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伊犁河》复刊后作品转载情况汇总
《伊犁河》2009年复刊后发表作品转载情况汇总
2009年第1期:
1、须一瓜的短篇小说《红痣》被《小说月报》2009年第1期转载,并获《小说月报》第十四届百花奖(2009—2010年度)优秀小说奖。
2、李娟的散文《苏乎拉传奇》被《散文海外版》2009年第4期转载。
2009年第4期:
1、伊沙的诗歌《无题》(四首),徐江的诗歌《杂事诗》(五首)入选著名评论家宗仁发先生主编的《2009中国最佳诗歌》选本。
2、虹影的短篇小说《纪念我的父亲》被《小说月报》2009年第10期转载。
2009年第5期:
1、叶舟的组诗《美神》,马莉的诗歌《金色十四行》(五首)入选
著名评论家宗仁发先生主编的《2009中国最佳诗歌》选本。
2、葛水平的散文《女儿四题》被《散文·海外版》2010年第1期
转载。
2009年第6期:
马步升的散文《采自石羊河的风》被《读者》2010年第2期转载。
2010年第2期:
刘亮程的散文《乡村是我们的老家》被《散文选刊》2010年第5期转载。
2010年第3期:
刘渊的短篇小说《野水》被2010年第6期《小说选刊》转载。
《伊犁河》2009年—2010年刊发的散文诗作品20余篇入选《中国散文诗年度选》选本。
第二篇:复刊十周年征文启事
以纪念之名,行文学之义
校刊《新黄金时代》复刊10周年征文活动
岁月的轮盘默默碾转,时光的秋千静静摇荡。不知不觉中,《新黄金时代》自2001年复刊以来已走过十个春秋。十年来,每一份文稿都述说着一段美丽的情思;十年来,每一卷《新黄金时代》都记录着师大人的熠熠风采。十年的风雨历练让我们愈发成熟;十年的光影厚重足以讲述一代人的文笔渐丰、壮志满怀。在此复刊十周年之际,我们想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纪念这泼墨挥毫的十年光阴,聆听你的黄金时代,共享属于我们的黄金时代……
一、征稿主题
“那一年我21岁,是我一生中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愿望,想去吃,想去爱,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生命如光影绚烂,生活如云彩斑斓,是不是有那么一段流金的岁月,抑或是一圈守候的年轮,成为你人生中最美好的黄金时代?
以“我的黄金时代”为主题进行创作,题目自拟。
二、征稿要求
1.征文体裁:诗歌、散文、小说(含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
2.征稿对象为浙师大全体在校师生。
3.作品严禁抄袭。
三、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11年1月20日
(会员截稿日期2011年2月28日)
四、奖项设置
1.本次征文拟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胜奖若干名。原创中短篇小说额外设置最佳特色小说原创奖,原创古典文学——诗、词、赋额外设置最佳文采奖。
2.获奖作品将收录到《新黄金时代》复刊十周年纪念刊,并颁发荣誉证书及样刊。
五、投稿方式
1.纸质稿投稿至:大学生活动中心四楼《新黄金时代》信箱
2.电子稿投至电子信箱:fukanshizhounian@163.com
3.稿件请注明作者姓名、学院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邱同学691671林同学691238
共青团浙江师范大学委员会
《新黄金时代》编辑部
二○一○年十一月
第三篇:《伊犁河》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伊犁河》(汉文)2011年上半年
工作总结
截止2011年7月1日,《伊犁河》(汉文)杂志已经编辑出版四期杂志。这四期杂志始终保持了较高的质量,杂志约来了很多高质量高水平的稿件,在选稿过程中,选择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抨击假、丑、恶,体现人文关怀的作品,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不同阶层读者的肯定、喜爱与拥护。除按时编辑出版杂志外,《伊犁河》还参加举办了其他活动,具体如下:
为繁荣新疆文学创作,发现和培养青年作家,《伊犁河》携手《西部》和《绿洲》杂志社共同倡导、发起“新疆新生代作家榜”评选活动,评选对象为40岁内(1971年1月1日后生人)的新疆汉语言文学写作者,奖掖近年来创作成绩突出、在区内外产生一定影响的青年作家,以及评委会认为的有创作潜力与潜质的文学新人。“新疆新生代作家榜”今后将每三年评选一次。首届“新疆新生代作家榜”评委会由期刊评委、作协评委、媒体评委和书业评委15人组成。经各位评委提名,并广泛征求社会意见,有46人进入提名名单,伊犁州作家李娟、曾秀华、毕亮入选“新疆新生代作家榜”十佳作家。6月6日,《伊犁河》、《西部》和《绿洲》三
家主办单位在博州举办“十佳作家”颁奖仪式。
《伊犁河》、《西部》、《绿洲》三家区内刊物邀请大型文学期刊《清明》等部分内地文学杂志于2011年6月5日-8日在博乐举办“新疆新生代作家排行榜”评选、组稿系列文学活动。在此之后,《清明》、《伊犁河》又在伊犁举办了为期四天的文学讲座、组稿、改稿、采风活动。《清明》、《伊犁河》联合举办的此次文学活动,将大力宣传推介伊犁中青年作家,推出一批艺术水准较高的文学作品,有力促进伊犁本土作家文学创作。
另外,本刊2009年第一期刊载须一瓜小说《红痣》获得2011年上半年刚刚揭晓的《小说月报》第十四届百花奖(2009-2010)优秀小说奖。
《伊犁河》汉编部
三期杂志,先读为快栏目(名家名作),发表著名作家阿来和周涛的散文各一篇(组);消闲阅读(小说部分)发表十二篇短篇小说作品;天山笔会栏目发表散文随笔类作品六篇;乌孙夜话栏目(史话类)发表作品两篇;白杨城记栏目发表伊犁本地散文作品三篇;大地走笔发表游记类散文随笔作品两篇;行云流水栏目发表十三位诗人多首诗歌作品;散文诗页发表八位散文诗人多组散文诗作品。
第四篇:新闻作品80后现象
附件:获奖作品
“80后”歪传 ——关注“80后”成长系列报道之一
近年来,“80后”频频被社会各界关注,一些媒体有意夸大少数“80后”的细节表现,管中窥豹、随意炒作,即使常规报道也以吸引受众眼球为目的故意加入“80后”元素,“80后”一代开始面临着舆论的巨大压力乃至打击。而2008年,“80后”在国内外一系列重大事件中所表现的行为和言论,开始转变媒体以及整个社会对他们的态度。
有人说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是因为“80后”让历史改变了,有人说“80后”本来就是这样的,只不过是整个社会没有看透他们的本质,也有人说这只是表象和暂时现象„„
“80后”被关注的起始情况是怎样的?“80后”受到舆论和社会怎样的抨击?社会为什么对“80后”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应该怎样历史和客观地看待“80后”?“80后”的明天又会是怎样的?
从本期开始,本报将连续推出四篇系列报道关注“80后”,分别是《“80后”歪传》(回顾“80后”起源以及受到的批判)、《“80后”嬗变》(“80后”在2008年重大事件中的表现)、《“80后”现象的背后》(专家分析点评“80后”现象)、《从“80后”到“鸟巢一代”》(整个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及对未来的展望)。
我们将从多个视角深度关注这个群体,让我们听听“80后”、“80前”以及教育者、专家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吧?
“80后”歪传
——关注“80后”成长系列报道之一
2008年8月30日,美丽的黄河三角洲。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园里彩旗飘扬,条幅高悬,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天,2008级大学生开始入学报到。
外国语学院迎新报到处,河北籍学生小朱非常兴奋,因为他认为踏入大学校门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小朱出生于1990年,而接待他的学长小刘出生于1989年,相差一年,外在和言谈并没有太多的区别。而对于社会而言,他们分别有不同的称谓:“80后”和“90后。”
据统计,2008级学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出生于1990年或之后。根据中国的教育年制(6岁入学,高等教育前接受12年教育),18岁恰好入大学,也就是说从2008年起,1990年之后出生的人陆续接受高等教育。他们步入大学的同时,媒体和社会也开始给他们扣上“90后”的帽子。由“80后”到“90后”,这是一个渐进和微妙的变化。
“80后”,这是我们经常提及的名词,在新闻媒体中,我们也总会看到为吸引眼球而专门在标题中嵌入“80后”的字眼。
用百度搜索“80后”词条,竟然有超过3890万条目被检索到。“80后”,这是一个新生但又大众的名称。
“80后”起源
从语言的直观字面意思上讲,“80后”是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群,而当前整个社会给予它的涵义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这一大批青年人。
80年代出生的这批青年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也是我国真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之后产生的第一批独生群体。他们没有兄弟姐妹,他们寄托着父母、祖代甚至整个
家庭的希望,被整个家庭宠着,从小他们就被称作“小皇帝”。被叫做“80后”还只是近几年的事。但是我们没有找到任何有力的证明:到底是谁第一次提出了“80后”这个概念。我们且从一些“边边角角”里探寻一下这个名词的大致来历。
“80后”这个名词刚刚出现时是一个文学概念,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从那年的7月起,《诗参考》开辟了一个以“80年代出生的诗人的诗”的专栏。这是被学术界一些学者认为的“80后”的最初出处,虽然这个栏目并没有提及“80后”这个名词,但是这个栏目已经把“80年代出生”的人作为一个群体来看待。当然,这个时候包括《新诗刊》在内的社会各界对“80后”还没有特别的感情色彩。
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个文化现象再提前一年或者更早一些,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个突变。
我们仅且从1999年说起,因为这一年走进大众视野的、出生于1982年的那个年轻人成为了之后出现的“80后”文学的代表人物。这一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七所重点大学与《萌芽》杂志共同主办了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这看似一个普通的作文比赛,但在公布的获奖名单中,以作品《杯中窥人》获得第一名的17岁少年开始受到首先是媒体的连续、追踪报道,之后引来众人关注。这个人就是韩寒,当时才读高一。媒体关注的除了这个“天才少年”那篇文章的文笔老练、语言犀利、思想深刻外,更多的是他个人,先报出“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名参加期末考试六门功课挂了红灯笼”,接着“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名被学校留级”,再者“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名的长篇处女作《三重门》一炮打响文坛”„„请注意,从这个时候开始,“80后”就已经开始受到批判。
从诗坛到文坛,从文坛到文化界,直到形成整个社会关注的一个文化现象,大众对“80后”的概念是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
一篇学术论文将“80后”文学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由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至2004年为“80后”文学萌芽时期,也是市场化时期。前一阶段以韩寒、春树为代表,风格偏于叛逆;后一阶段以郭敬明、张悦然为代表,风格偏于感伤。2004年以后“80后”文学全面开花,“实力派”与“偶像派”之争,奇幻武侠、恐怖悬疑等新文体的加入并风行,都预示着“80后”文学在分化中的成长,这一目前还在进行的时期被称之为“80后”文学的发展时期或文坛化时期。这一时期名家林立,但没有一统江湖的盟主,所以风格也偏于多元化,其表现为叛逆与感伤并行,奇幻同恐怖杂生。
从2000年《新诗刊》开辟“80年代出生的诗人的诗”的专栏,到《诗歌月刊》相继刊出“80后”诗人专辑,“80后”诗人及他们的诗是同时伴随着推崇和批判一起前进的。2001年某一天(这个时间来自李傻傻的回忆文章),春树在诗江湖“砸”下一个帖子“所有80后团结起来!”这个帖子引来轰动,跟帖者云集。第二天,这个帖子上了《南方周末》“板砖排行榜”,并且还附有评论,大意是:一群孩子还没有学会走路的时候,就开始闹革命了。2002年,“80后”诗人这个概念开始逐渐被学术界接受。而“80后”正式闯入社会大众视野,还是在2004年,这一年有一个标志性事件。2月2日,北京少女作家春树上了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与韩寒、黑客满舟、摇滚乐手李扬等4人被认为是中国80年代后的代表。就是在这一年,媒体记者发动“专家”、“评论家”开始了对“80后”的批评,他们从“80后”文学开始,大谈文学与市场的关系,深表对“80后”的担忧,并认为这是一个文化现象而不是文学现象。
通过文学考古式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80后”一词在它的“概念旅途”中经历了一个“诗歌——小说——文学(文化)——社会”的转化过程。2004年以前它主要指一些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诗人及其诗歌创作,2004年之后主要指韩寒、郭敬明、李傻傻等人的小说创作,后来泛指整个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写作者及其创作。之后就被社会各个
领域借用,泛指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
众矢之的“80后”
很显然,“80后”这个名词是伴随着被批评和被批判而产生并大众化的。进一步说,“80后”这个名词远远超出了它的字面意思———80年代出生的人,这是一个带有明显感情色彩并具有深层文化含义的、新生但又十分大众的词语。
对“80后”这个群体的批判其实并不是从2004年春树登上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开始,也不是1999年韩寒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起,而是从他们出生之日就已经开始了。当然,早期的批评并不是群起而为,是一个渐起的过程:小时候因为被宠爱而被叫做“小皇帝”;后来因为喜爱歌星而被叫做“追星族”;读大学前与上辈比不能吃苦,不好好读书;上大学他们不如“70后”踏实,心理病态、性观念开放;就业时盲目,不专
一、跳槽,不能吃苦、经不起挫折;成家立业后没有社会责任感、工作不敬业,家务不会做,不孝敬老人„„
近年来,整个社会开始全面关注“80后”,但这种关注主要表现为批评甚至批判。批评的浪潮一个高过一个:首先是媒体,之后包括文学界、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80后”表现得都非常兴奋,众多矛头纷纷指向“80后”。当然,这个时期“80后”也在反抗,也有不少人士纷纷为他们鸣不平,但整个主流却都在强烈批判他们。当年,就连美国的《时代》周刊都将“80后”与美国20世纪60年代“垮掉的一代”相提并论。文章以“linglei”(另类)来称呼他们,认为他们是中国的新激进分子。
让我们来看看对“80后”批评和批判时冠以的这些名词吧:自私、软弱、无进取心、贪图眼前利益、叛逆,思想过于开放、信仰危机、精神世界萎靡、价值观偏向、社会和民族责任感缺乏、爱国和传统意识薄弱,愤青、新新人类、另类、小资、啃老族,蜜罐里泡大的一代、浮躁不安的一代、享乐的一代、迷茫的一代、没有希望的一代、垮掉的一代„„这些批评概括下来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传统的颠覆,可以用“反叛”来概括,即对文化和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对上几代人优良的人格特性没有更好地传承,否定这个时代之前的众多事物和思想;二是对当前事物的不当处理,可以总结为“软弱”,即无法承受当前整个社会的压力,不能正视和处理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挫折。三是无法担当未来重任,可以归纳为“没有希望”,暴露出的一系列缺点和弱势使整个社会群体以为他们无法担当未来,无法传递时代的接力棒。
难道真是这样的吗?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80后”现象的背后
本报11月28日刊登了关注“80后”成长系列报道之一《“80”后歪传》,回顾了“80后”起源以及受到的批判;12月5日推出系列报道之二《“80”后嬗变》,展示了“80后”在2008年重大事件中的表现;本报下期将推出系列报道之结束篇《从“80后”到“鸟巢一代”》,介绍整个“80后”现象带给我们的思考及对未来的展望。欢迎读者继续关注。谁制造了80 后现象
前文说过,“80后”起源于诗界,之后遍及小说界、文化界乃至整个社会。年轻人迷上诗歌和小说,这并不是“80后”所特有的。最先关注“80后”这个群体的不是媒体而是书商,对于年轻的“80后”而言,正中了张爱玲的那句话:出名要趁早。一大批“80后”作家在书商的唆使下利用大众媒体进行自我宣传和炒作,以此来提高知名度,为自己出版书籍“造势”,但如此这般的炒作产生了两个影响:一是书商赚到了大把的钞票,二是整个社会把“80后”这个称谓由这批新新作家身上转移到了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整代人身上,随之而来的就是对“80后”的批判浪潮。应该说,“80后”作家的走红与商业炒作不无关系。其实,“80后”在一夜之间火爆起来,与媒体的广泛报道不无瓜葛。在信息时代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为吸引受众眼球、为寻找卖点,便紧紧抓住吸引公众眼球的“花边”、“隐私”、“幕后”、“爆料”大作文章。“‘80后’是别人造出来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工作处处长李逸龙分析说,整个社会批判“80后”现象的产生,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关于“80后”的报道,部分媒体总是找寻具有震撼力的词句,一味为吸引眼球为目的,不顾报道的客观性,抓住某些“80后”的表现不放,夸大其词。李逸龙的这一说法从几篇报道的标题就可以看出来:关注“80后”诗人韩寒时,媒体先后报出《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名参加期末考试六门功课挂了红灯笼》,接着《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名被学校留级》。之后,类似这样的报道铺天盖地。即使是近期,这样的报道也接连不断,看看近期媒体报道他们的这些题目吧:《“80后”独生子冲动理财》、《“80后”记者能挑大梁吗?》、《“80后”的女作家们请贞洁点吧》、《“80后”离婚“新趋势”:双道出轨》、《“80后”女作家开始集体发情了?》、《娇生惯养如何教学生?“80后”教师遭遇信任危机》„„
总之,“80后”文化现象的产生是非常特殊的,从诗界、小说界到文学界,直到形成文化现象,都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有着密切关系。
后现象是社会必然
“‘80后’现象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这个文化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背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姚成郡认为,“80后”现象是社会必然。姚成郡分析说,特殊的时代背景造就了“80后”特殊的思维方法和言行方式,这个特殊背景包括整个社会全球化带来的进步、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的文化背景、当前的教育模式等等。
“80后”的起源是社会必然。让我们重新回到“80后”文学起源的那个时代,这个时期的“80后”文学作品之所以受关注、之所以有市场:一方面,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新环境下小读者对于文学欣赏有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高考制度的存在,人们对应试教育包括中学作文写作有了很大意见,一些著名高校开始尝试通过作文大赛自主招生,作文大赛广受关注,中学生参与其中,家长、媒体乃至整个社会开始普遍关注。可见,“80后”现象的起源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的市场化、文化化的一种表现,而商业的造势和炒作在其间起了重要作用。
“80后”被批判是社会必然。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之后,人口的压力和历史渊源导致了计划生育和应试教育制度的产生。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80后”从小就背负着长辈的殷切期望,“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期望使他们背负着必须更加优秀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对整个人群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二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正处在学业、事业、家庭的关键时期,承担的家庭和社会责任要求他们必须优秀。所有的人群都给“80后”树立了这样一个标杆,任何不完美的地方受到批评也就自然而然了。“我们这一代要面对各种批评,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我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所有的目光都在关注着我们,有担忧、有嘲笑、更有期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7级研究生史增圆说他们这个群体被批评很正常。“80后”转变是社会必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是一个过程,更是一个规律。姚成郡说,“80后”并不像一些人所批判的那样存在那么多缺点,他们本质上是有强烈的责任感的,他们自始至终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他们是一点点成长起来的,这是规律。他并指出,阅历使他们成长,这是成长的自然规律,2008年发生的一系列大事是他们成长的一个社会背景,这些促使了“80后”的进一步成长。
“80后”其实不容易
这是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时代的进步速度让整个社会群体有点不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竞争力和压迫感让人甚至喘不过气。而这个年龄段的“80后”恰好处在自然人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整个社会现实使他们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社会对我们这个群体的评价一直是贬大于褒,但谁能理解我们的苦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2004级的车振冬是个“80后”,虽然他专业排名第一并被保送山东大学读研究生,但他还是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学生时代我们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毕业时又有就业的压力,工作后住房以及作为独生子女养老等各种压力接踵而来,我们表面可能表现为不在乎,但谁又能够真正了解我们的苦衷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文社科学院范秋芳老师也认为“不少大学生毕业后并不能找到很理想的工作,再加上住房等各种问题,他们要担心的事情确实不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监察处副处长綦磊是个“70后”,作为“60后”、“50后”和“80后”的“中间人”,他分析说,“80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与“80前”相比,他们作为独生子女在生活条件等很多方面没有压力,但是因为他们是独生子女,他们寄托了家庭的所有希望,从小学开始他们就面临着学业的巨大压力,高考时他们虽然赶上了扩招,顺利走向了大学路,但毕业时因为没有了包分配,就业对他们是个巨大的压力,工作后又面临着竞争的压力,要买房、买车,有的还要照顾四位老人„„
“面对复杂多变的未来,对于整个社会群体来说都是陌生和没有经验的,有些事情即使年长的人也不能很好地面对,甚至也会犯错误,何况这些阅历并不丰富的‘80后’?”李逸龙认为,虽然“80后”并不像长辈一样面临生存的压力,但他们面临着竞争和发展的压力。
不仅如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团委书记马国顺指出,虽然每个时代的青年人都会面临上一代人的批评,但“80后”不一样,对他们的批评铺天盖地、毫不留情,他们还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80后”是伴随着整个社会大环境带来的生存与发展的压力、舆论的巨大压力成长起来的,他们确实不容易。
“80后”要用科学方法
“‘80后’不像社会批判的那样一无是处,但也绝不像当前有些人说的那样毫无瑕疵。”李逸龙分析说,之前人们对这个群体的评判走向了一个极端,夸大他们的缺点,这是不科学的,但他也不希望当前的评论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他建议人们看待这个群体要历史、要客观、要运用科学方法。
马国顺也强调,一切都是运动变化的,社会是变化的,“80后”及所处的环境也在变化,只有一样没有变,那就是看待事物的科学方法论。马国顺认为,看待这个群体既要掌握本质、主流,也要全面、发展、辩证看待。所以,既不要因为“80后”在2008年的优秀表现就粉饰掉他们的缺点,又要对他们充满足够的信心。
“以10年作为一个阶段来研究一个群体是不太科学的,每一代人都不会是一个跨越,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綦磊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看待问题的方法必须更加长远和科学。
一篇学术论文剖析“80后”的优缺点时认为:“时代感强,但责任意识弱;认同感强,但实践能力弱;参与意识强,但辨别能力弱;主体意识强,但集体观念弱;个性特征强,但承受能力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6级研究生李萍对这一观点深有同感,他希望“80后”之外的人看待和评判“80后”要客观和科学,他更希望“80后”一代要客观认识自己,不要因为他人批评而自暴自弃,更不要因为受表扬而洋洋得意。
“80后”需要关爱
任何情况的发生总会有周边千丝万缕的原因,“80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现的优势有主观(终究还是客观)和客观原因。“80后”,这是一个因为年龄原因本应该被关注的群体,因为他们寄托着家庭、社会乃至整个民族明天的希望。
我们关心他们的成长,这是一个无可非议的目的,从成长和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们不应该排斥善意的批评,应该看清事物发展过程中表现的两面性,应该认识到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看清存在的暂时缺点,同时更应该看清自身发展的优势。
“80后”的健康成长需要前辈们的关心,需要前辈们的指导,不过这个正在成长的群体也是脆弱的,他们可以接受批评,但如果给予他们的是铺天盖地的批评和否定,往往会适得其反。
所以这个过程也带给整个社会群体一个思考:我们给予“80后”这个群体的不能仅仅是关注、也不能仅仅是关心、而应该是人性化的关爱!
第五篇:电视纪实作品创作学习后感
文章标题:电视纪实作品创作学习后感
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
大四的第一学期,应该也是在吉大教室里学习的最后的一个学期开设了这门专业课,同学们中流传着“如
果不让李北川老师最后带带我们,新闻专业学电视的出去了基本上什么都不会……”这一消息……
于是带着怀疑和期盼的态度开始上这门课,李老师的外形就让我觉得很亲切很有说服力,再加上滔滔不绝的举例式教学也是能够吸引我们注意力的好方法。笔记运用精炼真实的语言而独具保存价值。夸了这么多现在开始谈我的体会和感想。
这门课的笔记里面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以真实为生命以意境为灵魂。真实的再现生活中的情况在电视纪实作品当中并不是难事,偷拍、隐蔽拍摄、跟踪拍摄都可以很真实的记录发生的事情来呈现在观众面前,可是能做到意境为灵魂的那就屈指可数了。既要真实又要有美感能发人深思不是看完就忘了的感觉,这就需要制作者有一定的素质涵养艺术的历练和审美风格的运用力道的。电视纪实作品是那种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以对实地、当事方采访拍摄为基本手段,力求反映真实时间、真实空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兼有纪录、写实和纪实三种风格的电视作品。可以说,电视纪实作品这一类型包括了一切试图对这世界作“无限接近真实”描述的电视传播样式,它们不仅努力展示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还不断探索对精神世界进行反映和传播,所以理应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重要工具。
电视纪实作品应该是“无台不在”、广受重视的。但事实却是大多数观众并不清楚纪实作品到底是何物,不清楚它与自己生活的关系。这首先说明纪实作品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如我们期望的那样突出。所以在我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这一时刻,教给我们首先提高业务理论水平,然后当实践不断丰富时,再抛开固有的理论框架,不对纪录片和专题片的拍摄理念和方式作出硬性规定。自然的反而是最艺术的。目前国内的电视媒体状况总是由于技术的落后或担心出事故,所以我们的大部分直播总是只有在事先有了详细的规划后才能出现。即便现场直播和现场报道,又总是过分小心,不敢把镜头一直对准观众想看的对象,在解说上也多是仅仅说画面上有的东西而不敢做任何评论和预测。在世界电视传播水平已大大提高的今天,这种做法很令人生厌。课堂上怎么海空天空任意驰骋都可以,只怕在以后的道路上不能按自己的理念去做,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我决定宁肯不做也不违背原则。而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则主要由于沉迷于电视的娱乐功能,以及对“图像文化”的过分追求,导致他们能接受各种“重案纪实片”,却不愿关注真正的纪实作品。
通过不断的看片子《哭泣的骆驼》《藏北人家》《幼儿园》《英与白》……片子的内容几乎都是作为一种载体承载了一些对生活现象背后的思考。这些人文内涵丰富的影片在变得越来越现代化的世界里,人类的情感元素却顽强地沿袭着。这一发现,使得影片具有绵长的冲击力。而这种能够感受得到的冲击力,往往是从一些细小的局部的环境和情节透露出感性的也可以说是带了主观色彩的特定手法表现出来的。于是我有点茫然了,纪实作品的真实性和人文关怀特点是否相冲突呢?从善的角度来看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从恶的角度看的话一切都是虚伪的全是假的骗人的……是不是所谓原生态的纪事美是有选择的记录下来摒弃了假恶丑的一面呢?(似乎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了)
当然在不断学习了解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电视纪实作品正是由于坚持了电视多符号系统传播的传统,纪实的品质,且形象展示和抽象说理并重,所以它在传递真实信息,为受众全面建造一个“无限接近真实”的“第三世界”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电视纪实作品,无论是现场报道还是专题片、纪录片,讲求的都是对生活中真人真事的直接反映。同其他电视作品不一样的是,这三者都坚持以真实再现生活中的影像为主,以表现、解说为辅。它们努力给予观众的不是一种给定的结论,而是要引发观众在接受由多元化的电视语言构成的、接近全面事实真相的综合信息之后带来的自我思考与判定。每个人有自己的判断角度和思考方式,接受到的并非得到的。
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一样,电视纪实作品更多要展示的,是与整个社会共通的、与整个时代同步的客观真实。当然,所有的媒体都存在着党性原则。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过于展示细节而无实际内涵的现场直播不是纪实作品,过于说教却只有通用画面的专题片不是纪实作品,过于追求边缘题材的猎奇而不顾普遍现状的纪录片也不是纪实作品。纪实作品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成为她所具有使命感的重要表现。至于纪实作品所反映的原生态中含有的戏剧性,则主要是由于生活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引起的。而以真实为生命以意境为灵魂
就是保持和发扬了这个品质,使得电视纪实作品在所有节目类型中,找到自己的栖身地。
在当今电脑网络时代,海量的信息使人们即使是安坐斗室也无法拒绝传媒的影响;其中所含良莠不齐的信息,又真假难辨。在中国,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整个社会的转型在加快。此时此刻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人们更想借助直觉和理性并重的纪实
作品来便捷地形成自己的判断,因此,针对人们普遍关心的事件,重大社会问题,容易引起广泛兴趣的现象和知识,电视纪实作品可以在这些方面做及时全面的反映,满足广大观众的需要。
当我们还在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对电视纪实作品得认识的时候,中国的纪实作品正在形成自己的风格。其中之一表现在叙事思路平稳、跳跃度小,追求认同感;其二是叙事技巧已达到较高水平,结构更重开放性和个性化;另外,我们的纪实作品一方面坚持艺术性,另一方面也承认它的报道性,力求使告知、说服、愉悦功能相结合。独特的风格产生与众不同的品牌,必将形成相对稳定的观众群体。我们还要不断探索,为中国纪实作品创作注入新的理念,开掘新的领域和新的表现形式,用多种激励手段来促进不同风格的形成。“只有个性化的,才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中国的纪实作品要更多对准我们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坚持和发扬自己的特色,这是我们未来不断赢得观众、占领市场的重要因素。
总之,电视是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造就的明亮眼睛和灵敏的双耳,而纪实作品要凭“无限接近真实”来交给观众一把深入理解这个世界的钥匙,这注定了纪实作品将永远不会消亡,希望可以凭着我们的努力取得更广泛的共鸣。我会记住上电视纪实作品课的日子的。
《电视纪实作品创作学习后感》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电视纪实作品创作学习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