后一名的乡镇领导班子,对主要领导实行诫勉谈话;对考核评定为基本称职的领导干部进行诫勉,限期整改,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对评定为不称职的,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或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各乡镇要通过建立落实《乡镇机关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等办法,实行量化管理,激发乡镇机关内部活力。
三、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塑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
6、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建立调查研究制度,制定调查研究计划,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乡镇主要领导要带头开展调研,经常深入村组和工作联系点,广泛听取党员、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的意见,掌握乡情村情,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规划,进行科学决策。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年撰写调研报告不少于2篇,提出工作建议不少于3条。
7、集中精力抓好落实。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主要精力放在落实省、市、县委的各项决策和部署上,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改善民生。对每项工作,必须做到责任、时限、效果“三落实”,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不断提升工作层次和水平。对工作落实不到位、效率低下的,要逐级追究,实行责任“倒查”;对重点工作任务不落实、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影响的,主要负责领导要“引咎辞职”。
8、抓好纪律作风整顿。各乡镇要把机关纪律作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抓、抓经常,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定期进行整顿,摆不足、查根源、议措施、抓整改。严格执行已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推行“四项工作制度”,即建立推行首问负责制,对群众前来办事的,第一个接受办理的人员要负责到底,对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要为群众做好引导服务;建立推行限时办结制,对上级交办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场办结的要当场办结,不能当场办结的要明确办结时限;建立推行服务承诺制,各乡镇要在政务大厅将服务事项、内容、程序、标准、依据等向群众公布,并严格按照承诺办事;建立推行外出告知制,对干部去向及时公告,乡镇领导和干部一般应留宿机关,坚守岗位,坚决杜绝“走读”现象。通过抓好各项制度落实,建立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
9、切实发挥县级部门综合管理职能。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要充分发挥县级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县纪委(监察局)、县委办、政府办要加强对乡镇纪律作风建设的督促检查,促进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纪律的根本转变;县委组织部要加强对乡镇领导班子的教育管理、日常监督和考核工作,探索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的新途径;县委宣传部要加强对乡镇党委中心组学习情况的检查督促,做好重大政策理论的宣传指导工作;县委政研室要督促指导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年底对调研成果进行检查评比;县人劳局要配合乡镇做好乡镇干部的考核管理,研究探索推进干部交流的有效办法
第五篇:追求中学生写作动情点建议
教学论认为,教学中存在着两条主线,一条是“知识对流”的主线,另一条是“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正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完成的。作文教学同样如此,要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双线并进。“欲筑室者先建基”,写作之“基”就是情感,无论感知体验,还是写作动机,都与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凡是能满足学生需要或符合学生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使之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绪和情感,随之就会对其写作产生积极的增力作用。因此,中学写作教学紧要处就是要追寻中学生写作的动情点。对此提出以下建议:1、命题调动作文命题要切合学生实际,使之有事可记,有话可说,有理可发,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可一材多题、一课多题,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喜好的学生的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饱满的情绪,都能产生强烈的写作冲动,可采用教师命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命题,学生命题刚开始想不出好题,教师可以出一些与学生思想,生活较接近的题目,供学生参考。
2、通过“自然”调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这种方法称为“自然”调动。自然界中那赏心悦目的景物既能陶冶人的情操,产生美好的情感,又能使人产生写作冲动。语文教师应常带领学生去寻春、觅秋、登山、观水。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钟嵘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学生直接面对大自然,不时有美的发现和美的体验,并产生一种表达的强烈愿望,教师稍加点拨,便会欣然命笔,写出比较好的文章。
3、通过“社会”调动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参与社会生活,调查了解社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中学生在学校生活时间长了,觉得学校生活单调枯燥,失去了新鲜感,思维单
一、呆板。走向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学生的主体意识会增强,而且耳闻目睹,感到非常新鲜,社会生活许多事情都能牵动他们的感情,激发他们写作愿望。比如,有些学生对社会上失足青少年问题感兴趣,可带领他们去少管所调查了解一下少年犯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有的学生关心城市的交通管理,可组织他们到市交警大队去采防。走向社会,学生一定会有全新的感受,结合调查来写作,学生会文思泉涌,内容充实而有新意。
4、鼓励调动指的是通过作文竞赛评奖、报刊电台发稿等鼓励性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写作情绪。中学生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表现欲望,他们喜欢通过自己的作文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要使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同时善于捕捉他们的写作动情点,激发感情。在有了强烈的写作情感的基础上,再进行写作方法指导、思维训练和语言的锤炼,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很大提高。
关于追求中学生写作动情点的建议追求中学生写作动情点建议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