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政与金融考试参考答案
财政与金融考试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计18分,每题3分)
1.欧洲债券不以发行所在国货币而以一种可自由兑换货币标值并还本付息的债券。
2.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和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3.单式预算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统一的一个计划表格来反映。
4.分税制
5.财政体制又称财政管理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规定的财政管理权限和资金支配权的一项根本制度。
6.信托凭证
二、简答题(计20分,每题5分)
1.决定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有哪些?P492
2.货币制度有哪些构成要素?P442
3.简述政府采购职能的作用。P262
4.税收体制的构成要素有哪些?P82
三、判断题(计6分,每题1分)
1.活期存款和活期储蓄无区别。(×)
2.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内容相同。(×)
3.超额存款准备金又称备付金。(√)
4.通货膨胀是指物价的上涨。(×)
5.治理通货紧缩可以采取提高利息率的货币政策。(×)
6.提高利息税属于货币政策。(×)
四、不定项选择题(计24分,每题3分)
1.属于金融的基本功能有(ABCD)
A中介功能B启动功能C反映功能D导向功能
2.货币的职能包括(ABCDE)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
E世界货币
3.票据通常可分为(ABC)
A汇票B支票C本票D
4.日息1厘=年息(D)
A1厘B1.2厘C3厘D3.6
5.基础货币也称(ABC)
A高能货币B中央银行货币C强力货币D
6.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有(ABCD)
A总分行制B单一银行制C连锁银行制D
司制
7.下面属于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是(CD)
A贷款B负债C同业拆借D
8.以下哪类贷款属于不良贷款(BCD)
A正常贷款B可疑贷款C损失贷款D
E关注贷款 支付手段光票 厘 流通货币 银行持股公再贴现 次级贷款D
五、论述题(计32分,每题8分)
1.治理通货膨胀可以采取货币政策中的哪些的主要手段?怎样进行调控?
2.结合对中央银行再贴现政策功效的评价,阐明在我国运用这一政策工具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及解决对策。
3.什么是国债市场?国债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篇:财政与金融答案
财政与金融答案
一、1、档次爬升
2、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或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3、项目全部投资
4、基本建设工作量
5、财务收支限额
6、债务
7、来样加工
8、现货
9、平等
10、保证保险
11、原始存款额
12、卖方信贷
二、1④ 2① 3③ 4① 5③ 6② 7① 8② 9② 1O④ 11②
12① 13② 14④ 15① 16①
三、1.②③④⑤ 2.①③⑤ 3.①③⑤ 4.①③④⑤ 5.③④⑤
6.①②④⑤ 7.②③④⑤ 8.①②③④ 9.①③④ 10.①④⑤
11.①③⑤ 12.①④⑤ 13.①②③ 14.①③
四、1.累进税率是就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2.税利分流指国家参与国有企业利润的分配应采取税收(即所得税)和上交利润两种形式,而不能只采取税收或上交利润某一种形式。
3.纸币流通规律是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必须限定在客观货币需要量的范围之内;超过这一限度,纸币就要贬值,物价相应上涨。
4.货币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
五、1.①应纳税所得额=1500O元X(1-20%)=12000元
②应纳所得税额=12000元x 2O%=24O0元
2.s=100万元X(1十6%)2=112.36万元
I= 112.36万一100=12.36万元
答:到期时该企业应向银行支付 12.36万元利息。
六、1.(1)分税,指按税种或税源将全部税收划分为中央与地方两套税收体系;
(2)分权,指划分各级政府在税收方面的立法权、征管权和减免权;
(3)分征,指分别设置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税;
(4)分管,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管理和使用各自的税款,不得混淆或平调、挤占;
(5)建立规范化的中央预算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宏观调控和调节地区之间的财务分配。
2.(1)经销期限不定。
(2)发行条件不定。
(3)主要通过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以及证券经纪人经销。
(4)主要适用于不可转让债券,特别是对居民家庭发行的储蓄债券。
第三篇:财政与 金融
财政与金融
财政的职能?
答:第一、资源配置只能;第二、收入分配职能;第三、经济稳定职能。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
答:第一、发展经济、培育财源;第二、加强管理、堵塞漏洞;第三、提高财政收入的质量;第四、重视对滥收费行为的治理。
债券和股票的区别?
答:第一、性质不同;第二、持有人权利不同;第三、权益和风险不同。债券和股票的区别?
答:第一、中央银行是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工具;第二、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第三、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中央银行的职能?
答:
(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三)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四)中央银行是调节经济管理金融的特殊银行
8、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基本原则? 答:第一、不以盈利为目的;第二、不从事一般银行的业务活动;第三、不付存款利息;第四、保持资产最大的流动性;第五、业务活动的公开化。财政的定义:是以国家为主题的分配,体现一种分配关系,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进行的政府理财活动。
公共产品的概念及特征?
答: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他性的产品。
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可分割性、外部性
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公共财政框架? 答:
一、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这是我国财政职能转变的需要
三、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公共财政支出的内容?
答:
一、提供公共秩序产品
二、提供公共基础设施
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四、提供社会保障 财政支出的原则?
答:
一、支出总量适度原则坚持量入为出的理财思想2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标
3、以实现经济稳定运行为调控目标
二、优化结构支出的原则
1、正确处理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2、正确处理投资性支出与公共消费性支出的关系
13、财政投资和农业发展的关系? 答:(1)农业部门的社会效益而直接经济效益小,大量经济效益需要通过加工流通部门辗转折射出来。(2)农业对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的依赖性较强,而这些条件具有工艺性特点,花钱多,涉及面广,个别单位和地区往往不愿意承担或无力承担这就需要政府来承担其相应的投入职责(3)农业是风险行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并存,生产难免有周期性波动,需要不断提高其投资和物资装备水平,因此也需要政府的挟持。(4)生产需求弹性小,市场扩张处于不利地位,加上农业需要固定资产多但利用率低,生产周期长期而资金周转较慢,从而使农业在市场贸易中处于不利位置,需要政府采用一定方式进行挟持。
财政收入的形式有哪些?
答:税收;国有企业利润上缴;公债;公共收费;其他收费:国有土地出让金,彩票公益金,发没收入基本建设收入利息收入,国家资源,管理收入,处事服务收入等。公债与财政的关系? 答:
一、公债与财政的收入,公债市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公债在财政收入形势中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二、公债与财政支出。①财政支出规模直接影响公债发行的规模 ②现有的公债规模将影响将来的财政支出规模 ③财政支出结构影响公债的结构。
三、公债与财政的赤字。①财政赤字是发行公债的原因 ②公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理想方式 ③平衡国际收支 影响公债规模的因素? 答:
一、首要因素是国家需要资金的多少。
二、该国奉行公债政策。
三、政治局势。政府预算的概念及分类? 答:政府预算是经过法定程序编制机批准的枕骨基本财政计划是政府进行财政分配和财政共管调控的重要手段。分类:政府预算按政府级次分为中央政府预算和地方政府预算,按照预算收支管理的范围的要求,各级预算分为总预算部门预算与单位预算。分税制改革的问题和完善的思路? 答:分税制存在的问题:①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不清晰 ②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不够科学 ③地方税收体系不健全 ④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 完善现行税制的思路:①按照市场经济需求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与各级政府的事权,为科学划分财权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② 按照分级财政管理的要求划分税种 ③加强地方睡建设形式与地方政府职能相适应的地方级体系。④建设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财政政策的含义与类型? 答:含义: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运用财政这一手段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从而实现预期发展目标的措施的总称。类型:按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分为 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按照财政政策手段 财政政策可分为 税收政策 公债政策 投资政策 补贴政策 公共支出政策 预算政策等。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后期的作用来划分 它包括自动稳定的和相执挟持的财政政策。按照财政政策作用的不同方面可将其分为 总量调节政策 结构调节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答:目标: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国际收入平衡 工具:国家预算、税收、公债、财政投资、政府补贴、公共支出。
第四篇:财政与金融
财政与金融
学习完《财政与金融》,我个人见解有一些。大致学习完,和大多同学们的想法没什么不一样的,满脑子就是些理论概述,宏观经济微观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什么是宽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还有政府的宏观调控有那些形式等等一系列。积极点来说:“哦,我终于知道什么财政政策是怎么回事了。”悲观主义者会说:“这跟我们以后学习工作生活有什么关系么?八竿子打不到一起么。”然而,财政与金融还是使我获益颇多。
以下就是我学习《财政与金融》课程后一些小小的感受和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国际金融基本知识,掌握国际金融发展变化规律,并在工作中加以应用,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从《金融学》的视角看,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如果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那么国际金融就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命脉。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与世界经济差异化发展博弈的日益深化,金融自由化向更广的层面和更深的层次不断拓展和发展。同时,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张和发展,国家间资金流通和信用融通的规模、速度、方式也产生了极大变化,国家间的货币兑换、汇率利率等内部及外部的变动和波动,在国家间经济往来乃至全球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因此,认真学习《财政金融》知识,提高特别是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判断把握和宏观财经数据的分析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从小处思考,我认为学习国际金融知识有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扫盲。学习国际金融学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各种国际金融信息,了解你生活在的全球一体化世界。你在财经类报纸上或在金融机构大厅里看到每天的外汇行情时,你是否知道,不同国家货币间的汇价是如何决定的?汇率的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什么是欧元,欧元为什么要取代欧洲许多国家的货币? 1997年7月泰国爆发货币危机后,为什么亚洲那么多国家先后都卷入了危机?美国次级债的演变,怎么影响到你买的股票?相信你在学习《财政金融》的过程中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二是明智。学习国际金融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和国内经济金融问题产生的根源,认识一国经济和金融政策的潜力和局限性,从而有助于你参加论坛或面对儿女提问时,能逻辑清晰地对答。诸如:我国最适度的外汇储备是多少,是1000亿美元还是1500亿美元?如果日元贬值到 1美元比140日元时,人民币汇率是否应该贬值?我国可维持的外债规模是多少,举借外债的币种结构如何安排才算合理呢?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取消外汇管制,允许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场合,如何降低国际投机资本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以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等国际金融方面的问题。三是提高。通过学习国际金融知识,可充实投资知识、提高理财能力。国际资本的流动,对冲基金的兴衰,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在影响国际市场股票价格的同时,也牵动中国股票、期货市场的神经。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体验一下股海的起伏,感受一下外汇、期货的波动,研究一下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以提高自身在区域财政与金融市场互动机制的把握能力,为将来财政国库资金的科学、合规运作,前瞻性地进行知识积累和思路探索,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将受益匪浅。
这堂课我们老师还对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的热点问题作了讨论,如人民币汇率政策,外汇储备政策,国内流动性过高,金融失衡,美国双赤字等等,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并引导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国内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同时,各章对阿根廷、巴西等国家在经济转型期的政策得失进行了比较客观的描述和分析,对于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宏观形势的复杂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五篇:财政与金融
财政与金融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财政 2.通货膨胀 3.货币流通 4.宏观调控 二.填空题:
1.国家财政的职能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2.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________。
3.我国财政支出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形式。
4.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世界货币等五大职能。
5.信用工具一般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央银行的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货币流通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形式。
8.一定时期内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因素。
9.商业银行存款派生能力取决于两个因素:________和________。10.构成金融市场的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衡量信贷收支是否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
12.税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征。
13.社会公共需要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我国财政分配过程可分解为收支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财政收入是________,财政支出是________。
15.财政的萌芽和产生是由________最终决定的;________则是导致财政产生的直接因素。
16.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给投资人的入股凭证称为________。三.单项选择题
1.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A.国家产生以后的现象 C.原始社会的现象 B.阶级社会的现象 D.财政的根本属性 2.财政处于社会再生产中的()。A.生产环节 B、分配环节 C、交换环节 D.消费环节 3.社会产品总价值中社会纯收入是指()。A.C B.V C.M D.V+M 4.我国发行的国库券其性质是()。
A.财政信用 B.银行信用 C.商业信用 D.消费信用 5.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A.税率 B.计税依据 C.纳税人 D.征税对象 6.财政是以()为主导进行分配的。A.国有企业 B.国家 C.社会团体 D.银行
7.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下列哪中情况会使流通中货币需要量减少。()
A.商品价格总额越大 C.货币流通速度越快
B.商品数量越多 D.商品价格越高
8.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转化而来的存款称为()。
A.原始存款 B.派生存款 C.活期存款 D.定期存款 9.增值税的基本税率是()。A.6% B.13% C.17% D.10% 10.增值税属于()。A.价内税 B.价外税 C.从量税 D.地方税 11.在自然经济社会里,财政收支的形式主要采取____。A.力役形式 C.货币形式 B.实物形式 D.力役和实物形式 12.导致财政产生的原因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13.社会总产品中,扣除消耗的生产资料部分,以形成()。A.补偿基金,维持简单再生产
B.积累基金,以保证扩大再生产的进行 C.后备基金
14.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15、社会总产品价值为C+V+M。其中不能直接作为财政收入的是()。A.C B.V C.C+V D.M E.V+M 16.()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A.税目 B.税率 C.纳税人 D.征税对象 17.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征收制。A.总额 B.全额 C.分项 D.单项
18.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下列哪种情况会使流通中货币需要量减少()。
A.商品价格总额越大 C.货币流通速度越快 B.商品数量越多 D.商品价格越高 19.我国保管发行基金的地方是()。
A.商业银行的发行库 B.中央银行的发行库 C.商业银行的业务库 20.如果银行现金投放量少于现金归行量时,则形成()。A.货币发行 B.货币回笼 C.现金发行 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征收必须考虑生产者的承受能力,“量能负担”成为财政收入必须遵循的原则。
()2.财政是人类社会之初便产生的。
()3.国家税收分配是国家凭借财产权利进行的。
()4.小规模纳税人在计算应纳增值税税额时也应抵扣进项税额。
()5.社会保障支出是国家财政用于劳动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支出。
()6.金属货币发行过多,也会贬值。
()7.派生存款具有扩张信用作用,也就是1元存款可以扩大为2元、3元或更多存款。
()8.通货膨胀使本国货币贬值,汇率下降有利于进口,但不利于出口。
()9.一般来说,治理通货膨胀主要包括控制需求、增加供给两个基本方面。
()10.股票和债券都是信用工具,都具有收益性、流通性和安全性,但两者相比,股票安全性高、风险性小、收益不大。
()11.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基础上,所以,我国财政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财政。
()12.税收是依法征收的,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所以必然不需要做宣传。
()13.V是个人劳动报酬,但国家以税收和公债形式由此取得一部分财政收入。
()14.只要税率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就会增加。
()15.在处理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时,首先应保证中央留有足够的财力。
()16.增加科技投入可以促进财政收入同步增长。
()17.征税对象反映征税的深度,税率反映征税的广度。()18.所得税实行“所的多的多征,所的少的少征,无所得的不征”的负担原则。五.计算题
l.某一时期,流通中货币需要量30000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50000亿元,求此时货币的贬值程度。
2.某企业(一般纳税人)从事商品批发和零售业,本月批发销售商品实现销售额(不含税)15万元,零售商品销售收入额(含税)23.4万元,本月销售商品购进原价28万元,含进项税额4.75万元。请计算该企业本月应纳的增值税税额。
3.某个体工商业户(小规模纳税人)从事商品零售业,本业销售商品取得销售收入额(价税合并定价)10600元,计算增值应纳税额。
4.某人以1050元买进若干张债券,持有半年以后,以1100元卖出。问持有收益率是多少?六.问答题
1.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怎样?2.简述利用外资的意义和原则。
3.我国财政怎样参与社会总产品分配形成财政收入?4.不同社会财政共性有哪些?
5.保持货币流通正常稳定的意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