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业前沿技术发展动态》课程分析报告20140501
天津理工大学
《专业前沿技术发展动态》实验教学指导书
课程代码:1961006
课程名称:专业前沿技术发展动态
开课院(系)、实验室:华信软件学院、C408机房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
实验指导书名称: 自编
指导教师:张一鸣
实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过程的分析报告
1.实验目的:
通过对现实的软件项目管理过程的学习和分析,着重掌握软件项目管理方法和常用工具、软件的开发过程及改进、应用软件的技术实现等技术,形成一套结构严谨、内容全面、科学实用的软件项目管理和实施方法等相关知识。
2.实验任务:
要求学生根据自行调研软件开发单位的实际软件开发项目或者教师介绍的项目案例,搜集该项目的各方面资料,认真分析研究并写出该软件项目管理分析报告。该报告应该包括软件开发过程管理、软件项目时间管理、软件项目质量管理、软件开发团队建设、软件项目成本管理、软件项目沟通管理、软件项目风险管理、软件整体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允许每个同学各有自己选择某方面的侧重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并且能够提出改进的建议。或者编写详细的项目计划书、项目范围说明书、工作评审表等。
3.实验步骤:
1)
2)
3)
4)准备:分析实验前,先开动员会,讲解有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分组:对学生按名单,分组,确定组长。分工:按组分配题目,确定每人的任务。调查收集资料:要求同学各自收集与自己所作内容有关的资
料,整理好待用。
5)制定方案:以组为单位,制定各自报告的编写方案。
6)编写方案:以课题组为单位进行分析报告的系统总体设计;个
人编写出有关详细文档报告。
7)提交报告
其中第4)到第6)阶段的时间安排由学生自由确定,总课时数为32课时。
4.实验要求:
(1)分组:将全班按人数分组,原则上每组3人左右,推选出一个组长负责。
(2)选题:每个组选一个题目(系统),每个人至少完成其中三个子题目(如时间、成本管理和人力资源或质量、风险和文档资料管理)。
(3)每人写出各自的软件项目管理分析报告,包括项目概况介绍、项目管理论述、可行性方案论证、项目的整体管理和项目的九个具体方面管理(每个人可以选其中的三个方面撰写),或者编写详细的项目计划书、项目范围说明书、工作评审表等。不许抄袭,凡是被发现抄袭者的报告一律按0分登记处理。
(4)格式要求:采用天津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的统一格式要求,分析报告采用统一规范的稿纸书写,也可以用16K复印纸按照撰写规范单面打印,并装订成册。内容包括:
1)封面
2)摘要(在150~400字之间)
3)目录
4)正文(不少于3000字)
(5)交稿日期:在本学期第15周末前交给任课教师。
分析报告编写工具:
1)文字处理—WORD,2)表格处理—Excel,3)软件项目相关图形—Visio,4)项目进度计划表—Project等。
第二篇:铁路桥梁工程技术发展动态
铁路桥梁工程技术发展动态
摘 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铁路桥梁技术日益更新,不论是在桥梁的理论分析、结构设计、材料研究、还是数字模拟技术等领域,我国桥梁工程技术都达到了先进水平。
关键词 桥梁技术;材料研究;工程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5-0057-02
概述
过去封建社会的禁锢下,我国铁路建设在相当一段时期毫无起色,直到清光绪二年,淞沪铁路的修建标志着我国第一条铁路诞生,也是我国桥梁技术发展的开端。解放前的所有桥梁都是由外国人修建的,修建在黄河上的京汉铁路黄河大桥也是外国人掌控建造的,此桥因为跨距小的影响时常出现汛情。我国技术人员开始建造的桥梁就是浙赣线钱塘江大桥,其特点是双层两用大桥,上层运用钢铁简支梁,全部都是铆接,但是当时我国技术装备等都比较落后,所以任然无法避免外国人的干涉。新中国成立之前,相当一部桥梁都受到了毁坏,我国铁路桥梁工程技术基本原地停留。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桥梁史迎来一个美好的春天,以长江第一桥的的修建为标志,之后一直都在快速的发展。桥梁的结构不断更进,尤其是新型材料出现和数字化的运用等,为我国桥梁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体现了我国桥梁工程技术获得的成绩。桥梁设计理论的确立
桥梁的建造主要涉及材料的选择和结构设计,所以,一般用材料学科的理论为依据。过去,全世界都采用容许应力状态理论,此理论主要指材料的计算应力必须不大于许应力,而且它是建立在弹性理论之上。如今,各国都在向极限状态理论转变,极限状态指某结构的部分或者个别单元不满足要求的临界,此理论由苏联提出,逐渐被大家所公认。极限状态理论与前者相比,它的安全系数有两部分组成,即载荷和抗力,这样分类的益处就是可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两者兼用,即用容许应力状态理论也用极限状态理论。例如,用容许应力状态理论计算钢结构,但是受到轴向压力的钢筋混凝土会产生轴向塑性变形,故一般用破坏理论计算。尤其是预应力的结构需要验证截面强度,所以大多采用极限状态理论。在桥梁设计方面我国也规定了很多标准,比如《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等等。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指利用计算机和图像设备帮助工作人员完成设计工作,也称为CAD.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各个工程领域都运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方便高效的完成工程设计,尤其是在铁路桥梁工程设计中。计算机辅助技术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内容:结构分析、图形绘制、结构优化、工程数据库、专家系统。在实际工程当中能够用到的只有前三个,而后两个用来储存数据以备未来之需。但是CAD技术在桥梁设计当中应用并不理想,主要还是桥梁本身繁杂的结构、复杂的地基与桥墩和多样的施工条件所造成的。
我国桥梁CAD技术落后于美国,美国不仅开发了专项程序来分析结构,而且设计了专门的三维绘图软件。我一般用美国设计的的ADINA 和SAP 这两个程序,前者一般用于静力学分析,分析桥梁的静态特性;而后者用在动力学领域,分析桥梁的振动等等。总之,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可以比较直观方便的发现桥梁设计的问题,然后进一步进行修改和优化。对于我国虽然现在比较落后于美国,但只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过不了几年就会有所突破。桥梁用的材料
新中国成立之前和初期,桥梁钢材的使用主要是从国外进口。直到70年代初期,我国首次将15 锰钒氮(15MnVNq)低合金钢钢材成功用到桥梁建筑中,主要作为桁架的材。下面分别介绍几种桥梁使用材料。
钢材。由于钢材的使用性比较好而且比较常见,大部分情况下都会使用钢材来建造桥梁。尤其是高强度优质钢材的研制成功,使得各国都想办法提高钢材的强度。钢材一般包括高强钢、高强钢筋和高强度钢丝等。高强度钢的焊接性、耐腐蚀和刚拉强度都很好,目前它的最高屈服强度可以达到450MPa,极限强度可以达到600MPa。建造预应力混凝土桥是用到高强度钢筋,来加强桥的强度,同时还可以减少开支,目前Φ27 ~32mm 高强钢筋的抗拉强度最高可以达到1350MPa。由英国发明的高强度钢丝是通过稳化处理钢材得到的,它的松弛率比较低,可以节省百分之七的材料,它的整体性制都有所提高,目前Si 低合金钢镀锌高强钢丝的最高强度可达2000MPa。
混凝土。混凝土是建设建筑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它不仅廉价而且容易储藏和运输,混凝土一般分为:高强混凝土、轻质混凝土和絮凝混凝土。在中国,混凝土中强度等级不小于C60的叫做高强混凝土。自出世后,由于高强混凝土具有耐久性等特点,很多场合中都很受欢迎,尤其桥梁行业中。目前世界上高强度混凝土的最高强度等级为C200级。
复合材料。碳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具有材质轻等特点,一般用它代替普通材料所建造的桥梁跨距比普通材料建造桥梁的跨距大2倍,不过这都只是一个预测,能否成为现实还需要研究。其唯一的缺点是成本很高,所以只限于高尖端领域中所使用。桥梁的种类
斜拉桥。斜拉桥的跨距长度比悬索桥差一点,因为用材少、成本低、使用性好,所以它更胜于悬索桥。斜拉桥最早出现于德国,主要形式为钢斜拉桥。我国对于斜拉桥的技术掌握还算成熟;
悬索桥。如今,在跨距能力排名中悬索桥第一,它的最大跨距可达4000m,这为桥梁的建设刷新了记录。在悬索桥行业中技术比较成熟的有美国和中国等国家,美国是最早研究它的国家。我国公铁两用悬索桥的修建为我国的铁路桥梁工程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创造了条件;
梁式桥。由于梁式桥建造容易、适用性高而且制造成本低,所以,应用范围最广泛,种类也多种多样。但是它存在很多缺陷,因为本身构造的影响,跨距不应过大,限制了使用的范围。结论
通过从桥梁理论、计算机辅助技术的运用以及材料的研究角度分析,我国的铁路桥梁工程技术起步比较晚,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材料方面差不多已经跟上了世界水平,主要是检测技术、大型的施工设备和CAD方面需要加强钻研和投入。在未来,我国铁路桥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先进的CAD程序,研制新型材料,研究合理的桥梁架构,和制造一流的桥梁用设备资源。总之,力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参考文献
[1]林亚超,王邦楣.铁路桥梁工程技术发展动态.桥梁建设,1997:7-19.[2]高宗余,方秦汉,卫军.中国铁路桥梁技术发展与展望.铁道工程学报,2007:57-59.[3]黄慧铨.国外公路桥梁的发展及趋向.公路科技简讯,1981(2).[4]张万久,等.在我国铁路桥梁设计中采用极限状态法计算的若干问题,1962.
第三篇:汽车发动机材料技术发展动态
汽车发动机材料技术发展动态
发动机技术发展趋势
伴随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带来的是大气污染和石油消耗。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而汽车的石油消耗又占了中国石油年消耗量的50%。无疑,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开发中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
自20世纪末期以来,汽车排放法规日益严格。与美国上世纪90年代中实施的联邦排放法规相比,于2007年全面实施的新联邦排放法规将要求汽车氮氧化物排放降低幅度高达95%,碳氢排放物降低幅度高达84%。2007年美国联邦排放标准中第五分组碳氢排放极限约为欧Ⅳ排放极限的一半。
这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和人们对节能认识的加深,使得低排放、低油耗、高功率密度、代用燃料(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二甲醚、甲醇、乙醇汽油、生物柴油等)等车用发动机技术的开发受到高度的重视,从而促使传统的内燃机技术不断创新。如汽油机直喷技术、可变气门定时技术、可变进气管、燃烧速率控制滑片、可变排量技术、高压共轨直喷柴油机等等。
关键零部件材料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汽车零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满足更高的机械载荷、更高的温度、更强的腐蚀环境、更苛刻的润滑条件,因此,对材料的要求也日趋严格,高强度、轻量化、耐热、耐磨、减摩、耐蚀等成为如今的发展方向。如下以缸体与缸盖、曲轴、连杆等为例介绍零部件材料技术。
缸体与缸盖
缸体与缸盖选择材料的主要出发点在于高强度、优良的热疲劳性能,轻量化。轿车发动机的汽油机已普遍从灰铸铁到铝合金,现在正逐步发展到镁合金材料。以宝马6缸镁铝复合发动机缸体为例,缸套及缸体的内芯部分为AlSi17Cu4Mg铝合金,外壁与基座为AJ62镁合金。复合缸体中镁合金重18kg。与铸铁缸体比较,铝缸体减重幅度约26%,而镁铝复合缸体可达44%。2005年宝马3系列、5系列和7系列,以及2006年上市的Z4Roadster和Z4Coupe均已采用这种镁铝复合缸体的发动机。
今后需继续研究的课题有:
耐热镁合金材料开发。
材料性能测试:静态机械性能、高周与低周疲劳性能、蠕变抗力、耐腐蚀性能、螺栓摩擦性能及载荷保持能力。
结构优化设计。
铸造工艺。
毛坯检测技术。
未来重型柴油机缸体、缸盖材料,灰铸铁、合金灰铸铁有逐渐被蠕墨铸铁替代的趋势。蠕墨铸铁有两大优点:第一、它的强度高,意味着气缸可以在更高的压力下工作,从而满足日益严格的尾气排放要求;第二、如果工作压力不变,设计师可以减轻发动机的重量,改进其紧凑性。
如今,考虑到轻量化能达到减排的效果,铝合金成为中小型柴油机缸体与缸盖材料的发展方向。梅塞德斯-奔驰公司最近成功开发出了世界第一台全铝3L直喷式柴油机,并投入了批量生产。铝合金缸体的重量较铸铁减少了35kg,其它铝零件还有缸盖、缸盖罩、水泵活塞、油底壳、加压分配器等。其功率密度达0.97kW/kg,较原设计提高了20%。
本田公司开发出了所谓的“先进半固态铸造技术”,并成功地用于其最新的2.2L轿车柴油机铝合金缸体的生产。该柴油机为四缸共轨直喷式,对缸体的性能要求很高。“先进半固态铸造技术”是一种新的喷射铸造工艺,它除了具有普通压铸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外,独特之处在于可使用砂芯并消除气孔,因而可采用固溶处理大幅提高缸体的强度。它较同尺寸的常规铸铁缸体减轻了15kg,而刚度却显著增加。
曲轴
选材的主要出发点是考虑疲劳强度及耐磨性。
钢
调质钢:
45、40Cr、35CrMo、42CrMo。
非调质钢:48MnV、C38N2、49MnVS3、43MnVS、38MnSiV。
球墨铸铁
珠光体球铁:QT700-
2、QT800-
2、QT800-
6、QT900-
2、QT900-5。
以下是对多种强化工艺的分析:
表面感应淬火
强化机理:表层材料硬度提高,圆角形成残余压应力。
强化效果:零件弯曲疲劳极限提高幅度,锻钢曲轴在80%以上,球铁曲轴在20%左右。
钢+轴颈及圆角表面感应淬火是目前承载能力最高的一种曲轴材料工艺组合,为重型及高爆压发动机所广泛采用,但其工艺难度较大(变形、淬硬层均匀性、圆角表面光洁度等)。
圆角滚压
强化机理:圆角形成大的残余压应力场,表层材料冷作硬化。
强化效果:零件弯曲疲劳极限提高幅度,锻钢曲轴在80%以上,球铁曲轴在100%以上。
球铁+轴颈表面感应淬火+圆角滚压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曲轴材料工艺组合,虽然其疲劳强度较同等圆角淬火钢曲轴低15%左右,但它具有以下优点:成本约下降40%~50%;减重8%以上;耐磨性好;减振降噪。
圆角滚压球铁曲轴广泛应用于轻型车和轿车发动机,它在相当程度上可取代锻钢曲轴用于中等增压的柴油机(已有小批量应用于160bar发动机的实例)。
氮化 强化机理:表层形成硬化层,圆角产生残余压应力。
强化效果:零件弯曲疲劳极限提高幅度,锻钢曲轴在大约30%~60%;球铁曲轴在大约20%~40%。
氮化属于一种整体表面处理工艺,因其能耗高、效率低、成本高、强化效果有限、对环境造成污染等缺点,将逐步被淘汰。
连杆
连杆的选材主要出发点是材料需具有疲劳强度,轻量化的特征。现今连杆材料技术有:
铸造连杆
球墨铸铁-QT700-2
可锻铸铁-GTS-65
锻造连杆
调质钢-
45、55,40MnB、40Cr、45Mn2、53CaS、42CrMo
非调质钢-有35MnVS、35MnVN、40MnV、48MnV,C70S6,粉末冶金连杆
连杆的制造工艺有粉末锻造和常规粉末烧结。粉末冶金连杆有技术经济性的优点。与锻钢连杆相比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重量精度,由于配粉时的精确称量及采用闭式模锻技术,零件重量误差很小,以致无需分级配重。尺寸精度也较好,尺寸公差可控制在普通连杆的1/5以内。除此之外,连杆的整体质量减轻10%以上,材料可节约40%,机加工工序减少约47%,能源消耗可节约50%,零件生产成本可降低10%。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应用在日本丰田公司1981年建成粉锻连杆生产线,用于Camry轿车1.8L发动机。到本世纪初粉锻连杆生产已累计超过5亿支,目前广泛应用于轿车发动机。
连杆分离面断开工艺是利用低塑性材料在应力集中条件下的脆性断裂特性加工分离面的一种新工艺,利用断口的高度啮合特性定位,极大地简化了连杆结构,连杆加工也更加简单。
裂解工艺适用于铸造连杆、锻造连杆、粉冶连杆。连杆裂解工艺与传统加工方法相比,胀断技术优越性体现在:改善连杆结合面定位;使连杆由分体加工变为整体加工,取消杆、盖结合面的切削、拉削与磨削等工序;降低了螺栓孔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成本;简化连杆及连杆螺栓结构;节省投资25%;减少刀具费用35%;节省能源40%;生产成本可降低15%~30%。
目前,连杆裂解工艺已应用于国外多个厂商,国内也已开发出胀断连杆品种,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本田、上海通用都已采用了胀断连杆技术。
裂解工艺的应用将在未来越来越广泛,粉末冶金连杆所占低比例将稳步增长,铝基复合材料连杆的研究开发力度将加大。
活塞
活塞的选材主要出发点是须有高温强度高,抗氧化、耐蚀,轻量化的特性。目前活塞材料技术采用:
铝合金+表面处理,其中铸造铝合金应用在汽油机、中重型柴油机;锻造铝合金主要用于高级轿车及赛车发动机。
锻钢-调质钢、非调质钢,应用于重型柴油机。
钢-铝组合,应用于重型柴油机。
铸铁-灰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在大、中缸径的中、低速柴油机中应用。
活塞顶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阳极氧化处理、镀铬、陶瓷喷镀、微弧氧化;活塞裙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镀锡、涂石墨、涂二硫化钼。
锻钢活塞的特点:
强度高-可承受最高的爆压达250bar。
强热稳定性,高刚度,长寿命-满足可靠性100万km。
尺寸紧凑-可以实现压缩高度仅为气缸直径的一半。
配缸间隙小-具有极好的导向性能。
重量与铝活塞接近。
整体锻钢活塞是重型柴油机未来的发展方向,铝基复合材料和碳基复合材料是活塞新材料。铝基复合材料是以铝合金为基体,添加了纤维、晶须、颗粒等增强材料而制成的一种金属复合材料,它具有单一材料所无法达到的综合性能。用于制造活塞整体或局部增强(燃烧室口边缘、环槽、销孔等部位)。它的优点是重量轻、动载荷小、耐磨性好,与基体合金相比其高温强度和抗热疲劳性能明显提高,并具有较低的线膨胀系数。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的性能有:①热膨胀系数低(1~5×106/℃),约是铝合金的1/10;②热导率高(150~180W/m·K);③密度小(约为1.80g/cm3),是陶瓷的1/2~1/3;④摩擦性能好(摩擦系数为0.2~0.3),且具有自润滑作用;⑤热冲击性能优良;⑥最优异的高温性能。碳基复合材料活塞优点有:
①不但减轻了活塞的重量,而且因级联效应可减轻如连杆、曲轴、飞轮等零件的重量,由此可大大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和机械效率。
②提高了活塞的使用温度,如活塞顶覆盖CVR硅基涂层,其使用温度可提高到1400℃。
③如果气缸套也用碳基复合材料制造时,气缸套与活塞之间的间隙很小,甚至无需活塞环和活塞裙,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内燃机的机械效率。
具有轻量化潜力的零件
汽车轻量化技术无论对传统燃油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都是一项共性的基础技术,是一项涉及汽车产品设计、安全、材料、制造、回收再利用等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研究显示,乘用车的重量减轻10%,油耗将降低6%~8%。这只是轻量化汽车节能的一方面,此外,重量减轻还减少了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节能的同时实现了减排。
材料技术是发动机技术发展的基础,发动机的技术进步又有力地推动了材料技术的发展,材料技术发展的优先度分别为法规、性能、成本。铝合金已广泛应用于进气管、普通飞轮壳、PTO飞轮壳、齿轮室、油底壳、机油冷却器壳等零部件中。如今,镁合金、非金属材料也渐渐应用于发动机技术中。
第四篇:电子商务专业动态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动态报告
在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关于电子商务专业动态的介绍,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我来说我觉得学习这门课还是非常必要的。对于目前阶段的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到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毕业后就业方向,或者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都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在周老师,杨老师,段老师,穆老师共同讲解下,让我懂得了更多多关于专业化的知识。使我们对自己专业知识的全面认识,能够把自己的学习方向地位到适合自己的方面上。
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电子商务高效便捷的特点,以及世界各地电子商务环境不断的改善,使得这项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其中段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电子商务与企业,物流,消费者,政府,还有最新的移动电子商务关系。
一、电子商务与企业——企业应用系统(B to B)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将是电子商务业务的主体,约占电子商务总交易量90%。就目前来看,电子商务在供货、库存、运输、信息流通等方面大大提高企业的效率,电子商务最热心的推动者也是商家。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交易是通过引入电子商务能够产生大量效益的地方。对于一个处于流通领域的商贸企业来说,由于它没有生产环节,电子商务活动几乎覆盖了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利用电子商务最多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商贸企业可以更及时、准确地获取消费者信息,从而准确定货、减少库存,并通过网络促进销售,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利益。企业间电子商务通用交易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是交易前的准备。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买卖双方和参加交易各方在签约前的准备活动。二是交易谈判和签订合同。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买卖双方对所有交易细节进行谈判,将双方磋商的结果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即以书面文件形式和电子文件形式签订贸易合同。三是办理交易进行前的手续。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后到合同开始履行之前办理各种手续的过程。四是交易合同的履行和索赔。
二、电子商务与企业一消费者的应用系统(B to C)
从长远来看,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将最终在电子商务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以及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个层次的业务还只能占比较小的比重。它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服务提供手段,实现公众消费和提供服务,并保证与其相关的付款方式的电子化。它是随着万维网(WWW)的出现而迅速发展的,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电子化的零售。目前,在互联网网上遍布各种类型的商业中心,提供从鲜花、书籍到计算机、汽车等各种消费商品和服务。这种购物过程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易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及面谈等购物方式,这是一种新的,很有效的电子购物方式。当然,要想放心大胆地进行电子购物活动,还需要非常有效的电子商务保密系统。
三、电子政务企业——政府的应用系统(B to G)
包括政府采购、税收、商检、管理规则发布等在内的、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各项事务都可以涵盖在其中。例如,政府的采购清单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公司以电子的方式回应。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这类应用将会迅速增长。政府在这里有两重角色:既是电子商务的使用者,进行购买活动,属商业行为人。又是电子商务的宏观管理者,对电子商务起着扶持和规范的作用。在发达国家,发展电子商务往往主要依靠私营企业的参与和投资,政府只起引导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企业规模偏小,信息技术落后,债务偿还能力低,政府的参与有助于引进技术、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
四、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电子商务是一场商业领域的根本性革命,然而,它在中国的发展的实际情况却远没有预想中的那样好,其中物流能力的滞后是一个重大的原因。过去,人们对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于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应发生变化也认识不足,认为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然可以经由传统的经销渠道。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能力的滞后对其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物流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注意,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实现很重要,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也肯定极为巨大。
五、移动电子商务
移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方式,利用了移动无线网络的优点,是对传统电子商务的有益的补充。尽管目前移动电子商务的开展还存在安全与带宽等很多问题,但是相比与传统的电子商务方式,移动电子商务具有诸多优势,得到了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发展和普及速度很快。移动电子商务就有方便,安全通讯灵活,以后电子商务的主要主体,是安全的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六、电子商务对消费者需求认知的影响
消费者认识到自己有某种需要时,是其决策过程的开始。这种需要,可能是由内在的生理活动引起,也可能是受外界的某种刺激引起,或者是内外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一般采用大规模的媒介广告来创造消费者对需求的认知。在互联网上,不同形式的外部刺激会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使消费者产生需求。如旗帜广告出现在各种各样不同主题的网站上,使网络用户被动或主动地、无意或有意地接受到相关商品的信息,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刺激需求,使网络用户成为某种产品潜在的或现实的购买者。然而,就目前而言,由于互联网的接触面不如传统的大众媒体,且网络用户数量有限,旗帜广告对于消费者对需求认知的影响较小。但随着网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网络营销手段的不断创新,在不远的将来,在段老师精确详细的给我们讲解本专业的知识后,周老师就马上给我分析了电子商务的就业方向,和就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细节。这节课使我们收获匪浅,记得课程中提到的面试礼仪,包括面试的服装,个人形象的怎样搭配才能够表现一个商务人员本省具有的素养。这对于我们就业方面起到了指导作用,相信我们以后可以做的更好。其具体内容是:电子商务就业方向主要有四种类型:
1.电子商务服务企业。
包括硬件(研发、生产、销售、集成)、软件(研发、销售、实施)、咨询等。随着电子商务应用的普及,相关的硬件、软件开发和销售对专业人员的需求是确定的,不过这种需求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显性情况下,用人单位会明确招聘懂得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隐形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面对市场客户的电子商务需求并不定明确知道招聘到电子商务专业背景的人才正好适用,而只能让计算机等相关学科背景的人勉强应付,或要求其补充学习电子商务知识。咨询行业因为其“与生俱来”的专业广度和深度,需求一般都比较明确。
2.电子商务企业。
对这样的企业来说,无论是纯粹专业的电子商务企业还是和其他主业结合的开辟的全新的运营模式(例如西单商场),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最对口的。
3.传统企业。
对于传统企业来讲,电子商务意味着新增的运营工具(比如企业网站,现在恐怕很难找到没有网站的公司)。运行新增的运营工具的人,无非是从使用老运营工具的员工中培养和招聘专业人才。当然培养原来的老员工的工作恐怕还是得内行的专业来进行。
通过几周课程学习,使我渐渐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进入本专业之前的几个困惑也已经得到的解决,在专业上知识毋庸置疑的要学好,而且要求能够贯通和理解。在就业方面的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相信大家在课程上都已经把自己划为技术性,还是管理、营销
方面的。对于即将面临就业中,课程提到了很多方面,这使我们更有信心,有能力的做好就业工作。在此非常感谢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教导。
汇报人:梁二安2007258007电商01
第五篇:电力专业动态报告
超导电力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班级:姓名:学号:
1.引言
超导材料是在低温条件下能出现超导电性的物质。超导材料最独特的性能是电能在输送过程中几乎不会损失。近年来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 ,超导材料的性能不断优化 ,实现超导的临界温度也越来越高。一旦室温超导体达到实用化、工业化 ,将对现代文明社会中的科学技术产生深刻的影响。
超导体具有诸多奇特的物理性质,如零电阻特性、完全抗磁特性、宏观量子相干效应等,超导技术就是基于这些性质而发展起来的。超导电力技术则是超导技术与电工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技术。超导电力技术主要研究开发各种超导电力装置,以及含超导装置的电力系统的各种特性。超导电力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等基本特点,许多电力装备都可以采用超导技术来提高其性能,如输电电缆、电机、变压器、储能装置等,同时还可采用超导技术研制出常规技术无法实现的新型电力设备,如超导故障电流限制器等。超导电力技术的实际应用,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电力系统中单机容量和电网的输送容量并大大降低电网的损耗,还可以明显改善电能的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并为电网向超大规模方向发展提供技术基础。
2.概述
近年来,超导电力技术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1999年,美国开始了 SPI(SuperconductivityPartnershipInitia-tive)计划,开展了如超导电机、超导电缆、超导变压器、超导限流器、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等项目的研究。在 “美国电网2030”计划中,还提出了采用超导电力技术建设骨干电网等建议,在其海军舰船先进电力系统计划中也列入了超导推进电机等研究项目。日本在 20世纪 90年代曾实施了 SuperGM等超导电力技术研究计划,并成立了国际超导技术研究中心(ISTEC),其主要电力公司及电机制造厂家均积极参与超导电力技术研究工作。法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和印度等都相继开展了超导电力技术研究工作。韩国也于 2001年制定了高温超导技术的十年发展规划。
在超导电力装置方面,国外研究开发的重点主要是高温超导电缆、高温超导限流器、超导储能系统、高温超导变压器、高温超导电动机以及无功功率补偿用的高温超导同步发电机。
过去十余年中在国家863专项计划、国家重点研究基础计划和各地方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在超导技术领域的研究能力大大加强,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目前我国在超导技术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超导技术产业,增强了我国在超导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3.正文
3.1超导电力技术与应用
3.1.1超导电力技术
超导电子技术,即超导技术在弱电方面的应用。其实超导技术突出的特点为电力技术带来了更深刻的革命。与常规技术相比较, 应用超导技术具有很多优越的性能,可以解决若干现有的常规技术难以解决的电力系统中的重大难题。超导发电机可以使发电机的同步电抗减小到常/
5规发电机的1/3,从而提高发电机的稳定送电极限;超导电缆可以降低电网损耗, 减少输电线路占地面积,并以较低电压输送巨大容量的电能,为大城市的高密度送电提供保证;电压等级的降低, 还会使系统绝缘水平下降,电网结构得z 到改善,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超导限流器可以限制系统短路电流,从而降低系统中电气设备的电磁电特别是超导变压器,早在20世纪60 年代, 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与常规变压器相比, 超导变压器在以下几方面具有较大的技术经济优势。a.体积小、重量轻。由于超导线的通电D密度远大于铜等常规导体, 利用超导线材制成的变压器绕组的体积和重量与常规变压器相比,分别只有后者的 30%~70%和40%~60%。b.阻燃。在高温超导变压器中, 液氮既是冷却剂, 又是绝缘的一部分, 而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又由于氮气不可燃, 加上温度极低, 超导压器具有良好的阻燃特性。这一优点可提高变电站、发电厂的安全性能。c.效率高。维护超导所需要的冷却能量是制约变压器效率的关键因素。由于超导线材技术和冷却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高温超导线材技术的应用,超导变压器的效率可比常规变压器高出11%~15%。由于高温超导变压器还可以使用直接冷却技术, 使其在低于77K的温区运行, 这可以获得更高的超导稳定性。在过冷却液氮温度(66K)下可达到800kV。但当时的超导线在交变磁场下交流损耗较大, 以致使采用超导材料后的铜耗减少补偿不了由交流损耗引起的热损耗,在经济上没有明显的优越性,加之当时的低温系统可靠性还达不到电力系统对安全可靠性的要求。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前, 超导变压器的研究没有很大进展。
3.1.2高温超导电缆
高温超导电缆采用无阻和高电流密度的高温超导材料作为载流导体,具有载流能力大、损耗低和体积小的优点,其传输容量将比常规电缆高 3~5倍,而电缆本体的焦耳热损耗几乎为零。虽然在交流运行状态下,它也存在磁滞、涡流等损耗,即交流损耗,但超导电缆只要超过一定长度后,即使考虑到低温冷却和终端所需的电能消耗,其输电损耗也将比常规电缆降低 20%~70%。另外,高温超导电缆是采用液氮作冷却介质,在结构上还可以使其磁场集中在电缆内部,从而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液氮冷却的高温超导电缆不会有漏油污染环境和发生火灾的隐患。随着大城市用电负荷的日益增加,高压架空线深入城市负荷中心又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往往需要采用地下电缆将电能输往城市负荷中心。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高温超导输电电缆有明显的优势,是解决大容量、低损耗输电的一个重要途径。
20世纪 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丹麦和韩国等都相继开展了超导输电电缆的研究。2000年 2月,美国 Southwire公司研制了长 30m、12.5kV/1.25kA三相高温超导电缆,并安装在公司总部供电运行。2001年,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与住友电工合作,研制出 100m、1kA/66kV三相高温超导交流电缆,并进行了冷却、额定电流通电运行、负荷变动、过负荷和耐压等一系列试验。为了研究,2004年日本 Furukawa电气公司和电力工业中心研究所(CRIEPI)等研制了长 500m、77kV/1kA单相高温超导电缆,并进行了高温超导电缆在穿越地下、过河、上下坡等不同安装环境下的性能试验。2006年,美国超导公司(AMSC)、SuperPower公司等在能源部和纽约州等支持下,分别研制出 200m(13.5kV/3kA)、350m(34.5kV/0.8kA)和 660m(138kV/2.4kA)三相高温超导交流电缆,并分别安装在俄亥俄州哥伦布的Bixby变电站、纽约州的Albany和长岛等地并网试验运行。2005年,韩国电力研究所(KEPRI)等与日本住友株式会社合作,研制出长 100m、22.9kV/1.2kA三相高温超导交流电缆。墨西哥也计划在墨西哥市建造 33m、15kV/1.8kA的高温超导电缆,为用户提供更安全可靠的电能。自“九五”开始,我国就开展了高温超导电缆的研究。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合作于 1998年研制成功 1m/2kA高温超导直流输电电缆模型,随后于 2000年又研制出 6m/2kA高温超导直流输电电缆。2002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还完成了 10m/1.5kA三相高温超导交流输电电缆的研制。结合高温超导电缆的研制,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还进行了高温超导电缆带材电流分布的均匀性问题、电缆的电磁屏蔽技术、电缆的高电压绝缘和终端绝缘技术、高温超导电缆的焊接技术、高温超导电缆的绕制技术、高温超导电缆冷却技术、高温超导输电电缆系统监控保护技术以及高温超导带材临界电流和均匀性无接触测量技术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05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与甘肃长通电缆公司、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等合作,研制出 75m、10.5kV/1.5kA三相交流高温超导输电电缆,并于 2005年底安装在甘肃长通电缆公司向车间供电运行。2005年 4月,北京云电英纳电缆公司研发出 33m、35kV/2kA三相交流高温超导输电电缆,安装在云南普吉变电站试验运行。
3.1.3超导电机
超导电机是采用超导线材取代常规的铜导线绕制电机的励磁绕组或电枢绕组。由于超导线的电流密度要比铜导线高约 2个数量级,且几乎无焦耳热损耗,因此超导同步发电机的效率可比常规电机提高 0.5%~0.8%;电机的整机重量可减少 1/3~1/2,且体积小。同时,电机同步电抗可减小到原来的1/4,从而提高了电机的运行稳定性;它还可省去铁芯,使电机的电枢绕组对地绝缘水平大大提高。另外,由于气隙磁通密度可比常规电机大数倍,单机容量可达百万千伏安以上。但是,由于超导绕组必须运行在液氦或液氮温区,且超导绕组电流密度大、绕组,给电机的设计、制造和运行带来一系列新的技术问题。例如,大电流密度和高磁场的超导电机组设计和电磁计算,超导绕组的阻尼屏蔽结构,超导绕组的稳定性和失超保护,超导绕组低温容器的真空绝热和密封技术,超导绕组冷却技术,以及高速旋转下冷却介质输运技术等都需要研究和解决。迄今为止所研制的超导同步发电机只是转子励磁绕组采用超导线圈,电机的定子绕组一般仍然采用常规的铜绕组。这是因为电机的定子绕组是在 50Hz工频下运行的,而超导体在交流运行条件下存在交流损耗。日本自 1988年开始进行超导同步发电机研究,已研制出一台励磁绕组采用 NbTi超导线绕制的 70MV·A超导同步发电机。这台电机采用超临界氦冷却,1997年已经试验成功。原计划准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制 200MV·A超导同步发电机,但至今未进行。1996年,美国 Reliance电力公司(REC)成功地研制出一台转速为 1800r/min的四极高温超导同步电动机,其高温超导线圈是在 27K下运行的。经试验,该电动机输出功率达147kW(比设计的 92kW高出 60%),其效率达 97.1%。1997年,REC开展了 3.7MW(5000hp)的四极高温超导电动机研究工作,目前已完成该机研制工作。2003年,美国 AMSC公司和 ALSTOM公司研制成功 5MW高温超导单极电动机,并在模拟船舶上进行了测试。美国 AMSC公司目前正在研制 36.5MW、转速 120r/min的船舶推进用高温超导电动机。美国海军期望未来的作战舰艇能使用包括高温超导电机、超导限流器、超导电缆、超导变压器在内的高温超导电力系统,美国空军也计划在新一代飞机中使用超导电机。早在 1965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与武汉 712研究所合作,就曾采用宝鸡有色金属加工研究所研制的单芯 NbTi超导线,设计、研制一台具有超导转子的 20kW超导电机模型。1977年,上海电机厂研制出一台 400kV·A超导同步发电机并进行了短时间的并网发电试验。1981年,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在 400kV·A超导同步发电机的基础上,开始研制一台新的 400~800kV·A超导同步发电机,该超导电机最长发电实验时间达 1h,并成功并网 5min。1992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武汉 712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合作,研制成功一台船舶推进用 300kW超导单极电机。近年来,712研究所等还开展了船舶推进用的高温超导电动机研究,2007年研制出 100kV·A、3极、500r/min高温超导电动机。
3.1.4高温超导变压器
与常规变压器相比,高温超导变压器有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同时它采用液氮作为冷却剂,没有污染环境或火灾的隐患。高温超导变压器有很强的过载能力,在过载条件下短时间运行只导致冷却功率增加,而常规变压器过载约 10%就有可能导致绝缘损坏。此外,在电力系统中采用超
导变压器,当发生短路时,超导线圈还有限流的作用。1997年 4月,ABB研究中心研制出一台 630kV·A,18.7kV/420V三相高温超导变压器,并安装在日内瓦电力公司下属电厂进行测试和试验运行。日本九州大学与富士公司等合作研制出一台单相 500kV·A,6.6kV/3.3kV的高温超导变压器,该变压器运行于 77K时,效率达 99.1%。当该变压器运行于 66K时,容量可提高到 800kV·A,效率可达 99.3%。1998年初,美国电力公司、IGC公司、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Rochester燃气电力公司等合作研制完成 1MV·A单相高温超导变压器样机并成功地进行了试验。随后,又计划合作研制出容量为 30MV·A,138kV/13.8kV,60Hz的三相高温超导变压器样机,因为这种容量和电压等级的变压器约占美国今后 20年中等容量变压器销量的 50%。2001年,德国Siemens公司也研制、试验成功用于铁路机车的 1MV·A高温超导变压器样机。2003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与新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先后研制成功 26kV·A、400V(37.5A)/16V(938A)三相高温超导变压器和 45kV·A、2.6kV/160V单相高温超导变压器。在此基础上进而研制出 630kV·A、10.5kV(34.6A)/400V(909A)的高温超导变压器示范样机,于 2005年 12月在新疆特变公司并网试验运行。此外,株洲电力机车车辆厂也开展了电力机车用 300kV·A高温超导变压器的研制。
3.2超导电力技术发展前景及要解决的问题
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供电品质一直是电力系统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电网容量的增加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的短路容量越来越大,而短路电流对电气设备和正常的工业生产将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的崩溃。目前 对付短路故障的办法主要是用断路器直,接开断故障线路,或从电网的结构上和运行方式上来解决降低短路电流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扩大电网的输送容量与规模,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限制短路电流。要保障电网安全、经济和可靠运行,必须在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点上建立 “电能存取”单元(储能系统),以便对系统给与强有力的支撑。同时,还必须寻找新的措施缓和甚至消除电力系统中的扰动所造成的影响。
节能和减少污染排放量也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而目前电力系统的效率由于受到铜、铝等基本导电材料的限制,要进一步提高效率和节能是有很大难度的。超导电力技术是从根本上为降低电力系统损耗、提高电力系统输送能力、有效限制故障短路电流、提高电网的安全
性和改善电力系统动态特性开拓的新技术途径。采用超导电力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单机容量和电网的输送容量并大大降低电网的损耗,而且还可以明显改善电能的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电压等级、提高电网的安全性、降低电网的占地面积和电网的造价及电网的改造成本,并使超大规模电网的实现成为可能。不仅如此,通过大容量的超导输电系统,可将排污的发电厂建在煤矿和油田附近或将核电站建在比较偏远的地区,从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通过超导储能,还可大大改善可再生能源的电能质量,并使其与大电网有效地联结。
超导电力技术不仅是一项民用技术,在国防安全方面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例如,高温超导电动机可以用于军用舰船推进,大大减少舰船电机的体积和重量;高温超导限流器可以用于舰船电力系统短路电流的限制,超导储能系统在提高舰船电力系统稳定性和电能质量方面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前,超导电力技术已有很大的发展,但要在电力系统中真正获得实际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开展以下重大课题研究。
1)积极开展超导电力新装置、新原理的探索和研究,开发新型超导电力装置,以使超导电力装置满足电力系统不同运行状态的要求,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超导体的优越性能。要研究大容
量交流电流、高变化率动态电流甚至瞬变脉冲电流条件下的超导线/电缆内的磁通运动与交流损耗机理提出适合超导电力装置各类性能要求的超导线/电缆的合理结构和载流特性,以确保超导电力装置能在各种复杂的动态条件下保持其超导稳定性。研究超导电力装置内部的复杂电磁场优化理论,并以此为依据对超导线圈、超导磁体的结构和位形进行优化设计,减轻在瞬变、动态条件下的电磁应力;开展低温绝缘、传导冷却等相关支撑技术的研究。
2)需要在深入分析各种超导电力装置的工作机理和电磁特性的基础上,研究超导电力装置的内部动态特性,和与电力系统动态相互作用的机理。与传统电力装置相比,超导电力装置具有许多完全不同的特性,正是这些特性使得超导电力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这些特性又必然会对电力系统动态特性产生影响。此外,还要开展含超导装置的电力系统规划、运行,稳定、控制理论,以及经济优化理论和安全保障理论等的研究。
3)开展超导电工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的研究,这是超导电力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
一。超导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结合,有可能将诸如超导变压器、超导储能、超导限流器、有源滤波、统一潮流控制器等多个功能集成于一体,同时根据不同电力储能技术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也有可能实现将超导储能系统和其他储能方式有机集成于一体,发挥各种储能技术的综合优势,以应对多种电力事故、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改善电力质量。
4.建议
超导电力技术是一门有广泛应用和巨大发展潜力的高技术领域,也是目前国际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沿,开展超导电力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随着高温超导材料和超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超导电力技术对未来电力系统将会成为最具有影响力的新技术,超导电力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电力工业的发展水平并将促进电力工业重大变革。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尚处在发展时期,加大研发投资,提高超导电力技术研究的重视性事关科技、国防、卫生等领域的重大突破。因此一定要注重引导人才向该领域发展,并积极支持。
参考文献
[1]肖立业.超导电力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2004,28(9)
[2]杨勇.超导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1,25(9)
[3]唐跃进,李敬东,叶妙元等.未来电力系统中的超导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5(2)
[4]王惠龄,饶荣水,李敬东.超导电力低温技术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5(17)
[5]周华锋,李敬东,唐跃进等.高温超导电力电缆的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5(8)
[6]林良真,肖立业.超导电力技术新进展及其未来发展的思考[J].物理,2006,35(6)
[7]林良真,肖立业.超导电力技术[J].科技导报,2008,26(1)
[8]程德威,王惠龄,李嘉等.超导电力科学技术与低温技术研究的现状与进展[J].低温工程,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