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老父引纠纷法院判决显公正(共5篇)

时间:2019-05-15 12:28: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赡养老父引纠纷法院判决显公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赡养老父引纠纷法院判决显公正》。

第一篇:赡养老父引纠纷法院判决显公正

赡养老父引纠纷法院判决显公正

9月11日,威远县碗厂镇巡回法庭审理一起赡养纠纷案,解决了困扰老人何从华已久的赡养纠纷,维护了老人的合法权益。

老人何从华现年69岁,且体弱多病。2011年因一场大病把家里的鸡、猪全部卖掉,用以支付医疗费用,病后更无力劳动,生活困难;老人一共生有三个子女,大儿子何瑞才、二儿子何瑞明和三女儿何瑞英,三个子女在老人年迈以来一直没有尽到赡养义务,一直让老人独自一人居住在半山坡的漏雨土房内,生活环境恶劣。法院在多方了解了老人的情况后,于9月11日专程赶往老人居住的双石村委设立了巡回法庭,审理了这起赡养纠纷,在审理案件中不仅有内江电视台的记者赶到进行采访,旁听审判的人也有200人之多,坐满了整个巡回法庭且大多数为老年人,法院在审理中认为三被告没有履行赡养义务并当庭宣判了审判结果,每年9月以前给予老人500斤谷子,100斤玉米,清油12斤,猪油26斤和赡养费100-150元,生病报销后的剩余医疗费用,审判结果不仅解决了困扰老人已久的生活问题,也体现了送法下乡普法宣传的作用,更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孝敬、赡养父母是每个公民的传统美德,也是义不容辞的法律责任。任何人都将经历由小孩、成年,老年的生活过程,赡养父母既是自己的道德和法律责任,同时也是教育自己的儿女从小树立敬老、赡养父母的思想。赡养自己的父母不但要给予物质生活上的帮助,还要给予精神的安慰,照顾好父母的生活起居,让父母安度晚年,任何人都不应该让赡养纠纷成为困扰老人的问题。

第二篇:嘉禾法院关注民生 庭前调解赡养纠纷

嘉禾法院关注民生 庭前调解赡养纠纷

近日,嘉禾县人民法院塘村中心人民法庭的法官本着“办理一个案件、重拾一份亲情、挽救一个家庭”的原则,没有简单判决,而是选择艰难的调解之路,圆满解决了一起赡养纠纷,年逾八旬的肖某、王某两位老人的晚年生活得到了保障。

家住嘉禾县泮头乡的肖某、王某二老共生育四子三女,含辛茹苦将儿女抚养成人。近年来,二老患多种疾病,身体状况较差,长期不能断药。但老人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以种种借口拒绝赡养老人,因此二老将大儿子和二儿子诉至嘉禾县人民法院,要求两人每年分别给付赡养费2000元。

嘉禾县人民法院塘村中心人民法庭依法受理此案后,为老人办理了缓交诉讼费手续,并来到泮头乡进行调查,了解到老人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老人起诉前,两个儿子已经泮头乡政府、司法所及村组干部多次教育、调解而仍无改观。在法官上门送达相关法律文书后,两个儿子也诉起了委屈。原来两位老人因年老无力耕种将责任田分配给四个儿子,但偏疼小儿子多分了田,大儿子和二儿子心里有了疙瘩,再加上兄弟间曾因宅基地纠纷打过架,而老人平日依小儿子生活,因为不愿支付赡养费。

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主审法官考虑到赡养费的支付

是个长期问题,如果简单判决两儿子支付赡养费可能会导致两儿子口服心不服,拖欠或者拒付赡养费,从而引发后续的执行申请等问题,进而加深家庭矛盾,只有通过调解才是解决本案最好的方法。

为此塘村中心人民法庭的法官召集双方当事人及老人的其他儿女,并邀请当地乡政府政协联工委主任及司法所所长担任特邀调解员,来到老人家进行巡回办案,力图调解该案。调解过程中,大儿子和二儿子仍固执己见,以老人不公为由拒绝赡养。主审法官指出:赡养老人不仅是成年子女的法定义务,更是一种社会公德,是我们每个公民、每个为人子女者所应具备的一种美德。以老人不公为由拒绝赡养,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随即又提出请法官为其重新分配责任田。主审法官在征得老人和其他子女的同意后又为他们重新分配了责任田。经过艰难的调解,老人与儿女们达成了调解协议:由四个儿子合力负担二老的生活费和医药费,每个儿子每年负担1200元,医疗费用据实平摊。老人与儿女均对调解协议内容表示满意,此案圆满解决。

近年来,嘉禾县人民法院针对农村赡养案件增多,积极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

1、开通绿色通道,对赡养案件纠纷做到优先受理、优先审理,对生活困难的,给予司法救济,努力早日使老人老有所养;

2、积极发挥人民调解的力量,邀请亲属、村委会参与案件调解,内部矛盾内部解决,力促

赡养当事人家庭和谐,尽力将赡养纠纷调解结案,减少执行难,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

3、对于拒绝接受调解的典型案例实行公开审理、公开宣判。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充分了解赡养义务人的经济收入情况,积极与当地的基层部门取得联系并加强协调,为执行工作做好准备,使优先执行能落到实处;

4、积极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到集镇进行普法宣传,向群众讲解赡养和分割财产是两个不同的民事法律关系,不能以老人分财不公等原因为借口不履行赡养义务,并且儿女负有同等的赡养义务,让百姓明白子女对父母履行赡养是法定的义务。

第三篇:平江法院多措并举化解物业纠纷显成效

平江法院多措并举化解物业纠纷显成效

近年来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地不断深化和商品房市场地持续繁荣,物业纠纷频发,不断见诸于报端,物业纠纷已经成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问题。同时,物业纠纷案件也成为法院受理的新型纠纷类型,今年一季度我院受理的物业案件数量同比增长了30%以上。

我院根据物业纠纷的特点,从源头治理,协调各方力量,多措并举妥善处理了一批物业纠纷,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

第一,专人审判,提高效率。我院指定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审判经验的审判员专人审理物业纠纷,不仅提高了案件的审理速度,同时也确保案件的及时有效化解。

第二,优秀示范,取长补短。组织物业公司、社区居委会、业主代表等到辖区内物业服务水平较高、群众满意的示范小区进行参观,学习先进成熟的管理经验,促进辖区内物业公司服务水平和处理纠纷能力的提高。

第三,以案说法,成效显著。针对案件审理过程中业主往往无法分清物业公司和开发商责任、义务界限的情况,通过典型案例,加强法律解释和答疑工作,引导当事人采取合法、合理、有效的途径来维护自身利益,避免出现群体性事件和涉诉信访。

第四,司法建议,源头治理。认真总结审判实践中物业服务公司存在的重大问题,及时发出司法建议,要求物业服务公司限期整改并及时反馈情况,从源头上减少物业纠纷的发生。

第五,沟通协调,多元化解。在化解物业纠纷过程中,加强同区城管局,街道社区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形成多元化的纠纷化解体系。第六,全面调解。案结事了。针对物业纠纷案件的特点,充分做好诉前调解和庭前调解工作,尽可能以调解方式结案,妥善处理纠纷,避免当事人矛盾的激化和情绪的对立,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苏州市平江区人民法院 肖明

联系电话:0512-67272782-3331 联系地址:苏州市旧学前74号

邮编:215005

— 是有重点地选择辖区内优秀的物业小区,组织各物业公司的负责人前去参观,座谈物业管理的先进经验,促进全区各物业公司 管理水平和处理物业纠纷技巧的提高,力争从源头上杜绝物业纠纷案件的发生。

二是结合具体案件及时分析、总结物业公司在管理中与业主产生纠纷的原因,及时向物业公司提出物业管理指导性意见或建议,以纠正其管理中的缺陷与漏洞,杜绝引发纠纷。

三是建立物业管理纠纷诉前审查与庭前调解制度,指导并促使当事人在诉前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避免形成诉讼案件。

四是与区建委等相关行政机关沟通与交流,努力构建物业管理纠纷案件的多元解决机制,~H,-j-规范物业公司在提供服务过程中的 不当行为。

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采取专业化 审理、强化判后答疑工作等多项措施 化解物业纠纷。

一是指定专人审理物业纠纷案 件,通过实施此类案件的专业化审 判,加速了案件的处理进度,确保纠 纷及时化解。用,要求承办法官亲自到案件涉及的 小区进行现场调查勘验,了解纠纷的 真实情况及发生的真正原因,确保案 件审理中事实认定清楚、正确无误。三是对业主因混淆了物业公司与 开发商的义务、把开发商的责任要求 物业公司承担的这部分诉讼请求,强 化法律释明和判后答疑工作,引导双 方当事人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维护自 身权益,以避免群体性匕诉、信访问 题的出现。

四是对-Y'~ k中反映出的物业公 司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及时向 物业公司发出司法建议,要求物业公 司切实整改并及时反馈整改情况,以 避免新的纠纷出现。五是采取座谈会、联席会等形 式,邀请业主、物业公司、居委会、区建委、区信访办的代表,就政府对 物业公司的行政管理、物业公司的管 理服务以及业主对物业公司的意见和 建议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讨 论。通过交流,增强业主的法律意识 和物业公司的服务意识,加深彼此的 相互理解和支持。

第四篇:20170428法院出境游纠纷判决给旅游调解工作的启示

【恢月说法】法院出境游纠纷判决给旅游调解工作的启示

原创2017-04-28黄恢月

1案例简介

据报道,游客参加旅行社组织“美国西海岸三城9日超值之旅”,费用总计超过六万元。游客按照约定到北京准备出游,当天下午,游客接到美国总领事馆的电话,被告知需要重新到面谈,已经办理的签证不能出境,导致游客取消了行程。游客要求旅行社退还全额旅游团款,并赔偿相应的损失,旅行社则认为损失已产生,退还的费用远远低于游客的要求。法院认为,签证后重新面谈系不可归责事件,当事人双方均无过错。因机票系不可退票,旅行社有权扣除机票款,但旅行社的银行回单上未显示支付的款项为游客支付的房费等费用,房费账单为复印件,真实性无法确认,且该证据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法院不予支持。法院判决,在扣除机票费用后,旅行社应退还尚未实际发生的费用,共计1万余元。

2法律规定

1、《合同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2、《旅游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因不可抗力或者旅行社、履行辅助人已尽合理注意义务仍不能避免的事件,影响旅游行程的,按照下列情形处理:

(二)合同解除的,组团社应当在扣除已向地接社或者履行辅助人支付且不可退还的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

还尚未实际发生的费用,共计1万余元。

3案例分析

1、旅行社和游客都是受害者。在上述纠纷中,旅行社和游客权益都受到了损害,均为受害者,只不过两者的损害并不相同。从游客角度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权益受损者。尚未真正意义上踏上旅游行程,脚步就被阻止在国门之内,最为关键和要命的问题是,游客完完全全没有实现旅游权利,但却必须为无法出游付出高昂的代价,权利义务严重不对等,换做任何一个游客都无法接受。当然,旅行社同样是权益的受损者,旅行社为游客出境游提供了服务,提供的服务目的也是为了获得利润,也是旅行社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不过和游客的损失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旅行社损失的,说白了也就是无法获得预期的利润,权利义务也不对等。

2、明晰法律关系为第一要务。只要有游客投诉旅游经营者,旅游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游客的陈述,先大致整理出游客的诉求和诉求背后的法律关系,即使经过调查核实之后,游客所言与事实有出入也没有关系。对于绝大多数游客而言,并不一定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仅仅是根据自己旅游行程中的直观感受,结合他自己的生活常识和法律知识,向旅游主管部门提出各种诉求,包括民事的(违约的、侵权的)、行政的、甚至是刑事的。

旅游主管部门要根据游客的投诉内容,初步分析出旅游纠纷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法律关系,明确今后纠纷处理工作中的重点和方向。同时,旅游主管部门还可以根据法律的明确规定,就部分问题给予游客直接的答复,比如游客提出,旅行社擅自遗漏了旅游景点,要求旅行社除了遗漏景点必须赔偿外,还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旅游主管部门可以明确答复,旅行社要为遗漏景点承担赔偿责任,但不承担精神损害赔偿。

3、核实事实需要明确举证责任的分担。在处理旅游纠纷中,首先必须做的工作,就是核实纠纷的事实真相,尽管有时旅游纠纷核实真相并不容易,尤其是涉及到出境旅游时,但核实纠纷产生的原因仍然是处理好纠纷的重要前提。在纠纷处理中,核实真相的最重要也是最通常的方法,就是旅游主管部门要求旅行社和游客各自提供证据,支撑自己的维权主张,即解决好举证责任的分担问题。

旅游主管部门要求游客对其提出的维权主张提供相应的证据,比如游客主张旅行社擅自增加购物店,旅行社予以否认,在此情况下,游客就必须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提供证据,如果不能提供证据,游客的主张就不应当得到支持。同时,旅游主管部门要求旅行社对游客提出的问题予以回答,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比如游客提出旅行社提供的住宿不达标,即使游客提供的证据十分简单,旅行社要通过调取酒店资料等手段加以证明,如果旅行社无法提供证据,则应当被认定为住宿存在质量问题。

当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果游客认为旅行社擅自增加购物店,而旅行社认可购物店的增加为客观事实,但又提出增加购物店为双方协商一致的产物。根据法律规定,旅行社必须承担增加购物店为协商一致的举证责任。如果旅行社无法举证增加购物协商一致,则可以推定旅行社强迫增加购物店。

4、确定损害的责任承担。当游客要求旅行社承担赔偿责任时,旅游主管部门要从几个方面加以判断:第一,是否存在免责的客观因素,包括不可抗力和不可归责当事人的客观因素,诸如不可抗力导致景点被遗漏,游客的权益当然受损失,但旅行社只需要退还门票等即可,不需要承担额外的赔偿。但如果是不可抗力导致合同解除,旅行社在退还剩余款项时,应当举证费用已经产生且具有合理性,不能仅仅提供所谓的损失清单。第二,游客自己对损害的发生是否存在过错,或者是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的损害,比如游客不遵守交通规则,横穿马路,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只要旅行社履行了事先告知和事后救助的义务,旅行社就不应当承担责任。第三,交通工具是否为公共交通。由于公共交通的原因,导致游客权益受损,旅行社要协助索赔,但赔偿主体为公共交通企业。第四,如果是旅行社和游客存在共同过错,应当根据责任大小来分担,比如说旅行社没有履行告知义务,游客也疏忽大意,对于有课的损失,旅行社和游客都必须承担责任。第五,如果是旅行社及其履行辅助人的过错,导致游客权益受损,旅行社要按照约定或者游客的实际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5、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促成双方的和解。旅游主管部门对于旅游纠纷的处理手段为调解,不能对纠纷进行裁决或者决定,和法院可以直接根据法律进行判决有很大的区别,即使和法庭调解相比,也缺乏可比性。

旅游调解的基本原则是,在调查核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分头做好旅行社和游客的工作,促成双方和解。在主持调解时,旅游主管部门对于原则问题不应当让步,比如说旅行社违约,游客坚持要求旅行社按照欺诈赔偿;导游和游客闹情绪,在景区僵持了几分钟,游客就认为旅行社拒绝履行合同,要求旅行社赔偿三倍的旅游团款等,旅游主管部门就不应当支持游客的赔偿请求。或者履行辅助人有违约行为,但旅行社拒绝承担赔偿责任,旅游主管部门必须明确维护游客权益的态度。而对于可上可下的非原则问题,则应当倾向于保护游客的权益,比如旅行社的与履行辅助人协调不畅,造成游客几个小时无所事事,虽然法律没有明确的赔偿标准,但旅行社给予赔偿却是非常明确的。

第五篇:私下转让经济适用房号引纠纷 法院认定协议无效

私下转让经济适用房号引纠纷 法院认定协议无效

作者:李思发布时间:2007-07-31 09:03:1

5中国法院网讯近日,北京朝阳法院审理了一起因私下转让购买经济适用房房号而引发的案件,法院认定私下转让购买经济适用房房号协议无效,判决转让者王某返还原告购房名额转让金八万元、联系人邢某返还原告购房名额转让金二万三千元。

2006年9月25日,原告李某与被告王某签订了《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一份,约定王某将自己在朝阳区垡头地区翠城经济适用房E区范围内部分住房的购买权转让给原告,原告一次性向王某支付人民币8万元整,作为将购买经济适用房名额转让给原告的补偿。原告向王某支付了房号转让金8万元。此后,原告又向联系人被告邢某支付了转让金23 000元。邢某向原告出具了内容为:“今收到李X购买翠城经济适用房转让费2.3万元,大写:贰万叁仟元整”的收据一张。原告在与王某签订《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前未经过有关部门的购房资格审查,后原告拿着转让的房号去购买房子时遭拒。原告现起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其与王某签订的《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无效,王某、邢某返还原告房号转让金。

发展经济适用住房是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国情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快住房建设,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满足中低收入家庭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经济适用住房的用地实行行政划拨的方式,享受政府的扶持政策,以微利价格向中低收入家庭出售。中低收入家庭购买新建的经济适用住房实行申请,审批制度。在我国,经济适用住房的购买有严格的条件限制,购买人必须符合相关的条件并且在购买房屋后的一定的年限内不得出售。随着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不断完善,这些条件还将更加严格。本案中,不仅原告尚未取得相应的购房资格,且转让者王某也尚未实际取得确定的房屋。王某将购房权私自转让给没有购房资格的原告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我国关于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相关规定,客观上也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妨碍了其他符合购房条件人的购买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无效。

本案中原告与王某之间所签订的《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损害了社会公共的利益,故被法院认定为无效。

判决后,原告及二被告均未提起上诉,上述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下载赡养老父引纠纷法院判决显公正(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赡养老父引纠纷法院判决显公正(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