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费尔巴哈 考试答案
1.社会发展史和自然发展史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A A前者是精神的后者是物质的B前者是运动的后者是静止的 C前者是有人的自然活动参与的,后者是无意识的)
2.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是一致的;但是往前进就不一致了,这表明费巴尔哈C A自然观和历史观都是唯物的B自然观和历史观都是唯心的 C自然观是唯物的历史观是唯心
3.下列哲学家中主张世界可知的有C A.康德
B休诺
C黑格尔 4.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矛盾表现在C A体系是保守的,方法是革命的B方法是保守的,体系是革命的 C体系是唯物的,方法是唯心的 5.《费尔巴哈论》是一部什么著作B A经济学
B哲学
C社会学 6.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看作A A单个人的固有抽象物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绝对精神 7.恩格斯通过写《费尔巴哈论》简单而又系统的阐述了B 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关系
B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
C唯物主义与维新主义的关系 7.唯物辩证法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C A哥白尼日心说
B原子理论
C十九世纪的三大发现
8.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的这句话强调了C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9.《逻辑学》一书的作者是A A黑格尔
B恩格斯
C费巴尔哈
10.——认为“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不是抽象和一切不变的。A A马克思
B费尔巴哈
C黑格尔
11.当自然科学的发展尚处在“收集材料”的阶段时,人们认识事物的方法往往是——C A唯物的B辩证的C形而上学的
12.人类的各个时期仅仅由于宗教的变迁而批次区别开来,费尔巴哈这个论断表现出他的B A形而上学
B唯心史观
C唯物主义 13.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A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14.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的社会历史观在根本上是B A唯物的B唯心的C辩证的 15.国家法律归根到底是由——决定的C A国家立法机构
B法学家
C社会经济关系 16.凡是认为物质是世界本质的,属于——阵营A A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唯心主义
16.道德总是历史的和具体的,抽象的道德是不存在的,这是——A A费尔巴哈的观点
B恩格斯的观点 C黑格尔的观点 17.《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于——B A在1843
B在1845
C在1848 18.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的伟大的基本思想。B A唯物论
B辩证法
C可知论
19.恩格斯所说的“下半载是唯物主义,下半载的唯心主义者”指的是——C A鲍威尔
B看不清
C费尔巴哈
20.在黑格尔之后对马克思恩格斯影响最大的哲学家是——B A康德
B费尔巴哈 C看不清
21.黑格尔称之为“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往往真理与谬误,善于恶的对立看作是A A绝对的 B相对的 C不存在的
22.“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反映”,这是——B A唯心辩证法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23.本书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B A评述黑格尔哲学
B评述费尔巴哈哲学
C评述斯达克的著作
24.消除了黑格尔哲学内在矛盾的哲学家是——B
A康德
B费尔巴哈 C马克思 25.黑格尔哲学属于——B A唯物辩证法 B唯心辩证法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6.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A A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主观想象
C宗教教义 27.恩格斯认为,德国和法国在历史上发生的宗教改革是由——引起的。B A文化的发展的B政治关系
C经济关系
1.马克思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一个主要缺点是A A不理解实践的意义
B不能正确回答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C不懂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2.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追求物质贪图享乐,把唯心主义理解为追求美好理想,这种观点属于C A客观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3.恩格斯所说的“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顾钥的新
派别”是指B A德国古典哲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8.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这一命题的涵义是C A所有现存的都是合理的 B
C只有符合必然性的才是合理的
9.德国古典哲学是—的直接理论来源C A古典哲学
B中世纪哲学
C马克思主义哲学 11.在马克思看来,生活社会的本质上是B A精神的B实践的C自然物质的 12.恩格斯阐述的哲学基本问题是B A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对立和统一的关系问题
13.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这是—的观点C A康德
B休谟
C黑格尔 14.黑格尔学说解体的理论原因是C A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阶级斗争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
C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的矛盾
15.黑格尔哲学具体意义C
A坚持了物质的单一性
B坚持了事物的普遍联系 C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后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17.摒弃费尔巴哈的哲学的工作,是由马克思在—--开始的B A《德意志意识形态》
B《神圣家族》
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8.恩格斯认为,黑格尔哲学“革命的方面”被“过分茂密的保守的方面所窒息”这里保守的方面是指A A唯心的体系
B辩证的方法
C唯物的体系
谁认为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产物
马克思 旧维物主义的历史观其不彻底之处在于 世纪维物主义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什么
唯物主义 瑟夫狄慈根是哪国人
德国
费论的作者是 写于哪年
恩格斯
1886 黑学派解体的理论原因是
体系与方法矛盾 国家法律归根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 社会经济关系 十九世界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什么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
费把人的本质看做是
单个人的固有抽象
物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有真理性标准是谁提的 马克思 基督教本质的作者
费尔巴哈 费论是一部什么著作
哲学
第二篇:《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马 克 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888年由恩格斯发表的稿本)
马克思论费尔巴哈
一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单纯经院哲学的问题。三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四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因为,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中来说明。因此,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化。因此,例如,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理论上进行批判,并在实践中加以变革。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性活动。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⑴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的个体;
⑵因此,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的思维的此岸性。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例。
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并在云霄中固定然后用排斥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对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从
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
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各人纯粹自1
五六
七
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各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八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九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
类。
十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选自《费尔巴哈》
注 释
① 本文写于1845年。1888年恩格斯把它作为的附录公开发表。出版时恩格斯作了某些文字上的修改。
② “市民社会”,马克思主要指的是“资产阶级社会”
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人民出版社年版第87--90《路德维希2-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十1988页
第三篇:费尔巴哈学习心得
由《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想到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著作,恩格斯在这篇著作中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主要内容以及独创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较为成熟和全面的总结,帮助工人阶级及政党准确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德国古典哲学孕育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一系列伟大哲学家,尤其是费尔巴哈他结束了德国唯心主义,促成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产生,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最新智慧,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了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性和改良的良好愿望,没有看到历史的必然性。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是在当时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和十八世纪所有的法国唯物主义者一样,十九世纪德国的杰出唯物主义哲学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也在这条唯物主义的道路上发生了 “倾斜”和“滑坡”,他代表了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性和改良的良好愿望。也就是说,他和他的前辈一样,都没有沿着唯物主义的轨迹,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走向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都没有把唯物主义彻底化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都没有摆脱历史唯心主义的巢臼。对于费尔巴哈的这种状况,恩格斯曾作过形象的描绘,他说:“他作为一个哲学家也停留在半路上,他的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他的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们所共有的一个局限性。正是这种哲学整体结构上的不协调性和不和谐性,决定了他们在阐述每一个具体问题,尤其是社会历史问题时。常常发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碰撞”和“交叉”,呈现出明显的两重性的特征来,即具有保守性,又具有革命性。它的保守的方面在于,包含着对现状的肯定,是替普鲁士国家作辩护,替现存的社会关系作辩护的。这 1
个命题就是;“凡是现实的都是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现实性再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就是典型的写实。
费尔巴哈的发展进程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走向唯物主义的发展进程。他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登上了王座,在费尔巴哈看来,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管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强烈的影响了马克思。
黑格尔的体系只是一种就方法和内容来说唯心主义地倒置过来的唯物主义,而费尔巴哈将哲学提高到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但同时他简单的将黑格尔的一些理论抛开没有正确的批判接受,并且在晚年蛰居乡野没有得到自然科学等营养的补充而沦为:下半截是唯物主义,上半截为唯心主义。总之他们是站在部分封建统治阶级、温和资产阶级及尚未觉醒的无产阶级的中间立场上去看待当时的社会矛盾,没有看到历史发展的科学性和必然性。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精髓进行了“扬弃”,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正是马克思主义开启新纪元的起点。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题纲》一个字数甚少的提纲居然可以成为
流传后世的著作,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但也确实说明了它是一份透露着新世界观萌芽的天才大纲。正是它的问世,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形成。
马克思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可视为实践,实践乃是唯一的存在或者实在。实践即是存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实践决不是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上的夸夸其谈,并不是如青年黑格尔派在思辨哲学上的纠缠不清。因此,实践也就是我们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
费尔巴哈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因此他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思想是直观的、非实践的,这导致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无法摆脱唯心论的巢臼。马克思正是对费尔巴哈进行了扬弃,旧唯物主义是没有把事物、现实等当作
感性活动当作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现在大量被引用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的雏形。
马克思不像费尔巴哈那样回避主体的人的活动与作用,而是使问题又回到主体的能动方面。他认识到,只有在主体感性的参与下,才有认识的发生,否则就不可能建构起任何认识论。为此,马克思把人的活动“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另一方面,马克思也决不是象黑格尔那样,把主体感性束缚在思想和观念所决定的范围,而是把主体的人的活动理解为感性的物质活动,即对象性的活动。他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这样,按照马克思所提供的思维方式,实践活动被赋予一身二任的品格,既体现了认识活动的主体性原则,同时也体现了认识活动的客体性原则,从而使主体感性在实践中获得了自身的完满统一。
马克思在文中提到:实践是革命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它改造着自然界,改造着社会,改造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和人自身。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实践,就没有历史的进步和人自身的进步。
马克思很明确地写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真理作为人的思维的经验性的东西是要靠实践来证明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对德国古典哲学精髓的把握上科学的进行了“扬弃”,历史性的将人类历史的进程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
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原动力,将封建的专制和暴力与资本家的贪婪本质是促使其走向兴衰的必然过程,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正是马克思主义开启新世元的起点。
“代替那存在的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的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国共产党就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诞生的这一“联合体”。她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是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最新智慧,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以正确的哲学思维为先导,在立足实际的前提下阐释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充满理性而又切中实际的哲学思想作为自己体系大厦的基石和支柱。
毛泽东对哲学问题的全面论述一样,足以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邓小平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虽然它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写进执政党的党章,但是国内和海外理论界始终有一种不同的声音,认为邓小平理论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变相资本主义”。邓小平理论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其中涉及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这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曾经是一个争论不清而影响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问题。以往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很模糊,也有困惑,通过学习《费尔巴哈论》有了一些新的感悟。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题纲》中谈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最为困苦的最广大的无产者从受压迫受剥削的半封
建半殖民地的深渊中解放出来,历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以改革开放为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三件大事。从一个几十个人的星星之火发展到今天有8000万之众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他代表着中国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解放之初的一穷二白发展到今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被称之为东亚病夫的中国到世界政治舞台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就是在不断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机和谐的发展。在推动社会不段的由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向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能够清醒的看到不同的社会矛盾。从土地革命到统一战线;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到发展才是硬道理;从初级阶段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改革开放到市场经济;从解放劳动力到提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和谐社会主义;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精神文明建设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系列的深入人心的变革无不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在遵循马克思主义最为根本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最新智慧,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那种在中国搞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民主,搞多党轮流坐庄式的执政最终将中国推向比四分五列的苏联式的瓦解状况还要危险之中,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将变得支离破碎。
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也是广大党员干部的社会责任。
我作为央企的一名管理干部,我们在做大、做强、做优企业的使命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党的方针、路线是什么,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在这里我找到了答案!就是我们的党,它是马克思、无产阶级的政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观的终极目标就是我们不断的奋斗方向!企业的发展就是为国、为
民!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特别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尤其是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要将国家的利益和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企业做强则国家就强大了,同时人民群众要得到实惠。那种搞不切合实际的政绩工程则是自私自利的狭隘的个人英雄主义,是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党和国家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那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牺牲人民群众利益的发展是极端的个人自私自利的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体现。那种“大而不强、集而不团”的企业观终将和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的,并终将被历史淘汰!
总之,旧唯物主义不理解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和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旧唯物主义只能停留在思想领域,“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一是科学性——将唯物论与辩证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阶级性——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三是实践性——是从实践中来,又为实践服务的。
可见,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再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历史的客观规律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提和命运,使具有5000年文明历史华夏之邦朝着不可逆转的方向高速前进,特别是改革开放这30多年来国民生产增长值一直位列世界之先,在世界金融危机不断爆发并影响全球经济的条件之下,中国共产党人集全民族之智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与发展!
二O一一年十一月三日
第四篇:费尔巴哈读后感范文
1,即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来理解人和世界的关系."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提纲》批判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说“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
《提纲》批判费对实践的错误理解,马克思认为“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提纲往往是言简意赅的,马克思的这一篇2千字不到的提纲亦概莫能外。归纳其核心,马克思以“实践”为利器直指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理论中的纰漏。因提纲由十一个部分贯穿而成,也因对马克思思想的不甚理解,笔者谨以一一对应的表达形式书写这篇读后感以便使之更富逻辑。
第一部分
这部分作为开篇,马克思从旧的唯物主义出发,明了地指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缺点——不懂实践的意义和作用。费尔巴哈的观点在于:让世界充满爱。即以精神的、情感的方式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他承认并强调社会发展中矛盾的存在,体现了唯物的基本思想。但是他的唯物思想当中却缺失了意识的能动性,而将这种主观能动归结为唯心的范畴。马克思针对于此,运用分析思维将感性活动划分到实践中,将抽象的认知与推理进行了明确的区分,也将唯物的观点上升到辩证的高度,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从根本上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加以区分。
第二部分
在这一部分,马克思主张人应当在实践中证明其思维的客观真理性。笔者从其中抽象出两个观点:人的思维“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实践可以证明人的思维“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对于前者,人类的思维的形成诚然离不开客观性,但另一方面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从某个角度讲,人最强劲的敌人就是自己——这个观点在现世社会中屡见不鲜。剖析这一观点的支撑点,就在于思维的变化性。而客观的真理往往是讲究恒定的特性的。另外,思维存在正确与否的区分,只有由正确思维活动所形成的理论历经知道实践,并受实践检验之后才能称其为真理。兹于此,笔者不太认同这种抽象的推导价值。
第三部分
人与环境、教育,孰为改造者、孰为产物?——该观点是马克斯辩证唯物主义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矛盾交锋点。笔者试着在自己有限的知识架构上思考了这个问题,也得出了自己的答案。首先,人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去改造环境,现实中的多种现象,例如古人的都江堰工程,现代人的三峡工程等不胜枚举,都印证了这一观点。但是,笔者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人是环境的改造者。“人是环境的改造者”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隐含了人本位主义。人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是应当遵循自然界客观规律、对社会人文环境的改造应当考虑到具体的社会元素,即这种“变革的实践”其实是需要环境本身提供一定的条件来成就的。因此,人类拥有改造环境的可能性,但并具备必然性。其次,人与教育的关系应该是不能用“产物”概括得了的。毫无疑问,在起源上人先于教育存在。而也正因为教育的出现、完善,使得人类的历史不同于一般动物的简单繁衍,而是将人类所特有的智力结晶延续下来,升华下去,贯穿而成浩瀚的文明史话。人类文明的积聚,也成为教育多元化的直接鞭策力。二者是互为因果的,而非单纯的单向影响关系。
第四部分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笔者以为这第四部分是全文最紧密围绕论点的、亦是最具说服力的论证。马克思先指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中“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二重世界论的理论支点——宗教为前者,世俗社会为后者,当后者形成特定的社会背景时,或者源于政治体在某中动机下的导向,或者源于现实生活里种种无法克服的矛盾与苦难,世俗社会中的群体便会由于人类所特有的思考能力抽象出一个寄托高于现实的内容的世界,亦即“精神世界”。一言以蔽之——宗教世界是以世俗世界为基础或者说母体的。尔后通过论述世俗世界的矛盾存在并在实践中解决矛盾而使世俗世界发生变革,有力地驳斥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揭示出其不懂实践的意义与作用的粗鄙之处。这一论证过程着实经典!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使社会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的力量是广大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连续更替、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宗教世界既然是从现实社会中异化出来的,那么被二重化的整个世界的根基都离不开实践。如同马克思所说: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第五部分
费尔巴哈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涉及到感性,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后者将感性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活动。其实在笔者看来,二者的观点都有可取的地方:在现实世界中,亘古以来外部自然界都保持着它的优先地位。自然界在人类诞生很久之前已然存在,并且为人类的感性活动提供着物质基础。因而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感性并非“无稽之谈”。但另一方面,如同马克思主义者们所说,人类的现实的自然界,就是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在人门周围的感性世界里中几乎找不到没有留下人类或多或少的印记的地方。人类的劳动实践不断地改变自己的面貌,变换自己的存在形态,这种变化不断地新面貌、新形态中凝结着人类的物化劳动。所以,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要求从主体方面即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感性也存在事实上的及理论上的依据。
第六部分
人的本质是什么?是“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还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显然,费尔巴哈强调的是人的自然属性,马克思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属性。同样的,笔者认为应当“辩证”地看待。旧唯物主义单纯以人的自然属性去谈论人的本质固然是不科学的,但若完全撇开自然属性,而仅以社会关系总合去概括人的本质亦是片面的。人既属于社会,也同时属于自然界,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人的本质,既有社会属性,又有自然属性,是二者的统一。在这个问题上,笔者想引入西格蒙德·佛洛伊德提出的三重心理结构:自我、本我、超我。本我是无意识领域“一大锅沸腾的亢奋欲念”,是“未经驯服的在炽情”,包括以性欲为主的生存本能、死亡本能,一位追求满足。超我代表社会关系中的各种评判价值标准。自我则代表理智和审慎,它要为本我服务,又要顾及到客观现实条件,并且受到超我随时以惩罚相威胁的严厉监督。笔者以为,本我即为人的自然属性,超我则为人的社会属性,同时自我以中介身份调和本我、超我。正是这种稳定的、不可或缺的“三角结构”造就了人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也正是将人类从万物百态中区分出来的人类的本质所在。
第七部分
基于上一部分对人的社会性的论述,马克思在这一部分进一步阐明“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在这一点上笔者持认同观点。为什么人类会有宗教感情而且这种感情由来已久?首先在于自然界的无限性,人类对于自然尚有太多的“未解之谜”。当然人们的这种认识能力将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发展;其次在于社会关系的错综复杂与人类社会内部各种矛盾的普遍存在,人们意识到自身解决问题的有限性;再者古往今来的统治者惯于运用宗教实现社会的管理。如此的因果关系便赋予了“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这样的论点充分的说服力。
第八部分
社会生活的本质在于实践——马克思提炼出这一观点支持他的实践论。笔者以为可以对这个科学命题的内容可作纵向与横向的阐发:一方面,人是全部社会生活的主体。而人是从劳动实践中“走来”、是社会实践的存在物并将走向社会实践的深处。另一方面,实践内在地包含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其自身意识三重关系(既包括物质的社会关系,也包括思想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与此相对应的,三种基本类型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第九部分
费尔巴哈哲学隶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以它的直观性是有根源可寻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产生是与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适应的,而在那段时期,近代自然科学处于形成和发展的初期,机械力学占首要的中心的地位,且其他自然科学部门还很不成熟。当时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们只能主要用机械力学的原理来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这就使得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具有机械性的特点。基于这一特性,该哲学流派只注重对现存事物的确定,企图用机械运动的观点来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把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事物因内部矛盾而引起的发展。而不强调变革现存社会,离开人的社会性、人的历史发展来研究社会现象,只考察引起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不探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把抽象的理性、天性、情感等属于社会意识的现象当成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显然,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评价,这种求稳不求变的态度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快速向前发展。
第十部分
围绕新旧唯物主义在实践论上的差距,马克思指出了它们各自产生和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市民”社会关心的是个人事物和私人利益,以实际需要、利己主义为原则。而后者侧重于人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和谐统一,致力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个人向世界历史性的个人的转变”,将利益点定格在人们的解放和人们的全面发展。马克思通过这一比较分析的方法,揭示出新旧唯物主义的又一差别,间接论证新唯物主义较之旧唯物主义更富生命力!
第十一部分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语标志着哲学开始超越世界本质的终极追求,向人们的生活世界回归,服务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实现了哲学由“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历史飞跃!
第五篇: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林振110900723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
首先,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即“从前的一切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的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他指出要正确理解实践的意义,从而正确的解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马克思反复强调指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即我们并不能单单从唯心主义来理解人的单纯能动性,也不能单单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的单纯受动性,而是要结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人既受自然性的支配,同时又能以自己的能动性来改变自然,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
其次,马克思在“提纲”中还提到这样几个观点: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看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思维既是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思路,那也就是我们理解其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有鉴于此,实践思维之要略不可不首加辨识。在马克思看来,实践乃是唯一的存在或者实在。实践即是存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根据马克思的实践主义存在论,客观存在是实践的内在要素,相应地,客观规律是实践的内在联系。这是因为人的任何认识活动所面对的任何“客观对象”实际上都已经处在实践的“域内”,因而都总是已经有人的“主体能动性”参与其中了。这不仅是一个认识受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影响的问题,而且是认识的对象包括“规律”本身就是人的活动的问题。
我们确实可以在认识过程中尽量去排除不同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的干扰,努力争取“主观符合客观”,把握客观规律;但我们却无法将人的存在、为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从客体对象中排除,因为任何客体对象都只能是在人的自为存在背景上面呈现出来的。因此,当我们谈到任何一个客观对象时,它的所谓“客观性”,只是相对于我们“当下的”意识而言,即它是独立于“这一次”的意识、先于“这一次”的认识而存在的;但它仍然是在实践域内。而意识同样是实践的内在要素,因而客观对象仍在此前的意识域内,即最终不可能独立于意识、外在于意识。于是无论如何,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所寻求的客观规律就已经具有了某种“实践的规律”甚至“意识本身的规律”的意义了。
然后,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了他的抽象人性论以及由此导致的抽象的宗教观。在肯定了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同时,批判了其只能把人类理解成一种内在的,无声的,将人从肉体和精神的状态中主观剥离,批判其否定了人可以改变世界的可能。我们强调人的认识对象与人的存在的不可分离性,这并不会影响客体对象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恰恰相反,我们是把“客观实在性”从旧哲学所想象的纯粹自在的领域归还于人的现实实践之中。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而且唯一的“实在”。既为“实在”,就有一个需要、也能够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有一个认识是否符合对象、正确地呈现对象的问题。因而作为“求是”对象的规律,也同样表现为本质特性、客观联系等等,也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但这里的“本质”,是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特性;这里的必然性、规律性,是人的活动内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中国哲学中有所谓“理在事中”,强调的就是规律乃是人之“实事”中的“理”。马克思哲学的规律论的实质其实也在于此:他对社会本质、历史规律的揭示,实际上就是对人自身活动的本质与规律的揭示。最后,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於改变世界。”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因此,一切认识与思考都必须围绕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实践而展开。因此,这里的思路,这里的唯一有效思路,只能是实践性的思路,只能是切合实践、服务于实践、解决实践认识问题的思路。迄今为止的思维科学未能提供这种思路的名称,我们且称之为“实践思维”。“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很早就用这句话明确地表示了他对“离开实践的思维”不感兴趣。而人类的不断进步,恰恰反应了这样一个观点。
总之,实践观点构成了《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中心线索和核心思想。通过学习《提纲》使我认识到将唯心主义观点和唯物主义观点相结合起来分析问题的必要性以及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全面分析问题,做到一分为二;并且要注重实践,牢记实践出真理,只有实践才知对错,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