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贯彻青岛市质监局赴天津、大连考察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贯彻青岛质监局赴天津、大连考察报告的心得体会
日前,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寻找标杆、发现差距、改进提高,推动全市质监事业的新发展,青岛市质监局考察团赴天津、大连两市进行了考察学习。即墨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考察报告进行了认真的贯彻落实,现将学习贯彻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志存高远 升华境界
志当存高远。我们既应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也应有仰望星空的目标境界。这次考察中我们认识到,天津和大连的质监系统始终以“高目标、高要求、高境界”勉励自己,立足于国际标准,力求提供一流水平的服务。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只有拥有高远的志向,才会有突出的贡献。我们即墨局在以后的工作中,应本着“要不就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的精神劲头,志存高远,将管理做到最优化,将技术做到最尖端,将服务做到最满意。
二、强化责任 卯足干劲
通过跟天津、大连质监系统干部的接触,感受最强烈的一点就是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特别强,精神状态好,工作干劲足。回顾
我们的工作,有的同志就缺乏这种积极的心态,有的部门满足于现状,进取精神不足,工作标准低,责任感不强,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裹足不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狠抓作风建设,时时刻刻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先言警示自己,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对事业的责任心,切实做到站好岗,负好责,把好关。
三、更新理念 创新方法
工作理念是我们履行职责的思想基础。先进的理念对于我们做好工作则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而良好的工作方法则可以使我们在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天津、大连市局的理念确实超前,他们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精品意识,同时在工作方法上思路宽、办法多、措施活,善于另辟蹊径。这启发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自己的理念顺应社会发展的大潮,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手段、市场的方法来推进质监建设。在工作中要对准频道,深入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实施名牌战略,深化开展标准化战略。
四、狠抓队伍 强调文化
队伍建设是质监事业的基石,文化建设是质监事业的灵魂。一支有序而精干的的队伍可以使政策方针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我们应该学习优秀城市的先进经验,大力推进“科技兴检,人才强检”战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健全人
才管理机制。同时,加大人才队伍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人才队伍的技能和素质,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应大力培育发展质监文化,高举“一切为了质监”的品牌,弘扬“爱心、用心、细心、责任心”的质监文化,在社会上加强质量宣传,强化质量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质量、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
我们将以这次考察为契机,按照总局、市委和市局的要求,坚持“对准频道抓重点,狠抓落实攻难点,创新发展增亮点,继往开来创新点”。用高标准高境界要求自己,时刻谨记“业精于勤荒于嬉”,在工作中更新理念、创新方法,加强质监队伍建设、弘扬质监文化,努力推进质监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争取为即墨经济的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第二篇:赴天津成都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虚心学经验
务实抓发展
——赴天津成都学习考察统筹城乡发展的心得体会
近期,我随市党政代表团赴天津、成都学习考察城市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经验。通过实地考察、相互交流和亲身体验,深受启发、收获很多。下面,我简要谈一谈对天津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体会和认识。
一、天津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成效
东丽区属天津市十个农业郊区县之一,他们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采取的创新举措以及取得的辉煌成绩令人震撼。东丽区将农村城市化作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重点,探索出“城中村改造”、“宅基地换房”、“依托大项目有序撤村”三个城市化实现路径,城市形象不断改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尤其是辖区内的华明示范镇,紧扣“宅基地换房”核心,大力实施“三区”联动战略,树立了天津市“宅基地换房”典型,其公认度、价值度和推广度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充分肯定,成功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荣获“中国十大和谐宜居乡镇”称号。
双流县近年来抢抓成都市被列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率先在全国提出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农用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三个集中”,探索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双流模式”,成为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三大模式之一。特别是土地经营权“长久不变”开全国先河,在土地流转、产业支撑、保障到位和制度创新等 方面创造了在全国有影响的经验,十分值得借鉴。
二、对天津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相关体会
(一)天津成都的发展,体现了抢占先机、敢想敢干。从天津、成都的发展历程看,他们也曾受到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困惑,但政策机遇一旦来临,天津、成都各地能够敏锐地发现机遇,并把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科学地融汇贯通,大胆地试、勇敢地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最终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天津成都的发展,体现了大气魄、大手笔。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先导。天津、成都在城市空间布局、规划设计方面充分体现了前瞻性和科学性。天津依托政策机遇和地缘优势,提出了“双城双港、双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城市规划理念,使之逐步成长为全国第三大城市;成都立足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科学地描绘了一幅“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蓝图。
(三)天津成都的发展,体现了项目大、产业新。学习考察期间,深刻地感受到,天津、成都的城乡建设投资很大、水平很高,尤其是天津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大气洋气、清新亮丽、中西合璧、古今融合,让人印象深刻。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工业上,天津大力推进了工业园区的归并整合;在农业上,天津提出了向园区和规模经营集中的口号;在集中居住区,天津始终注重复垦土地开发的转型升级。成都依托历史文化,将宽窄巷子打造成集中西特色餐饮、文化创意产品展示于一体的新型街区,不仅探索了一条旧城改造与历史风貌保存相得益彰的成功路子,更将院落式情景消费 体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天津成都的发展,体现了机制新、政策新。天津华明示范镇通过宅基地换房的模式,撬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建设投融资方式、综合执法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小城镇扶持政策等八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成都三星镇在完成农村土地和房屋确权颁证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通过出租、转让、入股联营等方式积极推进农村生产要素顺畅流转,为实现农民多元增收奠定了基础,2011年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192元。
(五)天津成都的发展,体现了奋发有为、苦干实干。在天津和成都,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感受到各级领导干部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我们参观的华明镇仅用了2年时间,就完成了全镇近5万农民的搬迁,效率之高令人惊叹。学习天津、成都的经验,不仅要学习他们的发展思路、战略谋划,其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更值得好好学习。
(六)天津成都的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长远发展。天津、成都的发展历程深刻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他们将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发展与稳定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几点启示
(一)坚持解放思想,优化发展路径。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城乡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努力做到把吃透县情与谋发展、贯彻政策与抓落实、干实事与求实效等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进 一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的新路子,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坚持规划引领,绘就发展蓝图。立足我县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禀赋,前瞻性、科学性地谋划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向。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群、资金集聚、产品集散”的城市功能定位,打破原有城乡分割的规划模式,以统筹城乡资源、优化发展空间、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启动编制镇巴全域城镇发展总体规划,探索城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新机制,建立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努力实现“城市向农村延伸、农村向城市聚集”。
(三)坚持项目运作,加快城镇建设。坚持用抓项目的理念推进城镇建设,统筹谋划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有机衔接,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努力构建宜居、宜商、宜观光的现代城镇体系。“十二五”期间,将紧紧抓住各项政策机遇,着力抓好改善县城面貌的城建项目,增强发展后劲的重点项目,惠及民生的基础项目。
(四)坚持理念创新,破解融资难题。坚持以市场化运作为主,整合项目资金为辅,县级财政投入为弥补的筹资办法以及“招商引资启动,财政投入撬动,部门出资带动,全民参与联动”的推动机制,多元化筹资,有效破解建设资金瓶颈制约。
(五)坚持以人为本,精细管理城镇。坚持城为民所建、城靠民共建、城兴民共享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高园林绿化水平,理顺体制机制,大力推行城市综合执法,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清洁工程,狠抓群众教育引导,提升文明素质,努力形成政府引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人人维护城镇建设成果的良好氛围。
(六)坚持三化同步,推进持续发展。在加快城镇建设的同时,坚持不懈做大做强产业,统筹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结合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同步编制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和生猪、茶叶、魔芋等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完善各类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工业和三产,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进城务工农民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和发展平台,增强城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七)坚持转变作风,凝聚发展合力。继续深入开展以“转作风、提效能、优环境、促发展”为主题的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活动,着力抓好组织领导、宣传教育、监督检查“三强化”,念好以“学”字为先、“紧”字当头、“敢”字着力、“实”字入手的“四字经”,打造学习型、服务型、落实型、创新型、责任型、团结型“六型团队”,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第三篇:赴山东省青岛市考察学习的心得体会
赴山东省青岛市考察学习的心得体会
盐池三中
王琪东
为了深入推进学校高效课堂发展,积极探索实施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2015年4月26日至5月3日,县教育局组织学习考察团一行48人,赴山东省青岛市学习考察。我们先后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进课堂听课、听讲座、参观校园等方式,对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高效课堂、课程整合等进行了认真考察和深入学习。在参观学习后,我个人感受颇深,思想深处也为之震撼,山东的学校教育让人耳目一新,高效课堂异彩纷呈,现将考察学习的几点体会反馈如下:
一、是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校园文化。
青岛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虽然建校仅三年的时间,以“仁爱尽责,追求卓越”的理念致力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现代化、创新型人才,学校将“打造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家园,建设高质量、有特色、实验性、示范性、现代化、国际化的全国名校”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以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以一流的教学设施,鲜明的个性化办学特色,和谐而高效的教学方法,适合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独特育人模式,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优雅的校园环境展现校园文化。
我们看到的学校,环境干净整洁,校园绿树成荫,美丽的校舍与清新的绿化带交相辉映,碧绿如茵的草地、为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体现出一片自然与和谐的巧妙搭配。
三、是用多彩的班级文化丰富校园文化。
青岛经济开发区实验中学,每层连廊都是文化长廊,都有特定的名称,由教师、学生亲手承办,组成了一部独具特色的“校园百科全书”。各式各样的内容和图画让整个校园充满文化气息,同时也对学生的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用全新的理念构建高效课堂。
我们进课堂听课之后,感受相当深刻,一是课堂组织形式十分新颖。学习小组的建立,每组6人,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之高,学生参与面之广,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有效发展时间之长,实现了将时间权还给学生,将学习权还给学生,将话语权还给学生,将探究权还给学生,将教学权送给学生;二是教师真正成为了课堂上的“将兵之才”。在课堂上,我们几乎很少看到老师的高谈阔论,更多的是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更多的是学生踊跃的回答和激烈的辩论,学生秩序看似混乱,但乱而有序,教师真正变成了课堂上的将兵之才。
以上是我赴青岛学习进课堂,听课,听讲座,参观校园等的体会。
第四篇:赴大连学习心得体会
赴大连学习心得体会
2012年9月16日至9月26日,正是金秋收获的季节。在人社局的组织和安排下,我有幸来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短暂离岗参加大连市委党校公务员更新知识培训班为期十天的脱产学习。
本期培训班,大连市委党校安排了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进行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面临的主要任务》、《着力提高基层组织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既有理论指导意义又有现实应用的课程。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增强了公仆意识;拓展了知识视野。提高了综合素质;坚定了理想信念。激发了革命激情;促进了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的转变,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进,达到了“充电”的目的。
收获之一: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我们这次的参观调研的学习时间虽短,可是学习的形式灵活多样,学习的内容丰富多彩。学习的内容有“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对处置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提升执行力”、“行政问责”“心理素质塑造”等。这些课程内容设置都是为我们量身定做似的,涉及到方方面面,非常切合我们的实际与需要,是我们
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时迫切需要得到的理论与方法的指导,必将很好地提高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的效率与质量。
收获之二:提高了执行能力。我在以往的实际工作中,有时遇到某些问题,一开始总是感到很茫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与着力点,处理问题的经验与方法手段都非常有限,大大制约了我的执行能力的提高。现在通过学习,这就从理论和方向方法上给我提供了指导,使我豁然开朗,就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一定能让我今后的工作驾轻就熟,提高我解决问题的效率与能力。
收获之三:加深了学员之间的互相了解。我们虽然来自各行各业,之前互不相识,可是经过这次的学习交流,大家都能敞开心扉,坦诚交流,互相了解各自的思想观点,学会了互相包容与理解,因而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收获之四:提高了我的协调能力。我们学员之前是互不相识的,在学习中,我们不断地通过合作,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就需要我们之间都要有很好的沟通了解,互相包容,互相忍让,互相协调,就这样,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合作,促进了我的协调能力的发展。
收获之五:提高了维护秩序的意思。以往我在上公交车等方面随大流,争先恐后,唯恐找不到座位,但在大连参观时,我发现除主要街道外大连的公交车站非常普通,简单的用不锈钢做了上车通道,市民非常自觉,排队等候。当然公交车司机也非常有耐心,没有督促乘客速上快下。整体而言
整个社会秩序较为良好,市民整体素质较高。反观我自己是否也做到了这点,这对我有了很深的感触和启发。
这次的学习活动,让我终身受益,它必将成为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的航向标,指引我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披荆斩棘,迎难而上,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在本职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篇:赴青岛、大连和北京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赴青岛、大连、北京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吴家井乡中学 张万海
2012年6月18日到27日,我跟随凉州区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 第 76期骨干校长研修班组成的考察团来到青岛、大连和北京参观学习。在考察中,我们感受到当地观念之新、思路之清、措施之硬、发展之快都给我们强烈的震撼,受益颇多。
青岛是我们本次考察学习的第一站,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濒临黄海,环抱胶州湾。背山面海,绿树浓荫,气候温和宜人,故而有“避暑胜地”、“夏季的天堂”、“东方的瑞士”之称。
如果说青岛是个含蓄稳健的城市,那么大连无疑就是一个个性张扬的城市,浪漫之都的美称就是最好的佐证。随便你走到哪里都感受到绿色的存在。公路两旁是蔽日的绿树,广场内鲜花怒放,草坪如茵。
北京给人最深的印象自然是大,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繁华却比想象中的喧嚣。天安门,中国的心脏。进到人民大会堂,气势恢弘的万人大礼堂,各具特色的地方厅,当然还有各种精巧的摆设。广场西面新建了国家大剧院,据说设计者用了化零为整的理念,将几个独立的剧院都罩在一个椭圆形壳体之内。外围是一圈常年不冻的人工湖,整个建筑就如同一颗闪耀的“湖中明珠”。虽然风格与周遭有着强烈的冲突,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竟也传达了传统与现代,现实与浪漫的融合。
长城,这一伟大民族的象征——他那雄伟、坚强、不屈的身影,犹如一位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巨人。他是世界瑰宝,他是中国的脊梁,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经历了战火硝烟,经历了风霜雪雨,挺立于中国大地。在长城 精神的感召下,我们踏上了参观八达岭长城的征途。走近它的时候,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不知是为岁月的久远,还是为历史的凝重。踏上它的时候,静静地感受脚下那个很古老的梦。身旁盈耳的笑声,遮掩不了心底沉重的悲凉。触摸它的时候,指尖的冰凉渗入炽热的血液。梦境、歌声,交织成一片斑驳的青灰,一段让人们品味的时光。
此次考察学习重点是对当地学校的参观学习,通过一看学校的环境,二听学校领导的汇报,三观摩课堂教学。感受了学校丰厚的文化教育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严谨的办学理念,以及其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综观这几天对当地学校的考察,我的体会是:
1、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治校之本。
先进的教育观念体现了前瞻性和科学性。可以说,学校的崛起首先得益于校长崭新的办学观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正因为校长很好的实践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才真正找准了学校管理的切入点,从而实现了从经验型、业务型向思想型、研究型的根本转变。
2、必须大力发展学校特色。
在参观考察中,我越来越强烈意识到,要想在众多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学校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坐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有了特色,就有了生命力。
3、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熏陶教育学生。
校园文化能充分展示学校个性,“教育无小事”。整个校园环境的布置,要有鲜明的人文特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这三间学校就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整个学校人文气息浓厚,大到整个学校的布局、各种色调的搭配,小到教室及走廊的每一个角落的布置,图书角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特别是从每层的走廊都能给人以全新的不同的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总之,此次参观考察学习我感慨万千,学习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更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与学校领导一起为学校更辉煌的明天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