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童死亡评审材料目录1
目录
1赣榆县卫生局文件:调整线基层妇幼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和技术指导小组的通知
2全县妇幼卫生三级网络图
3赣榆县妇幼保健所基层指导人员下乡工作制度
4赣榆县2011年基层妇幼卫生工作计划
52011年基层妇幼卫生工作总结
6乡村妇幼人员工作规范
72011年儿保协作组活动计划
82011年围产保健协作组活动计划
9赣榆县2011年新生儿死亡评审报告及5岁以下儿童死
亡分析
10医疗机构新生儿死亡调查表明细
第二篇:儿童死亡评审报告总结
////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认真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制订干预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年11月30日我市召开“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会议”,会上,专家们对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了评审。现将评审情况总结如下:
一、评审现状
///年我市五县两区产妇总数为///人,其中活产数为///人。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人,其中婴儿死亡数为///人,占总死亡人数的57.9%,新生儿死亡78人,占总死亡人数的33.5%,占婴儿死亡数的57.8%。
二、评审内容
全市上报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完整病例中抽取的7份病例,其中新生儿死亡病例4份,占总病例数的57%。
三、评审组织
按照儿童死亡评审规范要求,新生儿死亡评审需妇产科、儿科、保健专家同时参加。评审会议由濮阳市卫计委妇幼科科长///主持,评审委员会成员,///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产科主任医师;///产科副主任医师;///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妇幼
保健院产科主任医师;///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医师;///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医师;///妇幼保健院妇科科主任医师;///妇幼保健院保健部副主任医师;///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妇幼保健院ICU科副主任医师;///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三、评审目的
1、进一步明确死因,特别是对县级讨论不能确定死因的死亡,做出最可能的死因诊断或推断。
2、根据新生儿死亡评审规范的要求,利用新生儿死亡影响因素分析表,从孕产妇/家属或母亲/养护人、医务人员、管理这三个方面的时间、认知、喂养、知识技能、动态监测、病例管理、沟通、药物供应、实验室检查、仪器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评审,确定每一例死亡是否可以避免,最后将评审意见填入新生儿死亡评审分析报告中,为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出关键性的指导意见。
四、评审结果
1、经评审分析,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2人,占死亡总数的28.6%,不可避免死亡5人,占死亡总数的71.4%。
2、从死亡影响因素方面看,孕产妇/家属或母亲/养护人占主要因素,其次为医务人员和其他社会制度。孕产妇/家属或母亲/养护人因素主要表现为其就诊时间和认知知识的欠缺,医务人员因素主要表现为知识技能和病例管理方面。
五、结果分析
1、加强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切实做好儿童保健系统管理
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健全是收集妇幼保健信息、做好儿童死亡监测及评审的基础,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是妇幼卫生工作的核心,各级单位必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保证儿童死亡监测工作的质量。
2、完善相关记录和登记,注意工作细节。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积极承担预防保健和妇幼卫生信息工作。完善相关登记和填写内容,尽量做到信息真实、完整和准确。
3、加强群众对疾病认识程度和就诊时机,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4、增强相关部门间的协作和信息交流反馈,保证数据质量。
为了避免儿童死亡漏报,应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及时将县市级医疗机构内的儿童死亡等相关信息反馈到相应的村、乡进行追踪、落实。加强质控,做好相关部门的数据核对,保证数据准确。
六、干预措施:
1、大力开展卫生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自我保健意识,重视婚前医学检查,减少先天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2、完善三级妇幼保健网,加强村级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基层保健人员素质和专业技能,发现婴幼儿危急情况及时转诊、及时治疗。认真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对孕期各种高危因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早产发生率。因为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降低早产发生率也就相应降低了婴儿死亡率。
3、提高医疗保健单位的诊疗技术水平,加强对新生儿复苏新法 的培训,减少可避免死亡及创造条件可避免的死亡。
4、建立医疗保障系统,不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使经济落后地区的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救治。
///
///////
年12月17日
第三篇:儿童死亡小结
2011年2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质控小结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妇幼卫生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并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为此该项工作作为儿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下面就2011年上半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工作做以下小结:
一、监测对象范围
即2011年儿童出生活产数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统计是以2010年第四季度及2011年第一,二,三季度数据汇总为一个整数据。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的监测对象为监测地区人口中妊娠满28周,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收缩4项生命体征之一而后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均报告死亡的死因(包括本地户口和非本地户口)。
二、质控方法与途径
1、每个月底到妇产科、防保科、本院门、急诊室、抢救室、乡村医生和妇女主任处了解死亡情况,并正确填写死亡报告卡,对每张上报的卡片进行错项、漏项、诊断符合情况的检查以确保卡片填写的完整性、准确性。10日前同7岁以下儿童保健工作情况调查表、死亡月报表、死亡报告卡一起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3月底、9月底要对本医院进行补漏工作调查自查,对医院的急诊室、内外科、儿科的
出入院登记薄,危重病人抢救记录、防保科生命监测、病案室及辖区派出所死亡中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凡查到死亡或危重自动出院的五岁以下儿童到病案室查患者地址、父母姓名及高危因素等详细情况后入村入户核实。如发现有5岁以下儿童死亡,填写死亡报告卡做到及时上报。
2、配合上级做好核查工作:对上级下发的市级反馈的死亡的儿童及时做进一步核查,分解到各乡镇、村,各乡镇、村根据线索追踪、落实。如确定为我地区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时填写死亡报告卡,并上报。
三、质控结果
此次质控本医院死亡报告卡未发现有死因诊断错误、分类错误和其他错误。未发现有漏报。2011年本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3例,其中婴儿死亡3例,本地0例,外地1例。男孩0例,女孩2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8.24‰,婴儿死亡率8.24‰。
5岁以下儿童死亡共3例;死因第一位是意外窒息2例,占死亡总数的66.67%,、先天性梅毒1例,占33.33%。
四、存在问题
1、对有些死亡诊断的死因的分类容易发生错误,如死亡涉及两个或更多的疾病,则应选择根本死因,即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造成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情况。
2、溺水和意外窒息在我区5岁以下儿童的死因中位居前两位,可见家长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对儿童的照顾不够,基本的抢救技能缺乏等。
3、流动儿童管理难度大,地址电话经常找不到人,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够及时获得相关信息。
五、采取措施
1、加强临床知识学习,对儿童死因分类完全按照中国妇幼卫生监测工作手册中的儿童常见死因诊断和分类标准来分类。
2、加强溺水等意外事故的宣传力度,让家长和社会了解其危害,增强儿童的安全意识,并普及急救知识,增加家长的防范意识,从而从源头上减少意外的发生。
3、加强流动人口流入地管理,做好流动人口系统保健服务工作,提高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
第四篇: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
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
新生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医疗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掌握新生儿死亡资料的根本目的,在于减少新生儿死亡,保护新生儿健康。并为制定新生儿生存,保护战略措施提供依据。
一、新生儿死亡报告评审组织
1、成立南丰县新生儿死亡评审领导小组,聘请县直医疗机构儿科、内科、外科、产科、麻醉、保健等专家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县妇幼保健所。
2、县直医疗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新生儿死亡报告工作
3、各单位均应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
二、新生儿死亡报告评审对象
1、凡发生在本辖区内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全部新生儿死亡者。
三、新生儿死亡报告评审程序
1、城市:由各医疗保健单位报→县级妇幼保健所。
四、新生儿死亡报告内容
1、新生儿死亡调查表和死亡报告卡,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填报,一式二份,县妇幼保健所留存一份,上报市一份。
2、新生儿死亡评审分析报告,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组织评审专家对本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所有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评审,并收集评审组负责完成的“新生儿死亡评审分析报告”,一式二份,留存一份,上报市一份。
3、新生儿死亡总结报告,各县妇幼保健机构填写,一式二份,留存一份,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上报市。
五、新生儿死亡报告时间
对发生在本医疗保健机构的所有新生儿死亡及时填写“死亡调查表”及“死亡报告卡”(7天内),并在规定时间内交至辖区内县妇幼保健机构,同时完成院内新生儿死亡病例讨论”(7天内)。
六、新生儿死亡评审程序及时间
1、每季度评审一次,分别在每年的7月、10月、1月、4月15日前完成所有新生儿死亡评审,并将所有的“新生儿死亡调查表”、“儿童死亡报告卡”、“评审分析报告”、“评审总结报告”在评审后2周内各2份上报给抚州市妇幼保健院。
七、评审结果分类
第一类:可避免死亡。根据当地医疗保健设施、技术水平及个人身心状况是可以避免的死亡,但因某一环节处理不当或失误而造成的死亡。
第二类:创造条件可避免的死亡。由于当地医疗保健设施、技术水平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或因个人、家庭经济困难或缺乏基本卫生知识而未能及时寻求帮助造成的死亡,这些死亡可因改善上述条件而避免发生。
第三类:不可避免死亡。当前本省医疗保健技术水平尚无法避免的死亡。
八、评审新生儿死亡死亡因素分类
按照三个环节、四个方面,将评审死因分类填表。
1、三个环节
(1)个人、家庭和居民团体,即非正式保健系统。(2)医疗保健系统,即正式的有组织的医疗保健机构。(3)社会其他部门的影响,即社会经济保健系统因素,如部门之间的政策和计划安排、社会经济变动趋势等,包括政府决策机构、交通、通讯、教育等部门。
2、四个方面
(1)知识技能方面的问题:缺乏处理问题所必须的知识技能。
(2)态度方面的问题:缺乏责任心及必要的工作热情和愿望。(3)资源方面的问题:资源不足或使用不当,地理、自然条件方面的限制等。
(4)管理方面的问题:医疗保健机构内的某些制度不完善,各相关科室配合不协调、管理紊乱等问题。
九、质量控制
1、质量控制内容:(1)新生儿死亡的死亡数;(2)新生儿死亡漏报率;(3)卡片完整率。
2、质量控制标准:(1)死亡漏报率≤10%;(3)死因错误率〈5%;(4)诊断不明〈5%。
3、质量控制管理办法:县妇幼保健所负责新生儿死亡报告评审制度的质量控制,县级妇幼保健所每年对活产数,新生儿死亡数等进行查漏、补漏调查,每年组织一次全面质量控制。
十、汇总分析
县级评审领导小组要定期组织进行新生儿死亡评审汇总分析,针对死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
第五篇:新生儿死亡评审总结
新生儿死亡评审总结报告
为了保证母婴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新生儿的医疗保健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生儿死亡现状、死因结构及动态变化规律。我县于2011年11月9-10日严格按照《甘肃省新生儿死亡评审规范》对今年的7例新生儿死亡进行了评审。通过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对死亡新生儿病例的诊断、治疗、转诊、喂养及护理等环节进行系统回顾和分析,发现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一、我县新生儿死亡现状概述
今年我县共有15例新生儿死亡,评审7例,均为农村户籍,县人民医院死亡4例,乡卫生院死亡1例,妇幼保健站出生2例,转入县级医院而死亡。其中新生儿出生窒息3例,呼吸衰竭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1例,新生儿败血症1例。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4例,不可避免死亡3例。
二、新生死亡评审发现的主要问题
我县对发生在本辖区内的7例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了评审。其中新生儿出生窒息占主要原因,新生儿呼吸衰竭次之。由此可见提高新生儿的出生抢救是我们的工作重中之重,在农村不仅要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防治胎儿宫内窘迫、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能力,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住院分娩率,以减少和降低出生窒息的发生和死亡。进一步提高围产儿、新生儿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和
服务质量,减少新生儿死亡。
三.干预措施
1.加强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水平,定期进行举办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培训班。以提高医疗水平。
2.加强医院管理,改善医疗环境。
3.加强新生儿病区管理,减少新生儿病房内人员流动。4.大力宣传科普知识,做好健康宣教。附件:
1.儿童死亡报告卡
2.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死亡调查表 3.新生儿死亡评审分析报告 4.死亡新生儿相关产、儿科病例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