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旅游
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旅游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涉及面广、拉动力大的经济文化型产业,具有低消耗、低污染、低风险、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地方特色旅游对于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打造地方旅游特色品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贵南县实际,整合贵南各项资源,大力发展本地特色旅游项目。
一、贵南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
1.贵南县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境东部,总面积6593平方千米。地处黄河谷地、芒拉河谷地及滩地、高山,地势由东向西北倾斜。南部高山连绵,中部为滩地,西北部为黄河谷地。黄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境西北,还有茫拉、沙沟河等河流。山河瑰丽、文化灿烂、宝藏荟萃、风情淳朴。大自然赋予贵南一派雄浑壮阔、神奇独特的高原风光。莽莽多石泽山横亘其中,涓涓茫曲像洁白的哈达蜿蜒流淌;居布、莫曲原始森林茂密绵延、危崖高耸、松柏繁茂、苍翠秀丽。著名的直亥雪山积雪皑皑,银光灵动,雪山顶的“银措圣湖”湖水清澈、龙池灵湫、碧映长天、秀丽迷人,周围悬崖峭壁千奇百态、景色十分壮观、神奇,是旅游休闲和野外探险的胜地。
2.贵南县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气候,冬无酷寒,夏季酷暑,暑热天气为7月,平均气温20°C~26.80°C,贵南虽春来迟,但一旦开春则 “天边光景一时新”,广阔的高原上阳光灿烂,天空蔚蓝如洗,高山 处垂直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物种,高峰还有积雪,山下则芳草如茵,尤其是河湟谷地,冬季不阴冷,夏季凉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去处。
3.贵南县境内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各种药材资源丰富。
主要有冬虫夏草、雪莲、贝母、麻黄、秦艽、杜鹃、大黄、羌活、黄芪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药用植物。冬春夏草历来被视为滋补佳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蕨麻、蘑菇等土特产品也是重要经济资源。野生动物有产名贵药材的马;有产名贵毛皮的黑熊、草豹、雪豹、猞猁、狐狸、石羊、盘羊、黄羊、狼、旱獭等;有名贵禽鸟雕、草原云雀、百灵、雪鸡、马鸡、雉、石鸡等。这些野生动植物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国家允许开发利用的资源,亟待科学地开发利用。
4.贵南县民族民俗多元化,居住着藏族、蒙族、土族和
汉族等,居住于此的藏族妇女身后背有一幅用皮革和布制成的三片辫饰(藏语称加龙),上面缀满银盾、银牌或贝珊瑚等珠宝,其末段以红线作穗,长及足部,发套上的刺绣图案根据不同地区的风俗而各有不同,主要有八宝、百结、花卉、动物、云纹等。这种发套厚重古朴,如同铠甲,佩戴在身后华丽而庄重。
二、我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资源
贵南县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全县共有大小寺院18座,其
中,闻名于安多地区的著名藏传佛教胜地塔秀寺、鲁仓寺以
及承载历史的拉乙亥齐家文化、卡约文化遗址具有全国影响。
塔秀寺:海南州贵南县治西南15公里上画隆的加哇达纽
码山谷中,有一座三面青山环绕的佛寺,那就是塔秀寺。寺前溪水常流,环境幽静,据传,藏历第十一统通金猪年(清康熙十年,1671年),西藏高僧曲江嘉措来青海进行佛事活动,曾在此建蒙古包寺院。此后,许多佛教界著名学者曾光临该寺。**喇嘛噶桑嘉措与其经师阿旺却丹曾来此主持佛教仪规。
鲁仓寺:藏语称“鲁仓讲修兴善洲”,又因系尼尔仓**所建寺院,亦称“尼尔讲修兴善洲”。位于县治茫拉西北2公里的哈买日山根,属森多乡。由尼尔四世罗桑却吉尼玛(1850一1909)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该寺1953年有僧208人(内**3人),牲畜11649头(只),耕地6750亩,1958年后关闭,1962年开放,有僧26人。“文革”期间拆毁,1981年重新批准开放,现重建有经堂 15间,僧舍87间,有僧84人(内**1人,完德8人)。
卡约文化遗址:卡约文化是因1923年首先发现于青海省湟中县卡约村而得名的。卡约为藏语,意为山口前的平地。卡约文化是青海省古代各种文化遗址中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土著文化。东起甘青交界处的黄河、湟水两岸,西至青海湖周围,北达祁连山麓,南至阿尼玛卿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均有分布。湟水中游的西宁盆地,遗址最为密集,显然是其分布的中心带。卡约文化中,先民们的居住遗址和墓葬近年都曾发掘过,发掘的墓葬不下2000座,出土文物除各种生活用具陶器外,生产工具有大量石制的刀、斧、镞、臼、杵、锤,骨制的镞、铲、锥和铜制的刀、斧、凿、镰、镞等。还发现粮食(粟和麦类)和较多的牛、羊、马、狗等家畜骨骼。例如在一般常见的三件陶器中,一件放粮食、一件放肉、一件放水。这种现象说明当时人们出于原始宗教信仰,认为死者在另外一个世界生活,继续需要这些生活必需品,同时也反映农业、畜牧业和狩猎产品是人们的生活来源。
三、我县发展旅游业的对策和及建议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机制
建立一个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兼备宏观调控手段,并有利于对旅游产业开发实行统一领导、制定一定区域的总
体规划,严格管理,有序开发,尽量避免重复投资和生态破坏,统一规划,有利于旅游业向大规模、深层次方向发展。充分考虑客源市场、发展潜力、环境的承载力等因素,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以保证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2.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政府应制定专门政策,从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如安排一定财力用于旅游基础设施改善和旅游宣传等工作,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3.加快旅游环境建设,提高旅游业整体形象
一是加快以公路、通讯、电力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旅游人才引进和现有从业人员培训工作,为旅游发展提高人才保障;三是加强本地特色旅游宣传工作,提高旅游知名度。
4.大力开发旅游商品
一个地区旅游商品开发与状况,代表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兴衰。结合我县实际,目前应重点抓好特色本土产品的开发利用,如冬虫夏草、雪莲等。
5.加强行业管理,坚持依法治旅
一是依照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和协调旅游产业投资经营者和景点所在地群众之间的矛盾;二是做好旅游市场整顿和规范工作,严厉打击欺客宰客等违法行为,创造好旅游业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加强涉旅安全工作,强化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旅游安全氛围,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第二篇: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旅游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旅游,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涉及面广、拉动力大的经济文化型产业,具有低消耗、低污染、低风险、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地方特色旅游对于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打造地方旅游特色品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织金实际,浅谈怎样发展地方特色旅游,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一、织金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
织金位于贵州中部偏西,地处乌江上游支流六冲河与三岔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县城距省城贵阳157公里、毕节144公里,总面积2868平方公里;最低海拔860米,最高海拔2262米,县城海拔1310米;年平均气温14.1℃,年降雨量1436毫米,年日照1172小时,无霜期327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辖32个乡(镇)、561个村、28个居委会、4810个村民组;2010年末总人口 108.62万人,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62亿元,同比增长14.6%。财政收入8.52亿元,粮食总产量32.58万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22公斤。
织金历史悠久。秦属巴郡,汉属牂牁郡,为仡佬族世居之地; 晋以后彝族入主,至唐为晖州;宋、元、明为毗那;清为平远州;民国三年改称织金。晚清重臣织金人士丁宝桢、1
矿务大臣谌湛溪、地质学家丁道衡等,曾以各自的政治远见、学术造诣、参政业绩而蜚声海内外。其中: 晚清名臣丁宝桢以智斩安德海、治理黄患、修复都江堰、改革盐政等名震国内。文物古迹甚丰,山、水、洞俱佳,1991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县境内古寺、古墓、古桥、古塔等112处,县城内达70多处,其中,位于县城中心的财神庙和三甲保安寺极具历史价值,正申报“国保”。
织金是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道路交通便利,人文环境和谐的旅游大县。借助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东风,创新政策支撑,抢抓机遇,把旅游业作为织金继煤炭产业之后的又一重要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来抓,理顺经营管理体制,建立投入体系,探索建立优惠政策,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实现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大幅增长,提高旅游业对财政的贡献率,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促使织金县从旅游资源大县转变为旅游经济强县。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625.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95亿元。2010年,接待旅游人数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亿元,旅游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的5%。旅游经济总量在全省县市排名第10位。力争“十二五”期间,接待人数达到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0亿元以上,旅游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达8%以上,旅游经济总量在全省县市排名第8位水平。
二、创新管理目标,打造地方特色旅游
为实现“五年内将织金建成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启动织金古城、官寨古镇、织金大峡谷、营上古寨、桂果大瀑布等特色旅游景区(点)开发建设,推进织金洞5A级旅游区创建工作。着力打造织金古城、官寨古街、龙场营上古寨、官寨小妥倮民族村寨、大平乡群建苗族村寨、茶店乡红艳村民族旅游村寨等一批乡村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示范精品,重点培育农家乐星级示范户100户以上,挂牌农家乐、乡村旅舍500户以上。力争新增A级旅游景区3家,新增三星级宾馆酒店5家,旅行社2家。国际展览中心1个、国际会议中心1个,乡村旅游景区6个、现代农业观光园1个。加大织金洞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建立起科学合理、运转协调的管理体制。织金县城成为景观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功能设施齐全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建立规划衔接机制。一是坚持跳出旅游抓旅游,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采取公开招标等方式,聘请一流旅游规划机构来进行规划,把规划做细,将现代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等紧密结合起来,认真搞好县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统筹旅游发展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交通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实现产业之间深度融合、良性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区域协作、合理布局,重点在产业导向、资金投向、政策引导等方面出新政策,引导和支持跨行政区域、跨行业整合旅游资源,实现资源互补、产品互动、客源互流、双赢互惠。二是以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为突破口,以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为方向,对织金洞景区管理经营体制进行改革,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实体和市场主体。积极探索符合政策法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适应现代旅游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
(二)加快旅游企业经营机制转换。通过合资、合作、联合、兼并、拍卖等方式,推动饭店、旅行社、旅游运输、旅游购物商店等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旅游企业集团和经营合作网络,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支持、发展上市旅游企业。
(三)打造精品旅游品牌。积极打造国家5A级景区精品旅游品牌,改变织金洞景区旅游项目单
一、品牌推广滞后的现状,充分发挥织金洞在全县旅游业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重点打造以织金洞、乌江源百里画廊为龙头的休闲度假旅游品牌,以织金古城、官寨古街等为龙头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以官寨红岩、桂果镇为龙头的乡村生态旅游品牌,以鱼山、织金烈士陵园为龙头的红色旅游品牌,把织金建设成为集生态观光、文化溯源、休闲避暑、红色旅游、爱国主义
教育等为一体的中国西部重要特色旅游目的地。着力抓好支嘎阿鲁湖织金旅游区、织金洞乌江源百里画廊、贵州历史文化名镇织金县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龙场营上古寨、桂果大瀑布等重点风景区旅游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发展避暑休闲旅游产品。
四、建议及对策
一是建立织金旅游产业发展基金。从2011年起,由县财政拿出300万元作为产业发展基金,以后每年按照财政增幅同步增加。织金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每年从门票收入中提出千分之三交县财政作为旅游发展基金。建立项目资金整合机制,由发改局牵头,交通、水利、林业、建设、环保、农牧、农办、扶贫、移民等部门配合,对项目资金进行整合,统筹使用。在保护、开发、建设的基础上,可依法拍卖、转让、特许旅游资源经营权,所得转让费全部用于旅游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和移民搬迁项目。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鼓励境内外民间资本投资旅游开发。争取国债资金和省旅游专项发展资金对一些重要景点的投入,争取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和还款期限的延长;对条件成熟的景区采取经营权转让、拍卖、合资合作、租赁、特许经营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二是积极探索旅游开发的政府投资、大企业投资和民营经济投资共同投资模式,探索特许经营权与管理权分离及特许经营权转让方
式,促进多元化投资体系的建设。整合各类建设资金,鼓励多行业联手、多企业合作,促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城镇建设、旅游商品集散地建设。三是以全省旅发大会为契机,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旅游发展项目。
第三篇:灾害特色旅游
灾害特色旅游
2008年初的一场大雪让我国南方变得冰天雪地,绊住了人们回家的脚步,给人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大自然在展示其强大力量的同时,也不吝惜展示它的美。难得一见的雪景令人们惊奇。街道上到处可见各式各样的雪人、嬉戏的儿童以及拍摄美景的人们。而一种基于灾害性气候或地质产生的特色旅游,也借此重新走入了人们视线。
常见的重大自然灾害有10种:台风、地震、洪水、雷暴、龙卷风、雪崩、雪暴、火山爆发、热浪、山体滑坡(泥石流)和海潮(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毁灭性的破坏:龙卷风所经之处,一扫而空;地震可以把一个城市变为废墟;火山爆发更可以将一个城市淹没在火山岩下。
每一次的灾害不仅留下伤痛和教训,也给了人们认识自然的新的起点。很多经常受这些自然灾害侵袭的地区,形成了自然灾害的“天然博物馆”。由此建立的自然灾害博物馆,则为人们了解灾害,预防灾害提供了科普教育的场所。
近年来,深度游渐渐兴起,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观光游,而是更希望了解到某地风光的成因及特色。灾害原是旅游业的大敌,但是在人们的努力下,这些气候或地质上的灾害作为人们认识自然的窗口,反而成为地域特色。在一些灾害多发区,不论是自然现象造成的遗迹,还是介绍灾害的科普博物馆,都吸引了游人的目光,成为一种变害为利的特色旅游项目。
台风博物馆――体验性的科普前沿
台风之害,虽夺命掠财,凶猛无情,但若能有效的应对,便既能蓄水饱墒,又能领略大自然之壮观。浙江舟山是我国唯一一个群岛城市,也是经常遭受台风肆虐的地区。作为海洋文化的一部分,当地人民很早就对台风有所认识。中国台风博物馆就建在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它位于“浙江抗台第一坝”的拷门大坝两端。
不同于一般博物馆的静态展示,游客无法有深度的旅游体验,中国台风博物馆将静态的实物的展示与动态的风文化体验结合,将一种无法再现的气候现象以多种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在台风博物馆一期馆内,虚拟演示台风成为一期博物馆的一大亮点。由于台风的季节性强,每年的7―9月是台风活动最为活跃的季节,虚拟体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台风博物馆的季节性问题。在台风博物馆内的气旋模拟器,能够让游客初识“台风”的形成过程。以及台风的形态。点击触摸屏,“97―11号”、“威马逊”、“鹿莎”、“森拉克”等台风立即再现在大屏幕中。
在二期风文化乐园内,通过各类虚拟体验活动,通过虚拟体验设备,人们能够体验到追风、报风、摇风、听风、万风、射风、骑风、摄风和驭风的乐趣。立体声、大屏幕、各类虚拟体验游戏等,让台风博物馆中充满了尖叫和欢笑声。
据县文广局的何仁岳副局长介绍,它的建设主要出于三方面目的:
一、它的建设对于人们正视灾害,认识灾害,变害为利,避害趋利具有重大意义;
二、它将海洋文化与地方旅游相结合,促进了当地旅游的发展;
三、通过建立波浪观测站,在台风期间为“三防”部门提供实时的波浪数据,供政府决策。可见台风博物馆不仅是一座科普博物馆,在预防台风灾害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地震博物馆――深沉的怀念与丰富的历史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天崩地裂”这一词从女娲补天开始就开始存在。天穿了,她以女性柔软的手补了天;地摇了,她折断了神鳌的脚爪垫稳了四极。然而在女娲补天垫地的过程中,灾难也降临到她的子民。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一个城市毁灭在地震中,但人们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在废墟上又建了一个漂亮的城市。为了纪念唐山大地震而建立的唐山地震博物馆,真实的记录了一个个感人的场景。一幅幅血与泪的图片和实物将那段历史展示的淋漓尽致。作为一个著名的特色旅游点,唐山地震博物馆给人更多的是对自然无情的痛和对人们真情的感动。
另一座地震博物馆则是始建于1989年的兰州地震博物馆,它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收藏最丰富的唯一的专业地震博物馆。兰州地震博物馆建在甘肃省兰州市十里桃乡一座长达400米的大型人防山洞里,内部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博物馆洞门恰开在一个非常典型的几百万年前的地震断裂带上,洞门上面的山体断层面和破碎带清晰可见,十分壮观。
博物馆的主体展厅布设在山洞里,蜿蜒曲折如树枝状伸展开去的各个洞道在迷离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幽静和神秘莫测。整个博物馆分为6个分馆:地震知识壁画馆、实物史料馆、地震泥塑馆、地震仪器馆、音像馆和地震字画馆。
地震是我国比较多见的一种灾害,我国人民对地震的认识也有很久远的历史。地震泥塑馆以“报马送信”、“夜守孤灯”、“斩断情恋”等8组泥塑,生动地再现了公元138年张衡地动仪首次测出的兰州大地震时的情状。音像馆以几十部国内外地震录相片为教材,演示地震发生情况,普及防震知识,让人身临其境,获益良多。字画馆里收藏有许多与地震有关的题字和画卷,名人墨宝,幅幅珍贵。
兰州地震博物馆馆藏中还有许多国内外罕见的甚至是唯一的地震文物和史料,如世界上罕见的万年以前地震生成物――固化沙柱和碳化断层泥珍品、中国和世界上唯一的固原大地震铜币“沙板”、我国第一张地震烈度图――清代山西平陆大地震中钦差大臣手绘地震烈度御览图、宋代“天下地震第一碑”文献碑刻等等。
它以丰富的历史知识、通俗的表现形式以及大量的珍藏文物等,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泥石流赛道――贩卖独特,令“害”变“宝”
云南东川小江流域有“世界泥石流博物馆”之称。据调查,东川境内拥有107条泥石流沟。过去,每年雨季这里几乎都会爆发泥石流,因而形成了特殊的地貌。专家认为,东川泥石流具有五大特征。
1、分布广泛,暴发频繁;
2、规模巨大,来势凶猛;
3、类型齐全,过程完整;
4、结构明显,流态多样;
5、作用剧烈,破坏力强。
泥石流本义上是一种地质灾害,但对科学工作者来说,东川泥石流发生地又是一种宝贵的地质遗迹资源。可由此探索泥石流的成因、深化规律,进而研究总结防范、治理之策。旅游者能在这里观赏奇特壮观的泥石流遗迹,感受大自然无情的一面,从而时刻绷紧保护生态环境的弦。
而对当地人来说,利用泥石流做文章,变害为利,则是要把独特的地貌作为旅游资源巧妙运用。泥石流造成的独特地貌受到了众多赛车爱好者的青睐。东川泥石流赛道因为具有酷热、多沼泽沙滩、泥泞路滑等特点,被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授予“中国泥石流汽车越野赛道”的称号,成为了继哈尔滨冰上赛道、撒哈拉大沙漠赛道之后,另一个特色赛道,也是国内首个泥石流汽车专业赛道。当地也籍此举办“中国昆明东川泥石流汽车越野赛”吸引了国内外选手及旅游者的目光。
无论是科普博物馆还是针对特殊地貌的专项旅游,变“害”为“利”,将不利变成特色,是灾害特色旅游总的思路,也是令我们得到借鉴之处。
第四篇: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莆田市文化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市委讲师团
一、基础与优势
1、地方特色文化影响扩大
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造就了莆田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千百年的积淀,使莆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特色文化。妈祖文化、南少林武术文化、仙游祈梦文化在海内外影响逐步扩大。一是妈祖文化。莆田是妈祖的故乡,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目前,世界上共有妈祖庙宇5000多座,妈祖信众2亿多人。妈祖文化已成为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在台湾,信仰妈祖的民众约占总人口的2/3,每年来湄洲岛朝拜妈祖的台胞都在10万人次左右,迄今为止,已有将近1300家台湾妈祖庙到湄洲祖庙认祖归宗。通过举办“莆台妈祖文化周”、“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天下妈祖回娘家”活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以“两岸情缘”为主题的“心连心”慰问演出、“海上明月共潮生”和“今宵月更圆”为主题的中秋晚会等活动,极大地增进了台胞对妈祖祖庙、祖地、祖国的共识。此外,莆田市还成立了湄洲妈祖文化研究中心、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所、中华妈祖文化研究院,举办湄洲妈祖•海峡论坛,为两岸更深层次的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2004年,国家民政部、文化部同意在妈祖故乡设立 唯一的全国性妈祖文化社团———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2006年,国务院先后批准湄洲妈祖祭典、湄洲妈祖祖庙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9月,妈祖信俗申报“世遗”获得成功,成为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也是我市第一个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标志着妈祖文化正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对保护妈祖文化、传承信仰习俗、挖掘文化内涵、推动广泛传播、扩大世界影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南少林武术文化。莆田南少林寺是历史上的武林圣地,与河南嵩山少林寺遥相呼应,世称“南北少林”,是我国佛教禅宗文化遗产和少林南拳的发源地。千百年来,“南拳北腿”在我国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南北武术流派。南少林武术远播五洲,名扬四海,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1998年,南少林重建工程竣工,并开始向海内外开放。近年来,通过举办南少林武术文化节、南北少林武术公演、祈祷国泰民安世界和平大法会、赈灾祈福法会、暑期禅武体验营等活动,莆田南少林的影响不断扩大,有力地弘扬了南少林“禅宗武林”的武术精神,传播了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提升了莆田城市的文化层次以及旅游文化品味。三是九鲤湖祈梦文化。九鲤湖与武夷山、玉华洞一道,被称为福建名胜“三绝”,同时也是我国汉族居住区乞梦(祈梦)风俗的发源地,为祈梦者所崇拜的何氏九仙是我国民间流传历史最长、影响 范围最广的司梦神灵,也是历史上唯一被公认为全国性崇拜的“梦神”。九鲤湖流传的一套乞梦民俗活动的程式是其他地方所未见的,这套习俗自唐宋以来一直沿用至今,堪为我国祈梦文化的“活化石”。而供奉何氏九仙的九鲤湖寺是我国江南的名门古刹,历代达官显贵、骚人墨客来此朝圣、祈梦之风盛行,元朝太府卿郑露、宋代端明殿学士蔡襄、明代礼部尚书陈经邦、状元罗伦、江南才子唐伯虎,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清代名宦李光地以及近现代一些政要都曾来这里游览、祈梦。近年来,仙游县着手对流传民间的梦验故事资料进行收集,并加以挖掘和整理,编成《九鲤湖百梦》等书,还成立“福建九鲤湖梦文化研究会”,以此推广九鲤湖特色祈梦文化。2009年11月仙游县被授予“中国梦文化之乡”称号。
2、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增强
近年来,我市紧紧利用地方文化特色明显的优势,加强对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的建设,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打造具有莆仙风格的特色文化品牌,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一是工艺美术产业日益壮大。全市现有莆田集友艺术框业有限公司、莆田工艺美术城、莆田大家之家古典家具有限公司等3家省级文化产业基地。2003年以来,相继荣获“中国木雕之城”、“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 业基地”、“中国银饰之乡”和“中国政务商务礼品特色产业基地”等五个全国性区域品牌称号,形成了拥有工艺美术产业、油画艺术产业、莆仙戏演艺娱乐业、出版印刷发行业等几大重点文化产业体系。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有工艺美术企业4000多家(包括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25万人,年产值超2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艺美术企业164家,完成产值78.56亿元,同比增长89%。至2009年9月份,全市工艺美术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已完成十一五目标,比规划时间提前了十五个月。2015年,将实现工艺美术产业1000亿元的产值目标。二是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发展。莆田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近年来,通过做大做强妈祖文化,以妈祖文化品牌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并带动风光游、度假游及周边旅游线路的发展,湄洲岛每年均能吸引海内外信众及游客150多万人朝圣观光。同时,积极打造南少林武术文化、九鲤湖祈梦文化、工艺美术文化、滨海山水生态等旅游品牌,策划组合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通过整体包装、组合营销,不断扩大莆田文化旅游的对外影响力。截至2009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718.9万人次(含一日游人数),旅游收入62.6亿元。三是莆仙戏演出业日渐繁荣。莆仙戏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源远流长。它是在唐歌舞百戏的基础上,发展为宋时兴化优戏;又吸收南宋戏文的剧目、音乐和表演艺术,形成福建南戏的一支——兴化杂剧;明清兴化杂剧盛行,时称 兴化戏,新中国成立后改称莆仙戏。1000多年来,莆仙戏世代相传,至今仍完整保存了古代8000多个传统剧目和独特音乐唱腔及表演程式等传统艺术精华,是全国现存古老剧目最多、保存形式较为完整的古剧种。因而被称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鉴于其独特性和出于保护的目的,2003年莆田市政府已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前我市莆仙戏剧团逐年发展壮大,全市共有3个专业剧团、120多个民间职业剧团,演职人员3500多人,加上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运输、制作、中介等后勤服务业,就业人员2000多人,是一支新崛起的文化产业。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年演出3万多天,6万多场次,吸引观众3000多万人次,剧团营业额达6000多万元,带动了城乡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四是会展业逐渐升温。做为一项新兴的现代服务业,会展业不仅能够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而且能带动交通、旅游、住宿、餐饮、购物等产业的发展,成为“第三产业的消费链”。会展业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吸引大量商务客和游客,促进对外贸易和市场开拓、技术进步和信息交流。莆田会展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近年来,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已经成功地举办了5届海峡工艺品博览会、4届木洽会、5届莆商大会、12届妈祖文化旅游节、3届南少林武术公演盛会、2届莆田珠宝会展,以及房车联展、医疗设备展等展会。会 展业的迅速发展,不但对莆田文化产品和其他商品的宣传、推介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成为莆田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大有后来者居上之态势。
3、体育文化设施逐步健全
我市在成功申办第十四届省运会(同时承办省老年健身大会)后,相继投入近7个亿资金,建设“七馆六场一基地”等体育基础设施,其中包括综合体育馆、游泳健身馆、武术馆、重竞技馆、射击馆、网球馆、羽毛球馆;体育场东看台、网球场、射箭场、飞碟射击场、地掷球场、体育场;皮划赛艇基地。本着“共享省运,推动基层,全市上下共当东道主”的精神,各县区也依托中学或少体校各建新体育馆和体育场。目前各个场馆均已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满足了省运会25个竞赛大项目、533个小项目和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的特殊比赛项目场地要求。体育中心共建成40个体育健身项目,已被批准为国家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各场馆前还配以多达9万多平方米的四大片街心绿地,已形成了莆田市区生态型新中心。莆田市体育公园占地238亩,已建起射击馆、网球馆、射箭场、网球场、飞碟射击场等二馆三场及运动员村、运动会所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31548.7平方米、刚建成后的飞碟射击场,是华东地区除上海外的第二个飞碟射击场,正申报国家级飞碟射击中心。在体育场馆建设功能上,莆田市的综合体育馆、游泳馆、射击馆、网球馆、重竞技馆、飞碟射击场等做到可承接全国或亚洲的单项锦标赛,特别是射击馆,经专家考察,可承担国际射击单项比赛。这些场馆还可以承办全国贺龙杯篮球赛、武术锦标赛、花样游泳表演赛等。为了发展体育比赛业和体育表演业,莆田市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也应运而生。我市通过成功承办省运会,全面提升了体育设施建设标准和档次,为莆田后省运时代体育文化产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4、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近年来,莆田市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整合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2002年,将原属于市委宣传部的新闻出版办与市文化局合并,成立市文化与出版局;2005年,将市广播电视局与市文化与出版局合并,组建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统一承担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和版权的行政管理职能,同时,撤销县区广播电视局。通过改革,市文广局的机构设置进一步精简,工作效率有效提高,行政运行成本大大降低。今年8月,又赋予了县区文体局广播电视管理的职能,进一步理顺了管理机制,提高了行政效能。同时,莆田市对区域内文化资源的整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广电新体制的建立及报业资源整合取得了初步成效。2002年,莆田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进行广电体制改革,收归所有乡镇广播电视站,成立事业单位性质的市广播电视中心,全市实行垂直管 理。2008年,广播电视总收入达9523.79万元,比改革前翻了一番多;广电总资产达3.8亿元,较改革前增长5倍。2004年,莆田晚报社并入湄洲日报社统一管理,合并后,两报各自定位明确,发挥优势,差异化特色更加明显。报社内部积极探索广告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完善广告经营目标管理责任制,尝试通过办展会,增加广告收入,日报、晚报广告营业额年内分别增长10%以上。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市电影公司通过内部改革,提高了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公司每年开展各种形式和服务不同对象的电影专题放映活动7000余场,观众达100万人次,实现了社会效益和自身经济效益的双赢。2010年7月,市政府出台《莆田市电影经营单位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市区的莆田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和莆田市人民影剧院两家电影经营单位作为试点,率先进行改制,组建新公司参与莆仙大剧院经营管理。
二、问题与困境
1、地方特色优势挖掘不足
莆田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在各方面都很独特很优秀,可以依据其突出的地方特色,深厚的文化内涵,开发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但现在得到较大开发利用并成功推向市场的只有妈祖朝圣旅游、文物古迹观赏旅游等产品,品种不多,形式单调。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尚未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及其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及社会效益,在保护、开发、宣传、利用的力度上均显不足,对特色文化资源优势的挖掘尚处在起步阶段,对其整合开发利用很不到位。莆田人民地方特色文化知识养成和妈祖精神、南少林精神浸染的工作深度不够,全民妈祖文化、南少林文化意识不强。比如妈祖文化,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虽然在国内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妈祖文化及其产业发展现状与妈祖故乡、妈祖圣地的地位很不相称,潜力没有挖透,优势没有用足。妈祖文化产业缺少精心设计和深度开发,缺少文化产品、文化精品。以湄洲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核心的我市文化旅游业,遇到了来莆游客以朝圣观光为主、逗留时间短、消费不足等情况,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南少林旅游、祈梦文化旅游尤甚。再比如,莆田人文荟萃,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称,自唐代以来,名人辈出,在各个时期勇领风骚,垂范后人,但我们在历史人文资源的挖掘方面力度明显不够,无法充分发挥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服务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这种状况,归根结底在于,我市文化产业在开发上尚未充分挖掘出地方特色文化内在的商业价值。
第二,文化品牌意识不强。文化品牌除了文化上的特殊属性外,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足够广泛的知名度,二是商业上的成功和延伸开发的可能性。由于我市在文化特色资源上挖掘力度不足,我市文化产业在商业运作及文化产品延伸开发方面尚未占据广阔的市场。文化产业对文化产品 和文化服务科技含量的开发和利用明显不足,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形态单
一、守旧,大大降低了文化产业自身的影响力,削弱了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制约了大众高层次文化消费的热情。目前我市缺乏骨干文化企业和知名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南北少林,天下闻名,但仅在旅游开发这一方面,南少林难以望北少林之项背,差距相当大。工艺美术业是我市文化产业中发展最快的部分,“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85%,去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但在这么大的产业中并没有涌现出像样的文化品牌。以仙作为例,仙游坝下仿古家具目前整体上仍处于“量大价贱”的低层次运转,缺乏文化附加值的注入,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损害到品牌的未来发展空间。
第三,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有待优化 目前我市总体上尚缺乏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有利环境。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市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意识不浓,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未提到议事日程,大多数人仍然把文化仅仅看作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文化资源不能转化为文化财富和市场资源,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管理部门和从业者的思想认识还未能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限制多而扶持少,既无长远的规划,也没有相应的政策予以引导,尚未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 较为突出的融资难问题,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也亟待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此外,莆田文化产业人才短缺,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形成了供需矛盾。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莆仙戏人才的严重流失,传统的表演艺术濒临失传,脸谱、服饰和音乐声腔正在被外来剧种和其他艺术形态同化,艺术的独特性正在削弱。莆仙戏这一古老的剧种正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扶持和保护。
三、对策与建议
1、制定科学规划
政府管理部门必须抓紧研究和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调整结构、合理布局,解决我市文化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中的关键问题。要利用国内名牌大学的科研优势,根据全市资源分布状态及产业调整布局方向,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产业布局、重点行业、配套措施等内容,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明方向。规划要充分考虑发挥地方特色文化优势,紧紧围绕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的发展思路,要和自然、人文、社会环境相适应,开发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特色文化产业,以特色创名牌,以优势争市场,把特有的地方文化融于产品、管理、服务和营销之中。艺术团体表演、群众 文化、文物景点旅游、艺术教育和培训等各个门类的文化产业,也必须合理定位,科学规划。要注重把发展文化产业和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建立有效运作的体制机制
进一步推进我市的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政府引导、政策鼓励、市场运作的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要求,转变政府部门管理市场经济的职能。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挖掘整理当地文化资源,主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调控和支配资源,同时大力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成立市文化产业办公室,承担全市文化产业的规划制订、人才培养、政策出台、综合协调和检查考核等职能,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全市文化产业发展。
第二,出台优惠政策,实施文化品牌战略。要参照国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办法,争取出台《莆田市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办法》,每年评选一批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促进国家、省、市三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网络体系的形成。设立莆田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等方式,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文化产业产品、服务和项目予以支持;制订《莆田市文化产业投资指导 目录》,明确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投资的项目,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领域,鼓励非公资本及外资进入莆田市文化产业,在每年举办的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博览会上发布,吸引投资。
第三,创新机制,促进多元化投资格局的形成。通过改革创新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逐步改变传统单一的国有国办文化事业的格局。除少数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外,将其他文化单位推向市场,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通过竞争,优胜劣汰,减轻市财政包袱。在确保盈利性文化机构正常运转的同时,加快盈利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理顺产权结构,引入社会资金,鼓励资本运作,形成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群体。在文化产业园区的开发经营上尝试运营商介入模式,通过其对文化产业园区的推广、经营、活动组织,起到文化产业宣传“橱窗”的作用,取得社会效益和商业效益的双赢,实现政府对园区的零投入。探索建立国有的文化资产营运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成中外合资、合作经营的文化企业大量涌现,民营资本和跨业集团兴办文化产业取得新的进展,社会办文化企业成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多元化竞争主体格局基本形成。
第四,促进形成比较完善的文化市场体系,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完善有关文化市场准入、交易、竞争以及监督、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法规制度,进一步健全文化服务市场、培育文化中介组织。
3、发展具有鲜明莆田地方特色文化产业
第一、妈祖文化产业。科学发展妈祖文化,紧紧围绕、主动对接、全面融入中央对台工作大局和海西建设大局,认真研究领会《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积极谋划先行先试的重大举措,开创妈祖文化发展的大格局。发动海内外妈祖信众和社会各界捐建“妈祖金像工程”,打造传世文化景观,筹建妈祖文化博物馆、闽台妈祖文缘馆,建设妈祖祖庙微缩景观工程和卡通文化园,搭建妈祖文化交流的大平台。高层次、高标准、高水平制订妈祖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定位、及其重点任务,着重考虑和解决文化生产精品化问题,大力开展文化创意工作,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文化品牌,大力培育“妈祖学”,大力开发文化精品。
第二、工艺美术产业。加大品牌建设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五个全国性区域品牌,加强品牌宣传,设计、注册相关区域品牌标识或原产地标识,鼓励工艺企业统一使用,拉动产业集群尽快扩大规模并提高效益。发挥工艺美术城产业集群平台优势,集合莆田传统工艺、人才技术、资源及品牌优势,改变莆田工艺美术企业原有分散的家庭作坊式生产经营状况,引导民资和技术回归,带动和拉长产业链,力求将工 艺美术品的生产加工、研发鉴赏、学术交流、物流配送、大型会展等多层次、多领域的功能进行有机整合,有效提高莆田工艺美术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培育和发展会展经济,努力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办成业界公认的国家级品牌展会,将艺博会打造成海峡西岸对台交流的重要平台,促进我市工艺美术行业的持续发展。加快推进中国•莆田工艺美术城配套生产加工基地、莆田油画产业园区、仙游县宝泉工艺产业园、秀屿区上塘金银珠宝加工园区、仙游县度尾艺雕加工园区等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吸引有实力的工艺企业入园,并努力提供资金、技术、管理和信息等服务。将现有园区打造成有特色、有规模、体系完整科学的产业园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发挥集聚优势,做大做强一批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
第三、文化旅游业。加强资源整合,推出特色旅游产品。要在品牌打造、线路开发、环境营造、产品开发上下功夫。一要发展妈祖文化旅游。在海岛观光度假旅游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发展朝圣旅游,安排好两个重要节日(诞辰日和升天日)的庆典节庆活动,注意结合庆典挖掘和展示、丰富祭祀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开发参与性娱乐性较强的妈祖文化旅游产品,使湄洲岛景区的旅游产品大大丰富,同时也大大地突出莆田特色的地域文化主题,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把湄洲岛建设成为世界妈祖文化研究中心和朝圣中心,延长妈祖信众在莆逗留时间,增加旅游经济附加值,把湄洲岛开发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海岛旅游的典范,力争莆田成为“海峡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二要发展南少林文化旅游。开展与北少林的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弘扬南北少林武术文化。在南少林武术表演和寺院建筑观赏的基础上,结合南少林寺武僧反清复明斗争的故事,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纪念馆,宣传莆田历史名人抗元、抗倭的爱国事迹,并结合由此产生的“过大年”、“白额春联”等特有习俗,综合莆田所有习俗,建立莆田习俗展览馆。在这些纪念馆和展览馆中,借鉴福州“林则徐纪念馆”、长春“九•一八”纪念馆的经验做法,利用影视录像、图片文字、仿古表演、精彩解说,发掘文化内涵,激发旅游者的探索欲望、民族感情和爱国热情。三要发展九鲤湖祈梦文化旅游。在观光旅游、祈梦文化旅游基础上增加仙游鲤城民俗文化艺术区,展现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加强九鲤湖、菜溪岩及坝下工艺旅游点间的协作,发展专题旅游如红色旅游、“文献名邦”考察游等,形成以生态山水、宗教朝圣、红色土地、生态工业、田园体验等为特色的旅游功能区。四要发展莆仙历史人文旅游。通过整理历史人物传略专集、召开学术研讨会、修建主题公园、举行纪念活动等形式,宣扬莆阳先贤们艰苦奋斗、勤奋读书、清正廉洁、刚直无私、爱乡爱国的伟大精神与道德风范。通过挖掘历史名人文化,打造莆仙名人(蔡襄、郑樵、郑纪、钱四娘、林龙 江、梅妃等)文化旅游。
第四、后省运体育产业。莆田举办第14届省运会对我市体育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力,体育赛事能吸引赞助商投入巨大资金。举办省运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扩大投资的需求,产生的几何效应、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将能够拉动我市的经济增长。一要加大体育市场培育力度,大力开拓竞赛市场、健身娱乐市场、体育培训和咨询市场、体育人才市场,打破体育产业的行业和区域界线,积极开放体育市场,欢迎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参与体育产业开发,吸引更多的体育产业经营者。二要充分认到体育无形资产潜在的巨大价值,合理开发利用。体育无形资产包括运动队、俱乐部、运动场馆、运动队的冠名权、重大赛事活动的电视转播权、运动队及运动员指定产品特许使用权等,要及时有效地开发无形资产的价值,通过适当方式推向市场,树立产权意识,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要加强体育市场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健全体育商品市场、资金市场、人才市场、信息市场等各类市场推进体育产业一体化进程,加紧体育信息传递,人才交流,金融保险,赛事推广,商务代理,物流配送,商业服务等体育中介组织体系建设。政府在税收,价格,土地使用等方面采取有力的优惠措施,推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第五,莆仙戏演艺业。莆仙戏演艺业目前的产值虽然不 大,但它是极富地方特色的一个文化产业,不可偏废。一要依托莆仙大剧院,继续发扬传统的莆仙戏演艺业,同时要突破区域限制,向闽南乃至全省拓宽莆仙戏演艺市场,做大做强莆仙戏演艺业。二要大力发展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兴演出行业,在探索传统莆仙戏发展新路子的同时,积极创办现代话剧团和艺术剧团。三要大力发展文化艺术,包括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动漫、音乐创作等。四要推广“现代文明小戏”的成功经验,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组织引导文艺工作者和业余作者创造紧扣时代脉搏、体现地方特色、人民喜见乐闻的精神产品大力创作符合“三贴近”、群众买得起的文化产品,降低文化消费门槛,拓宽市场。
第六、地方特色会展业。完善提升莆田工艺美术城、医疗器械城、中国(莆田)木业电子交易平台和仙游古典家具交易市场等,推动我市专业市场上规模、上档次。拓展工艺美术城、莆仙大剧院会展功能,鼓励会展业开展与台湾业界联合,积极发展面向台湾及海外的会展业;创新莆田艺博会、木洽会、医疗器械展销会、鞋服博览会等大型展会,引领莆田会展业发展。
4、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要切实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要注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作。政府、行业要重视文化人才培养工作,有组织、有措施、有计划地为文化企业创造培养人才的条件和环境; 依托莆田学院、湄洲湾工业技术学院、市艺校和各县区的技校为基地,创办工艺美术技术学校,有计划地培育文化产业人才,有针对性地培养文化创意人才。二要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大力引进急需的高层次文化人才,高薪聘任海内外一流人才,邀请专家就产品市场开发、行情分析、企业管理、产品营销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适当引进理论研究、文学创作、专业编导、舞蹈艺术等高素质人才,以提高莆田文化产品的品位。三要加强人才与技术交流。通过“政府组织、企业参与”的办法,组织专业人才“走出去”切磋技艺、学习他人经验。四要加强特殊人才培养工作。不但要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如莆仙戏人才、绘画人才、雕刻人才、古典家具制作人才和金银珠宝饰品加工人才;也要培养文化企业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和产品开发人才;还要大力培养既懂技术、又善于管理,既掌握传统工艺技术、又能不断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提高莆田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促进莆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特色旅游
3.旅游业发展状况
(2)乡村旅游
国内有关乡村旅游的定义较多,何景明和李立华认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乡村旅游开发类型
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逐渐呈现出产业的规模化和产品的多样化。国外一些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旅游主要有:Agrotourism(农业旅游)、Farm Tourism(农庄旅游)、Green Tourism(绿色旅游)、Village Tourism(一般指偏远乡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和Peripheral Area Tourism(外围区域的旅游)等。
综合国内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乡村旅游基本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类:
①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旅游。②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乡村旅游。③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④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概念混乱
目前部分学者将乡村旅游等同于农业旅游(agrotourism)注,有的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严重地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掩盖了乡村旅游所包含的其他类型。许多乡村旅游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多数乡村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有的甚至歪曲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
(2)各自为政
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以及对乡村旅游文化狭义和片面的理解,忽视了对农村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缺乏规划和策划
由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有的乡村旅游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此外部分乡村在开发乡村旅游时,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农村旅社建成高楼大厦,城市化倾向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
(4)人才匮乏
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和由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相矛盾,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物循环中,严重制约了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5)开发产品特色少、雷同多
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乡村旅游的开发过分地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此外,我国还存在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多,缺少特色产品,整体接待水平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
(6)振兴农村经济的贡献有限
振兴农村经济的贡献有限 由于我国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诸多原因,致使我国乡村旅游开发较为成功的区域多在近大、中城市的外围,甚至就在城市中开辟乡村旅游项目,乡村旅游在振兴偏远地区农村经济的作用非常有限。
此外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多以专项旅游产品出现,如观光果园、观光茶园、高科技农艺园、多功能花卉园、休闲渔场等,与其它景区和自然资源结合程度不够,旅游从业人员中农村人员偏少,旅游收益主体不以农民为主。而发达国家开发乡村旅游主要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民的收入,一般以小型开发为主,农户为参与主体,旅游收入只是对当地农民收入的一种补充,这与我国的乡村旅游有较大的区别。
乡村旅游的开发措施
(一)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加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有利于改变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
(二)保持本色,突出特色
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乡村旅游的投资商在开发中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因而对乡村旅游开发要加强科学引导和专业指导,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然、闲情和野趣,努力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
(三)政府主导,联合经营,共树品牌
目前全国各地城市近郊都在花大力气发展乡村旅游,争夺客源的竞争非常激烈。乡村旅游要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实现联合经营,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创立品牌,增加市场竞争力,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四)乡村旅游的开发要做好几个结合1.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其它旅游开发相结合乡村旅游不能理解为是一种纯粹的农业资源开发,而要与区域内其它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的开发结合起来,借助已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2.与农村扶贫相结合据估算我国农村目前大约有1.5亿剩余劳动力,到2010年还将至少新增劳动力6350万人左右。从中短期看,我国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开发乡村旅游可增加旅游就业机会,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压力。
3.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2001年我国的小城镇已突破2万个,城镇化率达37.66%,最近10年期间,我国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镇约800个,10年中有1亿农村人口落户小城镇。乡村旅游开发可能牵涉到移民问题,小城镇是比较理想的接纳场所。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小城镇的建设要按旅游城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小城镇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也可以依托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旅游商业,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等。
4.与资源保护和打造生态个性相结合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的问题,防止旅游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加强与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坚持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给予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
国家要对乡村旅游业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是非常必要的。许多研究表明一般乡村旅游很难带来高收益,因此国家除给乡村旅游开发长期的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外,还要制定对乡村旅游开发倾向性的政策,并将乡村旅游的开发纳入到各级旅游总体开发规划中。
(六)加强社区参与和对农民的培训引导
乡村旅游开发要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村社区重要的产业。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把乡村旅游做活、做大、做好,就得加大社区参与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工作,激发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努力开拓乡村旅游的本土特色,增加旅游收益,使广大农民真正受益。
总之发展乡村旅游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维护乡村性和地方特色,走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一体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最终实现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注:国内部分学者认为乡村旅游等同于农业旅游(agritourism),农业旅游一般译为agrotour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