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品德学科要求
思想品德学科要求
一、关于德育资源库
临沂市普通中小学德育资源库于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一日开通,在临沂市教育科研信息网网站首页上,有主题教育、班团队会、校园文化、家长学校、沂蒙精神、精品教案、活动视频、典型案例等。市里教研员陈科长要求全体思品老师都要运用好这一平台,促进德育工作的研讨和交流,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经常登录德育资源库,在备课、上课过程中灵活借鉴其中的教学案例,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为充实资源库,2012年8月份市里搞了一个征稿活动,思品学科进行了评比。2013年4月9——12号在莒南举行了“临沂市初中德育优质课评比”,以后每两年搞一次德育优质课评比。
直接进入资源库方式:http://dy.lyjy.gov.cn/;间接进入资源库方式:登陆http:///,临沂教育科研信息网,点击红字“临沂市普通中小学德育资源库”即可进入。
要求:一定让每位思品老师都知道有一个中小学德育资源库并运用好其中的教学资源。
二、关于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落实
这个指导意见市里刚刚制定出来,主要内容为
一、明确课程性质,落实课程目标
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三、探索评价方式,推进评价改革
四、拓展课程资源,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五、开展多种活动,锻造教师队伍
六、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立德树人。对思品老师该怎样做都做出了具体要求。全文已发在“沂南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群里了。
要求:思想品德老师们认真阅读,学习,领会精神并落实到教学中去。
三、备课
认真研读新课标,结合市里的教学策略,一定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第一位,绝对不能眼里只有知识目标,上成纯知识课。
要求:先有情景,再有问题,通过感悟得出结论。“德育无痕”、“润物无声”
2013.4.19
第二篇:思想品德学科工作总结
思想品德学科工作总结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与原来相比思想品德课发生了非常大的现结和合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1)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
新课程指导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呈现出活动化、生活化与情境化的鲜明特点。从以上特点不难看出,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贴近学生生活的背景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创设一种学习情境,都是搭设学习情境的素材,活动化与生活化服务于情境化。同时由于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教材所设计的活动(活动化)与所提供的生活素材(生活化)难免会有滞后性,要体现教材的生活化与活动化也需要不断地充实更具时效性的情境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生活化、活动化的情境又强化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提高认识。所以在新教材中情境是体现教材活动化与生活化的一个基础平台,也是创新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重组和改造,努力将教材知识引入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使情境成为学生知识跨越的“跳板”,为理性认识的到来奠定基础。
(2)明确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必须尊重学生年龄特点,以品德培养过程的特殊矛盾和品德形成规律为依据。根据这一规律,有必要明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第一步:激趣引入,揭示课题。这一步是实施目标的开端,它决定着学生对老师发出信息的情绪,影响着学生对信息接收的直接效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揭示课题之前,必须依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题的揭示在自然和谐的乐趣中引出,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
第二步:明确目标,阅读感知。这一步是指把学习任务明确地告诉学生,使教师教有目标,学生学有方向。
第三步:实施目标,激情明理。实施目标是目标教学的重要一环,激情明理是实施目标的重要手段。创设有利于原有的品德向目标规定的品德转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置身于情境活动之中,通过自身内部的矛盾斗争,弄清事理,使原有的品质存矛盾斗争的推动下向目标规定的品德转化。这是促使情感内化的主要方法。
第四步:检测目标,明辨是非。目标检测,是品德形成过程中的阶段反馈,为调节教学,弥补教学遗漏和错误进行的一次信息诊断。明辨是非是情感内化,由原有品德向规定目标品德转化的较高的层次。通过目标测试,反馈矫正,可使学生更进一步形成正确完善的品德认识及情感体验。此环节主要采取口述回答和书面测试来掌握目标实现的程度。
第五步:评价目标,指导行为。评价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对事物进行的价值判断。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从实现各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到最终实现总体目标,都要不断地进行评价,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从品德教学的角度讲,评价是对道德观点、道德观念正确与否的有效判断,及时正确的教学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讲,直接指导着人的道德行为。因此,思想品德课的目标评价,对学生道德行为的行成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3)推行学案教学,规范教学程序。
利用学案可以明确目标。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师下发学案后,可运用导语,演示实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做实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通过同位商量,小组讨论、全班辩证等多种讨论形式、并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的相互启发,消化个体疑点,教师迅速准确的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疑点和难点。
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一是点拨,让疑点不同的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也可以采用“学生教学生”的办法,让已经解决问题的小组的学生当老师,面向全班进行讲解,教师适时点拨。二是精讲,教师要抓住问题的要害,一语道破天机,受到教与学的高效率。教师要一道学生自己归纳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网络,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思想品德学科工作总结
教者:杨凤霞
2011.7.5
第三篇:八年级思想品德学科工作总结
2007/2008学八年级思想品德学科工作总结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实施素质教育,落实“三个面向”,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现代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八年级思想品德采用的是苏教课标版,该教材的教学模式是由封闭走向开放,新的课程目标需要我们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活泼,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分析、评价、交流的教学环境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方面都得到发展。新的教材只作为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起到一种媒介作用。为此,我们学科组的教师努力学习,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把教师角色的转换落实到实处,使教师的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在教学活动中,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学生是中心,学生的学是主要矛盾,一切围绕怎样学,怎样才能学好这个中心进行。
二、具体工作
1、加强理论和新教材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
认真学习研究性学习理论、活动课程理论,分层教学理论,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尤其是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学习,我们学科组教师自行组织了新课程标准学习和新教材教学模式探讨的研讨。全组力求在教学教研方面做到与时并进,为全面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2、树立质量目标管理观
主要是树立目标意识,在科组管理和教学工中落实教学质量管理目标。以目标来引领教学,以目标来引导学生学习,让教师的引导者身份得到充分的体现,也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
3、抓好常规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1)、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利用集体备课小组的力量(每周小组都进行集体备课,集体探讨)对教材中新的内容以及旧内容新要求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广度。
(2)、备好课。掌握学习规律,探索和改进教法,注意学法的取用和指导,备出课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3)、教学过程要做到“四优化”,即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坚持启发式教学,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课本的例子,举一反三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减轻学习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经验,转变观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审美素养的培养。
(5)、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和远程资源,以提高上课的教学效率。
(6)注重抓知识点过关,认真批改作业,注重个别辅导,坚持攻在平时的质量观,注重抓两头促中间,把质量关落实到日常教学中来,注重提高平均分和合格率。
4、科组日常工作
(1)、按时召开科组会议,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
(2)每位教师一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3)备课小组的集体备课工作,分工合作,实行电子备课,实现资源共享,使集体备课不但能解决教学中的难点,而且能使平时的上课准备得最充分,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发挥出集体力量
三.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和时政教育
1、结合生活实际和周围生活环境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2、结合课本教学内容把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
3、结合时事,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做到与时俱进。
总结人
潘 斌
孙步勇
2008年1月20日
第四篇:思想品德学科教研计划
思想品德学科教研计划
(2013——2014)学下学期
本学期的几项具体工作:
1、认真组织我区中学思品教师参加市教研活动。
2、推进“生活德育”入课堂活动。为了进一步推进xx市中小学“生活德育、实践德育、体验德育、探究德育”课题研究成果,发挥思想品德课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开展生活德育进课堂活动,生活德育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提出要求(三月份通过下发通知向各校传达)、检查教案(学期中、学期末检查)、现场听课(4、5、6月深入各校听课,或配合其他学科一并进行)促进此项活动。
3、积极学习并开展“案例(情境)讨论(分析)教学法”教研工作。根据全国思品国培的教学改革的精神,拟定开展“案例(情境)讨论(分析)教学法”的学习研究和推广活动,积极参加市级以上的公开课教研学习,争取推选出本区优秀教师开展观摩课。
4、学习和推广课程改革以来取得的新经验,提高思品课教学水平。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采用“新闻播报”、“新闻分析”或其他时事教育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际大事的良好习惯。培养运用思想品德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育效果。
教研室 Xxx
二〇一四年三月
第五篇: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反思
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反思
新课程已推行推行多年,而在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我们常常发现两种极端:一种是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心情很愉快,视觉很享受,但思维却很肤浅,没有动脑分析问题和升华情感;一种是课堂上教师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活动如密集的手榴弹一般丢向学生,搞得学生措手不及甚至晕头转向,造成学生在跟进的过程中不断受挫最后只好选择放弃,于是老师的智慧也成了无效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其效果不言而语。
那么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性?如何使课堂教学具有可持续吸引力?如何通过有限时间内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最终促成学生的知识的增长和素质的提高?无论在教育理论的层面上,还是在教学实践的层面上,针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有许多问题亟待探讨、争鸣。
一、课前的准备——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设计
1、教师备课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不应想当然、瞎举例
思想品德是一门实践性、指导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讲解,灵机一动提问,隔靴搔痒分析问题,信口开河举例论证,这样往往不能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反而起到哗众取宠、适得其反的效果。教师要学会在生活中备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与教学相关的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东西,从报刊、杂志、电视、网络上收集教学素材,使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事件紧密相连,教会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2、要客观分析学习内容,为学生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
首先,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相信学生---引导学生自学。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用各种形式(漫画、诗歌、小品等)来自学,并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其次,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开展小组合作,实现互帮互助。“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是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所以,在设计教案时,要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指导他们怎样与同伴合作。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让合作流于形式,要追求合作学习形式与效果的统一。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发现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声,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作为一节课的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认真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这节课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2)如何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备课时只有对这些问题都进行认真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才可能是有效的,才能在新课程的课堂中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热热闹闹地走过场。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备好教法
首先,在备课时,教师要设计出更多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讲解时,可把讨论、谈话等等方法融入课堂,应备好讨论的主题,事先设想讨论、谈话中会出现的诸多可能性。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
其次,教师要设计出让学生参与的各种教学形式,这对于教师来说并不难做到,作为成年人,本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就较强,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多向交互的空间。如模仿电视栏目《实话实说》、《焦点访谈》、《人生AB剧》,组织各种学习活动,把活动备课贯穿到教学备课中去,准备最优的教学形式,大胆设计可操作性强的,能激起学生兴趣的教案。
二、课堂氛围的营造——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民主的学习气氛对课堂教学至关重要,没有良好的课堂气氛,就不可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好的教学方法也难以发挥作用。试想,在课堂上如果老师讲什么,学生便听什么,机械地记什么,也就没有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就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更谈不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人云亦云、机械模仿、照本宣科、僵化保守的人。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和情感交相融合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主动体验的过程,更需要民主的学习气氛作为基础。
1、尊重学生
教师要营造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就必须在课堂中贯穿民主教学的思想风格,即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正视学生差异,对学生的见解要耐心听取,积极引导并吸收学生的合理建议,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总是倾注着爱和尊重,努力创设和谐的情境。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使学生觉得老师和蔼可亲,以教师的乐教促学生的乐学。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学习才有兴趣,才会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入活力,既激活了课堂气氛,又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的培养。
3、把握住课堂教学的节奏,做到有张有弛
一节课内,讲授要有紧有松,紧松适当;内容要有难有易,难易交替;语言要有快有慢,快慢合拍。这一方面可以照顾中下等成绩的学生,使之能跟上老师讲的进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疲劳有节奏的得到恢复,使学生听起来有愉快的节奏感,让学生在紧张而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中,体验更多的情感,学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过程的智慧——始终关注
课堂教学是一个灵动的过程,生成是大智慧,要求教师要有教育灵感与智慧。
1、关注学生的学习
首先,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关注差异,要关注传统教学中的弱势学生,如“基础差的”、“成绩差的”、“纪律不太好的”,每个学生都有其长处,学生的未来是不可以估量的,只要不是品质上的缺陷,学生都是可以塑造的,一堂好课至少要让80%的学生达到80%的具体目。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像科学家、像演员那样去思考,去探索,去体验,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思想品德由于其特殊的学科特点,学习的内容不是硬塞给学生的,而是要由学生亲自去发现它,并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保留一些使人兴奋的观念,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
最后,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本身就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学生思想、行为中的闪光点更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资源。如果能够有效运用和激活学生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合作、对话、全员参与的积极评价等教学方式,就可以使学生处
于自然的学习情境之中,沟通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交融。
2、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并将其组合起来,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建构起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因此,对教师来说,要将有效学习的起点定位在学生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并视其为课堂教学第一位的教学资源,以求学习结果能够向学生的实际生活延伸,以便他们获得更大的拓展、迁移和有持续性的发展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用采取这样几种方法:创建生活化的或基于学生常识性经验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经验之间形成自然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赋予学生自由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沟通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增加学习的生活意蕴。
3、关注师生交往与沟通
课堂教学效益观非常强调教学交往的有效性,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师生间良好的交往,“目中无学生”与“目中只学生”都是不恰当的,我们提倡一种健康的、富有创建性的、既能体现教师权威与纪律,又能体现平等与关爱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一个“学习的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促进者”要起到引导、促进学生体验的作用;教师作为一个“指导者、领导者”,要艺术地把握课堂教学过程的走向、引领学生发展的方向;
教师作为一个“合作者”,应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忘记自己是老师,而把学生视为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同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学服务的,教不可以统治学,也不可以代替学,教师的教要启发学生的学,引导学生的学。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不应从教出发,而必须从学生的学出发。教师作用于全班所有的学生,学生既向教师反馈,又与同学交流,形成了思想、知识、情感、能力交流的网络。此过程是师生展开对话、理解而达成“你—我”师生关系的过程,是一个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在体验中共生共长的过程。
总之,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问题涉及课前的准备、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学过程的智慧等问题,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当操作”都会导致教学效益的损耗。所以我们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注重教学艺术,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张奎(***)2011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