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省高校就业率首次公布 师范生大受欢迎
贵州省高校就业率首次公布 师范生大受欢迎
记者 黄勇
贵州省日前首次公布了省属13所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全省各高校本专科就业率为80.5%,与往年持平。各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均超过50%。
这项由贵州省大中专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数据表明,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为贵州师范大学,就业率达到96.1%,最低的贵州电大(普通专科班)就业率为58%。
贵州省属13所高校2003年共有本专科毕业生1.7万人,截至2003年12月31日,已就业13736人,未就业人数约为3300人。本科生就业率为85%,专科生就业率72.1%。另据了解,贵州省2003年毕业的400名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92%以上。
在高校就业率排行榜中,除贵州师范大学的就业率高居榜首外,贵州财经学院和贵州工业大学分别以91.7%和88%的就业率分列二、三位。
在专业就业率方面,有10多个专业就业率达到100%。如贵州大学的电气技术;贵州工业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勘察技术与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资源勘查工程;贵阳医学院的儿科医学、医学检验;贵州师大的地理科学、教育学;贵州民族学院的侗语言文学;遵义医学院的麻醉学等专业。但也有一些如贵州大学的表演、物理学和贵州民族学院的彝语言学专业,就业率在50%以下。有的甚至只有10%。
有关部门表示,今后各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应注明各专业的就业率,让考生与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作为参考。就业率在50%以下的专业将减少招生数额或者停止招生。
新华网
第二篇:07年江苏高校就业率排行榜公布 三大变化解读
昨天,江苏省教育厅向媒体通报了2006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白皮书。截至去年12月31日,全省287018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5.57%。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6.03%,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5.65%,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5.43%。每年“就业白皮书”都是关注的焦点,从就业状况和专业冷热的分析,无论对考生志愿填报还是高校设置专业、增减计划,甚至报考公务员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解读三大变化
与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2006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呈现出三个明显变化。总就业率略有下降、协议就业率上升、毕业生就业单位流向中,非公有制单位占去“半壁江山”。记者了解到,今年江苏省教育厅首次将普通高校与独立院校区分,分别统计就业率。
变化一:
2006届毕业生总就业率比上一届略有下降。2006年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就业率分别比去年下降1.29%和0.82%。
解读:江苏省教育厅学生处鲁学军表示,这并不表明06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如05年。2006年我省有毕业生287018人,比2005年增加3.6万人,增幅达14.2%。在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而用人单位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就业率下降可以预见。2006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变化二:
记者在就业情况分析表上看到,2006届毕业生总就业率虽略有下降,但协议就业率却比上 一届毕业生上升了5%,相应地,灵活就业率有所下降。
解读: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杭连生副主任说,高校本科就业率由协议就业率、灵活就业率、升学及出国率3部分组成。“协议就业”是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就业方式,“ 灵活就业”是指虽有工作单位,但没有签订就业协议的就业方式。协议就业率上升表明2006毕业生就业质量提高了,而灵活就业的“临时工”少了,是个好现象。
变化三:
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流向与05年相比出现变化。其中61%的高校毕业生选择非公有制单位,这个比例比上一届学生上升5%。但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分别减少4%和1%。而进入国家机关、部队及升学出国的学生人数与2005年持平。
解释:杭连生认为,非公有制单位近年来已成为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增长点。这不仅是因为“非公”企业的岗位需求量增多,还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再对“民”字当头的企业有排斥心理。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虽然相对稳定,但用人机制也较死,吸纳毕业生的数量有限。而民营企业体制灵活,发展空间较大,相信更适合自己施展才华。
解答三大疑点
疑点一:名校排名为何反而落后
备受关注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名校在就业率排名中“名落孙山”。在研究生就业率排名中,南京理工大学就业率排名第30位,而江苏最著名的高校南京大学就业率排在第33位,远远落后于省内其他高校。在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名中,南大与东大等名校依然在10名之外。苏州大学排名29,东南大学就业率排名第34位,而南京大学则远远落后,就业率只排在第44位(倒数第二)。
解答:东南大学学生处朱小良表示,就业率并不能全面反映一所学校的就业状况。真正能反映高校就业质量的数据是协议就业率,相比之下,东南大学毕业生就业层次更高,协议就业的学生比例较大。记者了解到,南大和东南两所高校毕业生协议就业率名列前茅,“拉后腿”的是灵活就业率。2006年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灵活就业率仅0.24%,而东南大学为0.75%。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升学出国率 排名第一为49.51%,东南大学紧随其后,为30.71%。省教育厅学生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越是名校,追求升学和出国的学生越多。这部分毕业生,并不急于找工作,这可能也是造成目前名校就业排名相对落后的原因。
疑点二:热门专业为何就业不热
在专业排行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大家心目中的热门专业就业率反而不高,甚至“垫底”。比如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后十位的专业分别是:编辑出版学、国际贸易与金融、播音与主持艺术、国际政治、计算机应用技术、舞蹈学、国际贸易,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天文学、表演。但像计算机应用技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国际贸易与金融在大家心目中都是“热”专业。
解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处刘副处长:一方面专业的冷热体现的的确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存在这样的原因,并非这个专业真的变“冷”了,而是由于高校都觉得这个专业好,于是不管师资条件、硬件条件是否具备都猛上,结果毕业生供过于求,造成就业率低。三是一些专业专业性不是特别强,课程设置与其他专业区分度不明显,学不好相当于什么都没学。所以学生就业时竞争力也不强。比如管理类中的信息管理专业,专业性就不够强。
疑点三:研究生本科生哪个更容易就业
近年来,社会上流传着“研究生不如本科生好就业”的说法,然而记者发现,今年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6.03%,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5.65%,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5.43%。显而易见,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在应届毕业生中占据首位。
解答: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学历越高就业率越高的情况在我省已经持续多年。南京邮电大学、南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体育学院、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南京电子技术研究院、南京电子器件研究院、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江苏自动化研究所、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这12家高校或科研院所2006年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达100%。而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7所高校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超过99%。
专家提示
填报志愿:就业率不应为填志愿的主要参考
南京理工大学招办主任王虎认为,填报志愿不能一味地根据就业率,就业牵引力只能作为志愿参考之一,甚至不能作为主要的参考。社会发展快,专业冷热转换很快。比如有段时期很多学校都开设经济管理类专业,而社会容量有限,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失业。再比如现在国贸和生物工程很热,但实际上就业也不好。而与此相反,也有可能前几年就业不太热的专业随着社会发展需求会热起来,比如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南理工传统的长线专业,前几年就业层次不高,这两年随着国家对能源投入的重视,近年来就业层次高,毕业生年薪10万的也不在少数。
口径宽的长线专业更保险
南京理工大学招办主任王虎建议考生和家长不妨选口径宽的长线专业,因为经过社会多年考验,面也宽,很好转向,如经济大类,电子大类,化工大类,计算机大类等。另外对高校新设的专业要冷静。因为新增的专业则在摸索中,相当于一场赌博。
“好”专业标准有两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处的王奇峰副处长认为,某种程度上,一个好的专业甚至比好的学校更重要。所谓“好专业”标准有两个,一是孩子的确喜欢,有兴趣;二是要有发展前景。比如南航的飞行器设计工程、飞行器动力与工程,只有为数不多的学校能培养,一旦学成毕业,就业非常好。就算是同一专业,也要选择国内而言相对“强势”的学校。比如学航空专业,就要选南航、北航及西北工业大学。
考公务员:法学公安专业考公务员更“吃香”
2007年公务员考试临近,究竟什么专业在报考公务员时更占优势呢?通过分析《白皮书》也有提示。教育厅学生处有关负责人分析认为,2006年全省毕业生中,有2%进入了国家机关,总人数为4154名。其中研究生554人,本科生是2170人,专科生1430人。
不难发现,研究生在报考公务员时没有明显优势,被录用的研究生人数低于本科生、专科生。从总体来看,法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安类、公共管理类、电子与信息类毕业生进入机关的优势要强于其他学科。在研究生层次上,考取公务员的法学类研究生最多,共有110人被录取。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的毕业生所占的比例分列第二和第三。
在本科生层次上,同样是法学类考生考取最多,有335人,245名工商管理类考生被录取,电气信息类有234名考生被录取。在专科层面上,进入机关的公安类和公安技术类的毕业生人数最多,有434人和104人,此外公共管理类有403人被录取。
相关新闻
就业率低专业将面临“下课”
就业前景堪忧的专业将面临“下课”的窘境。省教育厅学生处鲁学军表示,高校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状况要进行适度硬性挂钩,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甚至停止招生。这就意味着高校在制定招生计划时,眼光瞄准就业这个市场的,对那些市场不“接受”的专业,必须缩小招生计划甚至停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办王虎主任说,高校办学目的是回报社会,如果成萎缩趋势,肯定要进行调整,途径窄的专业今年缩减甚至停招,比如今年南理工的文科专业从面上开始缩减,对经管和人文招生计划有所压缩。不过就业率只是制定招生计划及专业调整的依据之一,还要考虑培养质量,师资等多重因素。(实习生:韦轶婷 本报记者:蔡蕴琦 张琳)研究生就业率100%的高校(部分):
南京邮电大学、南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体育学院、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研究生就业率排后十位的高校: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69.70%、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81.82%、南京农业大学84.92%、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90.00%、南京师范大学90.72%、南京医科大学91.13%、南京大学92.33%、国电自动化研究所93.33%、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95.24%、南京理工大学95.64%。
茶学50%、西班牙语言文学50%、宗教学50%、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60%、劳动经济学60%、神经生物学 66.67%、电影学 66.67%、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73.33%、土壤学 75.38%、作物遗传育种75.42%
研究生就业率100%的专业(部分):
地球物理学类、海洋科学类 系统科学类、能源动力类、测绘类、海洋工程类、冶金工程类、统计学、软件工程、市政工程
研究生就业率排后10位的专业:
徐州工程学院76.92%、南京大学85.89%、解放军理工大学88.10%、江苏广播电视大学91.75%、江苏科技大学92.33%、徐州医学院92.48%、江南大学94.21%、三江学院94.50%、南京艺术学院94.68%、南通大学94.90%。
2本科生就业率排前十位的高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99.95%、淮阴师范学院99.86%、中国药科大学99.80%、南京林业大学99.63%、江苏工业学院99.51%、南京理工大学99.43%、南京工程学院99.18%、南京信息工程大学99.13%、南京邮电大学98.87%、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98.86%。
本科生就业率排后十位的高校:
徐州工程学院76.92%、南京大学85.89%、解放军理工大学88.10%、江苏广播电视大学91.75%、江苏科技大学92.33%、徐州医学院92.48%、江南大学94.21%、三江学院94.50%、南京艺术学院94.68%、南通大学94.90%。
本科生就业率100%的专业(部分):
航空航天类、林业工程类、保险、国际商务、治安学、侦察学、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烹饪与营养教育、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英语(旅游英语)。
本科生就业率排后十位的专业:
编辑出版学0%、国际贸易与金融23.31%、播音与主持艺术65.52%、国际政治66.67%、计算机应用技术71.64%、舞蹈学75.00%、国际贸易75.00%,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76.92%、天文学78.57%、表演81.18%。
3专科生就业率100%的高校(部分):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沙洲职业工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生就业率排后十位的高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2.09%、培尔职业技术学院54.03%、江苏工业学院62.77%、东南大学80.77%、徐州医学院81.05%、苏州科技学院82.50%、南京理工大学83.10%、南京医科大学83.41%、南京艺术学院84.69%、南京林业大学86.49%。
专科生就业率100%的专业(部分):
税务,农业对外贸易、国际贸易与涉外会计、报关与国际商务、滩涂开发、财务税收、国际贸易与金融、工业外贸、证券、财政金融。
专科生就业率排名后十位的专业:
计算机工程0%、广播电视节目制作0%、表演0%、中文应用0%、国际工程项目开发0%、人民武装8.51%、商务谈判与报关11.11%、理化教育25.00%、室内环境工程与设计28.57%、旅游文化29.41%。
第三篇:刹住高校就业率造假歪风
申论范文赏析:刹住高校就业率造假歪风
就业率是一所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直接反映,真实性是它的生命。只有真实可*的数据,才有利于教育主管部门宏观调控高校教育资源,并据此出台相关政策。如果用造假的方式“提高”就业率,则不仅提高不了学校声誉,而且将影响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据《燕赵都市报》7月7日报道,河北省内部分高校为谋求高就业率,竟然说服学生与就业单位签订假就业合同。日前,石家庄某高校两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到该报披露了所在学校让毕业生签订假就业合同的内幕。据说,他们班有10多人因为没有找到工作无法签订就业合同,系里老师“积极”为他们奔走,最后都“成功”地与一些单位签订了就业合同。虽然就业合同是签了,但同学们却不能到这些单位就业,而且这些单位也不对同学们承担任何责任。没有找到工作,却签订了就业合同,这当然是假合同。而据该报记者调查,签订假就业合同的学生为数不少,普遍存在于该校的大部分院系。
尽管从报道中我们无法判断这类行为在该省的高校中占有多大比例,但可以预料,这样的现象绝对不是个别现象。老师帮助学生联系工作单位本是好事,但如果让学生签订没有任何保障的假就业合同,就实在说不过去了。因为,这不仅有违师德,而且还是名副其实的造假行为。因此,这一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必须想办法坚决刹住这股歪风。
就业率是一所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直接反映,真实性是它的生命。只有真实可*的数据,才有利于教育主管部门宏观调控高校教育资源,并据此出台相关政策。如果用造假的方式“提高”就业率,则不仅提高不了学校声誉,而且将影响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尽管短期内可能带来一定的效果,但这绝不是长期吸引生源的办法。同时,不准确的就业率将可能误导学生填写报考志愿,虚假信息甚至还可能影响教育主管部门。更重要的是,大学教育本来应该是一方“净土”,如此造假却是对社会诚信的“釜底抽薪”。
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一些人为什么还乐此不疲呢?据悉,原因就出在就业率这个指标上。报道说,今年,河北省教育部门出台了一份对高校评估的文件,应届毕业生就业率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评估项目,与明年招生计划直接挂钩。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校方把提升就业率的意图向各院系布置,院系又通过老师向毕业生做工作。同时,假就业合同“提高”了学校的就业率,却对学生找工作没有什么直接影响,加上签订假就业合同可以使学生档案在学校保留半年,不被打回原籍,对于已就业和未就业的学生都是一个比较好的缓冲,很多未就业的学生和未取得单位证明的就业学生,都在老师的帮助下违心地签订了假就业合同。由于就业压力加大,近来各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没有到位的人数有所增加,这给学校和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应当说,这是客观事实,同时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的必然结果。学生的就业难主要是一个市场问题,市场发生的问题就应该通过市场来解决。提高学校学生的就业率,应该通过密切与人才市场的关系,提高专业的市场吸引度来逐步加以解决。只要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政府加大服务力度,学校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和提高教学质量,这样的问题会逐步得到缓解。扎实推进,把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第四篇:75高校公布就业成绩 仅一所就业率未超90
75高校公布就业成绩 仅一所就业率未
超90%
2015年01月20日10:32 京华时报
学生要迎接期末考试,高校也不例外。“出口决定进口”、“就业质量挂钩招生计划”,考核衡量高校人才培养水平,最硬的指标之一就是就业。不光看就业率,还要看就业质量。近日,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陆续公布其2014年的就业质量报告。记者整理分析发现,除了传统的就业率数字之外,这些报告折射出了如今大学生就业的一些有趣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京华时报记者张晓鸽
□概况
一所高校就业率未超90%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从2014年起,各高校要编制和发布就业质量报告,将就业质量情况作为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参考,完善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表示,“毕业生就业状况是高校人才结构和培养质量的综合反映和重要标志,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发展和社会声誉”。
近日,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陆续发布了2014毕业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75所直属高校中,74所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只有兰州大学[微博](88.62%)不到90%,而就业率在95%以上的有50所,占2/3。此外,还有5所高校就业率超过了99%。
据介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送管理和统计工作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负责本区域内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送管理和审核工作,各高校负责通过“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监测系统”报送本校毕业生就业数据。
为了提升就业质量报告的编制质量,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要认真核查毕业生就业数据信息,并提示毕业生可通过新职业网或学信网查询核实本人就业去向。各地各高校要公布举报电话或邮箱,坚决查处任何形式的就业率作假。
行业院校占据前三甲
据统计,75所直属高校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为中国药科大学[微博],达到99.59%,最低的为兰州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8.62%。
北京四大名校中,清华[微博]大学[微博]、北京大学[微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7.90%和95.96%,排在第15位和第42位。中国人民大学[微博]排在第38位,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6.44%。北京师范大学[微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08%,排在第13位。其中非免费师范生就业率为97.10%,免费师范生就业率为100%。
不过,记者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将75所高校的就业率进行排序后发现,就业率最高的三所院校分别为中国药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微博]和东北师范大学[微博],均不是传统的顶尖名校。同时,天津大学[微博]和中国矿业大学[微博]的就业率都超过99%,均为99.01%,并列第四,可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却不敌这些大学,跌出前10不说,北大更是排在了75所高校的靠后位置,位列第42。沪上名校复旦大学[微博]也仅排在24位。
□分析
毕业后去哪儿工作?
就业首选学校所在地
从就业地点来看,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首选城市为学校所在地。统计发现,在这75所直属高校公布的就业质量报告中,明确披露毕业生就业地的有69所。从中可以看出,这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首选城市,并非某个具体意义上的城市,而是每一个学校的所在地。就北京而言,比如,北京大学毕业生在北京签约的比例,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留京率,达到了56.15%,位列第一。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留京率达52.67%,北京化工大学[微博]留京率达42.9%,北京交通大学[微博]留京率也达37.74%。相应的,北京也就成了这几所学校中毕业生签约比例最高的城市。
除了北京,长三角地区和中西部高校也符合这一规律。比如复旦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其中,在上海市就业人数共310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5.73%。南开大学[微博]毕业生在天津市的就业比重最高,其中本科生占比为52.24%,研究生为51.77%。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留在大连市的比例也最高,分别为24.59%、20.43%。
中西部高校也是如此。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毕业生在湖北省的就业比重达30.47%,合肥工业大学[微博]在安徽省的就业比例有31.11%,四川大学留川工作的毕业生,占该校就业总人数的近一半。
名校毕业生在哪里?
北大清华留学[微博]比例高
除了学校所在地外,毕业生签约率最高的城市依然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样的大城市。从毕业生的实际签约情况看,不少学生从意愿上更倾向于留在东部。
另外,受国家支持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影响,东部高校毕业生前往中西部就业的比例也不低。比如清华大学毕业生去中部、西部就业的比例,就分别达到了6.2%和10.3%。华北电力大学的比例更高,本科毕业生去西部的为18%,研究生去西部的为15.7%。
在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年报中,不少985高校本科生的升学率,包括考研[微博]、保研等比例基本都在30%以上,有的还高达40%以上。比如,西安交通大学[微博]升学率为46.65%,但在211高校和一些普通高校,这一比例相对低一些,大约在20%。
出国留学仍是很多北大、清华学生的选择,但北大明显多于清华。2014年北大本科毕业生中,国内升学比例为46.35%,出国(境)留学比例为32.65%,而清华的本科生国内升学比例为56.7%,出国(境)留学比例为25%。
外企依旧抢手吗?
外企签约走低民企势头渐起
值得注意的是,各校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里所指的就业,并不仅仅包括人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签订劳动合同,也包括升学、出国出境、定向委培、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形式。对比2013届和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报告可以看出,国企的签约比例正在下降,民营的签约比例却在上升。东北大学[微博]的年报里也描述了这一趋势,称“国有企业仍占主流,但民营企业势头已起来”。
从签约单位的性质来看,高校毕业生的走向,三资企业即外企已经不再是毕业生的首选。其中,985高校毕业生签约三资企业的比例基本上都在10%以下,有的甚至不到5%。
与之相应,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成为毕业生的另外两个选择。在有些高校,毕业生进入国企的比例非常大,比如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生进入国企的有32.11%,东北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则有48.6%选择进入国企,其研究生的比例更高,为52.7%。不过在另一些学校,两者却不相上下。比如,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生进入民企的比例为28.79%,进入国企的则为28.16%。而中山大学[微博]42.92%的本科毕业生签约民企,相反,其毕业生签约国企的却只有24.42%。
记者注意到,北京大学2013年本科生进入国企的比例为25.26%,进入民企的为13.89%,而2014年,本科生进入国企的比例降至14.57%,进入民企的则升至41.52%。
除了就业,近几年,高校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就业质量报告中也有体现。比如清华专门用一章统计了学生创业情况。清华2014届毕业生中,几乎每100人中就有1人创业,直接创业人数为55人,其中本科生17人、硕士生36人、博士生2人。
求职要拼什么?
企业最看重个人能力
2014届毕业生就业拼什么?各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回答了这一问题。统计来看,扎实的专业功底、综合素质、工作态度、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学历都是要素之一。其中,综合素质,既包括实践操作、思维能力,也包括创新意识,适应能力则主要指的是快速融入工作环境,灵活应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许多大学毕业生而言,就业决定了以后的起点,因此都想第一份工作相对比较理想。因此,在高校就业质量报告中,用人单位看重的学生素质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记者梳理发现,不少高校报告提及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个人实际能力(专业能力)。
比如北京大学就委托第三方机构调查,发现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个人能力、道德修养和面试表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微博]则提及,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个人实际能力、所学专业对口程度。
华中科技大学[微博]的就业报告则称,用人单位最看重应聘人员的能力排序中,专业基础居第一位。湖南大学[微博]也认同这一点,此外,还提示用人单位会考量毕业生的个人品行与态度。比如南京农业大学[微博],用人单位认为最重要的前三位分别是:工作态度、表达与沟通能力、专业知识和学习成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调查显示,职业道德在用人单位看重因素中排名第二。
薪酬待遇怎么样?
学生干部可得高薪
在75份教育部直属高校年报中,明确披露毕业生薪酬待遇的有38份,其中,985的16份,211的20份,普通高校的两份。具体而言,本科毕业生与研究生的月薪差距在1000元左右。湖南大学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4145.1元,研究生则为5355.15元;厦门大学[微博]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为5037.2元,研究生为6048.4元。
在公布毕业生薪资待遇的学校中,浙江大学[微博]的平均薪资最高,本科毕业生为5225元,研究生达7750元。但也有部分高校毕业生的薪资情况不高,比如北京中医药大学,35.45%毕业生月薪低于2000元。
此外,担任过学生干部、专业成绩好等都成为高薪的理由。厦门大学年报提及,男生、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平均薪酬较高。南京大学[微博]也提及“成绩排名越高、学历层次越高、父母收入水平越高的学生,月薪越高”。
□声音
理性看待高校就业率
为什么名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不如普通高校高?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主要与各高校统计的时间节点不同有关,比如排名第一的中国药科大学截止时间为2014年12月31日,排名第二的北京邮电大学截止时间为2014年10月31日,排名第三的东北师范大学的截止时间则是2014年11月30日。而其他有些学校则是在去年6月统计的就业率。
北京某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校就业率都是按照教育部标准统计的,学生与企业签约、考上公务员[微博]、参加“三支一扶”计划、选择升学或留学等部分都会统计在内。
不过,从2014年起,如果毕业生担心“被就业”,还可以登录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监测平台,通过网络查询自己是否已就业。这个系统2014年首次运行,目的之一就在于避免有高校在就业率上弄虚作假。
据了解,各高校统计就业率一般有两个时间节点:一是在6月底7月初或8月底9月初时统计初次就业率;另一个则是在年底统计就业率。而在这毕业半年内确定就业去向的学生不少。很多学生在毕业那会儿还会挑挑拣拣,但他们也不可能长期不工作,主要还是一个选择问题。所以很多学生都在这半年内确定了下来,就业率自然比初次就业率高。没有就业的一般也是在准备二次考研或者考公务员的学生。统计时间节点不统一,可能导致数据之间可比性不准确,譬如时点晚的就业率比时点早的就业率高,因为求职时间更充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所所长雷庆则建议,要客观看待高校就业率,既要重视但也不能过于在意。家长[微博]和学生可以通过就业报告了解不同层次专业的就业情况,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学校也可结合高校间就业率对比,重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建议
高校就业统计可引入第三方
记者注意到,各高校对就业率的定义并不统一。比如复旦大学的就业率=(就业+升学+出国出境+定向委培+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毕业生总人数,华南理工大学[微博]本科生就业率=(签约人数+升学人数+出国人数+暂缓有单位+灵活就业人数)/参加就业人数;有的则并未提及就业率的具体公式,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其年报只是将就业分工作、升学、出国三部分进行统计。国内的专业教育数据公司麦可思创始人王伯庆曾表示,高校统计的就业率其实是“非失业就业率”。
高校就业质量编制是否达标?去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发布“高校就业质量报告”评价排名报告,对75所部属高校2013就业报告的内容完备性、公信力及信息公开化做出评价。报告显示,仅有22所大学达到60分,合格率不足三成。今年该机构正准备研制2014就业质量报告。基于此,近年教育部门在推动“引入第三方”。第三方专业机构的优势在于,它们具有统一的计算公式、时间节点、科学的调查方法和独立的数据。目前第三方专业机构从学校获取应届毕业生的联系方式,通过联系,邀请毕业生关于就业问题志愿加入跟踪调查,整个过程高校都不参与。
■链接·北京情况
专科学生就业超博士
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了《2014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据统计,截至去年10月31日,2014届北京地区高校有87所就业率超过90%,有3所高校就业率未达到90%。这3所学校是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和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高校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96.64%,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保持较高水平。
从不同专业就业率调查来看,很多偏门甚至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优势凸显,比如力学、水产、图书情报、军队指挥、资源勘探、兵器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就业率高达100%。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就业率也略有差异,与人们传统观念中“学历越高越好找工作”的想法不同,在实际调查中却呈现了与之相反的情况。其中,专科就业率最高达到96.88%,其次为本科96.65%,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分别为96.58%和96.20%。
第五篇:2018考研;就业率高五大高校
2018考研:就业率高五大高校
【摘要】准备考研的你们是否因为本科的专业或者学校是就业率不高的,想通过考研选择一个名校和就业率高的专业呢?下面是聚英考研网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就业率高的5所大学,并附就业率、优势专业介绍。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考生们加油!下面是为大家分享的近些年来国内毕业生就业率高的5所大学,并附就业率、优势专业介绍,请看下文。
1、中国药科大学
由教育部直接管辖的,以药学专业为优势专业的重点大学。入选“211工程”、“985平台”、“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111计划”,以及首批拥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德国科学院院士1人、“杰出青年”3人、“长江学者”4人、“万人计划”1人。
以及,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6个,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以及“临床前创新药物研发”相关的国家和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创新平台19个,并建有“药物科学研究院”,是国内药学科研、推广实力最强的高等院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7项,与1000余家医药企业共签订了多达8457项的合作协议。
就业率:99.59%
优势专业:药学(1)、药物制剂(1)、药物化学(1)、中药学(2)
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持续走高,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对社会提供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用就业因素衡量考研选择也是一种方法。
2、北京邮电大学
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工信部共建的“211工程”重点高校。首批入选“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111计划”,还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
拥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共9人(含双聘)、“长江学者”4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2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6人。
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111创新引智基地”2个、各类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部级重点学科8个。唐骏、王晓初等人毕业于该校。
就业率:99.54%
优势专业:通信工程(1)、信息工程(3)、电子科学与技术(3)。
3、华东师范大学
国内第一批16所重点大学之一,是由教育部直接领导,由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入选“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111计划”、“千人计划”等国家级工程、计划的重点大学。
拥有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全职)6人、“千人计划”23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0人、“杰出青年”24人、世纪优秀人才108人等等。
拥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7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0个、教育部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等等。李源潮、韩正、王沪宁、刘翔、董卿、林海等都毕业于此校。
就业率:99.25%
优势专业:特殊教育(1)、教育学(2)、学前教育(2)、体育教育(2)、教育技术学(3)、生态学(3)、地理学(3)、心理学(3)、统计学(4)。
4、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同来源于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但现以成为两所几乎完全独立的高校。中国矿业大学(指徐州,后同)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同建设。是首批入选国家级“211工程”、“985平台”、“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高校。
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7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67人、获聘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1人等等。
就业率:99.01%
优势专业:矿业工程(1)、安全工程(1)、矿物加工工程2)
5、天津大学
在1951年定名为天津大学,其前身系成立于1895的北洋大学。是入选国家“985工程”、“211工程”、“2011工程”的重点大学,位列由工信部和教育部直属的,9所“985工程”组成的“卓越大学联盟”。
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工程院、科学院、两院院士共计31人。徐志摩、马寅初、贾庆林等也毕业于该校。
就业率:99.01%
优势专业(只附全国前5名,后同):化学工程与技术(1)、仪器科学与技术(1)、光学工程(2)、船舶与海洋工程(3)、建筑学(3)、水利工程(3)、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5)。
在每年的考研中,都有一些同学在几所学校之间犹豫不决,频繁的更换考研报考院校,有的甚至考研报名前夕开始换别的院校。由于各个院校的考试内容及参考书目都不一样(统考除外),考生换学校就意味着之前的复习白费,要重新购买教材,重新复习。这种行为对考研的危害性非常大,不仅会浪费考生大量的时间还会影响考生复习的心情。除非你特别不喜欢之前的院校,一般不建议同学们中途换院校。所以如何选择正确的学校和专业是非常重要的哦!希望以上内容分析给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