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贫困生救助方案
金铺小学贫困生救助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贫困生救助工作,真正解决家庭贫困学生上学问题,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落实和完善中小学贫困生助学基金制度的通知》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保障
学校在校长领导下,由专人负责资助贫困生工作,成立由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负责贫困生的初审和申请,研究拟定受资助学生名单和资助形式,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李宏伟学校校长
副组长:张银芝后勤主任
罗建华政工主任
成员:全校各年级班班主任
二、经费保障
1、向上级政府申请专项资金。
2、发动师生捐款:教师每个学期捐款不低于20元,每年春季开学和秋季开学发动学生捐款,每人每次不低于一元。
3、开学报名时或重大节日设立捐款箱,争取家长捐款.4、成立贫困基金管理委员会,开个专户,由政教处具体负责管理,教职工代表会监督,专款专用。
三、资助条件
享受资助资金的学生的基本条件:
第二篇:贫困生救助方案
2009年张侯小学贫困生救助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贫困生救助工作,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落实和完善中小学贫困生助学基金制度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严格确定资助范围,重点照顾
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庭的直系子女;
2、父母双亡的子女;
3、享受国家优抚的伤残离复军人、烈士子女;
4、其他家庭特别困难,尚未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直系子女;
5、城市低保家庭的子女。
二、严格申请资助程序:
1、特困生本人向学校提出申请;
2、村(居委会)或家长所在单位出具家庭经济状况证明,学校初审后填写《张侯小学贫困生助学申请表》,并在校务公开栏内对申请资助的学生情况进行公示,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3、学校德育处将公示无异的学生《申请表》报学校办公室,由学校研究决定。
4、学校采取先由班主任调查询问的方式取得基本学生情况,在根据学校的救助名额具体确定最终救助的学生名单。
三、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家特殊困难的学生,帮他们提供学习用品,具体资助数额根据省定收费标准确定;抵减项目根据学生家庭困难状况确定。
四、建立特困生助学金发放资料库,对受助学生进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当贫困生毕业后,我校将贫困生的资料推荐给所在中学,争取使特困生完成基本学业。
第三篇:贫困生救助方案
常疃小学贫困生救助计划
关心资助贫困学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党和政府重视教育、关心人才、推进科教兴国的具体表现,为了保障我校贫困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保障贫困学生安心学习,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成长,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学校领导组成的资助贫困生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贫困生档案库;由专人负责资助贫困生工作,并成立由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负责贫困生的申请和初审,研究拟定受资助学生名单。
二、扶助步骤:
(一)贫困生的界定:
1.资助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括未入学或已辍学的学生。符合下列情况,品学兼优的贫困生优先资助:
(1)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及少数民族学生。
(2)孤儿
(3)父母一方死亡、离异的单亲贫困家庭子女;
(4)残疾学生
(5)经民政部门确认的农村低保或农村特困救助范围的家庭子女;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子女。
(6)因受灾、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子女等。
(7)子女较多,因上学导致家庭贫困。
(8)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1000元以下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子女。
2.资助贫困生的方式:补助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免贫困寄宿生住宿费等。
3.资金来源:
(1)学生资助中心拨款;
(2)适当从学校公用经费中提取。
(二)贫困生评定及建档:
贫困生的评定及建档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负责审核、报批和存档工作,具体办
法是:
根据个人申报资料划定为贫困生。贫困生建档程序采取贫困学生本人申请并
提供村委会或居委会证明。报班主任审核,审核结束后,报学校评审小组讨论。
学校评审小组对申请资助的学生有关情况进行认真审核后,按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程度排序,提出贫困生资助名单,在学校和学生家庭所在村(居委会)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 7天。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受资助名单和评审公示情况上报中心校审核确定。
贫困生比例采取动态管理,每学年视学校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一次调整,时间为12月中旬。
三、扶助贫困生的工作监督及处罚:
学校资助贫困生遵循“弘扬正气、促进学风、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的原则,既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又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发奋学习,报效祖国,为了保证此项工作的公正性、严肃性,学校设立举报箱,并视情况作以下处理:
1.贫困生如有违反校规、校纪行为,受全校通报批评以上处分(含通报批评),学习不努力,成绩明显退步或生活铺张浪费,取消贫困生待遇。
2.要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资助资金用于最急需的贫困学生。对于弄虚作假,骗取国家资助资金的,要严肃处理。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取消资助资格,已发资助金的予以追回。
四、工作要求:
1.所有救助资金须上交总务处,由总务处统一建账管理;
2.救助资金的收支接受广大教师的监督,总务处应定期公示救助的对象、金额及资金的收支情况;
3.实行贫困生救助动态管理,班主任和领导小组成员应及时了解救助对象现在的生活状况,如果被救助者超出救助范围,则应及时调整救助对象。
五、组织领导(见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常疃小学
贫困生救助计划
常疃小学
第四篇:贫困生救助工作总结
2010年贫困生救助工作总结
2010年的贫困生救助工作在的教育局高度重视下,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各班班主任的积极配合下,我校救助中心认真贯彻党和国家 政策,在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享受到救助并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了机构
建立了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救助工作方案和救助工作计划,建立了贫困学生档案。
二、加大了宣传
为增强“一补”政策的透明度,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我校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加强救助宣传工作。一是有助学宣传栏和救助公示栏,救助政策、文件、机构人员名单、救助程序和免费教科书、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标准及监督办法能及时与师生、家长直接见面;二是借助学校行政会、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等“四个会”形式宣传救助政策,使得我校师生、家长对救助政策的知晓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强化了措施
为将今年“一补”工作落实到位,我校召开救助专题会议,传达有关文件精神,对贫困学生“一补”工作进行了详细地部署,在实际操作中也切实坚持了“三公开”(公开救助资金总额,公开救助工作程序,公开受助学生名单及受助标准)、“三杜绝”(杜绝助情感学、助富裕学、助亲属学)原则。
四、落实
为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救助,确保国家“一补”政策落实在的确贫困学生头上。每年两期开学时,学校按程序确定贫困学生的名单,坚持了“公开、公正、公开”的原则,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实施“一补”。维护了国家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贫困生实施救助的“阳光工程”、“民心工程”的形象,落实了党和政府维护广大人民群利益这一德政之举。
六、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党和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如下:
1、贫困生的救助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2、被救助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感恩教育需进一步加强,以发挥救助资金的本质效益的最大化。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合格人才作出贡献。
3、贫困生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有待加强。
第五篇:贫困生救助管理办法
文山县中小学家庭贫困学生救助管理办法
为切实做好家庭贫困学生的救助工作,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救助对象
(一)父母亲双方或单方亡故,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
(二)特困残疾人子女和残疾学生;
(三)父母亲双方或单方下岗,家庭依靠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的;
(四)父母亲双方或单方常年生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
(五)因遭受严重的天灾人祸,导致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
(六)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救助确因贫困尚未入学、辍学和面临辍学的学生。
二、助学金分配比例及标准
根据当年助学金的筹措情况和教育层次分配资金比例。助学金分配比例: 普通高中80%,初中15%,小学5%。救助标准:普通高中生800元∕生.年,初中生200元∕生.年,小学生200元∕生.年。
三、申请及审核程序
(一)学生或监护人向学校提出申请,填写《文山县中小学贫困学生助学金申请表》。
(二)村委会或社区委员会签署意见,交学校审查后汇总上报。
(三)贫困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对贫困学生进行核实,确定救助对象及标准。
(四)贫困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救助人数及金额。
四、助学金筹措
县人民政府通过多种途径,动员社会各界捐助,筹措并设立中小学助学专项资金。
(一)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30万元;
(二)积极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捐资助学,每年筹集资金不低于20万元。
(三)募集和捐献的贫困生助学金,统一入县助学金专户,集中管理使用。
五、助学金管理使用
(一)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1、成立文山县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主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成员单位为县财政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团县委、县妇联、县工商联、县残联等。
职责:领导小组归口管理全县的助学机构,制定实施助学办法,发动和组织社会各界的捐资助学,对捐资助学和助学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2、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
职责:筹集与管理助学金,审核和认定救助对象,发放助学金,制定和修改助学金管理办法,建立和保存助学资料。
(二)助学金的发放与跟踪
1、助学金一年发放两次,在每学期开学第三周内完成,由县救助办公室按救助学生的数量与标准发放到学校,学校收到拨款后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
2、县救助办公室对所有接受救助的学生,建立专门个人档案,并责成有关学校跟踪调查助学金使用情况。
3、助学金发放实行本人签收制度。
(三)建立健全助学金审计和监督制度
1、建立贫困学生助学金独立的会计、审计和监督制度。2、县救助办公室每年3月和10月向救助领导小组报告助学金筹集和使用情况。
3、县救助办公室设立助学金专帐,安排专人管理,专款专用。
4、县救助办公室定期向社会公布每学期救助的对象和金额。
5、县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每年组织助学金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对违规行为,依法对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其它事项
(一)本办法由县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二)本办法从发文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