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计制度设计历年名词解释+简答题)(范文模版)
【2009.10】 【名词解释】
1、预算会计制度:预算会计制度是规范各级政府、使用预算资金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使用和报告情况的会计制度。它包括财政总预算(政府)会计制度、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
2、会计制度的局部设计:是指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所进行的设计,可分为补充性设计和修订性设计。
3、限额领料单:是指一种多次使用的领料凭证,适用于有消耗定额的材料,主要有原材料及主要材料。
4、对外投资职责分离制度:指企业为了达到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建立对外投资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对外投资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5、财务状况分析表:是指根据资产负债表的有关资料,对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各自总额中所占比重及报告期和上期比较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的报表。
6、会计分析制度:是指如何利用现有会计信息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分析与考核,以比较不同时期或不同单位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规范。
7、会计制度总体设计:总体设计是对设计的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工作作出全面安排及规划,即事先有一个提纲性规划和指南。
8、会计与财务分别设置:是将会计对资金运动的反应、监督职能与财务管理对资金的筹集、调度与分配职能分别由会计部门和财务部门来履行的一种结构设置行使。(大中型企业)
9、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核算中,以账簿体系为核心凭证,将会计凭证、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形式,即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10、财务状况分析表:是指根据资产负债表的有关资料,对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各自总额中所占比重及报告期和上期比较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的报表,也称资产负债分析表。
11、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
12、盘点控制:是通过企业的资产实施定期盘点清查,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比较以确定其是否相符,进而发挥控制作用的一种控制方式。
13、成本会计制度:是企业会计工作中记录、计算、分配、归集、报告及分析反馈成本信息的制度,是企业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4、管理报表:即对内会计报表,是指专门提供给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无须对外报送的报表,是会计报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制度总体设计方式的会议设计:是指使用行政命令方式,召集有关会计人员开会拟定草案加以讨论,另聘请专家学者为顾问以备咨询,经全体通过后上报批准,公布实施。只适用于政府部门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设计。
15、总会计师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是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以会计部(或处、科)经理(或处长、科长)为主管,以审计部(或处、科)为专职监督部门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一般适用于大中型、单独设置总会计岗位、会计与财务分设的企业。
会计科目表:是指根据会计科密的名称、编号和类别,所列示的会计科目体系总表。企业在内部会计制度中确定的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是通过会计科目表的设计完成的。
16、货币资金增减变动情况表:是反映企业库存现金及引港存款每日增减变动及其余额情况的会计报表,由出纳人员在每日业务种类,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
17、会计人员制度:是规范会计工作这行为和会计人才选拔、管理方面的制度。他包括规范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奖惩、选拔发放、管理体制。
18、修订性设计:是对已不适应国家规定或业务已发生变化,在原有会计处理不符合要求时,需要对原有会计制度进行的修改。
19、控制性原则:是指通过在经营的关键环节设置必要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便有关人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具有必要的查错防弊功能,并形成一套对企业经营全过程、全方位有效的监控系统。
20、多栏式总账:是将企业全部账户集中于一张帐页中,设置期初余额、解放、贷方和期末余额,依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账,从而减少过账工作量。
21、采购日报表:是对企业每日材料或商品购进的详细情况进行反映的报表,由主管材料和应付款业务的会计人员在每日工作结束时,根据材料采购、应付账款的账簿记录及相关资料编制。
流程图法:是利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表示企业某项业务的工作步骤、先后次序等请款,也是会计制度设计中常采用的以图形反映各项业务处理程序的方法。
22、全面设计:是指为企业设计一整套会计制度,一般在新建的企业或改制、兼并与收购后的企业里,需要进行全面性会计制度设计。
23、会计岗位责任制:是指明确各项会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个会计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度。
24、共同类会计科目:是核算金融企业间业务往来,采用分账制核算外币交易产生的不同币种间的兑换,企业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及其变动形成的衍生资产或衍生负债
25、、银行借款报告单:是对企业各种银行借款的接入、偿还和积欠情况进行详细反映的报表,由主管银行借款的会计人员在每月末根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账簿记录以及相关资料编制。会计制度总体设计:就是剔除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对所涉及的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工作做出全面安排及规划,即事先有一个提纲性规划和指南,应包括以下内容:
(1)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建议的设计;(2)会计机构和人员配备的设计;(3)会计核算形式的设计;
(4)财产核算及其管理制度的设计(5)成本费用核算及其管理制度的设计;(6)其他会计管理制度的设计;(7)完成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时应提交的资料。、会计科目:是按经济内容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荣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它是以会计要素的内容为基础、按照管理和核算的要求而设计,即根据会计核算的要求,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分类。
26、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它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结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总结。会计制度:是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27局部设计:是指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所进行的设计,可分为补充性设计和修订性设计。
28、会计岗位责任制:是指明确各项会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个会计工作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度。
29、会计核算形式:是指在会计核算汇中,以账簿体系为核心,将会计凭证、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形式。
30、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实际工作中称为会计报表,它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描述,企业向外提供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辅助,简称“四表一注”。
【简答题】
1、简述会计制度设计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关系。
答:会计制度与内部控制支付有着密切的关系,会计制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碧玺贯彻内部控制的精神,因为内部控制制度既是企业各种规章制度控制手段的总称,又是有效地执行会计制度的保护性措施。
内部控制范围极广,内容及其丰富,其中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包括八个主要方法: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和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这些方法与会计制度设计紧密相关,也是企业进行会计制度设计必须把握的核心内容。
2、简述企业在设计库存现金会计控制制度时应采取的做法。
答:(1)加强现金库存限额的管理,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当及时存入开户银行。
(2)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本企业的库存现金开支范围和现金支付限额。
(3)库存现金收入及时存入银行,不得坐支库存现金。
(4)借出款项必须执行严格的审核批准程序,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
(5)取得的货币资金收入必须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严禁收款不入账。
3、简述筹资业务会计制度设计除实行职责分工外的其他项目。答:筹资业务会计制度设计除实行职责分工外的其他目标如下:
(1)实行筹资业务预算和审批控制。(2)正确对筹资业务进行会计核算。(3)建立和健全筹资业务凭证流转与管理等制度。(4)定期清理筹资款项,保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5)保证筹资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在财务报表上的正确披露。
【2010.1】 【简答题】
1、简述企业零星费用报销支付现金业务流程的控制要点。要点:(1)有原始凭证,以保证报销费用数额的真实和正确。
(2)报销前,由业务部门主管和会计部门主管审批,授权出纳办理费用支付。如报销业务频繁或其他特殊原因会计主管不能每笔业务事前审核,也须事后审核,以保证费用报销合规。
(3)定期进行转账核对。
2、简述固定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要求。
答:(1)根据资产特点和管理要求,该业务会计处理程序设计要能保证固定资产实物的安全与完整;
(2)准确反映增减、处置、修理、更新和使用情况,准确计算折旧和修理费用;(3)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
3、简述企业股票发行业务流程的控制要点。答:(1)股票发行、收款、记录职务分离。
(2)股票交款单合计数与银行收款通知单金额合计数应核对一致。
(3)对股东名册持有数合计与财务报表列示发行股数合计核对一致。
(4)将股票发行、收款、记录的凭证、账单、账表相互核对无误。【2010.10】 【简答题】
1、简述会计制度设计的含义及意义。
答:①含义:会计制度设计是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和基数,把单位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与监督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加以具体化、规范化、文件化,以便据此知道和处理会计工作的过程。
②意义:(1)有利于贯彻国家的财经政策和法规制度。(2)有利于提高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水平。(3)有利于加强会计管理,及时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
2、在设计会计凭证时,应遵循哪些设计原则?
答:真实反映经济业务的基本情况;要与经济管理制度相结合;体现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凭证格式的设计要简明实用,满足管理要求。
3、简述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条件。
答: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会计准则可以选择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核算方法,其决定因素在于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子公司投资,日常采用成本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调整为权益法。除子公司外,对呗投资企业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也采用成本法。对呗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2011.1】
1、【简答题】
1、简述货币资金监督检查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
答:(1)货币资金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货币资金业务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
(2)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货币资金支出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3)支付款项印章的保管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办理付款业务所需的全部印章交由一人保管的现象。
(4)票据的保管情况。重点检查票据的购买、领用、保管手续是否健全,票据保管是否存爱漏洞。
2、简述无形资产的含义及无形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
答:(1)含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2)无形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目标: ①保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取得的合理性;②保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价的正确性;③保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安全和完整;④保证折旧、摊销方法的合理性与计算的准确定。
3、简述筹资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要求。
答:(1)保证筹资业务会计核算资料准确可靠。(2)保证筹资业务合规合法。(3)保证筹资业务计算准确。(4)保证筹资业务的安全性。(5)确保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对资金的需求。
【2011.10】 【简答题】
1、简述货币资金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要求。
答:(1)合法性。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货币资金管理的法规。
(2)规范性。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指定货币资金收支业务上的内部牵制制度,从制度上的组织、岗位职责的分工、权限的划分及限制条件等都可能发生漏洞。
(3)效率性。在进行内部控制及业务处理程序设计时,便于业务的正常进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4)及时性。在进行内部控制及业务处理程序设计时,及时反映货币资金的收入、支出、结存及来源、去向等情况,便于货币资金的合理使用、调度和企业管理层对经营及投资的决策。
2、简述企业设备采购、验收到付款的业务流程。
答:(1)由供货单位将设备购买发票和运输提货单函寄设备部门。
(2)设备部门根据有关设备购买通知单和合同,编制设备入库单。
(3)分别通知运输部门提货和设备仓库准备接货。
(4)场内运输部门到车站提取设备后编制到货清单,并交设备部门验收设备,设备部门验收后登记设备库存帐,并通知财会部门付款。
(5)会计部门核对合同副本和设备购买通知单,经确认无误后办理货款结算,并登记有关总账和明细账。
3、简述对外投资职责分离制度的含义,以及投资业务职责分离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答: 对外投资职责分离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各种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应当建立对外投资业务的方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对外投资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其内容主要包括:
(1)对外投资的决策人员与执行人员相分离。(2)对外投资计划的编制人员与审批人员相分离。(3)负责对外投资业务人员与会计核算人员相分离。(4)对外投资处置的审批与执行人员相分离。
【2012.1】 【简答题】
1、简述出纳部门收取现金业务流程的控制要点。
答:(1)开票人和收款人相分离。出纳员只有凭审核过的收款通知单才可办理收款,出具收款收据。
(2)库存现金日记账和明细账分别由出纳员和会计员登记和保管。
(3)定期进行收款通知单、库存现金日记账和明细账核对,以便发现是否多收、少受以及登帐错误等。
2、什么是固定资产?简述固定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
答:含义: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固定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
(1)保证固定资产取得的合理性。
(2)保证固定资产确认与计量的正确性。
(3)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4)保证折旧方法和处置措施的合理性。
3、简述筹资业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中的职责分离制度的设计。答:(1)筹资计划编制人与审批人适当分离。
(2)办理债权或股票分析的人员与会计核算岗位适当分离。
(3)会计核算人员与负责收付款的人员相分离,利息和股利计算及会计核算的人员与支付利息或股利的人员适当分离。
(4)保管未发行的债券或股票的人员与负责会计核算人员适当分离。
(5)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筹资业务的全过程。
【2012.10】 【简答题】
1、简述支票付款签发的业务流程。
答:(1)付款前由业务部门和会计部门主管审核。(2)签发的支票作备查记录。
(3)签发支票的印鉴由会计主管保管。
(4)银行存款日记账与相关账簿核对相符。
2、简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使用条件。答:成本法,适用于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时控制的,即有权决定其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子公司或企业对呗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适用于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3、简述设备(固定资产)更新业务的处理流程和控制要点。答:处理流程:
(1)设备部门编制设备更新计划交总工程师审批,总工程师审批后,属外购设备,编制购买通知单一式三份;自制设备,编制制造任务书交辅助生产部门安排制造。
(2)设备部门根据购买通知单与供货单位签订合同。
(3)将合同副本、设备购买通知单和自制设备制造任务书交财会部门留存,作为购置设备付款结算和自制设备核算的依据。
付款要点:
(1)设备更新计划必须经过审批才能实施。
(2)财会部门参加合同的会签、审核。
【2013.1】 【简答题】
1、简述库存现金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要点。
答:(1)加强现金库存限额的管理,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当及时存入开户银行。
(2)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本企业的库存现金开支范围和现金支付限额。
(3)库存现金收入及时存入银行,不得坐支库存现金。
(4)借出款项必须执行严格的审核批准程序,严禁擅自诺用、借出货币资金。
(5)取得的货币资金收入必须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严禁收款不入账。
2、简述设备(固定资产)购入、验收到付款的业务流程。答:(1)由供货单位将设备购买发票和运输提货单函寄设备部门。
(2)设备部门根据有关设备购买通知单和合同,编制设备入库单一式三联。
(3)分别通知运输部门提货和设别仓库准备接货。
(4)厂内运输部门到车站提取设备后编制到货清单,并交设备部门验收设备,设备部门验收后登记设备库存帐,并通知财会部门付款。
(5)最后由会计部门核对合同副本和设备购买通知单,经确认无误后办理货款结算,并登记有关总账和明细账。
3、简述筹资业务额职责分离制度。答:筹资业务的职责分离制度包括:
(1)筹资计划编制人与审批人适当分离,重大筹资必须由独立于审批人之外的人员审核并提出意见,必要时可聘请外部财务顾问,以利于审批人从独立的立场来批判计划的优劣。
(2)办理债权或股票发行的人员与会计核算岗位适当分离,通常由独立的机构代理发行债券和股票。
(3)会计核算人员与负责付款的人员相分离,利息或股票计算及会计核算的人员与支付利息或股利的人员适当分离,并极可能应聘请独立的机构负责支付业务。
(4)保管未发行的债券或股票的人员与负责会计核算人员适当分离。
(5)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筹资业务的全过程。
【2013.10】 【名词解释】
1、会计分析制度:是指利用现有会计信息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分析和考核,以比较不同时期或不同单位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规范。
2、会计制度总体设计: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对所设计的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工作做出全面安排及规划,即事先有一个提纲性规划和指南。
3、会计组织机构:是指开展和组织企业会计共组的职能部门,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专职的会计人员组成。
4、凭证流转程序:是指凭证从填制或取得起到归档为止,在本单位内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传递过程和停留时间。
5、报表附注: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国列示项目的说明等。【简答题】
1、简述货币资金业务的特点及其会计控制制度设计的具体目标。答:
一、货币资金业务特点:(1)业务发生频繁;(2)业务涉及范围广。
二、会计控制制度设计具体的目标有以下几点:
(1)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2)保证货币资金的合规和合法性;
(3)保证货币资金业务会计核算资料准确和可靠性;
(4)保证货币资金业务结算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2、简述投资处置控制制度的设计。
答:投资处置包括投资的收回、转让和核销,其控制制度主要有:
(1)严格执行审批手续;(2)合理确定转让价格;(3)认真审核相关审批文件。
3、简述固定资产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组成内容的设计。答:固定资产业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内容包括:
(1)预算和审批程序;
(2)权责分配和职责分工制度;(3)会计核算控制制度;(4)固定资产保险控制制度。
第二篇: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小抄全
1.会计制度:由政府部门、企业单位通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会计行为准则和规范。
2.综合性会计制度:指规范全国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3.业务性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方法和程序方面的制度。
4.会计人员制度:规范会计工作者行为和会计人才选拔、管理方面的制度。
5.统一会计制度:由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或地方财政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
6.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会计主体据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结合本单位经济活动特点制定的各项会计工作规章制度。
7.企业会计制度:规范营利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制度。相对应的是预算会计制度。8.内部会计控制:企业内部建立的会计控制体系。
9.会计制度设计依据:会计制度设计人员在设计会计制度内容时所据以确定的根据。10.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它对会计核算原则和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作出规定,通过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制定企业会计制度39.未达账项: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关系,使得企业和银行一方入账另一方尚未入
账的款项。40.其他货币资金:除现金和银行存款之外的货币资金。41.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有形资产,包括库存的、加工中的和在途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委托加工材料、外购商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以及发出商品等。42.永续盘存法:也称账面盘存法(账面盘存制),其通过设置详细的存货明细分类账,逐日逐笔地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金额、发出的数量,能够随时结出结余存货的数量并从账面上求出期末结存金额。43.实地盘存法:也称定期盘存制(定期盘存制),它在平时只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金额,不记录发出的数量和金额,期末通过实地盘点来确定存货的实际结存数量,并据以计算出期末存货的成本和当期发出存货的成本。44.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时,期末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并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存货成本时,期末存货按来承担设计任务。
67.会议设计:是指使用行政命令方式,召集有关会计人员开会拟订草案加以讨论,另聘专家学者为顾问以备咨询,经全体通过后上报批准,公布实施。68.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69.会计岗位责任制:是指明确各项会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个会计工作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度。70.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文件。71.记账凭证: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72.日记账:序时账簿是指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故也称日记账。73.分类账簿:指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74.备查账簿:是指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的依据。11.会计制度设计程序:会计制度设计工作从开始到完成全过程的顺序和步骤。12.会计制度总则:也称为总说明,是会计制度最前面的概括性的适用于会计工作各个环节的总的原则。13.会计制度制定前提:会计制度制定的目的、依据、实施的范围和要求。14.会计工作的一般原则:依据会计基本准则规定,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15.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人员职责的明确以及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16.会计工作任务: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化,以法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形式将会计目标具体化会计工作的内容,形成会计工作任务。17.会计科目设计步骤:就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根据每一类经济业务性质和核算内容确定会计科目的性质和名称,规定用途和使用方法以及进行会计科目的编号。18.会计科目分类:就是按照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和会计核算的要求对会计科目进行科学的分类。19.会计科目设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要素分类项目设置会计科目。20.会计科目编号:就是确定会计科目的号码。21.会计科目使用说明:是对每一个会计科目的使用范围、核算内容、经济用途、核算方法、主要会计事项的处理等进行的文字表述。22.会计核算形式:又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结合的形式。23.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用来登记账簿的依据。24.会计账簿:由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用于连续、系统、分类登记经济业务的簿籍。25.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已发生或业已完成的会计凭证。26.记账凭证: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27.序时账簿: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28.分类账簿:对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29.备查账簿: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30.联合账簿:将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结合在一起的账簿,如日记总账。31.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32.会计循环:从经济业务发生起,直到编制出会计报表止的一系列会计处理程序,也即企业周而复始地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33.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其是时点报表,是静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34.利润表:又称损益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的报表。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35.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及其净额的报表。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报表、是对外报表。36.内部报表:是为企业各管理部门提供的报表。其作用在于为企业管理提供必要的决策、分析所需要的会计信息。37.货币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38.备用金:财会部门按企业有关制度的规定,拨付给所属报账单位和企业内部有关业务与职能管理部门,用于零售找零、收购零星商品物资或日常业务零星开支的备用现金。成本计价。45.低值易耗品:劳动资料中单位价值较低,使用时间较短的那部分用具和设备。46.产品生产成本:工业企业为了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它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劳动对象的转移价值、劳动资料磨损转移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的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47.实际成本会计制度:以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进行成本计算的会计制度,它强调在“实际费用”的基础上进行成本计算和管理。48.计划成本会计制度:事前根据产品所需各项材料和劳动的数量与计划计算出产品的计划成本,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的一种会计制度。49.标准成本会计制度:将产品生产成本的计划、控制、计算和分析相结合的一种产品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系统。标准成本会计制度主要包括制订标准成本、计算标准成本以及分析成本差异等内容。50.标准成本:称为目标成本,它是在认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技术测定制订的。它是从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方面的标准消耗量结合可行的标准价格制订的。51.投资:是指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按照投资对象的可变现性和目的的不同,投资可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52.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指在会计期末将短期投资的成本与市价相比较,当市价低于成本时按市价计价,当市价高于成本时则按成本计价,并将其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一种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方法。53.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是指以长期股权投资的实际成本作为登记“长期股权投资” 账户的依据,投资金额不受被投资单位权益变动的影响。54.长期投资核算的权益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金额要随被投资单位的盈亏状况进行相应调整,以完整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拥有的实际权益。55.固定资产卡片:是为了反映、监督每项固定资产而开设的固定资产专用明细账,它相当于固定资产的三级账。56.固定资产登记簿:是按固定资产类别开设的、用以记录各类固定资产增减变化和结余情况的账簿。57.责任会计:是一种企业内部会计制度。通过它,企业能有效地控制各责任中心的职责履行情况,并能及时有效和正确地反映、评价和考核各责任中心的实际经营业绩。58.责任中心:是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责任中心的基本特征是责、权、利相统一。59.贡献毛益:是毛利额减去直接费用后的差额。这里的直接费用是指那些由于特定部门的业务所引起,能直接归属于该部门并能为该部门所控制的费用。60.剩余收益:是一个部门的营业利润超过其最低预期收益的部分。剩余收益的计算公式为:剩余收益=营业利润-最低预期收益=营业利润-投资占用额×最低预期报酬率。61.责任预算:是以责任中心为对象,以其可控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等为内容编制的预算。它既是责任中心的努力目标和控制依据,又是考核责任中心业绩的标准。62.可控成本:是责任中心自身能够控制的各种耗费。它是相对于不可控成本而言的,成本的可控与不可控与责任中心所处管理层次的高低、管理权限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63.会计制度设计方案:是指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框架和规划。64.单独设计:是指由单位指定有设计能力的会计人员担当设计工作,或者聘请合格的会计师负责设计。65.共同设计:是指由单位选派高级会计人员及聘请合格的会计师,共同参加设计工作。66.集体设计:是指由合格的会计师或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设计小组或委员会
登记的账簿。75.会计核算形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账簿体系为核心,将会计凭证、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形式,或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76.货币资金:是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金。77.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库存商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78.投资:是企业单位为了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了谋求其他利益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79.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包括短期债券投资、短期股票投资和短期其他投资。80.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符合到期日和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8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82.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持有时间准备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包括长期股票投资其他长期股权投资。83.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84.债券契约:是明确债券持有者与发行企业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是对债券发行企业的各种限制条款及保护债券持有者利益的措施。85.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的有形资产。86.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87.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发展需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者银行借款等形式筹集资金的活动。88.成本:是指为取得各种特定成果而耗费的那一部分价值。89.成本预测:是指依据掌握的经济信息和历史成本资料以及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相互依存关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的科学推测。90.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成本预算对各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审核、控制,将其限制在计划成本之内,防止超支、浪费和损失的发生,以保证成本预算的执行。91.销售与收款业务: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并取得货款的行为。92.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通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93.会议设计:使用行政命令方式,如今有关会计人员开会拟订草案加以讨论,另聘专家学者为顾问以备咨询,经全体通过后上报批准,公布实施。但只适用于政府部门。94.设计方案:是根据企业会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框架和规划。具体可分为全面设计和局部设计。95.全面设计:为企业设计一整套会计制度,一般在新建的企业或改制、兼并与收购后的企业里需要进行。96.局部设计: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所进行的设计,可分为补充性和修订性。97.设计思路:是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所采用的行动准则。98.会计组织机构:是开展和组织企业会计功过的只能部门,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专职的会计人员组成 99.责权对等原则:是指在设计会计岗位责任制时,必须明确规定每一位管理者应负责,并相应地赋予其一定的权利,做到有职必有权,有权必有责,权责相对等。
100.适应性原则:是指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的设计应与企业生产经营规
模、特点和管理要求相适应,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声场、加工和传递真实可靠、及时有效。
101.控制性原则:是指通过在经营的关键环节设置必要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便有关人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具有必要的查错防弊功能,并形成一套对企业经营全过程、全方有效的监控系统。
102.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103.会计与财务合并设置:是将会计对资金运动的核算、监督职能与财务管理对资金的筹集、调度与分配职能统一由一个部门来履行的一种机构设置形式。
104.总会计师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以会计部经理为主管,以审计部为专职监督部门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
105.总会计师领导下的分散核算模式: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下设财务、会计、审计部主管,并将一些成本业务核算或明细核算工作交由分厂或车间等部门完成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
委托加工收料单等,在月终加以整理,整理时按材料类别和有关账户归类汇总编制。131.发料汇总表:由会计部门根据已经审核的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委托加工发料单、销售材料发料单等,在月终加以整理,按材料类别和有关账户归类汇总编制。
132.定期定货:订货时间固定而订货批量不固定的一种订货方式。定期订货因订货时间固定,适用于签订定期合订货同
133.定量订货:订购时间不固定而订购批量固定的一种订货方式。适用于签订一次性、协议性合同或向市场订货
134.投资:是企业单位为了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了谋求其他利益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135.交易性金融资产: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如:短期债券投资、短期股票投资、短期其他投资。
136.持有至到期投资:符合到期日和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如:企业从二级市场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162.分批法:以所生产的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
种方法。
163.分步法:以产品的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164.逐步结转分步法:亦称“计划半成品成本法”。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先计算半成品成本,再随实物依次逐步结转,最终计算出产成品成本。即从第一步骤开始,先计算该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并转入第二步骤,加上第二步骤的加工费用,算出第二步骤半成品成本,再转入第三步骤,依此类推,到最后步骤算出完工产品成本。165.平行结转分步法:又称为“不计算半成品成本法”,是先计算各步骤发生生产费用中 应计入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然后由财会部门进行汇总,形成企业最终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166.日常经营中的成本决策:是指企业以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前提,以合理且最低的成本支出为标准,包括进行零部件自制或外购、产品最优组合、生产批106.会计岗位责任制:是指明确各项会计工作职责范围,具体要求,并落实到每个会计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责任制度。
107.企业内部银行:是相对独立与企业会计部门的管理机构,它将商业银行的信贷结算只能和方式引入企业内部来充实和完善企业内部经济核算。108.总会计师:是指企业根据《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规定设置的在企业负责人领导下,主管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人员的负责人。
109.企业集团:是由母公司、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组成的企业联合组织。
110.内部核算:运用货币结算形式,把企业的业务部门、车间、职能科室的经济核算统一组织起来,使内部的经济往来按等价交换原则通过企业内部银行结算,以强化资金管理,完善考核和核算机制,提高部门工作积极性。
111.损益: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各项收入、各项支出相抵后的结果。
112.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文件。
113.记账凭证: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114.通用记账凭证:可通用于反映收付款业务及转账业务的凭证。
115.会计账簿:企业经济信息绝大部分分散于会计凭证之中,相互独立的会计凭证无法连续、系统、完整地提供某一会计事项的全部信息,因此需要设计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帐页,即账簿。
116.序时账簿:是指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也称日记账。117.分类账簿:指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118.备查账簿:是指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119.普通日记账:是用来序时、全面的登记一个单位的经济 业务发生的情况,它是由原始的日记账簿和分录簿相结合而成。
120.特种日记账:把专门反映某些重要的、经常发生的业务,从普通日记账中逐步分离出来的日记账成为特种日记账。
121.会计核算形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账簿体系为核心,将会计凭证、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形式,或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122.逐笔记账型核算形式:记账凭证不需要经过汇总直接据以登记总账的核算形式,包括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和日记总账核算形式。
123.汇总记账型核算形式:是指记账凭证需要经过汇总编制总凭证,然后根据江总凭证登记总账的核算形式。一类是凭证汇总核算形式,一类是账薄汇总核算形式,前者又有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和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124.货币资金:是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125.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款投资款、外埠存款等其他货币资金。
126.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库存商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127.库存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的现金,不包括企业各部门借用、尚未报销的备用现金。128.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保持原有形态不确定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低值易耗品、包装物、企业刚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材料。129.永续盘存制:是对各种存货每一次收入和支出后,都要计算结存数,这个结存数又可分为实物数量的、金额的、实物数量与金额的三种不同方式。
130.收料汇总表:由会计部门根据已经审核的收料单、自制材料和废料的材料交库单、公司债券。
137.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a、贷款和应收账款b、持有至到期投资c、交易性金融资产。如:企业从二级市场购入的,有报价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
138.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时间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包括长期股票投资和其他长期股权投资。如对子公司投资、联营企业投资、合资企业投资 139.投资性房地产: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140.对外投资职责分离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各种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应当建立对外投资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对外投资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141.经纪人通知书:企业投资经纪人进行投资活动的书面记录。
142.投资合同或投资协议: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与被投资单位签订的表明相互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
143.债券契约:明确债券持有者与发行企业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是对债券发行企业的各种限制条款及保护债券持有者利益的措施。
144.交割单:又称证券成交报告单,是企业在证券市场购入和售出股票、债券、基金,由证券公司出具的、表明证券成交的原始凭证。
145.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146.固定资产卡片:为了反映和监督每期固定资产而开设的专用式明细账。
147.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148.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
149.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发展需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银行借款等形式筹集资金的活动。
150.债券资本:也成债务资本、借入资金,是企业依法取得并依约运用、按期偿还的资本
151.股权资本:亦称权益资本、自有资金,是企业依法取得并长期拥有、自主调配运用的资本。
152.直接筹资:是指企业不借助已拿回那个等金融机构,直接与资本所有者协商融通资本的一种筹资活动。
153.成本:是指为取得各种特定成果而耗费的那一部分价值。在生产阶段,成本是指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
154.直接材料: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费用等。
155.直接人工: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薪酬。
156.制造费用: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以及虽然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和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157.基本生产:为完成企业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商品产品生产。
158.多步骤生产:是指生产过程在工艺上可以间断,可以分散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产品生产。
159.直接分配法:是指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而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车间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160.交互分配法:首先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经交互分配后的费用总额,直接分配给除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对象的一种分配方法。
161.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量等的成本决策,属于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决策范围。
167.成本预测:依据掌握的经济信息和历史成本资料以及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相互储存关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的科学推测。168.成本决策:依据掌握的各种决策成本及相关数据,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
169.成本预算:是根据以决策所确定的目标成本,具体规定在预算期内为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所应支出的成本、费用,并提出为达到规定的成本、费用水平所应采取的各项措施。
170.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成本预算对各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审核、控制,将其限制在计划成本之内,防止超支、浪费和损失的发生,以保证成本预算的执行。
171.标准成本:经过仔细调查分析和运用技术测定等科学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成本,是根据产品的耗费标准和标准价格预先计算的一种目标成本。
172.成本分析:根据成本计算提供的成本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与本期计划成本、上年同期实际成本、本企业历史先进成本水平、同行业成本水平等进行比较,确定成本差异,分析差异产生原因,查明成本超支责任。
173.实际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是以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依据,归集、分配费用并计算其成本的过程。
174.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
175.对内报表:是由各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自行规定、自行设计的会计报表。
176.对外报表:按照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需要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包括四表一注,其具体格式、编制方法和报送时间均有统一规定。
简答题
1、会计制度在会计管理中的作用 【选择或简答题】
会计制度在会计工作中的地位 ;会计制度在内部控制中的地位 会计制度在会计法规体系中的地位 2.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
合规性原则--《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
真实性原则;内部控制原则; 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合理性 针对性原则--针对单位的具体实际来进行设计 效益性原则--以最少的花费取得最佳的核算、监督效果 适应性原则--保持相对稳定,不宜经常改变 3.总体设计的作用【简答题】(1)总体设计是进行具体设计的基础
总体设计做出规划之后,具体设计时就可根据这些规划进行。(2)保证会计制度具体设计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会计制度设计总体设计考虑了与设计会计制度相关的制度的内容,能对其相 互联结之处采取协调一致的办法,使企业各项制度之间相互衔接,同步进行,构成完整的会计制度体系。
(3)保证会计制度的具体设计有序进行
总体设计中,对会计制度设计中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都做了 指导性规定并提出了设计要求。10.采用永续盘存制度
由于永续盘存制对各种存货的增减变动都要在会计账簿上作连续的记录,能够 从账面上随时掌握各种存货的结存数量和金额,并用账面结存数和实物盘点的 结果相对照,揭露财产管理中的问题,从而形成一种牵制关系。这种关系具体表 现为存货的保管与存货变动的记录相互分离,是分权控制方式的具体应用。
采用永续盘存控制方式,不仅有利于加强会计人员与财产保管人员之间的相 互制约,防止资产盘存业务处理中的弊错,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而且能够 促使保管人员尽职尽责,提高财产管理水平。要保证无形资产信息的真实性私完整性以及在财务报表上的正确披露。14.固定资产基础工作设计包括:
【简答题或选择题】
规定固定资产构成条件;固定资产的分类;
固定资产计价及固定资产折旧和修理费用处理方法等。15.设备报废清理程序的设计 【选择题,简答题,综合题】
(1)设备报废清理业务的处理流程
由设备使用部门提出设备报废申请,经设备部门审核同意后,注销固定资产卡片,并在固定资产登记簿上做好记录。分别通知申请部门注销固定资产卡片,清理郡门清理4.稳定性与调整性的关系 【简答题】
会计政策不能绝对稳定不变,只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保持相对稳定不 变。在国家法律或统一会计制度发生变动时,随之予以变更,企业如果认为自行决定变更信封政策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时,也可变更,并要遵循谨慎性、重要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 5.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职责设计的原则
适应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责权对等原则;控制性原则;效率性原则 6.企业集团会计机构运作要求
集团的会计机构的运作关键是要统一,一般采用协议控制、派人员控制、会计制度控制等单一方式或各方法结合方式。7.出纳部门收取现金的业务流程
由业务部门开出一式两联收款通知,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后交出纳部门。
由出纳员根据收款通知收取现金,编制收据一式三联,其中一联给客户,一联留存,另一联随同收款通知在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后送交会计部门登账。定期进行账账核对。
8.出纳部门收现业务流程的控制要点
开票人与收款人相分离,出纳员只有凭审核过的收款通知才可办理收款,出具收款收据。库存现金日记账和明细账分别由出纳员和会计员登记和保管。定期进行收款通知单、库存现金日记账和明细账核对。
9.支票付款签发程序的设计
(1)支票付款签发的业务济程:
业务部门将外单位收款通知或自制付款凭证经本部门审核后,送会计部门。
会计部门经审核后交出纳部门支付。
出纳员签发支票并在支票登记簿上做好记录。
出纳部门和会计部门根捐支票回执分别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其他有关账簿。
(2)支票付款签发业务流程的控制要点:
付款前由业务部门和会计部门主管审核;签发的支票作备查记录;
签发支票的印鉴由会计主管保管;银行存款日记账与相关账簿核对相符。
11、临时采购申请程序设计
【综合题】(1)临时采购申请处理程序
请购单位编制请购单交供应部门;
供应部门编制临时采购计划,经审核同意后通知采购员进行采购;
通知财会部门以备货款结算。(2)临时采购申请流程的内部控制点
临时采购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才能办理;
会计部门监督临时采购计划的实施。12.固定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固定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
保证固定资产取得的合理性; 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固定资产 确认与计量的正确性;保证折旧方法和处置措施的合理性 固定资产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记账。
会计准则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有四种折旧方法:
年限平均法(直线法)、产量和使用量法、使用年限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固定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要求
根据固定资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固定资产业务会计处理程序设计的要求是能保证固定资产实物的安全和完整;
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处置、修理、更新和使用情况,将有利于正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和修理费用;
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
13.无形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目标:保证无形资产取得的合理性;保证无形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保证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正确性;保证摊销方法和处置措施的合理性 要求:确保无形资产取得的合理性;
为了验证无形资产的存在性及其所有权归属,要建立健全无形资产的原始凭证和管理制度,以保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报废的设备和财会部门注销固定资产卡片后登记有关账户。(2)设备报废清理业务流程控制要点
设备报废必须经过审核后才能办理。
对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及时做好记录。
定期核对使用部门、设备部门和财会部门的固定资产卡片,并保证账卡和账实相符。16.生产环节中各种职务实行必要的分离控制【选择题,简答题】
1、审批发料人员不能同时担任仓库保管员;
2、生产计划的编制者应同复核和审批人员适当分离;
3、产成品酌验收部门应同产品制造部门相互独立,产成品的验收、保管、记账职务应当分离等;
4、生产用物资的保管职务应与记录职务相分离;
5、存货盘点不能只由负责保管、使用或记账中的任何一人单独进行,而由他们共同进行。17.财务报告设计目标 【选择题或简答题】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询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
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此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曲经济决策。
财务报告设计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二)有助于考核企此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三)有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篇:会计制度设计简答题
1、投资业务的监控需要设计哪些制度?为什么要设计这些制度? 答:投资业务的监控制度主要有:职务分离制度、投资调查审批制度、财务分析制度、投资取得、保管和处置控制制度、投资核算控制制度
2、某零售商店主要经营百货业务,商品都是从本地工厂进货,经营商品实行售价核算,有一部分代销商品业务,根据上述业务应设置哪几个会计科目? 答:商品采购、库存商品、受托代销商品、代销商品款
3、简述会计制度设计的任务。答:明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责任;设计科学的会计指标体系;设计科学使用的会计核算制度;设计系统、严密的监控制度
4、简述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答:
1、与国家财经法规要求相适应
2、与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
3、与所有制形式相适应
4、与经济管理要求相适应
5、与社会各方面所需会计信息要求相适应
5、简述单位内部会计制度的设计程序。答:组织准备阶段:成立会计制度设计小组、提出会计制度设计要求、确定设计人员分工、学习文献资料 调查研究阶段:确定调查范围、确定调查研究的典型、确定调研地区、调研应持态度。设计编写阶段:制定编写方案、起草编写工作、经过小组讨论进行总纂定稿。试点修改阶段
6、现代企业会计工作任务的内容。答:正确地、及时地、完整地通过财产增减变化反映经济活动情况,监督经济活动,维护国家法纪,保护国家财产;编写会计报告,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经济活动,考核经济效果,改进经营管理。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1)、进行会计核算,保证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2)、实行会计监督,严格按照会计法规的要求,进行内部会计监督(3)、预测经济前景,在搞好会计核算、反映经济情况的同时,应进行经济活动分析,为预测经济前景提供信息(4)、参与经济决策,结合预测经济前景,提供信息,提出建议,参与经营决策(5)考核经济责任,在反映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的基础上,分析经济效果,考核经济责任者的业绩,按规定向有关方面提供信息。
7、会计制度总则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具有哪些特点? 答:会计制度制定的前提、会计工作一般规定和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
8、会计科目设计有哪些作用?为什么要进行会计科目的修订与补充? 答:对会计核算内容进行具体分类;为编制会计凭证提供依据;为开设帐户建立帐簿提供依据;为编写会计报表建立基础。设计原则:全面反映经济业务活动、满足经济管理的需要、恰当地处理科目与子细目的关系、科目名称内容含义清楚简明实用、便于为社会各方提供会计信息
9、简述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设计的原则。答:会计凭证原则:内容设计要完整、内容与业务管理相结合、有利于加强内部控制、满足会计管理的需要。会计帐簿设计原则:适应企业规模和特点、适应会计报表的要求、简明使用,满足业务需要、便于审核、查阅和保管。
10、简述内部会计报表的特点。答:报表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报表指标的多样性、报表期限的灵活性
11、简述对外会计报表和内部会计报表设计的原则?答:报表指标体系要完整、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简明易懂,便于编制。内部报表原则:报表指标必须适用、内容力求简明扼要,便于分析、时间要及时
12、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设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优缺点。答:按直接法设计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分析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来源和用途,预测企业现金流量的未来前景;采用间接法设计现金流量表的优点是便于对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进行比较,了解净利润与经济活动现金流量差异的原因,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分析净利润的质量。
13、备用金管理制度的设计包括哪些基本内容?答:设置批准制度,对哪些部门、哪些业务实施备用金管理,应建立一个规范的申请、批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对批准使用备用金的部门,必须根据需要事先核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备用金定额。日常管理责任制度。对备用金指定专人管理,并明确规定管理人员必须执行的现金管理制度、按规定的使用范围和开支权限使用、接受财会部门的管理及定期报帐的各项责任制度。清查盘店制度。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清查盘点,防止挪用和滥用,保证备用金的安全完整。审查入帐制度。对备用金使用部门报销的所有票据,财会部门都要进行言和的审核后方能付款计帐
14、会计制度总则的作用?答:了解制定会计制度的目的;明确贯彻实施的范围;掌握会计制度总精神;确定会计工作任务;指导作好会计工作
15、实施责任会计有哪些必
备条件?答:明确各责任中心的性质;建立责任会计核算的业务手续制度;建立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制度;建立企业内部结算制度
16、进货凭证及其流转程序的设计应遵循那些原则? 答:进货凭证有询/报价单、订货单和收货单。原则:有利于加速货物经济责任,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明确经济责任,防止差错和损失;保证企业内部各环节即使取得所需的业务资料与核算资料;落实各项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及时正确地组织会计核算
17、进货业务监控制度有哪些具体制度构成?答:职务分离制度、存货采购的请购单控制制度、订货控制制度、货物验收控制制度、入帐付款或应付帐款控制制度、会计稽核与对帐制度
18、进货业务监控中的职务分离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答:(1)、请购单中,对需要采购的存货品种、数量由生产或销售部门、保管部门根据需要量和现有库存量共同制定,然后交采购部门进行公开询价(2)、采购合同应有生产部门或销售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和法律部门会同供货单位共同签订(3)、采购人员不能同时负责存货的验收保管(4)、采购人员、保管人员、使用人员不能同时负责会计记录(5)、采购人员与负责付款审批的人员相分离(6)、记录应付款的人员应与负责付款的人员相分离(7)、审核付款人员应与付款人员相分离
19、存储业务监控制度设计的基本要点。答:落实保管责任制度;建立严格的存货收发和计量制度;采用永续盘存制,加强会计对各项存货的控制;健全实地盘存制;实施存货保险制度;建立库存存货质量管理制度;确定恰当的存货明细分类帐分户方法;健全存货明细帐设置20、简述产品生产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控制制度。答:定额管理制度;原始记录制度;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清查制度 ;内部计划价格制度
21、确定生产费用分配标准的原则有哪些?答:分配标准应与待分配的生产费用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关系。选作分配标准的项目 是数据资料易于取得、易于计量且计算工作量不大的。分配标准的选择要有利于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有助于加强成本管理。分配标准一经选定,要保持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
22、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答: 提供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提高会计工作效率,节约核算费用
24、对于有市价的长期投资,是否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判断标准有哪些?答:市价持续两年低于帐面价值;该项投资暂停交易一年;被投资单位当年发生严重亏损;被投资单位持续两年发生亏损;被投资单位进行清理整顿、清算或出现其他不能持续经营的现象
25、无形资产监控制度主要应由哪些方面构成?答:支出预算控制制度、审核入帐控制制度、保密控制制度、无形资产摊销控制
26、责任会计制度的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答:责任主体原则、目标一致原则、可控性原则、激励原则、反馈原则、重要性原则
28、简述记账凭证设计的基本要素。答:名称、填制日期、编号、经济业务简要说明、科目名称、表明计帐方向的栏次或标记、金额、原始凭证张数、过帐标记、会计主管复核计帐制证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29、会计核算形式的设计原则?答:集中统一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会计核算与经营管理相结合;合理简化手续与保证会计工作质量相结合30、设计会计凭证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答:明确所要设计会计凭证的种类和范围;确定会计凭证的设计原则;确定设计方法;规定传递程序;保管制度
31、记帐凭证的作用?答;连接原始凭证和帐簿记录的桥梁和纽带,可以保证帐簿记录的正确性;有利于会计监督;有利于会计人员内部牵制
第四篇: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
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
1.会计制度:是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是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把单位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与监督和会计业务
处理程序等加以具体化、规范化、文件化,以便据此指导和处理会计工作的过程。
3.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
度。
4.总体设计:是对所设计的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工作做出全面安排及规划,即事先有一个提纲性规划和指南。
5.会计制度设计方案:是指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框架和规划。
6.单独设计:是指由单位指定有设计能力的会计人员担当设计工作,或者聘请合格的会计师负责设计。
7.共同设计:是指由单位选派高级会计人员及聘请合格的会计师,共同参加设计工作。
8.集体设计:是指由合格的会计师或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设计小组或委员会来承担设计任务。
9.会议设计:是指使用行政命令方式,召集有关会计人员开会拟订草案加以讨论,另聘专家学者为顾问以备咨询,经全体通过
后上报批准,公布实施。
10.局部设计: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所进行的设计。
11.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
12.会计岗位责任制:是指明确各项会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个会计工作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
工作责任制度。
13.:是按经济内容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它是以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按照管理和核算的要求而设计。
14.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文件。
15.记账凭证: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16.日记账:序时账簿是指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故也称日记账。
17.:指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18.备查账簿:是指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19.: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账簿体系为核心,将会计凭证、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形式,或
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20.货币资金:是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金。
21.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库存商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
用的材料和物料。
22.:是企业单位为了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了谋求其他利益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23.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包括短期债券投资、短期股票投资和
短期其他投资。
24.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符合到期日和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
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
26.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持有时间准备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包括长期股票投资其他长期股权投资。
27.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28.债券契约:是明确债券持有者与发行企业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是对债券发行企业的各种限制条款及保护债券持
有者利益的措施。
29.: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的有形资产。
30.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31.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发展需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者银行借款等形式筹集资金的活动。
32.:是指为取得各种特定成果而耗费的那一部分价值。
33.成本预测:是指依据掌握的经济信息和历史成本资料以及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相互依存关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
业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的科学推测。
34.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成本预算对各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审核、控制,将其限制在计划成本之内,防止超支、浪费和损失的发生,以保证成本预算的执行。
35.销售与收款业务: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并取得货款的行为。
36.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通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38.固定资产卡片:是为了反映、监督每项固定资产而开设的固定资产专用明细账,它相当
39.固定资产登记簿:是按固定资产类别开设的、用以记录各类固定资产增减变化和结余情况的账簿。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有形资产,包括库存的、加工中的和在途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委托加工材料、外购商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以及发出商品等。
41.永续盘存法:也称账面盘存法(账面盘存制),其通过设置详细的存货明细分类账,逐日逐笔地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金额、发出的数量,能够随时结出结余存货的数量并从账面上求出期末结存金额。
42.实地盘存法:也称定期盘存制(定期盘存制),它在平时只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金额,不记录发出的数量和金额,期末通过实地盘点来确定存货的实际结存数量,并据以计算出期末存货的成本和当期发出存货的成本。
43.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人员职责的明确以及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44.会计工作任务: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化,以法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形式将会计目标具体化会计工作的内容,形成会计工作任务。
45.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所用的名称,或者说是会计对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项目的名称。
46.会计科目设计步骤:就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根据每一类经济业务性质和核算内容确定会计科目的性质和名称,规定用途和使用方法以及进行会计科目的编号。
47.会计科目分类:就是按照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和会计核算的要求对会计科目进行科学的分类。
48.会计科目设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要素分类项目设置会计科目。
49.会计科目编号:就是确定会计科目的号码。
50.会计科目使用说明:是对每一个会计科目的使用范围、核算内容、经济用途、核算方法、主要会计事项的处理等进行的文字表述。
51.会计核算形式:又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结合的形式。
52.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用来登记账簿的依据。
53.会计账簿:由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用于连续、系统、分类登记经济业务的簿籍。
54.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已发生或业已完成的会计凭证。
55.记账凭证: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56.序时账簿: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
57.分类账簿:对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58.备查账簿: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59.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
60.会计循环:从经济业务发生起,直到编制出会计报表止的一系列会计处理程序,也即企业周而复始地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
61.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其是时点报表,是静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62.利润表:又称损益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的报表。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63.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及其净额的报表。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报表、是对外报表。
64.内部报表:是为企业各管理部门提供的报表。其作用在于为企业管理提供必要的决策、分析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65.货币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66.备用金:财会部门按企业有关制度的规定,拨付给所属报账单位和企业内部有关业务与职能管理部门,用于零售找零、收购零星商品物资或日常业务零星开支的备用现金。
67.未达账项: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关系,使得企业和银行一方入账另一方尚未入账的款项。
68.其他货币资金:除现金和银行存款之外的货币资金。
第五篇: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
1.会计制度:是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综合性会计制度:指规范全国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3.业务性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方法和程序方面的制度。4.会计人员制度:规范会计工作者行为和会计人才选拔、管理方面的制度。5.统一会计制度:由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或地方财政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
6.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会计主体根据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结合本单位经济活动特点制定的各项会计工作规章制度。
7.企业会计制度:规范营利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制度。相对应的是预算会计制度。8.是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技术,把单位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与监督和社会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加以具体化、规范化、文件化,以便据此指导和处理会计工作的过程。9.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10.会计控制:是按照既定的会计目标,对会计行为和企业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制约,11.总体设计:是对所设计的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工作做出全面安排及规划,即事先有一个提纲性规划和指南,实际上是计划阶段。12.单独设计:由单位指定有设计能力的会计人员担当设计工作,或聘请合格的会计师负责设计。13.由单位选派高级会计人员及聘请合格的会计师,共同参加设计工作。14.集体设计:由合格的会计师或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设计小组或委员会来承担设计任务。15.会议设计:使用行政命令方式,如今有关会计人员开会拟订草案加以讨论,另聘专家学者为顾问以备咨询,经全体通过后上报批准,公布实施。但只适用于政府部门。
16.设计方案:是根据企业会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
统、框架和规划。具体可分为全面设计和局部设计。17.全面设计:为企业设计一整套会计制度,一般在新建的企业或改制、兼并与收购后的企业里需要进行。18.局部设计: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所进行的设计,可分为补充性和修订性。19.设计思路:是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所采用的行动准则。
20.会计组织机构:是开展和组织企业会计功过的只能部门,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专职的会计人员组成 21.责权对等原则:是指在设计会计岗位责任制时,必须明确规定每一位管理者应负责,并相应地赋予其一定的权利,做到有职必有权,有权必有责,权责相对等。22.是指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的设计应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特点和管理要求相适应,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声场、加工和传递真实可靠、及时有效。23.控制性原则:是指通过在经营的关键环节设置必要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便有关人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具有必要的查错防弊功能,并形成一套对企业经营全过程、全方有效的监控系统。24.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25.会计与财务合并设置:是将会计对资金运动的核算、监督职能与财务管理对资金的筹集、调度与分配职能统一由一个部门来履行的一种机构设置形式。
26.算模式: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以会计部经理为主管,以审计部为专职监督部门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
27.总会计师领导下的分散核算模式: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下设财务、会计、审计部主管,并将一些成本业务核算或明细核算工作交由分厂或车间等部门完成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28.会计岗位责任制:是指明确各项会计工作职责范围,具体要求,并落实到每个会计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
计责任制度。29.:是相对独立与企业会计部门的管理机构,它将商业银行的信贷结算只能和方式引入企业内部来充实和完善企业内部经济核算。
30.总会计师:是指企业根据《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规定设置的在企业负责人领导下,主管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人员的负责人。31.企业集团:是由母公司、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组成的企业联合组织。
32.内部核算:运用货币结算形式,把企业的业务部门、车间、职能科室的经济核算统一组织起来,使内部的经济往来按等价交换原则通过企业内部银行结算,以强化资金管理,完善考核和核算机制,提高部门工作积极性。
33.:是按经济内容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它是以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按照管理和核算的要求而设计。即根据会计的要求,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要素的具体类容进行科学的分类,给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个合适的名称。34.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35.负债:是指企业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36.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利,其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37.: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各项收入、各项支出相抵后的结果。38.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文件。39.记账凭证: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40.通用记账凭证:可通用于反映收付款业务及转账业务的凭证。41.会计账簿:企业经济信息绝大部分分散于会计凭证之
中,相互独立的会计凭证无法连续、系统、完整地提供某一会计事项的全部信息,因此需要设计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帐页,即账簿。
42.序时账簿:是指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也称日记账。43.分类账簿:指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44.备查账簿:是指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45.普通日记账:是用来序时、全面的登记一个单位的经济 业务发生的情况,它是由原始的日记账簿和分录簿相结合而成。46.:把专门反映某些重要的、经常发生的业务,从普通日记账中逐步分离出来的日记账成为特种日记账。
47.会计核算形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账簿体系为核心,将会计凭证、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形式,或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48.逐笔记账型核算形式:记账凭证不需要经过汇总直接据以登记总账的核算形式,包括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和日记总账核算形式。49.汇总记账型核算形式:是指记账凭证需要经过汇总编制总凭证,然后根据江总凭证登记总账的核算形式。一类是凭证汇总核算形式,一类是账薄汇总核算形式,前者又有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和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50.是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51.:是指企业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款投资款、外埠存款等其他货币资金。52.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库存商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53.库存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的现金,不包括企业各部门借用、尚未报销的备用现金。54.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
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保持原有形态不确定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低值易耗品、包装物、企业刚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材料。
55.永续盘存制:是对各种存货每一次收入和支出后,都要计算结存数,这个结存数又可分为实物数量的、金额的、实物数量与金额的三种不同方式。56.收料汇总表:由会计部门根据已经审核的收料单、自制材料和废料的材料交库单、委托加工收料单等,在月终加以整理,整理时按材料类别和有关账户归类汇总编制。
57.发料汇总表:由会计部门根据已经审核的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委托加工发料单、销售材料发料单等,在月终加以整理,按材料类别和有关账户归类汇总编制。58.订货时间固定而订货批量不固定的一种订货方式。定期订货因订货时间固定,适用于签订定期合订货同 59.定量订货:订购时间不固定而订购批量固定的一种订货方式。适用于签订一次性、协议性合同或向市场订货 60.投资:是企业单位为了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了谋求其他利益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61.交易性金融资产: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如:短期债券投资、短期股票投资、短期其他投资。62.持有至到期投资:符合到期日和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如:企业从二级市场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63.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a、贷款和应收账款b、持有至到期投资c、交易性金融资产。如:企业从二级市场购入的,有报价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
64.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时间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包括长期股票投资和其他长期股权
投资。如对子公司投资、联营企业投资、合资企业投资 65.投资性房地产: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66.对外投资职责分离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各种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应当建立对外投资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对外投资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67.经纪人通知书:企业投资经纪人进行投资活动的书面记录。
68.投资合同或投资协议: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与被投资单位签订的表明相互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
69.债券契约:明确债券持有者与发行企业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是对债券发行企业的各种限制条款及保护债券持有者利益的措施。70.交割单:又称证券成交报告单,是企业在证券市场购入和售出股票、债券、基金,由证券公司出具的、表明证券成交的原始凭证。
71.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72.固定资产卡片:为了反映和监督每期固定资产而开设的专用式明细账。73.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74.是指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75.: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发展需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者银行借款等形式筹集资金的活动。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来源于债权人的借贷资金和股东提供的股本金。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或股票、向银行及非金融机构取得借款、赊购、租赁等方式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76.债券资本:也成债务资本、借入资金,是企业依法取得并依约运用、按期偿还的资本 77.股权资本:亦称权益资本、自有资金,是企业依法取得并长期拥有、自主调配运用的资本。78.直接筹资:是指企业不借助
已拿回那个等金融机构,直接与资本所有者协商融通资本的一种筹资活动。79.成本:是指为取得各种特定
成果而耗费的那一部分价值。在生产阶段,成本是指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垫付的款项。80.直接材料:直接用于产品生
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费用等。81.直接人工:直接从事产品生
产的工人薪酬。82.制造费用:间接用于产品生
产的各项费用,以及虽然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和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83.基本生产:为完成企业主要
生产目的而进行的商品产品生产。
84.多步骤生产:是指生产过
程在工艺上可以间断,可以分散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产品生产。
85.直接分配法:是指不考虑
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而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车间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86.交互分配法:首先将各辅助
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经交互分配后的费用总额,直接分配给除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对象的一种分配方法。87.以产品品种为成本
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88.分批法:以所生产的产品批
别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89.分步法:以产品的生产步骤
和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90.逐步结转分步法:亦称“计
划半成品成本法”。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先计算半成品成本,再随实物依次逐步结转,最终计算出产成品成本。即从第一步骤开始,先计算该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并转入第二步骤,加上第二步骤的加工费用,算出第二步骤半成品成本,再转入第三步骤,依此类推,到最后步骤算出完工产品成本。
91.平行结转分步法:又称为“不计算半成品成本法”,是先计算各步骤发生生产费用中 应计入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然后由财会部门进行汇总,形成企业最终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92.日常经营中的成本决策:是指企业以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前提,以合理且最低的成本支出为标准,包括进行零部件自制或外购、产品最优组合、生产批量等的成本决策,属于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决策范围。93.依据掌握的经济信息和历史成本资料以及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相互储存关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的科学推测。94.成本决策:依据掌握的各种决策成本及相关数据,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95.成本预算:是根据以决策所确定的目标成本,具体规定在预算期内为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所应支出的成本、费用,并提出为达到规定的成本、费用水平所应采取的各项措施。96.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成本预算对各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审核、控制,将其限制在计划成本之内,防止超支、浪费和损失的发生,以保证成本预算的执行。
97.仔细调查分析和运用技术测定等科学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成本,是根据产品的耗费标准和标准价格预先计算的一种目标成本。98.成本分析:根据成本计算提供的成本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与本期计划成本、上年同期实际成本、本企业历史先进成本水平、同行业成本水平等进行比较,确定成本差异,分析差异产生原因,查明成本超支责任。99.实际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
是以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依据,归集、分配费用并计算其成本的过程。100.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101.对内报表:是由各企业根据
自身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自行规定、自行设计的会计报表。102.对外报表:按照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需要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包括四表一注,其具体格式、编制方法和报送时间均有统一规定。
103.原材料: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104.在产品:指企业正在制造尚未完工的产品,包括正在各个工序加工的产品,和以加工完毕但尚未检验或已检验但尚未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105.半成品:指经过一定生产过程并已检验合格交付半成品仓库保管,但尚未制造完工成为库存商品,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但不包括从一个车间转给另一个车间继续加工的自制半成品以及不能单独计算成本的自制半成品。106.库存商品:指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验收入库,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应视同企业的库存商品。
107.盘点控制:指通过对企业的资产实施定期盘点清查,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以确定其是否相符,进而发挥控制作用的一种控制方式。108.间接筹资:指企业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融通资本的筹资活动,这是一种传统的筹资类型。其基本方式是银行借款,此外还有融资租赁等筹资方式。109.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110.定额:是指企业根据本单位当前的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对生产产品所耗费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方面规定的应达到的标准。
111.成本项目:是指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是根据成本管理的要求,对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进行的分类。
112.分期收款销售:是指商品销售已经形成,但货款分期收回的一种销售方式。
113.坏账损失报告书:是一种用来批准将某些应收款项注销为坏账,仅在单位内部使用的凭证。
114.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根据母公司和所属子公司的财务报表,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115.财务状况分析表:是指根据资产负债表的有关资料,对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各自总额中所占比重及报告期和上期比较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的报表,也称资产负债分析表。116.经营成果分析表:是指对企业一定时期构成经营成果的各项目本期实际数与计划数或上期数或上年同期实际数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的报表。117.成本计算期:是指企业按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起止日期。118.产品成本表:是根据产品成本核算的有关账簿资料定期编制,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一定时期产品生产成本水平和构成情况的报告文件。
119.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是用来登记应收账款入账时间长短,估计坏账损失的管理表格。120.预算会计制度:是规范各级政府、使用预算资金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使用和报告情况的会计制度。
121.成本会计制度:是企业会计工作中记录、计算、归集、报告及分析反馈成本信息的制度,是企业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22.会计分析制度:是指如何利用现有会计信息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分析和考核,以比较不同时期或不同单位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规范。
123.货币资金增减变动情况表:是反映企业库存现金及银行存款每日增减变动及其余额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由出纳员在每日业务终了,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
124会计制度设计方案:是指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框架和规划。125日记账:序时账簿是指按照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故也称日记账。126销售与收款业务: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并取得货款的行为。127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通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128.固定资产登记簿:是按固定资产类别开设的、用以记录各类固定资产增减变化和结余情况的账簿。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有形资产,包括库存的、加工中的和在途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委托加工材料、外购商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以及发出商品等。
130.永续盘存法:也称账面盘存法(账面盘存制),其通过设置详细的存货明细分类账,逐日逐笔地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金额、发出的数量,能够随时结出结余存货的数量并从账面上求出期末结存金额。131.实地盘存法:也称定期盘存制(定期盘存制),它在平时只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金额,不记录发出的数量和金额,期末通过实地盘点来确定存货的实际结存数量,并据以计算出期末存货的成本和当期发出存货的成本。
132.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人员职责的明确以及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133.会计工作任务: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化,以法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形式将会计目标具体化会计工作的内容,形成会计工作任务。
134.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所用的名称,或者说是会计对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项目的名称。
135.会计科目设计步骤:就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根据每一类经济业务性质和核算内容确定会计科目的性质和名称,规定用途和使用方法以及进行会计科目的编号。136.会计科目分类:就是按照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和会计核算的要求对会计科目进行科学的分类。
137.会计科目设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要素分类项目设置会计科目。
138.会计科目编号:就是确定会计科目的号码。
139.会计科目使用说明:是对每一个会计科目的使用范围、核算内容、经济用途、核算方法、主要会计事项的处理等进行的文字表述。
140.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已发生或业已完成的会计凭证。141.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142.会计循环:从经济业务发生起,直到编制出会计报表止的一系列会计处理程序,也即企业周而复始地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
143.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其是时点报表,是静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144.利润表:又称损益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的报表。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145.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及其净额的报表。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报表、是对外报表。146.内部报表:是为企业各管理部门提供的报表。其作用在于为企业管理提供必要的决策、分析所需要的会计信息。147.备用金:财会部门按企业有关制度的规定,拨付给所属报账单位和企业内部有关业务与职能管理部门,用于零售找零、收购零星商品物资或日常业务零星开支的备用现金。148.未达账项: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关系,使得企业和银行一方入账另一方尚未入账的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