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修:‘筑梦队’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
思修:‘筑梦队’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
一、社会实践活动名称:
“身边”计划
二、社会实践活动初衷:
当今,身处E时代的广大大学生整日在专研本门专业课程闲暇时间都倾向通过互联网来了解这个社会运行状态,活跃在各大类似QQ,人人,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社会百态的看法在网上我们知道到了农民工生活的酸甜苦辣,蚁族的奋斗历程,留守儿童对团圆的渴望等等,可是当你宅在宿舍,不停浏览网页新闻时,你可注意到身边为你默默奉献的楼管大爷,大妈,打扫楼道的阿姨,还有食堂给你打饭的阿姨……他们需要你的关心,他们就在你的身边,需要你的微笑与尊重!
三、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1)前期素材准备阶段,分为分享想法,题材人物选定,活动方案器物准备和最终讨论实施细则。
(2)中期人物访谈与资料收集阶段,分为组员对题材人物调查问卷,对信息汇总做出初步结论,将起草一份大学生“身边微笑行”的海报,并与后勤集团沟通共同推广呼吁书。
(3)后期PPT制作与展示阶段,成员齐心协力,共同把自己在调研活动中总结的心声通过有效平台展示出来。
四、社会实践活动风险评估:
(1)实行小组长负责制,有活动出现风险时预备方案。
(2)由于校园身边计划,风险较小,安全性高。
(3)在活动中小组长会根据天气等因素及时调整计划,并保证合理安排时间,完善活动的准备。
(4)本活动是小组成员充分考虑结果,具有可执行和影响力。筑梦队 队长:许亚辉2012-03-10
第二篇:思修活动策划书
思修活动策划书
---道德篇
一、活动名称:校园文明,从我做起。
二、活动背景: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同学们一生的影响很大。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存在许多不文明的行为,所以我们对此进行调查,发现身边的不文眀现象。
三、活动的目的及意义:这不仅是一次实践活动,更是提升自我的一个机会。找出身边的不文明行为,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感受到文明带来的快乐,并使他们成为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
四、活动开展:1.拍下博文楼西区的英语听力室的电脑桌和电脑机子上的乱涂乱画的照片,大致统计下有几台电脑桌和电脑是干净的,有几台是有乱涂乱画的。(我们要好好的反思下这些行为)
2.分配本组成员做志愿者活动:打扫教室的卫生,将教室桌子里的垃圾和地上的垃圾清理干净,并且将地板拖干净和窗户擦干净。保持教室整洁是每个学生应做的,给每个同学营造一个良好的上课环境。(要提醒同学尽量不要把零食带到班级吃,并且吃完要自己处理垃圾)
3.到校外的十字路口,记录下当天行人闯红灯的情况,并且对其中的一些行人进行采访,其中采访的问题如下: A.你好,我是闽南师范大学的学生,我想采访你一个问题,可以吗?
B.你是怎样看待闯红灯的这种行为的呢?
4.找学校附近的几家餐馆,询问他们店里的消费状况,以及是否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并且可以采访下店里的顾客,问他们对光盘行动的看法。(勤俭节约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我们要节约粮食,切勿浪费。)
五、活动成员安排:每个活动至少两个成员参加,具体安排见实际操作。
六、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1)扫地时,将垃圾进行分类,将塑料瓶收集送给收集瓶子的大妈。(2)采访时,征得别人同意,在进行采访。
七、活动参与者:
第三篇:思修活动策划书
浙江海洋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会
标题
一、活动主题:
――――――――――――――――――――――――――――――――――――――――――――――――――――――――――――――――――――――――――――――――――――――――――――――――――――
二、活动目的:
――――――――――――――――――――――――――――――――――――――――――――――――――――――――――――――――――――――――――――――――――――――――――――――――――――――――――――――――――――――――――――――――――――――― 三、四、活动内容: ――――――――――――――――――――――――――――――――――――――――――――――――――――――――――――――――――――――――――――――――――――――――――――――――――――参加人员:
学号姓名
Xxxxxx
XxxXxx
XxxXxx
五、时间:
地点:
六、活动流程: 活动时间、地点:
(一)、前期准备
1、――――――――――――――――――――――――――――――
2、――――――――――――――――――――――――――――――
3、――――――――――――――――――――――――――――――。
浙江海洋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会。
(二)、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具体安排(活动结束后的扫尾工作)
1、――――――――――――――――――――――――――――――
2、――――――――――――――――――――――――――――――
3、――――――――――――――――――――――――――――――。
七、备注:
-2-学校2012年X月X日。
第四篇:思修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思修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争做环保卫士,保护我们美丽的校园
古往今来,地球不知哺育了多少的子孙,原来的她北校憋闷装饰的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利益,将他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她更面临这严峻的环境问题,保护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地人民最强烈的呼声。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 环境保护的法律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的话,我们美好的家园将毁在我们的手中,为此我希望所有人都能从身边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走在校园内常常都能见到瓜果皮屑和其他的垃圾。这对我们的校园来说无疑会产生恶劣的影响。我想一个张乱不堪的环境肯定会影响人们的心情。我们一组成员就出来在校园内捡垃圾,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虽然我们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细微的小事,但回过头看看我们刚刚打扫好的地方。心里会莫名的高兴。一些重大的污染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影响人类的健康。威胁生态平衡让人类陷入困境,但是如果人类能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幸福。
扶起地上的车,让爱从身边传递
爱心并不是要做去做多么轰轰烈烈的事,并不是见义勇为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表扬。别人看到你捡起一个垃圾放进垃圾桶里。他们嘴上不会说什么,但在他心里一定会赞赏你,而且有可能被你的行为所触动而做同样的事,继而可能影响更多的人。一个小小的动作也有可能引发深远的影响。我们在做保护环境的时候看到有很多倒在地上的车子,我们都去扶。结果这项活动能给我们带来不少的收获。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件小小的善事也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喜悦。
第五篇:思修社会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社会实践教学大纲
(根据华南师范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方案制定)(试行)
教学目的:
本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目的,在于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理论知识到社
会实践过程,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一、社会实践教学总的要求
本课程社会实践教学包括“选题——实践——论文成果”三个主要环节,要求学生带着
问题,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了解国情,了解社情,了解民情;支农、支教、支医、帮困;运用知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总的要求是:
第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观点指导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努力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
第二、学生从开始社会实践选题、成立社会实践课题小组,整个社会实践活动任课教
师和指导老师全程跟踪指导,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撰写调研报告或实践论文。第三、社会实践课题要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题,最终完成的实践
成果要以本课程学科理论为支撑。
第四、成绩评定由社会实践过程评价、实践成果评阅和交流答辩(优秀)等方面组成。
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模式方向的确定,直接影响和决定调研论文报告写作思路与质
量。广义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在活动的内容与效果的类型上分为社会调查活动、社会调研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三个层次:
社会调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带着一种既定的结论和观点去社会调查某种现象。先入
为主而难以保证调查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种状况是必须在选题中就要克服的。二是带着社会对某种现象产生的问题和看法去深入社会调查。调查数据公正准确、揭示问题较深刻、结论可信度高。但若社会调查没有预设指导性的理论,是不会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的。这种一般性社会调查不符合课程学科的要求。
社会调研是运用课程学科的相关原理作指导,对社会某种现象产生的问题和看法进行深入社会调查和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研比起一般社会调查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上更进一步,但仅仅停留在调查层面上而没有参与和研究,还不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最终形式和最高要求。
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社会调研的区别是,社会实践更强调参与性。按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实践不“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者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在理论指导下开展服务,在调研的基础上努力改变一些现状。如支农、支教、支医——帮困。“帮困”并不是一种狭隘的“帮忙”,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论文成果方面,拟定论文并非实践总结报告,而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或修正一些错误观点,有自己的体会、见解和认识,用一种学术化的形式从理论上进行提炼(创新)。
本课程社会实践综合论文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课型,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学术)活动与创新能力训练。本课程社会实践理想模式有五个要素:“问题——理论——调研——实践——成果”。
三、社会实践选题要求
社会实践选题,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系到课程实践活动能否成功的第一步。选题的思考点:
1、联系课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选题参见附录)。带着问题调研与团委学生会组织的“三下乡”、“四进社区”既有联系又有不同。
2、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强化国情认识。可以采用社会调查形式,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调查,而是关注与课程知识理论相关的问题。
3、可以与自己所学专业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但又不同于专业实习,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为指导。
4、要有可充分利用的资源,有实施条件保障。不可盲目选择脱离自己条件可能性的问题。但又不等同于校园活动和书本网络的学习活动,必须走出校园深入社会生活。
选定题目要具备“思想性、社会性、实践性”。
第一、思想性——选题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题
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社会性——题目符合走出校园深入社会的要求
本课程社会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深刻体会蕴涵在各门课程中反映人
类文明成果、弘扬民族精神、体现科学精神、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内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实践性——题目强化深入调研和亲身体验的目的效果
本课程社会实践的活动有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大力倡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要拓展社会服务的新领域、新载体、新形式,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贫困地区支教计划、青春红丝带志愿行动等活动。
四、实践计划、调研方法与成果要求
第一,实践计划:选指导老师时交开题报告,确定2至5人小组、列出参考资料文献、选定主题和题目、确定调研方案和计划。在第四学期前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利用寒暑假完成课题论证、实践调研、问卷数据统计。
第二、调研方法:参与法、访问法、观察法等。数据分析详实(时间、地点、人物、通讯)透彻(图表),结论部分具有一定的价值。
第三、论文报告:人均分析论述在3千字以上,可插入用于论证说明的图片等,每个人要有自己的心得、感言。论文报告主体部分文字用小四号字,其它如摘要、关键词、标题、注释、作者等格式,参照《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具体要求将另行规定。
第四、成果形式:社会实践综合论文的成果形式主要是论文调研报告,少数可结合专业特点,以作品形式呈现,如文艺作品、网页、动漫、课件等。成果形式的确定除指导教师外,每门课程任课教师将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指导。第四学期在教师指导下撰写调研报告论文和完成成果制作。要进行成果交流与答辩;有价值的要注重成果转化,如课题立项、发表、进网络、被相关部门采纳等。
华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基础教研室
2008年5月第四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