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上学期政治经济学考点

时间:2019-05-15 12:2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一上学期政治经济学考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一上学期政治经济学考点》。

第一篇:大一上学期政治经济学考点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是生产的自然物质方式,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方式,二者的对立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1)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了生干关系的性质。类型,生产关系

一定要使用生产力的状况,它是社会生活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更。生产力状况的如何,决定或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的新变革同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就推动

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如果生产关系滞后或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基础: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民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基本关

系和地位,同时又通过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社会生产各个环节来实现自己,当热人们生产关系的决定因素还有经济运行的方式(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基础:价值

内容:(1)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互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这种

比例关系随着时间,地点及交换对象的不同而不断改变

(2)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及其外在表现:

内在矛盾: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他生产商品并不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价值。

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才能取得价值。任何人不可能同时既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内在矛盾 才能得到解决

外在表现:表现在商品与货币的对立上,体现在交换领域,二者的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得

到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复杂劳动可以折合成简单劳动,怎样度额定他们的比例:

复杂劳动转化成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是在反复的交换实

践中自发形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运用,随着文化教育的普及,过去的复杂劳动已形成正在变成简单劳动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工改造的对象,可分为两类:

(1)没有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自然物质

(2)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物质

它是构成劳动过程的3个简单劳动要素之一(生产资料:1劳动对象2劳动资料3劳动者的劳动)

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

和物质条件,劳动者利用某些物质资料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使其变成适合人们需要的产品。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相当于人的器官的延长和扩大,生产工具的发展状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除了生产工具之外,还包括劳动对象以外的一切物质条件商品最基本的属性:

价值是商品最基本的属性,这是商品区分与于别的物品的重要方面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两者是统一的,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就支付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

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而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统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区别:两者又是有差别和矛盾的。

(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特定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来考察的,抽象劳动正是抽掉了有用性

和具体形式,单纯从劳动是人类的脑力和体力支出来考察

(2)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量上无法比较,反映劳动是什么样的劳动;抽象劳动性质

上相同,只有在量上的差别,反映劳动多少和时间长短

(3)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久性条件,是个永恒范畴;抽象劳动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它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当这样的社会关系不存在时,抽象劳动就不存在,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4)具体劳动虽然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而抽象劳动则是

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之间的关系(即劳动时间与价值量):

1)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这是商品价值量与劳

动生产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则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时间越少,从而单位时间内生产商品的价值量便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时间内生产商品数量越少,则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时间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便越大

2)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这是研究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

关系的基本原则,价值量只同劳动时间相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能增加同一劳动时间内的使用价值,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会使单位使用价值中凝结着不同的价值量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基本矛盾即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1)它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根源。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

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时间的矛盾,都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的反映

(2)它贯穿着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这一矛盾的存在,决定了商品交换的必然性,导致了简单商品经济的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演变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3)它决定着简单商品生产者的命运,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决定着商品生产者

在竞争中的地位,以及他们在两极分化中的命运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

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数量的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商品

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按照这个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三个因素:1待流通的商品数量2商品的价格水平3货币流通速度。当纸币代替货币时,这个规律仍然存在并发挥作用,但其实现形式有了变化。资本周转时间的组成:

由资本的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所组成1,生产时间:资本处于生产领域中的时间

(1)劳动时间------重要组成部分

(2)劳动过程中的正常中断时间

(3)生产要素的储备时间

2,流通时间:资本处于流通领域的时间

(1)购买时间------受生产要素供应条件的影响

(2)售卖时间------受市场需求,竞争状况的制约资本最初的表现形式:

货币资本形态是资本最一般和初始的形态。主要存在于资本的购买阶段货币的职能(具体含义):

(1)价值尺度: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

值)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3)储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成和社会财富储藏起来的职能。它

既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价值符号,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货币储藏能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4)支付手段: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 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它随着

商品交换过程中赊账买卖的出现而产生,一方面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5)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它必须以足值的金银充当。(价

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实际上,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不是

劳动而是劳动力,工人在出卖劳动力时,同任何商品的出卖者一样,实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同时让渡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让渡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16平均利润率的高低与资本有机构成之间的变化关系:

(1)一定量资本的利润率同它的有机构成是按相反方向变动的,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利润

率便越低

(2)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增加,剩余价值与总资本的比率,即利

润率也随之下降

(3)在社会总利润量不变的条件下,平均利润率越大,社会部门总预付资本越少,资本有

机构成的提高使可变资本比重下降,使平均利润率水平下降

17生产成本的概念及组成:

概念:产业资本在生产商品时的资本耗费,也称成本价格或生产费用

组成:包括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即K=C+V

生产成本的范畴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模糊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从而掩盖

了资本主义剥削。生产成本可以反映资本主义竞争的规律,因为生产成本实际上只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是资本家经营企业时盈亏的标志

18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

依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不变资本以生

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以劳动力形式存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量的变化,发生了价值增值!

意义:(1)它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产生的,即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2)它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反映剥削程度的概

念是剩余价值率

(3)它是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的基础

(4)所有资本与所欠资本之间的差额,所用资本总是大于所欠资本,所欠资本的价值

转移和价值回收,可暂时用于企业的扩大在生产,起到与资本积累相似的作用

(5)在利润量一定的情况下,积累率即利润中用于积累的部分所占比重的高低影响着

资本积累的绝对量的大小

19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及借贷资本家所得利润与平均利润的关系:

产业利润:产业资本家进行产业资本经营而获得的利润

商业利润:商业资本家从事商品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

借贷利润:即利息,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剩余价值

由于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产业资本总额+商业资本总额)

产业利润与商业利润是产业部门和商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的结果,二者趋于一致,从

而形成统一的社会平均利润率。商业资本的存在降低了社会总资本的平均利润率,商业资本比例越大,平均利润率越低。

20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各自形成的原因:

级差地租:土地的有限性所引起的土地经营的资本主义垄断。(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

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经营中,优等地的农业资本家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就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能够从中获得超额利润。土地的有限性限制了各农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能稳定而持久的保持超额利润,并把它作为级差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

绝对地租: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土地私有权垄断的存在,阻碍了资本向农业部门的自由转

移,从而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不会像其在工业部门参与利润平均化的过 程,农产品按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这样形成的超额利润就留在农业部门,被土地所有者占有,成为绝对地租)

附: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形成的客观条件和源泉

级差地租:土地的优劣不同

(1)客观条件{

绝对地租:农业资本有即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级差地租: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额利润

(2)源泉{

绝对地租: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一部分转化而来,体现的仍然是农业

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21固定资本和不变资本所包含的内容:

固定资本: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成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不变资本:指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包括劳动资

料及对象

22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什么必须以分析商品开始:

(1)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要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肌体,必须首先剖析构成这

个肌体的细胞

(2)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中最普遍,最一般的经济关系,商品中饱含着资本

主义关系中的一切矛盾

(3)商品孕育着资本主义矛盾的萌芽,简单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起点

(4)研究劳动价值论离不开对商品的分析,商品经济中的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制

度的基石

23人类社会要进行生产必须具备的简单要素包括哪些:

(1)生产资料

(2)劳动者

24资本集中与资本积聚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能使单个资本的规模增大,并且二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资本

积聚使单个资本增大,增强了资本的竞争力,有利于它在竞争中加快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又使单个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能力,促进资本积累并推动资本积聚

却别:(1)资本积聚以剩余价值的积累为前提,资本集中不以积累为前提

(2)资本积聚的实现会受到社会所能提供的实际生产要素增长的制约,资本集中若采

取原有资本之间的兼并或联合的途径,则较少受社会实际生产要素增长的限制

(3)资本积聚在增大单个资本的同时,也增大了社会总资本,资本集中若采取原有

资本之间兼并或联合的途径,则一般不能增大社会总资本,但可以改变资本的结构和质量

(4)通过资本积聚方式扩大单个资本规模,一般速度较慢,资本集中中则可以肯快的实现规模的扩大

25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实现途径有哪些:

(1)生产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应用事故提高效率的关键性因素

(2)提高劳动效率,劳动效率的提高能够促进同一时间内产出的增长,实现扩大再生产

(3)提高成产要素质量和改善其结构,生产要素质量和结构的改变能够推动产出的增长,实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26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有那些?

资本积累规模取决于剩余价值量的大小,以及剩余价值分割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在此比例特定的条件下,一切影响剩余价值量的因素都会影响积累规模,这些因素有:

(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剥削程度越高,由同量可变资本得到的剩余价值就越多,积累的数量也就越多,所以提高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日,压低工资等都会促进资本积累

(2)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的价值就会降低,这便会从以下几

个方面影响资本积累的规模

1>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从而劳动力这一商品的价值也会降低,也

就可以提高剩余价值率,增加剩余价值量,扩大积累规模

2>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和生产资料价值下降,同量资本便可购买更多生产资料和劳

动力,于是可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增加资本积累

3>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值下降,同量剩余价值表现为更多商品,资本家就可在不减

少甚至增加他个人消费的情况下增加资本积累

4>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当更新生产资料时,可由效率更高和价格更便宜的生产资料代替旧

有生产资料,从而资本家可获得超额利润

(3)所有资本与所欠资本之间的差额,劳动资料质量约好,数量越多,该差额 就越多,对

资本公式越有利

(4)预付资本的大小,预付资本越大,积累量越大

(5)利润率,利润里越高,资本积累量也越多

(6)积累率的高低影响资本积累绝对量的大小

27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由哪种劳动形式实现的:

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实体,它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价值只有通过抽象

劳动才能实现其转移

28货币转化为资本在哪个领域完成的:

领域:(包括购买阶段和销售阶段)

(1)购买阶段:货币一方面在形式上执行货币职能,把它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用于购

买生产资料和支付劳动者工资,另一方面在本质上执行资本的职能

(2)销售阶段:一方面采取商品流通形式,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了货币形态的回归;另一

方面作为资本的一个流通阶段,出售的本质上不是一般商品,而是商品资本

29为什么说生产价格理论没有违反劳动价值论: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绝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而只是价

值规律起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1)全社会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相等的(2)生产价格反应的是不同资本家之间剩余价值的分配

(3)生产价格随着商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生产价

格就会降低,反之,生产价格就会提高

(4)全社会资本家获取的价值总量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是相等的30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有哪些?

(1)利润: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

(2)利息:借贷资本家从职能资本家那获得的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3)地租: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的一种非劳动收入,其实质是土地所有者以地

租形式无偿占有的超出平均利润以上那部分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31.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有哪些区别?

货币流通公式为(W-G-W),亦即商品流通公式。资本流通公式为(G-W-G')。他的区别表

现在(1)流通的形式不同:前者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货币只是商品交换过程的媒介在交换过程中货币并没有改变自身的形态。后者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形式。商品则一方面作为资本运动过程中所采取的转换形态,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取得更多货币的媒介。

(2)流通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买而卖,货币媒介的是不同的即异质的使用价值之间的交换,但他们的价值量上是相等的。交换目的是获得用于消费的使用价值,后者是为卖而买,流通的目的是追求质上相同但量上更多的货币,及追求资本价值在量上的增值。

(3)流通的限度不同:前者是以使用价值为目的,其运动的终点便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进入消

费,因而运动停止,后者以价值及增值为目的,资本对这一目的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尽管资本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转换他的具体形态,但他不会停止他的运动。他的运动是连续的,周而复始的。

第二篇:大一政治经济学考点复习

第一章

1.商品两因素

商品两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社会物质财富的内容;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任何商品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因素。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对于生产者和购买者来说都只能实现其中的一种属性,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2.劳动二重性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在特定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使用价值(但具体劳动并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还有自然物质)。作为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具体形式的同质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劳动二重性的创立使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进而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基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一系列的理论提供理论基础,它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私人劳动,也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者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又依靠别人的供给,因此每个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都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这一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成为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总根源。4.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便产生了货币。货币的本质在于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是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能够作为衡量和计算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大小的标准,此时的货币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要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2)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以货币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3)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做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的职能。此时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金属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不能是纸币。

(4)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一方面减少了流通中货币的需求量,促进了商品流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5)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是货币在国内职能的延伸。

以上五种职能共同体现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5.价值规律

(1)内容: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自发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3)作用:

a.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劳动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c.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两级分化;

第二章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

资本是指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资本总公式和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的矛盾(等价交换和价值增殖的矛盾):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交换的结果不会发生价值增殖,然而资本总公式表明,资本流通的结果实际上发生了价值增殖。

解决资本总公式:

(1)先决条件:货币转化为资本,既不在流通领域,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2)根本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它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力的价值包括: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供养后代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所花费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历史和道德因素。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其他商品不具有的特殊性,即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还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性对于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意义。3.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是指由工人创造出来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高于自身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价值增殖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4.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及其相互关系(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依靠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之间的缩短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是整个社会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3)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仍以社会价值出售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企业保留超额剩余价值的状况是暂时的。

(4)关系: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都是资本家剥削工人、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都体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一般基础,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并逐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法,二者具有不同的技术基础。

第三章

1.资本积累

(1)定义: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2)实质:资本家不断地使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增殖资本,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3)动力:

a.内在动力:资本主义生产本质上是剩余价值生产,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内在的利益驱动);

b.外在动力:竞争

(4)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主要原因

a.对劳动的剥削程度(越高越利于积累)b.劳动生产率水平(越高越利于积累)

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越大越利于积累)d.预付资本总量(越大越利于积累)2.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发展趋势

(1)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包括两个方面: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

a.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b.技术构成:表现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C:V表示。

(2)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总趋势是不断提高的。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以个别资本增大为前提,个别资本增大有两种形式: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a.资本积聚:指个别资本依靠本身的积累,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

b.资本集中:指将许多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或联合形成大资本。一是通过竞争,大资本不断兼并小资本从而形成更大的资本;而是通过创办股份公司,将众多小资本联合形成一个大资本。竞争和信用是推定资本集中的两个强有力的杠杆。

c.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资本积聚可以促进资本集中,资本集中也可以促进资本积聚;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的自我积累,资本集中是社会资本的合并或联合;资本积聚能增大社会总资本,资本集中不会增大社会总资本;资本积聚要受积累基金的限制,增长较慢,资本集中不受积累资金的限制,增长较快。3.相对过剩人口

(1)含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超过资本需要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2)产生原因: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的增进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总资本中的不变资本日益增加,而可变资本的部分相对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会相对减少,提供的就业机会也相对下降(需求下降)。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日益增加:a.随着技术进步,劳动的繁重程度减轻,操作简化,大量的妇女、童工投入生产;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小生产者两级分化,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加入雇佣劳动的队伍;c.资本竞争激烈,一部分中小资本家在竞争中破产,加入雇佣劳动的队伍(供给增多)。(3)相对过剩人口的三种基本形式:

a.流动的过剩人口:暂时从生产过程中被排挤出来的工人 b.潜在的过剩人口:农村中潜在的失业人口 c.停滞的过剩人口:无业或基本无业;

除以上三种基本形式外,还有丧失劳动能力及被迫流浪或堕落的需要救济的贫民。4.相对贫困化

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化是指无产阶级的收入在社会公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5.绝对贫困化

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化是指无产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绝对恶化,主要表现在:实际工资下降、失业率提高、失业人口增加、生活在贫

困线以下的人口大量存在。

第五章

1.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及核心问题

(1)出发点: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以内由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2)核心: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价值补偿是指个别企业的价值增殖运动(卖得出去);实物补偿:再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只能在社会总商品中得到补偿(买得回来)。

2.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条件和经济含义 基本条件:

Ⅰ(v+m)=Ⅱc(两大部类的生产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第Ⅰ部类创造的价值产品必须全部用于补偿第Ⅱ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第Ⅱ部类产品中相当于不变资本的部分必须能够维持第Ⅰ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原有的生活需要)必要条件

Ⅰ(c+v+m)=Ⅱc+Ⅰc(第Ⅰ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价值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第Ⅰ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必须全部用来补偿两大部类消耗掉的生产资料)

Ⅱ(c+v+m)=Ⅰ(v+m)+ Ⅱ(v+m)(第Ⅱ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价值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第Ⅱ部类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必须和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个人消费品的需要相等)3.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和经济含义 基本前提(可能条件):

Ⅰ(v+m)﹥Ⅱc(第一部类的剩余产品必须同时为两个部类提供生产资料,第一部类本身进行生产资本的积累)

Ⅱ(c+m-m/x)﹥Ⅰ(v+m/x)(m/x表示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和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实现条件: Ⅰ(v+∆v+m/x)= Ⅱ(c+∆c)(在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在两大部类之间应当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即第Ⅰ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加上第Ⅰ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的总和应当等于第Ⅱ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

Ⅱ(c+v+m)=Ⅰ(v+∆v+m/x)+ Ⅱ(v+∆v+m/x)(要进行扩大再生产,第Ⅱ部类的全部产物价值,要补偿两个部类原有的工人和资本家所需的生活资料,还必须满足两个部类追加的工人所需生产资料)

Ⅰ(c+v+m)= Ⅰ(c+∆c)+ Ⅱ(c+∆c)(要进行扩大再生产,第Ⅰ部类的全部产物价值,要补偿两个部类进行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时对生产资料的全部需要)平衡式:

Ⅱ(c+m)= Ⅰ(v+∆v+m/x)+ Ⅱ(∆v+m/x)

第六章

1.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及影响(1)形成:

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的自由转移使得各部门不同的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量/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a.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b.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2)影响:

a.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各生产部门的剩余价值重新分配的过程,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各生产部门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分配剩余价值。

b.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进一步被掩盖,利润的本质和来源也被完全歪曲和掩盖起来;

c.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学说的重大意义就是揭示了平均利润的实质。一方面它揭露了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实质是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被重新分配了,工人阶级受到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无产阶级要改变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要同整个资本家阶级进行斗争。2.生产价格与价值规律(1)生产价格: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就是价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平均利润形成之后,商品就不再按照成本价格加利润进行出售,而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即生产价格出售。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平均利润(2)价值规律:价格转化为生产价格之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改变,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再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而围绕商品的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3)原因:一是单个部门看资本家获得的利润不等剩余价值,社会等于,而是单个部门看生产价格不等于平均价值,社会看是的,三是价值下降,生产价格就下降 3.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的所有权获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任何地租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4.级差地租的条件与原因

(1)产生条件:土地等级差别(自然条件)、资本家对土地经营权的垄断(原因)

(2)分类:级差地租分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Ⅰ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和距离市场远近的不同(自然条件的差别)产生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从而形成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所获得的超额利润。

(租中劣等地不需要缴纳级差地租)5.绝对地租的条件与原因

(1)产生条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2)原因:资本主义制度下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3)形成:平均利润的形成是以资本和劳动力自由转移为前提的,但土地私有权垄断阻碍了工业部门的资本向农业转移,农业便不参与平均利润的形成,农产品仍按价值出售,其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那部分就形成绝对地租。

第七章

1.垄断的形成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形成垄断。生产集中是指劳动力、生产资料、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在少数大企业中,使生产规模扩大,生产集中是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

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四大推动力:a.同一部门的不同企业竞争会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b.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会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c.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具有越来越充分的技术基础;d.股份和信用公司是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得以加速的杠杆。2.垄断价格及其本质

(1)含义: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凭借经济上的垄断地位制定的能够带来垄断利润的价格。它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在商品销售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垄断低价是垄断组织利用其垄断地位在购买和倾销商品时认为压低的价格。

(2)制定:考虑商品的需求、考虑商品的供给、考虑产品的成本(3)本质:垄断价格的本质是超额剩余价值,垄断在本质上是排斥竞争的。

第九章

1.市场机制的核心

(1)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价格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的机理和功能。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值规律的直接作用形式。

价格最主要的功能是信号诱导功能和利益调节功能。(2)价格机制包括价格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

价格体系包括比价和差价。比价是指不同商品和要素价格之间客观存在的比例关系,差价是指同一商品和生产要素之间因客观条件的不同所形成的比例关系。

价格形成机制包括:市场价格(也称自由价格,通过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形成)、国家指导价格(国家为达到特定的经济社会目标对市场价格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而形成的价格,分为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最高限价、保护生产者利益的最低限价、由政府价格管理部门制定的中准价和浮动范围的浮动价格)、政府定价; 2.市场机制的作用及市场失灵

(1)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2)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利性的市场主体按照市场信号,通过周密计算后进行分散决策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通过全体市场主体的类似行为和市场的自行调节引致社会财富的增长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a.市场机制通过价格、税率、利率等经济参数诱导市场主体按照市场供需关系灵活地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从而调节资源在社会各生产部门、各地区、各企业之间的分配;b.市场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能够激发企业和劳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使经济具有活力和生机,也可以把个体的逐利动机和行为转变为一种社会压力,迫使其节约资源,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3)市场失灵:

a.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事后性、时滞性;

b.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的优胜劣汰竞争法则,容易导致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均和两级分化现象,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影响社会公平和安定。

c.市场调节难以解决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包括外部经济(有些经济主体不付任何代价便可得到来自外部的经济好处)和外部不经济(有些经济主体的活动会造成外部主体遭受经济损失而得不到补偿,如环境污染)

d.市场调节的微观性决定了它难以实现和解决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长期问题;

e.自发的市场调节会导致垄断的产生;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和基本框架(1)特征:

a.统一性:各类市场在结构、运行的基本要素、功能优化的目标方面是统一的,市场体系是一个结构完整、层次合理的统一体,是一个市场要素共同作用的统一体,是一个要求实现整体功能优化目标的统一体;

b.开放性:全方位对外开放、充满竞争、充满联系;

c.竞争性: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保护公平竞争,防止垄断产生;

d.有序性:市场主体及行为规范化、市场体系环境完善化、市场交易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市场有序运行和发展;(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a.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切实成为市场主体;

b.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c.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

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

e.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互助);

4.完善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1)建立健全各种要素市场:a.完善金融市场体系;b.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c.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d.进一步发展技术、产权等生产要素市场;

(2)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的形成机制;

(3)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避免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和行政垄断,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4)建立社会信用体系:a.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b.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和信用观念;c.完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5)发展商品生产,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

第十章

1.微观经济基础的特征

(1)平等性:构成微观基础的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2)自主性:对于企业而言,自主性包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对于个人而言,自主性指在个人消费、储蓄及投资、就业等经济活动时,自主地对自身现有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的目的;

(3)逐利性:微观经济主体的一切经济行为都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最终目标,逐利性是微观经济基础的核心特征;(4)自发性:经济行为带有盲目性和自发性;平等性是自主性的直接条件,自主性又是逐利性的前提,自发性是市场微观基础总体上的特征。2.产权界定

(1)含义:产权界定是指通过法律明确规定产权的主体和其相应拥有的财产权利范围的过程和结果状态。

(2)内容:a.产权主体的界定(基于产权的排他性特征);b.产权范围的界定(基于产权的有界性特征);

(3)意义:明确的产权界定是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形成的条件或前提(是逐利性、平等性、自主性的前提)。3.现代企业制度

(1)含义:现代股份公司制度,其核心是法人产权制度。(2)主要要素:法人产权制度(基础)、法人治理结构(核心)、有限责任制度(保障)、管理层级制度(工具)(3)基本特征:

a.现代企业拥有投资人出资形成的独立的法人所有权,并取得又法律认定的独立的法人地位;

b.现代企业的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c.现代企业是具有管理层级制的科层组织;

d.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管理走向职业化,并造就了一个职业管理阶层;

e.现代企业行为目标转移思考,由直接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变为在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中实现利润最大化;(4)意义:

a.利于适应市场结构变化,抵御日益增大的市场风险; b.利于形成有效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和外部市场制衡机制; c.利于进行科学管理和形成企业创新机制; d.利于推动完善法律规范和国际惯例性; e.利于资本的流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4.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1)含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主要是解决两权分离下的代理问题,其关键是解决委托人如何监督和激励代理人的问题;(2)三个层次:

a.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在公司内部构造一个合理的权力结构; b.公司外部治理市场:指与公司密切相关的外部市场,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市场三大市场,通过产品与价格竞争、经理人才竞争等方式对公司经理人产生约束激励作用

c.有关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规:国家和政府为保证公司遵守国家法律与社会道德规范而制定一系列法律规范; 5.国企改革的内在逻辑(国企面临的主要问题)(1)行政运行特征:,a.形成了取消市场的行政导向机制,对企业的管理以指令性计划的方式直接进行;

b.政企不分,不利于培养真正的企业家;

c.形成了以“低工资、全福利”推动的企业型保障体制,以“企业办社会”,形成自我封闭机制和非公开化待遇机制;

d.国有资产效率低下,低效或无效运行;

e.既无明晰产权,又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2)主要问题:

a.冗员问题;

b.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内部人员控制问题; c.布局与结构问题;d.大型国有企业及国有企业集团的产权结构和治理问题; e.国有资产缺失严重、债务负担严重;

(3)从放权让利到经营体制的改革、从行政性分权到企业制度创新、从单向改革到综合配套体系改革; 6.国企改革的目标和任务(1)目标: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健全和完善以公司制度,使以规范的股份制为典型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优化国有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增强国有经济的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深化国有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率。(2)任务:

a.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改革,以塑造清晰的国有产权主体,切实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b.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有股份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地控制内部人员控制问题;

c.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国有经济的分类改革,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

d.为国有企业进行进一步制度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逐步解决过度负债问题、冗员问题、企业办社会问题,建立健全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十一章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含义:初次分配是指在提供商品或劳务的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其核心是通过市场机制按照生产要素对生产的贡献来进行收入分配;再分配是指政府对初次分配的结果进行调节的活动;(2)初次分配的分割:劳动收入、资本收入、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租金收入、技术专利及其他知识产权的收入、管理者报酬;(3)实行再分配的原因:

a.控制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 b.政府行使公共管理者职能的需要; c.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

d.政府协调地区发展、支持战略型行业的需要; e.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4)再分配的主要手段: a.税收;b.财政转移支付;c.社会保障 2.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及测量(1)原因:

a.居民之间拥有的要素数量、质量、种类存在较大差异; b.分配规则不公平、机会不均等; c.市场经济带来严重的两极分化; d.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e.城乡二元体制;

f.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供给不均等; e.垄断

g.税收调节不到位

(2)度量: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人们通常把0.4作为收入差距是否合理的警戒线)3.分配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

(1)效率:是指社会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生产所提供的效用满足程度,通常包括三层含义:技术效率(又称生产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制度效率;

(2)公平:包括机会公平,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人们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来从事经济活动,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来按其贡献获得相应的报酬,有平等的机会消费社会产品、积累个人财富和取得经济成就);结果公平(人们获得的实际收入和拥有的财富均等)。社会应当努力消除机会不公平,容忍一定程度上的结果不公平。(3)三种态度:效率优先、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与公平(通过政府适当干预来弥补市场缺陷,改善收入分配的公平状况)。4.库兹涅兹曲线

倒U型曲线,收入分配不平等在工业文明早期阶段迅速扩大,尔后暂且稳定,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逐渐缩小; 5.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1)在初次分配领域,要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机制,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在增进效率的同时也增进公平。

a.加大对城乡分割体制的改革力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状态;

b.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引进多元竞争主体;

c.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打破行政体制的“条块分割”,促进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要素市场的竞争;

d.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打破公共资源占有的不公平状态,缓解由此带来的不公平竞争;

e.加大反腐力度,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条件和竞争机会;

f.健全初次分配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企业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2)在再分配领域,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a.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以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提低、调高、扩中,形成“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

b.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c.推进结构性减税,加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发挥慈善事业扶贫济困的积极作用;

(3)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实现发展结果由人民共享,千方百计地增加居民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兼顾效率与公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第十三章

1.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影响因素

(1)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之内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在数量上表现为物质的量和价值的量,从价值形态上看,是指进入市场可供购买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由国内供给和国外供给两部分组成。社会总供给=国内供给+国外供给=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不可分配部分)+进口总值

(2)社会总需求: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之内,社会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总和。从实物形态上看,社会总需求包括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和对服务的需求,从价值形态上看,社会总需求表现为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社会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又称投资支出)和消费需求(又称消费支出)。

社会总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流动资产投资需求+公共消费需求+个人消费需求+出口总值(3)影响社会总供给的因素:

a.需求总规模;b.物价总水平;c.一定时期以内资源的可供应量;d.资源利用效率;e.政府及其政策;f.国际收支变动;(4)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因素:

(投资方面)a.企业投资倾向;b.政府税收及政府支出;c.货币供应量;d.市场投资环境;

(消费方面)e.居民收入水平;f.利率及储蓄倾向;g.物价水平及预期;h.政府转移支付;(出口方面)i.国际收支变动 2.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1)基本作用:弥补市场缺陷,矫正市场失灵;(2)经济职能:

a.制定与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行宏观调控; b.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c.管理国有资产; d.调节收入分配;

e.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3.宏观调控的目标:

(1)基本目标:社会总供求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2)具体目标:.a.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保持合理的速度,又要促进经济模式保持高效率);

b.稳定物价(物价总水平稳定,既不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又不发生严重的通货紧缩);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和国际资本流动,为本国企业走向世界、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和国际投资能力创造条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宏观调控政策(需求侧管理政策)及其作用机制(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运用财政调节手段以促进宏观经济总量发生变化的原则及措施。国家预算是规定和实现财政政策的基本手段,以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为主要目标。

国家预算实施的具体手段:税收、国家信用(国债)、财政补贴(生产性补贴和生活性补贴)和财政投资(政府直接增加或减少支出以影响社会总需求)

财政政策按照在调节社会总供求中起的不同作用,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a.扩张性财政政策(赤字预算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和减少财政收入来扩大社会总需求。财政支出主要构成财政投资和政府购买,它们是社会总需求的直接组成部分;财政收入减少主要指减税,意味着增加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一方面,增加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从而增加社会总需求,另一方面,刺激企业积极性而增加供给。

b.紧缩性财政政策(盈余预算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财政收入来压缩社会总需求。作用机制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相反。(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政府通过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而制定的各种管理和调控货币供应量及其结构的原则和措施。(中心是货币供应量的调控)。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为: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

货币政策按其在宏观调控中的不同作用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

a.扩张性货币政策: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有效需求增长。具体措施包括:降低利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买进政府债券。b.紧缩性货币政策:收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有效需求的过渡膨胀。具体措施为:提高利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及再贴现率、卖出政府债券。(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结合

a.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针对总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

b.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针对严重通货膨胀或需求膨胀;

c.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膨胀,防止通货膨胀;保证对企业必要的信贷资金供给,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

d.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政府对基础设施或基础企业的重点投资来进行结构调整以实现结构平衡;防止通货膨胀。

第三篇:政治经济学考点梳理

第一课 商品商品经济 考点梳理

1、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一个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必须是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

(2)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在商品经济产生的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而言的。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1)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不是商品所特有,它不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的属性。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只有通过交换由别的商品把它表现出来。

(3)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价值决定交换价值。

(4)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也就不能成为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总之,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3、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大小。即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多少。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它有两种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4)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

(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1)产生:货币的出现晚于商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2)定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3)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5、货币的职能

(1)含义: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货币有五种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① 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货币之所以具有这一职能,是因为它本身是商品,也有价值。它是以自身价值的大小去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执行价值尺度这一职能不需要现实的货币。②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地说,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价值大小成正比。③流通手段就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它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它强调的是商品交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由于执行这一职能时,人们常常只关心它的购买力而并不关心货币本身是否足值,这就决定了可以由纸币甚至电子货币来代替它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6、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见表格)

名称

胀 通

项目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需要的数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所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引起的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早间内持的经济现象。

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含义 不同

区 别

实质不同 社会 成因 不同 表现不同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物价放开;原材料、能源价格调整;社会需求膨胀;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等。

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部供给 商品供给由相对短缺转为相对过剩;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国外经济危机

传导的物价下降。

物价指数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 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引起

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存款所代表生产下降、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危害不同 的实物量减少,造成人民生活水平少市场销售不振;有效需求不足,制下降,社会经济秩序混乱。

约国民经济增长;失业增加,居民收

入减少。

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解决 措施 不同

效供给;控制纸币发行量和信贷规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模;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转变消费观念,积极消费;实行积极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控制固定资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发行投资规模;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

强市场体制建设等。

长期建设国债;降低利率。

二者都是由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不平衡造成的,即货币的发行量与联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不平衡所造成的;从长远来讲,对社会发展、企业生产、人民生活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7、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铸币的缺陷充分暴露出来,而且人们关心的是货币是否能买回东西,不关心它是否足值,这就决定了可以用货币符号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样就产生了纸币。

(2)定义: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本身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它只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纸币的发行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8、正确对待货币(1)货币出现以后,它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但它并不神秘,从起源上看它只是一种普通的商品;从本质上看它是一般等价物。

(2)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货币依然是一般等价物,仍然是财富的象征。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国家建设都离不开货币。

(3)我们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是“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只有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去取得金钱,才是正当的,合理的。

(4)作为青年学生必须消除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思想的影响。

9、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由于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使得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成为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但这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①价格的上涨或下降,都不会离开价值太远,总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的。②从一个较长时期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③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表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始终作为一种趋势,作为一个规律在贯彻着。所以,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惟一可能的表现形式。

10、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重点解析

1、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所以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尽管引起了个别劳动时间的变化,但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没有关系。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单位商品的生产中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变小;反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变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关系。

(2)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①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当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在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就会增加;反之,就会减少。所以,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例关系。②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总量等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乘以商品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如果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就会同时带来两个结果: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一半,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增加一倍。因而二者的乘积(商品价值总量)前后没有变化。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3)商品的使用价值总量(即商品的数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劳动生产率(无论是个别劳动生产率还是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也就越多,即商品的使用价值总量就越多;反之,就越少。商品的使用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都成正比例关系。

2、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纸币;作为流通手段只能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纸币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纸币没有价值,不能充当价值尺度,认为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只需要纸币是错误的。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这是正确的。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它能够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认为纸币不能作为流通手段是错误的。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梳理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和经济制度的基础 ①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②社会成员之间是平等劳动、走向共同富裕的关系,社会成员之间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和经济制度的基础。

(2)①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所有成分。②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实践证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股份制应该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一,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发展。

2、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①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②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③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制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非公有制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3、我国现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2)具体来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①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多层次、不平衡的生产力水平及其他经济条件,要求我们必须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才能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实践证明,这种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4、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1)以按劳分配为主休、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

①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它的基本内容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劳分配是相对于按资分配、按需分配而言的。

②我国现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技术、土地、劳动、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等。

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第一,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所决定的,这种分配方式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第二,实行这种分配制度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所决定的。

第三,实行这种分配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只有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才能充分调动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四,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的实行,激发了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对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①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②必要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确立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5、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资源和资源配臵。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生产要素叫做资源。人们在如何使用资源上做出一定安排的过程叫做资源配臵。

(2)市场有狭义和广义这分。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即有形市场。广义的市场包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在市场上,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即调节着人、财、物的投放方向和数量比例。(3)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市场经济的四个特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可以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所以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臵的一种有效形式。

6、国家的宏观调控

(1)必要性: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同时在市场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由于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经济的波动,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也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市场的种种缺陷,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2)含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3)主要任务:保持经济总量平衡。

(4)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5)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整体功能。

7、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1)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2)实行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3)市场经济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资源优化配臵的一种有效形式。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考点解析

1、如何理解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对此应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理解。(1)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

(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和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活跃市场、方便人民生活、吸纳社会资本、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3)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而且应该统一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现代市场经济中“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的关系。

有形的手是指国家的宏观调控,“无形的手”是指市场调节,两者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臵的手段。

(2)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臵的作用,而且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但两者又有所不同。

首先,市场调节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协调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使生产者在利益的驱动下,按市场导向调节生产方向和规模,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臵。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调节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诱导或干预他们的经济行为。其次,市场调节的优势在于可以使生产者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生产要素能自由流通,价格能反映供求变化,市场信息反映灵敏等。宏观调控的优势在于调节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最后,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弱点和缺陷。宏观调控也有些不足,由于政府调节是一种人为因素和主观行为,有时因主观主义而出现失误,而且过度的政府调节会干扰和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作用。

3、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区别:①含义不同。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公共所有的制度。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资产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②属性不同。公有制反映的是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它是从社会宏观角度对生产资料占有形式进行界定。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公有制经济在微观领域的具体体现,它是方法问题、技术操作问题。(2)联系: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都是公有制的具体表现。可见,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第四篇:大一政治经济学考试重点

2012年南大科院大一政治经济学考试重点

1.社会生产的环节、相互的关系? 社会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关系: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在这个辩证关系中生产居于首位,起主导决定性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主要表现在(1)、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对象。(2)、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和结构。(3)、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具体方式。

同时分配、交换、消费的反作用表现在(1)、分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分配方式,调动生产者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2)、随着交换的发展能有力推动生产的发展。(3)、生产出来的商品只有通过消费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要,使产品功能得到实现,生产方能继续进行。

2.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的含义、及关系如何?

价值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交换价值 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 使用价值 是指物的有用性。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同时又是矛盾的;

3.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的某种使用价值的劳动时间。

决定条件:(1)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客观);(2)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主观)。

4.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按比例的分配。

第二,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第三,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5.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

指决定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的规律 商品在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

(1)待售商品的数量;(2)商品的价格水品;(3)货币的流通速度。在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总额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成正比。在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成反比。

6.资本流通总公式是什么?矛盾?如何解决?为什么?

总公式:G—W—G′

矛盾: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应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而资本流通的结果却产生了价值增值。解决条件: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同时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为什么:在流通领域内,无论等价交换与不等价交换都不可能产生剩余价值。

在流通领域外,商品生产者之间没有直接接触,他们只同自己商品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只能是一定量的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的价值。

7.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内容、特殊性?

内容:

一、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以满足生产和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二、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用以不断提供新的劳动力;

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使劳动者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生产的需要。

四、劳动力价值决定还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特殊性: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

8.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含义、划分依据及意义?

含义: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价值量的资本。用c表示

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形式存在的,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用v表示。划分依据: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同;

意义:

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9.相对剩余价值的含义、如何产生?

含义: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产生:相对剩余价值产生是整个社会劳动力提高的结果:

资本家对劳动力的剥削;加强劳动创造更多价值;

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技术、采用先进机器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

而每个资本家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使所有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10.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个职能形式是什么?实现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是什么?

三个阶段:购买、生产、销售;

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条件:空间上并存性;时间上继起性;

1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何区别?

一是划分的根据不同。二是划分的目的不同。

生产资本按其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机器、厂房、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特点是“一次预付,分次转移”。流动资本:是指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资本。特点是“一次预付,全部转移”。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价值量的资本。用c表示 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形式存在的,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用v表示。

12.资本集中的概念、意义?

含义: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

意义:资本集中能加速资本的积累;资本集中使得大资本的生产、经营规模、范围不断提高和扩张。

13.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一、剩余价值率,预付总资本和资本有机构成已定的条件下,剩余价值率同利润率成正比。

二、资本有机构成,它与利润率成反方向变动。

三、资本周转速度,速度越快利润率越高。

四、不变资本的节省,不变资本越节省利润率越高。

五、不变资本要素价格的变动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会对利润率的高低产生重大影响。

14.平均利润率是怎么形成的?

部门间竞争导致利润趋于平均化。不同的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的差别,即使在剩余价值相通的情况下,投入等量资本所获得的利润也是不相等的。这样以资本的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竞争就在所难免。竞争的结果使利润率趋于平均,形成了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预付资本总额的比率。各部门按照平均利润率取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率取决于(1)各生产部门的利润率(2)

社会总资产在各部门的分配比例。

平均利润率 = 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100%

15.级差地租、绝对地租产生原因、源泉是什么?

级差地租出现的原因: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级差地租出现条件:由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构成的。等量资本投入生产条件不同的土地,劳动生产率和农业资本家获得的收益是不相等的。但农产品和其他商品一样,只能按照其价值出售。因此,投资条件好的地块资本家因其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获得一个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就为缴纳极差地租提供了条件。

级差地租的源泉: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绝对地租出现的原因: 土地私有权的垄断阻碍了其它部门的资本在、不能自由转向农业部门,农业产品中超过平均利润那部分剩余价值截留在农业内部了,农产品按其价值出售,高于生产价格那部分就转为绝对地租,被土地所有者占有,故土地私有的垄断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

绝对地租出现的条件:农业资本构成低于工业资本,可变资本所占比重大,剩余价值相同时,等量资本能够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农产品的价值就高于社会生产价格。俺其价值出售,其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成为绝对地租来源,故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的有机构成是绝对地租的条件

绝对地租的源泉: 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16.垄断的如何形成?垄断的实质?

形成:

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1)资本主义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生产和资本的集中;(2)资本主义信用和制度的发展和股份公司的产生加剧了生产的集中;(3)经济危机的爆发也促进了生产集中

二、垄断和垄断组织:垄断形成的同时,出现了垄断组织。它是若干资本主义大企业的联盟,目的在于共

同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和销售,以便获取垄断利润。

垄断的实质:

1、经济生活中取得统治阶级地位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标志。

2、是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和国际生产关系的实质。

3、垄断不仅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反而加深了原有的各种矛盾。

17.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所获取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是垄断利润。来源: 1.垄断企业内部职工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垄断资本对国外人民的剥削和掠夺。

3.垄断组织以低卖高卖的方式占有非垄断企业所得到的一部分利润。

4.垄断资本家利用控制的国家机器,对国民收入做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以增加利润。

18.什么是金融资本、什么是金融寡头?金融寡头如何实现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

金融资本: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逐渐融合起来,出现的新的资本形态

金融寡头:掌握着金融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政权的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如何实现:(1)、经济上,通过“参与制”来实现其经济上的统治

(2)、政治上,通过“个人联合”的办法委派自己的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

(3)、建立各种咨询机构和政策研究机构,控制报纸、出版、通信、广播、电视等媒体,对上层建筑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施加影响,从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真正统治者。

第五篇:国际政治经济学考点整理

国际政治经济学考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

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国际体系中经济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以及信息)的跨国流动对国际体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内部政治结构和过程的影响。反之亦然。霸权稳定论: 公共选择:

相互依存(贡献、囚徒困境和免费搭车): 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 依附论: 黄金周期:

二、简答: 1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体系的观点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2 霸权稳定论的贡献与局限性 3 世界体系论的贡献与局限性 4 相互依存论的贡献

5、古典三大理论的各种假设

6、重商主义的特点和两大贡献

7、自由主义的逻辑

8、自由主义的七大信条

9、古典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10、世界经济面临的新挑战四件大事:尼克松冲击、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摩擦、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胜利,跨国公司的管理 11、1970-1990五大命题

12、国家主义 不考 ; 霸权稳定论 一章全看 ;世界体系 缺陷; 依附的定义和形式;

13、世界体系论 要看细看; 涉及现代化的理解;现代化不是线性的,不是一个国家单独发生的 ;康德拉耶夫周期;基本观点;怎样理解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文明;贡献、争论的问题,一定要知道;

14、ipe最新进展不考

三 论述(2选1)如何评价国际政治经济学“第一代学者”和“第二代学者”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贡献 如果从国内和国际的关联性的角度看中国过去30年的宏观经济的发展(还是宏观经济政

策?我没选这题,记不清了„„@@)霸权稳定论:

1、资本主义的第二个“黄金周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成就三个方面: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制度的建设;美国霸权的确立。

国际经济制度的建设:固定汇率制;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经济大“滞胀”的出现;固定汇率制的结束;美国霸权的衰落。

3、霸权稳定论首先是由经济学家查里斯·金德尔伯格提出的。最初只是力图说明为什么会出现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他将这场危机归因于英国由于霸权地位的下降,虽有意志却没有能力管理国际体系。20C70S初期只限于经济领域,后来被斯蒂芬·克拉斯纳、罗伯特·吉尔平、罗伯特·基欧汉、乔治·莫德尔斯基所继承并扩展到军事、安全领域,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霸权稳定论在回答“一个开放的和自由的市场体系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和前提”产生的,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国际体系的管理问题”,具体:霸权和国际体系的稳定;霸权周期和霸权国家的兴衰;霸权战争和国际体系的变革。

4、霸权:一种基本力量模式(crude basic force model)就是在物质资源方面有着绝对优势,有四种资源:原材料、资本、市场以及在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中的竞争优势。

一种力量行动模式(force activation model)就是一个国家有足够的能力来维持主宰国家之间关系的必要规则,并且有意愿这样做。

马克思主义的霸权概念(Marxian notion of hegemony)就是一种统治力量,在所谓的大国之间的竞争中,一个大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它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甚至文化上的原则和意愿强加于国家体系中。

5、霸权稳定论的贡献:

20世纪70年代产生之后,虽然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但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的影响,突出了政治结构变动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它集中关注了民族国家体系的作用,以及国际政治关系在组织和管理世界经济中的作用。霸权稳定论指出,政治环境是国际自由经济秩序存在的条件,并指出霸主的兴衰是结构变革的重要决定因素。对于我们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学动力做出了一份贡献。

6、霸权稳定论的局限性:

霸权与国际合作:就是将霸权假设为国际合作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不能解释霸权衰退之后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霸权和国内因素:过分忽视国内因素。对国内政治、利益和问题所作的假设不充分。

霸权和社会联系:就是过分强调国家和政府因素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强调政府之间的联系是国际体系各个社会联系的唯一渠道,忽视了各个社会之间多渠道联系所造成的复杂情况。

公共选择:有时称为“政治的经济理论”或“新政治经济学”一般定义“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来研究非市场决策的理论。”公共选择就是试图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来分析整治过程,力图将“理性人”或“经济人”的凡是扩到政治问题的研究中。

特点有三:第一,个人是分析的基本单位和逻辑起点;第二,个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分析其所面临的约束条件的变化来解释;第三,公共选择强调分析的严密性和逻辑性。用于公共物品的分析、联盟和搭便车现象、政治经济模型、关税和贸易限制、国际组织等。

意义: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明确和统一的人类行为理论,也基于一个能够进行理论解释和经济证实的技术工具;高度的抽象,使分析成为可能;强调对现实的研究,派出的命题至少在原则上是可以检验的。公共选择是跨学科,综合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和政治方面,但使用的却是一种简单的理论研究方法。

相互依存论

1、相互依存论:一般来说,依存(赖)是指受到外部力量支配或者极大影响的一种状态。相互依赖[依存]最一般的定义是彼此相依赖[依存]。在国际政治中,相互依赖[依存]指得是国家之间或者不同国家中的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形。这些相互影响往往是国际交往所产生的结果,例如货币、商品、人员以及信息等跨国界的流通。

2、相互依存论的理论贡献

将非国家因素引入国际关系研究之中,并将其系统化; 将权力和相互依存结合起来,拓宽了国际关系研究的视角; 将国际机制和相互依存结合起来,为后来国际机制的研究以及“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3、相互依存的五种形式

4、相互依存的限制条件

相互依存理论提出后面临的理论挑战虽然不能说全部,但可以说主要围绕国际机制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具体表现在两个主要问题上:一个是国际机制与霸权国家的关系问题,机制功能理论。(基欧汉本人主张,及时在美国霸权衰退之后,相互依存依然存在,因为机制一旦产生,它有时可以按照自己的逻辑来运行,而国家之所以愿意接受这种机制,主要是因为在某些问题领域的相互依存有利于国家利益)一个是国际机制与国家利益问题,这一问题则主要是国家主义理论对相互依存理论提出的挑战。(国家制度主义:1)制度对于有雄心的政府来说是一种潜在的资源;2)制度有利于有利益冲突的国家在国际制度中进行讨价还价;3)国际制度可以作为平衡或反对其他制度的工具;4)国际制度可以在政治上刺激国家表露出政府的意愿,从而为其他国家提供信息并使得政策更具有可预测性;5)国际制度可以促使国家的责任具体化;6)国际制度不但可以影响国家的利益,而且还影响国家的基本偏好)

5、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十年。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不坦白的话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不坦白的话判十年,坦白还是比不坦白好。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好。但这个帕累托改进办不到,因为它不能满足人类的理性要求。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

囚徒困境悖论是一个非零和游戏,它反映了看起来很合理的个人行为与合作所得的利益间的矛盾,在一个短期看起来有利的策略却可能带来长期的错误的情况。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在一个不知道其他的参赛者期望他们做什麽的情况下,每一个个体参赛者都会期望获取最大的利益而不考虑别人的利益——亦即是说,参赛者是一个“利己主义者”。这个悖论揭示了这样一个矛盾: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他们会冒著的倒闭与他人合作而得到的比他们期望得到的要少的利益。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对於一个囚徒来说,合作在利己主义者之间是否可以形成:也就是,一个只对自己利益感兴趣的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可否意识到他们的利益通过合作可以得到更多。

费边精神:

一、知识分子的独立身份。这种独立不是遗世独立,而是保持独立身份参与到社会的改良之中。

二、渐进主义。通过理性思考得出解决方案,但同时采取渐进的态度,渐,并且进。

囚徒困境: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

费边社的得名,来自于古罗马大将费边。公元前217年,费边接替前任败将的职务,迎战迦太基的世纪名将汉尼拔。费边采取了避其锋芒,改用迅速、小规模进攻的策略,从而达到既避免失败,又打击对方的目的。经过八年的苦战,费边终于击败了汉尼拔。从此费边主义成为缓步前进、谋而后动的代名词。

6、免费搭车

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共用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者。如果每个人都想成为免费搭车者,这种公共物品也就无人提供。

依附的定义

反映了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特别是经济上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是一种双重关系: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对政治、经济、金融、技术的垄断进而对发展中国家形成经济和社会上的扩张和渗透,促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依附;另外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的选择,即或由于依附于发达国家以及扩过公司发展了本国的经济,或由于依附于发达国家而变得而变得落后、贫穷。依附的形式:

殖民性依附(colonial dependence)金融—工业依附(financial-industrial dependence)新依附(new dependence)

世界体系论

波拉尼的《大转变: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十九世纪主要基于以下四种制度:权力平衡体系,它阻止了大国之间长期的和破坏性的战争;国际性的金本位制。它象征着一个独特的世界经济组织;自我调节的市场,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自由的国家。最根本的就是:自由市场

1)自我调节的市场是被创造出来的一种机制

2)自我调节的市场对人、自然和社会是一种极大的破坏 3)重建文明首先是保证社会的自由 4)

下载大一上学期政治经济学考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一上学期政治经济学考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一上学期总结

    大一上学期总结 大一上学期总结(一)每到一个新的环境,我都是这位自己找到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不仅仅是因为心境的差异与地狱的改变,更多的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脱胎换骨。毕竟这是......

    大一上学期学习心得

    大一上学期学习心得 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从刚到校时的懵懵胧胧直到现在的一个成熟的大学生,其中发生了很多变化。当中有辛酸亦有欢乐。十多天的军训,使我们变得成熟啦,而且......

    大一上学期学习

    大一上学期学习、生活总结及下学期计划 高考一转眼已是过去式,不管怎样,大学——我还是来了。满载期待,千里迢迢,我与列车同行,一直向前。不可否认的是,理想与现实总是相差甚远。......

    大一上学期英语翻译

    一1.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1. 对于网络课程,学生不仅可以选择何时何地学习,在回答问题之前他们还可以有时间思考答案。Not only can students ch......

    大一上学期总结

    大一上学期总结 马江涛时光在不经意间消逝,伴随着一颗慢慢成熟的心。在清华的第一个学期是很美好的,美的让我不忍去回忆。就在转眼间,我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学生了,谈不上开......

    大一上学期总结

    大一上学期总结 时光荏苒,大一的半个学期已经悄无声息的从我们指尖流走。大家在一起已经生活学习了一学期,一起笑过,一起努力过,一起迷茫过。从对校园的陌生到熟悉,从对学习的迷......

    大一上学期总结

    2010年电子工程系汽电专第一学期团支书工作 总结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一学期的时间快结束了,在竞选班委之前我对团支书的这个名称的概念就只是组织一些班级的团组织生活,在一段时......

    大一上学期学期工作总结

    大一上学期学期工作总结 数学院2010级3班何康,在我担任本班团支书期间,本班各种团内活动基本正常进行。有很多的心得或许有利于本班团日生活的顺利进行。 1 在与数学院组织部......