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政与金融复习
国税与地税的区别
是指国家税务局系统和地方税务局系统,一般是指税务机关,而不是针对税种而言的
国家税务局系统由国家税务总局垂直领导;省级地方税务局受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双重领导,省级以下地方税务局系统由省级地方税务机关垂直领导。
为适应分税制的要求,全国税务机关分为国家税务局(简称国税)和地方税务局(简称地税),负责征收不同的税种。国税主要负责征收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地税主要负责征收地方税
从财政收入支出角度评价营改增
“营改增”带来的减税效应短期内扩大了地方政府可用财力缺口,可能倒逼财税体制改革。长期以来存在但受到漠视的地方政府缺乏主体税种状况迫切待解,加上去年底以来463号文等规范性文件对地方政府借助平台公司变相或隐性负债或受抑制。
(一)短期不利影响
1、试点企业纳税收入下降。“营改增”目前采取的是原营业税收入改为增值税后仍划归地方的过渡办法,看似不会对地方财政收入构成影响。但“营改增”鼓励更多企业专业化经营,细化产业分工,理性的纳税人会出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考虑而改变企业组织结构,从而形成更多抵扣项目,减少缴纳增值税,从而减少地方政府收入。
2、下游企业增值税收入下降。下游工业企业在“营改增”后,购进试点服务可获得较以前更多的进项税抵扣,因而会减少缴纳的增值税,相应减少地方财政收入。根据统计,试点地区95% 左右的企业实现减税或税负不变,2012年全部试点地区全年减税426.3 亿元,其中,试点纳税人减税189.1 亿元,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试点服务减税237.2 亿元。
3、城建税等其他税费收入下降。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作为流转税的附税,其收入也会相应降低。测算显示,2013 年8 月1 日起试点行业全国推开后,预计全年减收规模为1200 多亿元,全部完成后全年预计减税约两三千亿元,那么相应城建税等附加税就要减少100—300 亿元。城建税等附加税费作为地方税,完全纳入地方预算,收入的减少将对地方财政产生较大的影响。
4、“营改增”后地方税收失去主体税种,将造成地税随主体税种附征的税收难以控管的局面。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当前地税收入中的三大主体税种,也是地税收入增长的主力军。“营改增”扩围后,地税收入中营业税将全部或大部分丧失,企业所得税因新增企业随着“营改增” 变为国税征管而失去新的增长空间。同时,随着主体税种的征收权转移,而随主体税种附征的个人所得税和附加、基金都将面临流失的风险,组织收入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5、财政补贴支出压力加大。试点过程中,对税负增加的企业,大部分地方政府采取由地方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给予财政补贴的做法,这有利于缓解和消化改革增加的税负,顺利推进改革试点。但财政补贴加重了财政负担,会进一步增加财政支出,从而形成减税和增支两方面压力。
6、加大地区间发展差距。“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程度,与改革范围、不同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结构,以及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担能力密切相关。例如,发达地区通常服务业较为发达,从近期来看地方财政减收规模较大,但发达地区财政承担能力较强,补贴能力较强,服务业发展潜力大,未来将成为服务提供者和产生增值税销项额的一方。因此,从远期看,“营改增”将给发达地区注入更强劲动力。而欠发达地区对财政减收的承担能力相对较弱,改革后通过服务业发展来增加税收收入的潜力也较弱,“营改增” 对地方财政的压力更大,这也是在“营改增”初期部分欠发达地区对试点意愿不强的原因之一。因此,“营改增”在全国范围的推广,需要着重考虑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减收问题。
(二)长期有利影响
1、实施结构性减税,进行宏观税负的结构性转换,是未来我国税制改革的基本方向。“营改增”的减税效应,可以为其他税种的增税提供空间,即在降低一般性税种的税收负担的同时,在环境税、资源税等绿色税种上进行增税,地方财政也将能够从这些税种上增加收入来弥补“营改增”的减收。
2、“营改增”在完善税制、减轻企业税负、消除重复征税、促进社会专业化分工和三次产业融合等方面发挥积极效应,又是涵养税源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可为未来的财政收入增 长奠定基础。这不仅能够弥补“营改增”短期结构性减税的财政损失,长期则是对我国税收产生正增长效应。
3、,“营改增”后还可以通过服务业的大力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财政收入随工业经济的波动性,增强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性。由于“营改增”试点行业术语生产性服务范畴,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处于中游位置,抵扣链条打通后,使上下游行业均可受益,将推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试点行业及上下游企业互相作用、共同发展,促进各类投资和生产要素向现代服务业聚集,对服务业发展将产生政策引导和结构优化的作用。
第二篇:财政与金融复习要点
题型:单选20x1、简答30(5x6)、判断10 x1、名词解释20(5x4)、计算20(2x10)、财政与金融复习要点:
税收的定义特点,共享税、地方税、中央税包含的种类
财政的定义,要素和职能有哪些
公共产品
国债限度指标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因与治理
零基预算、增量预算的概念
金融的构成政府财政支出的种类与规模增长理论
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
商业银行的业务与信用创造
货币的定义与形态,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货币职能、货币制度
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信用与利息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税负转嫁的四种方式
资本市场和短期资金市场(国库券)
外汇的两种标价方法
货币政策的优缺点以及和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不同情况的四种类型
财政的概念
凯恩斯陷阱
挤出效应
再贴现
金融市场的分类
金融(信用)工具的特点和种类
二、计算题复习要点
增值税的计算:所交增值税=销项税(要有发票或相关注明)-进项税(注意销售额含不含税、赠品也算销售)
贴现率。
单利法与复利法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商业银行信用创造倍数
三、重点是税收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第三篇:财政与金融
财 政 与 金 融姓名:柳铖
学院: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学号:200910010408
建设和谐社会,财政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通过财政与金融这门课的学习,让我真正的认识到,财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财政是国家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如何有效发挥财政分配、调控等职能,充分利用财税政策工具,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广大人民所关注的迫切问题。
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坚持科学持续高效发展,进一步做大经济财政蛋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反之,盲目粗放低效的发展,不仅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反而会阻碍延迟和谐社会的建设,加大和谐社会建设成本。公共财政要致力于经济运行的和谐,建立经济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是大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二是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综合运用税费、预算支出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加大对清洁生产、可再生和新能源开发等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与发展循环经济有关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和重大项目建设。三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支持科技创新,切实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着力提高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正确处理生财、聚财和用财的关系,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壮
大财政实力。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创新支持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继续实施好稳健财政政策,综合运用税收、预算、国债、财政贴息等手段,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公共财政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监督管理的职能,依据“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逐步规范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减少对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入。
要发挥财政在风险担保和风险投资中的积极作用,培育包括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为企业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创造更加公平、开放、宽松的财税环境,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要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和水平。要坚持依法征管,不断提高财税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使经济发展的成果在财政收入中得到及时反映。进一步完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努力做到应收尽收。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经济杠杆。和谐社会建设与税收息息相关。应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充分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新时期
税收工作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综上所述,财政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确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更加重视财政的重要性,使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更加畅通无阻的实现。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相信这个理想再不久的将来能以实现。
第四篇:财政与金融
财政与金融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财政 2.通货膨胀 3.货币流通 4.宏观调控 二.填空题:
1.国家财政的职能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2.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________。
3.我国财政支出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形式。
4.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世界货币等五大职能。
5.信用工具一般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央银行的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货币流通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形式。
8.一定时期内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因素。
9.商业银行存款派生能力取决于两个因素:________和________。10.构成金融市场的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衡量信贷收支是否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
12.税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征。
13.社会公共需要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我国财政分配过程可分解为收支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财政收入是________,财政支出是________。
15.财政的萌芽和产生是由________最终决定的;________则是导致财政产生的直接因素。
16.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给投资人的入股凭证称为________。三.单项选择题
1.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A.国家产生以后的现象 C.原始社会的现象 B.阶级社会的现象 D.财政的根本属性 2.财政处于社会再生产中的()。A.生产环节 B、分配环节 C、交换环节 D.消费环节 3.社会产品总价值中社会纯收入是指()。A.C B.V C.M D.V+M 4.我国发行的国库券其性质是()。
A.财政信用 B.银行信用 C.商业信用 D.消费信用 5.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A.税率 B.计税依据 C.纳税人 D.征税对象 6.财政是以()为主导进行分配的。A.国有企业 B.国家 C.社会团体 D.银行
7.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下列哪中情况会使流通中货币需要量减少。()
A.商品价格总额越大 C.货币流通速度越快
B.商品数量越多 D.商品价格越高
8.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转化而来的存款称为()。
A.原始存款 B.派生存款 C.活期存款 D.定期存款 9.增值税的基本税率是()。A.6% B.13% C.17% D.10% 10.增值税属于()。A.价内税 B.价外税 C.从量税 D.地方税 11.在自然经济社会里,财政收支的形式主要采取____。A.力役形式 C.货币形式 B.实物形式 D.力役和实物形式 12.导致财政产生的原因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13.社会总产品中,扣除消耗的生产资料部分,以形成()。A.补偿基金,维持简单再生产
B.积累基金,以保证扩大再生产的进行 C.后备基金
14.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15、社会总产品价值为C+V+M。其中不能直接作为财政收入的是()。A.C B.V C.C+V D.M E.V+M 16.()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A.税目 B.税率 C.纳税人 D.征税对象 17.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征收制。A.总额 B.全额 C.分项 D.单项
18.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下列哪种情况会使流通中货币需要量减少()。
A.商品价格总额越大 C.货币流通速度越快 B.商品数量越多 D.商品价格越高 19.我国保管发行基金的地方是()。
A.商业银行的发行库 B.中央银行的发行库 C.商业银行的业务库 20.如果银行现金投放量少于现金归行量时,则形成()。A.货币发行 B.货币回笼 C.现金发行 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征收必须考虑生产者的承受能力,“量能负担”成为财政收入必须遵循的原则。
()2.财政是人类社会之初便产生的。
()3.国家税收分配是国家凭借财产权利进行的。
()4.小规模纳税人在计算应纳增值税税额时也应抵扣进项税额。
()5.社会保障支出是国家财政用于劳动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支出。
()6.金属货币发行过多,也会贬值。
()7.派生存款具有扩张信用作用,也就是1元存款可以扩大为2元、3元或更多存款。
()8.通货膨胀使本国货币贬值,汇率下降有利于进口,但不利于出口。
()9.一般来说,治理通货膨胀主要包括控制需求、增加供给两个基本方面。
()10.股票和债券都是信用工具,都具有收益性、流通性和安全性,但两者相比,股票安全性高、风险性小、收益不大。
()11.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基础上,所以,我国财政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财政。
()12.税收是依法征收的,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所以必然不需要做宣传。
()13.V是个人劳动报酬,但国家以税收和公债形式由此取得一部分财政收入。
()14.只要税率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就会增加。
()15.在处理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时,首先应保证中央留有足够的财力。
()16.增加科技投入可以促进财政收入同步增长。
()17.征税对象反映征税的深度,税率反映征税的广度。()18.所得税实行“所的多的多征,所的少的少征,无所得的不征”的负担原则。五.计算题
l.某一时期,流通中货币需要量30000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50000亿元,求此时货币的贬值程度。
2.某企业(一般纳税人)从事商品批发和零售业,本月批发销售商品实现销售额(不含税)15万元,零售商品销售收入额(含税)23.4万元,本月销售商品购进原价28万元,含进项税额4.75万元。请计算该企业本月应纳的增值税税额。
3.某个体工商业户(小规模纳税人)从事商品零售业,本业销售商品取得销售收入额(价税合并定价)10600元,计算增值应纳税额。
4.某人以1050元买进若干张债券,持有半年以后,以1100元卖出。问持有收益率是多少?六.问答题
1.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怎样?2.简述利用外资的意义和原则。
3.我国财政怎样参与社会总产品分配形成财政收入?4.不同社会财政共性有哪些?
5.保持货币流通正常稳定的意义何在?
第五篇:财政与金融
财政与金融大作业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021113班 学号:02111284 姓名:苏娟彤
浅谈“金融全球化”
摘要:21世纪已经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而金融全球化这一新的名词逐渐被人们所了解,那么何为金融全球化,它体现在什么方面,以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什么促进了金融全球化的产生?金融全球化又有何利与弊?下来就让我们来一一探讨。关键字:金融全球化
表现形式
原因
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金融领域的跨国活动也在迅猛发展,金融全球化成为不可避免之趋势,那么,金融全球化是什么,它体现在哪些方面,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又是什么促使了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活力呢?
说起金融全球化,简单理解起来,我们都知道这是国与国之间所进行的金融领域的活动,它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在银行、保险、证券以及金融信息服务等方面进行的合作与竞争,同时也体现在局部金融形势的变化给全球金融领域带来的影响,那么,金融全球化具体是指什么呢?
所谓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业跨国发展,金融活动按全球同一规则运行,同质的金融资产价格趋于等同,巨额国际资本通过金融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运转,从而形成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它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相互交往和协调、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已发展到相当水平时所形成的一个联系密切、不可分割的整体。经济全球化将整个世界经济融为一体,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全球经济在合作与竞争中迅猛发展,而金融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应运而生,它促使资金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一方面使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中心得以蓬勃发展,为其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促使这些国家寻找到了发展契机和焕然一新的发展方式,另一方面也使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获得了大量急需的经济发展启动资金,使这些发展中国家有能力去发展本国的经济,同时,金融全球化也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使它们有机会参与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中,从而获得先进的发展模式,学到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因此,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全球化的推动,金融全球化将不可避免地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金融活动趋于一体化,一个国家的金融活动与其他国家的金融活动密切相关,各国货币体系和金融市场也紧密联系,国际金融市场逐渐趋于一体化,局部地区金融市场的变化对周边金融市场乃至全球金融市场有了更加明显的影响,由于金融全球化使资金在世界范围内筹集、分配、运用和流动,同时也使国际金融机构及各国货币交叉使用,因此,金融全球化促进了全球资金的流通,使全球资金得到了充分利用,与此同时,资金的流通使得资金缺乏的国家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发展本国的经济,从而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缩小了各国经济发展的差距,此外,各国货币的交叉使用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效率,使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进行,同时,金融全球化加强了国际金融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金融业的大力发展。
金融全球化的具体体现多种多样,从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来看,金融全球化包括金融机构国际化、金融业务国际化和货币国际化,市场经济的各个方面趋于国际化,从而使得经济全球化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从金融市场的结构来看,金融全球化包括货币市场国际化、资本市场国际化、外汇市场国际化以及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由此可见,金融全球化使得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加多样化,国际化,它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使各国经济在迟滞不前中看到了希望,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式,从而能够朝着更加光明的方向发展。
金融全球化首先体现在资本流动全球化,即投资者和融资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符合自己要求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来进行投资和融资,从而使资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的流动就呈现出不断加速和扩大的趋势,30多年的发展使金融行业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国际银行,债券市场,外汇市场以及保险行业的规模都在不断扩大,日交易量也大幅增加;其次金融全球化也体现在金融机构全球化,即金融机构在国外广设分支机构,形成国际化或全球化的经营,为了应对金融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各国的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都争相扩大自己的规模,扩展其业务范围,并且不断推进国际化经营,使自己可以在日渐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随着近年全球竞争的加剧和金融风险的增加,国际上许多大银行都把扩大规模、扩展业务以提高效益和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作为发展新战略;最后金融全球化还体现在金融市场全球化,即金融交易的市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而趋向于一体化,目前,全球各大金融中心都已连成一片,而不是孤立地存在,独自发展,它们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在竞争与合作中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方式,而且,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大众化,全球的金融市场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在未来的日子里,金融全球化将继续深入发展,成为势不可挡的经济发展趋势,并且必将随之产生出更多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金融全球化的产生首先是因为金融管制的放松,使许多国家对金融机构跨国经营的限制减少,这样,这些国家的金融机构有了更多机会与其他国家相互合作和交流,这些机构的跨国经济活动和跨国分公司的建立使国际经济的交往更加密切,从而大大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其次现代电子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在国际金融交易中,信息传递更及时、交易的成本更低、手续也更简便,这为金融的全球化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此外还有金融创新的影响,由于国际金融的创新,产生了许多新兴的金融工具,如利率互换、货币交换等,而它们中有的本身就具有国际性质;最后投资主体的变化也促使了金融全球化的形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新兴经济形势的产生,国际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越来越多样化,许多金融机构投资者为了获取更高的利益,频频出没于全球各国的金融市场,长此以往,这种交易更加促进了各国市场间的联系。正是由于体制,技术以及投资主体等方面日益变化的综合作用才使金融全球化逐渐形成,并成为金融市场的必然发展趋势。
金融全球化以如此迅猛之速度发展,它会给金融行业和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呢。首先,金融全球化促进了各国金融机构间的交流和合作,使金融市场充满活力,同时,金融全球化使资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流通,为发达国家的“剩余”资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投资空间。可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金融全球化也使金融危机全球化了,由于各国金融市场之间密切联系,所以,局部的金融危机会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从而为经济发展带来很大风险。
金融全球化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之必然趋势,我们无法阻止它的发展,也无法完全消除它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充分利用金融全球化所带来的优势,制定出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计划,我相信,有朝一日,金融全球化一定会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活力,成为全球经济向前发展的巨大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