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笔记读《分析作品开始学做广告》后感
读《分析作品开始学做广告》后感
记得大卫奥格威在《一个人的广告自白》中曾今说过“如果我能曾今选择生活,任我挑选职业,我想我会进广告界。若不是有广告来传播高水平的知识,过去半个世纪各阶层人民现代水平的普遍提高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广告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虽然只懵懂接受了一学期的专业学习,但也算是以一个准广告人的姿态深刻的感悟了很多。其实做一个广告很容易,但要想做一个令广告受众刻骨铭心的广告,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在利用寒假时间读完何辉的《分析作品开始学做广告》之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在我看来,一个成功的广告,不仅仅要有华丽的文字,精巧的构图,鲜艳的色彩以及不可比拟的附加价值。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广告主们能够通过这样的一则广告达到刺激消费的作用。形象一点来说就是,当广告受众看到这则广告时并不是叹为观止的说:“哇噻,这则广告好精美,设计的实在是无与伦比。”而是说:“嗯,这广告介绍的产品不错,我想去买一个。”我想,只有这样,这则广告的价值就真正实现了。
有时想想,广告这东西本身就是一个很玄乎的概念,通过各种表现手法,达到广而告之、刺激消费的目的。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很多新鲜的素材和生动的案例,在分析别人的广告作品中,锻炼了我从实践中吸取经验后为我所用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在第一篇:学习分析别人的广告作品中列举的联想电脑的广告和评西门子手机广告和伊莱克斯冰箱广告的案例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以及后半部分关于广告专业知识也让我对广告学这一博大精深的学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阅读完整本书列举的鲜活案例之后,我就简单阐述一下我对于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广告的理解。
第一:用现在网络上很时髦的一个词语叫“接地气”。其实,我也只是想单纯的强调广告的设计应该贴近百姓生活,让草根一族可以感受到广告商品的实用性。在看到书中《广告的主角应该是产品》这一章的时候,其实我也想到了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它可以说是这一方面的成功典范。具有浓香乡土气息的背景设置,朴实醇厚的画面设计,就可以让人感受到那份纯真,有想要购买的欲望,凭借这点,在做芝麻糊这一个行业,就目前来看,南方品牌还保持着龙头老大的地位。
第二:要有创意。说到这一点,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公益广告“背叛”的创意,及时最佳创意的体现,又达到了为公益慈善做贡献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我常常在想,生活要是少了创意,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当然,我所说的广告中的创意也是有讲究的,现在很多广告的确是标新立异,但往往给人一种无厘头的感觉,表现手法新颖,广告设计新潮,但真的起到预期的效果了吗?我不敢苟同。创意不可少,但创意有道同样重要。
第二篇:《从分析作品开始学做广告》读书笔记 广告0901 蔺晓菲
《从分析作品开始学做广告》读书笔记
说真的刚拿到《从分析作品开始学做广告》这本书时有点小小的失望,封面毫不起眼,厚厚的一本书排满了字,而且又是出自于国内一位从未听过的广告界人士——何辉。后来,发现我是孤陋寡闻了,何辉,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传媒大学公关舆情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这本书是其广告生涯的一个具体缩影,包含了很多个何先生自己做的广告案例,认认真真读完这一本500多页的书之后,可以说真是受益匪浅了。
首先作者就说到我们身处在一个广告覆盖的社会,铺天盖地的广告让你感到头晕眼花,不断的轰炸着你,而广告到底又是什么玩意呢?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学习呢?
作者将自己做广告的方法称之为“透析广告作品学习法”,并通过实例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阐述了这种方法要做到的基本几点——分析别人的作品、分析自己的作品,从实践中吸取经验、理出思想的轨迹。
在我看来,从分析产品开始,就要从策略和创意入手,这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广告目标而存在的。
一 关于策略
策略是实现、实施广告战略的各种具体手段与方法,是战略的细分与措施。作者在第一章就有提到广告作品是广告策略的表现形式。可见,广告作品不是单纯存在的,它体现了广告策略,而且广告作品可以不仅仅体现广告策略,有时候还会体现出企业的具体竞争策略。一个有效的广告活动是有计划性的。在策划时,是遵循其一定步骤的。广告人和企业从事人员一起分析市场,分析消费者,分析竞争者,分析他们的产品。广告策划必须分析问题点和去寻找机会点。广告目的要服务于营销目的,广告目标要去服务于营销目标。广告策略要为实现广告目标服务。
“通常广告主和广告创作人员谈论广告时,往往更多地偏重于如何创作出一个好广告片或具体的创意,这容易让产品、价格和包装跟广告内容各行其是。你如果是在销售一种口味极好的饮料,你的创作战略就是要突出它的口味,而不是它的营养价值,不要把它和营养类保健饮料混到一起去。”我国资深营销策划人和品牌管理专家叶茂中对广告策略提出了这样的见解。在他做广告不能为了创意而创意,忽略了产品本身的价值。广告战略要明确、简洁,尽可能不让人造成误解。只要把所需要说明的道理写进去说出来就可以了。如果在制定广告战略时不能突出主要问题,那么随之影响到具体的广告计划时,就让创作者们不知如何去做,因为要表现的东西太多、太杂了。一大堆红的绿的黄的蓝的方的圆的长的短的一齐向你抛来,你能分辨出什么是什么吗?
我感悟最深的是:广告要为产品而广告,不是为了创意而广告,你要有具体的资料,完善的调查,以及适合的营销策略。要讲究诉求点,去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让他们产生渴望。
二 关于创意
提到创意这个字眼,应该是人们最关心也是最感兴趣的了,作者特意花费大量的笔墨给我们讲述了什么是真正的创意,而什么又是好的广告创意。其实,“创意”和“广告创意”有着巨大的区别,“创意”绝不等同于“广告创意”。他们之间最明显的差别就是范畴的区别,“创意”就是单纯的“创意”而“广告创意”
是以产品为中心的创意。广告创意是带着“镣铐”跳舞,不是创意人员的天马行空。广告创意因为是广告活动的一个环节,而广告活动又是具有商业目的和目标的,是有计划性和程序性的,所以广告创意必然会受到各种条件的约束。广告创意人员 必须在有限制的自由空间内发挥自己无限的创作潜能。
美国著名的广告创意指导戈登·E·怀特将创意比喻成为广告策划中的X因子,因为与媒体策划和广告预算等不同,各种广告创意方法的潜在效力不像其他广告活动决策那样可以比较并确定。戈登·E·怀特的比喻揭示了广告创意依赖于创造力的一面,正是因为创造力使广告创意看起来像一个不确定的X因子。同时,他的比喻也强调了不同广告创意方法很难进行潜在效力的比较。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杰出的广告几乎胎死腹中的原因吧,而许多被客户否定的广告创意是不是有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美国广告大师李奥·贝纳认为,所谓创意的真正关键是如何运用有关的、可信的、品调高的方式,与以前无关的事物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有意义的关系的艺术,而这种新的关系可以把商品某种新鲜的见解表现出来。李奥·贝纳的看法强调了创意是与以前无关的事物之间建立一种有新意义的关系。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他强调了“运用可信的、品调高的方式”,这对于现在喜欢做虚假广告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告诫。
我认为一个广告人在考虑广告创意之前应该是有完整而具体且可行的广告策略,广告策略是创作指南,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必不可少的信息,为创作指明方向,不至于迷失。作者在书中就提到“在开始广告创意之前,必须明确广告任务,发展销售信息。如果广告销售信息不明确,或者没有提供消费者明显的利益,或者无法解决潜在消费者遇到的问题,则这样的广告几乎不可能成功。”
从策略与创意回归到做广告,总的来说必须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学习分析评论别人的作品,透视作品背后的创作思想、广告策略以及更
多的因素;
2.亲身去策划创作广告,并分析成功的经验;从失败的广告活动中吸取经
验。
3.开放视野,从总体上透视广告的创作思想、研究消费者、了解广告发展的大环境,提高作为广告人的综合素质。
4.学会以历史和整体的眼光分析广告,把握时代和广告的脉搏。
参考文献:
[1] 叶茂中.《叶茂中谈广告》
阅读版本: 何辉.《从分析作品开始学做广告》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第三篇:开始懂得读《成功无捷径》后感
开始懂得
——读《成功无捷径》后感 开始懂得:只有自己坚强,才有资格期待学生不被挫折或失败击倒!开始懂得:只有自己勤奋不懈,才能要求学生努力用功!开始懂得:只有坚持并不断付出,才能淬炼出卓越的成果!成功无捷径,它不仅只警示了一群人而已,它更警示着我们每个都期盼成功的人。
在那将近200页数的字里行间,让我深深体会着一位全美最佳教师的辛劳。他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技能,让孩子们生活在了一片最美好的天空下。雷夫老师,将他自己所遭遇的挫折或是失败都看成了人生中最为宝贵的挑战或是转折。他的坚强与执着一步步引领着他迈向人生的光辉。
这本书比较完整的记录了雷夫老师对教师工作的回忆,但在我看来,那是一本对我在教师生涯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指导手册。其中,一段段质朴而又真实的讲述让我觉得他是一个为了教育不断追求的人。比如:当孩子们在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本小说时,他就开始筹划着带领孩子去观看这场电影,让他们近距离地亲身体验莎士比亚的魅力。虽然计划出乎意料地被校长拒之门外,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来满足了这件事中的所有人。因为他说着这样一句话:教师是一项值得终身追求的事业。教师的任务为何?学生踏进你的教室,可以学到什么?可以带走什么?这
难道还不值得引起我们连绵的思考吗?孩子的心是天真的也是无比脆弱的。他们需要的不仅仅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他们更加盼望的是别人向他们投去的爱的目光。教会孩子善待他人,让孩子理解教师的一片热心,同时,孩子也是教师的老师,做为教师的我们有时也需要从孩子那里学习。因为他们是最严厉的批评家,虽然有些“忠告”可能让我们一时间难以吸收,但在我看来,那只是时间问题。学会倾听,会让大家成为最好的朋友。
雷夫老师,用他的真诚和行动感染着第56号教室的每个人,他说:一个好老师不仅应该教给学生学业上的知识技能,而且还应该教给他们日后生活中能用得着的常识。为了能将此真正地实施起来,他整夜思考着这其中的种种困难,在结合他的失败经历和各种经验教训后,他的课堂经济体系就诞生了。可能在大家听来这很新鲜。是的,我也这样认为。他很有意思的将教室分成了5个区域,每个区域都设置了不同的租金,比如:有些学生选择坐在教室前面的,那他(她)每个月就必须交付出1000美元的租金。有些学生选择坐在教室后面的,那他(她)每个月就必须交付出550美元的租金。然而那些所要承担的租金需要经过他们的劳动来获得。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他们所爱的工作:比如:邮递员(负责跑腿工作)月薪为$525,回收站长(负责回收所有废物)月薪为$550,等等不同的工作它都有不同的报酬。但在整个经济
体系中,租金远远高于工作报酬。如果学生月底不能支付租金,他们就要失去座位,只能坐在地板上。为了让学生积攒起这笔租金,雷夫老师设定了激励体系,让学生有机会得到奖金。如果学生们在教室里表现好,能显示出自己的杰出身份,就能得到相应的奖金。相反,如果学生们违反规章制度,就会遭到警官处罚。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数学,记账,经济责任等,而且还从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不是一个普通教师能做到的,但是雷夫老师却让这个模拟的经济体系在他的教室中运作地特别的顺利。这无疑证明了雷夫老师的个人魅力。
开始懂得:成功无捷径——真正的卓越是靠牺牲,试错,以及大量努力得来的。不管以后的教育教学如何进行,我必须谨记这位优秀教师发自肺腑的真言。
第四篇:分析后分析感 《基业长青》读
《基业长青》读书心得
词·清平乐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
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基业长青》读后感
闫华英(广州市健业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
专家评语:阅读了这篇读后感,我的第一印象是闫华英会员十分用心地阅读了这本书籍。她不仅从整体上把握了本书的中心主题和脉络,也发现了作者提出的主要论点的精华所在。
我猜想闫华英会员在阅读本书的时候,一定时不时地停下来考虑自己企业的情况,因为读后感中提到的“部门负责制”、“新产品项目介绍”这些她所在的企业正在实施的管理方法,与作者提出的刺激个人首创精神的观点不谋而合。
但是,闫华英会员的读后感没有能回答我的疑问。这样一本建立在研究西方企业的论著中的理论和观点,在中国是否适用?在闫华英会员的企业是否适用?我们如何扬弃地运用这些观点为闫华英会员的企业服务?如果作者能就此提出自己新颖的观点,这篇读后感可能就更有价值了。
我们要向权威学习,也要敢于向权威挑战。
评阅人:黄河
我是以一种想要找到武功秘笈的想法来读这本书的,感受良多,对公司的过去和未来我感觉从没如此清晰,书中破除了我们一直认为的只有魅力四射的高瞻远瞩领导才能建立高瞻远瞩公司的迷信,觉得自己增加了不少雄心壮志,虽然自己还没有学会如何“造钟”,但终于知道“钟”是什么样子了。书中给我们规划了一个伟大的创业蓝图。同时我觉得这本书带给我的不是一个注定会过时的秘方,而是一个更长久,更重要,更真实的理念,它打破了许多旧神化,提供了很多新见解,为我们这些有志于建立伟大公司的创业者带来灵感,并提供了实际的指导。
《基业长青》告诉我们要造钟而不是报时,要致力于建立一个组织,一个滴答走动的时钟,而不只是找对时机,最重要的是这个组织特质是有能力不断地建立制度,从不停止,从不回顾,从无结束,最后使得这个组织基业长青。它不需要个人英雄的魅力型伟大领袖,公司才始终极的创造,企业应该是逐渐演进的物种,要有择强汰弱的进化机制,应该在企业内部持续自我突变,由员工发挥个人首创精神推动公司持续前进,要有足够的变化才能生存发展。3M公司的那个生生不息。不断演进的大树给了我非常多的思考,它的一系列刺激进步的机制让我觉得耳目一新,特别是:以小型自主性部门为单位,提倡"大公司内有小公司"借以刺激个人首创精神的做法;这就好像我们实行的部门承包责任制,能使得管理更切实的落实在基层,加强部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得业务上有了前所未有的长进,以及用新产品论坛使所有部门分享最新的产品,刺激跨越部门界限的新构想,我们公司实行了每日早会的新产品介绍项目,就非常有效果,产生了不少跨越不同部门生产工艺的新产品。我非常赞赏3M公司的处世哲学:虽然你经常步履蹒跚地到达目的地,但你必须先行动,才能有步履蹒跚。我觉得我应该立即行动,采取措施实施书中的有效见解,从一枝一叶开始构建参天大树。
《基业长青》告诉我们如何确定核心理念。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我们不能“创造”或“制定”核心理念,我们只能“发现”核心理念,先要列举所有理念,然后对我们列举的每一个观点都问问:“要是形势改变,使我们因为坚持这个核心价值而受苦受难,我们是否仍然愿意坚持下
去?”只有肯定的回答才是真正的核心价值.只有我们真正相信的东西才是核心理念,那样我们的核心理念就好像遗传密码,无论时世变化如何都会代代相传,同时组织存在的目的也非常重要,《基业长青》告诉我们必须不断回答的一个问题:“假设我们关闭这家公司,而不至于对员工或老板造成不利的经济影响,为什么我们不那样做?如果公司不复存在,世界会有什么损失?”,那样我们才能找到我们真正的核心理念。找到核心理念后,我们还应该毫不迟疑,坚定地改变不符合核心理念的事情,坚持核心理念那样我们的事业就会有个很好的起步。有了起步我们还要一心一意地追求进步的驱动力,驱动所有不属于核心理念的东西变化进步,文化标准,策略,产品线,目标,权限,管理政策,组织结构,奖励机制等等都必须有与时具进的变化和进步。保存核心,刺激进步才是基业长青的根本。
《基业长青》告诉我们高瞻远瞩公司会用一种教派式的文化加强员工"意识上的忠诚",我想任何一个企业家都梦寐以求成为掌门人,一呼百应,天下无敌.但从古到今能参得透这个禅的真是凤毛麟角,这本书中关于教派文化的章节告诉我们,首先要让员工对公司的自我形象和理念有狂热的认同,要让每位员工相信我们是个有着有别与其它人理念的精英团队,增强精英意识,同时要增强神秘感,增强员工对公司理念的崇拜,而不是崇拜个人,书中同样提供了一些有效方法,比如:新人和后续培训计划以及内部提升政策:宣传"英雄事迹":招聘,雇佣头几年的筛选程序;以及用庆祝的方式加强成就感,归属感和与众不同的意识,工厂与办公室布置加强公司的标准与理想等等.总之充分运用灌输信仰,严密契合和精英主义的手段,作为保存核心理念的主要方法。当然只有相信高瞻远瞩公司核心理念的人公司才是他们绝佳的工作场所,那些不符合公司理念的人会像病毒一样被清除。
《基业长青》中关于“永远不够好”的阐述让我觉得如获至宝,它告诉了我们一个探索持续不断,一心一意追求自我改进的程序。“我们明天怎样做得比今天更好?”,这句话我觉得该时时牢记,时时反省,如果公司里老板能每天问自己:“我今天哪里可以比昨天做得更好?”员工每天也问自己:“我今天那里可以比昨天做的更好?”做业务的每天问自己:“我今天怎样才能比昨天找到更多的客户?”每个人都在想我们今天如何比昨天做得更好,那么我想做到基业长青就不是不可能了。书中关于黑带的寓言让我明白了:成功永远不是终点,如果你要追求卓越,那么就代表着无休止的磨练和奋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我们以“我们明天怎样做得比今天更好?”这句话为生活方式,把它变成思想和行动的习惯,就能把企业的核心理念转化为富有长期效益的实际行动,就能使得核心理念不成为空洞口号,永不满足,不断奋斗,最后基业长青。永远不够好是个超越自我的内在驱动力,使我们产生发自内心追求进步的迫切愿望,这种自我批评的做法就会促成公司自我诱导出改变和改善。这样就会从公司内部促使一切不属于核心理念的东西持续不断地改变和前进。
《基业长青》告诉我们高瞻远瞩的公司还必须有胆大包天的目标,就好像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非常有道理,因为胆大包天的目标远远处于轻易达到的区域之外,所以它比较具有长远的效力,比较不容易过时,一时半会达不成,再有就是胆大包天的目标非一般人所能想到,所以目标本身就卓然不群,能振奋人心,其中的刺激和挑战能吸引勇士,使他们活力迸发,能成为推动和激励的机制,激发进步最后使得公司超越对手基业长青。同时也使我们明白高瞻远瞩的公司并不是靠杰出而有眼光的魅力型领袖才成功的。
《基业长青》告诉我们高瞻远瞩的公司不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首要目的,而是要追求一组目标,赚钱只是目标之一,还必须有利润之上的追求,“把利润放在人和产品之后是福特公司造就的奇迹”这话说得真好,我想我们都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公司存在的理由,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个理由如果是充分的足够的,那它就会激发员工伟大的精力和才能。就能号召员工创造新的可能性的欲望从而产生强大的内部驱动力,就会最终使得我们的公司基业长青,那么这个务实的理想主义的理由最后就会升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信念。我们周围有很多公司,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没有核心理念,一切就是为了钱,结果往往都是昙花一现,看了《基业长青》我们就不难理解其中的道理了,如果我们每天都想着这笔生意赚多少,今天赚多少,那一定不会成为行业的第一名,不会成为高瞻远瞩的公司。
《基业长青》认为只有内部晋升才会有效的保存核心,内部提升和刺激重大的进步绝对没有冲突,不要陷入只有引进外人才能在最高层带来变革和进步的陷阱,外人可能淡化或摧毁公司的核心理念,所以我们要培养和提升能够刺激变革和改进的内部人才。使得我们的核心理念得到巩固。这也使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招聘了一些高层管理人员,却总是觉得没有我们期望的效果的原因。因为这些人之所以在其他公司有好的作为,可能是因为他们在那里的长期工作使他们有了和他们公司相默契的理念,到了新的公司,他对新公司的理念知之甚微,所以不能很好的发挥他的才华,他们就好像被别人洗了脑,要从新有新理念需要长期的过程,可能是我们彼此都无法等待的。所以内部培养可能是个捷径。
《基业长青》中“起点的终点”理论让我们明白,认为单独实施书中任何一章的教训就可以造就出一家高瞻远瞩的公司是一个错误,仅靠核心理念,不能造就高瞻远瞩公司,仅靠追求进步的驱动力或胆大包天的目标做不到,自主性的演进和创业精神也不行:仅靠自行培养的经理也不能产生高瞻远瞩的公司:像教派一样的文化,永不满足的观念同样不行。一家高瞻远瞩的公司就像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伟大在于精细,是每个细节持续一贯,协调一致创造出来的整体效果,不能忽略协调一致的重要性,要完成任何一项美好的事业都需要无数的人同心同德,共同努力。要成为基业长青的企业就要每时每刻,每个细节都做到最好,是个长期坚持和努力的过程,绝不是三分钟热血可以做到的。
从《基业长青》中我们得到了不少东西,我们知道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创立高瞻远瞩的公司,它激励我们在自己的公司里立即采取行动,运用书中的观念和架构指引我们的思考,获得信心和灵感,使我们最终能够得到可以传给别人的智慧之珠,建立一家基业长青的公司。
第五篇:读分析后感班主任兵法
词·清平乐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
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它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我读过之后,觉得许多做法操作性强,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使我很受启发。收获主要有两点。
收获一:我认识到教育是一种艺术,必须用心研究。作者把兵法运用于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这本身就是一个创造。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者,应该心里时刻想着教育本身,眼睛看到教育之外。我们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往往就事论事,就教育谈论教育,结果拘泥于死板的理论和教条,无法施展手脚。如果能跳出教育的小圈子,眼睛关注一些教育之外的东西,自觉地把其他学科其他门类的思想或经验借鉴过来,就能触类旁通,开阔我们的教育视野,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
收获二:我认识到教育不是一种大面积的播种,而是个别的栽培。教育并不是像平原地区的玉米或水稻播种那样,面对整齐划一的田地,用机械化的方式撒种,秋后就可以收割。教育如同园艺师,面对一株株形态各异的花木,需要用心琢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习性,进而区别不同对象来修枝剪叶、灌溉施肥,使之成为美的化身来装点世界。书中的学生,脾气秉性习惯好恶皆不相同,如果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势必捉襟见肘,难以奏效。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心理学、教育学的常识和自己的智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展示了教育自身的丰富多彩的美丽。
本书的内容简介中说:“作者将兵法运用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书的内容简介不知是不是作者自己撰写的,但它确实反映了作者教育思想的局限性。我有两点疑惑。
关于师生关系。读过本书,我有一种感觉,书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简直是一种“猫”和“老鼠”的关系,班主任工作就是“管理”学生,而不是“教育”学生。班主任自觉或者不自觉地站到了学生的对立面,挖空心思地去“对付”学生,运用兵法去战胜学生!班主任站在学生面前,像是警察与罪犯之间斗智斗勇,永远重复着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较量!这本身是不是教育的误区?作者在“自序”里说,他最忧虑的一件事情就是,“我自己的学生看了这本书会有什么想法,他们会怎么看我?他们还会像以前那样尊重我吗?”作者为什么忧虑?为什么不敢坦然面对学生?是否心虚?反正如果我是《顺水推舟》里的林巧,我能恨这个老师一辈子。如果文中的林巧是作者的女儿,这件事能否这样处理?教师在境界上应该远远高于学生,我认为。《礼记》说,“教学相长”,班主任和学生应该是共同提高的进步伙伴,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与学生亲密接触的朋友。当作者回忆起这段教育经历时,他的感觉中有甜蜜的成分吗? 关于教育目的。从这本书中,我感到作者运用兵法的最终目的是“管住”学生,或者是“杀一警百”镇住其余学生,使其不再捣乱不再犯错,只要学生在班主任面前服服帖帖,就是最大的成功。这就是所谓的“效果”?作者所工作的单位是一所寄宿制民办学校,学生由于娇生惯养很难管教,能把一匹匹野马驯服实属不易,这一点能够得到读者的理解。但是,作者没有想到,教育的目的是“唤醒”,是唤醒学生的内心,使其从心里产生一种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也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可是,我们非常遗憾地在第68页读到了这样的话:“我想继续看书,可是书上的字却一个也看不进去了。俊伟向我揭发别人的过错,想立功赎罪,我却一点没有取得突破之后的欣喜。相反,我却开始厌恶起自己来,我厌恶俊伟,我厌恶整个的事情。以往那种和俊伟斗智斗勇之后的快乐消失地一干二净,我的心头满是空虚。”学生似乎“改恶从善”了,教师却高兴不起来,是因为什么?因为缺乏斗争的快感,缺乏征服的欲望!作者是一位文革后出生的年轻人,为什么竟如此好斗?教师在与学生“交锋”过程中到底抱着怎样的目的?我百思不得其解。
不知道我的这些想法是不是有些吹毛求疵的嫌疑,但我想,一本书引起了读者的思索和探究,这便是它最大的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