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血液保存、发放、输注和报废制度
血液保存、发放、输注和报废制度
一、血液的保存:
1、及时将血液按血型、种类、采血日期分别依次排列存放于规定的冰箱内。
2、血库冰箱应置于阴凉、通风的房间,周围环境符合卫生学要求。
3、库血冰箱温度应控制在规定温度环境中,岗位当班时注意观察冰箱温度,并作好记录。当贮血冰箱温度自动控制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查找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
4、全血保存温度为4℃±2℃,血浆置-20℃以下,血小板保存温度22℃±2℃,轻振荡。
二、血液的发放:
1、工作人员应根据采血时间和先后依次发血。
2、发血时应认真核对血型、编号等以及检查血液质量无异常,与取血双方共同确认后签字,并签署取血时间。
3、发血者需在出库表内登记血液去向,包括用血科室、患者姓名、病案号、用量、出库时间等。做好详细的登记和统计工作。
4、血液发出后,留取的供血者血样和受血者标本保存冰箱至少一周。
三、血液的输注: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5、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决定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四、血液的报废:
血液出现下列情况时,需库血管理人员提请,由输血科负责人写血液报废申请,经主管领导确认,批准而作报废处理。并将详细情况做好记录登记在血液报废及处理情况登记本上,经手人必须签字。
1、血浆层表面产生进行性泡沫。
2、血浆层或其表面有逐渐增加的雾状物、絮状物、块状物或粗大颗粒。
3、血浆层进行性变色(呈灰褐色)或浑浊度增加;或出现凝血现象;或未摇动时血浆与血细胞分界线不清楚或溶血者。
4、红细胞呈稀泥状,或其中出现大量血凝块。
5、贮血袋有破损或封口不严,血袋标签模糊不清。
6、超过贮存期限。
7、其他明显质量问题者,应与血站联系。
第二篇:10血液入库、保存、发放、报废管理制度
血液入库、保存、发放管理制度
1、入库:
(1)根据本院用血情况,每月向供血挂靠机构申请订血,以确保及时供血。(2)管理医院发来的血液制品,应由检验科专业人员收取,并按照“三查、七对”认真逐袋核查验收,确定血液数量及质量无误后签收,并立即进行详细分类登记和输入电脑存档,保留“送血清单”,以备月底结算。
2、保存:
(1)及时将血液按血型、种类、采血日期分别依次排列存放于规定的冰箱内。(2)血库冰箱应置于阴凉、通风的房间,周围环境符合卫生学要求。(3)库血冰箱温度应控制在规定温度环境中,岗位当班时注意观察冰箱温度,并作好记录。当贮血冰箱温度自动控制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查找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
(4)全血保存温度为4℃±2℃,血浆置-20℃以下,血小板保存温度22℃±2℃,轻振荡。
3、发放:
(1)工作人员应根据采血时间和先后依次发血。
(2)发血时应认真核对血型、编号等以及检查血液质量无异常,与取血双方共同确认后签字,并签署取血时间。
(3)发血者需在出库表内登记血液去向,包括用血科室、患者姓名、病案号、用量、出库时间等。做好详细的登记和统计工作。
(4)血液发出后,留取的供血者血样和受血者标本保存冰箱至少一周。
第三篇:16血液入库.保存.发放.报废管理制度
血液入库、保存、发放、报废管理制度
一、入库:
1.根据全院用血情况,不定时向绵阳市中心血站申请订血,以维持一定的库存
血量,确保及时供血。
2.血站发来的血液制品,应由输血科专业人员收取,并按照“三查、七对”认
真逐袋核查验收,确定血液数量及质量无误后签收,并立即进行详细分类登记或输入电脑存档,保留“送血清单”,以备月底结算。
二、保存:
1.及时将血液按血型、种类、采血日期分别依次排列存放于规定的冰箱内。
2.血库冰箱应置于阴凉、通风的房间,周围环境符合卫生学要求。
3.库血冰箱温度应控制在规定温度环境中,岗位当班时应注意观察冰箱温度,并作好记录。当贮血冰箱温度自动控制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查找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
4.全血保存温度为4℃±2℃,血浆置-20℃,血小板保存温度22℃±2℃,轻震
荡。
三、发放:
1.工作人员应根据采血时间先后依次发血。
2.发血时应该认真核对血型、编号等以及检查血液质量无异常,与取血双方共
同确认后签字,并签署取血时间。
3.发血者需在出库表内登记血液去向,包括用血科室、患者姓名、病案号、用
量、出库时间等,做好详细的登记和统计工作。
4.血液发出后,留取的供血者血样和受血者标本保存冰箱至少一周。
四、报废:
血液出现下列情况时,需血库管理人员提请,由输血科负责人写血液报废申请,经主管领导确认,批准而作报废处理。并将详细情况做好记录登记在血液报废及处理情况登记本上,经手人必须签字。
1.血浆层表面产生进行性泡沫。
2.血浆层或其表面有逐渐增加的雾状物、絮状物、块状物或粗大颗粒。
3.血浆层进行性变色(呈灰褐色)或浑浊度增加;或出现凝血现象;或未
摇动时血浆与血细胞分界线不清楚或溶血者。
4.红细胞呈稀泥状,或其中出现大量凝血块。
5.贮血袋有破损或封口不严,血袋标签模糊不清。
6.超过贮存期限。
7.其他明显质量问题者。
第四篇:各种成分血液的输注和护理要素
2掌握各种成分血液的输注和护理要素
2.1全血和红细胞的输注和护理 储存温度为4~6℃,稍复温后即可输注;选择比较粗大的静脉穿刺;输注前需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合,必要时在输注过程中轻摇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输越慢的现象,若已出现滴速不畅,则可将少量0.9%氯化钠注射液通过Y型管(双头输血器)注入血袋中加以稀释并混匀,在血液输完时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血袋,尽可能不浪费血袋内的余血;严格掌握输注时间,先慢后快,输注时间一般不超过4h;洗涤红细胞应尽快输注,必须在2h内输完,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只能在4℃冰箱保存24h;红细胞内不能加任何药品,尤其是乳酸钠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否则会发生凝固、凝集或溶血;对于有ABO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应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幼儿也尽可能输注洗涤红细胞;骨髓、血干细胞、脐带血移植病人输血有特殊要求,应特别注意。
2.2血小板的输注和护理 保存条件为24~26℃,轻轻振荡;因血小板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所以取回后应立即输注(输注前将血袋混匀,切忌剧烈摇动,以防血小板损伤),以病人可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用输血器输注;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应在常温(22±2)℃下保存,并每隔10min左右轻轻摇动血袋,防止血小板聚集,不能放冰箱暂存;ABO血型同型输注,Rh阴性患者如有条件应输注Rh阴性血小板;骨髓、血干细胞、脐带血移植病人输注血小板有特殊要求,应特别注意。
2.3血浆的输注和护理 保存条件为-20℃以下,融化后应尽快取回;输注前必须检查血浆外观,正常应为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如颜色异常或有絮状物则不能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应尽快输注,以避免血浆蛋白变性和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丧失活性;输注速度一般为5~10ml/min;用输血器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一经融化不可再冰冻保存,如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输注,可在4℃冰箱暂时保存,但不能超过24h;血浆原则上需同型输注;骨髓、血干细胞、脐带血移植病人输注血浆有特殊要求,一般输注AB型血浆,应特别注意。
2.4冷沉淀的输注和护理 冷沉淀是从200ml新鲜冰冻血浆分离制备的,其容量为20~30ml;在37℃水浴中快速融化后,应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可以加入10~15ml0.9%氯化钠溶液稀释);未能及时输注的冷沉淀不宜在室温放置过久,不宜放于4℃冰箱,也不宜再冰冻保存;不主张静脉推注,建议选择输血器输注;原则上应ABO血型同型输注。
2.5机采粒细胞的输注和护理 机采粒细胞主要应用于治疗因粒细胞严重减少或功能障碍,伴严重感染,经联合抗感染治疗48h无效,经充分权衡利弊,可考虑输注粒细胞;不提倡预防性输注粒细胞;一般每天至少应输注1.5×109~3.0×109个粒细胞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一般主张连续输注4~5d,或至感染消失,骨髓恢复功能;从血液分离开始到给患者输注最好能在4~6h内完成;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可置于室温暂时保存,但不能振荡,保存时间不超过8h;输注过程中如出现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并给予药物治疗。
3严格按输血护理技术操作程序执行
3.1输血前的护理 护士在输血前应充分掌握病人的病情(如疾病的诊断、输血史、过敏史、妊娠史、传染病史、有无休克和肝肾衰竭等)、输血的目的、输注的血液类型等资料,有助于护士在输血前合理安排输注的顺序、速度和时间,预计输血中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护士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针对病人及其家属有关输血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进行必要的输血前心理护理,特别是要说明输血的目的和必要性,以消除病人对输血的恐惧心理,增强对输血治疗的信心;也需说明输血可能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让病人及其家属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3.2采血 据文献报道[3],输血失误10%在于护士采样,51%在血样收集和管理。护士在抽取交叉配血标本前,必须事先将试管贴上条型码或交叉配血通知单上的联号(必须完整、规范填写病人的住院号、病床号、姓名);检查病人在输血前,是否已检测输血前五项,医生是否已履行告之义务,并按要求签定《输血治疗同意书》。准确、无误采集患者的交叉配血标本(如病人在输液时必须应选另外部位,以保证交叉配血标本质量)。如果同时为2名以上的患者采集交叉配血标本,应加强核对,避免混淆,按一人一次一管的顺序逐个完成。抽血完毕,应记录采血时间,并将标本尽快送输血科或血库。
3.3取血 护士接到取血通知(最好能记录通知时间和通知者姓名),应尽快到输血科(或血库)取血,与输血科(或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核对输血科(或血库)的登记、交叉配血单、血袋标签等内容,并仔细检查血液质量。确认无误后应签名并登记取血时间,以备查验。
3.4输血及输血过程中的护理 取回血液后,应尽快输注。有文献报道[4],床边核对环节失败,占所有输血操作程序错误的25%。护士在病人床前应严格、认真履行“三查八对”程序,即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5]。所以输血前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进一步仔细核对有关信息,特别是对病人的信息一定要认真核实(如果病人处于昏迷、意识障碍,必须反复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并记录核对和输血护士的姓名及输注时间,以备查验。在输血过程中必须经常询问病人有无异常感觉,以尽早发现异常情况,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病人对输血的恐惧和顾虑。
3.5输血后的护理 护士对输血后病人的关心和询问非常重要,有助于及时发现因输血引起的异常情况,也有益于病人提高对输血的正确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6输血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护理 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是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热、寒战、头痛、腰背痛、进针部位疼痛、气促、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是常见的症状。输血时应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一般情况,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若发现病人有上述症状,应立即报告,暂停输血,保持静脉通路,做好抢救前准备;尽快报告输血科(或血库),查明输血反应的原因。
总之,通过大力加强有关输血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加强输血业务学习和输血安全教育;加强输血的法律意识、证据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规范输血护理技术操作程序;制定处置各种输血不良反应的预案,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输血护理质量,对于保护病人、医院、和自身的合法权益,保证病人安全、有效输血起到重要作用。
1、护士应掌握哪些与输血有关的知识?
(1)了解国家及有关部门指定的有关输血的政策法规。
(2)熟悉主要血型,全血及其成分的主要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尤其要熟悉经血液能传播哪些疾病,并学会如何保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自己免受感染;
(3)掌握各种血液成分的输用方法、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及主要抢救措施。
2、护士对安全输血起什么作用?
护士对安全输血起重要的最后把关作用。虽然临床输血是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的一项治疗任务,但护土是输血治疗实施过程中最后一步的具体执行者。如果护土有较为丰富的输血知识,并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能一丝不苟地按安全输血护理常规操作,则可避免输血前某一环节的疏忽(包括护士自身的疏忽)而造成输血意外事故的发生。
3、需要加温输血时,护士应怎样给血液加温?
一般输血不需加温。如输血量较大,可加温输血的肢体以消除静脉痉挛,一般情况下也不必加温。若有特涨情况,如:大量输血超过5袋,输血速度大于50ml/min,新生儿溶血病需要换血,病人体内有强冷凝集素等,则可遵医嘱给血液加温。加温血液必须有专人负责操作并严密观察。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1)将血袋置于35~38℃水浴中,轻轻摇动血袋,并不断测试水温,15分钟左右取出备用;
(2)加温的血液控制在32℃,不得超过35℃,水温不得超过38℃,以免造成红细胞损伤或破坏而引起急性溶血反应;
(3)加温过的血液要尽快输注,因故未能输注不得再入冰箱保存;(4)有条件可用血液加温器给血液加温(按说明书操作)。
4、护士应如何掌握输血速度?
(1)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为5~10ml/min;
(2)急性大量失血需快速输血时,输血速度可达50~100ml/min;(3)年老体弱、婴幼儿及有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1~2ml/min;
(4)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贝地输血开始前15分钟要慢(2ml/min)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
(5)不论是什么情况,一袋血须在4小时之内输完,如室温高,可适当加快滴速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特务是长菌危险。
5、袋装血液如何加压输血?
加快输血的方法是加压输血,塑料血袋加压输血比以往的瓶装血液更为方便,可选择下列的方法之一种:(1)将血压计袖带围绕血袋,然后打气使油套充气胀起来,便可起加压的作用;(2)把血袋卷起来用手挤压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加压方法,但血袋内的空气必须很少;(3)采用专门设计的加压输血器。
6、为何成分血中红细胞制品会出现越输越慢的现象?如何处理?
红细胞制品包括浓缩红细胞、添加液红细胞、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等。这些红细胞制品在制备肘往往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红细胞悬浮在生理盐水或添加液中,由于红细胞比重较大,输往一段时间后红细胞就沉淀于血袋的下部,导致血液粘稠度过大,故出现越输越慢的现象。
红细胞制品在输往前需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直到紧密的红细胞混匀才能输注。必要时在输注过程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是起,就不会出现越输越慢了。若已出现滴速不畅,则可将扣一扣TIll生理盐水通过Y型管(双头的塑料输血器)移入血袋内加以稀释并混匀。
7、浓缩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输往时需注意哪些事项?
(1)血小板:①输注前要轻轻摇动血袋,使血小板板悬起,切忌粗鲁摇动,以防血小板损伤;②摇句时出现云雾状为合格,无云雾状为不合格,疗效差。如有细小凝块可用手指隔袋轻轻捏散;③血小板的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从血库取来的血小板应尽快输用;④用输血器以病人可以耐受的最决速度输入,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⑤若因故(如病人正在高热)未能及时输用,则应在常温下放置,每隔10分钟左右轻轻摇动血袋(防止协山顶聚集),不能放入4℃冰箱暂存。
(2)新鲜冰冻血浆:①输驻前肉眼观察应为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如发现颜色异常或有凝块不能输用;②融化后的新鲜冰冻血浆应尽快用输血器输入,以避免血浆蛋白变性和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丧失活性;③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输用的新鲜冰冻血浆,可在4℃冰箱暂时保存,但不得超过24小时,更不可再冰冻保存。(3)冷沉淀:①融化后冷沉淀不仅要尽快输用,而且要用输血器以病人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②因故未能及时输用的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沉淀不宜在室温下放置过久,不宜放4℃冰箱,也不宜再冰冻,因为因子Vlll最不稳定,很容易丧失活性;③融化后的冷沉淀可以—袋一袋的由静脉推注,最好在注射器内加入少量构椽酸钠溶液,以免注射时发生凝集而堵塞外头;亦可一袋一袋的快速满往;还可将数袋冷沉淀逐以汇总,并通过冷沉淀袋的出口部位加如少量生理盐水(10~15ML)加以稀释后滴注。
8、为何不能把静脉注射的药物直接加入血液内输注? 除了生理盐水夕卜不可向血液内加入任何药物,原因是:
(1)药物加入血液后,不仅可能因改变血液中的pH、离子浓度或渗透压,而使血液中的成分变性,甚至发生溶血,而且药物本身也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药物失效;
(2)谋些药物加入血液滴注会掩盖输血不良反应早期发现,特别是严重的溶血反应;(3)把药物加入血液的过程,增加了血液被污染的机会;
(4)由于输血的速度慢,药物进人人体的速度也慢,故不易迅速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而及时发挥疗效。
第五篇:血液领发入库发放报废等
血液领发制度
1.病房与血库工作人员一定要遵守领取血液相关制度,防止发生差错。病房医师要逐项填写用血通知单,连同患者全血样标本一并送血库。
2.病房做好输血准备后,由医务人员凭填妥的领血单到血库领取,非本病房医务人员不得发给。
3.领、发血双方必须共同查对领血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及血液质量,在校查无误并由双方共同办好登记签字手续后,方能将血液发出或领走。
血液入库、保存、发放、报废管理制度
一、入库:
1.根据全院用血情况,每月向采供血机构申请订血,以维持一定的库存血量,确保及时供血。
2.血站发来的血液制品,应由输血科专业人员收取,并按照“三查、七对”认真逐袋核查验收,确定血液数量及质量无误后签收,并立即进行详细分类登记和输入电脑存档,保留“送血清单”,以备月底结算。
二、保存:
1.及时将血液按血型、种类、采血日期分别依次排列存放于规定的冰箱内。2.血库冰箱应置于阴凉、通风的房间,周围环境符合卫生学要求。3.库血冰箱温度应控制在规定温度环境中,岗位当班时应注意观察冰箱温度,并作好记录。当贮血冰箱温度自动控制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查找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
4.全血保存温度为4℃±2℃,血浆置-20℃,血小板保存温度22℃±2℃,轻震荡。
三、发放:
1.工作人员应根据采血时间和先后依次发血。
2.发血时应该认真核对血型、编号等以及检查血液质量无异常,与取血双方共同确认后签字,并签署取血时间。
3.发血者需在出库表内登记血液去向,包括用血科室、患者姓名、病案号、用量、出库时间等,做好详细的登记和统计工作。
4.血液发出后,流取的供血者血样和受血者标本保存冰箱至少一周。
四、报废:
血液出现下列情况时,需血库管理人员提请,由输血科负责人写血液报废申请,经主管领导确认,批准而作报废处理。并将详细情况做好记录登记在血液报废及处理情况登记本上,经手人必须签字。
1.血浆层表面产生进行性泡沫。
2.血浆层或其表面有逐渐增加的雾状物、絮状物、块状物或粗大颗粒。
3.血浆层进行性变色(呈灰褐色)或浑浊度增加;或出现凝血现象;或未摇动时血浆与血细胞分界线不清楚或溶血者。
4.红细胞呈稀泥状,或其中出现大量凝血块。5.贮血袋有破损或封口不严,血袋标签模糊不清。6.超过贮存期限。
7.其他明显质量问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