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

时间:2019-05-15 12:0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

第一篇: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

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

1.会计制度:是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是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把单位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与监督和会计业务

处理程序等加以具体化、规范化、文件化,以便据此指导和处理会计工作的过程。

3.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

度。

4.总体设计:是对所设计的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工作做出全面安排及规划,即事先有一个提纲性规划和指南。

5.会计制度设计方案:是指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框架和规划。

6.单独设计:是指由单位指定有设计能力的会计人员担当设计工作,或者聘请合格的会计师负责设计。

7.共同设计:是指由单位选派高级会计人员及聘请合格的会计师,共同参加设计工作。

8.集体设计:是指由合格的会计师或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设计小组或委员会来承担设计任务。

9.会议设计:是指使用行政命令方式,召集有关会计人员开会拟订草案加以讨论,另聘专家学者为顾问以备咨询,经全体通过

后上报批准,公布实施。

10.局部设计: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所进行的设计。

11.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

12.会计岗位责任制:是指明确各项会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个会计工作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

工作责任制度。

13.:是按经济内容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它是以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按照管理和核算的要求而设计。

14.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文件。

15.记账凭证: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16.日记账:序时账簿是指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故也称日记账。

17.:指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18.备查账簿:是指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19.: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账簿体系为核心,将会计凭证、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形式,或

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20.货币资金:是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金。

21.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库存商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

用的材料和物料。

22.:是企业单位为了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了谋求其他利益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23.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包括短期债券投资、短期股票投资和

短期其他投资。

24.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符合到期日和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

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

26.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持有时间准备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包括长期股票投资其他长期股权投资。

27.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28.债券契约:是明确债券持有者与发行企业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是对债券发行企业的各种限制条款及保护债券持

有者利益的措施。

29.: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30.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31.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发展需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者银行借款等形式筹集资金的活动。

32.:是指为取得各种特定成果而耗费的那一部分价值。

33.成本预测:是指依据掌握的经济信息和历史成本资料以及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相互依存关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

业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的科学推测。

34.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成本预算对各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审核、控制,将其限制在计划成本之内,防止超支、浪费和损失的发生,以保证成本预算的执行。

35.销售与收款业务: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并取得货款的行为。

36.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通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38.固定资产卡片:是为了反映、监督每项固定资产而开设的固定资产专用明细账,它相当

39.固定资产登记簿:是按固定资产类别开设的、用以记录各类固定资产增减变化和结余情况的账簿。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有形资产,包括库存的、加工中的和在途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委托加工材料、外购商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以及发出商品等。

41.永续盘存法:也称账面盘存法(账面盘存制),其通过设置详细的存货明细分类账,逐日逐笔地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金额、发出的数量,能够随时结出结余存货的数量并从账面上求出期末结存金额。

42.实地盘存法:也称定期盘存制(定期盘存制),它在平时只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金额,不记录发出的数量和金额,期末通过实地盘点来确定存货的实际结存数量,并据以计算出期末存货的成本和当期发出存货的成本。

43.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人员职责的明确以及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44.会计工作任务: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化,以法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形式将会计目标具体化会计工作的内容,形成会计工作任务。

45.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所用的名称,或者说是会计对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项目的名称。

46.会计科目设计步骤:就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根据每一类经济业务性质和核算内容确定会计科目的性质和名称,规定用途和使用方法以及进行会计科目的编号。

47.会计科目分类:就是按照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和会计核算的要求对会计科目进行科学的分类。

48.会计科目设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要素分类项目设置会计科目。

49.会计科目编号:就是确定会计科目的号码。

50.会计科目使用说明:是对每一个会计科目的使用范围、核算内容、经济用途、核算方法、主要会计事项的处理等进行的文字表述。

51.会计核算形式:又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结合的形式。

52.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用来登记账簿的依据。

53.会计账簿:由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用于连续、系统、分类登记经济业务的簿籍。

54.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已发生或业已完成的会计凭证。

55.记账凭证: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56.序时账簿: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

57.分类账簿:对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58.备查账簿: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59.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

60.会计循环:从经济业务发生起,直到编制出会计报表止的一系列会计处理程序,也即企业周而复始地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

61.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其是时点报表,是静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62.利润表:又称损益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的报表。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63.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及其净额的报表。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年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64.内部报表:是为企业各管理部门提供的报表。其作用在于为企业管理提供必要的决策、分析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65.货币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66.备用金:财会部门按企业有关制度的规定,拨付给所属报账单位和企业内部有关业务与职能管理部门,用于零售找零、收购零星商品物资或日常业务零星开支的备用现金。

67.未达账项: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关系,使得企业和银行一方入账另一方尚未入账的款项。

68.其他货币资金:除现金和银行存款之外的货币资金。

第二篇: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

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

1.:是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会计制度设计:是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把单位的会计组

织机构、会计核算与监督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加以具体化、规范化、文件化,以便据此指导和处理会计工作的过程。

3.务过程中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

4.总体设计:是对所设计的会计制度内容用设计工作做出全面安排及规划,即事先有一个

提纲性规划和指南。

5.会计制度设计方案:是指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框架和规

划。

6.单独设计:是指由单位指定有设计能力的会计人员担当设计工作,或者聘请合格的会计

师负责设计。

7.共同设计:是指由单位选派高级会计人员及聘请合格的会计师,共同参加设计工作。

8.集体设计:是指由合格的会计师或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设计小组或委员会来承

担设计任务。

9.会议设计:是指使用行政命令方式,召集有关会计人员开会拟订草案加以讨论,另聘专

家学者为顾问以备咨询,经全体通过后上报批准,公布实施。

10.局部设计: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所进行的设计。

11.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

12.会计岗位责任制:是指明确各项会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个

会计工作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度。

13.:是按经济内容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它是以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按照管理和核算的要求而设计。

14.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

文件。

15.: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

证。

16.eip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故也称日记账。

17.分类账簿:指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18.:是指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19.方法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形式,或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20.货币资金:是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金。

21.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库存商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

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

22.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23.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

包括短期债券投资、短期股票投资和短期其他投资。

24.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符合到期日和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

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

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

26.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持有时间准备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包括

长期股票投资其他长期股权投资。

27.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28.债券契约:是明确债券持有者与发行企业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是对债券发

行企业的各种限制条款及保护债券持有者利益的措施。

29.: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

计的有形资产。

30.: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31.资金的活动。

32.33.成本预测:是指依据掌握的经济信息和历史成本资料以及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相

互依存关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的科学推测。

34.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成本预算对各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审

核、控制,将其限制在计划成本之内,防止超支、浪费和损失的发生,以保证成本预算的执行。

35.36.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通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第三篇: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

1.会计制度:是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综合性会计制度:指规范全国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3.业务性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方法和程序方面的制度。4.会计人员制度:规范会计工作者行为和会计人才选拔、管理方面的制度。5.统一会计制度:由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或地方财政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

6.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会计主体根据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结合本单位经济活动特点制定的各项会计工作规章制度。

7.企业会计制度:规范营利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制度。相对应的是预算会计制度。8.是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技术,把单位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与监督和社会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加以具体化、规范化、文件化,以便据此指导和处理会计工作的过程。9.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10.会计控制:是按照既定的会计目标,对会计行为和企业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制约,11.总体设计:是对所设计的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工作做出全面安排及规划,即事先有一个提纲性规划和指南,实际上是计划阶段。12.单独设计:由单位指定有设计能力的会计人员担当设计工作,或聘请合格的会计师负责设计。13.由单位选派高级会计人员及聘请合格的会计师,共同参加设计工作。14.集体设计:由合格的会计师或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设计小组或委员会来承担设计任务。15.会议设计:使用行政命令方式,如今有关会计人员开会拟订草案加以讨论,另聘专家学者为顾问以备咨询,经全体通过后上报批准,公布实施。但只适用于政府部门。

16.设计方案:是根据企业会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

统、框架和规划。具体可分为全面设计和局部设计。17.全面设计:为企业设计一整套会计制度,一般在新建的企业或改制、兼并与收购后的企业里需要进行。18.局部设计: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所进行的设计,可分为补充性和修订性。19.设计思路:是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所采用的行动准则。

20.会计组织机构:是开展和组织企业会计功过的只能部门,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专职的会计人员组成 21.责权对等原则:是指在设计会计岗位责任制时,必须明确规定每一位管理者应负责,并相应地赋予其一定的权利,做到有职必有权,有权必有责,权责相对等。22.是指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的设计应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特点和管理要求相适应,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声场、加工和传递真实可靠、及时有效。23.控制性原则:是指通过在经营的关键环节设置必要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便有关人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具有必要的查错防弊功能,并形成一套对企业经营全过程、全方有效的监控系统。24.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25.会计与财务合并设置:是将会计对资金运动的核算、监督职能与财务管理对资金的筹集、调度与分配职能统一由一个部门来履行的一种机构设置形式。

26.算模式: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以会计部经理为主管,以审计部为专职监督部门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

27.总会计师领导下的分散核算模式: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下设财务、会计、审计部主管,并将一些成本业务核算或明细核算工作交由分厂或车间等部门完成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28.会计岗位责任制:是指明确各项会计工作职责范围,具体要求,并落实到每个会计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

计责任制度。29.:是相对独立与企业会计部门的管理机构,它将商业银行的信贷结算只能和方式引入企业内部来充实和完善企业内部经济核算。

30.总会计师:是指企业根据《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规定设置的在企业负责人领导下,主管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人员的负责人。31.企业集团:是由母公司、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组成的企业联合组织。

32.内部核算:运用货币结算形式,把企业的业务部门、车间、职能科室的经济核算统一组织起来,使内部的经济往来按等价交换原则通过企业内部银行结算,以强化资金管理,完善考核和核算机制,提高部门工作积极性。

33.:是按经济内容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它是以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按照管理和核算的要求而设计。即根据会计的要求,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要素的具体类容进行科学的分类,给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个合适的名称。34.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35.负债:是指企业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36.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利,其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37.: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各项收入、各项支出相抵后的结果。38.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文件。39.记账凭证: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40.通用记账凭证:可通用于反映收付款业务及转账业务的凭证。41.会计账簿:企业经济信息绝大部分分散于会计凭证之

中,相互独立的会计凭证无法连续、系统、完整地提供某一会计事项的全部信息,因此需要设计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帐页,即账簿。

42.序时账簿:是指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也称日记账。43.分类账簿:指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44.备查账簿:是指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45.普通日记账:是用来序时、全面的登记一个单位的经济 业务发生的情况,它是由原始的日记账簿和分录簿相结合而成。46.:把专门反映某些重要的、经常发生的业务,从普通日记账中逐步分离出来的日记账成为特种日记账。

47.会计核算形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账簿体系为核心,将会计凭证、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形式,或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48.逐笔记账型核算形式:记账凭证不需要经过汇总直接据以登记总账的核算形式,包括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和日记总账核算形式。49.汇总记账型核算形式:是指记账凭证需要经过汇总编制总凭证,然后根据江总凭证登记总账的核算形式。一类是凭证汇总核算形式,一类是账薄汇总核算形式,前者又有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和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50.是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51.:是指企业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款投资款、外埠存款等其他货币资金。52.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库存商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53.库存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的现金,不包括企业各部门借用、尚未报销的备用现金。54.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

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保持原有形态不确定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低值易耗品、包装物、企业刚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材料。

55.永续盘存制:是对各种存货每一次收入和支出后,都要计算结存数,这个结存数又可分为实物数量的、金额的、实物数量与金额的三种不同方式。56.收料汇总表:由会计部门根据已经审核的收料单、自制材料和废料的材料交库单、委托加工收料单等,在月终加以整理,整理时按材料类别和有关账户归类汇总编制。

57.发料汇总表:由会计部门根据已经审核的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委托加工发料单、销售材料发料单等,在月终加以整理,按材料类别和有关账户归类汇总编制。58.订货时间固定而订货批量不固定的一种订货方式。定期订货因订货时间固定,适用于签订定期合订货同 59.定量订货:订购时间不固定而订购批量固定的一种订货方式。适用于签订一次性、协议性合同或向市场订货 60.投资:是企业单位为了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了谋求其他利益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61.交易性金融资产: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如:短期债券投资、短期股票投资、短期其他投资。62.持有至到期投资:符合到期日和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如:企业从二级市场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63.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a、贷款和应收账款b、持有至到期投资c、交易性金融资产。如:企业从二级市场购入的,有报价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

64.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时间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包括长期股票投资和其他长期股权

投资。如对子公司投资、联营企业投资、合资企业投资 65.投资性房地产: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66.对外投资职责分离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各种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应当建立对外投资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对外投资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67.经纪人通知书:企业投资经纪人进行投资活动的书面记录。

68.投资合同或投资协议: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与被投资单位签订的表明相互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

69.债券契约:明确债券持有者与发行企业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是对债券发行企业的各种限制条款及保护债券持有者利益的措施。70.交割单:又称证券成交报告单,是企业在证券市场购入和售出股票、债券、基金,由证券公司出具的、表明证券成交的原始凭证。

71.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72.固定资产卡片:为了反映和监督每期固定资产而开设的专用式明细账。73.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74.是指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75.: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发展需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者银行借款等形式筹集资金的活动。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来源于债权人的借贷资金和股东提供的股本金。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或股票、向银行及非金融机构取得借款、赊购、租赁等方式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76.债券资本:也成债务资本、借入资金,是企业依法取得并依约运用、按期偿还的资本 77.股权资本:亦称权益资本、自有资金,是企业依法取得并长期拥有、自主调配运用的资本。78.直接筹资:是指企业不借助

已拿回那个等金融机构,直接与资本所有者协商融通资本的一种筹资活动。79.成本:是指为取得各种特定

成果而耗费的那一部分价值。在生产阶段,成本是指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垫付的款项。80.直接材料:直接用于产品生

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费用等。81.直接人工:直接从事产品生

产的工人薪酬。82.制造费用:间接用于产品生

产的各项费用,以及虽然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和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83.基本生产:为完成企业主要

生产目的而进行的商品产品生产。

84.多步骤生产:是指生产过

程在工艺上可以间断,可以分散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产品生产。

85.直接分配法:是指不考虑

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而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车间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86.交互分配法:首先将各辅助

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经交互分配后的费用总额,直接分配给除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对象的一种分配方法。87.以产品品种为成本

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88.分批法:以所生产的产品批

别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89.分步法:以产品的生产步骤

和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90.逐步结转分步法:亦称“计

划半成品成本法”。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先计算半成品成本,再随实物依次逐步结转,最终计算出产成品成本。即从第一步骤开始,先计算该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并转入第二步骤,加上第二步骤的加工费用,算出第二步骤半成品成本,再转入第三步骤,依此类推,到最后步骤算出完工产品成本。

91.平行结转分步法:又称为“不计算半成品成本法”,是先计算各步骤发生生产费用中 应计入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然后由财会部门进行汇总,形成企业最终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92.日常经营中的成本决策:是指企业以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前提,以合理且最低的成本支出为标准,包括进行零部件自制或外购、产品最优组合、生产批量等的成本决策,属于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决策范围。93.依据掌握的经济信息和历史成本资料以及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相互储存关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的科学推测。94.成本决策:依据掌握的各种决策成本及相关数据,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95.成本预算:是根据以决策所确定的目标成本,具体规定在预算期内为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所应支出的成本、费用,并提出为达到规定的成本、费用水平所应采取的各项措施。96.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成本预算对各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审核、控制,将其限制在计划成本之内,防止超支、浪费和损失的发生,以保证成本预算的执行。

97.仔细调查分析和运用技术测定等科学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成本,是根据产品的耗费标准和标准价格预先计算的一种目标成本。98.成本分析:根据成本计算提供的成本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与本期计划成本、上年同期实际成本、本企业历史先进成本水平、同行业成本水平等进行比较,确定成本差异,分析差异产生原因,查明成本超支责任。99.实际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

是以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依据,归集、分配费用并计算其成本的过程。100.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101.对内报表:是由各企业根据

自身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自行规定、自行设计的会计报表。102.对外报表:按照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需要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包括四表一注,其具体格式、编制方法和报送时间均有统一规定。

103.原材料: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104.在产品:指企业正在制造尚未完工的产品,包括正在各个工序加工的产品,和以加工完毕但尚未检验或已检验但尚未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105.半成品:指经过一定生产过程并已检验合格交付半成品仓库保管,但尚未制造完工成为库存商品,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但不包括从一个车间转给另一个车间继续加工的自制半成品以及不能单独计算成本的自制半成品。106.库存商品:指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验收入库,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应视同企业的库存商品。

107.盘点控制:指通过对企业的资产实施定期盘点清查,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以确定其是否相符,进而发挥控制作用的一种控制方式。108.间接筹资:指企业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融通资本的筹资活动,这是一种传统的筹资类型。其基本方式是银行借款,此外还有融资租赁等筹资方式。109.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110.定额:是指企业根据本单位当前的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对生产产品所耗费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方面规定的应达到的标准。

111.成本项目:是指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是根据成本管理的要求,对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进行的分类。

112.分期收款销售:是指商品销售已经形成,但货款分期收回的一种销售方式。

113.坏账损失报告书:是一种用来批准将某些应收款项注销为坏账,仅在单位内部使用的凭证。

114.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根据母公司和所属子公司的财务报表,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115.财务状况分析表:是指根据资产负债表的有关资料,对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各自总额中所占比重及报告期和上期比较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的报表,也称资产负债分析表。116.经营成果分析表:是指对企业一定时期构成经营成果的各项目本期实际数与计划数或上期数或上年同期实际数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的报表。117.成本计算期:是指企业按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起止日期。118.产品成本表:是根据产品成本核算的有关账簿资料定期编制,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一定时期产品生产成本水平和构成情况的报告文件。

119.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是用来登记应收账款入账时间长短,估计坏账损失的管理表格。120.预算会计制度:是规范各级政府、使用预算资金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使用和报告情况的会计制度。

121.成本会计制度:是企业会计工作中记录、计算、归集、报告及分析反馈成本信息的制度,是企业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22.会计分析制度:是指如何利用现有会计信息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分析和考核,以比较不同时期或不同单位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规范。

123.货币资金增减变动情况表:是反映企业库存现金及银行存款每日增减变动及其余额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由出纳员在每日业务终了,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

124会计制度设计方案:是指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框架和规划。125日记账:序时账簿是指按照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故也称日记账。126销售与收款业务: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并取得货款的行为。127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通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128.固定资产登记簿:是按固定资产类别开设的、用以记录各类固定资产增减变化和结余情况的账簿。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有形资产,包括库存的、加工中的和在途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委托加工材料、外购商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以及发出商品等。

130.永续盘存法:也称账面盘存法(账面盘存制),其通过设置详细的存货明细分类账,逐日逐笔地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金额、发出的数量,能够随时结出结余存货的数量并从账面上求出期末结存金额。131.实地盘存法:也称定期盘存制(定期盘存制),它在平时只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金额,不记录发出的数量和金额,期末通过实地盘点来确定存货的实际结存数量,并据以计算出期末存货的成本和当期发出存货的成本。

132.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人员职责的明确以及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133.会计工作任务: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化,以法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形式将会计目标具体化会计工作的内容,形成会计工作任务。

134.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所用的名称,或者说是会计对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项目的名称。

135.会计科目设计步骤:就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根据每一类经济业务性质和核算内容确定会计科目的性质和名称,规定用途和使用方法以及进行会计科目的编号。136.会计科目分类:就是按照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和会计核算的要求对会计科目进行科学的分类。

137.会计科目设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要素分类项目设置会计科目。

138.会计科目编号:就是确定会计科目的号码。

139.会计科目使用说明:是对每一个会计科目的使用范围、核算内容、经济用途、核算方法、主要会计事项的处理等进行的文字表述。

140.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已发生或业已完成的会计凭证。141.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142.会计循环:从经济业务发生起,直到编制出会计报表止的一系列会计处理程序,也即企业周而复始地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

143.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其是时点报表,是静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144.利润表:又称损益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的报表。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145.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及其净额的报表。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报表、是对外报表。146.内部报表:是为企业各管理部门提供的报表。其作用在于为企业管理提供必要的决策、分析所需要的会计信息。147.备用金:财会部门按企业有关制度的规定,拨付给所属报账单位和企业内部有关业务与职能管理部门,用于零售找零、收购零星商品物资或日常业务零星开支的备用现金。148.未达账项: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关系,使得企业和银行一方入账另一方尚未入账的款项。

第四篇:162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

1.1会计制度:

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1.2会计制度设计:

是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把单位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与监督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加以具体化、规范化、文件化,以便据此指导和处理会计工作的过程。

1.3内部控制制度:

指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

2.1总体设计:

是对所设计的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工作做出全面安排及规划,即事先有一个提纲性规划和指南。

2.2设计方案:

指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框架和规划。

2.3单独设计:

指由单位指定有设计能力的会计人员担当设计工作,或者聘请合格的会计师负责设计。(手续简单,适用于小型企业)

2.4共同设计:

单位选派高级会计人员及聘请合格的会计师,共同参加设计工作。(适用大中型企业)

2.5集体设计:

由合格的会计师或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设计小组或委员会来承担设计任务。(适用于大中型企业)

2.6会议设计

指使用行政命令方式,召集有关会计人员开会拟订草案加以讨论,另聘专家学者为顾问以备咨询,经全体通过后上报批准,公布实施。(政府各部门)

2.7局部设计:

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所进行的设计,它又可分为补充性设计和修订性设计。

2.8账务处理程序

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

3.1会计与财务合并

将会计对资金运动的核算、监督职能与财务管理对资金的筹集、调度与分配职能统一由一个部门来履行的一种机构设置形式。

3.2会计与财务分别设置

将会计对资金运动的反映、监督职能与财务管理对资金的筹集、调度与分配职能分别由会计部门和财务部门来履行的一种机构设置形式。

3.4财会主管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

它是以财务与会计主管为领导,并且通常只设财会主管、会计和出纳等少数几个岗位(甚至只设会计与出纳两个岗位)的一种会计工作分工模式。

3.5总会计师领导下的分散核算模式

是总会计师为领导,下设财务、会计、审计部主管,并将一些成本业务核算或者明细核算工作交由分厂(或车间等部门)完成的一种会计工作分工模式。

3.6会计岗位责任制

是指明确各项会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个会计工作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度。

3.7企业集团

是由母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组成的企业联合组织。

4.1会计科目

按经济内容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它是以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按照管理和核算的要求而设计。

4.2会计科目表

是根据会计科目的名称、编号和类别所列示的会计科目系总表,企业在内部会计制度中确定的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是通过会计科目表的设计完成的。

4.3会计凭证

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文件。

4.4记账凭证

指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4.5日记账(序时)

是指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薄。

4.6分类账簿

是指对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4.7备查账簿

是指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4.8会计核算形式

是指丰会计核算中,以账簿体系为核心,将会计凭证、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形式,或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4.9逐笔记账型核算形式

是指记账凭证不需要经过汇总直接据以登记总账的核算形式。包括两种模式: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和日记总账的核算形式。

4.10汇总记账型核算形式

是指记账凭证需要经过汇总编制凭证,然后根据汇总凭证登记总账的核算形式。两大类四种表现形式:一类凭证汇总核算形式,包括科目汇总和汇总记账凭证;二类账簿汇总核算形式,包括多栏日记账和凭单日记账

5.1货币资金

是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金。

6.1存货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库存商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6.2周转材料

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

6.3企业的采购计划

是确定计划期内,为保证生产所需要物资而做出的采购安排,是企业据以组织订货或向采购各种物资的依据。

步骤:1)确定各种物资的需要量

2)确定各种物资的储备量和核定储备资金定额。

3)编制采购申请计划表。

6.4订货合同

是供需双方共同签订的一种经济合同,它是采购方的法律依据,也是供货方的销售合同。

7.1投资(对外投资)

是企业单位为了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了谋求其他利益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7.2交易性金融资产

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包括短期债券投资、短期股票投资和短期其他投资。

7.3持有至到期投资

是指符合到期日和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7.4长期股权投资

是指持有时间准备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包括长期股票投资和其他长期股权投资。

7.5投资性房地产

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8.1固定资产

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的有形资产。

8.2无形资产

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8.3固定资产折旧

由于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的那部分价值

9.1筹资

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发展需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者银行借款等形式筹集资金的活动。

9.2权益资本(股权)

又称权益资本、自有资金,是企业依法取得并长期拥有、自主调配运用的资本。

9.3债权资本

也称债务资本、借入资金,是企业依法取得并依法约运用、按期偿还的资本。

9.4内部筹资

是指企业在企业几个内部通过留存利润而形成的资本来源。

9.5外部筹资

是指企业在内部筹资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向企业外部筹资而形成的资本来源。

9.6直接筹资

是指企业不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与资本所有者协商融通资本的一种筹资活动。

9.7间接筹资

是指企业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融通资本的筹资活动,这是一种传统的筹资类型。

10.1成本

是指取得各种特定成果而耗费的那一部分价值。

10.2成本会计制度

是企业会计工作中记录、计算、分配、归集、报告及分析反馈成本信息的制度,是企业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0.3产品成本控制

是指生产过程中将原材料、人工等各项费用支出限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保证企业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

10.4成本计算期

是指企业按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起止日期。取决于生产组织的特点。

10.5成本项目

是指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是根据成本管理的要求,对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进行的分类。10.6废品

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原用途使用或者需要经过修理后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10.7产品成本报表

是根据产品成本核算的有关账簿资料定期编制,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一定时期产品生产成本水平和构成情况的报告文件。

10.8成本预测

是指依据掌握的经济信息和历史成本资料以及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相互依存关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的科学推测。

10.9成本决策

是指依据掌握的各种决策成本及相关数据,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10.10成本控制

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成本预算对各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审核、控制。将其限制在计划成本之内。防止超支,浪费和损失的发生,以保证成本预算的执行。

10.11标准成本

是指经过仔细调查分析和运用技术测定等科学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成本,是根据产品的耗费标准和标准价格预先计算的一种目标成本。

10.12成本考核

是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定期地对成本预算(或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进行评定和考核。

11.1销售与收款业务

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并取得货款的行为。

11.2应收账款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是指应收款项初始确认后实际发生的,金融性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企业能够对该影响进行可靠计量的事项。具体情况: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债务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无法辨认一组金融性资产中的某项资产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但根据公开的数据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性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已减少且可计量;其他表明应收账款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12.1财务报告

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结果,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总结。

12.2对外报表

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需要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

12.3对内报表

由各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自行规定、自行设计的会计报表。

12.4静态财务报表

是综合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状况的报表。

12.5动态财务报表

是综合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所有者权益以及现金流量情况报表。

12.6个别财务报表

由企业在自身会计核算基础上对账簿记录进行加工而编制的财务报表,它主要用以反映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12.7合并财务报表

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根据母公司和所属子公司的财务报表,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12.8资产负债表

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月未、季未、中期期未、年未)财务状况的报表。

12.9经营成果分析表

是对企业一定时期构成经营成果的各项目本期实际数与计划数或上期数或上年同期实际数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的报表。

第五篇: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简答、问答

1.2.3.4.5.6.7.会计制度:是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制定的26.会议设计:是指使用行政命令方式,召集有关会计人员开会拟订草案加以讨50.规范性文件。论,另聘专家学者为顾问以备咨询,经全体通过后上报批准,公布实施。但51.综合性会计制度:指规范全国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只适用于政府部门。特点:普遍适用性、内容的概括性和原则性、强制性; 27.设计方案:是根据企业会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框架和规划。具体52.业务性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方法和程序方面的制度。可分为全面设计和局部设计。

特点:适用于某一类企业或某一类业务、可操作性强、技术性强、规范对象28.设计类型与方式:设计类型由企业所在行业特点、企业经济性质、企业规模53.是会计工作的客体。来确定。设计方式包括:单独设计、共同设计、集体设计、会议设计。

会计人员制度:规范会计工作者行为和会计人才选拔、管理方面的制度。29.全面设计:为企业设计一整套会计制度,一般在新建的企业或改制、兼并与54.特点:规范对象是会计行为主体,而不是会计业务;体现政府对会计人员的收购后的企业里需要进行全面性会计制度设计。管理模式和要求。30.局部设计: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55.统一会计制度:由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或地方财政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的处理所进行的设计,可分为补充性和修订性。会计制度。31.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56.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会计主体根据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结合本单位经济活动32.设计思路:是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所采用的行动准则。特点制定的各项会计工作规章制度。33.会计组织机构:是开展和组织企业会计功过的只能部门,是由专门的机构和57.损益: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各项收入、各项支出相抵后的结果。

会计账簿:由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用于连续、系统、分类登记经济业务的簿籍。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已发生或业已完成的会计凭证。

记账凭证: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序时账簿: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

分类账簿:对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备查账簿: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货币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现金、银8.会计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项会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落实专职的会计人员组成 到每个会计工作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度。34.内部控制制度:指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58.9.企业会计制度:规范营利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制度。相对应的是预算会计制务过程 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度。35.适应性原则:是指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的设计应与企业生产经10.预算会计制度:是规范各级政府、使用预算资金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营规模、特点和管理要求相适应,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声场、加工和传递真59.单位收入、分配、使用和报告情况的会计制度。它包括:行政总预算(政府)实可靠、及时有效。会计制度、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36.控制性原则:是指通过在经营的关键环节设置必要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60.11.会计核算制度:是指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记便有关人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具有61.录和报告的各种规范。必要的查错防弊功能,并形成一套对企业经营全过程、全方有效的监控系统。12.会计监督制度:对会计核算结果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检查和验证的会计规37.企业内部银行:是相对独立于企业会计部门的管理机构,它将商业银行的信62.范。贷结算职能和方式引入企业内部来充实和完善企业内部经济核算。13.会计分析制度:是指如何利息现有会计信息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分析和考38.会计与财务合并设置(会计与财务合并):是将会计对资金运动的核算、监63.核,以比较不同实际或不同单位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规范。督职能与财务管理对资金的筹集、调度与分配职能统一由一个部门来履行的14.会计控制:是按照既定的会计目标,对会计行为和企业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制一种机构设置形式。约。39.总会计师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以会计部经理为主管,64.15.会计制度设计:是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把单以审计部为专职监督部门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

位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与监督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加以具体化、规40.总会计师领导下的分散核算模式: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下设财务、会计、审65.范化、文件化,以便据此指导和处理会计工作的过程。计部主管,并将一些成本业务核算或明细核算工作交由分厂或车间等部门完66.16.会计制度设计的对象,是指设计企业会计制度的具体内容。其对象是会计工成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67.作过程。会计工作过程就是运用会计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控制,提供41.企业内部银行:是相对独立与企业会计部门的管理机构,它将商业银行的信会计信息的过程。即:在一定的规范之下,运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对全部会贷结算只能和方式引入企业内部来充实和完善企业内部经济核算。68.计事务,包括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核算资料、会计业务手续、会计组织42.总会计师:是指企业根据《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规定设置的在企业负机构以及会计人员的进行系统规划,也就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来设计企业具责人领导下,主管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人员的负责人。69.体的会计制度。43.企业集团:是由母公司、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组成的企业联17.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合组织。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44.内部核算:运用货币结算形式,把企业的业务部门、车间、职能科室的经济18.责权对等原则:是指在设计会计岗位责任制时,必须明确规定每一位管理者核算统一组织起来,使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形成买卖关系,应负责,并相应地赋予其一定的权利,做到有职必有权,有权必有责,权责使企业内部的各个核算单位之间按等价交换原则统一通过企业内部银行进70.相对等。行结算,以强化企业的资金管理和完善企业内部核算机制、定额考核制度以19.总体设计:是对所设计的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工作做出全面安排及规划,即及内部价格体系,提高下属部门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71.事先有一个提纲性规划和指南。实际上是计划阶段。益。20.会计制度设计方案:是指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45.会计岗位责任制:是指明确各项会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具体内容和要求,并72.框架和规划。具体分为全面设计和局部设计。落实到每个会计工作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度。73.21.会计制度设计的方法:是指对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用一定的形式予以反映和46.会计与财务分设:是将会计对资金运动的反映、监督职能与财务管理对资金表述。的筹集、调度与分配职能分别有会计部和财务部来履行的一种机构设置形22.单独设计:是指由单位指定有设计能力的会计人员担当设计工作,或者聘请式。合格的会计师负责设计。47.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74.23.共同设计:是指由单位选派高级会计人员及聘请合格的会计师,共同参加设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计工作。48.负债:是指企业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75.24.集体设计:是指由合格的会计师或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设计小组或时义务。委员会来承担设计任务。49.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利,其来源包25.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备用金:财会部门按企业有关制度的规定,拨付给所属报账单位和企业内部有关业务与职能管理部门,用于零售找零、收购零星商品物资或日常业务零星开支的备用现金。

未达账项: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关系,使得企业和银行一方入账另一方尚未入账的款项。

其他货币资金:除现金和银行存款之外的货币资金。

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人员职责的明确以及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会计工作任务: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化,以法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形式将会计目标具体化会计工作的内容,形成会计工作任务。

会计科目设计步骤:就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根据每一类经济业务性质和核算内容确定会计科目的性质和名称,规定用途和使用方法以及进行会计科目的编号。

会计科目分类:就是按照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和会计核算的要求对会计科目进行科学的分类。

会计科目设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要素分类项目设置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编号:就是确定会计科目的号码。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是对每一个会计科目的使用范围、核算内容、经济用途、核算方法、主要会计事项的处理等进行的文字表述。

会计核算形式:又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结合的形式。

会计科目:是按经济内容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它是以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按照管理和核算的要求而设计。即根据会计核算的要求,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的分类,给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个合适的名称,这就是会计科目。

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文件。

记账凭证: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通用记账凭证:可通用于反映收付款业务及转账业务的凭证。

会计账簿:企业经济信息绝大部分分散于会计凭证之中,相互独立的会计凭证无法连续、系统、完整地提供某一会计事项的全部信息,因此需要设计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帐页,即账簿,用来序时的、分类的记录和反应有关经济业务,把会计报表和会计凭证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序时账簿:是指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也称日记账。

日记账:序时账簿是指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故也称日记账。

它是由原始的日记账簿和分录簿相结合而成。

77.特种日记账:把专门反映某些重要的、经常发生的业务,从普通日记账中逐

步分离出来的日记账成为特种日记账。

78.分类账簿:指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有总分类和明细分类账。

79.备查账簿:是指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

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80.联合账簿:将序时账和分类账结合在一起的账簿,如日记总账

81.会计核算形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账簿体系为核心,将会计凭证、账簿

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形式,或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82.逐笔记账型核算形式:记账凭证不需要经过汇总直接据以登记总账的核算形

式,包括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和日记总账核算形式。

83.汇总记账型核算形式:是指记账凭证需要经过汇总编制总凭证,然后根据江

总凭证登记总账的核算形式。一类是凭证汇总核算形式,一类是账薄汇总核算形式,前者又有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和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84.货币资金:是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

币资金。

85.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

用证保证金存款、存款投资款、外埠存款等其他货币资金。

86.库存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的现金,不包括企业各部门借用、尚未报销的备用

现金。

87.投资:是企业单位为了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了谋求其他利益将资产让

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88.交易性金融资产: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如:短期债券投资、短期股票投资、短期其他投资。

89.对外投资职责分离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各种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应当

建立对外投资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对外投资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90.经纪人通知书:企业投资经纪人进行投资活动的书面记录。

91.投资合同或投资协议: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与被投资单位签订的表明相

互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

92.交割单:又称证券成交报告单,是企业在证券市场购入和售出股票、债券、基金,由证券公司出具的、表明证券成交的原始凭证。

93.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

超过一个会计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94.固定资产卡片:为了反映和监督每期固定资产而开设的专用式明细账。95.固定资产登记簿:是按固定资产类别开设的、用以记录各类固定资产增减变

化和结余情况的账簿。

96.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97.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98.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符合到期日和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

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99.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

100.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持有时间准备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包括长期股票投资其他长期股权投资。

101.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102.债券契约:是明确债券持有者与发行企业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是对债券发行企业的各种限制条款及保护债券持有者利益的措施。该文件一般记载的内容有:债券发行的标准,债券明确表述的利息率,受托管理人证书,对偿债基金、利息支付、本金返还等的处理。借款等形式筹集资金的活动。127.104.银行借款报告单是对企业各种银行借款的借入、偿还和结欠情况进行详细反

映的报表。

105.债券资本:也成债务资本、借入资金,是企业依法取得并依约运用、按期偿128.还的资本

106.股权资本:亦称权益资本、自有资金,是企业依法取得并长期拥有、自主调129.配运用的资本。

107.直接筹资:是指企业不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与资本所有者协商融通资130.本的一种筹资活动。108.成本:是指为取得各种特定成果而耗费的那一部分价值。可归属于产品成本、131.劳务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垫付的款项。

109.成本预测:是指依据掌握的经济信息和历史成本资料以及成本与各种技术经

济因素的相互依存关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的科学推测。132.110.生产经营发展规划中长期成本预测:是指企业在一个较为长远的生产经营发

展规划中,正确把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预测在生命周期不133.同的发展阶段上,由于采用各种战略性规划所导致的企业成本水平的变化。111.生产过程中短期成本预测:是指科学合理的制定一定时期的企业成本规划,为有效控制成本水平变动提供依据,属于企业一项经常性的管理工作。134.112.可行性研究中的成本决策:是指企业在一个较为长远的生产经营发展规划

中,从成本的角度对各种生产经营方案作出评价和选择。

113.日常经营中的成本决策:是指企业以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前提,以合理且135.最低的成本支出为标准,包括进行零部件自制或外购,产品最优组合、生产批量等成本决策,属于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决策范畴。

114.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成本预算对各项实际发生的成本、136.费用进行审核、控制,将其限制在计划成本之内,防止超支、浪费和损失的发生,以保证成本预算的执行。137.115.日常经营中的成本决策:是指企业以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前提,以合理且最低的成本支出为标准,包括进行零部件自制或外购、产品最优

组合、生产批量等的成本决策,属于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决策范围。138.116.成本决策:依据掌握的各种决策成本及相关数据,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分析139.比较,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

117.成本预算:是根据成本决策所确定的目标成本,具体规定在预算期内为完成140.生产经营任务所应支出的成本、费用,并提出为达到规定的成本、费用水平所应采取的各项措施。

118.标准成本:经过仔细调查分析和运用技术测定等科学方法制定的,在141.有效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成本,是根据产品的耗费标准和标准价格预先计算的一种目标成本。119.成本分析:根据成本计算提供的成本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与本期计划成本、142.上年同期实际成本、本企业历史先进成本水平、同行业成本水平等进行比较,确定成本差异,分析差异产生原因,查明成本超支责任。143.120.实际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是以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依据,归集、分配费

用并计算其成本的过程。144.121.基本生产:为完成企业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商品产品生产。

122.直接材料: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145.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费用等。

123.直接人工: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薪酬。146.124.制造费用: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以及虽然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

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和生产车间为组织147.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125.多步骤生产:是指生产过程在工艺上可以间断,可以分散不同时间、不148.148同地点的产品生产。

126.直接分配法:是指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而将各种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车间的辅助生产费用

交互分配法:首先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经交互分配后的费用总额,直接分配给除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对象的一种分配方法。

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分批法:以所生产的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分步法:以产品的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亦称“计算半成品成本法”。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先计算半成品成本,再随实物依次逐步结转,最终计算出产成品成本。即从第一步骤开始,先计算该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并转入第二步骤,加上第二步骤的加工费用,算出第二步骤半成品成本,再转入第三步骤,依此类推,到最后步骤算出完工产品成本。

限额领料单:一种多次使用的领料凭证,适用于有消耗定额的材料,主要有原材料及主要材料。

平行结转分步法:又称为“不计算半成品成本法”,是先计算各步骤发生生产费用中 应计入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然后由财会部门进行平行汇总,形成企业最终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销售与收款业务: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并取得货款的行为。其环节包括:接受顾客订单、批准销售折扣和赊销信用、填制销货发票、发运商品、核算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办理和记录销货退回及销货这让、处理坏账等内容。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是用来登记应收账款入账时间长短,估计坏账损失的管理表格。应收账款的账龄越大,收回账款的可能性越小,需要提取的坏账准备率较大。

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通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它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描述。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

对内报表:是由各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自行规定、自行设计的会计报表。

对外报表:按照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需要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包括四表一注,其具体格式、编制方法和报送时间均有统一规定。

财务状况分析表:根据资产负债表的有关资料,对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各自总额中所占比重及报告期和上期比较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的报表。

经营成果分析表:主要是对企业一定时期构成经营成果的各项目本期是技术与计划数或上期数或上年同期实际数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的报表

会计循环:从经济业务发生起,直到编制出会计报表止的一系列会计处理程序,也即企业周而复始地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其是时点报表,是静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的报表。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及其净额的报表。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报表、是对外报表。

内部报表:是为企业各管理部门提供的报表。其作用在于为企业管理提供必要的决策、分析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有形资产,包括库存的、加工中的和在途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委托加工材料、外购商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以及发出商品等。

分类账,逐日逐笔地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金额、发出的数量,能够随时结出结余存货的数量并从账面上求出期末结存金额。150.实地盘存法:也称定期盘存制(定期盘存制),它在平时只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金额,不记录发出的数量和金额,期末通过实地盘点来确定存货的实际结存数量,并据以计算出期末存货的成本和当期发出存货的成本。

151.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保持原有形态不确定

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低值易耗品、包装物、企业刚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材料。骤、先后次序等情况。料单、销售材料发料单等,在月终加以整理,按材料类别和有关账户归类汇153.收料汇总表:由会计部门根据已经审核的收料单、自制材料和废料的材料交总编制。

库单、委托加工收料单等,在月终加以整理,整理时按材料类别和有关账户157.存货成本的后续计量:是指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由于各种存货是分次购入归类汇总编制。或分批生产形成的,要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需要选择一定的计价方法。发154.定期定货:订货时间固定而订货批量不固定的一种订货方式。定期订货因订出存货实际成本计价有许多方法,如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

货时间固定,适用于签订定期合订货同。均法、个别计价法等。155.定量订货:订购时间不固定而订购批量固定的一种订货方式。适用于签订一

次性、协议性合同或向市场订货。

9、简述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四种关系。

可将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分为以下四种:(1)控制。控制指一个企业能够统驭另外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借此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2)共同控制:是指按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即投资双方或若干方共同行使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权。(3)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利,但并不决定这些政策。(4)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

10、简述内部会计报表的特点。

(1)报表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内部报表的信息使用者是特定的企业,是特定的部门或人员,是为了特定的管理要求设计的,其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2)报表指标的多样性。内部报表是为特定管理需要而设计的,偏重于分析和评价。因此,采用的指标不仅有价值指标,而且有实物指标;不仅有绝对指标,而且有相对指标;不仅有定量指标;而且有定性指标。(3)报表期限的灵活性。内部报表具有一定的机动性,既可按年、季、月定期编制,也可根据内部管理需要不定期随时编制。

11、简述对外会计报表和内部会计报表设计的原则? 对外会计报表设计的原则包括:(1)报表指标体系要完整;(2)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3)简明易懂,便于编制。内部报表设计的原则包括:(1)报表指标必须适用;(2)报表内容力求简明扼要,便于分析;(3)编报时间要求及时。

12、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设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优缺点。

按直接法设计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分析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来源和用途,预测企业现金流量的未来前景;采用间接法设计现金流量表的优点是便于对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进行比较,了解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差异的原因,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分析净利润的质量。

13、备用金管理制度的设计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备用金管理制度的设计内容:(1)设置批准制度。(2)定额管理制度。(3)日常管理责任制度。(4)清查盘点制度。(5)审查入账制度。

14、企业为什么要与银行进行银行存款的清查核对?

企业与银行对账的原因:第一,银行存款是企业最重要的流动资产之一,它由银行负责保管;第二,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账项往来频繁,双方都可能出现差错;第三,银行存款的收付有多种转账结算方式,会出现未达账项而不能及时如账或没有入账,是企业无法准确掌握银行存款的实际数额。

15、简述产品生产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控制制度。

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控制制度。它是成本核算控制的基本条件,主要有:(1)定额管理制度。(2)原始记录制度。(3)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清查制度。(4)内部计划价格制度。

16、进货凭证及其流转程序的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进货凭证及其流转程序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有利于加速货物流转,提高工作效率;(2)有利于明确经济责任,防止差错和损失;(3)保证企业内部各关节及时取得所需的业务资料与核算资料;(4)落实各项内部控制制度;(5)保证及时、正确的组织会计核算。

17、进货业务监控制度如何构成?进货业务监控中的职务分离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进货业务监控制度设计的基本要点:(1)职务分离制度。(2)存货采购的请购单控制制度。(3)订货控制制度。(4)货物验收控制制度。(5)入账付款或应付账款控制制度。(6)会计稽核与对账制度。职务分离制度主要包括:(1)在请购单中,对需要采购的存货品种、数量由生产或销售部门、保管部门根据需要量和现有库存量共同制定,然后叫采购部门进行公开询价。(2)采购合同应由生产或销售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和法律部门会同供货单位共同签订。(3)存货的采购人员不能同时负责存货的验收保管。(4)存货的采购人员、保管人员、使用人员不能同时负责会计记录。(5)采购人员应与负责付款审批的人员相分离。(6)审核付款人员应与付款人员相分离。(7)记录应付账款的人员应与负债付款的人员相分离。

18、存储业务监控制度设计的基本要点。目标:(1)对存货正确计价并保持账实相符,合理揭示存货方面的财务状况;(2)保证恰当的存货储备量,实现既能满足生产销售的需要,又能减少资金占压,促进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3)保证存货的安全。基本要点:(1)落实保管责任制度;(2)建立严格的存货收发和计量制度;(3)采用永续盘存制,加强对各项存货的控制。(4)健全实地盘点制度。(5)实施存货保险制度。(6)建立库存存货质量管理制度。(7)确定恰当的存货明细分类账户分户方法。(8)健全存货明细账设置。商品储存指标有业务部门的“可调库存”、仓库部门的“保管库存”和财会部门的“会计库存”三种口径。

1、投资业务的监控需要设计哪些制度?为什么要设计这些制度?

为实现投资业务监控与核算办法设计的目标,首先必须建立投资业务的监控制度。这些监控制度主要有:(1)职务分离制度;(2)投资调查审批制度;(3)财务分析制度;(4)投资取得、保管和处置控制制度;(5)投资核算控制制度。

2、简述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依据。

企业效绩评价主要是通过效绩指标体现。设计依据有四个方面:一是突出企业经济效益,以净资产收益率为主导指标。二是运用现代财务分析技术,制定基本评价指标体系。三是采用因素互补方法,建立修正指标体系。四是借鉴国外评价经验,应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3、责任会计制度的设计应遵需哪些基本原则?实施责任会计有哪些目的? 在设计责任会计制度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责任主体原则。使各级管理部门在充分享有经营决策权的同时,也对其经营管理的有效性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按各级管理部门设置相应的责任中心建立责任会计的核算。(2)可控性原则。对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与评价,必须以责任中心自身能够控制为原则。如果一个责任中心,自身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可实现的收入或发生的费用,也就很难合理地反映其实际工作业绩,从而也无法做出相应的评价与奖惩。(3)目标一致原则。当经营决策权授予各级管理部门时,实际上就是将企业的整体目标分解成各责任中心的具体目标。必须始终注意与企业的整体目标保持一致,避免因片面追求局部利益而损害整体利益。(4)激励原则。要求对各责任中心的责任目标、责任预算的确定相对合理。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目标合理、切实可行。二是经过努力完成目标后所得到的奖励与所付出的努力相适应。(5)反馈原则。必须保证以下两个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一是信息向各责任中心的反馈,使其能够及时了解预算的执行情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偏离目标或预算的差异;二是向责任中心的上级反馈,以便上级管理部门做出适当反应。(6)重要性原则。注意在全面中突出重点,注意成本效益性。通过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责任会计制度,可达到以下目的:(1)设置责任主体,落实经营责任;(2)编制责任预算,分解经营目标;(3)完善责任核算,监控责任实施;(4)编制责任报告,考核责任业绩,揭示经验教训。

4、成本费用中心一般分为哪两种类型?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成本费用中心有两种类型,即标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标准成本中心通常是指,通过技术分析可以相对可靠的估算出该部门成本发生的数额的成本中心。其特点是投入量与产出量有密切关系,可通过标准成本或弹性预算加以控制。费用中心一般是指由部门经理决定其费用发生数额的管理部门。其特点是投入量与产出量没有直接关系,它是以控制管理费用为主要的责任中心。

5、确定生产费用分配标准的原则有哪些? 在设计分配标准时应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分配标准应与待分配的生产费用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关系。(2)选作分配标准的项目必须是数据资料易于取得、易于计量且计算工作量不大的。(3)分配标准的选择要有利于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有助于加强成本管理。(4)分配标准一经选定,要保持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

6、简述在总则中规定会计工作任务的意义及现代企业会计工作任务的内容。

会计工作任务的规定对促进和加强会计工作,发挥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指导财会教学工作都起了积极作用。现代企业会计工作任务的内容:(1)进行会计核算。(2)实行会计监督。(3)预测经济前景。(4)参与经营决策。(5)考核经济责任。

7、标准成本会计制度的实施应由哪些步骤构成? 标准成本会计制度的实施步骤如下:(1)正确制订成本标准;(2)揭示实际消耗与成本标准的差异;(3)积累实际成本资料并计算实际成本;(4)计算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5)比较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6)进行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8、为什么要进行会计科目的修订与补充? 会计科目修订与补充的原因:(1)经营管理体制的变化。如国有企业实行改革,国有独资企业改为股份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实收资本”科目,就应改为“股本”,同时还应设置“资本公积”等科目,各科目的明细科目也应作相应变更。(2)财税管理体制的变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后,实行政企分开,企业照章纳税,自负盈亏,使有关资金、贷款、税款交纳的科目,也应作相应变更。(3)信贷结算制度的变化。相应改变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也应作相应修改。(4)业务经营政策的变化。企业如实行分其收款销售业务,就需要增设“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允许削价处理商品,就需增设“商品削价准备”科目。(5)经营管理工作的变化。如企业实行经营目标责任制就需要建立责任会计,企业的明细核算就需要作出相应修改或补充。另外,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修改与补充也要求企业会计制度相应修改加以适应。

19、责任会计的单轨制核算设计与双轨制核算设计有何不同,并对其利弊进行分析。

责任会计的核算模式一般分为“双轨制”和“单轨制”两种。双轨制核算是指在不影响和改变企业原有财务会计核算的前提下,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和责任管理的需要,在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之外,构建一套独立的责任会计核算体系,进行责任收入、责任成本、责任利润等方面的核算。实行双轨制核算,可以专门提供企业各责任中心责任预算的完成情况。但它也存在着两个明显缺点:(1)由于设置双重的核算体系,加大了日常账务处理的工作量,造成重复性劳动;(2)由于两个彼此具有相互联系的核算内容相互脱节,致使财务会计和责任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之间缺少直接联系,不利于企业管理当局将企业的整个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各责任中心的责任考核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单轨制核算,是指将责任会计的核算纳入财务会计的核算体系,使责任会计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合二为一,通过设置一套账簿同时进行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核算。在这种核算模式下,企业必须根据对各责任中心进行考核的需要,增设内部核算账户,或在正常的财务会计账户下,按对各责任中心的考核内容增设二级或三级明细分类账户。它能够避免双轨制会计核算下成本计算工作的重复。

20、简述采用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结合核算的形式,其核算方法有哪两种?

第一种是:以传统的产品成本核算体系为基础设置账簿,计算产品制造成本,并将成本责任中心的当期发生的不可控费用剔除,计算责任成本。第二种是:在成本责任中心的生产费用类账户下,分设“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明细账,将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分别进行登记,并分别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1、简述报表指标的设计要求。

(1)要根据报表的用途、编制日期不同,设计不同的经济指标。报表指标要求集中、稳定、扼要,指标之间的关系要求严谨;内部报表的指标则要求及时、灵活、具体和便于计算。(2)要根据报告期的长短和编报要求设计经济指标,报告期较短的指标可粗一些,报告期较长的指标可以详细一些。(3)在设计指标体系时,还要分主次,规定主要报表指标和报表附表指标。(4)在设计指标时,应注意报表指标间的勾稽平衡关系,以反映报表之间的关系,便于检查报表数据的正确性。(5)指标体系内容要完整、明确。

22.设计会计凭证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会计凭证内容设计要完整;(2)凭证内容要与业务管理相结合;(3)有利于加强内部控制;(4)满足会计管理的需要。

23.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主要包括:

(1)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2)健全的账簿制度;(3)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4)科学的预算制度;(5)定期盘点制度;(6)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

24.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应与国家财经法规要求相适应;(2)应与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3)应与所有制形式相适应;(4)应与经济管理要求相适应;(5)应与社会各方所需会计信息要求相适应。25.会计科目设计的作用是:

(1)对会计核算内容进行具体分类;(2)为编制会计凭证提供依据;(3)为开设账户、建立账簿提供依据;(4)为编制会计报表建立基础。

26、会计账簿设计的原则。

(1)合法性。遵守法律、制度的统一要求。(2)完整性。全面、系统,不能有遗漏。(3)控制性。根据不同账簿的用途和特点,设置合理的会计账簿体系,使不同的会计账簿之间形成相互牵制的关系。登记明细账和总分类账的职务要分开。(4)效益性。会计账簿的数量、格式的选择及设计,应与单位的规模大小,业务的繁简以及管理的需要等相适应,力求简明,实用,避免多设账,重复设账,以提高效率。

27、存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目标。

1.提供存货的各种真实、完整、有用信息;2.保证存货的安全;3.控制存货的流动;4.监督、落实存货的经营责任;5.加速存货资金周转,考核存货的经济效益。

28、存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要求。

1.严格各种存货收发手续的规定,保护实物财产的安全。2.正确反映各种存货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3.正确计算物化劳动,考核存货资金以及防止存货超储积压。

29、成本预测设计的内容。

1.生产经营发展规划中长期成本预测,是指企业在一个较为长远的生产经营发展规划中,正确把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预测在生命周期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由于采用各种战略性规划所导致的企业成本水平的变化。2.生产过程中短期成本预测。是指科学合理地制定一定时期(年、季、月)的企业成本计划,为有效控制成本水平变动提供依据,属于企业一项经常性的管理工作。

30、对内会计报表的特点。

与对外会计报表相比,对内报表没有统一性。1.报表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而内部报表是为了满足本单位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的特定管理要求设计的,其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2.报表指标的多样性。而对内报表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的,采用的指标不仅有价值指标,还应有实物指标;不仅有绝对指标,还应有相对指标;不仅有定量指标,还应有定性指标。3.编报期限的灵活性。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既可按年、季、月定期编报,也可根据企业经营和内部管理的需要不定期编报。4.报表种类的不固定性。不同时期因管理需要不同,报表的种类也有所不同。

31、简述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

(1)有利于贯彻国家的财经政策和法规制度。(2)有利于提高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水平。(3)有利于加强会计管理,及时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

32、简述出纳部门收取现金的业务流程及其控制要点

业务流程:(1)由业务部门开出一式两联收款通知,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后交出纳部门。(2)由出纳员根据收款通知收取现金,编制收据一式三联,其中一联给客户,--联留存,另一联随同收款通知在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后送交会计部门登账。(3)定期进行账账核对。

控制要点:(1)开票人和收款人相分离,出纳员只有凭审核过的收款通知才可办理收款,出具收款收据。(2)库存现金日记账和明细账分别由出纳员和会计员登记和保管。(3)定期进行收款通知单、库存现金日记账和明细账核对,以便发现是否多收、少收以及登账错误等。33.简述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

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为: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34、简述筹资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要求

(1).保证筹资业务会计核算资料准确可靠。(2).保证筹资业务合规合法(3).保证筹资业务计算准确(4).筹资的安全性。(5).确保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对资金的需求。

35、试述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

(1)填制凭证的单位名称。(2)原始凭证的名称(如领料单)。(3)接受凭证方的名称。(4)编号及日期。(5)经济业务内容摘要。(6)实物数量、单价、金额。(7)经办人签名或盖章

36、试述出纳岗位的基本职责和要求

1.办理库存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2.办理各种票据的收付业务;3.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票据备查簿;4.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5.填写支票、本票和汇票,并在会计和管核准后加盖企业印鉴章;6.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等有关资金往来票证,但签发支票所使用的各种印章,不得全部交由出纳一人保管;7.具体办理各种税费的申报和扣缴业务;8.其他与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收付有关的业务

37、试述成本计算对象的基本类型。

1.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适用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产品,或者大批大量但是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多步骤生产的产品。2.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适用于小批单件组织生产的产品,或者小批单件但是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多步骤生产的产品。3.以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适用于大批大量而且管理上要求分步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多步骤生产的产品。

38、会计制度总体设计有哪些内容?

(1)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建议的设计。各项内部管理制度要建立建全。(2)会计机构和人员配备的设计。(3)会计核算形式的设计。(4)财产核算及其管理制度的设计。(5)成本费用核算及其管理制度的设计。(6)其它会计管理制度的设计 39.试述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

答:1.合规性原则。《会计法》是我们办理会计事务依据的基本法。《企业会计准则》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2.真实性原则。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3.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合理性。4.针对性。针对单位的具体实际来进行设计。(量身定做)。5.内部控制原则。将内部控制运用到会计制度的各个方面。6.效益性原则。以最少的花费取得最佳的核算、监督效果。7.适应性原则。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情况做出恰当的估计。

40试述小型企业会计组织机构设计的特点。

经营规模和范围较小,经营过程、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要求较简单,业务量不大通常将会计与财务合并设置为一个部门或成为某部门下属的一个子部门。当业务量大时,单独设置会计部门,并在会计部门内部进行简单分工,财会机构一般设置为科或室。

41述货币资金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要求。

1.合法性。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货币资金管理的法规,根据法规设计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手续、核算程序、内部控制制度。2.规范性。制定货币资金收支业务上的内部牵制制度,从制度上的组织、岗位职责的分工、权限的划分及限制条件堵塞可能发生的一切漏洞。3.效率性。在进行内部控制及业务处理程序设计时,要便于业务的正常进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4.及时性。在进行内部控制及业务处理程序设计时,要能及时反映货币资金的收入、支出、结存及来源、去向等情况,便于货币资金的合理使用、调度和企业管理层对经营及其投资的决策。42.简述固定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

(1)保证固定资产取得的合理性。(2)保证固定资产确认与计量的正确性。(3)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4)保证折旧方法和处置措施的合理性。

五、综合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1.A公司是大型国有企业,拟设立总会计师岗位,试根据相关规定,阐明总会计师岗位的职责与要求。

总会计师是指企业根据《会计法》、《总会计师师条例》规定设置的在企业负责人领导下,主管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总会计师必须由具有五年以上财务与会计管理经验的高级会计师担任。其主要职责包括:

(1).组织领导本企业的财务与会计的管理工作,并对财务与会计机构设、人员的配备和任用、专业职务的聘任等事项提出方案,对会计人员的任免、晋升、调动、奖惩提出建议,负责会计人员的岗位培训,维护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2).组织编制和执行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并组织建立和健全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和经济核算制度,进行经济活动分析;

(3).审批企业各项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签署财务专题报告和会计决策报告;(4).审批企业财务收支,组织进行成本费用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5).协助企业领导进行生产经营、业务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的决策;

(6).参与制定企业新产品、技术改造、科技研究、产品定价和工资资金等方案,参与研究和审查企业重大经营活动和经济协议;

(7)组织和监督企业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度,保护企业财产安全与完整;(8).其他与财务、会计有关的管理工作。

2、甲企业以支票支付材料款项10000元。要求(1)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2)请为该企业设计支票付款签发程序。(1)借:原材料 1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2、(1)业务部门将外单位收款通知或自制付款凭证经本部门审核后,送会计部门。(2)会计部门经审核后交出纳部门支付。(3)出纳员签发支票并在支票登记簿上做好记录。(4)出纳部门和会计部门根据支票回执分别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其他有关账簿。

13简述出纳部门收取现金业务流程的控制要点。

.要点:1.开票人和收款人相分离,纯爱员只有凭审核过的收款通知才可以办理收款,出具收款收据。2.库存现金日记账和明细账分别由出纳员和会计员登记和保管。3.定期进行收款通知单,库存现金日记账和明细账核对,以便发现是否多收、少收以及登帐错误等。

14.什么是固定资产?简述固定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

固定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动、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1.保证固定资产取得的合理性。合理确定固定资产是进行会计处理的先决条件。2.保证固定资产确认已计量的正确性。企业的固定资产应按正确的标准进行计价,以便真实地反映他们的价值和正确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3.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维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时保证企业持续有效经营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对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处理的要求。4.保证折旧方法和处理措施的合理性。15.简述筹资业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中的职责分离制度的设计。

职责分离制度的设计:1.筹资计划编制人与审批人适当分离,重大筹资必须由独立于审批之外的人员审核并提出意见,必要时可聘请外部财务顾问。2.办理债券或者股票分析的人员与会计核算岗位适当分离,通常由独立的机构代理发行债券和股票。3.会计核算人员与负责收付款的人员相分离,利息或股利计算及会计核算的人员与支付利息或股利的人员适当分离,并尽可能应聘请独立的机构负责支付业务。4.保管未发行的债券或股票的人员与负责会计核算人员适当分离。5.不得由同一部门或者个人办理筹资业务的全过程。

3.A公司外购生产设备以扩大生产规模,请对该公司设备采购、验收、付款程序进行设计。

①由供货单位将设备购买发票和运输提货单函寄设备部门。②设备部门根据有关设备购买通知单和合同,编制设备人库单一式三联。③分别通知运输部门提货和设备仓库准备接货。④厂内运输部门到车站提取设备后编制到货清单,并交设备部门验收设备,设备部门验收后登记设备库存账,并通知财会部门付款。⑤最后由会计部门核对合同副本和设备购买通知单,经确认无误后办理货款结算,并登记有关总账和明细账。

4.某企业仓库保管员负责登记存货明细账,以便对仓库中的所有存货项目的收、发、存进行永续记录。收到验收部门送交的存货和验收单后,根据验收单登记存货明细账。平时,各用料部门如果需要领取原材料,都可以填写领料单,由仓库保管员根据领料单发出材料。由于存货保管员工作认真负责,存货保管记录齐全,收发频繁,考虑到实际情况没有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请指出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可能导致的弊端。(2)请对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性或修正性设计。

主要问题:1.仓库保管员并不是根据领料单直接发出材料,否则存贷不能实行棵树的计划和控制,可能导致缺贷损失。

2.不能因为建立了存贷明细账忽略对存贷实行盘点,否则账实不符,也可能出现弄错或舞弊行为。

修正性设计:1.仓库保管员只有经过被授权的责任人批准过的领料单等有关凭证才能发料,且领料人和发料人均应在领发料凭证上签字。

2.由资料保管人员,记录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等共同组成盘点小组,定期对企业存贷实施盘点清查,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相符。

5、某企业是一家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该公司有两个生产步骤但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要求:(1)请

为该企业设计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重点规划其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计算期。(2)根据适用的成本计算方法,设计成本计算流程。

(1)品种法,即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适用大批大量但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半成品成本的产品。由于是大批大量的生产,应定期计算成本,即以每月的起止日期作为成本计算的起止日期,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与产品生命周期不一致。(2)品种法核算流程:

1.根据原始凭证、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包括材料费用分配表、职工薪酬分配表、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折旧计算表和其他支出分配表。

2.各种要素费用中,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用于产品生产、由对应成本项目的费用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否则记入“制造费 用明细账”„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记入“管理费用明细账”。

7.请设计材料采购、验货、付款处理程序。

(1)供货单位在材料发运后,将材料发票、运单和提货单经银行寄往购货单位;

(2)购货单位财会部门收到寄来的单据,将其送交供应部门,供应部门审核合同后据此编制收货单,通知仓库准备收货,另将提货单交企业运输部门提货;

(3)仓库验收后登记保管卡,并将签收的收货单位交送供应部门;

(4)供应部门将收货单与合同再次审核无误后,将供货单位的发票、代垫运单以及收货单一并送财会部门;

(5)财会部门对照合同副本进行审核无误后,授权出纳办理货款结算,出纳付款后在发票上加盖“付 讫”及日期戳记,与订购单副本一并归档。

8.请设计债券发行业务流程及控制要点。债券发行业务批准、记账、收款的处理步骤:

(1)企业证券部门准备申请材料,其中包括公司章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经资信评估机构评估并 出具评估报告后送交银行主管部门审批。审批合格后,企业委托证券公司发行,并签订承销协议一式两份。一份留存,另一份送证券公司。

3.将归集在“制造费用明细账”的费用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分配记 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2)证券公司债券发行结束后,将交款清单送交企业证券部门,据以填列应付债券明细表,并将 款清单送交会计部门。

4.将归集在“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费用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分配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管理费用明细账”。

5.将归集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费用经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后,将完工产品成本记入“库存商品明细账”。

6、某企业在商业街设立一个产品销售网点,主要进行产品的零售。王某是该销售网点的店长兼任记账员。自2007年以

来,他采用截留销售款、账内做假账等方式,将单位公款用于赌博,使企业直接经济损失50余万元。王某挪用公款主要有两种手段,一是直接挪用销售款,二是做假账。王某自2007年担任店长起,多次从店销售款中直接取走现金,两年的时间里挪用30多万元去赌博;在兼任记账员期间,他又利用负责清理收回销售网点的外单位欠款机会,将收回的外单位欠款数10万元输在赌桌上并做坏账处理。与此同时,利用自己既是店长又是记账员的便利,王某又采取账内做假账的方式来掩盖其舞弊行为。企业每年对他的经营情况进行审计,但只是简单的核对账目,基本上是在走形式。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请指出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存在哪些主要问题。(2)请指出该销售网点的销售与收款业务流程设计的控制要点。

(1)1.王某既是店长又是记账员,职责分工不合理。2.王某从销售款中直接取走现金,擅自坐支现金。

3.未做好应收账款的管理,利用坏账准备抵销挪用的公款,同时账内做假账。(2)合同发货制销售业务处理程序设计要点:

1.销售部门根据销售合同编制发货通知单,分别通知仓库备货和企业内部运输部门办理发货。2.货物发出后,销售部门根据仓库签收的发货通知单开具销售发票,登记产品明细账。

3.运输部门在办理托运手续后,将提货单和运单送交销售部门,销售部门将其与销售发票一并送交会计部门。4.会计部门审核无误后,开具代垫运费清单,并通知出纳员办理贷款结算,同时进行销售账务处理。合同发货制销售业务流程控制点:

1.销售开票、发货、收款和记账分管。2.严格按合同发运商品,结算贷款。3.定期进行账账、账实核对。

(3)出纳部门收到证券公司转来的交款清单和银行收款通知时,经审核编制收款凭证并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并将收款凭证和有关单证送交证券部门。

(4)证券部门据以在应付债券明细表中登记发行日期,并将收款凭证和有关单证转送会计部门。债券发行批准、记账、收款业务流程的控制要点:

(1)债券发行与收款记录职务分离。

(2)核对交款清单、应付债券明细账和银行收款通知金额的一致性。

9.某公司是一家大型企业,单独设置了总会计师岗位,会计与财务分设,请问应该采用哪一种核算模式?并加以说明。应该采用总会计师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这种模式是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以会计部(或处、科)经理(或处长、科

长)为主管,以审计部(或处、科)为专职监督部门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它一般适用于大中型、单独设置总会计师岗位、会计与财务分设的企业。其中,会计部门又可根据工作需要和管理要求分设若干下属部门。各企业的具体分工的内容和要求有所不同。总会计师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的设计中的会计主管岗位、材料核算岗位、职工薪酬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总账报表岗位和稽核岗位等,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工作要求按“一人多岗”、“一人一岗”或“一岗多人”设计。通过设置,形成一个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以会计部、财务管理部、审计部为主管,各个科(室)分工负责的会计机构内部组织体系。

下载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五篇范例)

    1.会计制度:是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会计制度设计:是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把单位的会计组织机构......

    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小抄全

    1. 会计制度:由政府部门、企业单位通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会计行为准则和规范。 2. 综合性会计制度:指规范全国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3. 业务性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设计历年名词解释+简答题)(范文模版)

    【2009.10】 【名词解释】 1、 预算会计制度:预算会计制度是规范各级政府、使用预算资金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使用和报告情况的会计制度。它包括财政总......

    会计制度设计

    会计制度设计 邯郸枫林阁酒店相关会计制度设计 一、背景资料 邯郸枫林阁酒店有限公司始创于2002年4月16日,地处峰峰新市区太行东路,营业面积500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800多人同......

    会计制度设计

    《会计制度设计》大作业所在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经济与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 2013年6月15日唐狮服装公司会计制度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小企业......

    会计制度设计

    答:会计制度总体设计是指对会计制度运行环境中与会计制度执行主体有关内容的安排,它明确了会计制度各项内容有效执行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其中会计组织机构设置、会计岗位职责与......

    会计制度设计

    答:如果我是企业我是该公司的会计制度设计者,我会这样做:一、会计组织机构是开展和组织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由会计人员组成。建立健全会计组织机构并拥有一定数量和素质的会计人......

    会计制度设计

    会计制度设计 一、单选: 1、根据规定,我国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和统一会计制度的部门是(B)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财政部D、中国会计学会 2、不属于会计制度设计内容的是(C) A、会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