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与教育
浅析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与教育
茗洋学校程文华
[内容摘要] 当今的中学生,都是改革开放后成长的。其中一些学生平时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缺乏责任感。责任感培养是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是构建德育教育立交桥的重要基础,也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对人才的素质提出的高要求、形成健全人格的需要。
[关键词] 中学生;责任感;培养;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即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可见培养责任感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本人就对培养学生责任感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做法。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的中学生,都是改革开放后成长的,他们思想敏锐,勇于进取,对责任意识的理解有着一定的认识,表现出青年学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如果对他们的教育还仅仅停留在“训导”“灌输”等方式上,注定要失败。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强烈的责任意识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中学生将自己成才、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国家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己培养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人才。但是由于中学生自身意识发展水平,社会变革及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他们缺乏实干精神,重视自我需求,自我发展,却极少关心社会,关心他人。近几年来,中学生责任意识呈现出低于其角色职责要求的弱化倾向。因此,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这一课题在当前抓公民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是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中学生责任感培养的现状
1.自我意识浓重、个人责任淡化。一些学生平时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过高,对自己要求低;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个人发展,集体和协作观念、服务和奉献精神不足。在社会活动中,愿当主角,而不愿当配角,不愿做重复性、输出性工作,总担心自己被埋没、被大材小用、把个人得失看得过重。曾有学者作过抽样调查,18.5%的学生赞同“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又有11.4%的学生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天经地义”。
2.公德、纪律意识低下,角色责任弱化。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和职责。然而,一些中学生学习风气不浓,厌学现象严重,混日子、混文凭的大有人在,因此出现考试作弊,有的学生将破坏公物视为儿戏,用水不关水龙头,人走灯不关; “厕所文学”、“课桌文学”等文化垃圾屡禁不止。
3.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错位。责任感是人们所体验自己对社会或他人所负的道德责任感情,青年学生因长期沉浸在家庭的关怀中,形成对自己以及家庭比较明确、强烈的责任意识,而对社会缺乏责任意识,不能把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统一起来,这种缺乏社会责任的责任意识,过分强调自我的人格缺陷,导致青年学生责任意识的狭隘和近视,摆不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为好心不得好报,于是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人对事都比较冷淡,自私自利。当二者发生利益冲突时,更多的强调自我需要,忽略甚至抛弃社会责任,表现出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严重错位。
(二)中学生责任感培养和教育的必要性
1.责任感培养是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是构建德育教育立交桥的重要基础。所谓责任感(或者说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当他认识到了履行责任的重要性时,会在履行责任后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或者在没有履行责任时会引起羞愧、内疚和自责等情感体验,从而会促使自己不断去认识和完成新的职责。责任感以认识为为前提。没有是非标准责任感就无从谈起。同时,责任感有很强的价值取向。如果人的价值取向以奉献为乐,那么他对人对事就会有很强的责任心;反之如果一味只讲索取,那么他就会对事漠然置之。
责任感以情感为基础。一个孝顺父母、热爱子女的人,对家庭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深切情怀的人,当外族入侵、祖国受难之时,就会舍生取义、鞠躬尽瘁。但是一个对老人、子女冷漠,对祖国没有感情的人,绝不能指望他对家庭负责、为祖国奉献。责任感靠意志维持。尽责尽心是一个艰苦的意志过程并反映在人的行为举止上。只有坚强意志的支撑,才能在履行责任过程中抵制各种诱惑,恪守职责。责任感通过责任行为反映出来。有责任感的人会在作出满足自己需要和愿望的个人决定时,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等作出全面的考虑,必要时甚至会牺牲个人的利益。可以看出,责任感培养涉及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诸方面,是一个系统育人工程,是构建德育教育立交桥的重要基础。
2.中学生责任感培养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对人才的素质提出的高要求。在一个既讲效率、又讲公平,既讲竞争又讲合作,既讲权利又讲义务,既讲个性又讲共性的社会里,对人才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造就优秀人才的因素很多,我们认为,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起关键作用的情感因素是责任感,而孩子的成长中缺少的也正是责任感。古往今来,凡对本民族乃至人类作出重大贡献,都在青少年时代就形成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他们的成长过程看,责任感是他们在求学阶段的发奋学习,努力攀登的强大动力;是他们走上社会后艰苦奋斗,追求卓越,将才学贡献社会的重要保证。一个人,学生时代学的一些知识以后可能遗忘,但责任感会陪伴着他的终生。根据资料显示:1993年,联合国在中国召开了主题为“21世纪挑战及教育改革”的会议,来自24个国家的与会专家提出了一个共同看法: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少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他人真诚合作的,也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可以说:“学会负责”已成为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
3.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是形成健全人格的需要。当前,使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培养他们形成健全人格和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意识,责任感教育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将培养学生责任感列入道德教育计划,通过课程形式规范化,科学化。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也强烈指出,要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美国的西点军校还将“责任”两字赫然放在校训的首位。面对21世纪的挑战,我们认为不但要把责任感教育列入学校的教育计划,而且要把责任感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目标。
二、对学生责任感培养的体会与反思
1.学生责任感培养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顺应时代潮流,适应21世纪的需要。
2.培养学生责任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要搭建家校结合的桥梁。
3.以爱育爱,在爱的氛围中孕育责任感;相机诱导,在具体实例中引导学生感知责任感;榜样激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责任感;因势利导,让学生在件件小事中形成责任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责任感;建立反馈机制,让学生在评价中强化责任感。
三、学生责任感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从责任发生的角度来讲,培养当代中学生的责任感,就是要让他们对自己所肩负的人生责任有明确而又理性的认知,成为一个具有强烈的责任情感和责任意志的行为主体,从而自觉地承担并积极履行自己的人生责任。为此,我们可以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维度对当代中学生展开责任教育。
1.就家庭而言。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国民的素质。我们感到,应尽快改变目前家庭教育中过分强调知识教育而忽视情感教育的现状。责任感教育是家庭情感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孩子的责任心是父母责任心的折射。父母富于责任心的言谈、举止会被子女模仿、认同,内化,从而对其责任感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要从自己的事做起。当前,有些孩子做事缺乏责任心,在家做“小皇帝”,父母、祖父都围着“小皇帝”转,这样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如:做完作业,学习用品乱摆,起床后被子不叠;书包像杂袋……,最后都由父母收拾、整理,这些都是孩子不负责的具体表现。如果孩子从小有这种不负责的不良习惯,长大了走上工作岗位,势必影响其工作质量。因此,父母对孩子必须严格要求,做任何事都要负责任。孩子对自己做的事要负责,作好功课后,有责任整理好学习用品;起床后,要有整理床上用品的责任,有收拾自己房间的责任。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要从身边做起。从身边做起,首先要从家里的事情做起。如:家长可以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一方面把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另一方面使孩子树立起家庭的责任感。我们从一个家庭了解到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妈妈腰疼得直不起来时,她为妈妈打来热乎乎的洗脚水,帮妈妈洗脚、擦脚,并在她妈妈的腰部贴上伤湿解痛膏,安排妈妈早早的到床上休息,这一切都使孩子从小看到自己生活的意义,看到自己的行为能为他人带来影响,感到自己是为人所属的,是有用的,从此而生的自豪感和责任心,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与社会接触面的扩大,这种责任心与自豪感的内容也会增长、扩大,不只局限于自己的小家庭,但从小家庭中,培养出来的这种感觉却是增长未来责任感的基础,家庭没有这种基础,对人民、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更不知从何而来?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要从周围的事做起。要使孩子充当一些有意义的角色,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行为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他们战胜自己弱点,增长各种能力的信心。在我女儿的学校里(小学),孩子们就轮流担任班级干部,帮助教师组织各种活动,为班集体做事,来锻炼他们的责任感和能力。孩子们都很愿意参与,并为自己日增长的能力感到自豪。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够向孩子多敞开一些交流的大门,向他们讲一讲成年人的苦恼、家事的繁琐、工作的困惑,使孩子从小就懂得父母之不易,生活之艰辛,产生为父母分担忧虑的念头。而父母应捕捉住孩子的心愿,对他们的理解分忧的愿望表示欣赏,并且为有这样懂事的孩子感到骄傲,聆听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任何帮助父母和家境的举动,这些都能激发孩子的责任感和对家庭有所益的自豪感,让孩子对父母工作经历及家庭的日常事物进行了解分析,也能培养孩子洞察世事、了解生活、判断与处理事物的能力,为孩子将来树立起社会的责任感打下基础。
2.就学校而言,一方面发挥集体的促进作用是增强学业责任心的可行手段。良好的集体和班级学习风气对学生搞好学业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在学校里,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学风好的班级往往绝大多数学生学业责任心强烈,原来学习品质不好的插班生也会被逐渐同
化而进步;学风不好的班级则大多数学生学业责任心较差,而且人数在不断增加,这是因为环境对人的影响和教育作用,何况中学生正处于可塑性极大的时期。因此班主任尤其要重视良好班风学风的建设,以强烈的集体学业责任心去感染每一个学生。
另外运用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增强学业责任心的速效捷径。榜样是青少年模仿的对象,榜样的作用在个体性格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极大,但由于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过渡期,是非观念还很不明确,往往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情况。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运用榜样的经验作用,卓有成效的帮助学生提高学业责任心水平。如在班级教育中经常注意发挥三种榜样的示范作用:一是古今中外的伟人和楷模的榜样学习;二是学生群体中先进分子的辐射作用;三是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
3.就社会而言,个体品德的形成是社会生活提供的外在因素与主体需要的相互作用会合逐步实现的,因此,当代中学生责任心的培养与社会环境的优化是息息相关的。社会是比家庭和学校更大的塑造人的熔炉,所以我们必须努力营造一个尽责为荣、不负责任为耻的社会舆论氛围,采用大众传媒和个人的口语方式,对组织、个人的行为进行褒贬评价,从而使人们的责任感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托尔斯泰说过:“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成功与失败”。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没有责任心就不会有真正的工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钱涣琦.走向自觉———道德心理论[M].人民出版社,2003.
[2]刘冬梅.中学生责任感培养及活动模式探讨
第二篇: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方法
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方法
1.构建校园文化氛围
文化是教育资源,文化的创造和传播过程也是一种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借助多种多样的载体,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师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身心。高尚的情操中包含社会责任感,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考虑。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行德育顶层设计,将社会责任体现在学校文化内涵之中。例如,我校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经历了一次升级,从“培养奋飞之鹰”升级为“培养结伴奋飞之鹰”,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凸显出来,为开展系列的社会责任感主题教育提供了理念依据。二是进行德育主线设计,要规划出一个包含多层面社会责任感教育活动的序列。学校德育有多方面的内容,如行为规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许多活动都与社会责任感培养有关,所以,学校可以此为主线,将这些活动设计成一个序列。三是进行活动内涵设计,要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融入社会责任感教育。德育工作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从精神层面引领学生。例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自主管理能力和对班级发展作贡献的奉献精神等层面来激励学生,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班纪班规的遵守层面。四是进行校园语境设计,营造弘扬社会责任感的宣传氛围。例如,学校的标语、橱窗、升旗仪式、校报(刊)、广播、网站等,都要有意识地把先进人物所体现的社会责任感呈现出来,使学生感觉到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就在践行社会责任感。
2.构建家庭教育氛围
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应该从小开始,从生活和学习入手。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要把孩子的道德发展作为核心目标,要与家长携手培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感。学校需要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注重育子目标设定,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培育。例如,在向家长介绍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时,要阐述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理念,介绍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推介在这方面做得好的老师、家长和学生,指出家庭教育中要严防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现象,使全校家长都能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形成共识。二是注重育子方法指导,整理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的家庭教育案例,提炼成功经验。学校在教师培训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理念提升,以使教师在和家长的交往中能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例如,学校组织学生、家长和教师撰写社会责任感家庭教育案例,通过家长会、校报、学校网站、家校互动平台等路径传递给家长。三是注重家校互动合作,学校牵头开展需要家长参与的社会责任感主题活动。学校要找准切入点,抓住教育时机,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例如,可以构建社会责任感教育家校互动活动序列:以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为契机,开展感恩教育;以寒暑假社区实践为契机,开展公益精神教育;以重大时事为契机,开展时政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
3.构建社会精神氛围
社会精神蕴含着重大的社会教育力量,从多种路径来影响每一个社会人。社会精神对初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学校不能仅仅重视校园的内部世界,要放眼时代和未来,关注社会精神中的优秀内容,批判社会精神中的消极内容,构建具有学校特征的社会精神教育平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吸收社会教育资源,要将代表先进文化的社会精神及其背后的故事引进学校教育。陶行知先生主张“社会即学校”,社会是一所大学校,社会中的先进文化和风尚要为学校所用。学校要引导师生关心天下事,评论天下事,研究天下事。不论是教工大会、升旗仪式,还是团队活动、学科教学,都应关注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最美乡村教师”、“地震救灾英雄人物”之类的社会教育资源。二是树立学校的社会形象,体现学校的社会责任意识。学校是社会的一分子,要通过场地开放、与社区单位共建、学生社区实践活动、学校教育教学风采宣传等工作,体现学校师生融入社区、关心社会、注意社会形象的责任意识,使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好评反过来促进学校师生的道德建设。三是形成社校互动教育模式,引进校外的单位与个人支持和参与学校教育,使师生从他们身上感受社会责任感。社会有分工,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但是我们要树立大教育思想,社会中的每个单位和每个公民都有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方能形成社会合力。我们既主张师生要为社会服务,例如关爱孤寡老人,也主张为高校师生、企业职工、创业团队提供支持学校教育的机会,使我们的师生感受到各种社会力量对教育的责任感。策略二:在学科德育中落实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科德育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要注意选择素材、时机、方法和内容,达到自然融入的状态,不能单调和呆板,也不能与学科知识的学习相冲突,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正确的育人理念、深厚的学科知识背景、灵活的课堂驾驭能力以及友好的师生关系。在实践中,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莫定学科教育的思想基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包括健康的身心、积极的理想和理念、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渗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理念,而不能抱有仅仅为学生个人前途、为学校考试成绩而服务的功利思想。二是坚持“知情意”融合的方法,增强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初中生对抽象知识特别是价值观层面的内容认知能力比较欠缺,对具象的和带有感情色彩的内容感兴趣,所以社会责任感教育要与具体的学科知识相联系,化入具有故事情节而又蕴含思想意义的素材之中,以学生情感体验为主,再加以适当点拨。兰是坚持学校整体推进的思路,形成跨学科的学科德育合力。学校科研室牵头,联合教导处和德育处,从骨干教师带头示范切入,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育素材,并通过组织辅导讲座、开设公开课、师徒代教、举办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引导更多的教师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渗透,并通过备课组、教研组、课题组等团队建设专门的资源库,甚至开设拓展型课程。策略三:构建培育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实践活动序列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促进人的社会化,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社会化又分为“正面的社会化”和“负面的社会化”,前者使人受到良好的社会教育,后者使人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们发现,有意识的“正面的社会化”行为在减弱,而无意识的“负面的社会化”行为有增强的趋势。实现正面的社会化,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携手设计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接受正能量。一是面向每一位学生,构建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平台。学校要有意识地构建学生的社会实践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家庭中的责任感教育,在班级中的责任感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责任感教育,在社区中的责任感教育,在网络空间中的责任感教育,等等。家庭、班级、学校、社区、网络空间都是学生身临其中的社会场景,社会实践教育应该体现在这些场景之中,学校和家庭要协同引导学生在这些场景中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二是以家庭和校园为主阵地,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教师和家长要帮助学生在家庭和校园中确立社会实践者的角色地位。在家中,实践家庭小主人的角色;在校园,实践校园文化建设者的角色。例如,我校发动学生在校园中寻找实践岗位,有的学生在食堂担任志愿者,有的学生在报栏担任志愿者,有的学生在广播站担任志愿者„„岗位为学生所创,不拘一格,让学生在这些实践岗位上锤炼品质、培养能力。三是树立社区大课堂理念,组织学生体验公民角色。社区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实践公民角色和培养实践能力的大课堂,社区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学校在社区的文化中心、居民学习点、福利院、企业等建立校外学习基地,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到这些基地开展活动;学校与社区联手,为学生开设社区探究课程,学生去认识“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居委会”、“社区事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自”等社区中的机构或组织,学校与社区联手,组织开展系列联谊活动或项目,一起举办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科普节,一起开展环保、法律、禁毒、助残等主题活动;学校组织师生在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例如“低碳生活美丽家园”宣传志愿服务队、“魅力社区你我他”社区美丽人物、美丽景物、美丽事物的采风志愿者服务队等。四是心怀天下事,担任绿色网络的守护者。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也要渗透到对学生的网络生活指导中。学校
要引导学生坚持以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去构建网络生活。一方面要通过校会、班会等给学生宣讲相关的思想和案例,另一方面还要设计一些积极的网络学习活动,例如班级网页建设、网上知识竞赛、网上旅游、数字化作品创作等,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健康的学习、交友和休闲,同时批判网络空间中的负面现象。
第三篇:培养社会责任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提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社会责任感”是特意增加上的,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我们的学生是否对社会负责,只有走向社会才能见证。我曾经到山东潍坊参加新学校的会议,深有感触。潍坊给我的感觉非常好,感到那里的公民素质很高。首先是卫生非常好,街道都非常整洁!
这里教育先进,他们的实践基地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资源的充分利用。这个实践基地的领导说:所有学校的学生都是我们的学生,因为每个学校的所有学生都至少在那里住一个星期参加实践活动。那里每个教室一个专项,整个校园囊括了所有的动手操作项目,各个学校轮流参加这里的实践活动,一年当中所有时间都利用上了。
最让人感动的是那里的宾馆高层次的服务。我到过的宾馆,从未见过文化氛围这么好的:宾馆房间里有服务员们捐出的书籍,电梯旁边有报纸夹,有若干报纸供等电梯的客人浏览。有一件事让我特别感动,我当时带了一个药瓶(但里面装的不是药),开完会回到房间,发现我的房间多了一壶姜糖水,服务员还在旁边留了一个纸条,上面服务员写道是因为看我用的药瓶是感冒药的瓶,以为我是感冒了,所以才给我特殊熬了姜糖水,我看了非常感动,当即在纸条的背面写了感谢信送给了经理,对他们这种无微不至的特殊关怀倍加赞赏。后来我们和李校长一起在火车站等车的时候我跟李校长感慨地谈及此事,李校长说他同样也接到了纸条,服务员也给他熬了一壶水,是消炎的,因为看他用了消炎药,而且李校长还将那个纸条留了下来,这肯定是以后的教育资源了,对李校长的搜集和积累资源意识我更加佩服了,而且最为佩服的是李校长在潍坊的教育影响力之大,已经在社会层面产生了影响,相信这些员工多数是潍坊当地的毕业生,潍坊的良好教育在这些学生毕业后真正显现出成果,公民素质普遍提高,宾馆服务只是一个缩影,相信潍坊的整个社会有很多类似以上事例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内容。
我非常赞成《中小学管理》选择的这个主题,我认为这是最值得研究的。我曾经听过(后来也听多个教育家提到过)台湾的教育家高震东先生有过“天下兴亡 我的责任”的名言。他的学校叫“忠信高级工商学校”。这个学校在培养学生责任感方面有很多非常典型的经验。学生年龄在15-18之间,学校没有工人,没有保卫,没有大师傅,一切必要工种都由学生自己去做。全校集合只需3分钟。学生见到老师七米外要敬礼。学生没有一个考不上大学的。这个学校开除的学生到了别的学校都常常成为标兵。这所学校在台湾享誉30年。在台湾各大报纸招聘广告上,经常出现“只招忠信毕业生”字样。
高震东先生说,大陆教育办得不好,是我高震东的责任,只因为这样,我才
回祖国专门举办道德方面演讲。“以天下兴亡为已任”是孟子思想。下面是他的一
些论段:
我们每个学生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
家?哪有不团结的团体?所以说,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
推出去。
灯泡坏了,哪个学生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学生
自己马上买一块换上它。如果说“这是他们的事。我是来读书的”——这是什么观念?你读书干什么?读书不是为国家服务吗?眼前的务你都不服,你还能为未来服务?当前的责任你都不负,未来的责任你能负吗?
天下有大事吗?没有。但任何小事都是大事。集小恶则成大恶,集小善则为大
善。请先把自己脚下的纸屑捡起来——这就是我的教材”。所以当学生看到地上的废纸不捡,扔纸的人如果扣1分,那么看到不捡的要扣10分,因为扔的可能是无
意,但不捡的却是有意的。
当本届亚运会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六万人的会场上竟没有一张废纸。全世界报纸都登文惊叹:“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就是因为没有一张废纸,就使全世界为之惊讶。再看看我们十月一日***广场升国旗的镜头,当人们散去,满地废纸,到处乱刮!外国人一看当然会这样认为:你们中国此时要同日本比,差得远呢!所以说,我让大家捡起一张废纸,这就是爱国的开始。
万事从小事做起。美国太空3号快到月球了,它却不能登上去而无奈地返回来,为什么?只是因为一节30块钱的小电池坏了,他们这个酝酿很久的航天计划被破
坏了,几亿元报废了!天下有大事吗?大家看哪次飞机失事是翅膀和头一齐掉下来的?都是一节油管不通,一个轮胎放不下来才失事的。
一个人的死,哪个是全身完全溃烂死掉的?都是肝坏了,或心脏有毛病等等一
个小器官不正常而死的!
大家先要想想为什么读书,为谁读书?要学好生存的技能,要懂得生命的意
义和价值,那里不是创造人类价值的地方!所以,我们要知道读书绝对不是为了
自己,读书是为了国家而求学问,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们读书、做事要确定一
个方向: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我常常给我的学生讲一个故事:我们有一天出去旅行,忽然间暴风雨来了。
我们没地方避风躲雨,孩子们向前跑,一看前面有个草棚,大家“哗”地冲了进去,一冲进去大雨就来了。大家好高兴,“哇,今天运气不错哟,刚刚找了房子大雨就
来了。太快乐了!”大家也不顾虑房子干不干净,有没有人住过,只要有避雨的地
方就很满足了。但这个房子在风雨中突然间要倒塌,同学们想尽办法 “扶住它,不能让房子倒塌”。在这种状况下,我很有感慨,同学们,你们说是我们需要房子
呢,还是房子需要我们呢?(掌声)我看是我们需要这座房子。这座房子就是我们的国家,再破再烂是我们的家,再穷再破,是我们的家,我们要爱她!(掌声)
你怎么可以羡慕外国人呢?“唉呀,你看外国人多好!我不当中国人,我想当外国
人!”那是不对的。我们国家不如别人,我们承认,但是我们有决心,我们会慢慢
把它搞好,但我们一定要牺牲自己,有热爱国家的观念。
爱国是很具体的。我的学校门口有个标语:离开校门一步,肩负忠信荣辱。
推而广之,离开国门一步,肩负全国荣辱。一口痰吐在中国是小事,一口痰吐在外国,你就丢了中国十二亿同胞的脸,因为你代表十二亿中国人,而不是你个人,你千万不要以为,“好汉做事好汉当”,你错了;你做不到;你不够资格当!
所以,同学们,爱国常常在一个微小的地方。“一言以丧邦,一言以兴邦”。我们肩负着国家的荣辱啊,人家看到我们就看到国家的希望。
我非常同意十一学校的提法:让学生担当责任,才能从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按照
教育家冯恩洪的说法,我们应该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冯恩洪同志多次在报告中给同学们说过这样一段话:”忠心献国家,孝心敬父母。爱父母是每个人爱的出发点。“但要把这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润物细无声“地溶入同学们的心灵,冯恩洪同志着实费了一番脑筋。在一次主题班会上,冯恩洪同志亲自组织了一次看似奇特的活动。这个活动叫做”负重自修,“要求班级的每位同学带一个塑料袋,塑料袋里装上4公斤黄沙,然后把这个塑料袋绑在腰间,先上一节自修课。课后立即召开主题班会讨论,题目就是”从负重自修谈起“。这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牢骚声,几个同学嚷道:”应该要把出此馊主意的人押上道德法庭。“就在这节骨眼上,冯恩洪同志站了起来:”这个馊主意是我出的,40分钟身上绑上4 公斤重的黄沙你就受不了啦,那我要告诉你们,这个主意的目的是要你们由此理解妈妈的艰辛、妈妈的伟大。妈妈养你可不是40分钟啊!有道是10月怀胎,我请同学们算一道算术题:10个月除上40分钟,等于多少节自修课?才40分钟就要把我押上道德法庭审判,那请想想,你妈妈为了生你、养你,付出了多少情感,多少辛劳。今天的讨论会主题就叫做'爱我的妈妈'。听完冯校长的演讲,同学们恍然大悟。冯校长趁热打铁:“每一位同学都设计一项让妈妈高兴的活动,但是这个设计方案在付诸实施前千万要保密,下个星期这一节课讨论,内部交流,交流的目的是汲取别的人的长处,完善自己的方案,然后星期天付诸实施,给妈妈一个在情理、期望之中,而又意料之外的惊
喜。” 教室里立即活跃起来,同学们顿时倍觉母亲的伟大,迫不及待地要对妈妈表示“发自内心深处的爱”。他们愉快地设计着,星期天要给妈妈一个“惊喜”。孝敬长辈传统美德,已在这美的活动中植根于同学的心灵中了。
冯校长还举过两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海淀区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2000人用
餐,没有跑步,不约而同遵循一个共同的价值准则:盛多少吃多少,40分钟吃完剩饭桶干净见底;他还介绍浙江一所学校,30万册图书没有一个图书管理员,学
生随便看书,却一本书都没有丢过。
我们学校也曾尝试发动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我曾在1994年刚开始做团的工作时组织召开了我校第一届团代会,后来被接任的新团委书记只开了第二届,就没有延续; 我们也曾开过学代会,我们还把学生的意见建议分成两类:一类是学生代表个人名义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一类是学生代表组联名提出的议案,对于学生的议案我们是上班子会进行研究的,处理结果要到全体学代会上去做解释的,但也没能坚持长久。
去年十一长假我们给学生布置到父母单位和亲朋好友单位走访,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进行职业考察,搜集相关资料和图片,就所考察职业的基本情况进行汇总,回校后还搞了相关的展览和演讲比赛等,但这项工作也没有坚持。
受十一学校启发,我们现在在研究如何让学生参与校内保洁、保安、食堂等服务,通过发挥各级集体优势,通过层层承包责任直到个人承包岗位责任等制度,培养学生履行义务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每项工作的不易,从而产生对这些员工的敬意,也同时培养学生的维护环境卫生、保卫校园安全、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等方面的责任感。
我们还将发动家长配合学校工作,通过让孩子学会自理,激发责任心。要求家长注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绝不能事事包办代替、处处替孩子承担责任。比如,号召家长尽量减少开车送孩子上学的镜头等。另外要培养家长在惩罚中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意识。这里所说的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当一个孩子犯了错,不要家长出面给孩子到处托人说情,要让孩子接受惩罚。惩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应该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错负责。其次,要让学生体验到自己过错的后果,让孩子主动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如忘记了带作业,不要埋怨家长,而是从自身找原因;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要主动赔礼补救……时间长了,违反校规校纪要接受处分等处理等,逐渐培养孩子们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习惯。我们还要组织学生观看以前的有教育意义的老电影,如有关邱少云、黄继光、雷锋、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的故事片,让学生受到心灵的洗礼,培养他们对祖国负责的高尚情感。
第四篇:正确培养孩子责任感
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研究表明:家庭条件优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孩子,成才者甚少;这些孩子智力并不低,但是成年之后无声无息,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缺乏责任感。那么,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
① 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应该从小就让孩子逐渐认识到,哪些是他自己应该尽做的,哪些是他不应该做的,不要轻易地麻烦别人,并逐渐培养他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比如,该上幼儿园时,就得去,不得胡闹不去;玩完后的玩具,应该收拾整理存放好;学会独立吃饭后,就应该自己吃,不应该闹着要大人喂;大人在看书学习时,不应该去打扰他们等等。孩子责任明确了,他的行为也就更加自觉了。
② 让孩子定时完成一定的任务。孩子只有经常参加需要他自己负责任的活动,他的责任感才可能真正地形成。许多孩子缺乏责任感,往往是由于父母平时很少给他尽责任的机会所造成的,如,对于孩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常常怕他不高兴,因而从他的肩上抢过来,所以孩子的责任感也就很难培养起来。因此,父母应该多创造让孩子有为某事某物尽责任的机会。如,让孩子每天定时喂食小动物,或者给阳台上的花草浇水等。让他承担点任务,负一点责任,这样,孩子也就学会做事要负责到底,有始有终。
③ 给孩子一定的发言权和选择权。在生活中,父母要注意给孩子一定的发言权和选择权。只有通过大量的机会让孩子自己作出决定,才能使他从大量的行为结果的反馈中认识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只有当孩子真正地对自己作出的决定负责任,他才可能变得有责任感。④ 要求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要推卸自己的责任。如,孩子不小心被木条绊倒,应责怪的是他自己的不小心而不是“木条碍事”;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有些父母见孩子被障碍物绊倒后,在抚慰孩子的同时指使或帮孩子去“打”或“骂”障碍物,这是很不好的,这是帮孩子推卸责任,这样不利于孩子责任感的形成。又如,孩子踢皮球打坏了别人家的玻璃,孩子要向人家道歉,而赔偿可由父母承担;如果孩子损害了别家孩子的图书、玩具,要让自己的孩子修复、替换或用他自己的零用钱购置归还别人等。这样,不仅能使孩子掌握一定的行为准则,而且责任感也得到增强。⑤ 父母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父母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对工作、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负责任的人,这样,可以给孩子以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孩子责任感的形成;反之,则不利于孩子形成相应的责任感。孩子一旦形成了敢于负责,勇于负责的品质,这将会使其终生受用。
第五篇: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有出息,这种希望要成为现实,不光是学校的责任,更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我国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独生子女的家庭成为普遍性,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强、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竞争意识越来截止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面对当今的孩子、如何以行之有效地教育方法,使他们朝着社会和家长的期望健康地发展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中学生已经基本脱掉的学生的稚气、但又不像成年人那样思想成熟、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强、上进心强,同时、由于思想发展未定型,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家庭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紧密联系孩子的思想、以意志品德遵纪守法等方面进行引导教育,坚持不懈地向孩子灌输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学生不学习不算尽责任,学习学不好不算好学生,引导教育不能一味关在家中讲道理,把家庭教育与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结合起来,针对孩子的学习任务,现实思想、生理健康见缝插针地进行引导,有的放矢的教育,针对孩子在不同时机不同原因中暴露出的心理思想问题,及时进行谈心疏导,了解孩子在学习中的思想反映、观察孩子在学习中的精神状态,及时疏导孩子的思想疙瘩,谈心时不但要告诉孩子怎样做,而且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从道理上说服孩子,在谈心方式上选择合适场合,这样也能起到更好效果。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一个人具有了某些能力时,就要对相应的判断负责,但是,孩子做事往往更加地重视行为过程本身,而不太重视行为的结果,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必须让他们养成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的习惯,让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引以为荣。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只有这样、才能进步地发展为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让孩子对自己某些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没法补救,让孩子知道,谁造成不良后果,就该由谁负责,当然父母在家中要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有威信。要求孩子负责任,才能让孩子有模仿对象。
让孩子学会宽容,独生子女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家长应在这方面多加注意,应让孩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学会心中有他人,宽容他人,在适当的时候,家长可以和孩子角色互换。比如,孩子与别人闹矛盾,对孩子说,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这样有利于孩子学会忍让,关心别人。
帮助孩子摆脱自卑,独生子女中,也有些自卑的孩子,对于这类孩子应及时开导,帮助孩子摆脱自卑,树立信心,用赏识的目光注视您的孩子,孩子的思维方式与大人思维方式不同,不应一味地责备孩子,赏识教育最关键的一个原则,就是要端正对孩子的态度,重新认识孩子,有这样一句话: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您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骄傲。
家长要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朋友关系,父母平时多和孩子聊聊天,关心孩子的思想,学习情况,孩子的思想出现疑问或波动是难免的,关键是家长要及时发现,妥善地化解问题,怎样爱孩子,怎样教育孩子,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去认真想和做,我们为人父母,要对孩子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要做教育子女的有心人,家庭是孩子生活的最多的地方,父母和孩子有着长时间多方面的接触和了解,更利于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切合实际的教育,在教育时,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性格,习惯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