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资金控制的十大环节
论资金控制的十大环节
【摘要】 资金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点。搞好资金控制最要紧的是任用更加贤能的人参加资金控制;严格遵循“钱账分管”和“两权分离”原则;加强预算、定额和限额控制;认真贯彻“限制接触”原则;严格控制“坐支”行为;严格支出的授权审批控制;严格按规定程序开支款项;加强资金的稽核与审计;做好票据和印章保管工作等。
【关键词】 资金;内部控制;环节
资金控制对于保护资金的安全、完整,防止贪污、舞弊的发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妥善处理各种财务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控制好资金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有许多工作要做,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下列十个环节。
第一,要任用更加贤能的人参与资金控制
由于资金具有更高的被盗、被贪污、被挪用、被侵占的风险,企业应当配备较高素质的人员办理资金业务,参与资金控制。企业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不但要任用贤能的人办理资金业务,参与资金控制,还要特别留意这些人是否有吸毒、赌博、嫖娼、过度挥霍等容易侵害企业资金的不良行为。一旦发现这些人有这些行为或情况之一的,应当将其尽早调离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岗位。
第二,要严格遵循“钱账分管”原则
“钱账分管”原则要求出纳员与会计员应当严格分工,相互制约。
根据“钱账分管”的原则要求,出纳员在资金内部控制中应当负责:资金的收支和保管,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等工作,必要时还可负责资金收支原始凭证的购置、保管、使用或发放以及登记工作等,但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总分类账及收入、费用、债权、债务等明细分类账的登记工作。出纳人员一般不得同时从事银行对账单的获取、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等工作。确需出纳人员办理上述工作的,应当指定其他人员定期进行审核、监督。根据“钱账分管”的原则要求,会计员在资金内部控制中应当负责:原始凭证的复核,收、付款记账凭证的编制,分类账登记,账目稽核,会计档案的临时保管等记录性的工作,但不得以任何方式接触企业的资金。在会计人员较多的情况下,上述工作可作进一步分工,如分别设置复核、制单、记账、稽核等岗位;各种明细分类账的登记也可分工为成本组、材料组、薪酬组、债权债务组等分别负责。负责稽核工作的会计人员最好不兼管账目登记工作,以防掩盖自己的记账错误。会计员与出纳员之间应当相互独立,不能有伦理上的亲密关系、经济上的共同利益、工作上的长期协作等损害相互独立的情形,否则,就应当进行岗位调换。必须严格坚持钱账分管原则,严格控制会计人员通过代理资金收支等非法接触企业资金。实践证明,会计人员贪污企业资金问题的产生绝大多数都与会计人员非法接触企业资金有关。
第三,要严格遵循“两权分离”原则
“两权分离”要求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应当分离,所有者要认真履行重大决策与监督管理层职责,不应当直接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经营者应拥有充分的经营管理权限,充分履行经营管理职责,也不得越位行使所有者的职责,进行“内部人控制”。目前,在我国企业资金控制中,严格遵循“两权分离”原则的关键是要正确处理总经理与董事长之间的关系,合理划分并切实履行两者的职权。按照“两权分离”的要求,在资金
内部控制中,总经理应负责组织企业资金内部控制的建设,主持财务预算的制定,控制各部门预算的执行及其效果,审批企业预算内的各项资金开支,决定财会人员的任免,向董事会或股东代表大会提出财务部门负责人和内审部门负责人等关键管理人员的任免建议等工作。为了提高预算内资金支出审批质量和效率,总经理可以将预算范围内的日常开支审批授权下属副总经理、总会计师等负责;对预算内的重大开支应实行经理办公会集体审批;预算外的资金开支还应当报董事会审批。
第四,要加强预算、定额、限额控制
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有效实现企业治理层对管理层的控制,企业应当于每年初制订资金支出全面预算,并报经股东会批准;经批准的预算应得到严格的执行;年末应认真考核预算执行情况,据以进行奖惩。
为保证预算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各项日常支出必须事先制订开支定额,经常性开支可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此外,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库存现金限额规定,以保证资金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五,要认真贯彻“限制接触”原则
尽可能减少接触企业资金的人员和时间,是防止贪污舞弊的基本措施。按照限制接触原则的要求,企业资金只能由出纳员和经企业权力机构授权的人保管,未经权力机构授权的任何机构和人员都不得接触企业资金或办理资金业务;应当遵循现金开支范围和现金支付限额规定,尽可能采用转账结算,严格限制现金结算;现金收入要及时送存银行;要尽可能使用集中收付款方式,严格限制分散收款或付款。
企业必须进行的分散收款,应经过企业权力机构批准;一般应当限于小额、临时收款;必须领取统一收据收款;必须要求收款员限期将收取的款项足额送交企业出纳员或结算中心(内部银行); 出纳员应及时催交逾期未交的分散收款的款项;出纳员收款时须核对收据存根和款项是否相符,确保足额收缴;出纳员收取收款员上交的款项时也必须开具收据,交款人员应妥善保管交款收据,并作备查登记;分散收款业务结束后,出纳员应及时收缴分散收款员的剩余收据和款项,并办理严密的交接手续。
企业的资金支出,规模较小的企业应由企业出纳员集中办理;规模较大的企业应由企业结算中心或内部银行集中办理。
第六,要严格控制“坐支”行为
“坐支”是指以现金收入直接支付现金支出,即不通过开户银行进行结算。坐支极易产生收支混乱,给贪污、舞弊、偷漏税款等提供机会,必须严加控制。为了防止“坐支”问题的发生,企业所有的现金收入都应及时送存开户银行,所有的现金支出都应最初是从开户银行里提取的,确保收支两条线。现金收支两条线,不仅可以清楚地反映现金收支情况,防止各种舞弊发生,而且可以通过企业与开户银行对账,强化资金控制。如果因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的,应事先报经企业权力机构和开户银行批准,要在批准的额度和范围内坐支,每日编制坐支详细情况表,并向开户银行报送一份,以确保企业与银行的对账能顺利进行。第七,要严格支出的授权审批控制
企业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借出款项等,必须执行严格的批准审核程序,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资金。资金支出授权审批控制的关键是要正确处理一般授权与特殊授权、集体授权与个人授权、授权与担责等的关系。
(一)一般授权与特殊授权关系的处理
一般授权是指以书面文件的形式,长期性授予有关管理人员办理常规经济业务的权限、条件及相关责任的授权方式。特殊授权则是指以上级领导特批的形式临时性授予有关管理人员办理特殊经济业务的权限、条件及其相关责任的授权方式。企业各级管理层的一般授权与特殊授权的范围应以书面文件的形式加以明确而合理地规定。要防止一般授权过大,使授权批准控制失效;也要防止特殊授权过大,降低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弱化下级管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使领导忙于审批,降低审批质量。
(二)个人授权与集体授权关系的处理
个人授权是指企业负责财务支出审批的人员,根据自己拥有的审批权限,独立地对有关财务支出进行审批的授权制度。个人授权具有效率较高、责任明确的优点。但是,如果相关制衡措施不到位,个人授权就会变成个人专断,极易产生贪污舞弊等行为。集体授权是指有权参加财务支出审批的人员,通过召开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会议决议,对重大财务支出进行审批的授权制度。集体授权具有质量较高,权威性较大的优点。但是,集体授权的成本较高,不利于明确审批责任。企业应以书面文件的方式明确规定个人授权审批的依据、业务范围、金额限额,接受监督检查的方式和途径,应承担的审批责任和失责应受到的追究等;明确规定各类支出集体审批的参与人员范围、议事程序和决议方式等。在处理个人授权与集体授权关系上,既要防止“一支笔”独裁问题的出现,也要防止“人人拥有否决权”的“共同审批”,还要防止将财务支出切块进行“分块审批”的财务“割据”问题。财务支出“一支笔”独裁极易导致贪污腐败;“共同审批”极易导致议而不决,影响工作效率问题;“分块审批”极易导致争预算,扩大支出,损失浪费等问题,而且容易形成变相的“一支笔”独裁。
(三)授权与担责关系的处理
首先授权审批要有规范的程序:所有开支,都应当由支出发生部门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审批;预算内的重大开支和预算外开支,还应得到总经理或主管财务工作的经理的审批;预算外开支和关键管理人员开支及重大投融资决策还要得到董事会等类似的企业权力机构的审批。应当按照下列原则承担审批责任:谁在最后审批,谁就应当对审批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承担第一责任。集体审批由会议召集人承担第一责任。
第八,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开支款项
企业应当按照下列控制程序发生支出:
(一)支付申请
有关部门或个人用款时,应当提前向审批人提交资金支付申请,注明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限额、支付方式等内容,并附上有效的经济合同协议、原始单据或相关证明文件。
(二)支付审批
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支付申请进行审批。对不合规的资金支付申请,审批人应当拒绝批准;性质或金额重大的要集体审批。
(三)支付复核
批准后的支付申请应交会计人员进行复核。复核内容包括: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支付企业是否妥当等。复核无误后,应据以填制付款凭证,交由出纳人员办理支付手续。对复核发现审批有问题的支付申请,应要求申请人补办审批手续或提请审批人纠正审批意见。如遭审批人拒绝,应向企业最高领导人报告,请求作出如何处理的书面指示,同时有义务向国家有关机关报告。
(四)办理支付
出纳员应根据经过批准并复核无误的支付申请和会计人员编制的付款凭证,按批准的金额、支付方式、受款单位等办理支付手续,并在付款凭证上加盖“付讫”章,同时登记现金或银行存款日记账,最后再将有关凭证转交会计人员登记分类账。
第九,要加强资金的稽核与审计控制
分工控制原则要求,任何经济业务的办理都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业务执行、书面记录、稽核检查四个环节,才能保证其真实、合理、合法。资金业务也是如此,必须加强稽核检查控制,做好会计稽核和审计监督检查工作。为了加强资金业务控制,企业的稽核员应当经常核对库存现金余额与现金日记账余额,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对账单,日记账与分类账,及时查明和处理不相符情况。内部审计人员应负责库存现金的突击盘点,银行账户的开立及使用情况的定期检查、清理,银行账的独立核对,财务收支的审计,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作出处理,还应当负责内部控制运行的日常检查和评价等核查性的工作;但内部审计人员不得负责资金管理与核算的任何工作,不得负责资金内部控制的建立和修改,也不得有罚款和盘点库存现金时收缴保险柜钥匙等接触企业资金的行为。
由于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资金管理也要随之变革,必须建立一套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资金管理方法,做到优化资金结构,拓宽筹资渠道,盘活沉淀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中找出最佳经济效益,提高资金管理的科学性,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2008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 2008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南——资金》(征求意见稿).[3] 吴秋生.强化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探讨[J].财政研究,1999,(12).[4] 吴秋生.论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5).按照“两权分离”的要求,在资金内部控制中,董事会应当负责监督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审批企业财务预算和决算及预算外资金开支,决定财务经理、内审经理及总经理等关键管理人员的任免等。董事长除了负责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外,还应负责签发权力机构批准的财务预算报告、财务决算报告以及预算外
资金支出批准决议;根据权力机构的授权,审批预算外零星开支及关键管理人员、权力机构分委员会及监事会的日常开支等。
预算内的财务开支审批权是企业经营管理权的重要内容,根据两权分离和现代公司治理的要求,应由董事会通过审批、检查和考核预算方式授权总经理具体行使,以便总经理有完成经营任务所需的充分的财权。董事会应通过审批预算、决算和预算外支出,组织内部审计和聘请外部审计等对总经理行使财务支出审批权的情况应进行监督,而不应当越俎代庖,由董事长具体行使预算内财务支出审批权。董事长行使预算内财务支出审批权不符合两权分离的原则,不仅剥夺了企业经理班子的自主经营所需的财权,不利于保证其实现经营目标,而且模糊经理班子的经营管理责任,弱化了企业治理层对企业财务支出的监督能力。
第十,要切实做好财务印章与票据控制
支出的授权审批控制通常是通过使用企业财务印章来进行的。为此,企业财务专用章应当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应当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专人保管,不得由一个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按规定需要由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经济业务与事项,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用章必须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并印章使用登记簿进行登记。资金收支票据是证明资金收支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有关人员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控制贪污、挪用、侵占资金等舞弊行为的有效手段。为此,企业必须加强资金收支票据控制。
(一)企业应当加强与资金相关的票据的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处理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
(二)企业因填写、开具失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作废的法定票据,应当按规定予以保存,不得随意处置或销毁。对超过法定保管期限、可以销毁的票据,在履行审核批准手续后进行销毁,但应当建立销毁清册并由授权人员监销
(三)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账簿对各类票据的增减变动进行登记;对收取的重要票据,应留有复印件并妥善保管;不得跳号开具票据,不得随意开具印章齐全的空白支票;企业应尽可能使用电子票据,手工填写票据应确保一次复写
(四)各类票据的购买、保管、使用、销毁等应当有完整记录,银行预留印鉴和有关印章的管理应当严格有效;领用票据应有经批准的领用申请,并要求领用人在票据保管员登记的票据登记簿中签字;有关分散收付款的业务结束时,应及时收缴剩余票据,妥善办理收回票据的核销手续
(五)支票的保管使用与财务印章的保管使用须实行分工负责,空白支票不得事先签名盖章
(六)对于自制收据的控制,应由票据保管员和企业财务印章保管员分工负责
票据保管员负责印制或编号、保管、发放或使用,以及登记自制量、发放或使用量;印章保管员负责盖章和登记盖章数量。双方要经常核对自制数量,确保数量相符,严格控制自制收据数量。
(七)定期对各类票据的保管、使用和入账情况进行审查,其审查的一般步骤如下
1.到票据销售机关调查收据购买数量及起止号码;向企业财务印章保管人员查询自制收据自制数量及起止号码;
2.与票据保管员在票据登记簿中的记录进行核对,确定登记簿的记录是否真实;
3.对保管和使用的票据进行抽查检验,查明是否有与购买或自制票据的编号不相符或相重复的票据,确定企业保管和使用的票据是否真实;
4.全面监盘各类票据,确定其实存与登记簿结存数量是否相符;
5.鉴定填错并留存票据的数量和收回已领用票据的数量;
6.根据期初结存票据的数量加本期购置的数量减期末监盘数量和认定的填错数量,确定本期应入账数量,核对入账数额的正确性。
第二篇:环节质量控制
环节质量控制:主要由科室病历质量监控小组负责。病历环节质量是从源头上把好病历质量、使病历质量监控从事后检查向事前预防转化的关键。科室应加强病历形成过程中的管理,按病历书写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病历的书写、打印、签字等内容。出院病历应由三级医师、监控小组人员、科主任检查合格后送达病案室。1.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
(1)住院医师严格按照卫生厅《山东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书写病历。
(2)主治医师负责指导并检查住院医师的病历书写质量,及时纠正缺陷。在病历首页签字时应认真检查整份病历质量。
(3)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负责检查运行病历质量;认真审核每份出院病历质量,确保每份出院病历质量合格。
2.患者出院(或死亡)后,主管医师应按规定在24小时内填写出院(死亡)记录、病历首页等,并检查病历书写质量和各种记录、辅助检查报告单是否齐全,补充完善后签字。质控医师根据“住院病历检查评价标准”进行检查评分,确保病历质量合格后,在病历首页“质控医师”栏签字。值班护士要检查护理相关病历内容,按规定排列顺序整理病历,并在病历首页“质控护士”栏签字,将合格病历送交病案室。归档后的病案内容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3.科室病历质量监控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病历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4.科主任应重视病历质量管理,经常督促检查本科室病历质量监控小组的工作。
5.医院每季度定期抽查病历质量,对检查存在的缺陷,及时反馈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终末质量控制
1.医院每月从全院各临床科室抽调高年资医师2—3人,任病案室专职“病案质控员”,脱产到病案室工作,全面负责全院每月出院病历终末质量考核工作。“病案质控员”的工作既有利于我院病历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规范科室的病历书写工作,有效地避免各种医疗纠纷的发生。工作期间由病案室负责报考勤。
2.病案室质控人员负责检查并评定住院病历的等级,将存在问题登记到“病案质控记录本”上,并及时通知责任人。科室医师在接到病案室电话通知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善,病历完善后交于病案室质控医师二次检查合格后方可归档,病案室每月负责汇总终末病案质控情况上报质控科。
3.各科室病历质量监控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出院病历,对自查中存在问题,科室定期召开讨论会,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改进病案质量。
第三篇:论企业资金管理与资金支付风险控制与防范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论企业资金管理与资金支付风险控制与防范
作者:符群力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在资金管理与支付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企业资金管理与支付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措施。要建立完善的资金支付授权体系;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资金收支计划的预算管理,提高资金调控能力;严格资金支付管理,创新资金支付手段;保持科学合理的现金持有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健全与资金支付相关的法律审核制度。
【关键词】 企业;资金管理;资金支付;风险防范;措施
资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其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快速转换为其他任何类型的资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不断加强企业资金的内部控制,防范资金支付风险,确保企业资金支付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我国企业在资金管理与支付方面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资金支付授权体系
在当前国内许多企业中,特别是中小企业都是实行“一支笔”模式,没有明确的权限与相互制约,财务人员对资金的管理缺乏主动性,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增加了领导随意支配的机会,且部分企业股东会、董事会和经营层等机构都可以授权支付资金,缺乏明确的职责范围与资金支付授权批准层次。
2、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
由于公司股东结构、董事会构成、经理职责不同,财务功能不同,所以其财务管理制度不同。因此,一些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没有与公司的治理结构及其他制度相辅相成,过于粗糙,缺乏可操作性;其次,公司各个机构,特别是财务部门责任范围不明确,出现发生问题无人承担责任的情况或责任不清;第三,对公司具体业务缺乏详细分析,没有进行细致的梳理,付款流程过于粗糙,程序不明确,存在越级审批与违规审批现象。
3、资金收支计划管理不严格,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资金调控风险大首先,在当前许多企业中,其资金收支计划的编制较为粗放或者编制不科学,与企业实际业务经营严重脱节,执行困难;其次,资金收支计划的编制缺乏弹性,在编制方法的选择上,多数企业仍旧选择传统的固定预算,定期预算等方法编制,这种静态编制方法适用于业务量波动不大的企业。当企业销售量、价格和成本等因素变化较大时,企业资金收入与资金支付不匹配,加大了资金调控与支付风险。加之,多数企业缺乏对资金计划与支付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监督及考核不严,可能导致其流于形式。
4、存在资金支付的依据不充分及大额现金支付现象
一些企业在发生资金支付业务时,仅仅依据资金支付申请,而支付申请后缺乏必要的原始凭证,或支付申请后附有原始凭证,但原始凭证不能够准确、清楚、详细、完整地反映经济事项的来龙去脉,使得资金支付的依据不充分;其次,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结算手段落后,结算方式不灵活,造成一些企业违反《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银行结算支付办法》等相关规定,采用大额现金支付货款与工程款。如支票只能在同城使用,而且使用支票采购时,供货方一般会在资金收妥后才会发货,这必将影响到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占用了企业的资金,因此,有些企业宁愿使用现金支付。
5、很多企业现金持有量不够科学、合理,持有量大
多数企业由于现金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监督不到位或帐务处理不及时,金融机构结算方式不灵活,服务不到位,使得企业现金持有量大,甚至出现“白条抵库”的现象,这些都加大了企业资金管理风险。
6、缺乏与资金支付相关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一些企业及财务人员由于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对有关资金支付业务,疏于证据的收集与保存,以及法律风险防范岗位缺失,使得一些资金支付依据没有通过法律方面审查,直接进行支付,加大了企业的资金支付风险。
二、加强企业资金管理与支付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资金支付授权体系
企业应当依据公司的治理结构与经营管理流程,明确各机构与不同级别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和权限,特别是根据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和金额大小确定不同的授权批准层次。同时,明确各个机构、特别是财务部门的责任范围,责任范围要清晰、具体、有可操作性,避免有权无责,出现问题无人承担责任的情况。
2、建立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
企业应当依据公司股东结构、董事会构成等具体的治理机构,结合其他管理制度,认真梳理业务程序,对每一项业务或事项设计明确的、单一线条流程,按照程序办理,避免越级审批、违规审批等情况的发生。同时,不仅要考虑正常情况下应当采取的流程,而且应当考虑某些特殊情况出现时应当采取的措施。特别是当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处理原已审批事项明显导致企业发生损失,有关人员有权也应当重新报批。
3、加强资金收支计划的预算管理,提高资金调控能力
首先,企业应在对其经营业务进行充分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状况,科学编制企业资金收支计划。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对资金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充分发挥资金计划的引导作用,防范资金风险。其次,企业应树立“考核与奖惩是资金计划与支付预算执行生命线”的理念,加强资金计划执行与支付过程的监督与考核,强化资金计划的刚性,提升计划的执行力,使计划落到实处,以防范资金支付风险。
4、严格资金支付管理,创新资金支付手段
首先,企业在发生资金支付业务时,应按照相关财经法规及会计制度要求,完善资金支付的依据,要求资金支付依据应合法、合理、合规,能够清楚完整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且符合内部管理的要求。其次,企业应严格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银行结算支付办法》等相关规定,创新资金支付手段,灵活采用支付方式,在加强资金管理及风险防范的前提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保持科学合理的现金持有量,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企业应在对其财务状况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经营活动实际状况,建立和完善企业资金管理和监督制度,强化对现金的监督和管理,防范现金管理风险。同时,分析建立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模型,使企业保持合理的现金持有量,提升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6、建立健全与资金支付相关的法律审核制度
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必须依法进行,这就不可避免使企业的所有重要决策和经营管理都离不开法律。因此,企业应当设置专门的法律事务部门或聘请专职律师事务所作为顾问,对企业的重大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法律审核,从而避免和减少风险。
总之,资金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流动性强,易于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资产,控制风险高。因此,应加强对其的管理和控制,防范资金支付风险,以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企业内部控制编审委员会编著.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4.[2] 刘明.企业财务通则学习与运用.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4.[3] 成凤艳,孙伟.财务管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7.[4] 王红云,赵永宁.会计法规.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3.
第四篇:资金控制制度 [模版]
第一条
目的为提高本公司经营绩效及统筹与灵活运用资金,以充分发挥其经营效用,除应按年编制资金预算外,并应逐月编列资金预计表,以便达成资金运用的最高效益,特制定本办法,资金控制制度。
第二条
资金范围
本办法所称资金系指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第三条
作业期间
(一)资料提供部门,除应于经营计划书编订时,提送资金预算外,应于每月二十四日前逐月预计次三个月份资金预计及次月份日期别预计收入与支付金额资料送会计部门以利汇编。
(二)会计部门应于每月二十五日前编妥次三个月份“资金来源运用预计表”(表1.9)按月配合修订,并于次月十五日前编妥上月份实际与预计比较编制“资金来源运用比较表”(表1.9)各一式三份呈总经理核阅后,一份自存,一份送资金预算控制,以为预算控制的依据。
(三)会计科应在各部门资金预计表上列入资金编号,并于每月二十五日前,将次月资金预计支出项目逐日逐笔汇总于“支出明细汇总表”(如表1.10)一份会计自存,一份送出纳部门,供出纳人员每日资金调度的参考。
第四条
内销收入
(一)营业部依据销售目标及各种销售条件与收款期限,预计可收取金额填列于“收支预计表”(表1.11)。
(二)已收票据的兑现金额,由会计科按实填列。
第五条
退税收入
(一)退税部门依据申请退税进度预计可退现数编列。
(二)预计核退营业税虽非实际退现,但能抵缴现金支出,应视同退现。第六条
其他收入
凡租金收入、下脚收入、利息收入等由会计科预计的。
第七条
资本支出
(一)土地:经办部门依据购地支付计划提供的支付预算数编列。
(二)房屋:依据同建工程进度,预计所需支付资金编列,管理制度《资金控制制度》。
(三)设备分期付款、分期缴纳关税:会计科依据分期付款偿付日期予以编列。
(四)机器设备、什项设备、预付工程定金:依据工程合同及进度,预定支付预算及外购l/c开立计划,预计支付资金编列。
第八条
原物料支出
(一)原料:
1.采购依据产销计划预计各种原料耗用量参酌最近库存量与在途量分别设订采购数量,并按最近单价预计付款日期列入原物料资金预计表。
2.如需外购时,应注明预计l/c开发日期,以为购料借款的依据。
(二)物料:
1.大宗及常备物料比照前项原料的预计方式辨理。
2.小额与零星材料则依据以往实际发生数预计。
第九条
薪资支出
总务科依据产销计划等资料及现有人数与薪资最近发生数,斟酌预计支付数编列全公司预算。
第十条
经常费用
(一)外协工缴:外协经办部门应参照外协厂商别约定付款条件等资料,斟酌预计支付数编列。
(二)制造费用:会计科依据生产计划与参酌上月份实际发生数剔除异常部分予以预计。
(三)销售费用:
1.营业部门变动费用部分依据销售计划分别预计。
2.固定费用部分由会计科依据产销计划与参酌上月份实际发生数剔除异常部分予以预计。
(四)管理费用:会计科参酌以往实际发生数及管理部门工作计划的支出分别预计。
(五)财务费用:出纳应依据各银行别贷款利率及资金调度情况,核算利息支付编列。
第十一条
其他支出
凡不属于上列各项的支出皆属之,包括偿还长期借款等。
第十二条
异常说明
会计科应按月编制资金来源运用比较表,以了解资金实际运用情况,其因实际数与预计数比较每项差异在百分之十以上者,应由资料提供部门填列“资金差异报告表”(表1.12)列明差异原因,于每月十日前送会计部门汇编。
第十三条
资金调度
(一)本公司经营资金调度由财务人员负责筹划。
(二)出纳人员每日下班前应结算当日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结存及次日到期的应收应付票据金额以了解次日资金余缺情况。
第十四条
调度作业
(一)财务部每日下班前应编制“资金动态及调度处理表”(表1.13)。
(二)为使资金有效灵活运用,财务部应于每周五拟定次周资金调度计划,编制“资金调度计划表”(表1.14)。
第十五条
实施与修改
本办法呈总经理核准后实施,修改时亦同。
第五篇:内部控制制度-资金
内部控制制度
——资金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某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对资金的内部控制,保证资金的安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支付结算办法》等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资金,是指公司所拥有或控制的现金、银行存款、银行票据和其他资金。
第三条 公司至少应关注涉及资金管理的下列风险:
(一)资金管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可能遭受外部处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二)资金管理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损失。
(三)银行账户的开立、审批、使用、核对和清理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可能导致受到处罚造成资金损失。
(四)资金记录不准确、不完整,可能造成账实不符或导致财务报表信息失真。
(五)有关票据的遗失、变造、伪造、被盗用以及非法使用印章,可能导致资产损失、法律诉讼或信用损失。
第四条 公司在建立与实施资金内部控制中,至少应强化对下列关键方面或者关键环节的控制:
(一)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授权审批程序应明确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科学合理。
(二)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应合法合规,银行账户的开立、审批、使用、核对、清理严格有效,现金盘点和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应按规定严格执行。
(三)资金的会计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
(四)票据的购买、保管、使用、销毁等应有完整记录,银行预留印鉴和有关印章的管理应严格有效。
第二章 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
第五条 公司应建立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应包括:
(一)资金支付的审批与执行。
(二)资金的保管、记录与盘点清查。
(三)资金的会计记录与审计监督。
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第六条 公司应配备合格的会计人员办理资金业务,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对办理资金业务的人员定期进行岗位轮换。
公司关键财会岗位,应实行强制休假制度,并适时进行岗位轮换。实行岗位轮换的关键财会岗位,由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在内部公布。
第七条 公司应建立资金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资金支付业务。
(一)支付申请。公司各部门或个人用款时,应提前向经授权的审批人提交资金支付申请,注明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限额、支付方式等内容,并附上有效经济合同或协议、原始单据或相关证明。
(二)支付审批。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支付申请进行审批。对不符合规定的资金支付申请,审批人应拒绝批准,性质严重或金额重大的,还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三)支付复核。复核人应对批准后的资金支付申请进行复核,复核资金支付申请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支付对象是否妥当等。复核无误后,交由出纳等相关负责人员办理支付手续。对不符合规定的资金支付审批,复核人应将资金支付申请退回审批人或申请人,并拒绝支付,性质严重或金额重大的,还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四)办理支付。出纳人员应根据复核无误的支付申请,按规定办理资金支付手续,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第八条 严禁未经授权的部门或人员办理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资金。
第三章 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控制
第九条 公司应加强库存现金限额的管理,并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库存现金最高限额,一般情况下不得超过 50,000 元。会计期末,一般情况下库存现金余额不超过 4,000 元。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及时存入开户银行。
第十条 公司应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公司的现金开支范围和现金支付限额。不属于现金开支范围或超过现金开支限额的业务应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
第十一条 公司现金收入应及时存入银行,不得坐支现金。公司借出款项必须执行严格的审核批准程序,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
第十二条 公司取得的货币资金收入必须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严禁收款不入账。公司总部对各分公司,实行货款收支两条线,以加强对货币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
第十三条 公司应严格按照《支付结算办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开立账户,办理存款、取款和结算。
银行账户的开立应符合经营管理实际需要,不得随意开立多个账户,禁止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自行开立银行账户。公司应定期检查、清理银行账户的开立及使用情况,发现未经审批擅自开立银行账户或者不按规定及时清理、撤销银行账户等问题,应及时处理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公司应加强对银行结算凭证的填制、传递及保管等环节的管理与控制。
第十四条 公司应严格遵守银行结算纪律,不得签发没有资金保证的票据或远期支票,套取银行信用;不得签发、取得和转让没有真实交易和债权债务的票据;不得无理拒绝付款,任意占用他人资金;不得违反规定开立和使用银行账户。
第十五条 公司会计人员应定期核对银行账户,每月至少核对一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由对账人员以外的会计人员或财务会计经理进行审核,确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是否调节相符。如调节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第十六条 公司应加强对银行对账单的稽核和管理。
出纳人员一般不得同时从事银行对账单的获取、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等工作。确需出纳人员办理上述工作的,应指定会计人员定期进行审核、监督。
第十七条 实行网上交易、电子支付等方式办理资金支付业务的公司,应与承办银行签订网上银行操作协议,明确双方在资金安全方面的责任与义务、交易范围等。操作人员应根据操作授权和密码进行规范操作。使用网上交易、电子支付方式的公司办理资金支付业务,不应因支付方式的改变而随意简化、变更支付货币资金所必需的授权批准程序。公司在严格实行网上交易、电子支付操作人员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控制的同时,应配备专人加强对交易和支付行为的审核。
第十八条 公司应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发现不符,及时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第十九条 公司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对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进行核算和报告。
第四章 票据及有关印章的管理
第二十条 公司应加强与资金相关的票据的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处理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
公司因填写、开具失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作废的法定票据,应按规定予以保存,不得随意处置或销毁。对超过法定保管期限、可以销毁的票据,在履行审核批准手续后进行销毁,但应建立销毁清册并由授权人员监销。
公司应设立专门的账簿对票据的转交进行登记;对收取的重要票据,应留有复印件并妥善保管;不得跳号开具票据,不得随意开具印章齐全的空白支票。
第二十一条 公司应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专用章应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应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不得由一个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按规定需要由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经济业务与事项,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用章必须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并进行登记。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公司,包括公司总部、各分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
第二十三条 公司及所属公司可以参照本制度制定相关实施细则或具体执行办法,实施细则或执行办法不得违反本制度相关规定。实施细则或执行办法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后执行,并上报公司备案。
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五条 本制度自公司董事会审议批准之日起执行,修改时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