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质量管理工作亮点
南平市第一医院质量管理工作汇报
“安全是财富,质量是支柱”。质量管理是医院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医院发展的强劲动力,是医疗技术的坚实基础。我院在探索医疗质量管理的实践中,通过不断摸索逐渐形成一系列有特色的质量管理工作方式。
达成一条共同认识
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从思想高度认识医疗质量对医院发展的作用。将医院质量管理部门更名为“医院质量管理科”,并提升地位,突出其在医院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在全院营造一种全员参与医疗质量管理的氛围,形成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医疗质量提高的共识。
筹建一支专业队伍
率先成立一支隶属院级的专业质管队伍,补充完善医疗质量三级监控网络。在院——职能科——科室质控小组的三级监控网络之外,组建一支专业的质管组织,该队伍隶属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由院质量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安排,是医疗质量三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门。成员均为各科室业务骨干、技术精英,由科室主人推荐,院质量管理职能部门负责考核,院领导亲自任命,负责医院质量的日常督查工作。质管组织从2008年筹建之初的8人发展到现在的13人,运作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做到定时、定计划督导,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我院医疗质量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立一套工作制度
与时俱进是质量管理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医院在不断探索质量管理的工作机制中进步。质量管理队伍坚持每周二次下科室对运行病历进行督查;质量管理部门每月组织一次科主任进行医疗质量夜查房,对临床科室运行病历质量、核心制度落实、交接班执行情况以及医务人员值班期间在岗在位情况进行督查;院部每季度联合多部门开展全院医疗质量大检查,内容涉及医生护士“三基”理论、操作考培、感控管理、合理用药管理、护理质量管理、运行病历质量、死亡病例质量、围手术期病人管理、门急诊和ICU质量管理以及劳动纪律方面。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督查力度,对医疗质量进行全程监控,确保环节质量。1
与兄弟医院建立协作机制。2007年我院尝试与三明市第一医院互评双方归档病历质量,首次互评双方归档病历各100份,取得良好效果,2008年、2009年,我院与三明市第一医院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总结、沟通、交流,互评病历的工作机制不断得到完善。2008年我院送三明评审病历1218份,我院组织专家评审三明市第一医院归档病历1142份;2009年我院送三明评审病历425份,组织专家评审三明市第一医院归档病历568份。通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我院归档病历甲级率不断提高,并持续稳定在91%以上,终末医疗质量得到保障。
每季度召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出席会议,院质管组织成员列席会议,对本季度医疗质量进行分析,就存在的医疗质量问题进行讨论,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供院领导决策,并责成与医疗质量相关的各个专业委员会会议同期召开。每月开印一期《医疗质量简讯》,集中通报当月医疗质量问题,以达到促进、整改、提高的目的。
探索一种管理机制
医疗质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质量管理亦非一科一室的事,我院在医疗质量管理中践行“多动脑、多实践、多创新”的思路,探索医疗质量管理的多部门协调机制。
首先建立院领导分片包干、行政职能科长挂点临床科室的制度,督促科室加强医疗质量的管理,检查科室医疗质量,尤其是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及科室质控小组开展活动的情况,协助处理科室的医疗纠纷,挂点科室定期汇报所挂点科室医疗质量情况,并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和不断完善;其次建立多部门联勤考核医疗质量制度,将依法职业、医疗安全、病案质量、合理用药、感控管理、“三基”培训考试考核、科室质控以及“三甲”医院评审标准中有关质控要求纳入考评内容,同时把医技质量、护理质量一并纳入医疗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实行按月考评,由考评项目的相关职能科室负责组织考评,并将考评结果报送质管科,由质管科汇总,经质管科长、院分管领导审阅后报送财务科。
设立一套奖惩方式
坚持“有奖有罚、赏罚分明”的原则,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设立一整套适应我院的奖罚制度,一是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优秀奖。每月考评分数97分以上的临床、医技科室均可获得该项奖,奖金额度为:临床科室2000元,医技科室1000元;二是考评结果与科室节余奖、质量奖等奖金挂钩。凡考评得分在92分以上(含92分)的科室,上述奖金全额发放;凡考评得分在92分以下(不含92分)的将考评分数与上述奖金挂钩,即实行(考评分数×奖金额度=实际发放奖金额达)的奖罚机制;三是考评结果追究到个人,并纳入科室年终评先条件。
本着“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管理原则,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管理目标,我院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不断推动管理方式和理念的创新,做到“管理上水平、质量上台阶”,切实促进我院医疗质量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二篇:医院质量管理工作亮点
质量管理工作汇报
“安全是财富,质量是支柱”。质量管理是医院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医院发展的强劲动力,是医疗技术的坚实基础。我院在探索医疗质量管理的实践中,通过不断摸索逐渐形成一系列有特色的质量管理工作方式。
达成一条共同认识
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从思想高度认识医疗质量对医院发展的作用。在全院营造一种全员参与医疗质量管理的氛围,形成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医疗质量提高的共识。
筹建一支专业队伍
率先成立一支隶属院级的专业质管队伍,补充完善医疗质量三级监控网络。在病案室—科室质控小组—个人三级监控网络之外,组建一支专业的质管组织,成员均为各科室主任、专家委员会成员,负责医院质量的日常督查工作。运作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做到定时、定计划督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我院医疗质量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一套工作制度
与时俱进是质量管理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医院在不断探索质量管理的工作机制中进步。科室质控小组对本科室运行病历进行督查,同时各科室之间对现运行病历进行相互之间检查。质量管理部门每月组织一次对临床科室运行病历质量、核心制度落实、交接班执行情况以及医务人员值班期间在岗在位情况进行督查。同时病案室及科主任对其它科室每月进行终末病历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避免问题重复出现。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督查力度,对医疗质量进行全程监控,确保环节质量。同时与上级医院建立协作机制。请上级医院专家进行部分病历评比,同时在全院进行讲解,及时发现问题,终末医疗质量得到保障。
每月集中通报当月医疗质量问题,以达到促进、整改、提高的目的。
探索一种管理机制
医疗质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质量管理亦非一科一室的事,我院在医疗质量管理中践行“多动脑、多实践、多创新”的思路,探索医疗质量管理的多部门协调机制。1
建立多部门联勤考核医疗质量制度,将依法职业、医疗安全、病案质量、合理用药、感控管理、“三基”培训考试考核、科室质控以及“二甲”医院评审标准中有关质控要求纳入考评内容,同时把医技质量、护理质量一并纳入医疗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实行按月考评,由考评项目的相关职能科室负责组织考评,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商议解决。
设立一套奖惩方式
坚持“有奖有罚、赏罚分明”的原则,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设立一整套适应我院的奖罚制度,凡考评得分在95分以下(不含95分)的将考评分数与奖金挂钩。
本着“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管理原则,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管理目标,我院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不断推动管理方式和理念的创新,做到“管理上水平、质量上台阶”,切实促进我院医疗质量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三篇:班级管理工作亮点
班级管理工作亮点 一年级一班 王晓娟
一、表扬为主 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家长尤其喜欢听别人表扬自己的孩子,因为每个家长都把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未实现的理想的继续,每个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最出色的、最优秀的,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通过孩子的出色表现来增加父母的荣耀。所以,家长在心底里都不愿自己的孩子输给别人,也就有了俗话中的“癞痢头的儿子自家的好”。这就要求教师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投其所好”。与家长谈话时,特别是有第三者在场时,尽量以表扬为主(当然需指出的缺点应私下双方单独交流),让家长每次与老师沟通时都有一种舒畅感被尊重。
二、关心学生,令家长感激
感激是因对方的好意、帮助、信任、认可而对对方产生好感,是建立在感动基础上的情绪体验。当家长对教师有了感动和感激之情时,他们才更愿意与教师交流与沟通,所以我平时特别关心学生,每接手一个新班级,就会对每个学生作全面的了解,家庭成员、家庭住址、特长等等,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方便我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从各个方面帮助学生,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爱默生说过: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样当你需要与家长沟通时,他们就会很乐意与你交流,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一、班主任随想 当班主任很累,事情很多,很操心,有的时候还会很心烦,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当你走上讲台,看到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当你看到你的学生在你教育下有了很大的改变,当你被学生围着快乐的谈笑,当学生把你当成最好的朋友,当家长打电话来告诉你,孩子变了,变的懂事听话了„„那快乐是从心里往外涌的。我认为班主任要用个人的魅力征服学生,要用自己的热情和朝气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和关心去感动学生,“理解型”这个词对老师来说适用,对班主任更是再适用不过了。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要想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个学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要做到理解,了解每一个孩子,帮助孩子解决身上存在的问题,这需要耗费多少个不眠之夜?但是,这一切都很值得,一年级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每当我想到他们是一朵朵鲜嫩的小花,是一只只嗷嗷待哺的小鹰,我便有了无限的力量,有了无限的耐心和创造力,因为,我坚信我将会得到得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我坚信工作着是美丽的!
第四篇:农电管理工作亮点(推荐)
亮点:农电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实施“两改一同价”后,农村电网大大加强,消除城乡壁垒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规范了农村电力市场秩序。农电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
售电量: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农电企业售电量7382.84亿千瓦时,占公司系统总售电量的50.4%。
用电量:公司系统供电区域内县及县以下人均年用电量1050千瓦时,人均生活年用电量180.94千瓦时。1998-2005年,公司供电区域县及县以下全社会用电量平均年增长13.24%;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也由1998年的41.35%增长到2005年的51%。工业用电占主导地位,到2005年已占总用电量的68.5%。
通电率:公司供电区域内全部实现县县通电;无电乡、村、户分别由1998年的303个、6398个、468.5万户,减少到2005年的24个、1637个、124万户(含西藏)。乡、村、户通电率由1998年的99.2%、98.1%、96.87%,提高到2005年的99.9%、99.8%、99.4%。电价: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公司供电区域内农村居民生活照明平均到户电价为0.756元/千瓦时,2005年底下降到0.519元/千瓦时,下降幅度达31.35%。同价后,每年约减轻农民负担190亿元。截止2005年底,公司供电区域内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全部实现了同网同价,其中北京、上海、青海等9个省(市)实现了各类用电同价。
供电质量:2005年,公司供电区域农村供电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5.8%、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38%、低压线损率从1998年的25%-30%下降到12%以下。农电优质服务、行风建设和文明单位创建取得了突出成绩。公司系统70%以上的农电企业在地方行风评比中名列前茅。
农网改造投资:截止2005年底公司系统两期农网改造工程完成投资2141多亿元;县城电网改造累计完成投资458.86亿元,西部农网完善工程完成投资3.9亿元;这些投资20%以国债作为专项资本金,其余80%部分为公司向银行贷款。农网改造后国家电网公司折旧费用、财务费用大幅度上升,按照2005年财务快报数计算,造成资产负债率上升近6个百分点,公司经营压力增大。
“十一五”期间农网投资: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农村电网规划》,“十一五”期间,公司农网投资估算为1272亿元,其中资本金254亿元,银行贷款1018亿元。平均每年投资250亿元,资本金50亿元,银行贷款200亿元。
强化管理职责:从1998年开始,对1015个地方趸售县供电企业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对1004个县公司实行了代管。将原来的27182个乡镇电管站改革为21911个供电所,实行县乡一体化管理,全面进行“一户一表”改造,“国家电网”的优质服务直接到户。截止2005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有233个农电企业建成了一流企业,77%的农电企业开通了95598服务热线,88%的供电所达到规范化服务标准要求,农村供电服务承诺兑现率达到99.95%。代管农电企业经营水平明显提升。
保持农电队伍稳定:按照国家农电改革减人增效的部署,电管站人员和村电工从改革前的89.83万人,改革后精简成44.49万人的供电所员工队伍,减少了50.47%。近年来,公司在农电企业广泛开展培训工作,实施人才强企战略。2005年,公司全年农电工培训投入达9000万元。截止2005年底,公司23000多名农村供电所所长岗位培训率达99%,农电工岗位培训率超过70%。2006年春节期间公司开展向农电工“送温暖”活动,发放慰问金2696.97万元。
亮点评析:
农电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实施“两改一同价”后,农村电网大大加强,实现了同网同价,规范了供用电秩序,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两改一同价”后,农村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逐年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能力的增强,直接带动了地方工业的发展,农村用电已从农村照明和排灌用电为主,转变到工业用电占主导地位,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两改一同价”工作的实施,使得农村电价长期高于城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受到制约的现象大为改观。同价后,每年约减轻农民负担190亿元。电价的降低和供电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家用电器在广大农村的快速普及,农村电力开始广泛服务于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力地保障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随着“两改一同价”的实施,农村地区“三电”(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三乱”(乱收费、乱加价、乱摊派)现象基本杜绝,农电管理实现了“五统一”(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抄表、统一核算、统一考核)、“四到户”(销售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三公开”(电量公开、电价公开、电费公开)。“两改一同价”中,在农网改造还贷政策尚未确定的情况下,公司服从大局、迅速行动,真正把农网改造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建成了放心工程,做到了让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让社会认可。
难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电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照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标准,当前农村电气化还处在较低的水平。新时期的农电发展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的矜持亟待解决。
农村地区无电情况依然存在:目前国家电网公司供电区域(含西藏)还有无电户约124万户、450万人,分布20个省(市、区),通电率较低的省(区、市)有:西藏(59.64%)、重庆(96.42%)、青海(96.56%)、新疆(96.77%),其中西藏有无电户约22万户。
农村电气化水平低:2005年农村人均生活年用电量135千瓦时,不到城市居民的一半。公司系统还有376个县人均年生活用电量低于50千瓦时。
农网改造不足的问题:两期农网改造仅完成了需要改造面的80%左右,部分地区改造面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同时,农网改造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如湖南电网改造面只有70%,江西省遂川县改造面只有60%。
部分地区农网难以适应经济增长需要: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用电量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增长;一些中西部地区,农村用电量每年也以2位数的速度增长,在东部大部分地区,一期农网改造后的农村电网已经迫切需要改造升级,中、西部一些地区也已显现这一问题。农村电价机制没有完全理顺:公司供电区域有17个省(区、市)城乡各类用电同价还没有实现。部分县供电企业经营困难:2005年公司管理的农电企业亏损278家(占总数的15.3%),其中,直管直供企业78家(占直管直供企业总数的9.9%);代管企业100家(占代管企业总数的15%),股份制公司100家,占股份制公司总数的27.6%。这些亏损企业大多处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维管费标准偏低:据统计,2005年公司系统26家网省公司共收取维管费189.24亿元,实际支出达212.30亿元。如考虑解决农电工待遇偏低问题和农村低压电网电能损耗费用,总缺口资金为90.31亿元。
农电发展不平衡:如公司系统农电企业中年售电量最大的江苏张家港市,最小的甘肃兰州安宁区,电量各为107.2亿千瓦时、108.5万千瓦时,相差近1万倍;同为浙江省的农电企业,最大的萧山县供电局年售电量近85.3亿千瓦时,最小的洞头县供电局仅有约7796万千瓦时,相差100多倍。公司系统还有551个县年人均用电量在300千瓦时以下,这都源于我国的这种地域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
农电队伍管理难度较大:河南、河北大部分地区农电工月工资只有400多元。一些地区农电工用工不够规范。还有约6.58万农电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约8.76万农电工未参加任何保险。
农电安全生产情况不容乐观:2005年,公司系统发生农电生产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22起,伤亡22人,同比2004年减少14人。1998年 2005年生产人身事故和农村人身触电事故分别以年均17.4%和13.6%的幅度下降。2004年公司供电区域农村触电死亡77人,2005年农村触电死亡65人。
难点评析:
当前造成农电发展问题的原因涉及面广、错综复杂,东、中、西部地区情况也各有不同。但究其根源,关键是农电可持续发展机制和管理体制两方面存在深层次矛盾。农电发展缺乏政策上的持续支持。长期以来,由于国家财政实力有限和长期执行的扶持工业、城市发展的战略,1998年前农村电网大都靠农民自建自管,建设水平低、损耗严重、管理混乱,矛盾重重。“两改一同价”工作虽然让农电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农电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电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根源问题。
农村电网发展缺乏稳定的投融资渠道。当前要发展农网,从社会公平、大局稳定、中央的政策取向考虑,必须建立新的农网投融资渠道。目前国家已取消贴费政策,也没有设立农电发展基金,贷款也由于利率高、部分农电企业本身资产负债率高、没有电价还贷机制等原因难以实行,电网投资多元化缺乏配套政策,因此农网的发展几乎全部要靠国家农网改造资金。农网改造工程结束后,由于没有持续的资金投入,农电企业缺乏自我积累发展机制,建设改造资金短缺,目前农网持续发展没有资金来源,难以保障农网的可持续发展。农电企业缺乏自我发展空间。农电企业由于实行“保本微利”原则,要实行普遍服务,很难实现自我发展。一是县供电企业的购售电价差较小,在售电收入低,成本高,高于城市的那部分供电成本难以补偿的情况下,造成一批农电企业亏损。二是农电企业维管费标准偏低。目前,农电企业的农电工工资、低压电网维护、供电所管理成本等各项支出都主要靠维管费这一来源。各省在测算农网维管费时,主要是从当地的经济承受能力考虑,而没能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缺乏区域间的调节平衡。东部一些地区农电企业规模大,售电量大,能够实现平衡。但中、西部地区农电企业售电量小,经营成本很高,造成严重的收支失衡。维管费标准偏低是造成部分农网得不到及时维护,农电工收入偏低、队伍不稳定的关键因素。对农电发展缺乏宏观上的统筹协调。农电发展需要国家宏观层面上的统筹协调,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农电企业由于受地域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经营环境和实力对比非常悬殊。一方面东西部地区差距大,另一方面省内差距也很大。由于我国的这种地域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贫富差距和农电自身的特殊性,如果没有宏观上的规划、协调和管理以及各级政府的支持,靠农电企业自身发展、市场化配置来推进农村电气化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难以实现。此外,农电体制改革后,地方政府、乡村对农电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足。目前电力行政管理的程序没有理顺,造成电力管理职能的缺位,特别是电力行政执法主体的缺位,企业在保护电力设施,稽查窃电与违章用电时没有强制性手段。
农电管理体制有待理顺。农电体制改革解决了乡(镇)供电所这一层面的管理问题,但目前县供电企业层面管理还不够规范,各省农电管理体制各不相同,一些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运行不够规范,代管企业又给网省公司带来较大管理压力,管理存在一定困难。一是农网改造资产产权归属未完全确定,代管企业资产实现保值增值比较困难。二是一些单位代管管理关系没有理顺,给管理造成困难和压力。三是公司系统部分单位对加强代管工作重视不够,对代管的农电企业存在“临时”的思想观念,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管理的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够。
2009年是农电系统工作最为紧张,成效最为突出的一年,城农网工程工作量之大,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在时间紧、任务重,农网工程资源短缺等各种困难下,农电系统紧紧围绕“抓安全、促工程、降线损、顺体制”这一主线,同步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全面、超额完成各项目标和任务,农电工作呈现四大亮点。
一是创新安全管理,提升安全水平。去年是南方电网实行农网与主网安全考核并轨的第一年,通过认真研究农电安全形势,云南农电系统在农电安全管理方式、手段、工作力度上进行了创新和调整。通过强化供电局主体责任,组建农电管理督导大队,加强农电安全生产过程管理等措施,2009年云南农电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安全水平有了新的提升,没有发生大的农电安全事故、没有发生有考核责任的人身死亡事故。二是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全面完成了农网完善工程建设任务。完成农网工程投资64亿元,其中35千伏农网工程就有43亿元,工程量是以往的8倍多。三是县级供电企业综合线损率全部控制在15%以内,超额完成了南方电网公司的目标要求。去年,通过制定实施公司农电线损“四分”管理工作意见,结合城农网工程规划、设计审查,注重技术经济比较,调整网络布局,缩短供电半径,减少迂回供电,更换高耗能变压器,增加无功补偿等措施降损,探索总结并及时推广应用了降损“五步法”,加强基础管理,全面提升了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水平,县级供电企业的综合线损率全部控制在14.5%以内,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四是农电体制改革快步推进,完成了德宏等41家州市、县级供电企业产权划转申报工作。实现合并报表的州市、县级供电企业总数达到85家,基本上实现了全省一张网的目标。
近日,笔者在巴州区“目督办”开展一年一度对全区乡镇农电管理考评中得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在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乡镇、村农电管理主体责任明确。即,农村电网改造、隐患处理时,广大村民必须进行投工投劳,解决建设中的用工问题,其办法就是村民“一事一议”的投劳主体责任;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协调主体责任。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是各自辖区电网建设工作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的主体,也是电力法规政策宣传、贯彻执行的主体,是电力建设和农电管理各项具体工作推进实施、环境创建督查督办的主体,是接受区政府电网建设和农电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的主体,是对村社电网建设和农电管理考核机制建立的主体;职能部门的配合主体责任。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职责,支持配合电网建设和农电管理相关问题的协调处理。
亮点一:加强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各乡镇、村组和供电部门高度重视农电安全隐患整改工作,加大了宣传力度,教育和引导广大用电农户认识开展农电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了做好农电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做到了依法用电、安全用电。茶坝片区、玉山、柳林、凌云、大河、白庙等乡镇专门与劳动局及职业技术学校联动,请老师到乡上为管电人员授课,全面提升农电管理人员的动手能力及管电理论水平。一些乡镇的宣传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采取大小会议讲、逢场宣传讲、下村必须讲、进户深入讲、板报专栏讲,印发《安全用电常识》,书写标语,有的乡镇基本做到了安全用电常识普及率接近100%。观音井镇今年还专门开展农电管理工作大会,请安监局到会讲解指导农电安全工作,并请电视台记者深入现场采访。
亮点二:明确管护范围,落实工作责任。明确了供电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村组、用电农户的农电管护范围,落实了安全隐患整改责任,为扎实推进农电安全隐患整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茶坝、双胜、青木、群乐、恩阳、兴隆、九镇等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电网建设及农电管理工作,亲自过问、沟通、协调电力部门与其它部门、村社之间的关于电网建设与农电管理方面的事情。群乐乡分管副乡长还把农电管理职责、制度及管理办法张贴在办公室的墙上,真正做到了把农电管理工作,作为了自己的日常工作来抓。
亮点三:建立长效机制,创新农电管理模式。各级各相关部门切实规范农电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农电安全隐患整改长效机制,做到有隐患必整改,不留死角和后患。同时,深刻汲取农电安全事故教训,扎实推进农电安全隐患整改工作,预防和杜绝了农电安全事故发生。凌云、下八庙等乡镇做到了农村安全用电责任书由村民委员会签订到每位农户,并将各村农电管理相关资料由乡政府专人管理,有效杜绝了农电管理资料遗失现象,规避了农电安全风险。
亮点四: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协调配合。各乡镇成立了农电安全隐患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落实了农电安全隐患整改工作责任制,明确职责分工,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力抓好农电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确保了限期整改到位。安办、公安、林业、国土、建设、广电、电信、网通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大了协调力度,妥善处理了农电安全隐患整改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渔溪、茶坝片区、万安、下八庙、义兴等乡镇将农村属村社产权的线路隐患盯得特别紧、查得特别细,并形成了检查、统计、整改、复查、建档的基本闭环。多数乡成立了分管副乡长为组长、农电所长为副组长、各村主任为成员的农电隐患整改领导小组,采取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人力、集中物力的办法重点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渔溪以供电所统一组织检查到了全片区的每一个农户、每一基电杆,并以政府的文件形式下发要求整改。茶坝、群乐乡镇对检查出的隐患的排查整治作了详细的记录,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加大力度,全年拆除线路下违章建房 8起,并在电表箱下移工作中措施得力,做到了全乡3126个表箱全部下移,通过走访,老百姓满意度较高。西城办事处草坝街居委会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热情度高,成效显著,居委会人员在谈到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时头头是道。
亮点五:实行“问责”制,逗硬督查考核。将农电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纳入了对各乡镇的目标考核。同时,由政府牵头,会同安办、公安、供电等相关部门,采取不定期抽检的方式,深入乡镇、村组及用电农户督促检查。对积极支持、实施农电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的有关单位和用电农户进行表彰奖励,对农电隐患排查整改不认真、走过场的公开曝光、通报批评。兴文、清江、花溪、曾口、粱永、三江、关渡、寺岭、枣林等乡镇均做到了层层落实农电管理安全责任,并有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特别是各乡镇与村签订的《农电管理目标责任书》均条文清晰、签字盖章到位;茶坝片区各个乡镇村上的责任书、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均制定详实,并严格落实。特别是群乐乡,乡上每季度出一期农电督查通报、半年一考核、年终大总结,考核也斗硬落实,一期简报中有考核村主任及管电人员达300元钱的。
亮点六:枣林、寺岭、凌云、下八庙、万安等乡镇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用“一事一议”的办法解决各村农电员的去留和补助问题。确保了农电协管员队伍的相对稳定。
第五篇:院感管理工作亮点
院感管理工作汇报
亮点
一、院领导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较强,感染发生率低,保证了医疗安全。
二、重点科、重点环节的管理,能落实各项管理要求及措施,特别对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落实有效。存在问题
一、手卫生设施个别科室形同虚设,物品补充不及时,依从性不高。
二、无菌技术方面,有存在未正确佩戴口罩、帽子执行操作现象。
三、抗菌药物的使用,尤其是清洁切口预防用药方面,大多数医生仍然习惯性用药,使用率达80%以上。
四、垃圾分类,有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混装现象。
五、感染性病例迟报、漏报现象仍有存在。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强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对全院的工作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让工作人员了解手卫生与无菌技术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每月统计一类切口预防用药情况,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已纳入绩效考核。
三、继续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经常下科室进行检查督促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和运送的规范性。
四、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控制的制度和措施,继续按照二甲医院评审的要求检查其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情况。
院感科本着“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管理原则,坚持“没有 最 好,只有 更 好”的 管 理 目 标,院 感 工 作 在 全 体 医 务 人 员 的 共 同 努 力 下,按 照“ 二 甲 医 院 评 审 标 准 ”的 要 求,一 步 一 个 脚 印 向 前迈进。
院感科
2017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