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教师读书活动之心得体会22
《剖析一种教育现象》
------赏识你的学生,我们在行动
最近,我阅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书中一个个闪现着教育智慧火花的精彩案例,令人深思,感慨万千:有已为人父人母的过来人对教育的感激和期盼,有一个个曾经或正在困扰着众多教师的教育话题的思考与讨论,更有专家理性深入的点评分析为我们指点迷津„„就是这样一本书《赏识你的学生》,慢慢读来,时而共鸣,时而汗颜,时而顿悟,掩卷而思。
“赏识”——多么温暖的字眼。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一位女孩,被国内的教师评为“缺乏数学脑子”,却被美国老师赞为“具有数学特长”,能够“优雅且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难题”;一个“厌学”的孩子,变得出类拔萃,让美国教授对其能力和品质“以性命担保”。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 “赏识教育”也是每位家长和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更是让家长和教师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家长和教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作为一个老师,似乎此时我才恍然大悟,深深体会到,有这么这么多母亲把他们的生命——孩子交给了我,他们又何尝不是呢?对我充满了期待和希望,我好象掌握了这么多人的命运——责任之重大啊!我自认为已经很关心很爱护自己的学生了,但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去看的话,觉得欠缺了点什么,从这一刻起,我发誓我要用我全部的爱心去关爱我的学生,因为我是一位人民教师,我能理解千千万万做母亲的心情,“把孩子交给我,你们放心吧!”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欣赏、赞美和鼓励便是助孩子飞向成功彼岸的翅膀。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教师,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能让自己的学生有更美好的前程,我会不遗余力的努力,因为学生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赏识学生就是让他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镇一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发现,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因为父母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再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这个事例给我一个启示:“赏识:成功的教育。”
我们有时还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威严”,也许,我们刚刚又进行完又一轮声色俱厉的批评轰炸,但是,书中的语句是让我们感到羞愧和震撼的。这里,有亿万望子成龙的家长沉甸甸的托付,有孩子们在校园想说而不敢说的心灵独白,有被感动的“第三只眼”记录,有优秀教师“师心深处”的体验,还有专家精当的评析。正是这些话语,会让每一位“诲人不倦者”都不得不反省、深思和探索,因为,这些都是来自真实心灵的呼声。
赞科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的确,赏识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教师来说,是轻而易举的,而教师在引导、激励这些学生朝更高的目标前进是锦上添花;但千万别忽视了更多的学生——“中等生”和“差生”,这些学生往往是占了多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是真正的雪中送炭,他们更需要教师的精心关爱和呵护。
很多时候,我们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静下心来,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尽惹我生气的宝贝,原来也都有可爱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泥泞的心情遮掩了我们的双眼;繁琐的工作,忙乱的头绪,钝化了我们的敏锐;成绩的镣铐,升学的压力扰乱了我们的心智,所以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生的缺点,而忽略了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认可,需要老师的呵护和鼓励,即使因为无心犯了错误,也需要我们的老师温和地指出,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指责,是真诚而不是伪善。他们是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尽情地沐浴阳光,吸吮雨露,需要风雪的磨练,鲜花的簇拥。他们是最为敏感的一个群体,能准确地识别老师对他们的帮助是出于关爱还是仅仅是功利的表现。所以教育应该是牵手,是澄明,是温情,是质朴,是师生间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学会赏识你的学生,先学会从心底去爱他们。
或许你认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但在学生的眼里分量是多么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是给了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赏识我们的学生,我们在行动!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可以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赏识引向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那么,学生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
合上这本《赏识你的学生》,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感觉到教师真正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我将铬记一位母亲对世界的期盼“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男孩儿,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我将用永驻的童心、赤诚的真心、温柔的爱心去开启和诱导他们。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让每一位母亲放心地把她的孩子交到我们教师的手上。这本书给我的感触是如此之大,让我禁不住还想多看几遍。让我也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普天之下的父母从中得到更多的感悟吧!
真爱学生,才会像书中那个和花儿说话的孩子,低着头、弯着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才能从每位学生身上找到金子般的闪光之处。而不能为地分“好生”、“差生”。
真爱学生,不会将学生的“骄傲”看作‘洪水猛兽’;才会小心地呵护着孩子的梦,而不会做一个“偷走很多孩子的梦”的小偷。
真爱学生,会清醒地承认学生的差异,会批评学生存在的不足和缺点,但是,心中牢牢刻下的,是“尊重”和“宽容”。于是,有为了培养学生诚实品质而“跪下左腿”的异国教师,有为激励全校学生读书热情而爬行上班的校长,有在评语上用上“安静”而非“不积极”、“不活跃”等词,小心呵护孩子自尊的指导老师。相信这本书会让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有意义!
第二篇:教师读书活动之教学随笔22
读《给教师的建议》教育随笔
育才小学李玉花
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我读到了这样几段话:“教育,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哪怕是很小的、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当你从你的工作中发现了价值,将工作与自己的生命建立了意义连接,再苦再累也会无怨无悔”;“在学校和孩子们在一起,欣赏他们人性中最纯美的一面,这些风景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的”„„我一遍又一遍地回味着这些话,仔细回想这两个多月来与学生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我想到学生那活泼可爱的身影,想到教师节收到的一张张卡片,一束束鲜花,我问自己,当老师还奢求什么呢?有什么比学生的认同更值得欣慰的呢?
教师很有可能一辈子平凡,但如果从现在开始,拿起手中的书,努力追求,那么我们必将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成为学生心中最可尊敬的人。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应该以书为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我还记得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的话:“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突然之间,我明白了为什么有的特级教师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让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而作为新教师的我,上课时尽管精心准备,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让人感到语言的贫乏,感染力的缺乏。原来,这就是用一辈子来备课和用课前的几小时来备课的差别呀。那一刻,我告诫自己:读书吧,不要再找出任何理由为自己辩解,你有那么多的时间花在一节节课上,又怎么会没有时间读书,丰富自己,启迪心智呢?
常读书和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不惮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只有这样,不断地进行读书“充电”,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杜甫有一句诗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用到我们教师身上,那就是“读书破万卷,教学定有神!”
面对新时代的要求,教师应该坚信:
学习,让自己不断进步;
读书,让自己更加充实;
收获,让自己拥有充实的教育人生!
第三篇:2013年小学数学教师读书活动之心得体会材料22
《育人三步曲》心得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研究过种种教育难题,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留下了影响深远的教育遗产。如果说《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一朵朵晶莹夺目的浪花;那么《育人三步曲》就是那浪的源头。每当我翻开《育人三步曲》,我眼前都会浮现出苏霍姆林斯基那高大而平实的身影:清晨,在校园里一棵繁花盛开的苹果树下,他帮助三年级学生尤拉解答应用题;在一棵枝叶繁茂的高大梨树下的草地上,他跟家长们交谈怎样教育孩子们;他和孩子们坐在高冈上,聆听草虫发出的和谐的合唱,欣赏天际遍染柔美的黄昏彩霞,编织心中最美的诗歌和故事。没有枯燥生硬的说教,没有教育者高高在上的威严,仿佛是身边的一位充满智慧和慈爱的长者,又好像是同伴中杰出的带头人,一切的教育都悄无声息,却又无处不在。从没有哪一部教育专著让我如此忘我地陶醉,我从这位伟人身上感受到教育者的崇高,同时更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神圣。
自从学校号召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步曲》以来,每天我都会见缝插针地仔细研读,并做了详尽的读书笔记两万多字。学习《育人三步曲》是我每天必做的功课,也成为我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享受。其中《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涉及的是小学儿童阶段的乐学生活,和我的教学相一致,所以我时常反复地揣摩,掩卷深思,感想颇多。
一、真挚的激情
只要翻开《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一篇章,我都禁不住心潮澎湃。字里行间,我深深感受到苏霍姆林斯基博大的胸怀里跳动的一颗火热的心,那对少年儿童真挚的热爱。我想这份爱首先缘于他对祖国的爱。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祖国的历史文化,爱祖国勤劳的人民。正因为爱,所以能深刻了解并接受祖国的落后和不足;正因为爱,才更激起创造和建设未来祖国的神圣使命。永远高洁的激情和永远睿智的清醒交相辉映,谱写了一曲曲永远鲜活、浓烈,充满了诗情、画意和乐韵的教育乐章。
如果只对少年说:“崇高的情感使人变得美好。”这是不够的。如果体验不到、感觉不到情感的美,那么这句话对于心灵可能是毫无意义的。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主义教育不是凭教条主义灌输,而是从身边的事、从力所能及的事入手。母亲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首先教育孩子要热爱自己的母亲。通过分担家务、栽种“母亲树”、献给母亲第一棵果实、第一株鲜花等实际行动来体现。
当我放下书,抬起头面对我的学生时,我越发觉得这些熟悉的稚嫩的小脸庞是那么地活泼、可爱。我从爱插话的郑雨露身上看到了他丰富的课外涉猎和俏皮、较真的个性;我从刘兴洁身上看到了她对待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甚至每次都考倒数第一的王强,我也隐隐感到了他强烈的自尊心。在我所教的班上,有一些不幸的孩子。王俊凡的父亲在车祸中丧生,郑雨露的母亲也在一次车祸中永远地离开了他。刘睿的母亲在他三岁时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胡仲斌的父母离异后都不愿抚养他,只好寄居在他六十多岁的姑父家。还有六名学生的父母离异,有八名学生的父亲或母亲外闯市场,这些本该享受父母温情和家庭幸福的孩子却过早地体验到人间的不幸。没有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正确的引导,这些孩子中大多没有养成很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针对现状,在课下,我主动和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听他们诉说不高兴的事情,帮助他们结交好朋友,更加耐心地对待他们的学习。在课堂上,我努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降低难度,及时鼓励。王俊凡现在能提前做好课前准备了;王强能按时完成作业了。虽然和其他同学比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他们的努力让我看到了希望。我想,今后我要在提高家长认识、创建和谐集体、培养个人品质等方面入手,不断抚慰孩子创伤的心灵,尽最大可能让他们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二、广博的学识
教育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光有真挚的激情是远远不够的。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步曲》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文学底蕴。他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熟知祖国的河流山川,能根据需要随时随地编写故事、儿歌。他的文笔细腻优美、思想纯洁而高尚。他深
第四篇:2013年教师读书活动之心得体会14
让 孩 子 学 会 爱
—— 《爱的教育》现象剖析
不久前,一位儿童教育专家慨叹:“如今孩子的心越来越硬。”这让人想起2002年6月发生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的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七名9~13岁的孩子在一起游泳时,其中一名13岁男孩颜瑶遇溺,其余六名孩子亲眼目睹小伙伴淹死;他们既未呼救,也未施救,甚至将死者的衣物抛入河中,之后若无其事地到电玩室玩直至傍晚才回家。孩子的心怎么能那么冷?“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这些孩子,怎么就能眼睁睁地看着小伙伴淹死而无动于衷呢?他们难道不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爱和帮助吗?
近年来,有很多类似的报道见诸报章,我们无法见怪不怪,孩子的冷漠让人寒心,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在父母全身心投入的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真正学会“爱”、懂得“爱”了吗? 据今年10月天津一项“现代儿童生存状况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孩子有“唯我独尊”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他们很少帮父母做家务,没有觉得父母挣钱辛苦,也很少帮助身边的人。而大多数父母很少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
另外,95%以上的孩子并不知道助残日、盲人节、老人节的具体日期,他们的家长也很少利用这样的节日对孩子进行助人、爱人的教育。在这些孩子中,主动帮助过残疾人、老人或是自己身边有困难的小朋友的人只有2%,父母生病时知道照顾、安慰的只有15%左右。诚然,父母之爱孩子,最是无私,但这种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父母之爱,很容易变成一种对孩子的私爱、溺爱。“溺爱是父母与孩子关系上最可悲的事,用这种爱培养出来的儿童不肯把心灵献一点儿给别人。”这是一位教育家的经验之谈。面对以上的数据和事例,我们的父母也许该检讨:是否只专注于给予孩子爱,却并没有想过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学会并懂得爱别人。学会爱人,孩子才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真心爱孩子,就要让孩子懂得感受爱、体味爱。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父母少有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的,但一些子女对待父母给予的爱却常常表现出无动于衷。他们认为,父母的爱是天经地义的,他们一边不停地索取,一边毫不珍惜地抛弃。更有甚者,他们会对父母的爱感到厌烦或因爱的方式不当而感到怨恨。可见,一味地对孩子倾注爱,却不教孩子如何关心别人、爱别人,这种爱很容易变味。试问: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只知道接受别人的爱而不知道以同样的爱心去对待别人,那么长大后怎么可能不成为一个铁石心肠的人,一个感情上的“白痴”,甚至是一个“缺德”的人?更难想像他会主动爱别人、关心别人。其实,爱和自然科学一样,同样也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虽然不存在一套爱的“度量衡”,但是当你付出一份爱的时候,你就将会获得一份对方的爱。教会了孩子如何爱别人、关心别人,这种去爱、去付出的过程便是一个获取无形的爱的过程。只有当孩子从小都能以“用爱自己的心去爱别人”的理念引导自己行为的时候,那他才会真正感受到爱和由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因此,作为家长,不仅要以爱去教育孩子,还要让孩子从中培养出仁爱之心来,要学会懂得爱、给予爱。懂得爱,就是让孩子体验爱的美好,知道父母在给予爱时所付出的辛劳,从而使孩子产生尊敬、感激之情。学会给予爱,即教孩子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去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例如:邻居家的小伙伴受了伤或者家人生了病等等,要教育孩子在情感上、行动上表示关心与同情。孩子是否具备一颗爱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将来人生是否成功。
另外,家长还应让孩子学会“心存感激”。有些孩子在接受别人照顾时还一个劲地埋怨别人照顾不周,这些孩子的心里没有“感激”二字。有些孩子虽然在接受帮助时嘴里说“谢谢”,心里却认为他本该受助。这样的孩子谈何“爱心”呢?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懂得“感激”。同情、尊重、感激这些美好的要素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汇集到孩子的心灵里,就会迸发出“爱”来。
爱是人类行为的根本,是人类社会的基石。在群体的社会里,当人没有了爱,或者不能够去爱,这个人就没有办法继续存在。爱是人的天性之一,但同时也是一种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比一个孩子的任何一种其他能力都重要,甚至可以说,这可能是唯一一种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能力。而让人遗憾的是,至今为止,“爱”仍然没有被家长们和大部分教育工作者所重视。“爱”不像其他学科,有一套套的公式和教材,学校里面大力开展“德智体美劳”教育,却从来没有“爱育”这一说法,考试也从来没有“爱的考试”;家长热衷于去让孩子参加各种“黄金班”开发智力、给孩子选择一大堆兴趣班来提高才艺,但是,却恰恰忽略了教给孩子“爱的能力”。孩子的各种各样能力被培养起来的同时,却不懂得爱———这种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能力,这是何其不幸的事!
看看现在部分孩子的通病吧:自私、冷漠、“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在这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疏离的社会,让孩子学会“爱”吧!
第五篇:2013年教师读书活动之心得体会10
《给教师的101条建议》剖析的教育现象
——我们该如何面对数学学困生
王 强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生涯中,最棘手的问题是学困生转化。要称做好老师就得做好这项工作。我们的教师如果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听:我们的孩子在辩论争鸣;看,我们的孩子在合作交流。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多了动感,多了鲜活,还时有孩子的真知灼见,语惊四座。这是令每一位教师都感到欣喜的事情。但当我们从另外的角度去审视的时候,不难发现,热闹、自主背后透露出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课堂上,是谁表现得如此出色,是谁把课堂气氛烘托得如此精彩,当然是优等生。那么,还有一些人呢?他们积极地参与了吗?他们学会了新知吗?是否我们的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上让学生“热热闹闹”地学习;另一方面,在课后却不得不为课堂上许多没接受新知的学生费力地在补课呢?这样的审视就不得不引起每一位教师的警戒:应关注新型数学课堂中的弱势群体——学困生群体的学习状况。
[现象]1:新课程的数学课堂出现小手林立,争相发言的情况是经常见到的。课堂上,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各种学习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学习。孩子们变得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争论。看着课堂上活跃的气氛,教师们自然十分高兴。但当我们低下头,透过如林的小手,便可以看到许多“安静”的端坐在位子上的“忠实听众”,这些甘于当听众的多数是学困生。
以前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接受性学习,忽视了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教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听,成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法。这种机械、呆板、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误导了许多学生,对学困生更是如此。传统的教学他们只是一只被灌水的瓶子,而新的学习方式要求他们是一只主动摄取水分的瓶子。因此,他们不习惯自己去学习。他们没有自主探索的习惯,没有大胆发言的勇气。而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大都只会留意一些非常积极的活跃分子,只会沉浸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很少会留意教室内还有一些“与世无争”的学困生。
[对策]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认真地倾听,思考,还是游神在外,或者在很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任务是帮助调动这些学困生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卷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
⒈学会关心学会爱。
爱优等生,每一个教师都能做到,但是爱每一个学困生却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做到的。对于学困生,教师应多些“平等”,少些“架子”;多些“微笑”,少些“冷漠”;多些“宽容”,少些“苛求”;多些“倾听”,少些“厌烦”。我深信这爱的教育力量。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学困生,我常常是边讲边走到他们身边,用手轻轻地抚摸一下他们的头,抑或轻轻地拍拍他们的肩背,孩子们总能领会我的意思。这就是教育的艺术,蕴涵着教育深爱的艺术,足以让所有的学生感受教师那无言的关爱,师爱无言,幸福无言。
⒉赞赏学困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
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凝聚着这位学生的努力和进取,对于学困生来说,更是如此。也许他们花了很大的功夫才取得了微小的进步,但这微小进步足以让教师感到希望。教师应
充分抓住时机,进行表扬和鼓励。赞赏犹如阳光,获得教师的表扬是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人的许多潜能和情感便会奇迹般的激发出来。所以,凡是聪明的教师都不应吝惜对学困生的赞赏。
⒊创造时机,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
大多数学困生很少有体验到成功的机会,因此,教师对学困生力求做到三个优先:优先提问,学困生思考后能回答的问题,优先让学困生回答;优生板演,学困生能板演的题目,优先让学困生板演;优先批改,且做到当堂批改,当面批改,随到随改。让学困生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且让这份成功再次成为学生前进源源不绝的动力。
[现象] 2: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是:动笔写的多而动手做的少;被动接受的多而主动选择的少;个人独立完成的多而同伴合作的少;接受教师的被动评价多而学生的自我评价少。因此,新型的课堂教学呼唤着新型的作业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应运而生。这种作业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综合性能力。但是,开放性作业却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学困生根本没当回事,甚至偷懒不做。
[对策]引导学困生正确对待开放性作业。
⒈提高学困生的思想认识。
教师要引导学困生认识清楚:开放性作业是布置的必须完成的作业,不是可做可不做的选做作业。教师注重的不是你做的结果是否完美,而是你完成的过程。让你在完成的过程中通过去调查、去访问、去查资料、去分析、去研究,锻炼的是你的综合性能力。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认真对待,积极完成。
⒉学生之间互相帮助。
教师可在平时调查了解一下,学困生周围有没有邻近的学生,可让这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让优等生帮助学困生在一起完成作业,愉快合作。这样,既降低了难度,也可互相监督,真实地经历完成作业的过程。
⒊关注学困生的作业成果。
在作业展评时,汇报交流时,教师要尤其关注学困生的作业成果,努力发现学困生作业中的点滴闪光之处,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激起学困生再度作业的高涨情绪。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人师者,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对学困生尤其应爱得“多一点”,从而让每颗星星都发光,让每片花瓣都散发出芳香。
用真诚和爱心打动他们,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微妙接触,要想赢得学困生,就要经常深入到学困生中去要,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要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促进双向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