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费尔巴哈学习心得
由《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想到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著作,恩格斯在这篇著作中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主要内容以及独创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较为成熟和全面的总结,帮助工人阶级及政党准确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德国古典哲学孕育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一系列伟大哲学家,尤其是费尔巴哈他结束了德国唯心主义,促成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产生,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最新智慧,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了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性和改良的良好愿望,没有看到历史的必然性。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是在当时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和十八世纪所有的法国唯物主义者一样,十九世纪德国的杰出唯物主义哲学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也在这条唯物主义的道路上发生了 “倾斜”和“滑坡”,他代表了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性和改良的良好愿望。也就是说,他和他的前辈一样,都没有沿着唯物主义的轨迹,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走向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都没有把唯物主义彻底化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都没有摆脱历史唯心主义的巢臼。对于费尔巴哈的这种状况,恩格斯曾作过形象的描绘,他说:“他作为一个哲学家也停留在半路上,他的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他的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们所共有的一个局限性。正是这种哲学整体结构上的不协调性和不和谐性,决定了他们在阐述每一个具体问题,尤其是社会历史问题时。常常发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碰撞”和“交叉”,呈现出明显的两重性的特征来,即具有保守性,又具有革命性。它的保守的方面在于,包含着对现状的肯定,是替普鲁士国家作辩护,替现存的社会关系作辩护的。这 1
个命题就是;“凡是现实的都是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现实性再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就是典型的写实。
费尔巴哈的发展进程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走向唯物主义的发展进程。他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登上了王座,在费尔巴哈看来,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管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强烈的影响了马克思。
黑格尔的体系只是一种就方法和内容来说唯心主义地倒置过来的唯物主义,而费尔巴哈将哲学提高到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但同时他简单的将黑格尔的一些理论抛开没有正确的批判接受,并且在晚年蛰居乡野没有得到自然科学等营养的补充而沦为:下半截是唯物主义,上半截为唯心主义。总之他们是站在部分封建统治阶级、温和资产阶级及尚未觉醒的无产阶级的中间立场上去看待当时的社会矛盾,没有看到历史发展的科学性和必然性。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精髓进行了“扬弃”,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正是马克思主义开启新纪元的起点。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题纲》一个字数甚少的提纲居然可以成为
流传后世的著作,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但也确实说明了它是一份透露着新世界观萌芽的天才大纲。正是它的问世,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形成。
马克思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可视为实践,实践乃是唯一的存在或者实在。实践即是存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实践决不是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上的夸夸其谈,并不是如青年黑格尔派在思辨哲学上的纠缠不清。因此,实践也就是我们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
费尔巴哈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因此他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思想是直观的、非实践的,这导致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无法摆脱唯心论的巢臼。马克思正是对费尔巴哈进行了扬弃,旧唯物主义是没有把事物、现实等当作
感性活动当作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现在大量被引用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的雏形。
马克思不像费尔巴哈那样回避主体的人的活动与作用,而是使问题又回到主体的能动方面。他认识到,只有在主体感性的参与下,才有认识的发生,否则就不可能建构起任何认识论。为此,马克思把人的活动“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另一方面,马克思也决不是象黑格尔那样,把主体感性束缚在思想和观念所决定的范围,而是把主体的人的活动理解为感性的物质活动,即对象性的活动。他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这样,按照马克思所提供的思维方式,实践活动被赋予一身二任的品格,既体现了认识活动的主体性原则,同时也体现了认识活动的客体性原则,从而使主体感性在实践中获得了自身的完满统一。
马克思在文中提到:实践是革命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它改造着自然界,改造着社会,改造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和人自身。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实践,就没有历史的进步和人自身的进步。
马克思很明确地写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真理作为人的思维的经验性的东西是要靠实践来证明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对德国古典哲学精髓的把握上科学的进行了“扬弃”,历史性的将人类历史的进程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
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原动力,将封建的专制和暴力与资本家的贪婪本质是促使其走向兴衰的必然过程,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正是马克思主义开启新世元的起点。
“代替那存在的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的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国共产党就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诞生的这一“联合体”。她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是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最新智慧,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以正确的哲学思维为先导,在立足实际的前提下阐释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充满理性而又切中实际的哲学思想作为自己体系大厦的基石和支柱。
毛泽东对哲学问题的全面论述一样,足以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邓小平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虽然它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写进执政党的党章,但是国内和海外理论界始终有一种不同的声音,认为邓小平理论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变相资本主义”。邓小平理论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其中涉及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这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曾经是一个争论不清而影响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问题。以往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很模糊,也有困惑,通过学习《费尔巴哈论》有了一些新的感悟。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题纲》中谈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最为困苦的最广大的无产者从受压迫受剥削的半封
建半殖民地的深渊中解放出来,历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以改革开放为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三件大事。从一个几十个人的星星之火发展到今天有8000万之众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他代表着中国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解放之初的一穷二白发展到今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被称之为东亚病夫的中国到世界政治舞台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就是在不断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机和谐的发展。在推动社会不段的由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向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能够清醒的看到不同的社会矛盾。从土地革命到统一战线;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到发展才是硬道理;从初级阶段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改革开放到市场经济;从解放劳动力到提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和谐社会主义;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精神文明建设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系列的深入人心的变革无不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在遵循马克思主义最为根本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最新智慧,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那种在中国搞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民主,搞多党轮流坐庄式的执政最终将中国推向比四分五列的苏联式的瓦解状况还要危险之中,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将变得支离破碎。
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也是广大党员干部的社会责任。
我作为央企的一名管理干部,我们在做大、做强、做优企业的使命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党的方针、路线是什么,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在这里我找到了答案!就是我们的党,它是马克思、无产阶级的政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观的终极目标就是我们不断的奋斗方向!企业的发展就是为国、为
民!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特别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尤其是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要将国家的利益和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企业做强则国家就强大了,同时人民群众要得到实惠。那种搞不切合实际的政绩工程则是自私自利的狭隘的个人英雄主义,是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党和国家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那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牺牲人民群众利益的发展是极端的个人自私自利的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体现。那种“大而不强、集而不团”的企业观终将和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的,并终将被历史淘汰!
总之,旧唯物主义不理解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和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旧唯物主义只能停留在思想领域,“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一是科学性——将唯物论与辩证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阶级性——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三是实践性——是从实践中来,又为实践服务的。
可见,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再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历史的客观规律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提和命运,使具有5000年文明历史华夏之邦朝着不可逆转的方向高速前进,特别是改革开放这30多年来国民生产增长值一直位列世界之先,在世界金融危机不断爆发并影响全球经济的条件之下,中国共产党人集全民族之智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与发展!
二O一一年十一月三日
第二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学习心得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学习心得
在学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之后,我对以往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类理解加深了,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更应该在于把它看作是实践唯物主义。我更加明确了“实践性”——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本体与基本观点。
《提纲》写于1845年春,马克思生前未发表过。最早发表于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序言中称这个文件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作为该书的附录首次发表。纵观《提纲》全文,实践的观点贯穿始终。正是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马克思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提出了能动的反映论;又是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马克思完成了使哲学从解释世界的工具成为改造世界的工具的伟大变革。
这份《提纲》,是为了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当时的欧洲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日益激化,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运动的这种已经开始组织起来,但还没有走上自觉道路的状况,就迫切要求社会提供一种能够指导工人运动的社会主义理论,以推动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期的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虽然战胜了唯心主义哲学,但它还是一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还是一种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这样,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面前就提出了一项任务:在唯物主义已经战胜唯心主义的条件下,进一步改造旧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建立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并在无产阶级中间宣传这种新的世界观,使它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提纲》就是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而写成的“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在这里,马克思非常强调实践在人们认识中的作用、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且强调指出用革命的实践去改造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前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之点。
在认真阅览中,可以看见《提纲》中对实践论的强调以及实践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本体与基本特点在马克思主义中的积极意义与重要地位——实践唯物主义。从中,我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与旧的唯物主义之间的非常大的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精神意识的能动性即实践的力量。加深的感受到了所谓的唯心主义其实有很多精神实质与内涵是要求我们深思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的三大基础来源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历史发展到现在已经向我们证明一个非常明确的事实:任何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批判与斗争除了在承认世界的本源是意识或物质第一性这个问题上是原则根本的区别之外,都不会有多大的意义。因为唯心主义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发面有很多思想需要让我们学习的。在区分两大主义时我们都应该从根本的本源立场上出发带审视的眼光学习,在区分新旧唯物主义时则把主要区别放眼在主观能动性上。
《提纲》论述的中心内容是实践问题,其全部内容都是围绕对实践的关系和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展开的。马克思把实践引进唯物史观和认识论,并把它作为认识论的基础进行贯穿。《提纲》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在于是否认识人的实践活动的意义。马克思认为,以往的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提纲》中在认识世界方面,费尔巴哈以前的认识都是通过所看到的现象,再加以主观的想象所形成的认识。马克思则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过程,无论是主观抽象的想象也好,还是由感性材料得出的深刻认识也好,都是人们认识过程的一个阶段。认识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由错误的认识经过实践的批判向正确的认识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也就是“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从中可以看见,人产生了思维,但是否正确,这并不是由我们而定的。因为思维就是在生活中产生的,所以思维的评判也是应该由生活来决定的。在思维指导我们的行动中来验证这种想法或思想正确与否。正确的将会得到延续和发展,错误的就会被摒弃或修改。离开实践的思维都是空想,而思维所产生的巨大能动作用也必须在实践的行动中才能得到体现。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就是在我国长期的民主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科学指导思想!“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从这一点更明确的强调了单纯的靠想象的认识是不可靠的,而感性的直观是不全面的,只有经过不断实践的认识,经过感性到理性的发展,才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根本进步。
马克思在文中提到:实践是革命的。最后一条纲要引起了我最大的共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也就说明了,马克思自己的任务将是改造世界的。这也是马克思所提出理论的本质核心:实践。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这个世界,再以实践的不断探索来改造这个世界,向着解放人类的方向改变。
《提纲》中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致命缺陷。“从前的一切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以致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了能动的方面。其阐述新唯物主义实践观,包括:本体论——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活动;认识论实践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认识论实践是检验和证明人的思维之客观真理性的标准。在文中阐述道,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人的感性也是一种实践的产物,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费尔巴哈不能把认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因而在真理标准问题上也存在着错误的看法。《提纲》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从根本上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原理,从而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界限。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的问题,不能在思想领域内而只能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予以解决。人们应当通过社会实践来证明自己认识的正确性,证明自己的思维具有正确认识客观现实世界的能力和改造客观现实世界的作用。
在深思之后我加深自己的思想认识体会到:“人的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即为实践。”因此,在《提纲》的精神领导指引下,在坚持基本立场原则的思想下,在注意新旧唯物主义的区别中;我从中体会到的最基本的精神实质就在于对实践精神的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及其要求的强调犹如一个精致的筛选器使得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思想与旧唯物主义这两者进行了去糙取精,从而成为了一个科学并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1845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成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在人性论和哲学观上表达了新的思想,从而为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全文不过1500字,但它却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上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在《提纲》中,马克思首次系统地论述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以此为基础,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以及以往的一切旧哲学进行了批判,同时制定了“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世界观的要点,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恩格斯对《提纲》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非常宝贵的”、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提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领和一系列重要思想。
一、对旧唯物主义以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批判
《提纲》提出,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 在于是否认识人的实践活动的意义。旧唯物主义者认为,主体能够反映客观世界,但主体是消极地、直观地、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他们看不到客观事物所具有的属人性特点,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懂得实践的真正内涵的。马克思在《提纲》的一开始就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2]这就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即他们只看到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这是旧唯物主义者忽视的地方,他们离开实践活动来解释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认为客体只是直观的认识对象,主体只能被动地接受客体,而不能把客体看作是实践的对象,看不到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作用,看不到主体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这显然造成了他们认识上的片面性。另外,“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3]。马克思认为,这也是不理解实践的真正内涵,认为环境教育决定了人,只有环境教育改变了,人才能改变,人受到来自环境和教育的制约,人在环境教育面前是完全被动的。马克思批判了这种唯物主义在环境教育和人的关系上的错误认识。指出,实践是环境和人改变的共同基础,人在进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也在改造自身,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是一致的。接着,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也是不能理解真正的实践的含义。“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4]费尔巴哈不同于唯心主义,他把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和人作为他的研究对象,这是站在了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问题,但是由于他不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没有把人的实践活动看作是客观的物质活动,看作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他的理解也是不彻底的。在他的《基督教本质》一书中,他把实践看作是“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5],所以他认为,只有理论活动才是真正的人的活动,看不到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所以他不可能理解实践的真正内涵,这就陷入了庸俗唯物主义。
二、对唯心主义实践观的批判
马克思在《提纲》的第一条就明确提出:“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6]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看不到主体的能动性,认为主体只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客体,而唯心主义却和旧唯物主义相反,他们在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上确实看到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大大发挥了主体的能动性,但却把这一作用加以抽象的夸大和发展,使其脱离了自然界的物质基础,把人的活动理解为精神活动,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将绝对观念、主观精神获得了凌驾于物质世界之上的主导地位,物质世界包括人则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这就夸大了精神的作用。这说明唯心主义也是不懂得实践的意义的,他们脱离实践去理解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不理解人的本质是实践的。
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对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以及唯心主义关于实践观点的批判认为,他们都是不理解实践的内涵的。在批判继承以往哲学的基础上,马克思实现了人类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从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改造这一角度出发,建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提纲》中,马克思提到了这样一句话:“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7]首先,马克思的这句话肯定了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马克思是从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改造这一视角出发来研究客观世界,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主体并不是像旧唯物主义者认为的消极、被动地认识客观世界, 而是积极、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最初的自然界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人们首先通过实践活动来满足自己衣食住行的基本要求,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对客观世界进行能动的改造,使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在实践中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着历史,创造着社会关系,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社会是带有人类主观性的客观世界。一旦实践活动停下来,人类历史也就无从发展了。马克思首先认识到了主体与客体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正是从这个立足点出发,马克思得出了与以往哲学不同的新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接着,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8]这就是说,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的生存环境和自身。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反映客观世界,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出新的认识从而改造周围的生存环境,发展自己,使客观世界按着自己的需要发展,也使自己适应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实践成为人类认识的源泉、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在《提纲》中写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9]这就是说马克思把认识的问题也理解为实践问题来看,不仅与以往的哲学划清了界限,而且给实践以正确的解释。他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更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真理即正确的认识,是主观思维和客观实际相一致、相符合,人类的认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这并不是理论所能解决的,而是一个实践的范畴。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渐形成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实现“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10],而为了使客观世界更好地朝着人们所向往的方向发展,人们又会不断地接近“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1],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更好地进行指导实践的活动。而思维的“真理性”、“现实性”以及“此岸性”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实践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桥梁,通过实践,正确的认识能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发展规律,推动客观事物向前发展,这才具有客观真理性,否则就是错误的。马克思在这里就确立了他区别于以往哲学的新的实践观
四、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变革实质 《提纲》是一篇具有变革意义的重要著作,马克思超越了以往“哲学家们”的思维方式,以人类的感性物质活动为出发点,以实践的观点贯穿全文,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区别,划清了与唯心主义及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界限,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使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展现在人们面前,并提出了哲学的历史使命,“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2]。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实质所在。以往的“哲学家们”不懂得实践的真正含义,忽视了实践的作用,他们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说明客观世界,然而,认识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要解释这世界,而是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认为,哲学的历史使命不能仅仅是停留在解释世界的层面,而应该是“改变世界”,即通过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做出科学的认识,进而以科学的理论知识为指导更好地改造和变革客观世界。理论和实践应该是统一的,而实践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指出,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13]。人类可以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推动社会变化发展。哲学的功能是要在正确解释客观世界的基础上指导实践,并对客观世界进行合理的改造,以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五、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的真正意义在于“改变世界”,因此哲学的主要功能就是批判和扬弃。这种批判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且要广泛运用于实践之上。《提纲》第一次把科学实践观呈现在世人面前, 这不仅成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向上发展的关键, 超越了近代哲学,甚至现代哲学,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自己的特色, 从而开辟了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即新唯物主义《提纲》中隐含的现实主体与对象世界客体、宗教世界与世俗世界以及理论与实践等等的矛盾关系的萌芽, 为马克思日后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的全面展开和日臻完善开启了思想的帷幕。《提纲》是马克思历史哲学理论的骨架或缩影, 而实践范畴则是这整个骨架的支点。所以准确把握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对于我们正确领会他的新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至关重要。在社会历史领域实践的观点其实就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实践出发就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在现实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创新,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提纲》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而为唯物史观乃至崭新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正是基于科学的实践观 点,马克思在《提纲》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地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提纲》提出的科学实践观,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根本缺陷。马克思提出,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地解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看不到主体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能动性,因而在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直观的唯物主义。
正文
一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它在《基督教的本质》一著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三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一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四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他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後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後,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
五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
六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不是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
(2)所以,他只能把人类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七
所以,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八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九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
十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十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著作的观点
《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之一。在寥寥千言中,马克思紧紧围绕着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缺陷——直观性和受动性,完成了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或者说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即实践观点
其一: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理论出发点,确立了完备的实践观。旧唯物主义从经验直观出发,把人归结为单纯受动性的生物自然,把自然、对象理解为单纯外在的、感官直观的对象。在这里,马克思扬弃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中把动实践归结为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思想,克服了由于过于强调劳动的能动意义而导致的对人的抽象理解;同时也改变了先前对旧唯物主义的好感态度,认识到了旧唯物主义的单纯受动性原则及其缺陷,反复强调指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从这种理解出发人既非唯心主义所理解的单纯能动性存在,也非旧唯物主义所理解的单纯受动性存在。自然既非唯心主义所理解的单纯受动的对象,也非旧唯物主义所理解的单纯自在的存在。人既受自然必然性支配,同时又以能动的感性活动改造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从而确立了完备的实践观,为新唯物主义找到了合理的理论出发点。其二,根据对实践的这种理解,马克思进而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认识论建立在实践观点之上,确立了能动反映论的基本思想,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指出,由于缺乏完备的实践的观点,旧唯物主义单纯从经验出发,把认识对象仅仅理解为外在于人的、感官直观的对象,而把人理解为单纯直观的、受动的存在,从而把人的认识活动理解为消极被动的照镜子式的直接映现活动,完全否认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否认了认识的能动性、辩证性。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观点出发指出,人绝非单纯消极被动的存在,对象、自然也绝非仅仅是外在于人的客体,直观的对象。人首先是作为能动感性活动的存在,对象首先、而且从根本上始终是人的感性活动的对象,主体的对象。因而认识活动,第一,不是主体消极被动接受客体作用的、受自然必然性盲目支配的活动,而是主体以其实践理念(目的),即价值理念和理论理念对客体进行选择的主动活动;第二,不是主体对客体直接的映现、单纯的模写,而是主体以其先在的、在实践中形成的作为实践模式内化的认知结构对客体进行建构的能动活动;第三,不是一次完成的动作,而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无穷发展过程,由现象到本质、由一级本质到二级本质„„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其三,马克思进而立足于实践观点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了他的抽象人性论以及由此导致的抽象的宗教观。
其四,马克思最后要求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实践来理解人类历史,强调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总之,实践观点构成了《提纲》的中心线索和核心思想。《提纲》第一次建立起完备的实践概念,初步完成了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与综合,在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确立了牢固的实践观点,从而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把实践观点贯彻于历史观,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第三篇:费尔巴哈提纲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信息安全 周培垚 10385050 摘要:《提纲》对旧唯物主义根本缺陷进行揭露;以及点明新唯物主义的特点; 以实践为基础,把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相结合,对旧唯物主义的各种错误进行一一的解剖和批判;在指出新旧唯物主义立足点的不同的基础上,把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统一。历史意义: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而为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
关键字:费尔巴哈 感性世界 消极的社会实践
科学的实践观
革命实践的能动性 哲学
本以为马克思的著作都应该是长篇大论,每一部都够出一本书的,没想到费尔巴哈提纲只有短短十一条,区区千字。
对于哲学的历史,我了解甚少,不明白当初的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提出唯物主义等新的哲学论调是会对当时的学术界或是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和震撼。而马克思的论费尔巴哈,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完善了唯物主义思想,或者是说变革。
在此之前,对于唯物主义的的理解主要缺点都在于对对象、现实界,即感性世界,只以对象的形状或直观得来的形状去理解,而不是把对象作为人的具体的活动或实践去理解,即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将人的主观能动性所带来的改变削弱为零,忽视人这个对象在食物的发展中带来的影响,必然无法符合客观规则,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不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因而不能正确地解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看不到主体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能动性,类似于将一切寄托在命运上,认为自己的努力无法带来改变,所以说其本质是一种消极、直观的唯物主义。
而马克思认为:人绝非单纯消极被动的存在,对象、自然也绝非仅仅是外在于人的客体,直观的对象。人首先是作为能动感性活动的存在,对象首先、而且从根本上始终是人的感性活动的对象,主体的对象。因而认识活动,第一,不是主体消极被动接受客体作用的、受自然必然性盲目支配的活动,而是主体以其实践理念(目的),即价值理念和理论理念对客体进行选择的主动活动;第二,不是主体对客体直接的映现、单纯的模写,而是主体以其先在的、在实践中形成的作为实践模式内化的认知结构对客体进行建构的能动活动;第三,不是一次完成的动作,而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无穷发展过程,由现象到本质、由一级本质到二级本质……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百度百科)马克思的这段理论,从根本上指出并解决了费尔巴哈理论的不足之处,而提纲的全文,紧紧围绕者 实践 这个中心思想做出了论述,指出旧唯物主义是没有把事物、现实等当作感性的活动当作实践,正是它的问世,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形成。以上提到的,不外乎是对旧唯物主义根本缺陷的揭露以及点明新唯物主义的特点---实践的能动性。除了这些,马克思在后面的篇幅里进行了更细致的解读。
首先,以实践为基础,把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相结合,对旧唯物主义的各种错误进行一一的解剖和批判。比如第九条:“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马克思指出: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马克思的这些话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它们至多也只能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内的孤立的抽象的个人的观察,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只是在表面上加以理解社会的本质,而不能科学地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深层次来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正如对第八条的解析: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在诸多社会实践中,生产实践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先祖时代,正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才使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产生了人类社会,生产以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及其进一步发展的趋势,这正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因此,人们应透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认清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及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要将人孤立起来,除了这个个体之外,人类更大的存在感在于一切的社会关系中。其次,在指出新旧唯物主义立足点的不同的基础上,把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统一。也就是整个提纲结尾的部分十到十一条中所提到的,第十条中,对阶级的分别以及社会的基础做出了定义,旧唯物主义中将“市民”社会作为立脚点,所对应的阶级即为资产阶级,旧唯物主义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意识形态,它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资产阶级是它的阶级基础。而新唯物主义中将“人类社会”或“社会中人类”作为立脚点,所对应的阶级自然是共产主义,基础是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它是面向未来,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服务的,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无产阶级是它的阶级基础。第十一条中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和历史使命,首先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现在要做的,就是从思考中走出来,开始做。以往的哲学,只是发现问题,并说明它,给出一个正确的概括;而新唯物主义的目标是:革命,从什么都不做的保守解释中走出来,实践之,改变之。用具体的、实践的思维方法取代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既然赋予了人主观能动性,人就应该依靠主观能动性去改变这个社会,给社会提供原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提纲》从根本上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的缺点,指出其实质上是一种消极的唯物主义。并解决了这些问题,可以说,《提纲》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而为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根据科学的实践观,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地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此之上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
第四篇:费尔巴哈读后感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也就是说这个提纲是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的观点的批判来阐述自己观点的一篇文章。因此,我们读这篇文章时,必须先了解费尔巴哈的观点,然后再来看马克思是如何对其进行批判的。
费尔巴哈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而马克思提出,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的解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看不到主体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能动性,因而在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直观的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的认识,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就是存在,用自然界代替了存在,就排除了社会存在。关于人的认识,他把人的本质就视为生物学上的本质,用生物学的人代替社会人,排除了人的思维的社会性。关于宗教的认识,他从三个角度批判基督教,认为人对宗教的崇拜是人对人本质的崇拜,是人的心理需求的寄托,是反科学的。马克思对于费尔巴哈的这些观点,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一一都有批判。他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指出费尔巴哈的无论是关于自然,关于人还是关于宗教的认识中都缺乏社会性的认识,没有把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这篇文章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实践’二字。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是在我们的读书生涯,还是以后的社会生活中,都离不开实践。看的再多,想的再多,知道的再多,设计的再多,如果没有进行实践,就如同井中月,水中花,都是虚幻的。就如同我读古诗,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读‘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读‘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即使读的再充满感情,我的心也是毫无波动的,因为我不懂,因为我没有实践经历过。直到我站在张家界天门山的最高处,望着下面绵延的山脉和陡峭的峰柱;直到我在安顺黄果树瀑布下,听着水流撞击岩石的轰鸣声,感受迎面扑来的细密水雾;直到圣诞节我向喜欢的女生表白却惨遭拒绝;直到我和我妈在副院长室和学院书记探讨休学和退学的要求,我对离开学校之后的路充满迷茫。那些情感在经历过之后才鲜活起来,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才气,没有什么词语能够表达那些情感,也许只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才能表达这复杂的心情。情感由实践经历产生,诗又由情感产生,我们读诗可以体会诗中情感,情感又因为我们自身的实践经历而丰富真实。
写到这里,我在想,将马克思原理的实践观与文学情感相结合,这算不算一种实践呢?
第五篇:费尔巴哈读后感
精疲力竭地读完《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却无奈地发现没有任何的思路,大概这是第一次读到如此抽象、生涩和难解的文章吧。或许是有些不服气,当我鼓足勇气读过第二遍的时候,却发现和初读这篇文章的感觉略有不同,好像有那么一点似懂非懂的感觉萦绕在心间。欣喜若狂的我而后又重复阅读了几遍,再加上老师的引导,终于,我对《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有了深一层的理解。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
首先,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即“从前的一切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的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他指出要正确理解实践的意义,从而正确的解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马克思反复强调指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即我们并不能单单从唯心主义来理解人的单纯能动性,也不能单单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的单纯受动性,而是要结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人既受自然性的支配,同时又能以自己的能动性来改变自然,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
其次,马克思在“提纲”中还提到这样几个观点: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看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然后,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了他的抽象人性论以及由此导致的抽象的宗教观。在肯定了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同时,批判了其只能把人类理解成一种内在的,无声的,将人从肉体和精神的状态中主观剥离,批判其否定了人可以改变世界的可能。
最后,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於改变世界。”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而人类的不断进步,恰恰反应了这样一个观点。
总之,实践观点构成了《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中心线索和核心思想。通过学习《提纲》使我认识到将唯心主义观点和唯物主义观点相结合起来分析问题的必要性以及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全面分析问题,做到一分为二;并且要注重实践,牢记实践出真理,只有实践才知对错,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费尔巴哈是马克思以前德国最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主要是为了批判费尔巴哈以及其他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而写的。
《关于费尔巴哈的题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纲领性文件之一,标志着马克思的哲学的基本思想的形成。它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可见其内容的深刻价值。
社会实践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思想是贯穿《关于费尔巴哈的题纲》的主线。
马克思在该提纲中首先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即“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一语中的。马克思用敏锐的眼光和锋利的刀笔直指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问题所在,为更深一步的解析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实践在检验认识真理性中的决定作用,以及实践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对宗教世界的世俗基础的改造作用。提纲鲜明的提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後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等十分具有针对的观点。马克思从每个点入手展现自己的观点。道理虽大,但却讲得丝丝入扣,极为平实。
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终究是高深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经历是很难理解、很难融会贯通的。该提纲没用华丽的词藻,没有刻意的雕琢,没用冗长的篇幅,而是简明扼要、思想深刻。所以作为学生的我的认识是肤浅的,不能详尽理解其中的真谛。如果几年后再重读,肯定会有更清晰的认识,受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