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中宏观与微观知识的沟通
初中物理教学中宏观与微观知识的沟通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初中物理教学也不例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恰当地将宏观与微观知识沟通起来,帮助学生学会用微观领域的知识来分析宏观领域中的一些现象,不但“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虽然一些教材在一些知识点上已经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如用气体、液体、固体的分子结构和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物态变化,用原子的结构来解释摩擦起电等都是很好的范例,但总体上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笔者认为在单元复习,尤其在总复习的阶段中,在如下几个具体问题上仍有文章可做。
一、质量
质量是初中生较早接触到的一个重要概念。但质量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概念。目前质量的定义有5种常见的说法。在学生已具备分子、原子、质子、中子这些微观粒子知识后,不妨将其概念从“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转变为“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质子、中子数的多少——即含核子数的多少。”这样可将相当抽象的“物质的多少”转变到“核子数的多少”而具体、有形的概念,从而揭示了质量大的物体所含的核子数比质量小的物体要多的事实。用这种表达也容易向学生解释“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不随形状、温度、状态及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也可解释“为什么不同物体的质量是可以相互比较的”这个令部分优秀学生也感到困惑的问题。
二、物质的密度
有了上述质量概念的转变后,“物质的密度”的概念也可以从“单位体积某 1
种物质的质量转变为”单位体积所含核子数多少,从而看出物质的密度是反映物质排列的紧密程度——即孩子排列的紧密程度的物理量。由于各种物质内部核子排列的紧密程度不同,所以“物质的密度”理所当然成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显而易见,物质密度的大小只能由物质的结构来决定,而与物体质量多少、体积大小均无关。此外还可与“种植密度”“人口密度”等学生已有的知识类比,使学生对“密度”的广义性也有所领悟。这对今后在更高层次学习中涉及到的“质量线密度”、“电荷体密度”“电荷面密度”等都是有益的。
三、电阻
关于导体的电阻,课本土的说法令不少学生处于一种矛盾中:导体既然是容易导电,为什么又说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呢?但从微观角度看,这个问题是容易回答的。现以最重要的金属导体为例作如下说明:由于金属中有大量自由电子,所以金属容易导电,但金属原子中除去最外层的电子其他部分(也称原子实)是不能自由移动的,它们的有序排列好像形成了金属的“骨架”。当自由电子在电压作用下做定向移动时,其实它们是在金属“骨架”里移动,必然与组成骨架的原子实发生碰撞,所以导体对电流——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必然要产生阻碍作用。总之,导体容易导电是由于导体内有大量自由电荷,而导体的电阻是由于导体内还有更大量的不能自由移动部分造成的。我们还可以此为例,对学生进行一次认识事物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教育。
四、电流热效应
有了以上“电阻”的知识,对电流热效应的解释也容易了:由于自由电荷在电压作用下做定向移动时与不能自由移动的原子实发生碰撞,结果使这些微粒的振动加快,从而使物体的热能增加,所以电流通过导体,导体的温度会升高。这
样可使学生对电流热效应的认识提高一个层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能将宏观与微观知识恰当进行沟通,不但可使学生对某些概念的认识、物理现象的分析更为清晰、更为本质。也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质量,提高辩证地分析、解释问题的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
第二篇:地理教学中宏观把握与微观归纳
教 育 是 一 项 良 心 工 程
地理教学中宏观把握与微观归纳 案例一:
(2011年山东文综31题)图12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直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8分)
通过题干分析可知,该题研究区域为山西省长治市;研究对象为寒潮,修饰词为发生总次数;研究目标为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结合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直线图可知,寒潮发生次数是用等值线来体现的。
联系我们总结等值线“七看”,即看排列、走向、疏密、弯曲、最值与特殊值、闭合等,其实“七看”中看排列、走向、疏密,就是看等值线整体分布状况,而“七看”中看弯曲、最值与特殊值、闭合就是看局部微观等值线。
从上图可以看出,寒潮发生总次数等直线整体变化趋势,等值线排列状况最能体现,表现为由图中西北向东南递减,结合中国寒潮源地分布和风向可知,由西北向东南距离寒潮源地原来越远,纬度越来越低,纬度是影响因素。从上图还可以看出,寒潮发生总次数等直线局部微观变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弯曲和闭合上。从弯曲状况来看,又分盆地和山地、高原区别,盆地中等值线弯曲符合“凸低指高”等值线分布状况,而山地、高原上等值线弯曲符合“凸高指低”等值线分布状况,即盆地中寒潮出现次数多而山地、高原上寒潮出现次数少。从闭合状况看,太行山东西两侧分别出现两个闭合中心,结合闭合等值线判读原理可知,东侧闭合中心为低值区,西侧为高值区,说明来自西侧寒潮受山地阻挡,势力在逐步减弱。可见微观变化主要是受地形影响。
答案应表述为:
空间分布特征:从整体上来看,由图中西北向东南递减;从局部来看,盆地中寒潮出现次数多而山地、高原上寒潮出现次数少,太行山东西两侧分别出现两个闭合中心,东侧闭合中心为低值区,西侧为高值区。
产生原因:纬度位置、地形影响。
案例二:
河流洪涝灾害产生原因?
河流洪涝灾害出现是河流流经区域沿线整体环境特征与河流自身微观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 育 是 一 项 良 心 工 程
从河流流经区域沿线整体环境特征来看,包括河流沿线气候、地形、河流整体水系形态、植被与土壤特性等。一般情况下,河流沿线降水集中,河流上游地形地势起伏较大而下游地势起伏和缓,土壤质地紧密,植被稀疏,河流支流多且河网密布但湖泊较少,易于形成洪涝灾害。从河流自身微观特性来看,河流河道状况、河床比降与高低、河流入海口地势与水流状况、河流水体污染状况与含沙量、河流上工程措施等都会影响到河流洪涝灾害程度。一般情况下,河流曲流与峡谷发育,河床比降低且河床较高,河流入海口地势低且海洋水对河流水顶托作用明显,河流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或含沙量大,河流上无明显防洪工程措施,河流易产生洪涝灾害。
可见,宏观把握和微观结合,是分析区域问题合理而有效方式,对于学生综合题答题欠完善问题,也有一定帮助。
第三篇:中学化学学科素养之微观与宏观关系
中学化学学科素养之微观与宏观关系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微观层面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所以,对于物质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中学化学学科素养中最基础的素养。
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素养
地球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自然存在的元素有94种,人造元素有24种。人体内所含有的元素,目前已知的达到六十多种。也就是说,没有化学元素,便没有地球和人类。我们认识的纯净物也都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比如,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许许多多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我们一般在描述宏观物质时使用它。在微观世界中,我们更多的是用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来描述物质。学习化学,就是要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在学习化学后,要明白“几乎所有物质都是化学物质”和“所有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这些常识。“本产品是绿色环保的,不含任何化学物质”,就是犯了上述科学常识性的错误。
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见宏思微,以微窥宏”
宏观和微观是观察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宏观是微观的表现,人类认识事物总是先从宏观的现象开始。微观是宏观的基础,要弄明白宏观的事物必先搞清楚它的微观构造世界。两者之间,既有互为因果的关系,也有科学的逻辑推理关系。化学教学总是在宏观和微观两领域中上下翻飞、来回穿梭。原子交换、化合价、化学键、电子转移等微观概念与化学反应、实验现象、物质性质、化学能量等宏观事物息息相关、因果联系。作为化学教师,在教授化学知识时,要时刻理清两者的关系,不可混淆。
1.理清概念的起源和归属
元素是宏观描述物质组成的概念,原子等微粒是微观描述物质组成的概念,不能混用。在宏观描述水的组成时,我们用“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这里用元素概念,尽可能避免用分子、原子等微观的概念。实在不能避免时,也可以用“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构成的”,这里的“许许多多”就是宏观和微观的桥梁,“许许多多”这一数量形容词是不能省略的。化学表述越规范,越能理清宏观和微观这两个层面间的逻辑关系。化学键是一个微观的概念,用来描述纯净物分子内或晶体内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统称,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化学键的强弱与物质的稳定性、化学反应时需要和释放多少能量等有关系。物质的稳定性和化学能量是宏观的现象,其变化与化学键这一微观的概念有关联。
理清宏观、微观化学概念,梳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也能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内化为化学学科素养。
2.结构决定性质
结构决定性质,是连接宏观和微观的最直接纽带。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尤其是有机化学知识的教学中,“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是一个重要学习策略和知识逻辑。
卤族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由于容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具有很强的氧化性。碱金属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由于很容易失去这一电子达到次外层的稳定结构,所以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氧化性和还原性是化学物质很重要的两大性质,有广泛的用途。
在有机化学中,烃基与羟基组成的醇,和烃基与羧基组成的酸相比,在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异,而其差异主要取决于羟基与羧基的结构不同。“双键”“叁健”“羰基”“氨基”“氰基”等,不同的基团由于原子组成不同或结构不同,具有不同的性质。在烃基上,连接的基团种类不同,有机物就会呈现不同的性质。在有机合成中,也常常会根据所需的性质去“嫁接”相应的基团,以达到人类所需要的用途。
3.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
量变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的状态。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不可能没有量变,也不可能没有质变,而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与质变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当硫酸浓度极低的时候,它主要体现的是水的性质,甚至对人体也不会造成影响。当硫酸浓度增加,它主要体现酸的性质,具有酸的五大共性。当硫酸的浓度达到70%以上,我们称它为浓硫酸,开始具有浓硫酸所特有的强氧化性、吸水性和脱水性。整个过程,有两次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上述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有的时候浓度是决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和生成什么产物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在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或生成什么产物时,必须兼顾反应物的浓度。
4.建立微观模型,提出科学假说
在电解质溶液篇章中:有的溶液能导电,有的溶液不能导电;有的溶液导电能力强,有的溶液比较弱;有的导电能力弱的溶液,改变一些条件后,其溶液的导电能力会增强。为了解释这些现象,科学家们提出了电解质电离、电离平衡、电离平衡移动等一系列微观模型和假说。这些模型和假说很好地解释了上述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化学理论,对电解质溶液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宏观现象、微观假说和实验验证正是学好化学理论知识的三大法宝。
用宏观与微观的视角,审视社会热议问题
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是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面对林林总总的社会问题,能用学过的科学知识去解释,能用科学方法去推测,能用科学精神去证实。例如,中医和西医的药品风格有很大的不同,在看西药说明书时,我们通常能看到药品的分子式和结构式等信息,而中药却没有。据此有人说,西药是化学试剂,而中药是天然药材。此话当然有误。检索一下西药的发明史,你会发现许多西药也都是从天然植物和动物中提取而成。在治病的时候,人们爱用西药,因为西药更有针对性。在养生和康复调理时,用中药则可起到温和和综合的调理效果。
在一些养生类文章中,我们经常看到“吃某某食品可以预防某某病”这类的表述。表述本身也许没有问题,但是不妨思考一下,这里缺了一个关键的信息,那就是起到预防作用时的该物质的浓度。比如,有每天摄取30毫克番茄红素可以预防前列腺癌等一些病症发生的说法。但仔细思考,吃一只生番茄只能吸收0.05毫克番茄红素,要达到30毫克的标准,必须每天吃600多只番茄。所以,要想预防前列腺癌不能采用吃生番茄的方式,而是应服用番茄红素的提炼品才行。
用宏观微观视角,审议社会热点问题的案例举不胜举。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中学化学学科素养中最基础的素养之一,善于“见宏思微,以微窥宏”的思维方式,便能综合分析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第四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在课堂内外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对于学习程度不同,甚至相差很多的学生都有一定收益。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学生来说要达到的目的是:①自觉②果断③敏捷④坚韧⑤自制。对于教师来说,必须把所要达到的目的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现今的中学物理教科书,学生们普遍地感到头痛,似乎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甚至于有的学生惊呼:我在物理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而收获最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不少,但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差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果断性与自信心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生注意听课的最优时间指向重点的环节上,把注意的指向性比较长久地保持在教师的讲述上,集中于教师的讲述中,从而抑制与听课无关的活动,使授课活动能有清晰的反映和体现。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授课时间等因素而及时调整,这并不难做到。
要使学生对学习物理有一定的自觉性,首先要引导他们对物理产生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需的物理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暗示,善于把周围的事物及活动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立足于大部分的学生,引导他们注意各种生活中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不降低要求的情况下,以浅显、形象的比喻对理论进行解释,这对学生来说是容易接受的,也容易把知识从模糊认识向清晰认识过渡。
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有必要进行引导训练,提高他们的水平。从形象思维开始,有意无意地利用一些物理现象的表面形式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这也符合学习物理的顺序。在概括的过程中增加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定律和定理所要表达的物理意义及其适用范围,增强判断的果断性和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坚韧精神和自制力
在课堂教学中,物理概念的形成,单靠教师的灌输,通过强制记忆,是可以达到记忆的目的。但这只是单纯的记住,无法掌握和应用,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把概念表达清楚。我在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学生的解答中,了解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训练快速敏捷反应的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是一个不断增加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如何以这些形式去理解物理学习中的各种客观规律,由表及里,从初中的表面现象到高中的本质特征及内在联系,这本身就是教与学双方都得努力才能达到的。
针对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急于求成的心理,要培养学生的坚韧性及自制能力,引导他们从急于求成中解脱出来,帮助他们把新的知识同已学过的知识,不论是本学科还是其它学科的,进行联系、渗透,并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使学生不再认为所学的物理知识是孤立的一盘散沙,激起求知和探索的欲望。这样,物理教学的成功就有了希望。
我在教学中,特别是把注意力放在新知识的感知和把它纳入原有知识的结构中,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思维把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和比较,旨在同化新概念,增强比较能力。并适当地增加实验次数,为加强感性认识提供恰当的感性材料,在“玩”的过程中,渗透式地接触、理解并掌握好概念,在学习心理上有信服的感觉和收获的喜悦。
总之,在课堂内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对学习物理来说,在“看、听、做、想、练”这几个方面的交替活动中,教与学双方都能得到一定提高。
第五篇:暨南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微观与宏观经济学试卷(定稿)
暨南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微观与宏观经济学试卷
经济学:
第一题:
1.均衡价格
2.需求弹性
3.预算线
4.等产量线
5.完全竞争市场
6.公共物品
7.GDP
8.边际储蓄倾向
9.乘数10.IS曲线
第二题:1.概述消费者行为理论。
2.概述市场结构及企业行为理论。
3.概述宏观经济政策。
行政管理学:
一.1.威尔逊的《行政学之研究》是行政学的发瑞。
2.法约尔提出了“跳板原则”。
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
4.1983.《彭德尔顿法》奠定美国公务员制度基础。
5.职位分类以人为中心,品位分类以事为中心。
6.政治领导由考任录用,行政领导由选举产生。
7.林德布洛提出了渐进决策模型。
8.机关文书处理包括发文和收文处理两方面。
9.国防和社会治安是私人产品。
10.资产阶级权力分立和制衡用及实践是依法行政的法政基础。二.1.行政职能构成。2.行政领导者主要职责。
3.韦伯理想行政组织原则。
4.现代人事行政特征。
5.法治行政基本法则。
三.1.中国行政改革核心问题。
2.行政国家的特点,谈谈你的对行政国家现象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