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特色活动总结
体育特色活动总结
足球和活力板作为我们新校区从11年下半年开始就着力打造的体育特色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创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氛围,获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足球方面,通过足球进课堂和将足球活动纳入大课间自主活动等方式,很多同学对足球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技术,为期两周的足球文化节活动更是将我校的足球氛围推向了高潮,各班的足球海报设计评比、足球知识大讲堂、各年级的足球比赛等活动都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为了促进同学们积极了解足球知识,我们除了在学校的各个位置张贴足球海报和足球常识展板外还举办了各年级的足球知识抢答赛,抢答赛现场同学们的表现令人惊喜。
在活力板方面,经过一年多的普及,现在全校七百多名学生中拥有活力板数量由原来的几十只发展到四百多只,有近五百名同学掌握了该项运动,其中今年刚入学的一年级近180名新生中,又有近100人初步掌握了活力板的技巧。同学们有了一定的基础,12月份我们举行了首届活力板大赛,激烈的比赛进一步调动了各班同学和老师对开展好该项活动的重视。
虽然我们在足球和活力板特色创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不会自满,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足球和活力板的普及力度,提高练习难度,努力开创我们新区体育特色创建的新局面。
第二篇:体育特色活动汇报材料
xxx小学体育特色活动汇报材料
我校自2014年开始体育特色活动以来,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向全体师生进行了广泛宣传动员,将体育兴趣活动与“魅力大课间”建设相结合,创建体育特色,丰富校园文化。现将我校开展“一校一品,体艺特色”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师生共同创建体育特色活动。
1、建立健全体育特色活动组织机构:成立以各校校长任组长;具体负责教师任副组长;成员由体育教师组成的体育特色工作领导小组,大力推进此项工作。
2、坚持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相结合:为了推动体育特色活动的实施,我们把体育特色活动列入校本培训计划,通过培训,把体育特色活动的基础知识、创新的理念深入到学生、老师们的日常健身生活中,这样才能创造出魅力、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3、坚持体育特色活动工作与学校师资队伍相结合:为了保证工程落到实处,不留于形式,真正发挥其跳绳体育特色带动作用。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体育特色两方面提升学校品位,发动全校教师参与体育特色活动建设,从而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适应现代化的教师队伍。
4、坚持体育特色活动建设兼顾全体与普及与个别提高的关系。
我们学校的体育教育,在原有的校园文化氛围下,自创校本教材,在全体学生中进行普及教育,学校定期举办学生、教师相关项目及趣味运动会比赛,并组织有体育特色的学生进行训练,提高运动水平,并组织参加学校班内比赛,年级比赛。
5、坚持体育特色活动工作与学校文化内涵建设和学生技能培养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我们在每周大课间活动课上,广泛激发学生的兴趣,分别开展体育项目活动和健身舞活动,在活动中,师生积极投入,热情洋溢,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提早到操场进行练习,让我们老师刮目相看,这项活动持续健康开展,让体育特色活动成果不断得到提高巩固,陶冶师生情操,让师生感受到人人都有魅力,人人都在快乐中学习、工作、生活。这种精神拓宽着教育内涵,激励着学校形成富有文化底蕴的校园特色。
6、加强制度化管理,建立一系列的体育特色活动运动管理制度,保证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的正常开展。要求各校每年都认真制订相应的工作计划,每学期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并及时记录好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每学期、每做好总结回顾和反思。
二、提高质量,打造精品,进一步完善体育特色活动工作。
1、提高体育教学水平。通过平时体育课教学和课外活动,挖掘体育特长生,“定时间、定场地、定指导老师”,组织专项训练,培养学生骨干,带动其他同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狠抓普及和基础项目活动。高年级(四、五、六年级)各班成立 6 — 10 人的相关活动运动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参加活动。班主任老师做好分组、辅导和组织活动等工作。利用体育课、大课间活动等时间进行相关体育项目的基础教学活动。将大课间活动课的内容重新进行编排,让学生开展以“一校一品”相关体育项目运动为主的体育活动,为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学校坚持开展体育课外活动。
2014年11月4日
第三篇:体育特色校总结08-09
2008-2009创建体育特色校工作总结
本学年,学校各项工作开展顺利,体育工作也得到了有效的开展进行。我校根据《新课标》“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做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同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体育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渐渐形成特色。下面就我校在进行体育特色校创建中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第一把手亲自抓。
成立学校体育领导机构,校长亲自任组长,多年以来,学校领导坚持每天抓好课间操,体育课和业余体育训练,经常到场听课,营造全校师生重视体育良好风气。制定详尽的职责条例,明确分管体育校长职责、体育教师职责、学校制定发展规划、体育课程管理细则,使得分工明确、落实到人。
学校非常关注体育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师资培训活动。校长和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深入到体育课堂和训练场地,指导和督促体育工作的同时,听取师生对体育工作意见、建议,掌握第一手材料,保证体育教学、训练工作顺利实施。
二、优化学校活动场地,加快体育硬件建设。
为保证体育教学、训练、活动的正常开展,易地建校以来,学校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添置了大量的体育器材,确保了各项体育运动在我校广泛、持久的开展。
三、立足普及,着眼提高
我校体育工作,认真做到普及提高相承,合格与特长+兼顾。在开展群体活动的基础上,努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切实抓好每天早晨与下午的课余训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四、推进特色形成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校把体育工作作为抓学校特色的一项重要内容,力求做到经常化、规范化。我们严格按照《课程设置方案》的要求开齐开足每个体育活动课程,三操一活动正常化,确保学生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在1小时以上。近年来,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有序开展普及体育活动:
1、常抓不懈,推动“三操一活动”有序开展
学校“三操一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三操”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三操”更能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一直以来,体育组严格规范广播操进出场的纪律及做操质量,做到出操静、齐、快,动作规范、美观。继续实施“领操周周换”制度,不断改进广播操动作质量,树立各班领操员榜样模范作用。
2、积极开展校内小型竞赛,推动竞赛由“竞技型”向“群体型”转变
课内外紧密结合,以活动促教改是我校体育工作的一个出发点。以小型竞赛为契机,充分调动师生们的积极性、责任心,尽量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参与到比赛中去,普及、加强学生的健身观念,初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以上学期为例,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校内竞赛活动:08年9月份,学校组织了班级跳绳、队列体操比赛;今年四月份,组织了6年级学生开展4X200接力赛。通过比赛,增强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掀起了又一个体育锻炼的小高潮。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凭借悠久历史沉淀、完善的体育设施、优秀的教师队伍、先进的办学理论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体育优秀人才,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体育特色之路。
2008-2009创建体育特色校工作总结
杨村街第一小学
2009.7
第四篇:翟店小学特色体育工作活动总结
翟店小学
特色体育工作活动总结
为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身体健康水平,以此促进学校校风、学风更加健康地发展,我校在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中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用制度保证特色体育活动顺利实施。
为了保证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方案的顺利实施,我校成立了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体育老师为副组长,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组成的阳光体育活动领导小组,并且细化了各自的职责和具体要求。学校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机制以及相应的活动方案,并逐步逐项落实。
二、打造健康文化,传播健康理念,用理念引领阳关体育活动开展。
为使每一位师生都能自觉地参加到阳关体育活动中来,充分享受运动带给生命的快乐。学校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网等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大力宣传阳关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第一”的思想,让“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唤起全校师生对健康的关注。特别注意开展丰富的教师体育娱乐活动,用教室带动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以此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中。
三、强化规范管理,丰富活动内容,用内容彰显阳光体育活动的魅力。
1.我校严格落实常规的要求,认真执行课程计划,真正做到了开齐、开足、开好每节体育课,确保全体师生每天体育活动不少于一小时。杜绝了挤占体育课时的现象。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按计划参加体育活动。
2.精心设计安排大课间活动,突出特色。
目前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充分调动、正和现有资源,利用大课间开展以空竹项目进行锻炼,保证了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锻炼。活动过程中,班主任积极配合做好学生的运动辅导及安全监护,确保每天的锻炼安全、有序、高效。
四、遵循科学规律,明确活动主题,用主题催动阳光体育活动的全面发展。
为使我校阳光体育活动科学有序的进行,我们按照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推行阳光体育主题月活动,如冬季阳光长跑、冬季三项运动和拔河比赛等活动。通过活动,提高了锻炼质量,同时也拍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总之,通过特色体育活动,我校广大师生深深地体会到了“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的内涵,进一步树立了全民体育、天天锻炼、终身锻炼的意识。特色体育活动不仅有力地促进我校体育工作,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磨练了学生的意志,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
2017.11
第五篇:学校体育特色活动方案专题
中方园双语学校体育特色活动——毽球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以及运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特色,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丰富学校校园的文化生活,提高学校办学的品位,强化办学特色,从而确立了以毽球运动为我校的体育特色项目。在此,特制订我校毽球体育项目实施方案。
二、活动期限
第一阶段: 2011-2012 学年,我校进行开展阶段,探索模式。全校体育教师统一思想,制定措施,初步形成毽球体育项目运动的框架,在全校树立不同经验的典范,并加以推广。
第二阶段: 2012-2013 学年,在第一阶段试点的基础上,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形成具有学校毽球特色的活动管理模式,确定学校的毽球特色项目并建立学生课外文体组织体系。
第三阶段: 2013 学年以后,将前阶段的模式继续完善,保证学生毽球项目的活动组织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并扩大规模,提高工作水平,使在校学生经常参加毽球运动总数达到 100%。
三、工作目标
1、认真进行以毽球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发展学生各方面素质。做到人人会踢毽球、三至六年级各班都拥有毽球队,每年举行毽球比赛。
2、狠抓学校毽球队的建设,保证每年参加区级毽球比赛并取得较好名次。
3、积极开展毽球特色教育的教学活动,办出学校自己的特色,走出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毽球教育新思路。以此提升我校办学的品位,成为知名的毽球特色学校。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对毽球运动开展的管理。
1、成立毽球体育特色项目的管理制度,分工合作,促进学校毽球体育特色项目的稳定地发展。、加强毽球运动的管理制度,保证学校毽球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每学年和每学期都认真制定具体实施计划,以及每课时的教学计划和训练计划,并作好记 录,每学期、每学年作好总结。、营造浓厚的毽球运动氛围。积极向广大家长的宣传学校开展毽球特色体育运动项目和学生参加毽球运动的重要意义,以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加大体育设施硬件的投入,为更好开展毽球运动奠定基础。我校急需增添体育器材,如毽球、球网、球柱、记分牌等,保证课堂教学和训练的需要,以及保证毽球运动的正常开展。、学校解决学校毽球队队员训练时间、服装以及相关问题,保证训练正常进行。
(二)做好毽球运动的基础教育和普及工作。
我们将学生分为两个学习阶段,二、三、四年级和五、六年级。根据各学习阶段学生不同年龄和运动能力不同的特点,分别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以确保学生都能得到合理的体能锻炼和技能锻炼。
1、二、三、四年级学生主要是初步学会踢毽球的基本动作如:盘踢、拐踢、磕踢、绷踢等四种基本踢法。
2、五、六年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技术动作,进行拐踢、双拐对踢、盘拐互换踢、磕踢、盘磕拐互换踢、定时踢、围踢的内容训练。
3、各班组织成立毽球小组,5 — 6人为小组,每人一个毽球,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各班班主任做好分组、和活动组织等工作。
4、利用体育课、体育活动课、课间活动等时间进行毽球基础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开展以毽球为主的体育活动。从二至六年级每周的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中各抽出一节课作为毽球必学项目的教学和训练。每天上午大课间活动的后半段时间也列为毽球基本功练习时间。考虑到人数和场地的因素,为了能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活动场地,我们采用每次做完课间操后,各年级分单双号班级轮流练习,以保证练习的效果。
5、每学期体育老师对各班进行一次毽球考核,作为毽球运动开展阶段的成果的依据。逐步达到全校师生人人参与,人人喜爱并逐步具备一定的集体展演水平,从而形成学校的体育特色。
(三)举行班级之间的毽球比赛。
为了增添毽球活动更浓厚的氛围,学校每年举行一次毽球比赛,1--3年级颠球、踢远、踢准比赛,4 — 6年级进行三人制毽球比赛,比赛的成绩纳入各个班的文明班评比的量化分。
(四)努力提高学校毽球队的素质和竞技水平。
1、选好优秀的苗子建立学校毽球队,每天坚持科学训练。教练组制定训练计划、做好训练记录,提高训练的质量;并且整理好运动员的个人档案。
2、搞好学校毽球队的梯队建设。
学校毽球一队(六年级)黄冲负责
学校毽球二队(五年级)权江波负责
学校毽球三队(三、四年级)邢旭辉负责
毽球管理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彭校长
全面领导和管理毽球运动的发展工作。
副组长: 杜校长
直接领导和管理毽球运动的发展工作。
组员:黄冲
具体执行毽球特色教学教研活动以及毽球赛事的训练、组织工作。组员:郑琰
具体执行毽球特色教学、训练工作。
组员:权江波
具体执行毽球特色教学、训练工作。
组员:邢旭辉
具体执行毽球特色教学、训练工作。
体育组
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