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量监督申请书
公路(桥梁)工程质量监督申请书
南昌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按照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理》、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规定》和江西省交通基本建设质量监督实施细则的规定,项目工程质量监督手续,请予以办理。
附件:工程基本情况一览表等相关表格、资料。
申请单位:(公章)
年月日
注:
1、本申请书由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在办理施工许可前填写,一式两份送质量监督部门办理手续。
2、为保证质量监督部门正常开展质监工作,建设单位按《工程项目有关文件、资料目录》的内容分阶段提供相关文件和资料。
第二篇:质量监督
质量技术监督局:创新机制强监管 优化服务促发展
作者:课题组 文章来源:本网讯 点击数:260
更新时间:2010-11-24
质监工作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助推器、稳定器,对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充分发挥质监部门的职能作用,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按照“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的“四个一 ”工作目标,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质监工作机制,初步建立起适合宜城地方经济发展的监管方式和基本模式,各项工作和效益指标得到了迅速发展,先后被宜城市政府授予“服务企业成长工程有功单位”,“质量工作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食品安全先进单位”,被省局授予“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获“襄樊市创建监管样板优胜单位”和“质监系统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先进单位”及“襄樊市文明单位”等称号。
一、创新管理模式,让工作机制顺起来
完善的体制机制,能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有效促进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发展。过去,由于机构重叠、职能不分、职责不清、导致出现进企业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重复执法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也影响了质监部门的形象。为解决“政出多门、多门争利、重复执法、监管责任不落实”等问题,我们通过广泛调研、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立足“三个规范”,即规范业务工作、规范内部规章、规范公务员行为,开展了一系列的机构改革,大胆实行“三个综合”,即综合业务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综合进企业检查,调整机构职能、理顺科室关系,确保了职能、职责、监管三到位。
(一)调整机构设置。针对现行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2005年,我们对机构职能进行了合理调整,将原有科室进行了整合,成立了三个办公室,即:局行政办公室、宣传办公室、综合管理办公室(法制科、生许办、质量科、标准计量科、特设科)。2006年进一步理顺职能,实行“三个综合”(综合业务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综合进企业检查),理顺科(室)关系,确保职能、职责、监管到位。2007年,按照襄樊市局统一要求,进行了进一步地深化改革。以综合管理办公室为基础,将原机关科室、撤销合并为综合业务科。负责全局业务的指挥、协调、调度、督办工作,保留了技术机构和稽查分局,新组建成立了直属分局,负责综合监管企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直属分局日常监管企业为主,技术机构和中介机构协助服务,稽查分局执法督办,综合业务科统一协调调度的“一主多协”区域监管工作模式,变质量抽检合一为抽检分离,变多头交叉检查收费为一个口子进企业,避免了对企业多头收费和乱收费现象,使质监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明确业务分工。对各部门职责进行了重新界定。直属分局负责对全市所有生产企业的质量、计量、标准、生产许可、认证、条码的综合监管和全市所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各业务机构进企业只工作不收费,统一由直属分局协调和全年打包一次性收取。稽查分局负责流通领域、建筑工程、经营性服务业、垄断行业的综合监管。质计所负责全市计量检定和质量检验业务,不再负责向企业抽样和收取检验、检定费用。综合业务科负责宏观管理、调度全局业务,负责计划安排、指导协调、督办落实、总结上报和信息对外发布。人事监察科负责综合督查,局办公室负责后勤保障服务。从根本上避免了业务交叉、重复检查、责任不清等现象,解决了基层质监系统多部门争利益、交叉执法、多头检查、重复进企业、组织协调不力等弊端,树立了宜城质监局良好的形象。在08、09两年宜城市行风评议机关、科室、机关科长活动中,综合业务科被评为优秀科室,科长被评为优秀科长。
(三)规范工作流程。对业务工作实行“四分离”,即:产品质量抽、检分离,案件办理查、处分离,计量检定受、检分离,企业监管监督、服务分离。对企业的服务实行“三个一”,即:一个口子进企业,全局只有直属分局负责生产企业的所有业务;一个窗口对外,综合业务科设立办事大厅,负责对外业务的接待;一次性收费,按照诚信服务协议,一张协议管全年,一次性收费管全年。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使我们的监管责任更加明确了,涉企收费更加明白了,办事流程更加清晰了,企业办事更加方便快捷了,得到了政府、企业、社会的一致好评。
二、细化职能职责,让监管责任明起来
过去长期延续的条块监管模式,难以形成整体监管合力,不利于工作开展,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针对这些问题,分析监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我们推行了“一年一计划、一季一考核、一月一知道、一周一调度”的工作制度。即:在每年年初把全年需要办理的80余项业务指标,分解到各个科室(二级单位),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签订工作责任状,并放置到每个人的办公桌上,随时提醒大家注意工作动态;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考核结果分别形成业务工作、后勤保障、宣传通讯、质量检验、计量检定、执法管理等六个通报,下发到各科室和二级单位;把每个月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目标编制成“一月工作早知道”,月初下发到各二级单位和科室,月底对照总结;每周开一次业务调度会,由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主要汇报本周工作,商讨决定一些重要事项,安排下周工作。真正做到了业务有人受理,咨询有人解答,投诉有人处理。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监管模式,推进工作的落实。
(一)推行“双十监管”模式,全面落实监管业务。针对辖区监督对象多且分散的实际,我们积极探索“双十监管”模式,即对166家企业、292家食品小作坊推出10项业务,具体来讲,对企业推出巡查、建档、强检、校准、登记标准、促证、年审、备案、查处和监察特种设备“三率”等;对小作坊推出改造升级、挂安全公示牌、建档、承诺、立进销台帐、备案、标签、建标、检定检验等,这些均由直属分局负责完成。我们把“双十”业务分解到科、人,每月下发工作任务进度表,逐月考核,全局业务工作实行软件管理,使质监业务数量及质量迅速提升。据统计,实施当年,有33家小作坊改造得到升级取证,建立纸质和电子档案330家,标准登记率达到100%,不合格处理率达100%,特设“三率”达97%以上。
(二)实施网格化区域监管,强化监管责任。将全市划分鄢城、河东、河西三个片区,由直属分局三个业务科室分片负责,每个科室又对监管人员进行分片包干。每个片区配备了三员,即:“稽查员、巡查员、协管员”;明确了四定,即:“定区域、定企业、定人员、定责任”;执行四项制度,即:“定期巡查,随机抽查,专项检查,稽查督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监管模式。
(三)实行电子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全面运行“襄樊市质量技术监督业务管理软件”系统,给每个业务科室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配发一张无线上网卡,将相关的25项信息全部输入电脑,从监管人员到科长到分管副局长到局长乃至到襄樊市局,每个人都对工作情况了解的一清二楚。执法监管人员对企业的巡查、对业务调度管理均实行现场网上办公,既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又有效地避免随意执法等违规违纪行为。
三、强化制度建设,让服务质量优起来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质监部门立身之本,只有把企业服务好,让企业满意,质监部门才有形象、有地位,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工作中,我们一改过去管字当头、以钱为主的做法,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树立“四零”理念,即:管理零收费,经营零干扰,服务零距离,企业零投诉,建立完善有效的服务制度,全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一是实行联系企业制度。把质监工作融入到了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研究制定了“三全措施”,即:全员参与、全面推进、全方位服务。明确了70家重点服务企业,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帮助企业制定技改方案,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共有30余家企业在我局的技术指导下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进行技改,使企业的内部管理和产品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是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每年年初,将所有涉企的执法、检查、收费等项目,以及一些事关企业正常生产而又容易被耽误的问题, 如企业何时更换生产许可证,何时贯彻新的国家标准,锅炉设备何时需要检修,在什么时间内缴纳什么费用等,一一罗列在“企业全年应办事项提醒卡”上,邮寄或送达给企业,将企业对全年需要办理的事项做到心中有数,有效解决了企业因疏忽或不了解有关法律法规而未按时申请、变更、办理各类证件和未及时开展计量检定、特种设备检验所带来的损失等问题,极大地方便了企业与群众,架起了质监部门与企业友好沟通的桥梁。近年来,先后为全市1980余家服务对象送提醒通知书3000余份,送联系卡、公示卡6000余张,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
三是实行首错不罚制度。服务企业就是要尽最大努力促进企业发展,而不是去管、去罚钱。基于这点认识,我们明确提出“四通”理念,即: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确保畅通,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加强沟通,基本符合法律规定的予以变通,与法律规定有差距的给予疏通,按照“多整改、少处罚”的原则,推行“首错不罚制”,即:对企业出现的情节轻微的违法行为,不是上来就罚钱,而是先下达告知书,指出企业所犯的错误,并帮助企业在一个月内整改到位。四年来,我们对宜城境内的200余家企业,抽查超过1000批次,其中有200多批次不合格,能够立案的达300多起,除了一些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案例外,我们没有处罚过一家企业,仅仅是帮助企业整改到位。
四是实行跟踪服务制度。一方面,对新落户宜城的企业,我们做到服务前置,从签订合同,到开工建设,到建成投产,都提前介入指导,避免了企业在建设中出现因不符合法定要求,而重新改造花冤枉钱、走弯路。宜城市达利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投资2000万元的独资企业。建厂伊始,我局就派出专班到现场指导,积极帮扶,绘制出涵盖22项工艺的工作流程表,极大的方便了企业。让正常情况下需要6个月完成的流程,仅两个月时间就办完了。公司总经理称:“过去我对质监局认识不深,现在才知道建食品企业,离开质监局还真的没门”。另一方面,借助电子化管理的平台,对全市所有工业企业建立了质量档案,实行了动态管理,对重点帮扶企业开辟质量技术监督服务“绿色通道”,开展技术咨询,使企业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逐步提高。在近年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我们实行 “三个一”工作方法(即一个企业、一套措施、一抓到底),以确保对企业的帮扶措施到位。为规范小作坊生产,对小作坊管理提出了“五统一”的要求(即:统一查处尺度、统一生产规范、统一产品标准、统一购销台帐、统一考核程序),并对小作坊产品使用“限制销售区域”标签,规定小作坊产品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销售,不能进入商场、超市,督促小作坊加大技改投入发展壮大。
五是实行定期回访制度。对行政相对人和服务对象进行定期回访;对回访中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力求让群众和企业满意。
六是实行服务奖惩制度。对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或技术问题的工作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违反优化投资环境有关规定的当事人和单位负责人,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通过兑现奖惩,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服务积极性。
http://www.xiexiebang.com/0ZLRZ/0zlgl0803.asp
几年来,我们立足服务,不懈努力,为优化宜城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近三年,新落户宜城的工业项目达138家,投资总额131亿元。截止目前,全市已有5家企业6个产品被评定为“湖北名牌”,有7家企业7个产品被认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有29家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5家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29个产品获生产许可证,31家企业通过计量合格确认,“宜城板鸭”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流水西瓜”通过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宜城香菇、孔湾白菜和冬瓜、王集油菜被批准为湖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第三篇:监督申请书
检察监督申请书
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长沙肯德基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赵文欣,职务董事长,注册登记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书院路9号保利国际广场B3栋34层,电话 ;
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向传喜,男,1963年12月27日出生,汉族,住洞口县洞口镇花山村一组;
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唐青春,女,1966年11月20日出生,汉族,住洞口县洞口镇花山村一组;
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湖南裕峰置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周勇,职务董事长,注册登记地址洞口县洞口镇大正街234号;
申请人因(2017)湘0525民初393号民事调解书涉嫌虚假诉讼,现根据《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第九十九之规定,提出监督申请。
请求事项:对(2017)湘0525民初393号案件中存在的虚假诉讼进行检察监督,请求贵院依法进行调查监督,提出检察建议,依法追究被申请人虚假诉讼行为的刑事责任。
事实与理由:
2017年6月27日,申请人向洞口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决撤销洞口县人民法院(2017)湘0525民初393号民事调解书。因三被申请人无争执的情况下诉讼,涉嫌虚假诉讼,现申请人向贵院提出监督申请,理由如下:
1、被申请人于2016年10月27日才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然而其提供付款的付款凭证表明其最早从2016年5月9日便开始进行付款,且是多次小额付款,时间跨度极大,与常理不符,明显是通过其他款项进行拼凑。同时,被申请人所提供的付款证据均为收据,并无发票或银行转账记录,其真实性存疑。
2、被申请人之间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转移公司资产系明显恶意串通,损害了申请人及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本案向传喜与裕峰公司通过调解确认了房屋所有权转移,实现了裕峰公司转移资产的目的,但是事实上他们之间的交易并不真实,并未真实完成支付房款义务。因此,裕峰公司出于转移资产之目的,在没有收到房款情况下出具收据证明收到房款是违反税收法律,违反商品房买卖交易法规的。
另向传喜与裕峰公司恶意串通,证据充分。主要体现在:一,双方聘请同一家律师事务所代理诉讼双方,不符合律师法第五十条和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明显属于恶意串通。且在(2017)湘0525民初393号民事调解书中,湖南伏龙律师事务所指派律师李建平作为裕峰公司代理人参加诉讼,同时指派尹显志律师代理原告,而在申请人起诉的第三人撤销之诉中,李建平又作为向传喜、唐青春的代理人参加诉讼,双方明显存在恶意串通行为;二,转让方对有重大利益的房屋所有权放弃质证并全部认可对方证据和所有权转移事实,明显系串通之举;
三、向传喜本身就是裕峰公司的股东,任监事一职,身份上有串通转移公司资产的重大嫌疑。
3、本案中对方申请人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根本不存在任何争议和纠纷,向传喜与裕峰公司通过法院调解确认房屋所有权转移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
4、本案中向传喜根本没有向裕峰公司支付房款,双方没有真实的购房交易行为,以法院调解书转移产权方式直接侵害了国家税收利益。
根据向传喜提供的付款凭证,经统计分析,支付给裕峰公司账号仅有112万元且均在签定门面销售协议之前五个月支付的,其余的全部支付给了其他自然人肖尊明和王周勇。显然向传喜提供的银行流水均不能证明系支付购买房屋房款,均是用其他的往来款项凑数,另外裕峰公司作为房屋销售人未开具商品房销售专用发票,直接违反了税法。
因此,对方申请人向传喜与裕峰公司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没有真实的交易内容,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转移公司资产逃避债务,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根据现有证据,已充分证明了三对方申请人之诉的恶意串通虚假诉讼行为,且此份程序违法,实体错误的调解书已严重损害了申请人作为房屋承租人的权益。无论是从调解书对房屋买卖交易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的不当确认,还是从此调解书程序性的错误而言均非常离谱,法院竟然主动为当事人创设权利义务。
综上所述,湖南省洞口县人民法院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不当,对方申请人之间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实质上是以合法的形式,掩盖其非法的目的,应当适用《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认定该商品房买卖无效。更重要的是,在调解协议中,双方当事人均未确认哪方主体对三套房屋拥有所有权,法院自作主张确认为向传喜和唐青春所有,可谓是漏洞百出、错得离谱的民事调解书依法应当撤销。请贵院查明事实真相,依法查处并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以上所述,本案中本申请人在房屋买卖纠纷中已明确构成虚假诉讼,妨害国家司法制度,损害申请人合法权益,请求贵院依法予以惩处。
此致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
申请人:
****年**月**日
第四篇:质量监督(推荐)
热烈欢迎省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的各位领导莅临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石金皋风电场工程检查指导工作。下面将我公司在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石金皋风电场风机安装工程的施工情况做以简要汇报。
一、工程概况
我营口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承担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石金皋风电场风机安装工程规模为33台明阳15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及附属设备(如塔架、机舱、桨叶、轮毂、电缆、螺栓等)的卸车等工作。
二、安装准备
我安装公司于2010年10月20日进驻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石金皋风电施工现场,进行开工前准备工作。重点工作为开工前的报审工作,并于2010年10月22日通过审批按计划正式开工安装。
三、施工质量目标
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石金皋风电场风机安装工程质量目标为达标投产工程,为此我公司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规范施工活动。以“精心施工,持续改进,信守合同,业主满意”的施工理念,精心组织施工,使工程质量满足达标投产的要求。
四、质量管理工作和质量控制效果
1、质量管理工作
(1)自签订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石金皋风电场风机安装工程施工合同后,我公司就在总经理的受权下成立了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石金皋风电场风机安装工程项目经理部,并在项目经理的组织下成立了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建立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2)在工程开工前,组织施工人员对各项工作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质量标准进行了学习,使施工人员掌握了各自工作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
(3)工序交接,必须先进行检查验收,履行相应手续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在施工中,各级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认真按照岗位职责的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研究,与有关的单位进行沟通,确定改进方案,并立即进行整改。
(5)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我们始终遵循:布置工作—实施工作—监督检查工作—总结工作—评比工作—改进工作的闭环质量管理方针。
2、质量控制效果
由于各项质量管理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质量控制效果明显,在工程中没有发生由于施工质量问题而进行的返工,施工质量在闭环质量管理方针的控制下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五、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行效果
1、质量管理体系
(1)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持续、有效运行,本工程项目经理部组建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落实了相关质量管理人员职责。
(2)本着工程达标投产的宗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及行业、国家有关施工质量标准的要求,按规定的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3)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对关键项目、薄弱环节、新的施工技术和安装工艺组织技术、质量和工艺改进活动,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必要的管理措施,实行预控,达到逐步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4)落实制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开展各项质量竞赛活动,增强职工的质量意识,使职工具备“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工作态度,把工程隐患和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
(5)坚持技术交底制度,即施工前由公司、项目部、施工队、班组、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层层技术交底工作,贯彻建设单位的要求、设计意图,对施工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施工方案等进行详细说明,使施工人员作到心中有数。
(6)定期向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通报质量情况,提供质量检查结果和有关记录;积极配合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组织的各项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同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检测手段。关键工序邀请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到场,接受他们的监督和检查。
(7)施工中与建设单位、风机厂家、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互相协作,沟通思想,共同协商,解决实际疑难问题,共同把好质量关,最终达到工程“达标投产”的要求。
六、工程实体质量状况
目前总体工程吊装风机完成量11台,验收11台,塔筒力矩11台,塔筒内电缆。实体质量通过我施工单位的自检、风机生产厂家的跟踪指导检查及监理单位的检查,并移交建设单位投入运行,施工质量达到了预期的施工质量效果。
各位领导:
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风机厂家的监督、指导和协调下,在我安装公司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保质保量完成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石金皋风电场风机安装工程。在此,我代表我公司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石金皋项目经理部全体工作人员,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风机厂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再次欢迎各位领导检查指导工作,并留下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第五篇:质量监督工作总结
质量监督工作总结
(一)聚焦重点和热点,不断提升监督抽查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作用
xx年,市区两级质监部门组织开展了179类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截至xx年1月10日,已完成158类产品的抽查,共抽查产品5593批次,合格4779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5.4%,其中,市级监督抽查5103批次,合格4350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5.2%;区级监督抽查490批次,合格429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7.6%。上海生产企业的产品3804批次,合格3307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是86.9%;外省市生产企业的产品1749批次,合格1437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2.2%;进口产品40批次,合格35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7.5%。上海生产企业产品高于全市平均抽样合格率1.5个百分点。
1至3季度,国家监督抽查涉及本市630家企业生产的72类739批次产品,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8.0%,较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5.4个百分点。
xx年的监督抽查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重点,保障安全。
加大民生产品的抽查力度,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产品作为监督抽查重点。全年共抽查民生相关产品129类,占到抽查产品总类别的72%。其中抽查家用电气类产品40类,抽查装饰装修家居产品20类,抽查纺织服装鞋类产品15类,抽查妇女儿童学生用品14类,抽查交通工具、燃油燃气、信息通信及其他日用消费品40类。
开展世博相关产品的抽查,保障世博筹办有序进行。xx年是上海世博会筹备的关键年。为保障世博筹备工作有序进行,一方面,对世博特许产品、世博相关读物印刷品开展专项监督抽查;另一方面,配合世博场馆建设,加大对本市生产、销售的建筑装饰材料和与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安全防护用品的抽查力度,并将抽查结果及时向世博局进行通报。共抽查世博相关产品574批次,合格468批次,不合格105批次,另有1批次产品因未按规定取得3c认证直接进行执法查处。
加强节能环保相关产品抽查,服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大对空调等耗能产品、节能灯具、节水型器具、以及建筑节能产品列的监督抽查力度,特别是对15类列入国家能源效率标识产品目录的14类262批次产品开展专项监督抽查。结合沪iv汽柴油新标准实施,硫含量等环保指标要求大幅提高的情况,及时对沪iv汽柴油开展的监督抽查,共抽查161个样品,涵盖了上海主要生产企业和批发企业以及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及其他社会加油站。此外,还对水嘴、给排水管、坐便器、中空玻璃等涉及节水、节能的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以及塑料购物袋等涉及环保的产品开展了抽查。服务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及时部署甲流防控用品抽查,全力支持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xx年出现甲型h1n1型流感病例后,我局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流感疫情相关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对包括一次性湿巾、消毒液、洗手液等在内的甲流防控用品开展抽查。四季度根据防控形势需要,再次紧急行动,对口罩、洗护用品等相关产品开展了抽查。共抽查甲流防控相关产品17类350批次,有力保障了流感防控产品的质量安全。
扩内需,促增长,积极开展家电下乡等产品的专项抽查。及时下发《关于加强本市家电下乡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工作。共对7类19家家电下乡产品中标生产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对在生产的13家企业的中标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确保质量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此外对于以旧换新、节能惠民等其他保增长措施涉及到的相关产品也开展了监督抽查,为市政府出台空调补贴政策提供依据。
2、注重时令,引导消费。根据一年不同时令的消费热点,对于春耕使用的化肥、农用薄膜等农用产品,空调、太阳镜、灭蚊器具、卫生杀虫用品等夏令产品,室内取暖器、冬装等冬令产品,书包、文具等秋季入学前的学生用品,以及节日用品和节日热销产品,及时开展监督抽查并公告抽查结果,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消费参考,充分发挥监督抽查引导消费的作用。
3、统筹安排,提高成效。一是进行企业调查摸底,在开展抽查前进行生产企业和市场主流品牌调查摸底,扩大抽查的覆盖面;二是对近两年国家和地方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开展跟踪抽查,抓住监管重点,合理分配监管资源;三是对于本市企业生产的重点产品扩大覆盖面,掌握该类产品的质量状况,不断完善从源头抓质量机制。
4、增强透明,提升权威。对于监督抽查结果,加大公告、增强透明力度。xx年已经公告了120余类产品的抽查结果,相关公告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中。通过及时公布抽查结果,在引导消费的同时,客观上促进了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和全社会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提高了监督抽查的权威性。
(二)完善制度,加强监督抽查工作基础性建设
进一步改革完善监督抽查等制度,切实加强监督抽查工作基础性建设。围绕当前形势,完善新时期监督抽查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举措,切实加强基础性建设。
1、配合总局开展法律法规的制修订。落实总局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监督抽查工作的程序和要求,积极参与《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参与总局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的编制和修订,完善日用消费品、建材、农资等重点产品的抽查细则,以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监督抽查技术法规库。
2、完善我市监督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为使本市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对《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规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技术规范》等规定进行修订,起草了《产品质量分类监督办法》初稿,积极探索产品质量分类监管模式。
(三)突出三重一大,实施集中整治
紧紧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整治,大力打击无证产品。
1、结合社会关注热点,开展家具产品质量行业整治。针对家具甲醛释放量超标的行业热点问题,从今年5月起,对本市711家具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整治。对企业进行了质量档案的建档及更新,并对其中256家企业进行了实地检查,重点检查企业是否使用有证(生产许可证、3c强制性认证)人造板、木器漆;是否按标准组织生产;是否正确标附家具使用说明书等内容。对170家企业的170批次产品进行了抽样检验,实物质量合格率为83.5%。,抽查批次比xx年增加了3倍多,实物质量抽样的不合格率降低了20个百分点。同时,为了强化行业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对监督抽查结果进行公告的同时向有关地方政府进行了通报,强化综合监管和社会监督力度;由区、县质量技监局开展后处理及技术帮扶工作;联合有关行业协会进行质量分析,帮促家具生产企业提高质量责任意识和产品质量水平。近150家家具生产企业自愿签订了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2、结合区域经济特点,组织开展区域产品质量整治。为了解决区域性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时消除区域性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组织奉贤、青浦、金山、南汇、松江、崇明、嘉定、闵行等区、县局,对内外墙涂料、电线电缆、烧结砖、床上用品等产品开展了区域整治工作。涉及内外墙涂料生产企业58家,电线电缆生产企业84家,床上用品生产企业9家,烧结砖生产企业18家。对这些企业进行企业质量档案的建立和更新,摸清企业质量状况,并对其中134家企业的185批次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合格167批次,抽样合格率为90.3%,其中,连续几年整治的产品中,南汇区的电线电缆抽样合格率比xx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崇明县的烧结砖抽样合格率提高了9.7个百分点,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区域整治,对提高区域产品质量,规范行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针对质量整治难点,组织开展问题企企业重点监管。根据《上海市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分类分级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组织浦东、奉贤、青浦、金山、闵行、嘉定、南汇、松江、崇明、卢湾、静安等12个区县局,对在近2年中产品经各级监督抽查2次以上(含2次)不合格或质量投诉多的58家区(县)属中小企业开展质量监管工作,加强监督力度,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高企业质量法制意识,严把产品质量安全关。通过企业质量监管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52家企业在xx年监督抽查中产品全部合格。
(四)完善后处理机制,切实提高监督抽查有效性
xx年共对国抽、市抽和外省市移送的909家次生产、经销企业开展了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工作。通过市和区、县两级质量技监部门的共同努力与密切协作,本市的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见图1),总完成率达92.1%。在完成后处理的生产企业中,复查率为87.6%,因企业注销、停业和转产未进行复查的占12.4%。图1 xx年1-4季度后处理工作完成率与复查率
全年后处理工作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1、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各项措施
一是建立监督抽查结果通报制度。对抽查中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严重的情况,及时通报相关主管部门,形成合力,加强对相关产品的监管力度。如针对部分家电下乡产品能源效率等级未达到标准要求的情况,及时向市商务委、市经信委进行通报,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家电下乡中标产品生产企业质量监督;针对部分校服产品抽查中存在问题,以及校服产品通常由学校集体采购的特点,及时将校服产品的抽查情况向市教委进行通报,调动全社会力量,督促相关企业加强产品质量控制。
二是完善后处理逾期未改正企业公告制度。加大公告力度,对承诺停产、停业企业及其产品统一公告,并对其加强跟踪回访检查制度,及时消除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全年共发布4期公告,对53家因停业、停产、复查不合格等原因而未进行整改或整改未达到要求的企业进行了公告。
三是深化不合格产品退出制度。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太阳镜产品、液体加热器、电灭蚊器具产品实施强制收回,重点加强对连锁经营企业统一配送产品的清退,确保不合格产品退出市场。
四是完善了后处理工作的评价机制。新增了生产企业后处理复查率这一评估指标,突出对本市生产企业整改有效性的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后处理实施部门加强后处理工作闭环。
2、组织质量帮扶,体现监督宗旨
对监督抽查发现的倾向性问题,组织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发挥质检机构专家技术优势为中小企业会诊,通过技术手段促进企业完善质量体系,重点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及产品标准的宣贯,促进企业落实各项整改措施,提高产品质量水平。xx年市局共组织召开了灯具、小家电、自行车、儿童服装、床上用品、坐便器、家电产品质量能效专场等7类产品分析会,本市200余家的生产、销售企业代表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通过召开质量分析会等服务,企业的整改积极性和整改实效明显提高。例如,自行车、儿童服装和床上用品这几类产品的复查率达90%以上,复查合格率100%;按摩器具、电热饼(袋)、室内加热器和电热毯等冬令小家电从xx年的平均抽样合格率73.7%上升到91.6%,产品质量状况有了明显好转。
3、深入研究规律,完善工作机制
针对近年来注册地与生产地分离的异地经营企业难以开展后处理等难点问题,组织区、县局成立课题组,研究探讨该类企业的后处理工作模式,制定了《上海市注册型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暂行规定》,有效地协调本市各区县之间以及本市与外省市质监部门之间的后处理工作,并强化了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为提高后处理工作有效性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五)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和后续监管
截止xx年12月,本市共有2414家企业获证,其中省级发证1472张。全年换/发证受理728家,其中省局审查428家,不合格64家。办理许可证名称变更47家,补领许可证证书13家,更正许可证证书48家,颁发许可证证书695张,其中省局发证305张。共对104家家企业做出不予许可决定,其中涉及省局发证的71家,注销了75家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受理319家企业的委托加工备案。通过严格审查发证,确保企业具备持续生产合格稳定产品的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及管理水平。
全年许可证工作的主要做法如下:
1、推进信息公开,提高行政效率。按照《许可证管理条例》的规定,实行八公开,将行政许可事项、依据、实施单位、条件、程序、期限、收费标准、审批结果对外公开,在局受理大厅统一设立了许可证接待、受理窗口,按法定程序和期限组织对申请企业审查,及时上报材料,做到严格受理、严格审查、严格监督,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申报企业坚决不予受理,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项目的重复建设,切实贯彻国家产业政策。
积极配合本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5月1日起率先在浦东、奉贤试行受理试点工作,大大方便了企业申请;缩短行政许可时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电线电缆等14类省级发证产品发证时限由法定60个工作日压缩到50个工作日,提高了行政效率。
2、严格检验管理,规范许可审查。为保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工作的质量,加强对承担生产许可证检验任务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的管理,规范生产许可证检验机构申报工作,有效发挥我市产品检验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布置格局,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上海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机构申报及管理办法》(讨论稿);加强与检验机构的沟通交流,组织机构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产品实施细则,对符合条件的机构积极向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推荐承担生产许可证检验任务。
进一步规范许可证审查工作,正着手起草《生产许可证审查员管理办法》和《实地核查工作规范》,逐步建立审查制度,规范审查行为。
3、开展质量分析,促进节能减排。在组织开展涉及民生安全的电线电缆、钢筋等行业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专项检查的基础上,对电线电缆、眼镜、建筑外窗、钢筋等主要许可证产品的质量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形成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以达到 整顿一个行业、理清一个行业质量状况、提高一个行业质量水平的目的,为全市质量状况分析奠定了基础。
积极贯彻国家产业政策,颁发《关于加强本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落实节能减排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对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高耗能或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有23类,严把受理审查关,加强获证企业后续监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据不完全统计,截止xx年本市淘汰钢铁、水泥等落后生产能力25万吨,实现节电154700万度,节约标准煤38.9万吨,减少粉尘排放67.5万吨、减少粉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66.15万吨。
4、加强业务培训,做好政策宣贯。从3月到4月,由市许可办对新修订的验配眼镜、建筑外窗、电线电缆、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及容器、泵、电焊条、建筑防水卷材、电热毯、助力车、特种劳动防护产品等14类省级发证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进行了全面宣贯,900多家许可证企业、行业审查员及19个区、县局许可证监管队伍共12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为14类省级发证产品的换发证及证后监管等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5、强化证后监管,提高工作实效。采取监督审查、日常巡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等多种措施,强化证后监督,督促企业持续稳定地保持必备生产条件,确保许可证工作的有效性:
(1)围绕人民币伪钞鉴别仪、助力车、电热毯、钢筋等社会关注度高、面广量大、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产品,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2)组织区、县局有序开展监督检查,共完成1983家获证企业的年审及200多家企业的实地核查。19个区县都能在监管中积极向企业宣传许可证法律法规,增强了企业的质量法制意识,规范了企业证后生产、经营活动。初步建立了辖区监管责任制,基本上做到了获证企业监管全覆盖。
(3)各个区、县局各显证后监管特色。奉贤、南汇、宝山、闵行、嘉定、浦东等局针对人手少、企业多、分布区域广、产品种类多等现状,充分发挥区局派出机构的作用,科所联动,出色地完成了许可证年审、证后监管工作;静安、黄浦等根据中心城区的特点对验配眼镜行业进行了重点监管,普陀建立了行业专家队伍并进行动态调整,做到主要行业至少配备一名专家。这些专家在企业采标、技术改进、问题分析等方面都提供了宝贵的专业意见,有效提高了监管水平;徐汇、金山、宝山、奉贤等区县结合区内实际情况,开展许可证年审网上预审方式,减少了企业往返奔波,方便了企业。浦东、闵行、普陀、宝山、奉贤、崇明等局突出监管重点,实行分类分级监管方式,提高了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加快企业质量档案建立,探索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机制建立
1、全力推进上海生产企业质量档案的建立。我局实现了企业代码信息库有关数据与企业质量档案的实时交换,在原有3531家上海生产企业已建立企业质量档案的基础上,完成了近3400家已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ccc认证、家电下乡等生产企业的建档工作,其中青浦、浦东、崇明、黄浦、闵行等区县局实现了生产许可证和ccc认证获证企业100%建档。
2、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快速处置机制。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市区联动、分级响应,快速反应、处置有力,整合资源、信息共享,防治结合、长效监管的原则,制定了《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根据我市质检机构的布局,初步建立以质检机构专家为主的突发事件应急专家库,作为应急预案的有效技术支撑。
3、组建和运作产品质量风险研究中心。经过多部门的积极筹备,xx年 7月,正式批准成立了上海市产品质量安全评估研究中心。目前,中心积极推进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基础性课题研究。已完成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及主要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风险评估实施状况、典型案例的研究;对国内大部分与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编辑出版了三期《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参考》,收集了国内有关发布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相关网站几十个、网页近百个,明确了包含网站信息、实验室检测信息、监督抽查信息、投诉举报信息等在内的信息源,初步建立了信息收集、筛选、过滤的情报采集系统。
(七)加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产品质量监督技术保障能力
1、围绕技术保障,加强质检机构的监管。加强对本市依法设置和授权质检机构的资质认定(审查认可/验收)和监督管理。完善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体系,新增防雷产品、气体化工产品等2家质检站,对33家本市质检机构进行到期复评审和8家质检机构进行扩项评审;促进质检机构能级的提升,新增国家级质检中心3家;组织对质检机构的监督检查,推进质检机构规范管理;加强质检机构行风建设,向全市质检机构印发了《关于推进质检机构行风建设的通知》,规范质检机构检验行为;组织质检机构为世博建设做好检验技术保障工作,参与世博卡、led产品的环境试验,承担混合型车辆的电磁兼容试验,做好青草沙水源地工程供水管道的检测等。
2、以提高能力为重点,严格安检机构的准入管理。组织启动了全市80余家安检机构的资格许可复评审工作,完成了5家机动车安检机构的搬迁评审工作。贯彻落实《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新标准实施工作,确保安检机构能够及时按照新标准开展工作。组织专家完成了安检机构检测能力对比方法初稿的制定,以通过能力比对推进全市安检机构共同提高检测能力,解决全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能力的差异性问题。配合总局做好《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规定》及相关配套文件的制修订工作,承担并完成了《机动车安全检验机构设置规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制定。组织了对安检机构技术人员和审查员的考核,加强队伍建设。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建议修订本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收费标准的书面意见按会办要求进行了调研和答复。积极推进机动车安检机构行风建设,加强对安检机构的监管力度,规范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行为,推进安检机构的行风建设,改善行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