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考试申论:助学金要演讲“比穷”
截止到2011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6.9%,国际上通常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大众化阶段的一个显着特征是入学人数的大幅增加,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着“学而优则仕”传统的国家,因此全家人含辛茹苦就为供养一个孩子上大学“出人头地”的情况非常普遍,结合偏慢的城市化进程及逐渐拉大的贫富差距,虽然国家一直对高等教育阶段的学费有着严格的上限规定,但是仍然出现了很多无力支付学费或生活费用的学生,他们即是所谓的“贫困生”。
对于这些贫困生,国家投入了很多资源去帮助他们顺利的完成学业,不论是助学贷款,还是各种方式的补贴、补助、奖学金,都为贫困生们雪中送炭,解决了他们许多实际的困难和问题。然而在究竟什么人才能被认定为贫困生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问题一,每个班级要评贫困生的人数很多,而贫困生的名额又有限,这就决定了不是所有交材料的学生都能获得助学金。问题二,如今弄一个贫困生的证明材料很容易,很多家庭不贫困,或者家庭没那么贫困的学生,可以在填写家庭收入时弄虚作假,结果把助学金占为己有,让那些更需要补助的学生落选。
所以可以理解学校采用贫困生演讲比穷的方式:既然大家都有证明材料,既然助学金的名额有限,不如采用较为公平的公开表述的方式,让同学们来做决定。这样,既可以保证助学金评选的公平,不至于因为材料的虚假而造成奖金的错发,也可以让整个过程更为公开透明。毕竟,贫困生有一个自我证明的过程,同学们有一个集体决定的过程。因为当众演讲加接受投票的方式于校方来讲最“便捷”、最容易操作、成本最低,万一出了问题,那也只能怪学生表述能力不行,或者同学们没有明察秋毫,至少这错误的结果与学校是无关的。于是,一个原本棘手的问题变得简单,无论结果怎样,学校都可以脱离干系,所以根本不需要考虑方式的荒谬和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只要学校方便了就行。
然而,这样一个貌似为了公平起见的举动,实质上却导致了明显不公平的出现:即使一场饱含深情、感天动地的精彩“比穷”演讲内容没有半点虚假,又怎么能据此而认定另一个不善言辞的同学“不够贫困”呢?
而且,这个看似公平的过程,也严重地伤害了贫困生的隐私权。贫困当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贫困也不是无法承受之重。但无论一个人对贫困有怎样的态度,也无论他是否足够坚强和成熟,他都可以把贫困当成自己的隐私-我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我的贫困。这种隐私的自我保护,更是一种权利意识的体现。
事实上“贫困生”这个身份其实并不被人艳羡,即使它有补助可以拿,它只是根据事实而来的一种描述,根本不属于“资格”的范畴,不需要争取,也不能“论资排辈”。
而在这个事件里,贫困生却不再是主体,因为他们被剥夺了决定自己身份的权利,只有别人投票认定你是贫困生,你才是贫困生。
究竟怎么样才可以被归为“贫困生”并享受国家给予的补助,应该依照一整套细致、明确而又不乏灵活的标准,结合认定材料、背景调查、家访、了解学生日常开销等一系列不同的手段,并在具有事后追偿机制的情况下进行判断,而不是随便将人扔到大庭广众之下公开“哭穷”和“比惨”。
除此之外,对贫困生的救助还可采取更多创新形式,真正给贫困生以实惠,如重庆交通大学在学生食堂设置“温饱午餐”,红烧肉加大众菜,馒头米饭管够,价格低于成本价。
使高校不敢直接根据特困申请发放补助的关键是:有人不诚信。按理说,大学生入学,家乡出具的贫困证明应当最具有真实性、权威性。但是,时下有些家境不错的学生,居然也能怀揣“贫困证明”。贫困生证明的泛滥,必然导致可信度的下降,所以,一些高校在贫困生资格认定上,家乡出具的“贫困证明”自然就沦为一种参考,演讲“比穷”之类的应对怪招,便会粉墨登台。
但让骗子横行的关键是失于惩罚,令其无所顾忌。几年来,假冒特困生领取特困被助的事情时有发生,但就算被发现,也往往只被取消名额追回补助款了事,对于这些冒领者并没有起到真正的震慑作用。所以,必须要有严格的配套惩罚机制,一旦发现骗取助学金的行为,不但要追究其法律责任,还要记入其信用记录,让他们一生都将为这种不道德行为付出代价。如此“宽进严出”,应比“演讲比穷”效果更佳。
演讲“比穷”伤害的是大学生的自尊,也是对大学生诚信的不信任,对基层乡镇政府公信力的不信任。比演讲“比穷”更丑陋的,是社会诚信的缺失。
第二篇: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比穷”演讲,尊重何在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比穷”演讲,尊重何在
沈阳一所大学学生要想获得贫困生资格,必须当众演讲接受投票,得票高的才有资格得到助学金。学校称这是为了让结果更公平。让自己的学生叫嚷“谁比我更穷”,还能无动于衷,并自诩为追求公平,这所大学的情商不是一般的低。
学校大概是拿国家给的助学金当肥肉了,抢到的人是得了便宜,抢不到的人会眼红。只是这块肥肉看着诱人,要想吃进去却不那么容易。脸皮一定不能要,否则还未上台就输了。斗富比的是腰粗,比输了也不丢人,可比穷永远比的是气短。贫穷虽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但要说自己有多穷总不是件荣耀的事,不但要说如何穷,还要说为何穷,如此这般,你的贫穷才有说服力,也能保证票选之下不被淘汰。
这场戏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就是一场娱乐;对于另一些学生,则是一场恶梦。同样是选举,选美选秀是往自己身上添彩,越到后来越是神秘莫测;示穷则是把尊严一层层往下扒。谁扒得越彻底,故事越悲惨,得的票数越高,这就等于把自己扒光了示众,但凡有点尊严的人都受不了这样的折磨。何况同学之间是要朝夕相处的,不是打一个照面,从此不再交集的事,以后这心里疙瘩该如何解开?同学之间又该如何相处?班里有个学生如此贫困,你还好意思整天揣着个“土豪金”不放吗? 当一个人被贴上穷人的标签,并且接受到社会的“赏赐”以后,其实也是在把他今后的生活格式化了。公开亮相以后,就只能老老实实做穷人了,首先总不好意思穿点好的吧,建议从此在地摊上买衣服;也不好意思吃点好的吧,众目睽睽之下,吃块肉都感觉是在犯罪。
你不能要求学生都像圣人般高洁,对贫困不屑一顾;也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安于贫困,依然心存高远。
贫穷不可耻,但是对穷人的境遇无动于衷,无所顾虑的社会很可耻。尽最大限度呵护穷人,这样的要求对社会而言并不容易达到,但至少不能伤害穷人。一所大学没能教会学生善待穷人,但至少不能大张旗鼓地伤害贫困学生。贫困生有什么,除了学识就只有尊严了,争的就是那一口不服输的气,把他们的尊严毁掉其实也是在毁掉他们的希望,这样的教育只能以恶来相称。
生于贫困生,能读上书已经是一种万幸,每一元钱都是珍贵的,砸锅卖铁的事都能干,何况是为了几百块助学金,你让他低个头他也许真低了,可是他内心的屈辱,也许很多年后依然无法释怀,这让他的人生从此蒙上了阴暗,这是育人呢,还是在毁人?这样的讲台,贫困生也许走得上去,可身为老师,你们听得下去吗? 凡写明来源“山东中公教育网(sd.offcn.com)”(山东公务员考试网,山东公务员招考网)的文字等所有资料,转载,请注明来源!
第三篇:想要助学金上台演讲比谁更穷
想要助学金上台演讲比谁更穷
“想申请助学金,交贫困证明还不够,还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讲家里有多困难,太伤自尊了!”沈阳大学某学院学生小刘自从在同学面前讲了自己最羞于启齿的家境后,常常觉得抬不起头来。“本来不想让大家知道家里困难,可这样一来全班都知道了。说是为了公平,可让我们当众‘揭伤疤’,这对我们公平吗?”为认定贫困生资格,贫困学生需当众演讲接受投票,得票高的才有资格得到助学金,这样的方式对这些学生来说究竟是公平还是伤害?
学生:演讲并投票选出“最穷”
小刘告诉记者,她是外地来沈读大学的学生,家境贫困,可正是贫寒的家境养成了她好强不服输的性格。“我最不爱在别人面前说我家里的情况,不想让大家知道我家困难,不想让人同情,更不想成为别人的笑柄。”小刘说。
“可现在要认定贫困生资格,拿助学金和奖学金,就必须在全班同学面前讲我家困难的情况,真是开不了口!”小刘告诉记者,学院为了公平公开,在认定贫困生资格的环节上,每位提交申请的学生除了要上交贫困认定材料外,还要在同学面前将自己贫困的家境和盘托
出。随后投票选举,得票最高的前5名才能获得资格。“有的人愿意讲,得票自然多,可像我这样不爱讲的,肯定没人投给我啊!这样真的公平吗?”
院方:最初是想评判公平公开
10月15日,记者来到了这所学校,见到了该学院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的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贫困生认定工作一直是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力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认定标准则是申请学生提交的贫困认定材料。贫困生分为特殊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三个等级,每个等级的人数都是有定额的,因此学院才想以一个公平的方式进行认定。
“公开演讲的方式也是一年多以前才使用的,出发点是好的,以前学生没有反馈说这种方式不好,我们也就疏忽了。现在看来,这种方式的确会对贫困生的自尊心有所伤害。我们已经着手修改测评认定的方式了,可能会借鉴兄弟学校、学院的好办法,尽量做到让同学们满意。”
记者调查
学生:保护自己的隐私更重要
“如果要靠演讲才有可能获得助学金,你会选择吗?”昨日记者在两类大学生中做了一项调查,一类是家境普通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均表示不会选择,“因为保护自己的隐私更重要”。记者又就这个问题采访曾经报道过的五名贫困学子,虽然思考回复的时间不一,但是均表示会上台演讲,“3000元的资助是个不小的数额,基本可以解决一个学期的生活费,何况我家本来就贫穷,我只是陈述事实而已。”来自青海藏族乡的陈立同学很坦然地告诉记者,有时候必须向现实屈服。虽然会这样做,但是所有被调查大学生均表示不赞成这样的方式。老师:演讲不能客观反映贫困
“年轻人都有自尊心,特别是18、19岁阶段。”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辅导员邹萌表示,用这样的方式说不定会适得其反,“有个别同学会有拉票的嫌疑,谁说得煽情谁得到的支持就多,那些不善于表达的贫困学子得不到真正的关怀,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
中南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唐海波也表示不赞同学生以演讲的方式评选助学金。“首先,演讲投票的方式不能客观地体现出学生真实的家庭状况,因为这个过程存在夸大或者淡化困难情况的可能。同时,这种方法也暴露了学生的隐私,是非常没有人文关怀的。”
湖南经验
参考平常生活水平
发动身边同学评判
本报讯 正值高校国家助学金的评选时期,沈阳大学的做法成为网络热议话题。到底要怎样才能把助学金送到真正需要它的学子手中,保证评选的公正公平呢?记者在湖南几所大学进行了采访。
中南大学:
该校学工部副部长唐海波介绍,中南大学国家助学金评审一般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每个学生入校都要填写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此表能够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家庭所在地区、人口、经济收入等情况。其次,申请国家助学金的贫困生还需要提供家庭情况的三级(县、乡、村)证明,这项证明中除了家庭的困难情况,还可提供地震、台风、洪涝等意外受灾情况。最后,还要根据每个学生入学后的日常行为表现,以及身边同学的实际反映来评判。
“除了最后一项,前两项的详细资料是绝对保密的。”据悉,中南大学目前国家助学金的评选比例在30%左右,此外,全校还有社会企业捐助的50余种助学金项目。
长沙环保职业学院:
“我们学校在评选时一定要开一个班会,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给自己认为家庭最贫困学生。”该校相关负责人刘彦妮告诉记者,评选时为了公平公正,不能由老师指定,而是开班会选出一些候选人名单由全班同学投票产生,“因为同学是最了解情况的,平常的生活水平怎样,消费情况怎样,同学心里都有一杆秤”。
湖南交通职院汽车工程学院:
该院辅导员邹萌告诉记者,他们评定贫困生,首先是贫困生交村镇等相关部门盖章的“贫困生认定表”,分配名额下来后,首先以开班会的形式,同学进行投票,然后结合辅导员了解到的情况和学生条件综合评价,“比如有些家庭突发不幸的同学,像这期有个农村同学,妈妈得了癌症,治疗花了很多钱;有个张家界慈利的学生父亲刚出车祸,母亲卧病在床,这些特殊情况我们就会一起考虑”。
时事辣评
“比穷演讲”是校园懒政
罗晓星
在网友的吐槽里,能看到助学金的各种“奇葩”用途:设宴请客、买化妆品、购置游戏装备……从这些远远超出基本生活需求的开支来看,当下高校的助学金申请队伍里,的确有人鱼目混珠。秉持“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理念,扣上了公平高帽的“比穷演讲”,似乎颇具正义性。高校存在助学金申请乱象不假,但由此就以一场罔顾贫困生人格尊严的“哭穷比赛”来实现公平、公正、公开,无疑是一种仅站在校方立场、希图一劳永逸的懒政行为。
助学金设立的目的之一,就是让贫困生能够有尊严地完成学业。让人放下自尊,将家庭的隐私一五一十地汇报给朝夕相处的师友,这无异于对贫困生的二次伤害。他们的义务仅仅是在户籍地开出贫困证明,而其他的工作则完全应当由校方完成。因此,举办“比穷演讲”,让学生“自证贫困”的学校,既错在侵犯贫困生隐私、践踏其尊严,也错在推卸工作责任。既是校园懒政,就该立即整改。但也有论者认为,单凭几乎可随意开出的贫困证明,根本无法落实助学金的准确发放。然凡事皆有利弊,既然尊严和隐私是两条不能僭越的底线,那么学校能做的,也只是在信任贫困证明的基础上,对助学方式进行改良。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隐形补助”就是基于助学金制度的创新和细化。该校利用技术手段,对监测到的连续数月消费较低的饭卡,自动打入餐补。如此把直接的资金补助,改为其他方式的生活帮扶,既会降低其他学生动歪脑子的几率,也能在尊重贫困生人格尊严的基础上让其得到必要的帮助。
总而言之,如何提高贫困证明的公信力、改良助学金制度,是相关政府部门和高校的责任,绝不能以一句“为求公平”就将此担子转嫁到贫困生瘦弱的肩膀上。
第四篇:公务员考试申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如何、精神风貌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道德标准。然而“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培育知行合一的道德责任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行动自觉,还需要全党全社会付出艰苦的努力。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如果说好德之心人皆有之,那么道德责任感则不仅仅是停留在思想上的“好”,更意味着唯此为快的践德之忱、舍我其谁的道义担当。路遇跌倒的老人,应当说无人不有恻隐之心,可有的人溜之大吉,有的人“爱莫能助”,有的人不避风险挺身相助。为什么一事当前,表现不一?归根结底,区别正在于是否把崇德向善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
追寻道德责任感不只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国家、社会、个人自我发展的客观需要。“三个倡导”所体现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把个人、社会、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对国家前途的关注、对社会进步的期许、对个人幸福的追求,就是责任感油然而生的基础。自赋责任是一种伟大的权利,履行责任是一种神圣的使命。有了道德责任感,才会更加自觉地建设美好国家、维护公序良俗、推动社会进步。
如果说价值认知是道德责任感的指针,行动则是衡量其高度的标尺。文明,不去实践就不可能抵达。法治,不去奉行就无以彰显其公正。诚信,不去坚守就难以成其为风尚。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从来不会取决于道德的看客,而是取决于择善而从的行动者。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只是引人向善的精神理念,更是需要付诸行动的价值准则。
常有人扼腕于社会转型期的“人心不古”,喟叹市场经济对精神世界的巨大冲击。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文明的使者。你我的德行操守怎样,社会的道德风尚便是怎样;每个人担负起一分道德责任,社会的道德水准就因此而托起一分。对良心尽责、对他人尽责、对国家社会尽责,就是对我们自己尽责。在责任的基点上,千千万万普通人的道德良知才会与他们的利益诉求、现实感受实现最牢固的对接和统一。常怀善念,更要常行善举,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变成主导13亿人思想和行动的道德责任感,我们所展现的必将是一个礼义之邦的泱泱气度,我们所改变的也必定远胜于我们所期待的。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五篇:公务员考试申论
2011年,在乡党委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培养帮助、同事们的关心支持下,我积极参与康村的各项工作,认真开展工作,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积极配合村两委做好春耕备耕,引进优良土豆籽种。
二、积极配合村支部,做好“争先创优”的宣传工作。
三、积极参加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宣传、执法等方面全力配合。
四、协助乡里搞好综合治理工作,排查矛盾、调处纠纷、安全创建工作,防止发生各类因工作不细及失误造成的矛盾,真正担负起维护我乡一方平安的工作责任。共签定综治责任书19份,禁毒责任书19份。共摸排各类矛盾纠纷6件,其中,重大疑难纠纷1件,均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五、作为康村妇代会主任在村支部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开展了“双学双比”、“送温暖、解忧愁、办实事、献爱心”活动,组织妇联委员定期为全村的五保户、困难户帮助打扫环境卫生等,并以妇女之家为阵地,处理妇女在家中夫妻矛盾、婆媳矛盾等。
六、协助乡里做好安全生产,护林防火,拒绝邪教等宣传工作提高村民思想认识。
七、认真完成林改档案录入工作。
回顾全年工作,成绩的取得是依靠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村两委科学安排和同志的关心帮助,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不足,立足于服务基层深入学习,牢固树立乐于奉献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做好本职工作,在为农民群众服务中不断进步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真正实现当代大学生“村官”的价值,不辜负组织对我的栽培,群众对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