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资本论选读》II复习
《资本论选读》II复习
——注重各篇各章基本原理
一、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从个别资本到社会资本的运动过程体现出来的基本关系
1.在货币资本循环中G、P、W’的一般职能如何转化为资本的职能。
2.G„„G’, P„„P, W’„„W’有什么特点,条件。
3.单个资本运动顺利进行的条件是什么(时间是继起、空间并存;商品经济发展、社会分工、劳动力成为商品等社会经济背景)
4.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规定,各自在资本增殖中发挥什么作用。
5.纯粹流通费用和生产性流通费用的性质特点、构成。
6.资本周转的规定
7.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特征,为什么固定资本独特的流通引起独特的周转
8.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9.从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角度看,周转时间的差别对价值增殖的影响
10.为什么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要用W’„„W,(包括生产、消费,价值补偿、实物补偿)
11.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平衡式(I v+m=II cI c+v+m=I c+II c ,II c+v+m= I v+m +II v+m ,货币回流规律,II b(v) 12.在再生产理论中,马克思是如何理解危机的,为什么说在简单再生产下危机也会发生? 13.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平衡式 14.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基本方法和特点 二、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资本的分配关系 1. 成本价格和利润的本质,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 2. 影响不同产业利润率高低的因素,资本在部门间的竞争如何形成平均利润率 3. 资本在部门内的竞争如何形成市场价值,市场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 4. 为什么随着资本关系的发展,平均利润率呈现下降趋势,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平均利润率下降又怎样体现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矛盾。 5. 商业资本对产业资本的作用,商业资本如何参加剩余价值的瓜分 6. 商业利润的来源和商业流通费用的补偿 7. 生息资本双重支出和双重回流的特点,利润怎样分解为企业主收入和利息 8. 银行资本的经营性质和银行利润来源 9. 信用在市场经济中作用 10.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形成机制,为什么级差地租的形成产生了虚假社会价值。 11.试述马克思资本与土地两权分离的理论 12.马克思是怎样分析商业资本、生息资本等古老的资本形式及地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在平均利润率规律作用下)的变化 13.马克思是怎样批判“三位一体公式”的。 1.为什么说简单价值形式到扩大价值形式、再到一般价值形式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到货币形式却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答:(1)由简单价值形式到扩大的价值形式的本质是:有偶然的交换发展到经常的交换,一个商品的价值通过一系列商品作为等价形式来表现,这种扩大的价值形式,进一步说明了商品价值与它赖以表现的使用价值毫无关系,还说明了价值是第一次真正表现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物;同时,由于交换经常化,使得商品交换的量的比例,较为稳定,从而价值量决定规律也有所表现。(2)由扩大价值形式到一般的价值形式的本质变化是:第一,在价值表现形式上已有了飞跃的变化。在扩大价值形式上,许多商品当做价值的镜子,它的表现系列是无穷无尽的,每一个新商品的出现,表现的系列就随之增加,这公式永远是未完成的。同时,它本身的表现是杂乱的,没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表现。一般价值形式则避免了上述缺点,他把许多商品的价值统一表现在唯一的一个商品上,这个商品的自然形式成了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生产它的具体的私人的劳动,也成为一般社会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第二,与这个价值表现形式相适应的,是从直接物物交换发展到间接物物交换。过去的等价物,只是在交换中起等价形式的作用;现在则进一步起着交换媒介的作用。这时等价物所引起的作用已经有了本质的变化,价值形式因此有了崭新的意义。从一般价值形式发展到货币形式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因为上述二者只有一点区别,前者的一般价值等价物是麻布,后者是金,价值形式公式本身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只是把等价物形式上的商品固定在黄金身上罢了。 2.试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1)两种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目的都是通过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靠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改变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 劳动时间的比例来实现。(2)两种方法互为前提:一方面,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既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基础,同时又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或前提。因为任何资本主义生产,都必须把工作日绝对地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否则便不会产生剩余价值;同时只有工作日延长并区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组成部分,才能在此起点上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另一方面,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也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因为只有劳动生产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使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工作日产生剩余劳动时间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进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3)两种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一般在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进行;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是以生产技术的变革为条件的。在资本主义早期,资本家主要通过延长工作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机器大工业以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但是资本家不会放过任何资本增殖的机会,总是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 3.如何理解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用规律? 答:(1)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就是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平等的权利按等价交换其产品的规律。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即资本家无偿占有别人剩余劳动的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随着资本积累和资本对劳动的购买,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必然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这表现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用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商品的形式,是以交换双方即货币所有者和劳动力商品所有者对自己所有物的价值有自由支配权为前提,始终都符合商品交换的规律。在交换时,一方让渡货币,另一方出卖了劳动力。(2)但是,从内容上看,资本对劳动力的购买,已不仅是简单商品生产的所有权一般转移的问题,而是资本对无偿劳动的占有。因为:资本家用来和劳动力交换的那部分资本,只是其不付等价物而无偿占有的别人劳动产品的一部分,既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一部分,实质上是用工人自己生产的产品来购买劳动力。这部分可变资本,不仅要有它的生产者即工人来补偿,而且在补偿时还加上新的金额,即剩余价值。也就是说,在资本与劳动力交换的过程中,资本不仅利用工人过去的无偿劳动来购买劳动力,还从所购买的劳动力的使用中占有新的剩余价值。即形式上的所有权转变掩盖着内容上的资本对过去和现在的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劳动力的不断买卖是形式,其内容则是资本家用他总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的别人的已经物化的劳动的一部分,来不断再换取更大量的别人的活劳动。由此,商品的生产的所有权规律就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权规律。 4.试论借贷资本运动的特点。 答: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是G-G-W-G'-G'借贷资本的运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从借贷资本的运动的过程来看,作为借贷资本的货币资本是二重性的支出和二重性的流回。借贷资本的运动公式,包含了借贷资本本身的运动和职能资本运动的全过程。没有第一个G的支出,也就没有整个运动过程;但如果没有第一个G的支出,而仅有第 1 二个G的支出,在生产过程就无法进行,也不可能有第一个G'的流回,而没有第一个G'的流回,则借贷资本家既不可能收回本金更得不到利息,也就是说不会有第二个G'的流回。第二,从借贷资本的运动作用来看,借贷资本家贷给职能资本家的G,只是一个可能的资本,是贷一个可以生产平均利润的能力,并以分享将要实现的剩余价值或者说平均利润为条件。职能资本家把借来的货币资本转化为各种生产要素,迫使雇佣工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并实现比原来资本价值更大的价值,其中包括贷者和借者共同占有的剩余价值或平均利润。可见,借贷资本仍然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第三,从借贷资本运动的形式来看,它的运动的全过程可以简化为G-G'。在G—G'中,看不到利息的来源在哪里,从而给人以假象,似乎脱离开再生产过程货币就具有自行增值的能力,只要把它贷放出去,经过一段时间就自然会带来利息,就好像酵内的葡萄酒,经过一段时期会改善它的使用价值一样。这样,资本是一个自行增值的自动机的观念就牢固的竖立起来,资本关系取得了最表面、最富有拜物教性质的形式。 5.什么是资本的总公式? 答:资本的总公式:资本运动的一般形式,G—W—G',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因为从表面上看,G—W—G' 为贵卖而买,似乎只是商人资本所特有的形式。但产业资本也是这样一种货币,它转化为商品,然后再出售商品转化为更多的货币。产业资本从事商品生产的过程是在流通领域以外发生的,并不改变G—W—G'这种运动形式。在生息资本的场合,G—W—G'的流通简化为没有中介的形式,即G—G',由货币出发,取回更多的货币。因此G—W—G'对各种资本形式都适用,是资本运动的一般形式。 6.简述社会分工和手工业内部分工的联系和区别。 答: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联系: (1)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都是从相反的两个起点发展起来的。 (2)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都是以城乡的分离为基础的。 (3)社会分工是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前提,但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会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 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区别: (1)社会分工使各个独立生产者的产品都是商品,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局部工人不生产商品。 (2)社会分工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而工场手工业的分工是资本主义特有的。 7.简述什么是商品资本? 答:商品资本是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是产业资本在循环中由生产资本形式转化而来的,它还将转化为货币资本形式。商品资本和一般商品一样,也是一个二重物,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它的特点不在于使用价值方面,而在价值方面,它不仅包含着预付资本的价值,而且包含着剩余价值。它的职能是:在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通过售卖,实现预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商品资本一旦从产业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便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但它仍然保有原来的特点。 8.马克思总结的固定资本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9.答:第一:固定资本在发挥作用、执行职能期间,始终保持独特的使用形式。第二:固定资本进入生产领域就不再离开,它的职能把它牢牢的限制在那里。第三:固定资本在执行职能时,即在损耗时,把它的一部分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另一部分价值就固定在劳动资料中。第四:固定资本越是耐用它的损耗越慢,则它的价值固定价值使用价值形式上的时间越长。 9.试比较货币资本在单个资本运动和社会总资本运动中的作用。 答:货币资本在单个资本运动中的两个作用: ⑴发动资本运动的第一推动力。⑵保证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货币资本在社会总资本运动中的作用: ⑴货币资本在社会总资本运动中同样发挥第一推动力的作用,但预付货币资本量并不绝对限制生产的规模。⑵货币资本是保证社会总资本正常运动的条件,但单个资本所拥有的货币量对生产规模的限制,已被信用制度和与此相关的联合经营打破了。 10.简述商品经营资本的作用。 答:从产业资本经营的角度看商品经营资本的作用: ⑴缩短产业资本循环的流通过程。⑵节省产业资本循环的货币准备金。⑶节省产业资本家用在销售上的时间。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运动过程的角度看商品经营资本的作用: ⑴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分工使社会总资本中专门用于买卖的资本减少。⑵商业资本的专业化既加速生产者商品的价值实现也加速自身的价值实现。⑶商业资本的一次周转不仅可以代表一个生产部门许多资本的周转,而且可以代表不同生产部门若干资本的周转。 11.马克思认为生息资本成为资本商品,利息表现为资本商品的价格,具有客观的经济基础,简述其主要表现。答:第一:货币资本家把货币贷给职能资本家使这种借贷资本成为资本商品,是因为货币有当作资本的可能性。第二:货币成为资本商品并取得利息,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结果。第三:平均利润分割为企业利润和利息,是由供求、从而由竞争决定的,这和商品的市场价格由竞争决定一样。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西方文论选读试题(课程代码08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①亚里士多德 ②贺拉斯 ③王尔德 ④柏拉图 2、贺拉斯写作了() ①《诗学》 ②《诗艺》 ③《为诗辩护》 ④《诗学界定》 3、朗吉弩斯崇高语言的来源有()①一个 ②三个 ③六个 ④五个 4、认为诗高于其它学术,是学术之父的是哪一位文论家?()①海涅 ②雪莱 ③华滋华思 ④锡德尼 5、莱辛论诗与画的区别时他主要想说的意思是()①诗歌的节奏感优于绘画 ②绘画的表现力优于诗歌 ③诗歌在表现力和整体的优越性上强于绘画 ④诗与画二者无所谓谁更优越 6、是谁说诗性智慧是人类各种文化产生的根源?()①夏多勃里昂 ②波德莱尔 ③维柯 ④但丁 7、“悲剧的本质„„为酒神陶醉的梦境”是哪位文论家说的?()①亚里士多德 ②尼采 ③叔本华 ④杜夫海纳 8、弗洛伊德认为() ①白日梦与夜梦没有什么区别 ②白日梦是梦,而不是幻想 ③白日梦是幻想,与梦有相似之处 ③诗人的创作与童年游戏无关 9、黑格尔断言() ①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②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虚构 ③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摹仿 ④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创新 10、《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是一篇() ①深刻阐释浪漫主义美学的文献 ②深刻阐释现实主义美学的理论文章 ③关于自然主义美学的文章 ④讨论表现主义美学文体的文献 11、秦纳是() ①英国文论家 ②法国美学家 ③德国艺术理论家 ④美国文学批评家 12、诗歌的“他者”理论是谁提出来的?()①兰波 ②罗兰·巴尔特 ③英伽登 ④海德格尔 14、美意味着对世界的本质结构的否定这是谁的理论观点()①萨特 ②瑞恰兹 ③卢卡挈 ④尧斯 15、尧斯是() ①意识流文学理论的代表 ②象征主义文论的代表 ③接受美学的代表 ④新批评的理论家 16、谁在《对几位同代人的思考》一文中提出“通感”理论?()①波德莱尔 ②佩特 ③桑克蒂斯 ④雨果 17、席勒认为“朴素的诗”主要是()①模仿神 ②模仿自然 ③模仿人 ④模仿社会 18、王尔德是() ①唯美主义文论家 ②现实主义文论家 ③只是诗人,而不谈文论 ④烂漫主义文论家 19、卢卡挈是() ①马克思主义文论家 ②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 ③自然主义文论家 ④现代主义文论家 20、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最显著的标志()①即是传统艺术的光韵的增强 ②是传统艺术光韵的消解 ③是传统艺术的光韵的黯淡 ④是传统艺术光韵的时强时弱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弗莱《批评的剖析》谈到了() ①历史批评 ②伦理批评 ③原型批评 ④技巧批评 ⑤价值批评 2、柏拉图的美学与文论作品有() ①《大希庇阿斯》 ②《会饮》 ③《理想国》 ④《诗学》 ⑤《九卷书》 3、兰波在《致保尔·德梅尼》一文中提出的观点是() ①“他者”理论 ②通灵人理论 ③诗人是盗火者 ④妇女也可以成为诗人 ⑤诗人是立法者 4、康德认为艺术的特征在于() ①是人有意图的以理性为基础的创造物,不同于自然 ②艺术是人类追求美的重要技巧,与作为知识的科学不同 ③艺术创作不同于手工艺生产 ④艺术即游戏 5、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的本源不是()①艺术品 ②作者 ③艺术 ④大地 ⑤接受主体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理念说 2、悲剧(亚里士多德) 3、《论崇高》 4、原型(荣格) 5、直觉(克罗齐)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1、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悲剧六要素中,人物性格是最重要的。() 2、歌德认为艺术家既是自然的奴隶,又是自然的主宰。() 3、利奥塔认为元叙事在后现代语境中已存在不可沟通性。() 4、弗莱认为神话与现实主义并非文学的两极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柏拉图的迷狂说与灵魂回忆说。 2、简述西方唯美主义文论的基本观点。 3、简述尼采的日神艺术精神。 4、简述哈桑所阐述的后现代主义本质特征:“不确定的内在性”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黑格尔是如何论述艺术美的三种类型的? 2、叔本华是如何论述悲剧与人生之间的关系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④ 2、② 3、④ 4、④ 5、③ 6、③ 7、② 8、③ 9、① 10、② 11、② 12、① 13、④ 14、① 15、③ 16、① 17、② 18、① 19、② 20、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①②③ 2、①②③ 3、①②③④ 4、①②③④ 5、①②③⑤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理念说:文艺模仿现实事物,现实事物模仿理念,(1分)因而文艺与真理隔着两层,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1分) 2、悲剧(亚里士多德):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悲剧六要素中,情节是最重要的;(1分)悲剧的效果是净化人的心灵。(1分) 3、《论崇高》:是路马时期朗吉弩斯写作的一篇文论文章,(1分)主要论文章崇高风格的构成要素、以及崇高风格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1分) 4、原型(荣格):原型是隐藏在诗歌意象背后的,由诗人的自主情结负载的心理能量,(1分)原型本质上是神话形象。(1分) 5、直觉(克罗齐):直觉就是表象或意象。头脑中出现表象时,就是进行直觉,(1分)直觉就是表现。(1分)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1、(×)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六要素中情节最重要的。(5分) 2、(√)歌德认为艺术作为对自然的摹仿而是自然的奴隶,作文超越自然的伟大人格的主体创造,是自然的主宰。(5分) 3、(√)元叙事指的是关于历史、宗教、科学、心理学及艺术的正统性的解释方法,以及用单一标准去裁定所有差异并统一所有话语的传统方法。由于不同的语言必然各有特质,元叙事本身已存在不可沟通性。(5分) 4、(×)因为弗莱认为神话和现实主义是文学的两极。在两极之间是由各种虚构的浪漫的故事组成的广大区域。(5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高明的诗人都是靠灵感来创作,(1分)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灵的凭附,一是灵魂回忆,(1分)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诗神的作品就是在这样的情感状态下创作出来的。(2分)迷狂说否定了技巧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1分) 2、西方唯美主义文论代表人物有戈蒂叶、王尔德和波德莱尔等,(1分)其基本观点是:艺术就是美,就是形式,(1分)就是无用,就是对享乐、放浪的追求。(1分)艺术的真实目的是撒谎、想象。(1分)人通过艺术以窥见彼岸世界的奥秘而获得欢乐。(1分) 3、日神象征人赋予世界以美丽外观的精神本能。(1分)日神精神是一种梦幻精神,(1分)它使人沉浸在梦幻般的审美状态中,从而忘却人生的苦难本质。(2分)日神精神即阿波罗精神。(1分) 4、所谓“不确定性”,指的是后现代主义的内涵与主体追求是含混的、随意的、多元的;(2分)“内在性”是指主体不再对客观现实以及某些超越性价值感兴趣,而是表现出内缩性倾向。(2分)即更感兴趣的是通过自己创造的象征性符号建构自身。(1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黑格尔认为艺术美应分为三种类型: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1分)象征型艺术是人类艺术的初创阶段,其中,理念还没有在它本身找到所有要的形式,常常要受到外在感性材料的舒服,导致艺术存在图解的缺陷。(2分)在古典型艺术中,理念已自由地妥当地体现于在本质上就特别适合这理念的形象,理念内容与外在形式完美结合在一起。(2分)浪漫型艺术再度高扬理念。力图摆脱感性形式的束缚,在较高的阶段回到象征型艺术所没有克服的理念与现实的差异和对立,(2分)黑格尔这一历程概括为“始而追求,继而到达,终而超越”。(1分)根据艺术美的理想,黑格尔对艺术美的三种类型肯定的是古典型艺术;(1分)但从理念要求回归自身的本质来看他又认为浪漫型艺术达到了更高境界。(1分) 2、叔本华是一个典型的悲观主义者,他人人生是一场摆不脱的悲剧,(1分),而个人的生命以至是人生悲苦之源。(1分)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它能使人摆脱意识的桎梏,产生恬静的心理。(2分)但他又认为艺术不呢感内带给人长久的愉悦,而只能短暂地让人超越悲苦人生。(2分)叔本华认为悲剧是人类文学的最高等级的题材,悲剧艺术效果最强烈,其写作也最困难。(2分)悲剧的写作目的是写出人类巨大的不幸;(1分)悲剧的价值在于它让人看到了人类的全部悲哀与失败。(1分) 自考《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教师能力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马列文论》《民间文学》《现代修辞学》《中国近现代史纲》《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与当代科学》等资料,可参阅: http://blog.sina.com.cn/njhlch kaoshi60.blog.163.com/blog/(若点击不能连接,可复制后在网页粘贴)电话*** Part II 1.L/C(Letter of Credit)信用证 2.B/L(Bill of Lading)提货单 3.F.O.B(Free on Board)离岸价 4.C.I.F.(Cost, Insurance & Freight)成本、保险加运费价 5.A/R(All Risks)全险 6.B/D(Bank Draft)银行汇票 7.B/E(Bill of Exchange)汇票 8.CC(Chamber of Commerce)商会 9.C/D(Customs Declaration)报关单 10.C & F(Cost & Freight)成本加运费价 11.Comercial Invoice商业发票 12.C.O(Certificate of Origin)一般原产地证 13.CTN(Carton)纸箱 14.CTNR(Container)集装箱 15.D/A(Decument against Acceptance)承兑交单 16.D/P(Document against Payment)付款交单 17.Enc.(Enclosure)附件 18.F.P.A(Free of Particular Average)平安险 19.Promissory Note本票 20.Gr.Wt.(Gross Weight)毛重 21.HSBC(Hongkong &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汇丰银行 22.I/L(Import Licence)进口许可证 23.I/P(Insurance Policy)保险单 24.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 25.L/G(Letter of Guarantee)信用担保书 26.L/G(Letter of Indemnity)赔偿保证书 27.Memo.(Memorandum)备忘录 28.N/P(Net Profit)净利 29.POD(Port of Destination)目的港 30.POE(Port of Entry)报关港口 31.S/C(Sales Contract)销售确认书 32.S/D(Sight Draft)见票后即付汇票 33.SAFE(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国家外汇管理局 34.SOE(State Owned Enterprise)国有企业 35.S.S.(Steam Ship)运输船 36.TOP(Time of Delivery)发货时间 37.T.P.N.D.(Theft, Pilferage and Non-delivery)盗窃及不能交货险 38.W.P.A(With Particular Average)水渍险 39.shipping advice装船通知 40.in duplicate一式两份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一、填空。 1.人本身就开始把()和()区别开来。 2.全部问题都在于())。 3.马克思说:按我们的观点,历史冲突根源于()和()之间的矛盾。 4.唯物史观的基本出发点是()。 5.《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和()。 6.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7.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分阶段的理论是马克思在()中提出的。 8.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是恩格斯在()中提出的。 9.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是()和()。 10.马克思把劳动二重性理论运用于对资本的划分说明了资本可以被划分为()和()。 11.恩格斯指出: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 12.列宁指出: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民主是(),大多数劳动者没有民主。 二.判断。 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帝国主义是现代资本主义。() 2.世界是既成事物的结合体。()世界是过程的结合体。() 3.哲学是凌驾于一切专门科学之上,并是将它们包罗在一起的科学的科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4.世界统一于存在。()世界统一于物质。() 5.相互联结的对立面的统一是绝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 6.国家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力量。()国家是要把社会中经济利益相互对立的阶级的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之内。() 7.就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宗教是私人的事情。()就无产阶级政党而言,宗教也是私人的事情。() 8.语言不属于上层建筑,也不属于经济基础。()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9.政治经济学的规律是客观的。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从而改变规律。() 10.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是垄断。()垄断能消除竞争。() 三.选择。每道题均有两个正确选项。.A.帝国主义是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 B.垄断是从资本主义到更高级的制度的过渡。 C.帝国主义是高度发达的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物。 D.帝国主义是现代资本主义政策的形式之一。 2.A.价值是在商品流通中创造的。 B.价值是在商品交换中实现的。 C.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 D.流通和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3.A.宗教是人们的鸦片。 B.宗教是一种精神上的劣质酒。 C.无产阶级获得政权后应立即消灭宗教。 D.承认宗教存在的合法性就不应当宣传无神论。 4.A.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到人们对正义和真理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 B.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去寻找。 C.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 D.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而不是哲学中去寻找。 5.A.自由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 B.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C.自由在于对外部世界必然性的认识,并根据这种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 D.自由在于认识外部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这些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填空 1.自己动物2.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现存事物3.生产力交往形式 4.从事实际活动的人5.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6.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7.《哥达纲领批判》8.《反杜林论》 9.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10.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 11.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2.只供少数人、只供富人享受的民主 判断 1.对 错2.错 对3.错 对4.错 对5.错 对 6.错 对7.对 错8.对 错9.对 错10.对 错 选择 1.AB2.CD3.AB4.CD5.CD 四.简答。 1.关于人的本质。 答: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人的本质并不是其自然特性,而是它的社会性。因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社会本质,就是其社会性。人与人之间也有本质区别,这种区别也不在于其自然生理方面的区别,也在于其社会性,即是说,离开了社会关系,不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人。.人的本质不是由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决定的,而是由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因为现实的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是不能够脱离社会而存在的。人为了生存和发 展,就必须进行生产劳动。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就必须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进而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家庭、阶级、国家等复杂的关系。正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关系就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人的本质就主要表现为阶级本质,而费尔巴哈离开人的社会关系去抽象考察人的理智、意志、感情,是无法说明人的本质的。.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而一定的社会关系都是在一定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形成的。这些社会历史条件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从而决定了社会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人的本质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根本不存在费尔巴哈说的永恒的、抽象的、不变的人的本质。 2.为什么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答:1.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思想。 3.构成统治阶级的各个人也都具有意识,因而他们也会思维。既然他们作为一个阶级进行统治,并且决定着某一历史时代的整个面貌,那么不言而喻,他们在这个历史时代的一切领域中也会这样,也就是说,他们作为思维着的人,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进行统治,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思想是一个时代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五.论述。 恩格斯“两种生产”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回答要点: 1.哪两种生产及其辩证关系。 一是指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 二是指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两种生产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口生产的数量、速度和质量;另一方面,人口生产的速度、数量、质量及构成状况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2.两种生产对社会制度的制约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对社会制度的制约是决定性的、第一位的作用,而人口生产对社会的发展是次要的因素,但人口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构成状况对社会制度的形成和变化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主体是人,没有人的生产和再生产,即种的繁衍,那么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无从谈起,人类社会也就不可能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当然,两种生产对社会制度的制约作用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表现和作用又是不同的。 3.现实意义: 两种生产的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实践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方面,它告诉我们,首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水平,不断增强我国的物质财富的总量;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的素质,注意人口科学合理的构成。第二篇:《资本论》选读重点(人民大学出版社)1
第三篇:西方论文选读复习
第四篇:写作-考试复习Part II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复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