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管理案例分析题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题
1、王某毕业于某财经大学,4年前通过公务员录用考试,现在在某行政机关作公务员,工作非常努力。她的一位异国定居的朋友给她来信,说已为她联系好一所大学,并争取到了奖学金,让她辞掉工作,速去学校深造。经过反复考虑,王某终于下定决心辞掉工作去国外留学。但她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时,有关部门的领导说王某工作时间不到可辞职的年限,不能批准。王某对此很想不通,认为辞职是公务员的权利,不批准是不对的。而她的同事却让她去看看国家公务员辞职制度。
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评分标准:
国家公务员辞职制度,是指根据公务员本人意愿,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申请终止同国家行政机关的任用关系,而辞去现任职务的各种规定。王某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辞职,这是公务员的一项权利,应当承认并给予保证。但我国的国家公务员辞职制度还规定了辞职的条件。其中规定,在国家行政机关工作未满5年的国家公务员,不得辞职。而王某是4年前进入国家行政机关工作的,工作时间还不到5年,所以她的辞职申请不能获得批准。在国家行政机关工作满5年后,若不触及其他辞职条件,是应准予辞职的。
2、某市人民检察院报经市人大常委会批准,于2001年5月16日以涉嫌贪污、受贿为由,将市人大代表温某逮捕,同月26日向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年6月15日市人民法院对温某作出一年管制的判决。温某不服,上诉至省中级人民法院。省中级人民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证据不足,于同年9月9日作出撤销原判、宣告温某无罪的终审判决。2002年7月11日温某以对其错误逮捕、判决为由,向市人民法院请求赔偿,请求赔偿其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的误工损失、参与刑事诉讼费用以及精神损害费共计9600元,并要求为其恢复名誉。
问:(1)温某是否超过赔偿请求期限?
(2)温某向市人民法院请求赔偿是否正确?本案的赔偿义务机关是谁?
(3)温某的赔偿请求是否都能得到实现?
(4)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方式有哪些?
参考评分标准:
(1)温某未超过赔偿请求期限。《国家赔偿法>第32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本案中市人民检察院与市人民法院违法行为的确认依据是省中级人民法院的二审判决,时间是2000年9月9日,从这一天算起两年内温某均有权提出赔偿请求。(2)温某向市人民法院请求赔偿是正确的。首先,本案中,市人民检察院和市人民法院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国家赔偿法》第19条规定:“二审改判无罪的,作出一审判决的人民法院和做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本案中,作出一审判决的是市人民法院,作出逮捕决定的是市人民检察院,因此他们应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其次,温某向市人民法院请求赔偿是正确的。《国家赔偿法》第10条规定:“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该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先予赔偿。”因此市人民法院对温某的请求应当先予赔偿。(3)温某的赔偿请求不能全部实现。我国国家赔偿法主要是对当事人的直接损害、物质损害给予赔偿。因此,对温某要求赔偿精神损害费不予支持。
3、据相关报道指出,人们曾经认为法律本身就是一剂拯救世界的灵丹妙药。但许多法律颁布后的实施状况却令人们大失所望。以经济类最权威的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例,该
法列举了八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然而该法自1993年12月1日施行以来,除了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取得一些成效外,全国查处的其他类型的不正当竞争案件,实在是寥寥无几,因此人们很快发现,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
结合行政管理部分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加强行政决策的实施。
参考评分标准:
立法机关颁行的法律,需要强化执行、落实实施才能收到实效,否则形同虚设没有任何意义的。①有效实施法律,首先要阐释法律内容,广泛发动社会宣传,使执法者、守法者树立明确的法律意识。依法维权,严格执法。自觉守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取得成效,同新闻媒介及全社会的宣传教育是分不开的。②有效实施法律,需要各方相互配合,齐抓共管,要求做到政令统一、步调一致,明确各方的权力和责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司法机关应明确事权各负其责,避免政出多门、相互扯皮。③有效实施法律、重在监督、检查和落实。对于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我们应当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强化执法力度,严格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才能真正做到令行禁止,杜绝朝令夕改,有令不行。④落实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应对执法情况不断总结,找出不足,吸取教训、归纳经验。通过不断评估——修正——再评估,不断完善执法工作,提高执法水平。
4、关某是个体工商户。11月5日,县工商局突然以关某进行偷税、漏税、收售假冒伪劣产品为由,吊销了关某的营业执照,并在当日给关某送达了处罚决定书,决定书上日期是10月10日。11月12日,关某向市工商局申请复议,市工商局以超过复议期限为由不予受理。请问:市工商局的做法正确吗?
参考评分标准:
市工商局的做法是错误的。公民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县工商局的处罚决定虽然是10月10日做出的,但送达关某在11月5日,也就是11月5日关某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那么关某在11月12日提出复议申请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市工商局不应以超过提请复议期限为由不受理。
5、周某,某大学计算机系毕业,打工两年后,筹集资金35万元,在上海市某区租房2间,几番周折,终于在1998年9月申办成立了以周某为董事长兼总经理、由5人组成的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网络产品开发。由于网络产品开发属高科技产业,依照有关规定,某区税务局依法给予该公司免去企业所得税3年的优惠条件,鼓励其进行高科技开发。2001年11月,3年的免税期到期后,周某仍以“公司经营不善,无纳税之能力”为由拒不交税。问:私人企业拒不纳税怎么办?
参考评分标准:
本案涉及行政实体法部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的具体规定。
依据该法,周某的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法纳税也是周某的股份有限公司的义务,为了鼓励高新科技产业,某区税务局依法免除其公司的3年所得税也是正确的。但是,3年免税期过后,周某的股份有限公司应当依法纳税,不得以不正当的理由拒不交纳,否则构成违法行为。
依据法律的规定,税务机关可以强制执行,即实行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公民、法人、组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时由行政机关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的行政行为。行政强制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①行政强制机关只能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当然,没有强制权的机关需要强制执行时,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实施强制。②行政强制的对象是拒不履行行政法义务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当然,也并非所有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情况都要适用行政强制,而是要求违反了特定的法律、法规,符合适用行政强制的条件才可适用。
③行政强制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全和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利益。④行政强制具有可诉性,即对行政强制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所以,本案中税务局完全可以对周某的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行政强制,如冻结账号、强行划拨若干款项充抵税收等。
6、李老太,家住某超市附近,她和老伴是这家超市的常客。春节前的一天,李老太和往常一样与老伴前去超市买东西。按惯例李老太负责挑选,老伴负责推车交钱。一圈下来,东西已经挑选的差不多了,老伴就推上满载货物的小车交钱去了。这时,患有糖尿病的李老太看见出口处货架上有杏干,心想:都说得了糖尿病吃点杏子好,我也不妨试试。于是就顺手拿了一包。回头一看老伴已经交完钱出去了,心里一着急,拿着杏子就往外走。不料刚走出超市,就被超市保安抓了个“人赃俱获”。李老太和那包3块钱的杏干被保安带到了办公室。保安人员说,“我们超市有规定,5元以下商品未交款拿走者要罚1000元。”李老太身上没有带那么多钱,只交了600元。忘了付款被人当作小偷,李老太自觉很没面子,回家后也没敢告诉家人。此后,茶饭不香,夜不能寐,连春节都没过好。春节后,李老太鼓足勇气找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诉。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还没等李老太说完,就以该案为治安案件不属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辖为由,令李老太去公安机关申诉。
请问:(1)超市是否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为什么?
(2)超市"制定的罚款规定是什么性质?
(3)超市保安人员的罚款行为属于什么性质?
(4)工商部门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评分标准:
(1)超市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因为他没有也不能得到法律、法规授权。
(2)超市制定的罚款规定,属于无效的店堂告示。
(3)超市保安人员的罚款行为属于民事侵权行为。
(4)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
7、钱某为某市一个体工商户,从事服装生意,月收入上万元。因仗着自己财大气粗,钱某在市场上得罪了许多竞争对手。在一次税务大检查当中,税务局收到许多举报,称钱某偷漏税款严重。负责钱某所在市场税收检查的税务所派出几名工作人员将钱某强行拘留,关在税务所办公室中,令其交代偷漏税款的违法行为。钱某一口咬定自己未偷漏税款,税务所对钱某的账簿进行检查,发现其确实未偷税款,遂于钱某被拘后的第10天将其释放。钱某对此不服,以税务所的上级机关市税务局作为被告,诉至人民法院。试问:
(1)本案人民法院是否应当受理?为什么?
(2)如果法院受理,本案应当如何处理?如果不受理,应采取什么措施?
(3)如果钱某起诉的同时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国家应否赔偿?依何标准给予其赔偿?钱某被拘10天内给生意造成了近五千元的损失,能否得到补偿?为什么?
参考评分标准:
(1)本案应当受理。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有关行政机关非法拘留、限制人身自由引起的诉讼,法院可以受理。本案的税务机关无权剥夺钱某的人身自由,属于非法拘留。
(2)人民法院受理后,应当依法确认税务局的行政行为违法,并根据相关法律作出判决,对此非法行为给予处罚。
(3)国家应当赔偿,赔偿的标准依《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按上一年度国家职工日平均工资的水平给予赔偿。钱某生意上的损失属于间接损失,国家不予赔偿。
8、某高校学生李某,在考试中严重违纪被发现,学校因此对他作出了开除学籍的处理决定。但实际上李某一直没有离校,仍与其他同学一样在学校学习,学校也同样收取李某的学费及其他同学须交的费用,而且每年给李某注册。但到毕业时,学校以李某已被学校开除为由,拒绝发给李某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李某不服,向主管教育机关提起复议,主管教育机关审理后维持了学校的决定。李某因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请问:
(1)李某提起行政诉讼,应以谁为被告?为什么?
(2)人民法院能否受理李某的行政诉讼请求?为什么?
参考评分标准:
(1)李某起诉应以某高校为被告,诉其拒发证书的具体行政行为。因为高校是我国法律、法规授权颁发学位证书的特定行政主体,依法享有行政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行政诉讼适格被告。本案虽经教育主管机关复议,但复议并未改变学校的决定,因此,依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是被告。
(2)能受理。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1条的规定,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颁发证照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高校是我国法律、法规授权实施高等学历教育并代表国家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学历资格证明)的行政主体,其行为性质是具体行政行为。管理相对人对此种行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依法应予受理。
六、案例分析题(7分)
52.1983年我国一些地方遭受水灾之后,建设在山谷丛中的某汽车工业城市(A市)抓住时机,吸取水灾的教训,聘请某水利勘测设计院,及时编制了防洪规划和防洪设计,并拨专项治理资金,及时加固了“顶在头上的五盆水”,即城市区上游五座中小型水库;治理了穿越城区的四河八段及44条防洪沟,解除了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的一大隐患。
说明该市采取上述防灾措施的理由。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7分)
52.从1960年开始,北方某石油城,经过石油大会战,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工矿区”,建设了许多亦工亦农的工矿区,又称为“工农村”,最终在几千平方公里范围内形成了几百个分散的居民点。十多年后人们
认识到:(1)由于布局分散,市政公用设施不易配套,致使居民生活质量难以提高;(2)公共服务设施十分简陋;(3)地面建设与油田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4)建设管理工作跟不上,各自为政,乱建现象严重。1995年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了新的该市《总体规划(1991~2010)》。一个新的现代化组团式城市正在崛起。
试评述上述案例中城市旧规划的失误。
第二篇:行政管理案例分析题
让更多的人参与竞争
某市商业系统某公司在实行商店经理“业内”全面聘任制的工作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应聘人都要求到效益好、基础好的市口商店,并在应聘竞争中对如何搞好经营、提高效益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案,使这些商店经理的选拔聘用有一个较充分的余地,可以好中选优。但是这些人却对竞争其它基础弱、效益差的非市口商店反应冷淡。宁可在“好单位”当营业员。由于聘任制是一种双向选择,使该公司这项工作很难全面推行。如有一位家住城东的店经理张某,原来在城西工作,领导上考虑到他上下班路途较远,就做工作希望他能应聘去居住地附近的一家经营不善的商店,大家也都相信张某完全有能力把它搞好,但是张某却提出种种借口不愿意去。最后公司只好聘用了唯一的一名本店应聘职工,一年下来经营管理没有起色。
1.公司领导这种短中取长的聘任方式是否正确?
2.如何才能吸引人们应聘效益较差的单位呢?
李某能被聘为厂长吗?
87年7月21日,某县政府会议室,由26人组成的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在讨论某厂厂长人选。
经委张主任认为,李某有开拓精神,治厂方案可行,应聘为厂长。而计委唐主任则认为老会计原某稳当,较为理想。工业局申局长也同意后者。县财政局冯局长说:“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要看到他走过的路。李从农村到工厂,从乡下到城里,先后走过六七个单位,走到哪里都有一定的反映。雷声大,雨点小,说得多,办事少,私心重,名声又不太好。过去用过他的人最后都吃了他的亏,用这个人应认真考虑。”
计委唐主任说:“要搞好一个企业,只凭三把火,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李某表面看能干,实际工作中很有差距。嘴上好使,捅了乱子谁都说服不了他,很不好对付。还是原某可靠,人忠厚,群众基础也不错。”张副县长说:“李某是人才,作为该厂的承包人,是可以的,虽然社会上对这个人有一定的反映。但我们不能过分相信传言,也不能不相信这个人,只要能搞活企业,该大胆使用。”
经委张主任第三次发言说:“选厂长就不能用一般干部标准衡量。李某经营欲望强烈,又有一定能力,搞好这个厂能行。一个人没有缺点不可能,只要优点大于缺点就行。”
分管工业的于副县长在七嘴八舌的争执中没有发言。企业的呼唤,职工群众的渴望,承包人的形象,各位成员的神态,在眼前闪现,在脑际徘徊„„那间工厂坐落在离县城十公里的山旮旯里,是个有近40年采矿历史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自80年代以来,这个拥有50多万元固定资产的小厂,急剧向破产边缘下滑。数十条采掘巷道,几乎采不到矿石;连年虚报产量,内亏已达22万元;银行贷款20多万元;平均一个职工负担一个退休工人的工资;因为欠下县人民医院等七八个城市、乡镇医院的住院费还不起,职工伤残重病住不进院;全厂职工已有四个月没领过工资;连续三年工人没得过一分钱奖金;全厂上下人心思治,人心思兴。
为救企业于破产边缘,使老矿重新焕发生机,县政府决定首先在该厂推行
承包经营,实行以销售利润递增包干,超收还贷的承包经营形式,承包基数为三年27.3万元,递增幅度为20%。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承包经营者。
招标榜刚贴出去,就有11人报名争标。经过三次论证筛选,只剩下该厂原副厂长原××,生产组长王××,农民合同工李××。
治厂方案论证,李棋高一着;民意测验,李所得票数首屈一指;投标指标最高为三年实现利润28.5万元,李独占鳖头。李夺标在望,然而却引起全城舆论大哗。不同方式的褒贬,纷纷扬扬,涉及到整个社会,同样也传到了于副县长的耳朵里。
李××一下子成了全县的“新闻人物”。
李××何许人也?工业局聘职报告上写道:“李××,男,现年47岁,初中文化程度,中共党员。系本县西斗乡东峪村人。
其主要简历:
1962年至1975年6月,在乡办××厂任会计、厂长;1975年7月至1976年6月任乡企业组组长;1976年7月至1978年元月在化肥厂当合同工,任过农场负责人,机修车间会计;1978年2月至1979年8月在××电厂筹建组工作;1979年9月至1984年6月在××厂任生产组长,1984年××铁厂厂长。”他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据调查报告所记:
“在担任会计期间,老爱挑剔领导的毛病,对当时的经营思想和生产方式大加抨击。领导说他放不稳,想抓主管领导工作。
“后来当了厂长以后,对上边的干预有抵触;使乡领导深为不满。故调他出任乡企业组组长。在那么多乡领导眼前行事,他觉得这企业组长不过瘾。在县委副书记的帮助下,迫不及待地离开了本乡,到化肥厂当了合同工。
“后来又到了××厂。在厂处于困境的时候,老厂长聘他当了生产组长。凭他那股犟劲,生产上去了,奖旗扛回来了。就在这时,一场‘内耗’使他失去了一切,关于他‘强奸女工×××’的诬告,几乎使他锒铛入狱。
“由于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县经济开发公司应运而生,李××又到了开发公司工作。
“原开发公司郑经理贪污和受贿,李揭发了他和其同伙的问题。有人说李翻脸不认人,继而谎言四起,说他有万余元的贪污问题,反使李受到检察院的立案审查。
“李××善辩,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使万元贪污大案,排出到八百元。“经××市中级人民法院庭审调查,事实为:1984年,李××经自称是河南省人的王小钱牵线,从××公司王××手中买到十吨钢材,王从中索取劳务费300元。当时王说上太原购买钢材花费50O元,公司报销不了,要李以劳务费名义补偿,李即按800元服务费报了账。在审查李案期间,王出具证明,证明李仿造单据贪污公款800元。在李的申诉下,××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复审弄清原委,纯属伪证。”
县里制定了人才选拔标准。一是看履历重业绩,二看治厂方案,开拓精神,两者重在后者。
1.李某能出任厂长吗?
阅读全文 | 回复(0)| 引用通告 | 编辑
案例一:经理与下属:没有为下属争取机会
财务部陈经理结算了一下上个月部门的招待费,发现有一千多块没有用完。按照惯例他会用这笔钱请手下员工吃一顿,于是他走到休息室叫员工小马,通知其他人晚上吃饭。
快到休息室时,陈经理听到休息室里有人在交谈,他从门缝看过去,原来是小马和销售部员工小李两人在里面。
“呃”小李对小马说,“你们部陈经理对你们很关心嘛,我看见他经常用招待费请你们吃饭。”
“得了吧”小马不屑的说到,“他就这么点本事来笼络人心,遇到我们真正需要他关心、帮助的事情,他没一件办成的。你拿上次公司办培训班的事来说吧,谁都知道如果能上这个培训班,工作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升职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我们部几个人都很想去,但陈经理却一点都没察觉到,也没积极为我们争取,结果让别的部门抢了先。我真的怀疑他有没有真正关心过我们。”
“别不高兴了,”小李说,“走,吃饭去吧。”
陈经理只好满腹委屈地躲进自己的办公室。
问题:
1.你认为陈经理是哪一类领导者?为什么?
2.你认为这件事是谁之错误?为什么?
3.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案例二:经理与下属:承担下属的责任
吴经理以前是某跨国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负责南大区的运做,职位已经很高了,但总感觉到有“玻璃天花板”,才能没有充分发挥,很苦恼。正好有个机会结识了民营企业家张先生,经过“甜蜜的恋爱”以后,被重金聘为销售部经理。
但刚上任三个月,销售代表小李,被客户投诉贪污返利,审计部去查,果真如此,返利单上还有吴经理的签名。这件事惹得总经理很是光火,于是他亲自到销售部质问此事。
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当经理的,”张总对吴经理说,“你手下的销售代表,竟然胆敢贪污客户的返利,这么长时间了,你居然不知道?要等到客户投诉到我这里,才知道,也不知道你是怎么做管理的。”
我也知道了这件事,”吴经理辩解道,“按照流程,小李先把返利单报到我的助理那里,她审一下,整理好,给我签字,我的工作也多,可能没看清楚。”
是没看清楚那么简单吗?你的工作比我多吗?”张总怀疑地看着吴经理。
吴经理无奈地说道:“是我工作的疏忽,回头我会和助理商量改进工作流程,并要求公司处理她,也请处理我。”
处理助理能补回公司的损失吗?这件事应该负全责的是你!”张总对吴经理这种模糊的态度很气愤。
“是这样的,”吴经理继续辩解道,“张总,你也知道我刚来,销售部
很多关系还没有理顺,我们都知道,这个助理很能干,在工作上是一把好手。但她和我的关系,我感觉总存在问题,没有理得很顺,甚至有时,我要顺着她的意思来签署一些文件。毕竟我是新来的,要有适应的阶段,我保证今后,这样的事情,一定不会发生了,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本来我过来,是来了解一下事情的原因,并不是要处理你的,”张总说道,“不过现在得考虑一下了,你的能力问题了。
问题:
1.有权就能领导吗?权力=影响力吗?为什么?
2.谁的过错?
3.你认为正确的应怎么做?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
【案例1】某省会城市在城区街道上设立咪表,实行泊车收费。在市内几条大街(路)边设立咪表的同时,路两边划了白线框,随之还出现了身着制服、头戴大沿帽的收费人员。只要车一停,收费人员马上上前收费,每辆车两元,先交钱,后停车。这种办法对整治在街道上随意停车的现象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否非得采取这种泊车收费的形式,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一是该市车流量较大的几条主要街道都划定了泊车线,给本来就十分紧张的道路增加了新的障碍;二是收费程序不够完善。我国已加入WTO,按照公允原则,凡涉及全民生活和生产负担的政府收费行为,都应当履行听证程序,实行公示取得认可后方可实施;三是收费方式不够合理。道路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公共设施,收费权应当归政府,收费部门应当由政府行政执法部门执行,而不能由任何个人或集团获取收益;四是对城市形象有影响,这支收费队伍本身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经常衣着不整,对执法人员的形象和该市的投资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问题:
1、在某省会城市城区街道上是否应该实行泊车收费?(7分)
2、应如何解决城区街道上泊车收费的问题?(7分)
【案例2】某市某公司经向市工商局申请,办理了户外广告登记证,在公司自有门店悬挂了一块总代理的招牌。该市城管监察大队以擅自设置户外广告牌为由,对其罚款200元,当场出具了行政执法处罚决定书、罚款收据,并发给该公司一份户外广告登记表。这块广告牌到底归谁管。市城建监察大队认为,他们的执法依据是《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办法》
中明确规定的“户外广告牌的设置必须征得负责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部门同意后,按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对违规者“责令采取补救措施或限期改正,并根据情节轻重,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省户外广告管理实施办法》也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申请人的经营资质等法定条件进行审核,经审核同意后,在《审批登记表》上加盖印章。由申请人将其与申请材料一并转达请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等有关管理部门审查”。市工商局广告科认为,根据国务院《广告管理条例》的规定,“户外广告的设置、张贴,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工商行政管理、城建、环保、公安等有关部门制定规划,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监督实施”;《省实施〈广告法〉办法》规定,户外广告的具体规划经政府批准后,由工商部门监督实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规定》也明确了工商部门是户外广告的登记管理机关。
问题:
1、分析本案例中,造成多重审批、多重执法问题的原因(7分)
2、如何解决这块广告牌到底该归谁管的问题(7分)
【案例3】某处长主张在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把绝大多数权力都分配给下属机关,自己只负责最重要的事情。有人找他反映问题,他总是说,这件事不归我管,你去找XX去。他充分信任下属机关,从不过问他们的具体工作。半年里,他只开了四次会,每次会上他都首先对大家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非常原则的意见。后来,上级领导前来检查,发现下属机关之间互相扯皮,人心涣散,很多工作都没有落实。张处长非常伤心,决定所有的事情都由自己一个人说了算。
问题:
1、某处长在整个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7分)
四、论述题(本题13分)
1、试论述提高行政效率的具体途径
第三篇:2012行政管理专科秘书学案例分析题(精选)
五、案例分析
(一)意外的电话
这天上午公司孙总正在主持召开公司的董事会。公司有规定,在开董事会时会,参加人员一般不接电话,等散了再说。十点左右,公司的大客户李总来电话,他对孙总的秘书于雪说他有急事要与孙总商量。面对这种情况,于雪应该如何处理?现在于雪有这么几种选择:a、李总,对不起!我们老总正在开会,不能接听电话。
b、李总,实在不凑巧,我们孙总正在参加董事会,估计会议要到12点钟才结束。回头我们再给您来个电话,您看这样可以吗?
c、李总,请您稍等一下,孙总刚刚散会,我马上帮您去找找。
d、李总请您等一下,我马上叫我们孙总来接电话!
e、李总,实在对不起,我们孙总不在公司。
问题
对于于雪以上几种选择,你认为哪种选择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并对其他几种选择进行评析。
本题的最佳选择是C。
选A之所以不合适,主要是没有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对方会想:既然你们孙总在公司,只不过是在开会,那为什么就不能抽几分钟来接个电话呢?你们不是经常高喊“用户就是上帝”的口号吗,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你开会的事就一定比我的事重要呢?对方可能越想越生气。所以,尽管于雪回答的语气委婉,态度谦恭,但她这样的回答仍然是不合适的。
选B也不合适。对方可能觉得自己急得火烧眉毛了,还要等到十二点钟,那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选D明显不合适,因为公司有规定,领导人开会时一般不接电话,于雪未经孙总同意就答应对方,那不仅违反了公司规定,而且是非常草率的,如果孙总不来接电话,那她又如何答复客户呢?
选E也是不合适的,于雪这样回答多少会让对方觉得孙总是不愿意接他的电话或者是在有意回避他。如果对方出现猜疑,那就不利于双方今后的合作。
选C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当于雪用这种方式回答客户以后,她就可以去向孙总悄悄汇报,听取他的指示,如果孙总认为事情不急,不愿意去接电话,那么,于雪就可以这样回答对方:“实在对不起,这会儿不知孙总上哪儿去了,回头见着孙总,我们就给您去个电话,您看这样可以吗?”如果孙总愿意来接,于雪就可以说刚刚找到了孙总。这样回答于雪就可以做到滴水不漏,进退自如。
(四)某单位领导与刚来的客商正在会客厅里寒暄,秘书前来泡茶。他用手指从茶叶筒中拈了撮茶叶,放入茶杯内,然后冲上水„„这一切,领导和客商都看到了。领导狠狠地瞪了秘书一眼,但碍于客商在场而不便发作。客商则面带不悦之色,把放在自己面前的茶杯推得远远的,同时说:“别污染了我的肠胃!”领导知道自己属下做事欠妥,所以只得忍气吞声。
谈判时,双方讨价还价。领导一时动怒,与客商发生争执。秘书觉得自己作为单位的一员,自然应该站在领导一方,于是与领导一起共同指责客商。客商拂袖而去。
领导望着远去的客商的背影,气得脸红脖子粗,冲着秘书嚷:“托你的福,好端端的一笔生意,让你给毁了,唉!” 秘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知道自己有什么失误,他为自己辩解:“我,我怎么啦?客商是你得罪的,与我何干?”
问题:请问这位秘书在接待礼仪上有哪些失误? 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分析】两点明显错误:一是不讲卫生,用手抓茶叶;二是与领导一起共同指责客商。只要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六)一天上午,某公司董事长突然收到一封非常无礼的来信,信是由一位与公司交往很深的代理商写来的。董事长怒气冲冲地把秘书叫来,让她记录自己口述的回信:我没有想到会收到你这么不讲理的信,尽管我们之间有那么长时间的业务往来,但事到如今,我也不得不终止我们之间的一切交易,并且按照惯例,我要将这件事公之于众!
董事长口述完上述复信内容,要秘书将信打好寄走。
对于董事长的吩咐,秘书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下面是四种不同的处理办法:
A.“是,我立刻照办!”秘书回到办公室按董事长的口述将信打印好并寄走了。
B.秘书认为董事长在盛怒中做出的决定有欠妥当,如果将信寄出,对公司和董事长本人都非常不利,所以,没有执行董事长的指示,而是将信“压下来”。
C.秘书不执行董事长的指示,并提出忠告:“董事长,请您冷静一点!想一想这样的信寄出去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吧。对方写来这样的信,是不是跟我们公司某些地方做得不妥有一定关系呢?我们还是先反省一下自己,再慎重处理这件事吧。”
D.秘书退下去将信打印出来,但没有马上寄走,而是等到当天快下班的时候,见董事长怒气已消,将打印好的信递给董事长,“董事长,您交代的信已经打印好,请您过目,您觉得这样可以寄出去吗?”(材料来源:夏目通利《秘书常识趣谈》)
请问,在以上A、B、C、D四种处理方法中,哪一种最妥当?哪一种最不妥当?为什么?(可先以本章有关秘书工作的性质的原理加以分析,然后再以本书前后其他章节的有关内容加以分析)
D的处理方法最妥当。C的处理方法最不妥当。
领导在生气时做出的决定很可能是不正确的,如果像A那样立即照办, 信一旦寄出,将无法挽回可能造成的损失,假如领导冷静下来后想改变决定也没有机会了。
如果像B那样悄悄压下信件,不执行领导指示,则有越权性质,如领导将来查问此事,秘书将无法交代。董事长也可能早就想同这家代理商终止往来,这封信只是一根导火索而已。C在领导情绪恶劣时以教训的语气当面“忠告”,无异于火上浇油, 既不符合秘书的身分,也不利于领导冷静思考问题,不管董事长的决定是对是错,C的作法都没有任何好处。
D的处理方法既执行了领导的指示,也给领导留下了冷静下来后仔细思考改变决定的余地,因为如果董事长确实是在冲动的状况下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则经过半天的思考,他会自我反省,这时秘书将信递给他, 并以委婉的语气表示对领导决定的不同看法,实际上给了领导一个重新决策的机会;如果董事长冷静下来后仍然决定与对方绝交,那也必有他的道理,秘书再将信寄出也不迟。
(七)8月10日,公司的总经理出差了,期限是从8月10日至8月20日,预定20日上午回来。秘书小苏负责处理公司的各类邮件。小苏从收发室取回了邮件,其中上司亲启的信一封,一个邮包,总经理办公室收件三封,其中有一封寄自天津分公司的信总经理曾关照过让销售科科长处理。正好销售科的小李走过办公室,小苏说:“小李,把这封信交给你们科长”,小李把信带走了。
小苏把总经理亲启件放在总经理办公桌的抽屉里,又拆开总经理办公室收件,一封是邀请总经理参加定于8月20日下午的研讨会,小苏想,总经理前几天还谈到准备参加这次研
讨会,20日他正好回来,一定会参加的。于是小苏打印了接受邀请的回信,明确告知对方总经理将参加会议,并替总经理签了名。拆开第二封信,拿出信纸,里面还有两张产品样品的照片,小苏看了信的内容,附件里说明有三张照片,小苏不知道如何处理,她把照片又放回了信封中。
小苏处理邮件的做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
【分析】(1)天津分公司邮件转交销售科处理的,应制作签收单,要求小李签名,并注明时间
(2)把上司亲启信件先保存下来,并通知发信人信已收到,告诉对方何时可能得到答复
(3)20日回来就参加会议不妥当,不宜在总经理出差回来的当天安排活动
(4)在回信上应签上自己的职称(某某人的文秘人员),发出前复印一份,留待上司过目
(5)发现附件缺少,应该在信封上写上缺少的附件的名称和数量,接着应及时打电话或写信与寄信人联系
当来访客人走进某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经理办公室时,鲍秘书正在办公桌前打印一份文件,他向客人点点头,并伸手示意请客人先坐下。10分钟后,他起身端茶水给客人,用电话联系好客人要找的部门,在办公桌前起身向客人道别,并目送其走出办公室。为此事,鲍秘书受到了办公室主任的批评。
问题讨论:
为什么鲍秘书受到了办公室主任的批评?
分析:办公室主任之所以批评鲍秘书,是因为鲍秘书在此次接待工作中没能做到亲切迎客、热忱待客、礼貌送客,特别是连“出迎三步,身送七步”这一迎送宾客的最基本的礼仪也没有注意。作为鲍秘书在接待来客中应做到:
(1)起身迎客,问明来意。
(2)伸手示意客人请坐,并说明请稍候。
(3)尽快联系好客人要去的部门并具体说明如何去该部门
(4)将客人送出门口,握手道别。
第四篇: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岑参的这首诗来形容当下的知识付费再贴切不过。
“我参加了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有性格分析方面的,有文学方面的,还有一些管理方面的,都是平台通过筛选提供的,我认为比较实用,省得自己大海捞针,读书也变得比较有针对性。”市民罗先生说,“每天我抽出15分钟的碎片时间进行阅读,不耽误工作休息,我觉得很好,一共才199,非常划算。”
“没想到知识学习消费大潮说来真的就来了,这么快!”一位网名为“读书还要去模仿”的读者留言说。像罗先生这样的消费者越来越多,随着职场工作的需要,给自己充电,而这种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学习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一个学习计划几百元的学费也是普通人负担得起的。
市民黄女士是网络学习的拥趸,“我每天在网上学习英语,月消费拆不多千元。这很划算,相当于一件衣服的。”在一家英语学习的知识共享平台上,推出的线上短期阅读训练营也十分火爆。每人收费近200元,仅仅一期的付费学员就超过400人,时间管理、职场技能、英语提升、亲子教育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从2010年起,北大国发院聘任教授薛老师,借助互联网阅读讲授《经济学原理》和《法律经济学》俩门课,其学生已经超过25万遍布全国,从事不同的职业,他们每天拿着手机聆听薛老师名制的十分钟音频课程,在线回答他前一天提出的思考题,学费是一年199元的专栏订阅费,截至今年3月,薛老师在这个平台上的营业额,已达5000万元。目前,薛老师已辞去北大教职从事专栏平台授课,在他开设专栏的平台上有近30个不同领域的学者开设了付费专栏。比如天使投资人李某开设的“教你如何变得更值钱”的专栏,订阅人数超过了17万,作家万某开设的西方书单解读专栏,订阅人数超过12万。
随着互联网的深度普及,杂乱无章、良莠不齐的互联网内容为用户带来筛选的困难,优质内容越来越成为稀缺品,分答、得到、知乎live等一大批知识付费平台走红。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去年我国知识领域市场交易额约为610亿元,同比增长205%,使用人数约3亿。而同期,中国网名总数也不过7亿多一点。知识付费早已不再是小众游戏,甚至可以说,早已成为一部分人的“移动互联生活”新标配。
问题:结合实际,试分析网络只是付费兴起的动因(20分,不超过300字)。
案例二
材料1:4月8日,A市晚报记者接到市民高先生的来电,举报某马路市场早市期间经常有骗子进行抽奖骗人,这类骗局太低级了。虽然媒体经常曝光但还是有人前仆后继,屡屡上当。第二天一大早,记者随同高先生来到市场。
6点刚过,就有一名30 多岁的男子来到市场出入口,先摆上一张桌子,然后从两个塑料袋内拿出一些家用小电器,再拿出预备好的抽奖箱放置在桌面上,准备好后,男子开始吆喝:“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免费抽大奖!奖品从一到八等奖,抽到六等奖以上的,东西免费归您,抽到七、八等奖的,以成本价买下奖品。受厂家委托做推广,卖的不到市场的一半价啦。”
此时,几名打托者假冒路人去抽“我试试”,其中一个打托者上来抽奖。“嚯,大哥,是二等奖,这价值200元的按摩器归您了”。“还能再抽一次吗?”,“可以”不料又中了一个价值百元的收音机,托者拿着奖品离去了,走的不远放到附近的一辆车上。
此时一名买菜的60多岁的大娘看到了,在周围托的忽悠下抽了,可惜,大娘没中,刚好是七等奖,买了奖品,打托者又忽悠再试试,抽中了就能回本,大娘经不住忽悠,又出手还是没中,又花200元买了奖品,然后走了。或许怕骗局被拆穿,一个托又尾随大娘一段路,确定不会报警再返回。
高先生告诉记者,基本上每周骗子都会在早市上不是抽奖就是卖祖传物品,专向中老年人下手,忽悠他们上当受骗。“这些骗子在此骗人的次数数不清了”。周围商贩也清楚,但对方人多势众,没人愿意惹麻烦,报警好几次了,一直没效果,有一次警车来了,民警没下车,闪着警灯,骗子也不怕,此外,骗子还利用出售鹿茸之类的名贵药材来坑骗不明就里的中老年人。
材料2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克、×迪统统一百元一双”“阿姨,看看我们这款产品,对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叔叔,留个电话登记一下,免费送块透明皂”。连日来,记者在西部某省会城市的多个早市走访发现,在新鲜食材吸引不少市民驻足消费的同时,一些不法商家也盯上了逛早市的老年人。记者在一个早市观察发现,与蔬菜水果商贩对所有顾客都“一视同仁”不同,早市及其周边区域摆摊卖品牌运动鞋、推销保健品、号称留下个人信息就能免费配老花镜或领透明皂的商贩,对老年人更青睐。一位穿着白大褂散发传单推介保健品的中年女性,看到老年人就亲切地叫叔叔或喊阿姨,没等对方接话便拿着传单开讲,即便发现老人不感兴趣,依然微笑着询问能否留个电话回头联系。而当记者凑上前去想要份传单,看看其推介的是什么产品时,这位“白大褂”却躲躲闪闪。一张摆在早市路口的桌子上放着一个装满镜片的手提木箱,旁边是一支笔和用于登记配镜者个人信息的几页纸,这便是只要留下个人信息就能为老年人免费配老花镜的小摊。然而,记者在现场没看到相关验光配镜资质。“那种一百元一双的运动鞋,年轻人可能一看就知道是不是正品,但一些老年人通常会被销售者以‘库存清仓’‘顶账货’等说辞蒙蔽。”一家知名运动品牌商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市上那些一百元一双的“名牌”运动鞋除了极有可能不是正品外,其设计是否合理、用料是否环保也都很难说,如果运动不成反伤身就很不划算。留下姓名、电话等信息就送礼物,难道真是老年人赚了?记者曾采访过一位被一投资理财公司骗走20余万元的刘姓老人,他就是从一袋洗衣粉开始逐渐被“套路”的――“逛早市的时候,一个小姑娘说‘叔,登记个信息就能免费领洗衣粉’,我想这是好事,就留了姓名和电话。”这位老人说,没过几天,小姑娘给他打电话说公司有一个理财项目利息很高,去公司了解的话给送一斤鸡蛋,听完不买产品也没关系。从留下个人信息开始,听了几次课,上述刘姓老人便把20余万养老钱投入了那家投资公司,最后老板跑路,他欲哭无泪。
这位老人说,被骗之后他逐渐关注到,现在一些假冒伪劣保健品的销售人员对老年人个人信息也很感兴趣。这些销售人员的套路和个别投资公司几乎如出一辙,他们在早市获取老年人个人信息后,往往通过“专家健康讲座”“上门义诊”“免费抽奖”“免费旅游”等手段,夸大产品效果,用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类似的情况不只发生在西部地区。查阅媒体报道不难发现,“早市上免费送净水机是套路”“早市免费礼品套路专骗老人”等新闻在多地都曾出现,这也说明此类现象并非个例,更凸显早市上伸向老年人的黑手亟待斩断,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亟须得到保护。
问题;从市场监督的角度谈谈如何斩断早市上伸向老年的“黑手”。(30分。不超过400字)
二、作文题(50分)
地处祖国西部荒漠间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航天的圣地。50多年来,中国核导弹从这里腾飞,东方红卫星从这里升空,神舟飞船从这里起航。这里的东风烈士陵园里躺着无数的英灵,他们为祖国和人民建立了赫赫功勋,但其中绝大多数英烈都是默默无闻。
结合上述材料,联合实际,以“无名”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充实,论述有力,字数1000字左右
解析
第一题:
1、用户有工作、学习需要,但没有充足时间专门学习,网络学习模式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不耽误工作休息,受到认可。
2、书香社会、全民阅读,社会风气的扭转也带动社会大众热爱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3、互联网深度普及,内容杂乱,用户筛选不便,网络付费平台筛选出优质内容,丰富实用,为用户提供方便。
4、网络付费学习成本不高,性价比较高,不受人数限制,可以听到专业、优质的名师课程。
5、专家学者可以利用互联网通过知识付费平台将专业知识进行分享、传播,同时将知识转化为经济价值,实现双赢。
第二题:
1、加强对早市的巡查和不定期抽查,严格规范早市经营行为,将管辖区域的早市进行划分,责任到人,实施重点整治。
2、号召群众监督,设置举报热线、市长邮箱、微信平台,鼓励群众对于早市中的老年人诈骗现象进行举报,实施有奖举报政策,真正实现全民监督。
3、树立民本意识,认真履行监督职能,高度重视群众举报,对相关线索积极进行实地调查处理。
4、加大惩处力度,对早市上诈骗老年人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追求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行政甚至刑事处罚。
5、加强宣传教育。一方面,通过电视、社区宣传栏等方式向老年人宣传常见的诈骗方式、科学的养生保健知识以及理财知识等,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骗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现场宣讲,引导早市商贩诚信守法经营,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第三题:
开头:遥远西部的酒泉是中国梦腾飞的地方,我国的导弹、卫星、飞船都是从这里升空。每当有重要的航空事件时,全国人民的目光都会集中到这里,可以说这里寄托着人民的希望。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支撑人民梦想的不仅仅是那些飞船或者是技术,更是常年驻扎在那里的无名英雄。可以说,正是这些人的“无名”才造就了中国航天的“有名”,才让中国人民的梦想真正地“飞翔”起来。
过渡:有人也许会说,无名有什么好?总是闷不做声,即使作出成绩也无人知晓,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实际上,无名并不是闷不做声这么简单,它是人们能够抛开名利、默默奉献、脚踏实地地投入到事业当中的一种智慧、一种精神。而它的意义也绝不是仅仅为了做出一点小小的成绩。
分论点1:“无名”精神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必由之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实现理想需要静下心来学习、成长,那些成功者看起来表面光鲜,实际上在成功之前都是默默无闻的。举例:任正非、董明珠„„ 还可以对比当下很多人为了一夜成名,做出出格的事搏人眼球,看似众人瞩目,实际毫无内涵,被历史遗忘。
分论点2:“无名”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人们社会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面貌是因为各行各业的精英和伟人。实际上,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还是那些无名的人们,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如果没有许多无名英雄的付出,很多事业都难以完成,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将军的战功是千千万万人的生命换来的,没有千万的士兵,再厉害的将军也无法战胜强敌。举例:抗日战争,就是千万抗日英雄的功劳。
分论点3:“无名”却“有功”需要持之以恒的坚守。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而无名意味着要守功而不语,这是与人的本性的斗争,何其艰难,因此需要坚守。而当下,追求名利又是一种社会氛围,有多少名多少利成了评判一个人成功的标准,在这种外界环境下,要做到无名更需要坚守才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第五篇: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一.关于合同成立
1.日本甲公司6月5日上午通过航空邮件向中国乙公司发盘:“可供松下彩电1000台,单价300美元,FOB长崎港,一个月内答复有效。”6月6日上午日方又向乙公司发电传:“取消6月5日发盘内容。”问中国公司6月7日收到航空邮件后做出同意通知,合同是否成立?
答:不成立,因为对方已经撤回要约。
2.新加坡甲公司于1月1日向德国乙公司电传:“急购米其林轮胎2000个,单价35美元,总计70000美元,CIF新加坡。合同成立后立即装船,10日内答复有效”。德国公司收到该要约后,当天就向轮胎公司订购了2000个米其林轮胎,1月3日甲公司电告德国乙公司:“已联系到货源,1月1日电传失效。”乙公司1月4日电复:“货已经备妥,贵公司撤销要约无效,合同应当履行。”并于1月15日将全部货物运到汉堡码头装船发往新加坡。问:双方合同是否成立?新加坡公司是否应付款?
答:合同成立,新加坡公司应付款。要约中规定了承诺期限,为不可撤销要约,且德国公司已经本着对要约的信赖备货,故新加坡公司的撤销行为无效。
3:大连某水产品公司于5月21日向一日本公司以商业信函方式发出一份要约,欲出售一批货物。该要约明确表示:请日本公司在5月26日前作出答复,大连公司在此之前不会撤销该要签约,预计此信函应在5月24日到达日本公司。然而,5月23日大连公司改变主意,在当天以电传的方式通知日本公司取消5月21日发出的要约。
问:(1)5月23日这天,大连公司能否取消自己在5月21日发出的要约?(2)要约的撤回与撤销有何区别。
答:可以,属于要约的撤回,即使是不可撤销要约,也可撤回。《公约》15条。
二.关于贸易术语风险转移
1.天津某公司于1999年7月12日由天津发运电脑5000台到广州,预计7月27日货物可以抵达广州。货物启运后,同日天津公司在因特网上发布电子公告一份,将这批电脑的技术指标、价格、预计到港时间等情况一一公示,7月14日广州某公司在网上获得这一信息后,立即发电子邮件通知天津公司,要求购买该批电脑。7月19日,双方在网上就电脑价格等问题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为了稳妥起见双方用传真互致加盖公司公章的确认书。7月29日,货物抵达广州后,广州公司提货时,发现因轮船底舱进水,部分电脑包装有海水浸渍痕迹,影响正常销售。广州公司提出,电脑在运抵广州之前已经进水,据此要求天津公司赔偿因部分电脑不能正常销售造成的损失。经调查,发现7月20日轮船经过青岛海域时,曾遭受台风侵袭,此事可能是轮船货舱进水的原因。
1双方买卖合同是否成立?如成立,于何时成立? 2 对于这批电脑的损失,何方应承担风险损失?
[分析]本案争议涉及运输途中的标的物风险转移时间的确定。在运输途中的货物买卖,通常称为路货买卖。这种情况通常是在海上货物运输过程中,出卖人已经把货物装上了开往目的地的运输物,然后再寻找适当的买主,以出卖尚在运输途中的货物。
路货买卖较一般买卖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路货买卖合同订立时,货物已经脱离了出卖人的实际控制,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的毁损、灭失与出卖人并没有直接关系;
(2)出卖人把货物交付运输时,通常会对货物进行投保,出卖人与买受人签订买卖合同后,有关在途货物的单据以及货物的保险单都会转移给买受人,所以,即使货物发生了毁损、灭失,买受人也可以获得保险收益。
正由于路货买卖的上述特点,有关路货买卖标的物的风险负担,在各国立法例上往往采取“在买卖合同订立时风险转移给买方”的原则,也即买卖成立之后,标的物尚未实际交付给买方,风险已转由买方承担。
2.合同约定:卖方供应一等水泥1000袋,FOB上海,风险转移在上海港货过船舷。卖方实际交付的是1000袋三等水泥,货物在海运途中遭受风暴,货物遭海水浸泡,大部分水泥失效,买方拒绝接受货物,问:海上风险(水泥被泡)由谁承担?
答:卖方。如果买方不解除合同,因水泥被泡的损失仍由买方承担,但可以追究卖方交货质量不合格的违约责任。
3.上述案情改为,卖方实际交付的水泥绝大部分为一等水泥,只有50袋水泥有轻微质量瑕疵,海运途中部分一等、部分二等水泥被泡,则此种被泡损失由谁承担?
答:轻微违约行为,买方无权解除合同,因此风险由买方承担。但买方可以追究卖方轻微违约(少量水泥不合格)给买方造成的损失的赔偿责任。
4.关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由卖方转移到买方后发现的货物不符合合同情形,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卖方不承担责任?
A.货物不符合同情形在风险转移时已经存在 B.货物不符合同是因货物的包装不当所致 C.货物不符合同是承运人的过失导致的
D.货物不符合同是因为卖方违反了货物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特定质量的保证 答:C。货物交运前固有缺陷,或者是货物质量有瑕疵,都属于卖方违反品质担保义务,不属于风险范畴。C项对买卖双方来说构成风险,这种风险不一定由卖方承担,也可能由买方承担。
5.9月1日,大连某公司将一批玉米在大连装货,发往菲律宾马尼拉港,预计9月22日到达。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该大连公司开始寻找买主,并于9月14日与菲律宾B公司签订了出售该批玉米的合同,B公司知道货物正在运输途中。如果事后得知,该批玉米于9月20日在海上焚毁,根据《公约》的规定,B公司是否应继续付款?
答:B公司有义务继续付款。对于运输途中销售的货物,原则上自订立合同时起,风险转移到买方承担。
6.甲国公司(卖方)与乙国公司订立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FOB价格条件,采用海上运输方式。甲乙两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简称《公约》)缔约国,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货物的风险应自货物交第一承运人时转移
B.因当事人已选择了贸易术语,《公约》整体不再适用该合同 C.甲国公司应在装运港于约定日期或期限内将货物交至船上 D.甲国公司在订立运输合同并装船后应及时通知乙国公司办理保险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和FOB术语。选项A错误。在FOB的情况下,风险在装运港船舷转移。选项B错误。选择贸易术语,并不排除对《公约》的适用,只是在发生冲突时当事人选择的贸易术语优先适用。选项C正确。在FOB的情况下,在装运港船上交货。选项D错误。在FOB的情况下,价格构成中没有保险一项,因此,卖方对买方“无义务”,同样买方对卖方也无保险的义务。装船以后风险就转移了,买方此时才去投保,可能会导致自己的利益受损。
7.甲公司与乙公司依CIF安特卫普价格订立了出口一批布料的合同。货物运输途中,乙公司将货物转卖给丙公司。关于这批布料两次交易的风险转移时间,依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交第一承运人时转移 B.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时转移 C.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原则上在双方订立合同时转移 D.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原则上在丙公司收到货物时转移 答案:BC 解析:甲乙之间使用了贸易术语CIF,甲乙之间风险转移的时间为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而乙丙之间由于没有约定贸易术语,并属于在途货物的交易,所以按照《公约》的规定应为合同订立时。
8.某公司按EXW条件出口一批电缆,但在交货时,买方以电缆的包装不适宜出口运输为由,拒绝提货和付款,问:买方的行为是否合理?
答:1.买方的行为是不合理的,我方应拒绝。2.本案例涉及EXW条件下交货的问题,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在EXW术语中,除非合同中有相反规定,卖方一般无义务提供出口包装,如果签约时已明确该货物是供出口的,并对包装的要求作出了规定,卖方则应按规定提供符合出口需要的包装。
3、结合本案例,卖方在交货时以电缆的包装不适宜出口运输为由拒绝提货和付款,并没有说不符合合同规定,由此说明,在合同中并无有关货物包装的规定,根据惯例,故买方以此借口拒付货款和提货理由是不充分的。
9.我某公司按FCA条件进口一批化工原料,合同中规定由买方委托卖方代为办理运输事项。结果在装运期满时,国外卖方来函通知,无法租到船,不能按期交货。因此我公司向国内生产厂家支付了10万元违约金,问:对我公司的这10万元损失,可否向国外的卖方索赔?
答:1.我方的10万元延期交货违约金,不能向国外公司索赔,应由自己承担。2.这个案例涉及FCA术语问题,买方负责订立运输契约,指定承运人到装运地点接货,买方可以委托卖方代办运输事项,但此项活动的风险和费用均由买方承担。3.结合本案例,FCA术语应由我公司负责租船订舱,但我公司在自己承担风险的责任下由卖方代办运输,所以卖方租不到船、订不到舱的风险应由我公司承担,由此而导致的对国内企业的违约金的损失也应由我公司承担
10.我某公司按照FAS条件进口一批木材,在装运完成后,国外卖方来电要求我方支付货款,并要求支付装船时的驳船费,对卖方的要求我方应如何处理?
答:1.我方对于卖方支付装船时的驳船费的要求可以拒绝。2.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FAS术语成交时,买卖双方承担的风险和费用均以装运港船边为界,即买方所指派的船的船边,在买方所派船只不能靠岸的情况下,卖方应负责用驳船批货物运至船边,驳船费用是在风险费用转移以前发生的,理应由卖方承担。3.故此,在本案例中,国外卖方要求我方承担驳船费用是不合理的,我方有权拒绝。
11.某国甲公司向中国乙公司出售一批设备,约定贸易术语为“FOB(Incoterms 2010)”,后设备运至中国。依《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公司负责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并支付运费 B.甲、乙公司的风险承担以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界
C.如该批设备因未按照同类货物通用方式包装造成损失,应由甲公司承担责任
D.如该批设备侵犯了第三方在中国的专利权,甲公司对乙公司不承担责任 答案:C 12.某公司进口一批货物以《Incoterms2000 》FOB成交,结果在目地港卸货时,发现货物有两件外包装破裂,里面的货物有被水浸过的痕迹。经查证,外包装是货物在装船时因吊钩不牢吊在船甲板上摔破的,因包装破裂导致里面的货物被水浸泡。请问,这种情况下,进口方能否以卖方没有完成交易义务为由向卖方索赔?
答:不可以。根据《Incoterms2000 》,FOB贸易方式下,责任风险的划分是装运港的船弦(承载船舶在海面上投影形状的最大边缘界限)。外包装是货物在装船时因吊钩不牢吊在船甲板上摔破的,也就是说,过了船弦界,就不是卖方的责任啦。
13.有一份出售一级大米300吨的合同,按《Incoterms2000 》FOB条件成交,装船时经检验,符合合同规定的品质条件,卖方在装船后发出装船通知,但航行途中,由于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品质受到影响,当货物到达目的港时,只能按三级大米的价格出售,因而买方要求卖方赔偿损失。
试问:在上述情况下卖方对该项损失应否负责?
答: 1.在上述情况下卖方对该项损失不需负责。2.这个案例涉及《Incoterms2000 》FOB术语问题。根据FOB术语买卖双方的风险界点在装运港的船舷,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以前的风险卖方承担,越过船舷以后的风险买方承担,在本案例中,卖方已完全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将货在装运港装船时及时发出了装船通知。3.结合本案例。这一批一级大米在在装运港已经公证人检验品质合格,说明卖方交货时,货物的品质是良好的。大米之所以发生变化,完全是由于运输途中被海水浸泡的结果,而这个风险已经越过装运港的船舷,应该由买方自己承担,卖方对该项损失不需负责。
14.一份FOB(上海)出口瓷器的合同,在装运港货物吊装入舱的过程中发生跌落造成损失。定损后发现,一部分是货物跌落海中的损失,还有一部分是货物跌落船舶甲板上造成的损失。根据《INCOTERMS2000》和《INCOTERMS2010》,这些损失应该由谁来承担?
答:按照《INCOTERMS2000》的规定,风险转移以“货越船舷”为界。案例中的第一种损失意味着货物没有越过船舷,当然更没有装上船,所以这种损失卖方承担;案例中的第二种损失意味着货物已经越过船舷,而且已经在甲板上,所以认定为货物越过船舷装上了船,这种损失应该由买方承担。《INCOTERMS 2010》则规定:“在装运地点卖方交付货物至买方指定的船舶上,若有可能,在规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至买方指示的船舶上或者取得如此交付货物)。但无论哪种情况,卖方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或规定期限内并按港口惯常方式交付货物。”因此,按照《INCOTERMS 2010》的规定,案例中的这两类损失都属于货物没有装上船舶,卖方交货义务没有完成而发生的货物损失,风险没有转移给买方,因此应该都由卖方承担。
15.中国某出口公司A与韩国某公司B签订一份大豆的购销合同.合同具体规定了水份,杂质等条件,以中国商品检验局证明为最后依据;单价为每吨XX美元,FOB天津港,麻袋装,每袋净重Xx公斤,买方须于2007年8月派船只接运货物.B公司未按期派船前来装运,一直延误了数月才派船来华接货.大豆装船交货,运抵目的地后,B公司发现大豆生虫,于是委托当地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签发了虫害证明.A公司接到对方索赔请求,一方面拒绝赔偿,另一方面要求对方支付延误时期 A方支付的仓储保管费及其他费用.另外,保存在中国商品检验局的检验货样,至争议发生后仍然完好,未发生虫害.问题:(1)这批货物的风险自何时起由卖方转移给买方
(2)A公司要求B公司支付延误时期的大豆仓储保管费及其他费用能否成立,为什么
(3)B公司的索赔请求能否成立,为什么
答:(l)本案中以FOB价格条件成交,风险从货物自装运港越过船舷时起由卖方转移给买方。(2)能够成立.因为按FOB条件,由买方指定船只并订立运输合同,如果买方指定的船只不能在规定日期到达,则由买方负担一切由此而产生的额外费用。(3)不能成立.因为按FOB条件,买方承担货物自装运港越过船舷以后的一切风险.卖方只能保证大豆在交货时的品质规格,对运输途中所引起的大豆品质变化不属卖方责任;并且合同规定,以中国商检局的检验证明为最后依据,而保存在中国商检局购验货样至争议发生后仍然完好,未发生虫害,因此可以肯定卖方交货时的品质是完好的.该案责任不在卖方,B公司的索赔要求不能成立。
16.中国甲公司向加拿大乙公司出口一批农产品,CFR价格条件。货装船后,乙公司因始终未收到甲公司的通知,未办理保险。部分货物在途中因海上风暴毁损。根据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公司在装船后未给乙公司以充分的通知,造成乙公司漏保,因此损失应由甲公司承担
B.该批农产品的风险在装港船舷转移给乙公司 C.乙公司有办理保险的义务,因此损失应由乙公司承担 D.海上风暴属不可抗力,乙公司只能自行承担损失
答:A。使用CFR术语时涉及一个及时通知的义务,即卖方交货给承运人时应当向买方发出一个充分的通知,以便买方及时投保。本案中方甲公司在装船后未给乙公司以充分的通知,造成乙公司漏保,因此货物损失应当由甲公司承担。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17.我某公司以CFR术语出口一批瓷器,我方按期在装运港装船后,即将有关交易所寄交买方,要求买方支付货款。过后,业务人员才发现忘记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此时,买方已来函向我方提出索赔,因为货物在运输途中因海上风险而损毁。问:我方能否以货物运输风险是由买方承担为由拒绝买方的索赔?
答:1.我方不能以风险界点在装运港船舷为由而拒绝买方的索赔要求。2.这个案例涉及CFR术语,根据CFR术语,买卖双方的风险界点在装运港船舷。有鉴于此,卖方为了保证自己在遭到风险时能够将损失减低,可以通过向保险公司办理货运保险手续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但是买方能否及时办理保险取决于卖方在装运港装船后是否即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根据CFR术语,卖方在货物装船后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是其重要义务,如果卖方未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导致买方未能及时办理保险手续,由此引起的损失由卖方负担。
18.美国出口商与韩国进口商签订了一份CFR合同(Incoterms2000),合同规定由卖方出售2000公吨小麦给买方。小麦在装运港装船时是混装的,共装运了5000公吨,准备在目的地由船公司负责分拨2000公吨给买方。但载货船只在途中遇高温天气发生变质,共损失2500公吨。卖方声称其出售给买方的2000公吨小麦在运输途中全部损失,并认为根据CFR合同,风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已经转移给买方,故卖方对损失不负责任。买方则要求卖方履行合同。双方发生争议,后将争议提交仲裁解决。
问题 :货物特定化和风险转移的关系。
答:货物在特定化之前,风险不发生转移。货物的特定化,是指通过订立合同,在货物上加标记,或以提交单据,或向买方发通知或其他方式清楚的表明货物已归于有关合同项下的行为。本案中买方订购的2000吨小麦是与另外3000吨混装的,没有证据证明卖方对分属不同买家的货物进行特定化。这导致卖方后来声称的买方的2000吨小麦全损的理由缺乏支持。根据货物在特定化之前风险不发生转移的法律规定,2000吨小麦的风险没有发生转移,卖方应该为此损失承担全部责任。
19.有一份CIF合同(Incoterms2000),日本公司出售450公吨洋葱给澳大利亚公司,洋葱在日本港口装船时,经公证行验明:完全符合商销品质,并出具了合格证明。但该批货物运抵澳大利亚时,洋葱已全部腐烂变质,不适合人类食用,买方因此拒绝收货,并要求卖方退回已付清的货款。
问:在上述情况下,买方有无拒收货物和要求卖方退回货款的权利?
答:1.在上述情况下,买方无拒收货物和要求卖方退回货款。2.此案例涉及(Incoterms2000)CIF术语,以该术语条件成交时,买卖双方的风险界点在装运港船舷;CIF合同典型象征性交货,即卖方凭单交货,买方凭单付款,只要卖方所提交的单据是齐全的、正确的,即使货物在运输途中灭失,买方仍需付款,不得拒付。3.结合本案例,这一批洋葱在装运港装船时,经公证行验证符合商销品质,很显然洋葱的腐烂变质完全发生在货物装船的运输途中,而这个风险已经越过装运港船舷,理应由买方承担,此为其一;其二,CIF合同为象征性交货,现日本方提供的单据齐全、正确,买方仍需付款,故买方无权利拒收货物和要求卖方退回货款。
20.有一份CIF(汉堡)合同,货物已在规定的期限和装运港(上海)装船,但受载船只在离港4小时后因触礁沉没。第二天,当卖方凭提单、保险单、发票等单证要求买方付款时,买方以货物已经全部损失为由,拒绝接受单证和付款。试问:在上述情况下,卖方是否有权利凭规定的单证要求买方付款?
答: 1.卖方有权利凭规定的单证要求买方付款。2.此案例涉及CIF术语,CIF术语条件成交时,买卖双方的风险界点在于装运港船舷,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以前的风险由卖方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后的风险由买方承担。另外CIF合同典型象征性交货,即卖方凭单交货,买方凭单付款,只要卖方所提交的单据是齐全的、正确的,即使货物在运输途中灭失,买方仍需付款,不得拒付。3.结合本案例,卖方已完全履了自己的合同义务,货物灭失是在离港4小时的事情,风险早已转移给买方,再加上CIF术语象征性交货的特点,所以尽管这批货物在运输途中已完全灭失,买方仍需用付款。所卖方有权利凭规定的单证要求买方付款。
21.我方与外商签订出口合同,价格CIF伦敦300欧元,我方租船办保险并保证于11月5日前运抵目的港.货物在途中遭受自然灾害,损失近1/3,对方因我方未完全履行合同索赔,问:我方应如何处理?
答:CIF术语的风险划分点何在?——装运港船舷。CIF术语的确是卖方负责租船,办理保险。但是,在CIF合同里加上“保证于11月5日前运抵目的港”就是多此一举了,就是对出口方不利了,也就是等于风险承担期限延长到抵达目的地了。我方可根据合同的CIF特征,声明出口方并没有“保证轮船何时能够抵达”的义务,但是仲裁官司能否打赢还很难说,因为合同里额外加上的“保证于11月5日前运抵目的港”条款不一定是无效的。当初签合同时不加这条就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