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

时间:2019-05-15 12:46: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软件测试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软件测试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

第一篇:软件测试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

软件测试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

通信系统直接负责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管理和运营,在轨道交通中一个可靠、可扩展、独立的通信传输系统是信息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轨道交通系统正常运营和管理的综合性信息传递平台,是其他支持系统的基础。

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可靠、安全、高效运营,并有效的传输地铁运营、维护、管理相关的语音、数据、图像等各种信息,就必须建立可靠的、以扩充的、独立的通信网。建立现代的通信系统,在拓展地铁运输市场、满足用户要求、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运输成本、优化宏观决策等方面都发挥了很突出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应用到大量的软件系统。

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一般由传输系统、公务电话系统、专用电话系统、无线系统、广播系

统、电视监控系统、时钟系统、电源及接地系统,这些系统必定是由软件来控制的,为保证体统的正常安全运行就必须进行软件系统测试。经过这些系统的测试,才能确保新旧车辆、新旧信号系统安全可靠地联合运行。

软件测试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程序进行操作,以发现程序错误,衡量软件质量,并对其

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进行评估,来促进鉴定软件的正确性、完整性、安全性和质量,做最终复审。现在,轨道交通应用智能软件越来越普遍,每一种软件的使用都是一次测试,唯有不断

测试,不断发现缺点,才能不断改进。随着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发展,通信系统将会更智能,使用更简单,该方面的软件也会不断改进,所以软件测试必然会继续发展,测试内容、测试方法等也将与时俱进,不断改变人们对轨道交通通信的认识。现在发布的各种轨道交通通信软件仍然有很多的软件缺陷,我们现在所做的远远不够。

未来必定会将测试应用到软件开发的早期阶段,使我们在代码完全建立之前就搭建好可行的、可测试的环境,使用户在使用时更安心。

第二篇:MBPRO软件的在南水水电厂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摘 要:在信息化的今天,现代科技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设备在不断的地更新换代,各生产厂家也在不断的研制出性能更完善、功能更齐全、更方便用户操作、控制和维护的产品。作为设备用户端之一的水电厂为了设备的安全运行,更换已被淘汰的且性能下降的设备已是必然。然而先进的设备需要有功能强大的编程软件为其作为支撑,对用户而言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更方便的编程语言。

关键词:南水水产 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121-01

我厂现在使用的是南瑞mb80系列的可编程控制器,其开发使用的编程软件mbpro,具有强大的功能,而且使用方便。mbpro编程软件是mb系列plc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视化流程图语言、新颖的混合编程方式、丰富的运算控制功能、智能的图形及文本编辑功能、强大的自定义功能块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以下是对mbpro软件的特点及应用作一些简要的探讨。

mbpro编程软件是mb系列plc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完成硬件配置、测点定义、软件编程以及相关的调试工作。该编程软件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一套简单实用的软件编程和联机调试的工具。

软件特点

(2)独创梯形图与流程图相结合的编程方式:mbpro编程软件提供两种编程语言:梯形图和流程图。两种编程语言各有其长处,用户可根据习惯选取其中一种,亦可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编程。两种语言编写的程序之间可互相调用,使得程序编写更加灵活方便,能满足多种复杂工况的要求。

(3)直观的在线监视功能:在联机情况下,可以监视梯形的执行情况,连线为红色表示通流,绿色表示不通,非常直观,一目了然。而流程图不但可以监视到流程是否在执行,采用监视执行的方法更可监视到流程一步步的执行情况。同时,还可以进行对时、复位、主从切换等操作,给工程人员增添耳目。

(4)强大的流程在线调试功能。

软件操作及应用

2.1 mbpro的应用:mbpro编程软件提供两种编程语言

梯形图和流程图。

2.1.1 梯形图

(1)梯形图结构:梯形程序至少包括一个主梯形main,每个扫描周期都从主梯形开始,其他子梯形的扫描或流程的启动都是通过程序调用(梯形调用或流程调用)实现的。主梯形main和所有的子梯形都列于目录栏的梯形图目录下,查看子梯形的内容直接以鼠标左键单击该子梯形名即可。

(2)梯形图编程:单击梯形子程序名,在编辑区即显示该梯形程序内容,并可对其编程。在编辑区放置功能模块时,只需要在菜单栏的【梯形】或是梯形工具栏中选中该功能模块,用鼠标左键点击编辑区,功能模块就放置在鼠标点击的地方;移动功能模块时,只需选中该模块,并用鼠标移动到指定位置即可;功能模块的剪切、复制、粘贴、删除等操作都可通过菜单操作实现。

2.1.2 流程图

(1)流程图编程:流程的执行并非扫描方式,而是以顺序控制的方式执行,即从开始到结束,一步步的执行,结束后即终止执行。流程不会自动执行,只有通过梯形或其它流程调用。流程的执行不会对梯形或其它流程的执行产生影响(流程调用等除外)。编程时单击流程名,在编辑区即显示该流程内容,并可对其编程。

在编辑区放置功能框时,只需要在菜单栏的【流程】或是流程工具栏中选中该功能框,用鼠标左键点击编辑区,功能框就放置在鼠标点击的地方;移动功能框时,只需选中该功能框,并用鼠标移动到指定位置即可;功能框的剪切、复制、粘贴、删除等操作都可通过菜单操作实现。多个功能框的操作与单个相同,只不过要首先通过块操作选中多个功能框。双击功能框,则可对其属性进行编辑。

(2)流程的保存、编译与下载

与项目文件不同,每一个流程都有其独立的流程文件,每个流程文件都需保存、编译及下载。【文件】菜单及系统工具栏中的保存、编译都是针对项目文件的,流程编写好后,只需保存、编译、下载却完成。

硬件配置

机箱分主机箱和扩展机箱,可在软件中选择机箱类型;机箱类型确定后,所有定义了的机箱列于硬件配置目录下,可以分别对机箱进行配置。选中目录栏的某个机箱,在编辑区内会显示出机箱的结构及配置的模块。双击模块或空的槽位,会弹出模块选择对话框,选择模块的类型和型号,再单击“属性”按钮,即可对模块的属性进行配置。

所配配置的模块类型分为cpu模块、通信模块及io模块,“无”则表示该槽位为空,没有模块。

我厂是单cpu单以太网配置,机组lcu配有一块cpu模块,io模块有soe量模块,开入量块、模拟量模块,开出量模块,通讯模块有8串口管理模块,温度量由温度巡检装置采集,交流量由交流采集装置采集,振动摆度量通过在线监测装置采集,并通过8串口管理模块与plc通讯。mbpro在我厂应用多年,自2007年改造至今,机组程序的控制都很稳定,平时需要修改程序时,不管是修改梯形图还流程图都极其简单方便。程序编写好后变动是少量的,而每年机组检修的调试试验是必需的。在机组检修时,强制各开入开出状态,只要在信息栏内将需要强制的测点打钩,将相应测点测值置为“1”或“0”即可,在联机状态时,通的部分会以绿色线表示,未通部分以红色线表示。

进行静态试验时,只要调出机组状态界面将未满足的开机条件都置上,模拟开机时,在信息栏内将相应测点置上相应的测值,在编辑区内对应的梯形图的接点或,线圈就会接通或断开;如:将停机态的条件之一,5%的额定转速的常开接点,如果显示为红色线,就表示不通,我们可在信息栏中找到该测点,并强制其为“1”,则其显示会变为绿色,表示在接通状态。强制开出,可在信息栏中找到相应的测点进行强制。操作界面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哪个点在常开还是常闭状态,与实际相不相符,只要调出相应的程序即可查看。机组的流程图将停机、空转、空载、发电、事故停机,各个辅助设备的开关控制,如主阀开启、关闭,油泵的启停等等分别编写,供主程序调用。在模拟机组开机或停机时,可调出流程图查看流程的进行到哪一步,流程执行不下去时,也可从这里查找到是哪些条件未满足,从而可尽快将外部故障进行处理。程序的修改也很简单,程序修改好后,只需将修改的梯形图或流程保存、编译与下载,然后将plc重启,几分钟内就可完成。

mb系列plc是南京南瑞自动控制有限公司最新研制出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控制装置,它采用了工业控制领域的一系列最新成果,选取了崭新的软硬件平台,具有快速的处理能力、强大的抗干扰性能、灵活的可扩展功能,对于任何复杂环境及处理要求,皆能游刃有余,应付自如。

第三篇:UPS在通信系统中的选用和配置

UPS在通信系统中的选用与配置

UPS在通信系统中的选用与配置

电信一所 周辉福

摘 要:通过简要介绍UPS的产生、发展、特点、分类和基本原理,提出UPS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场合,最后着重阐述了UPS选用与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UPS 基本原理 选用 配置 可靠性

一、UPS的定义、产生和发展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的全称是不间断电源系统,顾名思义,UPS是一种能为负载提供连续的不间断电能供应的供电系统。

UPS是为了解决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应运而生的,它的产生至今已经历了40多年的历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UPS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功能在不断的变化着。近年来,随着半导体工业、电子电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UPS设备技术本身也在不断的进步和改善着。在UPS设备中,由于采用了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高速网络通讯及高可靠的CAN 网络技术为代表的软件可编程技术,以及Delta变换电路结构、输入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智能化故障自诊断技术、智能化电池充放电管理和电池性能预测技术、远程网管型UPS监控技术、图型化输出的人-机对话型菜单操作的液晶显示技术等为代表的UPS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使得当今UPS设备无论是在输出容量上,还是在基本性能、智能化管理和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管理性上,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如今它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电网停电后可以继续维持向负载供电的设备,它还肩负着全面改善供电质量,并通过智能管理、智能监控和网络通讯实现对整体电力基础实施的保护,成为一个有强大管理功能的信息技术设备,已经完全融合于企业信息系统,并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应用的角度看,UPS功能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UPS在通信系统中的选用与配置

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厂商和用户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在UPS各种性能指标基本满足计算机网络设备供电要求的情况下,真正能为客户带来价值的是系统的可用性。用户关心的重点开始从仅仅强调UPS本身由设计和制造决定的可靠性,转移到由整个供电系统和服务决定的可用性上来。实际应用中的需要不仅是产生UPS设备的原因,同时它还规定着UPS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成为UPS技术发展的动力。

二、UPS电源的特点 UPS电源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UPS输出电源可靠性高。由于UPS电源为负载提供了主备两套供电系统,而且备用电流和主电流通过静止开关切换,由于切换时间极短、主备电源始终保持锁相同步,故停电时,从负载例看来,电源没有丝毫的中断。这就为负载连续可靠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高质量电源供应。由于采用了电脑控制的电子负反馈电路,UPS的输出电压稳定度高,达上0.5~±2%,同时又由于 UPS采用了石英晶体振荡控制逆变器的频率,故输出频率稳定:±0.01~±0.5%;电压失真度小(电压畸变小于1%,不存在潜波失真的问题)。

(3)效率高、损耗低。由于 UPS中的逆变器采用了PWM技术,因此它就具有开关电源的一系列优点,通过精确调整脉冲宽度,保证功率稳定输出,同时,开关管在截止期间没有电流流过,故自身损耗小,其供电效率可达90%以上。

(4)故障率低、维护容易。由于微处理器监控技术和先进的IGBT驱动型SPWM等高技术的采用,目前的UPS已达到了极高的可靠性水平,对于大型UPS电源来讲,其单机的年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超过20万小时已不成问题。如果采用双总线输出的多机“冗余”型UPS供电系统,其MTBF甚至可达100万小时数量级。

三、UPS电源的分类 目前,针对用户的不同层次等级的负载用电要求,市场上已有四种类型的 UPS电源品种。

(1)在线式(on-line)UPS供电系统

其单机功率:0.7kVA~1500kVA。该系统的主备供电通路都是通过逆变器向负载供电的,由于市电经过了完善的滤波及逆变转换,所以它能为负载提供高质量的、纯净的正弦波电源。并且它的抗雷击能力也是一流的。

(2)准在线式UPS供电系统

单机功率0.7kVA~20kVA。这种UPS的逆变器只有当市电电压低于150V或高于264V时才投入工作,向负载提供高质量的正弦波电源;而当电压在150~264V之间时,逆变器停止工作,UPS向用户负载提供经铁磁谐振稳压器或经变压器抽头调压处理的一般市电电源。

(3)后备(off-line)正弦波输出式UPS电源

单机输出功率:0.25kVA~2kVA左右。当市电在170~264V范围内时,它向负载提供经变压器抽头调压处理过的一般市电电源,仅当市电电源的电压低于170V或高于264V时,逆变器才工作,蓄电池贮存的直流电逆变为正弦交流电向负载输出。

(4)后备(off-line)方波输出式UPS电源

其单机输出功率:0.25kVA~1kVA。该种机型与后备正弦波机型的不同之处在于当市电电压低于165V或高于270V时向负载提供的是具有稳压特性的50Hz方波电源。该机在方波输出时,适宜接阻害性负载,如果接感性负载的话,会烧毁UPS的逆变器或对负载产生损坏。

综上所述,在线式UPS输出电源质量最高,适宜各种负载类型,但价格最贵;后备方波输出式UPS的性能最差,但价格最便宜。

UPS在通信系统中的选用与配置

四、UPS的基本原理 从上述的几种UPS电源来看,在线式UPS的性能最佳,其电路设计也是最完善和最复杂的。下面就以目前应用较多的微电脑控制的小型在线式UPS电源为例对UPS的典型工作原理作一介绍。

工作过程如下:市电电源先经过输入滤波器,将市电中的高频电磁干扰、射频干扰、尖峰脉冲等干扰进行吸收、抑制处理,然后分成四路进入下面不同的处理部分:

(1)送到具有“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整流器输入端进行整流处理。

(2)进入 UPS锁相同步电路,提取同步信号以便逆变器在市电停电时将蓄电池组产生的直流电进行瞬时同步逆变,保证负载侧供电的同步连续性。

(3)经充电器对UPS所配置的蓄电池组进行“浮充”式充电,以便市电中断时向逆变器提供充足的逆变能源(注:其浮充电压应为电池组标称端电压的1.125倍)。

(4)直接经交流旁路供电通道馈送到切换开关的常闭触点上。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在当逆变器或微处理器发生故障时直接由市电向负载供电避免负载供电中断,同时,启动蜂鸣器报警,提示值班人员采取措施。这也是UPS高可靠性的一个体现。

整流器将输入的无干扰市电整流为幅值稳定的直流高压电源送到逆变器的直流总线输入端,当市电正常时,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整流输出电压高于DC/DC输出的直流电压,二极管D截止,蓄电池不向逆变器提供逆变电源。

逆变器在微处理器提供的正弦脉宽调制脉冲的控制下,将整流器输出的高压直流电逆变成标准的50Hz的正弦波电源。当市电中断时或市电过高过低时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DC/DC直流变换器立即投入运行,将蓄电池的相对较低的直流电压提升到完全符合逆变器输入所要求的电压水平,经逆变器向负载输出电源。

为了保证市电中断时,UPS机内的控制电路继续工作,控制电路所需的直流电压不是取自市电输入端,而是由蓄电池组的直流电源经DC/DC变换得到的。

“同步镇相电路”除了实现主备电源的同步切换外,还能使逆变器输出的电压频率保持在所要求的误差范围内(即同步窗口)。当市电频率超过这个范围时,逆变器电源不再跟踪市电电源,而同步于本机石英晶体振荡频率50Hz±0.5%,从而确保逆变器输出电压频率稳定在同步窗口之内。

“输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作用是使进入整流器的输入电流和电压保持良好的相位一致的关系,提高输入功率因数,同时也就提高了对市电的利用率。

“自动保护电路”具有两种主要的保护功能,一是逆变器输出过载或短路的自动保护,它可以有效地防止逆变器中的IGBT等大功率开关元件在负载短路时被烧毁。二是电池电压过低自动保护。UPS在市电中断或不正常时将会把蓄电池组的能量立即提供给逆变器,随着蓄电池放电时间的延长,电池所存贮的能量逐渐释放出来,电池的电压也随之降低,当下降到阈值电平时,为防止电池组因过度放电而损坏,保护电路会立即停止逆变器的工作,中断电池组的放电过程。

“逆变器输出电压负反馈电路”。在逆变器输出电路中,通过建立“逆变器输出→微处 理器→逆变器PWM调节→逆变器输出”这样一个电子负反馈闭环控制回路,可确保 UPS向负载提供≤±2%的高精度稳压电源。

UPS的工作过程中电源的变换顺序是220V交流市电变换为直流电,通过逆变器再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通过这样的变换过程,UPS向负载提供的电源具有如下显著的特点:(1)稳压精度高;(2)频率稳定度高;(3)谐波少;(4)波形失真小。

五、UPS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UPS在通信系统中的选用与配置

电信设备大都采用直流供电,但有一部分通信负荷要求采用交流不间断电源供电。根据负荷大小,通常选用逆变器或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供电。同时,目前的通信局站都有市电停电、检修、发生事故停电的时候,此时,不论是两路市电转换,还是启动备用柴油发电机组,都需要10~20min的时间。这段时间使用交流供电的通信设备如不使用UPS或逆变器必然停止工作。另外电网的电压波形也不干净,存在着过压、欠压、尖峰、浪涌等干扰。为了保证计算机和这部分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就必须使用高质量的交流电源——UPS。

在卫星地球站中,高功率放大器(HPA)、地面通信设备(GCE)以及监视与控制设备(MAC)都由UPS供电,一般用两台80kVA UPS并联冗余供电。

在移动交换系统的操作维护中心(OMC),由于采用计算机进行监控、维护、操作等工作,也必须采用UPS供电,一般用两台5~10kVA,UPS并联冗余供电。

此外,分组交换、自动转报、传真存储转发、帧中继、网管、计费、寻呼、集群通信、查号、会议电视、因特网、电子信箱等设备都用UPS供电,有单独采用UPS供电的,也有合用的,合用的容量为1~100kVA。

总之,随着中国通信事业的高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今后UPS会越用越多,容量越来越大,越来越智能化,因此必须正确选用UPS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六、选用和配置UPS 纵观我国UPS市场,特点之一是增长速率高,特点之二是UPS厂商竞争激烈,包括国产和进口近百种品牌。但对使用者来说,对UPS技术和使用维护方面还显得生疏,因此在选用时就不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如何评价一台UPS的优劣,以及如何根据使用要求合理配置等方面。

1、UPS性能指标的分类和使用的一般要求

使用者首先应对UPS的功能和各项指标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这是正确地选择UPS的必要条件。

UPS的功能可概括为:

①、当市电掉电时,不间断地向负载继续供电;

②、要具有电网的输出能力,并全面地改善供电质量;

③、当供电系统(包括UPS)有故障时,能给负载(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以全面的保护。

根据其功能的要求,UPS性能指标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电网的适应能力

这指的是UPS必须能在当地电网条件下正常运行,并且不对电网产生不良影响。这方面的性能指标包括:

①、允许电网电压变化的范围; ②、UPS输入功率因数;

③、UPS输入电流的谐波成份;允许电网电压频率变化的范围; ④、允许电网的不平衡度(三相)和波形失真度。

上面的 UPS在通信系统中的选用与配置

对于使用者来说,要求UPS有真实的电网输出能力和可靠性,否则,它就会影响负载的运行,甚至构成新的故障源。输出能力指标既是负载的要求,又是可靠性的量化指标。具体包括:运行效率,输出电流峰值系数(周期性峰值负载),输出电流浪涌系数(非周期性峰值负载),输出过载能力,输出功率因数和冷启动能力。

(4)智能管理和通信功能

UPS的智能化不仅是提高UPS本身功能的技术措施,也是使用维护的需要。一台智能化高的UPS,要有高度自动化的自检功能,自动显示、报警、状态记忆功能,以及通信功能。UPS不仅应能向由它直接供电的硬件设备提供保护,还应该向这些设备所运行的软件以及数据传输途径提供安全可靠的保护,这就意味着,UPS应配置相应的电源监控软件、SNMP调单网络管理协议管理器,使其有远程管理能力,用户可执行UPS与网络平台之间的监控和数据通信操作。

2、评价UPS性能优劣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以上指标评价一台UPS的优劣性,要有轻重之分,要根据电网条件、用电环境、用电设备的特殊要求及使用和维护水平等因素,确定所需的UPS。有以下几个问题是值得注意的。

(1)不要过分追求对UPS常规性能指标的要求。诸如转换时间,电压和频率稳定精度,波形失真度等。对负载而言,对这些指标的要求并不苛刻,事实上当前上市的各品牌UPS的这些指标都可以满足负载的要求。至于抗干扰能力,这是必须具备而又难以检测的一项指标,使用者要考查UPS(包括在线式)电路结构中是否有高频滤波环节和配置。

(2)不应忽视对UPS输入功率因数和谐波电流大小的要求。输入功率因数低和输入电流谐波成份大意味着干扰电网,对电网形成电力公害,影响在同一电网中其它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加大电网以及供电系统中其它设备和部件的功率容量。特别是大功率UPS,一般都是双逆变在线式结构,由于输人端有整流电路,其输入功率因数只有0.8,而谐波电流高达25%-30%,也就是说无功功率在电网与UPS之间流动,这对电网的影响是相当严重的,如果由柴油发电机带动这样的UPS,就需要发电机的功率容量是UPS功率容量的2.5-3倍。

(3)应该重视对UPS输出能力和可靠性的考察。UPS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仅仅是一个估算可靠性的参数,影响此数值的因素很多,是一个事先无法检测的参数,而上面提到的UPS输出能力的各项性能指标,都是可以量化的可靠性指标,在同等运行条件下,效率高、输出电流峰值系数和浪涌系数大、过载能力强的UPS,其可靠性必然高,这是毋容置疑的道理。事实上,同真实的电网能力比较,以上这些指标实际上是UPS对负载的限制,限制就意味着UPS本身能力的不足。具体的说,效率低意味着UPS本身损耗大、发热量大,这会加快主要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老化,降低使用寿命。输出电流浪涌系数低迫使UPS在负载启动的瞬间转旁路供电,待启动过程完成后,再转回逆变器供电,这个过程是存在转换时间的,同时增加了故障的机率。输出电流峰值系数只有3:1是不够的,为了满足特殊负载的要求,此系数应提高到5:1。至于输出功率因数为0.7(容性),这就意味着当负载为纯阻或者感性时,UPS的输出能力就大幅度地降低。

3、可靠性是UPS的最关键的指标

不管使用者还是UPS的设计者和厂商,实际上都把可靠性看作是UPS最重要的性能指标。近几年来,在设计和生产者对UPS技术的诸项改进措施中绝大部分是针对提高输出能力指标和可靠性的。这些措施和新技术对提高可靠性是很有成效的,应引起使用者在选用UPS时特别的关注。

(1)器件选用

选用性能更强容量更大的功率器件,提高控制和驱动电路的集成化程度,例如大功率高性能的半导体器件IGBT,高集成度和控制功能更强的专用组件,微处理器控制技术,数字化调节技术(代替电位器之类的器件),减少电路环节之间的转插件等。

UPS在通信系统中的选用与配置

(2)模块化设计

把电路中与一种功能有关的各电路环节集中在一个单独的结构里,可以很方便地插技更换,或者以冗余方式热插技,这对提高各环节的可靠性和提高整机的利用率(大幅度降低维修时间MTTR)是绝对有效的。

(3)冗余配置

采用并联技术,并使并联输出的总容量大于负载容量,使得当一台或几台UPS发生故障时,其它UPS可以继续向负载供电,且其输出容量仍然满足负载的要求。这是一种提高系统可靠性的绝对有效的措施,一级冗余就可把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提高近一个数量级,有的品牌还在关键器件和部件上采用冗余设计,其可靠性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UPS并联运行是一项难度较高的技术,它要求并联各台的输出电压同压、同频、同相及均流,当前很多品牌的UPS在这方面都达到较高的水平,只用一块并机板就可以把多台UPS简单地并联起来。

(4)在线式UPS的后备运行

UPS最根本的功能是在市电掉电时继续维持对负载供电,后备式和在线互动式UPS是当市电存在时UPS逆变器不工作或者轻载工作,因此它们的输出能力和可靠性极高。而在线式UPS的逆变器始终承担100%的负载功率强度,这对逆变器可靠运行是不利的。IMV和CHLORIDE都曾提出了在线式UPS的后备运行设想和技术,即在电网电压条件好的地方,UPS本身又在其输入输出部分配置了功能很强的抗干扰电路环节的情况下,在输入电压处在某一范围内时(可设置),通过智能开关把UPS设置在后备运行方式,逆变器空载运行,这样一来,在线式UPS的输入功率因数,输入电流谐波、效率,输出能力等各项指标存在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在电网条件好,而对UPS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场合,这种措施未尝不是一种现实可行的设计思想。

4、结论

用户选用UPS时,应明确自己的供电要求和特点,对各品牌的UPS要全面分析和考察,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切忌脱离实际需求而刻意追求高指标;

(2)切忌简单地以UPS电路结构评定UPS优劣;

(3)切忌以某一单项指标评定UPS的优劣,或者作为决定是否选用的依据;

(4)要对UPS厂商的供货能力和维修能力做必要的考察;

(5)要对UPS厂商的实力,UPS生产历史、技术和工艺水平等做必要的考察。

参考文献:

1、《UPS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中的问题》 张广明 中科院计算所

2、《UPS的基本原理及其在HFC网络中的应用》 王晓军 C114通信网

3、《UPS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肖 琦 北极星电技术网

4、《选用和配置UPS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张广明 《电信科学》

5、《新型电信电源系统与设备》 朱雄世 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四篇:通信行业中光纤技术应用与发展

通信行业中光纤技术应用与发展

摘 要:光纤通信的发展有赖于光纤通信技术的进步,这一技术也是整个现代通信事业发展的标志。近年来,光纤通信技术伴随科技的腾飞取得长足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理念不断出现,大大的提升了光纤通信能力,并且使得光纤通信的应用范围大大提升。本文从光纤通信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光纤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光纤通信;通信行业;应用;通信网络

自上个世纪起,光纤通信技术自从诞生以来以雷霆之势席卷全球,使得整个信息领域的通信方式、通信技术发生了本质变化,让世界信息交流产生革命性进步。光纤技术主要指的是以光波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以光纤的硬件和软件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介,因为这种信息传输频道与传统的电缆线相比较有着本质区别,容量大、能耗小、体积小、重量轻且发展迅速。以此,我们可以断言在未来发展中光纤通信技术必然会受到社会各行业的重视,成为整个通信领域最受欢迎和重视的内容。

1、我国光纤光缆发展进程分析

光纤通信技术已成为目前信息领域采用最多的技术之一,它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多个社会生产领域,成为整个信息工作中最受重视、关注的内容,甚至可以说这一技术是信息事业发展的支柱。作为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标志,光纤通信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整个多样化、复杂化信息发展提供了扎实、详细的理论基础,也为信息网架构造提供了理论依据,让人类充分认识到网络的优越性,为网络事业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市场基础。

1.1、普通光纤技术

普通光纤主要指单模光纤,这种光纤是近年来采用最多的技术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信息事业的发展,光纤中短距离传输效果十分的明显,不仅能达到提高光纤传输速率的目的,而且有效的提高了信息传输资源,为整个社会工作体系改革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1.2、核心网光缆

核心网光缆在目前主要应用在我国信息主干线上,包含了国家干线、省内干线以及区内干线等。这种技术的应用是通过上下全面采用光缆,其中光纤主要是以多模光纤为主的,其数据传输速度快、传输效率高且极大的丰富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方向。经过几年的工作总结得出,这一技术在我国陆地光缆中还没有使用,因此未来这一技术的研究必然会受到重视。

1.3、接入网光缆

接入网的光缆主要哟这距离短、分之多、插入口连接频繁的特征,因此为了增加网络的容量、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增加光纤的纤芯就表现的十分必要。特别是在城市市政管道建设中,由于管道大小有效,其中所能安装的光纤有着数量的限制,这就使得我们在控制的过程中必须要高度总是光纤装设的密度,减少因为光纤直径、重量而造成的接入光缆运行不畅。

2、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分析

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光纤通信技术已经被应用在国外发达国家的通信体系中,成为但是风靡一时的通信研究体系。这一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研究中,逐渐实现了全方位、大规模、高效率、高速度的信息传输要求,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受到当时科学技术、经济水平的限制,这种技术虽然看似得到迅速发展,其中问题仍然较为严重。一直到新世纪之后,光纤通信技术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其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现代化新技术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大大的提高了通信能力,为光纤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和社会基础。

在目前的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研究中,主要是将光波通信技术作为研究整体,以光纤作为整个信息传输的基础媒介,将信息中的网络节点与网络信息资源通过这一技术进行科学研究,让整个管理体系达到预计标准,为光纤通信事业的进步做出重大贡献。就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进行分析,整个研究工作的开展可谓是信息史上浓重的一比,为整个通信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由以上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把光纤通信技术分为大致五个阶段,即850纳米波段的多模光波,到1310纳米多模光纤,到1310纳米单模光纤,再到1550纳米单模光纤,最后是长距离进行传输的光纤通信技术。

3、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研究

(1)光纤通信技术中的光纤接入技术。光纤接入网技术是信息传输技术的一个崭新的尝试,它实现了普遍意义上的高速化信息传输,满足了广大民众对信息传输速度的要求,主要由宽带的主干传输网络和用户接入两部分组成。其中后者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即FTTH(意思是光纤到户),作为光纤宽带接入的最后环节,负责完成全光接入的重要任务,基于光纤宽带的相关特性,为通信接收端的用户提供了所需的不受限制的带宽资源。

(2)光纤通信技术中的波分复用技术。即WDM,充分利用了单模光纤低损耗区的优势,获得了大的带宽资源。波分复用技术基于每一信道光波的频率和波长不同等情况出发,把光纤的低损耗窗口规划为许多个单独的通信管道,并在发送端设置了波分复用器,将波长不同的信号集合到一起送入单根光纤中,再进行信息的传输,而接收端的波分复用器把这些承载着多种不同信号的、波长不同的光载波再进行分离。

4、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1)光接入网通信技术的更进一步发展。现存技术上的接入网依旧是双绞线铜线的连接,仍然是原始的、落后的模拟系统,而网络中的光接入技术的应用使其成为了全数字化的,且高度集成的智能化网络。

光接入网通信技术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有:最大程度的使维护费用得到降低,故障率得到明显下降;可以用于新设备的开发和新收入的不断增加;与本地网络相结合,达到减少节点数目和扩大覆盖面范围的目的;通过光网络的建立,为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另外,可以最大化的利用光纤本身的一些优势特点。

(2)光纤通信技术中光传输与交换技术的融合一光接入网通信技术的后延。基于上述光接入网通讯技术的成熟发展,网络的核心架构己经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并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着,在交换和传输两方面来讲也都早已进行了好几代的更新。光接入网技术和光输与交换技术的融合技术,前者较后者在技术应用上有了一些技术上改进,从而也就提高了全网的往前的进一步有效发展,但此项技术相对来讲仍不成熟。

5、结束语

光纤通信技术现已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信息传输技术之一,在现在的信息社会背景下得到了普遍意义上的应用,在全球通信领域及相关行业在全球处于非常低迷的状态时,光纤通信技术仍得到了一些发展。依照我国现行的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模式,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必会代替一切其他的信息传送方式,而成为未来通信领域发展的主流技术,带领人类进入全光时代!

参考文献

[1] 亓伟敬,姜博,朱红娟.关于光纤技术的现状及前景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 2011年24期

[2] 赵锐.浅谈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致富向导 2011年18期

[3] 龙进.浅析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J].科技致富向导 2012年08期

[4] 闫志刚.试谈光缆通信的应用和发展[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1年16期

第五篇:论软件测试在质量保证中的作用

论软件测试在软件质量中的作用

论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一:我对软件测试的认识:

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具体的说,软件测试是根据然间开发个阶段的规格说明和程序的内部结构而精心设计出一批测试用例,并利用测试用例来运行程序,依法向程序错误的过程。

软件测试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发现程序中的错误,有效定义和实现软件成分由低到高的组装过程,验证软件是否满足任务书和系统定义文档所规定的技术要求,为软件质量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具体说来如下:1确认软件的质量。一方面是确认软件做了你所期望的事情,另一方面是确认软件以正确的方式来做了这个事件;2提供信息。比如提供给开发人员或程序经理的反馈信息,为风险评估所准备的信息;3软件测试不仅是在测试软件产品的本身,而且还包括软件开发的过程。如果一个软件产品开发完成之后发现了很多问题,这说明此软件开发过程很可能是有缺陷的。因此软件测试的第3个目的是保证整个软件开发过程是高质量的。

作为软件测试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任务就是寻找bug,避免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缺陷,衡量软件的品质,关注用户的需求,而其最终目标就是:确保软件的质量。

软件测试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瀑布模布模型中,软件测试学仅处于运行维护阶段之前,是软件产品交付用户1

论软件测试在软件质量中的作用

使用之前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软件工程界趋向于一种新的观点,即认为软件生命周期每一阶段中都应包含测试,从而检验本阶段的成果是否接近预期的目标,尽可能早的发现错误并加以修正,如果不在早期阶段进行测试,错误的演示扩散常常会导致最后成品测试的的最大困难。

软件开发过程可分为:需求,实际,实现和测试4个阶段在开发大型软件系统的漫长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现实情况,人的主观认识和客观现实是之间往往存在差距,开发过程中各类人员之间的交流和配合也往往并不是尽善尽美,所以,在软件生存周期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产生差错。软件测试时对软件规格说明,设计和编码的最后复审,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步骤,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软件测试工作。

测试是所有工程学院的基本组成单元,是软件开发的重要部分。自由层序时记得那天起测试就一直伴随着。统计表明,在典型的软件开发项目中,软件测试工作量往往占软件开发总工作量的40%左右。而在软件开发的总成本中,用在测试上的开销要占30%-50%。如果把维护阶段也考虑在内,讨论整个软件生存周期时,测试的成本比例也许会有所降低,但实际上维护工作相当于二次开发,乃至多次开发,其中必定还包含有更多的测试工作。

作为软件测试这个行业,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从客户的需求出发,系统的问题越早发现,改正的成本越低,破坏性越小,所以,在系统发布前,要尽量多的把系统的问题找出来,其手段就是有计划,有组2

论软件测试在软件质量中的作用

织的进行充分的测试。系统投产后发想的问题,其危害性被成倍的放大,直接损坏了客户的利益和声誉,同时客户将毫不留情的将板子打在开发商身上,这是开发商费钱费力也可能难以挽回失去的市场。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二,软件测试的具体方法与测试模型

1、V模型

在软件测试方面,V模型是最广为人知的模型。V模型已存在了很长时间,和瀑布开发模型有着一些共同的特性。V模型中的过程从左到右,描述了基本的开发 过程和测试行为。

V模型优点:在于它非常明确地标明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级别,并且清楚地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过程期间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局限性: 把测试作为编码之后的最后一个活动,需求分析等前期产生的错误直到后期的验收测试才能发现.2、W模型

V模型的局限性在于没有明确地说明早期的测试,无法体现“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 的原则。在V模型中增加软件各开发阶段应同步进行的测试,演化为W 模型(如下图)。

W模型由Evolutif公司提出,相对于V模型,W模型更科学。

论软件测试在软件质量中的作用

优点:W模型是V模型的发展,强调的是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而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功能和设计同样要测试。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从而有利于尽早地发现问题。

缺点:W模型和V模型都把软件的开发视为需求、设计、编码等一系列串行的活动,无法支持迭代、自发性以及变更调整。

3、X模型

X模型也是对V模型的改进,X模型提出针对单独的程序片段进行相互分离的编码和测试,此后通过频繁的交接,通过集成最终合成为可执行的程序。

X模型的左边描述的是针对单独程序片段所进行的相互分离的编码和测试,此后将进行频繁的交接,通过集成最终成为可执行的程序,然后再对这些可执 行程序进行测试。己通过集成测试的成品可以进行封装并提交给用户,也可以作为更大规模和范围内集成的一部分。多根并行的曲线表示变更可以在各个部分发生。

优点:X模型定位了探索性测试,这是不进行事先计划的特殊类型的测试,这一方式往往能帮助有经验的测试人员在测试计划之外发现更多的软件错误。

论软件测试在软件质量中的作用

缺点:可能对测试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对测试员的熟练程度要求比较高。

4、H模型

H模型中, 软件测试过程活动完全独立,贯穿于整个产品的周期,与其他流程并发地进行,某个测试点准备就绪时,就可以从测试准备阶段进行到测试执行阶段。软件测试可以尽早的进行,并且可以根据被测物的不同而分层次进行。

这个示意图演示了在整个生产周期中某个层次上的一次测试“微循环”。图中标注的其它流程可以是任意的开发流程,例如设计流程或者编码流程。也就是说, 只要测试条件成熟了,测试准备活动完成了,测试执行活动就可以进行了。

H模型揭示了一个原理:软件测试是一个独立的流程,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与其他流程并发地进行。H模型指出软件测试要尽早准备, 尽早执行。不同的测试活动可以是按照某个次序先

论软件测试在软件质量中的作用

后进行的,但也可能是反复的,只要某个测试达到准备就绪点,测试执行活动就可以开展。

三.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及存在的误区

软件测试很重要。

在很多情况下,软件开发人员同用户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开发人员由于接近硬件底层,更多的是从机器的“思维”来考虑问题,而用户只是为了使用。很多软件开发人员抱有这样的思维,认为用户很笨,“你这样用就不会出现错误了!”但事实上,作为一种产品,必须要能够考虑到用户使用的方方面面,并考虑进行各种容错处理。为了记录下用户使用软件的习惯用来提供软件的易用性和发现潜在的问题,微软和国外的很多大型软件开发公司甚至会采用专门的测试房间,用仪器记录用户的使用过程来加以改善使用的界面和出现的问题。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有些研究数据显示,国外软件开发机构40%的工作量花在软件测试上,软件测试费用占软件开6

论软件测试在软件质量中的作用

发总费用的30%至50%。对于一些要求高可靠、高安全的软件,测试费用可能相当于整个软件项目开发所有费用的3至5倍。由此可见,要成功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必须重视并加强软件测试工作。

国内很多企业还处在探索阶段,小企业的运作方式造成主要精力是要尽快完成初始资本积累。有些企业也了解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很努力、很认真地学,但因为很多原因而学不到精髓,不知道如何去做。于是只能局限于书本上学来的简单测试方法而已。即便有些人知道有压力测试和性能测试等测试方法,但如何针对产品实施并不清楚。

软件测试存在的误区:

(1)误区之一:软件开发完成后进行软件测试

人们一般认为,软件项目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软件发布。据此,认为软件测试只是软件编码后的一个过程。这是不了解软件测试周期的错误认识。软件测试是一个系列过程活动,包括软件测试需求分析,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设计,执行测试。因此,软件测试贯穿于软件项目的整个生命过程。在软件项目的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不同目的和内容的测试活动,以保证各个阶段的正确性。软件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软件代码,还包括软件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应该是交互进行的,例如,单元编码需要单元测试,模块组合阶段需要集成测试。如果等到软件编码结束后才进行测试,那么,测试的时间将会很短,测试的覆盖面将很不全面,测试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更严重的是如果此时发现了软件需求阶段或概要设计阶段的错误,如果要修复该类错误,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2)误区之二:软件发布后如果发现质量问题,那是软件测试人员的错

这种认识很打击软件测试人员的积极性。软件中的错误可能来自软件项目中的各个过程,软件测试只能确认软件存在错误,不能保证软件没有错误,因为从根本上讲,软件测试不可能发现全部的错误。从软件开发的角度看,软件的高质量不是软件测试人员测出来的,是靠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过程中设计出来的。出现软件错误,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一个人的责任,有些错误的产生可能不是技术原因,可能来自于混乱的项目管理。应该分析软件项目的各个过程,从过程改进方面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和改进的措施。

论软件测试在软件质量中的作用

(3)误区之三:软件测试要求不高,随便找个人做都行

很多人都认为软件测试就是安装和运行程序,点点鼠标,按按键盘的工作。这是由于不了解软件测试的具体技术和方法造成的。随之软件工程学的发展和软件项目管理经验的提高,软件测试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技术学科,演变成一个具有巨大市场需求的行业。软件测试技术不断更新和完善,新工具,新流程,新测试设计方法都在不断更新,需要掌握和学习很多测试知识。所以,具有编程经验的程序员不一定是一名优秀的测试工程师。软件测试包括测试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完全掌握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需要很多测试实践经验和不断学习精神。

(4)误区之四:软件测试是测试人员的事情,与程序员无关开发和测试是相辅相成的过程

需要软件测试人员、程序员和系统分析师等保持密切的联系,需要更多的交流和协调,以便提高测试效率。另外,对于单元测试主要应该由程序员完成,必要时测试人员可以帮助设计测试样例。对于测试中发现的软件错误,很多需要程序员通过修改编码才能修复。程序员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分析软件错误的类型、数量,找出产生错误的位置和原因,以便在今后的编程中避免同样的错误,积累编程经验,提高编程能力。

(5)误区之五:项目进度吃紧时少做些测试,时间富裕时多做测试

这是不重视软件测试的表现,也是软件项目过程管理混乱的表现,必然会降低软件测试的质量。一个软件项目的顺利实现需要有合理的项目进度计划,其中包括合理的测试计划,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任何问题,都要有风险分析和相应的对策,不要因为开发进度的延期而简单的缩短测试时间、人力和资源。因为缩短测试时间带来的测试不完整,对项目质量的下降引起的潜在风险,往往造成更大的浪费。克服这种现象的最好办法是加强软件过程的计划和控制,包括软件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执行、测试度量和测试控制。

(6)误区之六:软件测试是没有前途的工作,只有程序员才是软件高手

由于我国软件整体开发能力比较低,软件过程很不规范,很多软件项目的开发都还停留在“作坊式”和“垒鸡窝”阶段。项目的成功往往靠个别全能程序员决定,他们负责总体设计和程序详细设计,认为软件开发就是编写代码,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程序员是真正的牛人,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因此,在这种环境下,软件测试很不受重视,软件测试人员的地位和待遇自然就很低了,甚至软件测试变得可有可无。随着市场对软件质量的不断提高,软件测试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相应的软件测试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将会逐渐提高。在微软等软件过程比较规范的大公司,软件测试人员的数量和待遇与程序员没有多大差别,优秀测试人员的待遇甚至比程序员还要高。软件测试将会成为一个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行业,软件测试大有8

论软件测试在软件质量中的作用

前途,市场需要更多具有丰富测试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测试人员,他们同样是软件专家。这两年来国内软件测试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IT企业认识到了软件测试的重要性。

四,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对我的帮助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对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的方法和重要性及他的理论依据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是一门崭新的学科,目前在国内的发展仍处于“婴儿”阶段,特别感谢葛老师这个学期以来的辛勤教导,使我明白的了不仅要会编程,而且还需要学会软件质量测试,它是软件正确性的保证。只有掌握软件质量测试的方法,彻底学会应用这些测试方法和测试理念才能够在以后的编程学习和工作中 保证软件的质量,使自己的能力更上一层楼。

下载软件测试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软件测试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子负载在开关电源测试中的应用

    电子负载在开关电源测试中的应用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力电子设备与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而电子设备都离不开可靠的电源--开关电源。开关电源产品广泛应......

    全球宽带通信系统在航海上的应用

    全球宽带通信系统在航海上的应用 0 引言 Inmarsat系统的出现给航运市场经营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航运市场变得更加重视信息传输的速率、实时性及连续通信的持久性。海......

    无线集群通信在地铁中的应用

    1无线集群通信简介 无线集群通信是一种智能化的无线颇率管理技术。集群系统的本质是允许大量用户共享理技术。集群系统的本质是允许大量用户共享少量通信信道和虚拟专网技术......

    锂离子电池在通信行业中应用的探讨

    锂离子电池在通信行业中应用的探讨.txt婚姻是键盘,太多秩序和规则;爱情是鼠标,一点就通。男人自比主机,内存最重要;女人好似显示器,一切都看得出来。本文由sweordwang贡献 pdf文档......

    高温材料在燃气轮机中的应用和发展

    华东理工大学 高温材料在燃气轮机中的应用和发展 燃气轮机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燃气轮机具有热效率高、污染少、耗水少等优点,参与联合循环的燎气轮机组能达......

    QTP在国家科技计划预算管理系统测试中的应用

    QTP在国家科技计划预算管理系统测试中的应用 【 摘 要 】 随着软件测试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软件项目引入自动化测试技术,以提升测试工作效率、降低软件测试成本。自动化测试......

    办公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计算机专业专科毕业生论文 办公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姓 名:学 号:专 业:学 校:指导教师:写作时间:目录 论文摘要 .................

    系统思考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系统思考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姜丽媛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系统动力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问题。系统动力学方法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手段,通常用以研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